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了同学们积累语言素材
为了同学们积累语言素材,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同学们让家长买以下著作:
五年级:1、2、3、4、男生(女生)日记(作者杨红樱 作家出版社)《青铜葵花》(作者曹文轩 江苏少儿出版社)《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 哈工大)《水浒传》青少版(哈工大)
第二篇:初中学生作文素材及语言积累初探
初中学生作文素材及语言积累初探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难于作文往往是缺乏素材、语言贫乏。要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写出一篇篇象样的文章,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多种手段,要求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亲情”、“关注社会”、“积累语言”、“勤写日记”等。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和积累时带着自己的感情,才能加强印象,激发写作动机,也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素材;语言;积累
【Abstract】Composition teaching is the heavy head of the language teaching drama.The student is difficult at the composition usually is lack a material, language needy.To work°out this problem the exaltation student listen to, say, read, write etc.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make student„s ability write an article of an article elephant kind, the teacher want to adopt variety means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request student„s“concern nature”, “concern natural affection”, “concern society”, “backlog language”, “frequently keep diary”...etc..Only let student at the reading, experience and the backlog take oneself of affection, then can strengthen an impression, stir up writing motive, then can also“study to break 10000, set down on paper such as have absolute being”.【Key words】High school student;Composition material;Language;Backlog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篇文章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学生能否写出一篇好的文章,直接反映了语文教学成效的高低。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教师难指导,学生难写作,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多数是望“题”兴叹,只能是“皱眉头,咬笔头,想开头”。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浓,更重要的是作文素材缺乏,无话可说。我曾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作文兴趣调查,统计情况如表1:表1类别人数百分比(%)喜欢2525不喜欢无内容可写4242无语言可写2020不感兴趣1313从表1可知,学生作文难的最主要原因是无内容和无语言可写,即缺乏写作素材。作文时,缺少了生活的体验,即使有写作的欲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无话可写,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主动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具有一双慧眼,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霜雨雪、日月星辰、山光水色,任何事物都可以纳入我们观察的视野。通过观察,你就会发现:“一滴水里有一个太阳”,“一滴水中有一个世界”,任何景物、人物,你都能于平凡之中发现它的“伟大”之处来。
1.关注自然感受大自然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对话,一声鸟啼也许就是春天的序曲,一片落叶也许就是秋天的骊歌。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思考要自然而然地流露在景物描写之中,写出景物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不要只对景物作如实记录。感受自然,要从自然的表象中挖出人生的、社会的意义,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观察景物要调动自己诸多的的情感,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各有情态,目力所及处,所见之物都能触动心弦,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有时带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有时带给人的是哲理性的思考。见“落叶而知秋”,“既然冬天已然来临,春天离我们还远吗”,你从四季的轮回可以想到人的一生:春的浪漫,夏的激情,秋的成熟,冬的冷峻。你从小溪流入大海的过程同样想到人生:青少年是小溪,天真活泼;中年是江河,成熟稳重;老年是大海,博大深沉。你还可以从大自然想到环保问题,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教材中有激发写作兴趣的极好范例,如学了《中山访友》捕鱼带学生在校外的山沟中亲身体验,学生的兴致很高,都写出了各自的观察感受,不少学生写出了独有见解的佳作。
2.关注亲情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庞大的素材库,我们生活的亲情世界看似平凡,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用审美的眼光凝眸身边的亲情画卷,你的眼前定会“横
看成岭侧成峰”,诗意顿生,美不胜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可能蕴涵着深邃的主题。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是一个庞大的立体的系统,这个系统由各个性格侧面组成,各个侧面由好多性格点构成。这样,点——面——立体,组成丰富复杂的性格系统。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森黛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学了《老王》一课,我启发学生关注身边像老王一样的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困境,体会他们的善良,不少学生写出了真实感人的人和事。
