第一篇: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大全
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
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比较低,他们的教养态度增加了对孩子教育的难度。他们从偏远农村、牧区来到城镇,法律意识差,家长对子女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不够,对子女照顾不周,期望值不高,只求孩子读书识字、帮手赚钱就行。他们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的个性品德就比较差;缺乏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淡薄,对孩子动辄打骂;在教育方法上欠科学、欠恰当、有时还欠理智;有的只养不教,认为“树大自然直”。这些特点必然造成对子女身心发展不利的因素。他们生活范围狭窄,视野闭塞,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自身榜样不佳,行为习惯差;在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均顾所不及,不少孩子自由散漫四处游荡,城镇文明习惯学不到,却与溜冰场、游戏机室、网吧,甚至小偷小摸、结伙打架等等结下不解之缘。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大多在城乡结合部租赁条件很差的民用住宅。这些出租屋空间狭窄,生活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成长环境更差,难以有安静的学习空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严重缺失,让这些孩子养成了不爱学习,只贪图玩乐的坏习惯。准对这些现状,我们必须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对于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务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素质高的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一般相对较高,他们一般也容易获得较好一点儿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也
比较高,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而收入较低,甚至生存都有问题的务工人员,就仅仅满足于孩子有书读就行。这就希望务工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及时在思想、文化方面“充电”,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成人培训。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长要树立教育新观念,了解孩子成功必须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支点;明了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品德教育、行为指导、立志、学业、调节期望值等要点;还要懂得家庭教育基本原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许多务工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对孩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些方面要多说,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闪光点。
学校要增强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的针对性。由于地区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品德行为也存在着差异。对于务工子女的教育首先应该是行为习惯的指导,让他们先在日常行为方面适应现代城镇生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基础,我们应根据当地的生活环境、师生素质、学校条件去实事求是地进行行为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品德教育,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八荣八耻”。还可以利用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素质,促进家校沟通。利用家长学校,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指导必须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能进城镇务工的都是一些比较精明能干的人,是努力提升自己素质并勤劳勇敢的人,经过点拨,他
们不仅会重视家庭教育,而且会较快地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效果。因此,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家长观念,增加家教知识和能力上,让他们明了仅仅务工挣钱的经营是小经营,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才是一本万利,从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大经营”。
务工子女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养成还取决于社会氛围如何。城镇居民要公平、公正、友善地对待务工人员,都互相看做是为同一城镇作贡献的人,使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城镇社会,有利于务工子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的养成。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各种形式活动,促进社区居民逐渐了解和沟通,帮助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消除与社区其它居民的隔阂,给外地务工子女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篇:外来务工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魏雅文 2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研究
摘要 :正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于是,他们的子女品行不良与家庭品德教育问题也日益成为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的研究热点。在全社会普遍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并结合个案分析,随机调查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女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品德教育现状,结果发现:外来务工子女不仅存在学习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等),也存在品行不良问题。
