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

时间:2019-05-13 07:53: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

第一篇: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

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

朱受川 国际软件学院

200732580289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他出生于湘西凤凰——这也正是他的小说《边城》的故事发生的地方。故事中的湘西处处体现出一种自然之美,一种远离了现代工业文明,遗世独立的保守着故有的生活韵律的原生态的美,满溢了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地方风俗人情,也深深的蕴含着作者对这篇土地的眷恋流连。

哈代,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文坛巨匠。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地区——多塞特郡,多切斯特。而他的小说也常常以他所生长和生活的英国西南部地区为背景,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他笔下的英国西南部农村是幽雅的——正如他在1874年出版的小说《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的书名中说得那样,而小说中的威塞克斯(Wessex)也几乎成了静谧而浪漫的田园牧歌生活的代名词。

沈从文和哈代都是以自己的故乡为小说中的生活场景、叙述空间的。沈从文与哈代都深深挚爱着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但两人又有所不同。哈代用英国南部的故乡多赛特郡为原型,创造出一个“威塞克斯”地区,而沈从文的湘西虽真实地存在于中国南部,但小说中的世界与当时湘西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小说中的湘西是生成于沈从文理念之中,经过他的笔加以理想化的世界。湘西世界与威塞克斯世界虽然出于两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小说家之手,远隔万水千山,但只要我们细心体察,不难发现它们在内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他们描写的世界,都是原始、封闭、神秘的世界;他们的表现手法,都善于从寓意深刻的意象中,显示浓郁的抒情风格。

在创作悲剧的过程中,两位作家都对悲剧生成的原因作了思考(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并对悲剧生成的根源进行挖掘和作出批判。虽然他们都从道德的观念来解释历史,评价现实,但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批判力度和批判精神的彻底程度也不同——这一方面,沈从文远逊哈代。

沈从文对中国社会现实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思索是严肃认真的,但由于其本身思想的局限性,他单纯地用道德的价值尺度和自发的朴素情感将田园生活与现代文明作对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现代文明的侵入,使道德沦落——这是故事中湘西的悲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沈从文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生花妙笔,构建了一个虚幻的、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式的湘西。这种以理想批判现实的方式,固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使人在这种对比中看到现实的丑恶,但终究因其曲折隐晦而缺乏力度。其次,由于沈从文的审美理想和他的人性本善的道德观念,使他的小说也显得特别的“仁慈”,对于丑恶的事物,都尽力回避。他说:“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即使写到丑恶的事物,也是轻描淡写,调侃多于讽刺,极少用挖苦的语气强烈的批判——他的作品不像绝大多数中国现代悲剧作品那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启蒙特色,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致力于揭露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性,探索救国救民救自己的道路和方向,希望通过艺术力量来唤醒和推动人们参与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社会实践。他的悲剧作品的深层结构是人与世界之间,个体与

美之间,自由与必然之间的根本性冲突。

沈从文的悲剧作品极富美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他在表现其思想的基本倾向时,并不像鲁迅那样,把火一样的热情包裹在冰一样的冷静里,也不像巴金那样,爆发倾泻一般的热情洋溢,而是微笑中藏着哀痛,微凉中夹着沉郁,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美学风格。作者很注重美,往往“就美的效果来写美”。他认为“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有一滩血、一把眼泪。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笑表现的”。他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能使其作品产生质的飞跃的抒情形式。这使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保持着一定的审美距离,而作者正是在这段距离中,通过抒情手法,把悲剧痛苦当作审美的快乐来享受。“问题在分析显示,所以忠忠实实和问题接触时,心中不免痛苦,唯恐作品和读者对面,给读者也只是一个痛苦印象,还特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尤其是叙述道地方特权者时,一支笔即使再残忍也不能写下去,有意作成的乡村幽默,终无从中和那点沉痛感慨”。沈从文以悲剧的抒情在创造意境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削弱了他作品的批判力度。