3.关注社会社会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引导学生多读书、看报,多看电视,了解热点新闻、社会动态,可写社会调查报告,可对某一热门话题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如前年四川发生震惊世界的“汶川8.0级大地震”,那震后惨烈的场景,救灾中感人的画面,一定让你永志难忘;2008年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及太空行走,一定让学生激动万分。老师必须抓住这些“关键”材料,让学生尽情写出自己的“佳作”来。
4.积累语言如果说内容是文章的内核,语言就是文章的外壳包装。好的文章必须要靠准确、生动的语言点缀。力求做到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写人叙事生动传神;议事言理生动风趣。塑造鲜活的形象,创设新颖有意境,使用传神的个性化语言。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求学生多读书,勤积累。要求学生给自己定一个读书计划,定期要从百忙之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老师要督促学生写读书笔记,有话即长,无语即短,日积月累,收益匪浅。可以每周拿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读经典名着、报刊杂志和优秀习作等,读后摘抄优美的词句和段落,教师定期检查。还可以每月举办一次班级读书汇报会,交流读书心得,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
5.勤写日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日记就是自己积累生活素材的“百宝箱”,它是生活的真实记录:可以写人、记事、摹景、状物、抒情;可以写观后感或读后感;可以写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想;也可以对生活现象加以点评,发表个人见解;可以写观察日记,包括景物、人物、社会现象等;可以写心得体会,观后感或读后感。看了一篇好文章,看了一部好电影或电视剧,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如学生看了《小兵张嘎》《亮剑》过后,剧中的小嘎子和李云龙成了学生谈论的热点人物,这些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大多数学生在日记中能正确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学生积累素材、体验生活时要全身心的投入。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观察眼前之物的同时,以眼前之物反观自身,将身心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你会发现“万物皆有情”。杜甫目睹“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名句,将自己的情感移注于花鸟之上,不是花鸟也在为离乱之世“感时”“恨别”么?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和积累时带着自己的感情,才能加深印象,激发写作动机,也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三篇:加强语言积累
加强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质
根据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要求,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
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
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
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要通过对其加以组织而成的,反过来说,能否听懂别人的,能否在阅读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能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据为己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 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但纵观多年来,语文教学采用的却是‚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的阅读模式。为了理解得深透,老师唯有不停地讲,岂不知越讲解得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就地于违反了‚背诵‛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
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3、每学期补充八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1-
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江泽民总书记访日,主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四方面的措施:
1、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
(1)省编的《小学业生阅读文选》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
(2)订阅少儿刊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除要求他们人人订阅《中国少年报》、《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优秀作文》外,还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俗语云:‚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
3、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
(1)每周星期三的语文必修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谭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
(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采蜜集‛和‚知识
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点有四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