关键词:务工人员子女品行不良品德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会持续增大,城镇的外来务工人员也会不断增多。外来务工人员多是文化层次较低或没有多少文化的农(牧)民工,他们从事比较低层的工作,地位低,收入低,当地城镇居民普通存在歧视他们的倾向。外来务工子女随同父母一起流入城镇,其中有不少孩子还是在流入地出生的,也有的孩子被父母留在家乡,由祖辈、亲戚或邻居代管养育、隔代养育,这些孩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中最突出的是义务教育问题,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他们加强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树立、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将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建设者,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如果他们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不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素质高低,与我国整体国民素质关系极大,也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稳定与发展。关心和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需要,更是国家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这一直接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务工子女的品德与行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者在家乡出生同父母流入城镇,或者在城镇出生而继续留在父母身边。他们大多跟父辈来自农村、内地农村,接受了传统观念、习俗和生活方式,每天所见所闻所感的都是大量来自城镇的信息、规范和生活方式,然而,城镇又存在不少针对他们的人为的体制性歧视、限制。从乡村和偏远的农牧区来到城镇,他们与原本在城市出生和成长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在知识上、教育上和心理上与当地的儿童有差距,因此,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品德与行为也有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特点。
1、有理想追求,珍惜学习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其他儿童一样,有着被爱、娱乐、活动、交友、求美等基本需要和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理解事物的愿望。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或就在务工子弟学校读书,这些学校在硬件上虽然达不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但在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看来,能在这些学校读书已经比家乡的学校好多了。孩子们走进新天地,满足了孩童时期身心发展的需要。他们大部分珍惜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尊敬老师,对学校的活动积极参与。这些孩子热爱学习,还出于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即奋斗目标,它是前进的动力。许多孩子的生活理想来源于改变命运的朴素动机。这一动机也折射出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变自己生活处境的强烈愿意。
2、有劳动意识,独立性强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受父辈生活实践和现实观念的影响,形成了很强的“劳动意识”和独立自主性。外来务工人员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客观的家庭生活条件促使“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许多事情不得不自己去做,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干。如洗衣、做饭、洗碗、整理家务等。有的早上很早起床先帮父母做饭,而后才去上学,晚上再帮父母做家务。节假日无人看管,遇到难题靠自己动脑解决,遇到较大事情敢于自己拿主意的也能占半数。小学部的孩子由父母接送的也不多,多数是自己走,中午在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就餐算是不错的。这些孩子与城镇独生子女相比,很能说明问题了。
3、有不良习惯,缺乏规范教育
习惯是人在生活中缓慢形成的较为固定不变的行为和倾向。早期形成的好习惯对今后身心发展起催化作用,早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会对今后身发心展起着巨大阻碍作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家长缺乏教育,其素质低下,学前教育又基本空白,和现代城镇文明相比,这些儿童不良习惯较多。由于习惯了农村、牧区等自然条件下没有红绿灯、垃圾筒等设施的生活,他们常常会不顾红绿灯乱穿马路,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他们缺乏勤洗手、洗头、洗澡的习惯,衣服不能及时洗刷替换;上课静不下来,坐不稳,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待人接物不够礼貌,不善言谈交往,合作意识淡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常常引起人的反感,也给学校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带来矫正性教育的难度。
4、有被歧视感,心怀对立情绪 说心里话,务工子女们是很羡慕城镇生活的,也羡慕城镇的孩子们,但种种现实生活待遇使他们内心受到扭曲,很心寒。当问到“你羡慕城镇的孩子吗?为什么?”这个问题时,约有半数回答“不羡慕”,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都是中国人;因为城镇的孩子太傲气了;因为城镇孩子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因为人家说外来人不如当地城镇人好;因为他们看不起乡下人,我们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城镇孩子现在虽然幸福,但长大了就不一定,除非靠知识才能过得幸福,等等。他们主要是羡慕城镇孩子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而对城镇孩子的优越感和歧视态度有一种抵触。这些务工人员的子女已感觉到城镇的“精彩”似乎只是属于别人的,自己只能处于边缘的地位。
5、有失学压力,影响身心发展