哈代与沈从文不同,他以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敏锐,细致地观察所处的社会和时代。他不相信狄更斯的“如果人类为了善,为了仁爱而有意识地行动起来的话,社会上的恶是可以消灭的。”这一浪漫想法,而是接受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他要表现“恶”,要消灭“善”,消灭“仁爱”,因为“求生的愿望是生命的基本原则。”“求存的意志,求生的意志,是世界上一切斗争、悲苦和罪恶的根源。各种形式的求存的盲目意志在那里互相斗争,不断奋战和搏斗的世界,即大鱼吃小鱼的世界;确实是最坏的一种世界。”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仿佛行走于无边的荒原,无论你怎么走,都逃不出这苦难樊笼。世界上没有正义,没有和平,没有仁爱,没有自由,为善者或死于非命,为恶者或一生富贵;有志者或终身潦倒,无志者或飞黄腾达;爱人者或为人讪笑,憎人者或为人敬佩。因此,以恶易恶,以暴易暴,抗争,反叛,或许还能杀出一条生路,虽然这是一条血路,终究胜过无路可走。所以,哈代的反叛精神远胜于他的前辈们,其成就也超过前人。他全方位地批判社会现实,对社会赖以存在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毁灭性的攻击,如《苔丝》讲的是一个失贞女子的故事,当时的维多利亚王朝,是英国资本主义表面上繁荣昌盛的时期,是统治者引以为豪的英国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崇尚繁文缛礼,提倡虚伪道德,正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一个小说家,面对上流社会道貌岸然的诸公,竟然出版以失身女人为主角的小说,从根本否定基督教教义。还是以《苔丝》为例,书中卑鄙无耻的克雷·德伯在诱奸了苔丝之后,居然穿上了布道的袈裟,摇身一变成了人类精神的导师——传道士,这个情节本身即便不附加作者的任何主观情感,对宗教的批判也是相当有力度的。作者让克雷死于苔丝之手,表明哈代以恶易恶的心理,他不能让这个丑恶的人物存在于爱、善和美的面前。哈代还彻底否定了整个法律制度,他认为“人类所接受的法律”与人们“四周环境所认识的法律”——即认定自然本性是完全不一致的,甚至是互相对抗的,现行的法律完全无公正可言,作恶多端者可以逍遥法外,反抗的受害者却要被严惩。所以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结尾处写道“‘典刑’明正了,埃斯库勒所说的那个众神的主宰对于苔丝的戏弄也完结了。”用以表示对社会的批判。哈代对传统道德、现代文明的抨击更是不遗余力的。

如果说哈代的悲剧力量在于抨击了现实的罪恶,那么,沈从文的悲剧力量就在于重造民族品格的理想。沈从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石,力图“表现出一个综合的新的理想,新的生存态度。”他用人神契合、充满原始生命形态的苗文化进行文化批判;用“乡下人”的淳淳古朴来嘲讽“城里人”的虚伪道德,他的理想世界是有一个丰衣足食、和平、安定、充满人情和温暖的小康社会,这个社会中的人健康、诚实、勤劳、善良、充满生机。沈从文对重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寄予厚望,他以曾经生活过的湘西为模板,构造这个理想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沈从文又常常会从幻想的沉醉中惊醒,觉悟到真正的湘西人不是他构筑的理想社会中的人,这使沈从文内心藏着悲苦,却更加顽强地表现他的理想。

沈从文与哈代的悲剧作品虽然在塑造高贵的小人物,缺少与正面人物直接中途的反面人物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作家的世界观,美学理想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的作品的批判力度和批判精神的彻底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两位巨匠本质区别所在。

第二篇:沈从文乡土文学读后感

作业提交者:袁小燕

课程名称:沈从文乡土文学

授课老师:刘涵之老师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08339109

《从文自传》读后感

前言

很早就想好好了解沈从文先生,但一直懒,并以忙之名,没有好好研读沈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历程,直到选修了这么课程--《沈从文乡土文学》,便没有了推卸的借口,开始去读沈先生的作品,《边城》、《长河》、《雪晴》„„

在很小的时候,看过侯孝贤导演的部分电影作品,虽然当时年龄还小,不知道什么事电影艺术鉴赏,什么是电影价值观传达。但是看侯孝贤导演的作品,有种难以言状的宁静,而非大喜大悲,更非怨天尤人。虽然当时也还不知道那就叫做泰然的生命观和生活态度,但对那些电影作品的感受就是—舒服。一直不知道,侯孝贤导演在作品中对生死的诠释,对悲欢离合的泰然和平静,原来都是受沈从文先生《从文自传》的影响和熏陶,因此,我更加对沈从文先生生平以及他的作品感兴趣,最近细读他的《从文自传》,也看了许多关于沈从文作品的研究,慢慢体对沈从文有了更深的了解,以下是我看从文自传的一些感想。

1、《沈从文自传》初印象

《沈从文自传》严格而言不是一部完整的传记,因为写它的时候,作者年仅29岁。要说传记,只能记载他前三分一的人生而已。但是,在自传中,他对故乡里各种原始的事物描写确实很生动,将我仿佛又带回近四十年前的闽西革命老区„当然,读《从文自传》,体会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作家如何精湛的描述技巧和手法,而应该是,通过作品,作家借载体,向我们传达的对于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百态的反思,对未来的寄望。写作的意义也应该在于此,凝固自己的生命与未来之人对话。