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情感交融处。
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童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3、练在思维的发散点。
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4、练在情节的空白处。
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呼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凭借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综上所述,诵读、博览、作文,三者都以语言积累为轴心,再加上三管齐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的语文素质定能得以提高。
第四篇:语言素材积累篇——古典人物写生
语言素材积累篇(一)
古典人物写生
1、屈原
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陶渊明
历史的天平上,五斗米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值得用千年时光,细读它的刻度。袖间一袭清风把功名抖落,半截锄头,一滴皓月,把命运的纹路隐在岁月的云雾。用庐山的水洗净朴素的目光,读醉黄昏,再信手拈几个意境,放进平平仄仄的酒杯里,饮醉所有的诗歌词赋。躬耕在贫瘠的泥土里,强健着精神,偶尔歇歇,就用文字丈量,从彭泽县衙,到桃花源的距离。而这个秘密数字,至今让后人无法从菊香里破译。
3、李白
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巅。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发,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清,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将栖在那一枝浪漫上,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清。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的整个民族。
3、杜甫
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
皇帝和宫城已在侧身时渐次远去。十年客居,连同迟开的牡丹,一起被经年的雨水冲淡。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汇于战火,天地间只剩下踉跄的步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辗转于饥饿和病痛,展转于旅途的满目疮痍的忧愁。异乡的屋顶洒满月光和露水,露从今夜白,白发连着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缩于一个人的消瘦。
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这世间唯一的栖息地,将在宿命中迎来一个漂泊者的孤独灵魂。他不再是一个诗人,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妻子无助的泪眼里,承受着稚子新亡的巨大哀伤。
并承受着命运,或被命运摆弄的结局。一个用身躯支撑着王朝的人,却被堂上坠落的瓦片击伤,一个一生热爱祖国的人,始终被祖国遗弃。
没有什么再能够拯救,包括笔端的千万间广厦,也将注定坍倒。所有的泪水朝向一个褴褛者滂沱
但他已无法看见一个时代的辉煌。最终依赖于歌吟,也最终于湮没于歌吟。
4、白居易
弹琴的人在水上,听琴的人在马上,弹琴的人和听琴的人相遇在一条船上。这条船便是一张琴了,被水的手指拨响。所谓知音,便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事被琴说穿,被水流传。人人都在世上寻找知音,却不知道在何时会偶然出现机缘。今夜,谁在那一勾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庐山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
浔阳江水在琵琶上翻滚流淌,白司马搁下酒杯,用悲怆在琴弦上定音。一曲终了,弹琵琶的手指在弦上轻轻滑落。于是,载满秋怨的小舟随琴声的消逝而永远消逝。而诗人则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忧郁地走进经典。两行长长的泪水,垂在历史的脸庞,再也无法抹去。
5、李清照
一方斜阳铺成诗笺,把水中那棵被柔风摇动的柳树,想象成你写诗的模样。
黄莲树下,琵琶声声。你夜夜点一盏灯,让跳动的火焰将书卷的墨香点染眉心的红痣。
捧读你静坐窗下的剪影,是秋风的乐趣;捧读唐诗宋词的意韵,却是你唯一的感动。
曙光浮浮沉沉,夕晖明明灭灭,岁月枯枯荣荣。
多少次掀开季节的窗帘,却未能寻到你无语的花影;多少次扣响思念的檐铃,却未能听到你透明的笑声。
煮一壶温暖的香茗,旧年的雨露就象清澈的泪,淡淡的甘甜之余隐隐有一丝寂寞的苦涩。
为何你的一生,是情诗情句垒积起来的一生,从多情走向多情,从寻寻觅觅走向冷冷清清,走向沧凉沉郁,走向晓风疏雨萧萧的归来路。
从旧愁走向新愁,你足足走了一生啊,可你还是没有走出心头上的愁字。
你的愁字有说不尽的意味,有无尽的美好。如风过浩渺的湖面,如夕暮蒙蒙中的秋色,如窗前憔悴的黄昏疏雨,如年年插在雪里醉醺醺的梅花。
空寂夜空,一对深情的眼睛满含期盼。独坐黄昏,等雁鸿飞来,任残阳淹没希望。萧声纷纷如雨,无意中淋湿你的双眸。
是诗意的日子很消瘦。
且坐在自己的影子里,读风,读月,读云。
任寂寞的游思为你抒情,写下不朽的诗章。
相聚,在你心中是美的;分别,只有在你诗词中才美丽无双。连同那绵绵的恨意,开出绝世的忧郁之花。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河时灭?柔弱的你尽仰天长叹:“恨生非男儿,不能跃马挥戈,驰骋疆场„„”
绿红肥瘦也罢,不过江东也罢,你那一鸿颤栗的情愫已深深的播撒进亿万人的心田之中了。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比黄花瘦的不仅是你,万千心事难寄的不仅是你,乍暖还寒时凄凄惨惨戚戚的也不仅只你。
可你抬头低首之间,有一种破裂的声音令你不能忘怀。总见感悟的碎片闪着花的光芒,缀满遗憾。于是泣血撰写《金石录》完成了亡夫遗愿„„
带伤的鸟儿跌落满枝的寂寞,再愁一千零一遍也不堪回首。任表白枉自伫,白发欺人,只一种滋味浓在心头。
又溢出心头。
6、辛弃疾:
一块烽烟染透的方头巾,就是一阕呐喊的词牌。你在马背上作词,以江山为纸刀剑为笔,意象纷飞如箭镞,用一路马蹄作标点,插成狼烟中猎猎战旗,缠绵的宋朝拒绝你的锋利,你只好做一个田园词人。
居住在稻花里种植蛙鸣,眼光盯着梦里的中原,陌上桑叶青青,檐下芳草凄凄,春天在溪头呼唤。你怀念山东的山、河南的河。桃花红了,鹧鸪叫了,却不知道春风如今沦落何处。
7、陆游
那时的沈园很黑没有月,只有风雪在园外呼啸金戈铁马。陆游侧耳倾听又倾听,身临其境。
王师北定中原日使年事已高的宝剑及狼毫依旧不减当年锐气,醮一笔金兵血横扫中原大纸。
从这儿到那儿都是九州。
最后的句子力透纸背,落在勿忘。
沈园以后的夜晚,再也不见熬中药的红火炉。
9、李煜
梧桐锁了清秋,月光轻轻将往事缭绕,落叶里那凄凄归雁,划过眼前,如刀划过心。
故国南望,只是山,也只有山,不见旧时宫阙。烟花歌舞,突兀的将是蜃景,眨眼,就灰飞烟灭。
只恨春风太得意,恨起绵绵絮语如酒一般醉人。酒醒成客,雕栏玉砌,已埋记忆,或卷在西风里。
欲说终还休,静静上了西楼。风微微摇着落叶,似曾耳熟,却不敢去追问《后庭花》。
10、王昭君
深宫里挑灯问卜,目光中满是烽火晃动。那些皑皑白骨,怎么就站起来,翩翩起舞?琵琶弦上卧着的,可是笑声?哭声?抑或喊声?杀声?