儿童最基本的权利是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感到我就这样了,可不能把下辈子再耽误了。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由于经济或其它原因,他们子女的这种权利没有多大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达标,有辍学和超龄现象,失学更是使许多孩子无法享有这最基本的权利,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自己整天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有的人甚至认为只要能认几个字,能写个信、算个账就行了。许多家长还很高兴孩子跟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能够给生意帮个忙,搭个手。基于这样的理由,将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的人不少,尤其是女孩子。受传统生育观的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他们一般有两个孩子。由于经济收入低,无法支付多个子女的教育费用,就采取重点供其中一个孩子(男孩为主)求学。另外,他们经常流动,居无定所,有时为了寻找更好的居所,有时是变换工作,他们带着孩子四处搬家,孩子要在不断的流动中适应新环境,结果孩子往往在一所学校就读不久又要随着家长迁移。家长忙于生计,不愿意经历许多麻烦去为孩子上学奔忙。城镇一些学校的择校费和借读费也让一些家长望而却步。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他们的孩子失学或无法接受比较系统的教育。孩子失学产生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小小年纪缺乏鉴别能力,又大都生活在情况比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极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失学少年时常聚在一起,四处浪荡,打群架或从事行窃活动或上网成瘾,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失学后留在家里照顾家庭,或做父母的帮手,这实际上是把这些孩子推向社会最低层,给他们一生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二、加强务工子女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的意义 关心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是否尊重人权中的教育权的问题。每个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权益,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是青少年成长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显然不重视务工子女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同样是不尊重他们的人权的表现。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中小学学生结构中比较活跃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孩子一般智力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加之他们对城乡两种生活环境都有切身的体验,比单纯在城镇生活或乡村生活的孩子见多识广,如果对他们进行比较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成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甚至杰出的人才;如果教育不良,他们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乃至整个国家中最不稳定的因素。相对抓好品德教育与行为指导,可以对他们起到稳定剂和转化剂的作用。
三、不良品德与行为的成因及改善对策
(一)原因分析:
外来务工人员往往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工作辛苦、报酬低,业余生活单调枯燥,看电视是娱乐活动的主项。他们的子女在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明显受特殊家庭环境影响,家长的生存状况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受教育水平。
1、家长自身素质低,缺乏教育知识
外来务工人员素质比较低,他们的教养态度增加了对孩子教育的难度。他们从偏远农村、农牧区来到城镇,法律意识差,家长对子女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不够,对子女照顾不周,期望值不高,只求孩子读书识字、帮手赚钱就行。他们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的个性品德就比较差;缺乏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淡薄,对孩子动辄打骂;在教育方法上欠科学、欠恰当、有时还欠理智;有的只养不教,认为“树大自然直”。这些特点必然造成对子女身心发展不利的因素。他们生活范围狭窄,视野闭塞,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自身榜样不佳,行为习惯差;在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均顾所不及,不少孩子自由散漫四处游荡,城镇文明习惯学不到,却与溜冰场、游戏机室甚至小偷小摸、结伙打架等等结下不解之缘。它制约着务工子女充分享受应有的保健、卫生、关爱、教育等权利。这对孩子的心理、品德、学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严重缺失,成为城镇犯罪的温床。
2、学校教育缺乏应对意识和措施 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大都设在流动人口聚居的城乡结合部,办学环境较差,有的没有正式的教室、办公室,临时租用旧厂房、仓库或村民出租屋,卫生条件差,照明设施不完善,体育、音乐设备更是欠缺。对办学者来说,利润是第一位的,师资力量较差。学校基本上只管教学,重视提高学生成绩,不能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去实施德育,较少关注学生的品德、行为和心理问题,更不用说科学的指导了。由于只单纯注意提高学习成绩,学校的德育活动很少,往往以纪律教育、形势教育代替品德教育,有的连德育课和少先队活动这样的常规内容也常常被教学挤掉。不进行一定的德育活动,或德育活动开展得不及时,次数不够,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就不能正常开展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
3、社会缺乏有效管理,难以提供德育资源
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大多在城乡结合部租赁条件很差的民用住宅。这些出租屋空间狭窄,生活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成长环境更差,难以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居民构成复杂,常常是黄赌毒危害较大的地区,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容易受社会不良影响。他们羡慕城镇人口的生活,却又无法融入其中,他们中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便把出入电子游戏室、看录像、吸烟等当时髦,甚至和社会上游手好闲的坏人混在一起,从小偷小摸顺手牵羊式的盗窃,发展到冲动型抢夺和打架斗殴。
(二)改善对策:
1、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对于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务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素质高的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一般相对较高,他们一般也容易获得较好一点儿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也比较高,比较重视子女的教育,也能比较积极地为孩子寻找好的学校;而收入较低,甚至生存都有问题的务工人员,就仅仅满足于孩子有书读就行。这就希望务工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及时在思想、文化方面“充电”,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的高素质和能力获得一份较好的收入,从经济上保障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要树立教育新观念,了解孩子成功必须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支点;明了家庭教育内容,包括品德教育、行为指导、立志、学业、调节期望值等要点;还要懂得家庭教育基本原则、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许多务工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奋斗,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对孩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尽管学习条件相当艰苦,但是仍然坚持刻苦学习,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是从家庭艰难的处境中获得了进取的动力,从父母身上获得了榜样的力量。
2、学校教育要有针对性
学校要增强品德教育和行为指导的针对性。由于地区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品德行为也存在着差异。对于务工子女的教育首先应该是行为习惯的指导,让他们先在日常行为方面适应现代城镇生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优秀品德的基础,学校应根据当地的生活环境、师生素质、学校条件去实事求是地进行行为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开展品德教育,因此,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转变家长观念,增加家教知识和能力上,让他们明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才是一本万利,从根本上改变命运的“大经营”。
3、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对于务工子女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还取决于社会氛围如何。如果城镇居民对务工人员普遍持歧视态度,那么社会气氛就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就无法消除他们的被歧视感和对立情绪。长期生活在不公平的社会氛围里,他们被压抑的情绪可能以一种极端的形式爆发出来,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城镇居民要以开放的胸怀,公平、公正、友善地对待务工人员,使务工人员市民化,真正融入城镇社会,有利于务工子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的养成。
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第二小学
魏
雅
文
第三篇: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
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外地民工纷纷涌入我们这座城市,有的在这里长期打工,有的在这里做些小生意,有的干脆在这里安了家落了户,他们为城市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之而来的大量民工子女,他们伴随着父母远离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被送进了一个陌生的学校,面对着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也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经常处在紧张、惶恐、自卑的阴影下,如果任其随意发展,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就会发生严重的缺陷和偏差,就会成为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被遗忘的一族”,也必将成为班集体建设以及学校教育的“阻力军”。
要让这些弱势群体也像本地学生一样快乐地成长,作为班主任,最先要做好的工作不是在学业上给予辅导,也不是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而是应该让他们尽快的融入新的班集体中,让他们尽快体会到我的这个新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自己已经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
一、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
从大多数外地民工子女的素质来看,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智力素质,他们都不比本地学生差,有的甚至还优于本地学生。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倒致了这些外地学生不如本地学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感。要想让这些学生尽快地融入班级体,首先就要解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
1)、自卑,抹不去的心理阴影
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 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诸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在生活上,外地民工子女由于经济条件差,他们的吃、穿、用往往不及本地学生,因此经常会遭到本地学生的另眼相相待;在学习上,外地民工子女的基础比较差,学习上很难跟上本地的学生,时常遭到同学的嘲笑,甚至是挖苦与侮辱。安徽市场报曾就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过一次调查,合肥一所小学的外地学生是这样说的,“城里的同学笑话我衣服又旧又小,笑话我家里穷,我心里难受死了。”“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一开口城里孩子就笑话我,根本不敢开口讲话”“想与其他同学一起玩,可他们都远远地躲着我们,说我们是外敌人。” 各方面都不如别人,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外来民工子女产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其自信心就会日益减弱,自卑感就会日益严重。自卑的产生会抹杀掉一个人的自信心,民工子女本来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跟上其他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却因怀疑自己而失败,显得处处不行,处处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孤僻,打不开的心理枷锁
孤僻,是指不愿与他人接触、交往,喜欢单身一人,独来独往,时常感到孤寂、空虚的心理现象。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性格类型。