“我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还不曾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这是沈先生在自传中对他自己生活过的小城进行回忆后写下的一段话。沈先生说“那地方我是熟悉的。”而时至沈先生进行自传 1 / 6的撰写,已经过去了15年之久,在这期间,他没有回到过那个地方,但,在沈先生的记忆里,那里还是熟悉的。“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这句话背后隐藏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沈先生活在小城的印象里,从出生到他离开小城的这十五年的时间里,正是他开始接触现实生活,开始塑造对生活、对人、对社会、对百态的认识的最重要的阶段,而在他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他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小孩来说,留下了一生难以抹去的记忆,以致影响了这个小孩的一生,影响了他对生命、对社会、对民族等等的看法。这是我们后来在看沈先生的作品,无论是都市书写,还是乡土书写,都非常明显。

在对沈从文自传进行细细阅读的时候,结合看过的从文先生的作品,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体会姑且是不全面的,不成熟的,不系统的。我所体会到的东西也不仅限于我所表达的,所以,我对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关于沈从文先生对生命感悟部分在《沈从文自传》以及他其他作品体现的意识进行阐述如下:

2、对生命独特的感悟

2.1对生命的认识

细细阅读沈从文先生的自传,我们知道,虽然这部自传只是作者非常年轻时候的作品和回忆,但是,作者对影响他一辈子的小时候离开故乡之前生活的片段----这些塑造和影响他日后对生命认识的重要片段的详细描绘,我们依稀可以体会到,沈从文先生对待生命这个名词的独特看法和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以及对沈从文先生自转的阅读,我大体对沈先生关于生命的认识进行了如下归纳。

沈从文先生的生命意识观念中最基本的是他把生命看作是自然和社会的有机统一,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有机融合。他认为生命既有其自然醒的一面,又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两者是高度融合、有机统一的。在沈从文先生看来,“自然”总是与活力、生机、朴实、天真、不扭曲、不做作、不矫饰相联系,代表一种自由和率真的天然品格。而生命的“社会性”则表现为彼此理解、和谐相处、团结协助、努力自为、积极向上等,它更多体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决定性,但自然性与社会性又不是单独分离的,而是紧密联系、互为一体的。

这些在沈先生的自传中,对于家乡风土人情的描写都有体现。从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湘西是美与丑并在的湘西。作者没有刻意美化他的故乡,没有掩饰它奴劣的一面。在作者笔下的湘西人的描写正式沈从文先生对生命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性理解,故乡人充满活力、朴实而天真,就连瞳孔都异常宁静,他们不做作,不矫饰,率直而灵活。

但是另外一方面,这里的人不因为人人的率真和耿直而变得自我,而是和睦相处。人和人之间和睦相处,人和狗和睦相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真实故乡的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理解,正是这种统一使得沈从文先生移居大城市,面对大城市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时候对故乡无限怀念的最重要的原因,从沈从文先生字里行间对家乡人的描写当中,我们也刻意深切感受到沈先生对社会美好的憧憬和寄望。

沈先生在文中还说到:“我明白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做,应当为现在的别人去设想,为未来的人类去设想,应当如何去思索生活,且应当如何去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常人看到这样朴实的话语,也还是可以体会得到其中的道理和沈先生的生命意识,也一定会被这样朴实而在理的话语鼓励。

2.2对生死的漠然

他30岁时写成的自传。自传中他对生死的漠然让我触动,麻木之后就是淡然,毫无惊奇,一切都很平常。这篇自传讲述了沈从文的童年少年生活,及至17岁时决定去北京求学的时光。一个生命如何在幼时就看穿生死并不甘就此走过一生。字里行间总会有一句话触动我,“我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出门,一有机会就常常去城头上去看对河杀头。每当人已杀过赶不及看那一砍时,便于其他小孩对赛眼力,一二三四屈指计数死尸的数目。或者又跟随了犯人,到天王庙看她们掷筊。”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对我我连电视杀戮场面都害怕不已的人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震撼和目瞪。这些小孩对于生死的见惯不惯,特殊时代下特殊地点的特殊事件使得这里的人都对生死变得坦然,沈从文先生也不例外。沈从文先生对待生死也是这样的漠然。