六十万将士,三千里连营以及呼啸而过的大漠的风------
挥手抹去,抹去周围厚厚的俗朽,你呀------一个小女子,要孕育千古和平。
那是怎样的辉煌呵,光芒万丈的太阳只能躲进黄昏,反思自己的光明。
那是怎样的胸襟呵,广袤无垠的草原,浩荡无涯的大地,只配作心中小小一隅。
那是怎样的温情呵,哪怕最野顽最强悍的男人最狡诈最阴毒的鬼魂,也会化作一泓平静的涟漪。
你纤弱的双肩肩起两个民族;你柔洁的双手托起整个时代。
所以,两千年之后,历史,这个多灾多难的婴儿,依然期待着你的哺育。
11、苏轼
大江东去,月亮不再圆。
悠远„„连石头也生了锈。
大水如歌啊!收藏了你的一生,以及你的诗卷中的赤壁。
一粒被大浪淘洗过的芒砂,被经年的星斗老成海滩上的一枚鹅卵石,卧听涛声。
时光若水,送远了一叶扁舟。
时光不老,再来一壶浊酒,看江水漫如春潮。
12、岳飞
悲歌如殇,一座亭子,铸成望空滴血的千古恨。英雄的气息,被冷夜的贺兰山含尽,白发在长风中飘扬如旗,心上的一道口子,倾泻出河山的泪。泪浊成墨,发白为毫。将一腔悲愤写在北宋苍白的历史上。
八千里路,云还是云,月还是月。只有头颅,在精神上空,高悬。
第五篇:作文素材积累
作文素材积累
Part 1
课内名言名句: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 主
题:
自然、永恒、变与不变
迁
移 事 件:
我们要从多角度看问题而非把问题绝对化,即使我们身处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逆境也应该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学习、超越、进步
学习者不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知识,每个人都要善于在 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人只有不断学习,改造自己,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
-------《劝学》 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不能忽视积累的重要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持之以恒、执着、坚毅
执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凭东西南北风”,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定般坚强稳定,稳往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
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谏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
唐朝名人魏征曾说:“不念于居安思危,解奢以俭,德不处
其厚,情不胜其欲。”人在平安时,且不忘危难,以便一旦遭逢逆境,才能应付得宜,所以,厉行节俭,戒绝奢侈,实不可一日疏忽。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各有所长、自信
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世间很少有全才,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以在这方面胜过别人。天生我材必有用。
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有不能征服的困难。
“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成其深”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主
题:
奋斗、征服
迁
移 事 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使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课内名言名句:
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
------《过秦论》 主
题:
仁政、居安思危、民心、反腐倡廉 迁
移 事 件:
贾宜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Part 2
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政腐,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 事物的复杂性、多角度看问题
本来大声疾呼,或如泣如诉,更能表达心中的情感,但有时无声的抗议,或无言的饮泣,则更具震撼。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
跨越困境、把握命运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我们不必纠缠而自寻烦恼。安然立命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掳灰飞烟灭。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潇洒、永恒
1)自古英雄出少年(2)什么是真正的潇洒
3)无法磨灭的功业往往是永恒
(4)青春年少,意气风发,高中生们正是这样的佳期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 立业当量力而行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立业当量力而行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 把握
(1)老当益壮,最美夕阳红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课内名言名句: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主
题:
坚持奋斗不屈
迁
移 事 件:
孔子之行乃是为理想而奔波;文天祥是为救亡而辗转;苏武是为节操而坚持;谭嗣同为改变国运而牺牲。
课内名言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
题:
思念友人
迁
移 事 件:
人生中有可以令自己想念的朋友,是件幸福的事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讲述战争的策略
与别人抗战时,不要只靠蛮力。而要智取。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间
时间逝去就永不回来,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人的生命比任何东西都贵
人的生命一生只有一次,没了生命就不能做任何事。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论毅力》 做事要坚持不懈
孔子的一生为自己的主张而奔波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珍惜读书的机会
就如我们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高考的那一瞬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私的奉献
母亲的爱为我们默默地无私付出 既来之,则安之。——《寡人之于国也》 要以平常心对待
不如意的事经常有,既然来了,就勇于接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强权不予屈服
政府权威不能完全相信,敢于推翻政府欠妥的说法。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无论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 只要能传授知识的人都是你的老师
课内名言名句: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 主
题: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迁
移 事 件:
做事不能一意孤行,要用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课内名言名句:
相见难时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主
题:
珍惜眼前人
迁
移 事 件:
家人就是我们的支柱,要好好珍惜他们。Part 3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主
题: 迁
移 事 件: “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课内名言名句: 主
题: 迁
移 事 件: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拼搏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论毅力》毅力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我很重要》 自信
”居里夫人为了提取纯镭,以便测定镭的原子量,向科学证实镭的存在,曾终日穿着沾满灰尘和污渍的工作服,在极其简陋的棚屋里,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冶锅,从堆积如山的沥青矿的废渣中寻觅镭的踪迹。条件极其艰苦,但她心里却充满自信,最后获得成功。
安摧眉折腰事权归,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信念 坚持
孙中山持崇高信仰为革命奋斗 在我所见过的特异之物中,或许瓦尔登湖最为奇崛,它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纯洁。——《瓦尔登湖》
坚持
刘邦,和项羽征战七十战皆败,最后垓下一战终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