外地民工子女产生孤僻心理的主要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自身原因,由于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学生必定会产生一种自我封闭,自我保护意识,他们的神经会变得非常敏感,同学对他的一言一行,老师对他的一褒一贬,他都会产生心理反应。当周围的反应对他不是很友好时,他必定会封闭自己,不再去主动跟人交往,不再愿意多说话,甚至别人对他的友好,他也会表现的很冷淡。其二是外部原因,同学、老师对他不友好,甚至有讥讽、侮辱的行为,使他产生一种被孤立的感,这样容易产生孤僻心理。
3)、畏惧,解不开的心结
畏惧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方式,是一种因心理上的害怕,而产生的压力感。畏惧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焦虑,就是害怕更坏的事情的发生。
一个人来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往往容易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小孩子,他会把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所有人都放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时他更愿一个人独来独往,深怕其他人走进他的心里,侵犯的心灵空间,有时甚至会因畏惧而做出一些强烈的自卫行为。
以上三个是外地民工子女难融入新班级体的主要心理原因,当然不同的民工子女会有不同的心理状况,除了上面三个原因外,另外还有可能是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的行为偏激,学生的身体、行为缺陷等等。总之,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学生就很难融入新班级体,班级中的其他成员也很难真正接受这个新成员。
二、学生融入新班级体的心理辅导策略 1)、初次会面,融入班集体的起点
新转来的外地民工子女第一次与班集体成员见面是其融入班集体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该好好把握这样的时机。
05学年,班中转来一名外地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见面前,我先跟他聊了会儿天,然后给他设计了一个开场白,让他好好练习了几遍。然后,我利用上语文课的前5分钟,搞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向全班同学隆重地推出刚转进的外来学生。学生流利的自我介绍马上获得了班级其他同学的好感,“同学们,你们愿让他加入我们这个班级体吗?”“愿意!”学生们响亮的回答和热烈的掌声胜过任何语言达。这时我就顺势问班中唯一一个一人一桌的学生:“某某,你愿意跟这个新来的同学一桌吗?”某某大方地站起来,微笑着说:“欢迎你来我们班级,我很高兴有你这样一个同桌。”最后我又深情地跟学生们讲:“同学们,我们班级现有32位学生,以后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老师对大家是一视同仁的。现在,我们班有了这个新成员,相信他将会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东西。有了他,我们的班级将更加完美。相聚是缘,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上天赐予我们的师生缘、学生缘!让他们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这样一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间的距离感与陌生感,在学生间营造了民主、平等、友好的氛围,确立了外来学生也是班级主人翁的地位。
2)展示特长,融入班集体的催化剂 外地民工子女,受其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往往带有本地学生所没有的一技之长。有的学生歌声嘹亮,有的学生舞姿优美,有的学生身体强壮,有的学生善于手工制作等等。教师想使这些学生更快地融入班集体,就应该抓住他们的长处,让它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外地学生为班级争光,体现其在班集体中的重要作用,让外地学生更具吸引力,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信心。
3)、心灵沟通,融入班级体的桥梁
外地民工子女往往缺少与人心灵沟通,也很难做到让自己怕心灵向朋友敞开。鉴于此,课外,我常与班中外地学生聊天,也经常建议班中学生跟他们聊天。当外地学生考试不理想,产生焦虑心理时,我会找个机会坐在他旁边跟他好好聊聊这次老得不理想的原因,并鼓励他下次考好;当外地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会建议班中成员去帮助他。另外,我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把在课外书上看到的一段段名言制作成精美的书签送给他们:一颗宽广的心灵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爱拼才会赢,敢唱才会红;欲受人敬,要先敬人;常用的钥匙不生锈??课外,我还有意识的借一些写名人经过不屈努力最后成才的书给他们看,让他们从一些名人坎坷的境遇中吸取养料,以开阔胸襟,调节心态,增强适应能力。4)、重视家访,融入班级体的外部动力
鉴于外来民工子女的特殊性,教师应加强与他们家长的合作,这样能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因为外来学生在本地人地生疏,大多有“恋亲”的情感,在父母面前表现的较开放些,更多的接触学生家长,有利于教师找到学生融入班集体的切入点,从而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外地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参加社会活动较少,受农村文化的影响较大,视野狭隘。他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或认为读书是出人头地,或认为不读书照样种田;或是大加压力、大打出手,或是不闻不问。我们通过家访,既可以了解他们的孩子的行为,又可以根据家长们的思想实际,向他们灌输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以便学校、家庭协调一致,在不发生冲突,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形成一股合力让学生更快地融入班级体,推动外来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民工子女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有其特殊性。作为教师,不能逃避,不能埋怨,更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应该用特殊的爱去感化这些特殊的学生。因为这些飘扬的“蒲公英”也该有自己的春天,这些经常迁徙的“小小鸟”也该有自己温馨的家。让他们尽快的融进新的班集体,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是我们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在同一片蓝天下,让我们真情相融,相信经过我们一起努力,这些时常迁徙的“小小鸟”,一定会感受学习的快乐,生活的幸福,相信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
第四篇:外来务工子女论文
浅谈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一个梦想,成千上万的打工族如候鸟般奔波在落后的家乡和繁华的城市之间,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他们背后的是一群稚弱的“小小鸟”,他们伴随着父母远离家乡,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就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也相应增多。我校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集中学习的学校,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怎样才能使这些“流动的花朵”健康茁壮的怒放,让他们积极融入、适应现有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温爷爷的言语里透露着对孩子们的无限关爱。党的关爱如阳光雨露,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同等关爱。他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却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
一、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一)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和心理特点。
1.学习方面的特点:
学习基础差。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中途从原籍转学至此的。他们很少有人受过较正规的学前教育,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其他同龄孩子,农村的基础教育又相对比城里要差一些,所以他们学习基础差,转学后要跟上学习进度暂时比较困难。
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差。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地区间基础教育的差异。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再要纠正,比较繁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学习差而导致的连锁反应。由于在学习上长期得不到肯定,没有成功感,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要取得一样的学习成果,他们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这使他们身心疲惫,变得不愿学习。
2.心理方面的特点:
自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存,带着孩子离乡背井来到此地谋生,他们多从事的是本地区最底层的艰苦劳动。他们普遍都还生活得比较艰难,这些孩子在与本地孩子的交往中,由攀比而产生的失落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他们学习成绩差,而学习成绩往往是一个小学生在班里有没有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他们普遍在内心深处有自卑感。
焦虑心理。外来务工人员因为自己所受的教育少,由于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简单,忙于生计和孩子缺乏心理沟通。学生在学校里因成绩差家境差受到歧视和责难,倍感压抑,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和不安,存有焦虑心理。
(二)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特点。
1.成长环境因素:
外来务工子女中的一些长年随着在外打工的父母到处漂泊,生活环境差。父母忙于生计,早出晚归或连上夜班,往往无暇也无力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和在外工作的父母很少接触,因此感情上并不亲,更不用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关怀了。孩子失去应有的关爱而放任自流,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养成各种不良习惯。
在生活习惯方面,个人卫生意识差,文明礼貌差。而在学习习惯方面,外来务工子女大多学习无计划,平时懒得动脑筋,不积极思考;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有回家做作业的习惯。个别高年级学生甚至有逃学、夜不归宿的现象。
2.家长自身因素:
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使得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角色认识不足,对家庭教育看法非常狭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完事大吉”了,如果遇到问题就找老师、校长质问。家长普遍存在只注重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情、人格。还有许多家长仍然抱着重男轻女的想法,使得一些学生孤独自卑,形成心理障碍。
二、外来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创设环境,让其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努力营造适应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设备先进、方法科学的育人校园,爱生如子亲如一家的师生家园,流连忘返终生不忘的学生乐园。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人人都重要”的精神环境。
我校校长提出了“人人都重要”的办学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老师,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其中来。体会人人都重要,人人是主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进入校园墙壁上贴着“快乐学习,自信成长,我是学生,我很重;开心工作,自豪发展,我是老师,我很重要;乐于配合,分享成功,我是家长,我很重要。”在这理念的指引下外来务工子女倍感自身的重要,环境的优越。
2.“缔造完美教室”,创设优美,舒适,和谐的物质环境。
“缔造完美教室”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宽敞明亮的教室、整齐的课桌椅、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完善的塑胶跑道、丰富多彩的走廊、中国传统美德的篇章装扮文化中心“国学大厅”。在学生心目中学校是最美的地方,他们在这生活学习无比开心自豪。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导师。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对个别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会给予特别的关爱,特别是心理障碍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是特殊关爱的对象。从心理上开导,生活上指导,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情。
(二)以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1.学校树旗帜,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在对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学校德育处及少先队大队部,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好习惯伴我行”、“书香溢满校园”、“保护环境,我先行”、“低碳环保”“小班主任”等等活动,目的就是从这些活动中,指导孩子们明白好习惯的重要性。学校还充分利用晨会课、思品课、三生课、班队会、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等宣传手段,让外来务工子女在渐学渐行中学会规范,遵守规范。
2.加强班级管理,从小培养习惯。
我校推行“小班主任制”,人人参与班级日常管理。班级进行班干部民主选举,本着“人人都重要”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主人翁责任感,锻炼管理能力,从小培养良好习惯。每月评选出“优秀小班主任”、“每月之星”、“文明之星”。
3.生活上关怀,感受集体的温暖。
外来务工子女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快养成好习惯,加强班里生活管理,生活委员负责制,轮流制,管理好所有学生的在校生活。比如简单常用的生活用品班里都购买,随时提供给这些孩子们使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温暖。
4.学习上激励,落后是暂时的。
学校是学知识的地方,在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我们在平时也多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的现象,采用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又差,文化常识又缺乏的学生,老师就会在班级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们在班里还组织学习“结对子”,开展“手拉手活动”,“小师徒结对”,“一帮一”这样的学习形式,目的是帮助他们提高学习。
奖惩分明也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扬完成作业的学生,惩罚不做作业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班级学习习惯的评比,联合家长一起给完成作业或者取得进步的学生表彰和奖励。我们班设立评比台,光荣榜,激励暂时落后的学生,促进共同进步。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展示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促进学校班级有序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从小树立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观念。例如我校开展的少先队“三级汇报”,“红心向党”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友谊,加强理解和沟通,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增强家校联系。多种校园文化活动锻炼意志,培养个性,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1.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向学生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培养民族团结心。
2.开展感恩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3.开展亲子活动,如组织亲子游戏、开设亲子课堂、组织亲子郊游,培养孩子与父母的亲
情。
4.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孩子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之心。
5.开展班级联谊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四)家校合作,为其创设心灵成长的绿色通道。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有着学校和社会难以起到的作用。
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明确,正确地调适自我,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是十分必要的。懂得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是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
4.成立家长委员会,切磋教育方法。
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家教成功的基础。我们学校专门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学、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三阶段,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利用家长学校来宣传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指导他们对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传身教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注意挖掘其子女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家长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看到孩子明天的希望。同时鼓励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以赢得孩子的信任,并利用先天固有的亲子交往、和睦的家庭氛围,从多种角度去影响子女的心理和行为,使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来配合学校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
学校建议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学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家庭的文化教育氛围。
5.举办家庭讲座,举行家长培训。
请家长谈谈自己的教子体会,在家长会上,开设家教方面的专题研讨,让家长主动介绍家教经验,交流和探讨更合理有效的家教方法,使其他家长受到启发。聘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家长培训,召开家教讲座,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思想觉悟。
6.开展家长开放活动,深化家校沟通。
通过家长会、教育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方法,及时交换信息,研究对策。有些家长放学会来接孩子回家,这时就可以让家长进校和老师及时交流,了解孩子当天的学习情况,当场反馈,尽快发现问题并商量应对方法。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将错误扼杀在摇篮里。学校举行各种家校开放活动,如少先队规范仪式,少先队主题活动,班级文化展演,演讲,课本剧表演,才艺展示,亲子游园等,邀请全体家长进校参观,参与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体会教师工作艰辛与无私付出,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成长过程。能增进家校沟通理解,学校教师得到家庭有力支持与帮助。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倍感幸福和满足,能在这样好的学校读书,能遇到这样负责的教师群体,他们很放心很安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骄傲和自豪。遇到问题他们都会主动与教师交流,有的因工作变动,住址变迁都舍不得走,留恋教师留恋班级学校。
让外来务工子女打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自信心。学校应该加强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素质,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教育对每一个孩子都应是平等的,对外来务工子女这一“弱势群体”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外来务工子女也有许多优点,如果我们能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他们一样可以茁壮成长,绽放光彩。让我们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尊重他们,用我们的知识和经验去教育他们,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学校,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成长在温暖的集体里,让全体孩子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
参考文献:1.《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集萃》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4.《小学班主任工作》
第五篇: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管理制度
钟秀小学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管理制度(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使我校外来务工子女依法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文件以及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本办法适用范围为非大同区户籍的外来务工子女,年龄在6.5周岁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并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我区暂时居住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
二、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或监护人在我区已取得暂住证并暂住一年以上,同时又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年以上并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取得工商执照的,可以申请就学。
三、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时应该提供以下材料:
1、家庭户籍原本;
2、现居住地的有效暂住证、房产证;
3、适龄儿童有计划免疫接种证;
4、监护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厂家证明或监护人的工商执照;打零工的需有房屋租赁证明。
5、除新招一年级学生外,其他年级转入我校的学生必须持有转出学校开出的《转学证明》。
四、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办法
1、均实行秋季招生、入学,其余时间不再招生、入学。
2、外来务工子女持第三条规定的材料到学校报名,报名结束后经学校校长室或教导处审批同意后方可入学。(材料不齐全的一律不予报名)
3、凡具有我区小学学籍号的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小学毕业生,需继续在我区就读初中的,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相应初级中学就读。
五、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安排:
1、监护人对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
2、监护人在当地居住并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以相关证明为据);
3、独生子女(以独生子女证为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78号)文件以及区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务工子女到我校就读,凡持有第三条规定材料齐全者,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材料不齐全者,不予报名、接收。
六、外来务工子女转学以学年为期限:
1、转出:根据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对其子女转出我校可实行灵活管理原则,但必需认真填写《小学生转学审批表》,报区教育办审核,并交教育局教育服审批备案。
2、转入:学校教导处对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转入要严格把关,收齐、核查第三条所规定的材料并造册登记,并于9月15日前上报区教育办审批,逾期不再办理。
3、各班主任必需按要求,真实地完成或协助学校学籍管理处完成各类学籍表册,每月按学校学籍管理处的规定按时、真实完成月上报。
七、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分班规定:
1、一年级新招学生按“一年级编班规定”执行。其余年级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分班均实行抽签制。在抽签过程中,年级组长可根据本年级班级人数差异,各班男女生人数差异等各种特殊情况,在本年级全体或三分之二以上教师认可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抽签。
2、为防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外来务工子女学习困难,成绩较差或纪律较差同学的排挤,若原在我校就读,转学后又重回我校就读,且转出转入均按转学规定办理过正当手续的,实行“从那班出入那班”的原则,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与原先该生在我校就读时一样。
八、我校各年级各班应本着“育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外来务工子女在校的正当权益。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改进教育管理方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在接受教育、参加团队活动、评优评先、参与文体等各项活动及实行奖惩等方面与本区学生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九、对外来务工子女应按照有关规定免收学杂费,科书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学校当时的实际情况可酌情给予补助,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十、本规定自制定之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