记得他曾在作品中说:“生命在发展中,变化是常态,矛盾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接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惟转化为文字、为形象、为音符,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式,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存在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远的空间,让另外一时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无有阻隔。”这是沈从文先生对待生死命题的解答,对于整天忙碌而不知道追求什么的现代人来说,多少还是有许多的借鉴意义。我在阅读中与他对话,与他那时的心相通,在我看来,这样的生死观不是与生俱来,也不能瞬间养成,但是,在我们彷徨不得终的时候,偶尔想起沈从文先生对生死的诠释我们也许可以过得舒坦些,轻松些。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此,凝固自己的生命与未来之人对话。沈从文自传,的确给了我们许多的感动,这种感动不是因为情节有多么生动,语言对多么华丽,而恰恰是平淡朴实的对真实故乡、美丑故乡的描写,让我们领略朴实的湘西风土、和从字里行间中可以读懂沈从文先生的思想以及他对生命的思考。有许多人在沈从文先生自传中获益很多,比如说,我们熟知的侯孝贤导演。

台湾导演侯孝贤曾经十分苦恼,不知道要拍什么样的电影,如何去拍。他的朋友台湾作家朱天文就推荐给他看沈从文的自传,读完之后他恍然大悟。不要追求什么深明大义,只要用最平实的手法去还原生活,把生活的解读融入影像之中。随后他拍摄了《风柜来的人》,并奠定了他的这一电影写实风格。

侯孝贤导演亲口说过这样的话:“我看了他的自传之后,感觉他的视角很有趣。他虽然描绘的是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成长,但他是以一种非常冷静、远距离的角度在观看。“沈从文看人看事不会专在某一个角度去挖、去批判,那些人的生生死死在他的文字里都是很正常的事,都是阳光地底下的事!”于是,从《风柜》一片开始,他就用沈从文那种“冷眼看生死”般的客观角度来拍电影,他认为自己的个性亦倾向于此,而这其中又包含了“最大的宽容与深沉的悲伤!发现一切都是明亮的,所有的事都变成一种过程,没有痛苦,没有悲伤,只有被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来包容。

会写作的人的可贵之处是说出了别人想到却没有说出的话,或者感受到却无法说出的话。这让读者产生共鸣,这让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可以与后世之人对话。我自恃无此天分与能力,但求有一天可用影像还原他的这本自传,也算心中一大心愿。

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的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看看我自己来支配一下自己,比让命运来处置得更合理一点呢还是更糟糕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一切今天不能解决的明天可望解决,那我赢了;若不好,像一个陌生地方跑去没我终于有一时节肚子瘪瘪的倒在人家空房下阴沟边,那我输了。

2.3对生命“偶然”的领会

在沈从文自传中,又或者,我们在看很多沈从文作品中都几乎有关于“悲剧”情节描写,这样的悲剧就来自于情节中许多的生命的“偶然”离去。在自传中可以看到的是,从文先生目睹了许多关于其亲人、朋友突然的亡故,如,他的一个同宗兄弟沈万年,在辰州驻防时请假回家,走到泸溪县境驿路上,被土匪砍死了。他最好的老同学陆,在同一位朋友争泅水过河时,在疏忽中被卷进漩涡淹死了,等等。还有更多的偶然亡故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得以体

现。沈先生离乡到北京求学,一度不得志,也是偶然的机会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赏识,才有机会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

沈从文先生是看中“偶然”性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尊重偶然,相信有偶然,这样的思想其实也寄予了神仙神故对未来现代化社会的憧憬和希望。

2.4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在从文自传中,我还看到了沈从文先生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那就是对生命自由的追求和向往。不管是他自己小时后成长的经历,还是他在作品中的暗喻,都可以看出来的是:沈从文先生认为人应该努力挣脱外来物质、全力诱惑而保持对生命的自由与和谐。

在自传中的体现有很多,例如,深从文先生从小不喜欢被束缚,喜欢逃课,选择逃到他所喜爱的大自然中去,那也是一种学习。人只要有了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不应该被束缚在牢笼里,被锁在书堆里,而死应该随心性喜欢,去追求去认识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沈先生也没有按照家人安排和希望能过的那样成为健壮的将军,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结语

沈从文先生后来一直怀念的故乡教会了沈从文先生很多东西,教会他思考和学习,影响他看待世界,看到生命,看待社会。所以沈从文先生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感想末尾,我们再来稍微回顾一下沈先生坎坷的成长经历,和沈先生创作背后交给我们的宝贵的东西:

沈从文自小经历多舛,小小的孩子,看惯了生与死—提起腿,照着地上被砍下的头颅,就是一脚!天地的不仁,个人生命的颓败或屠戮在他看来已觉得平常,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刚刚尝到一点不清不楚的意思,刚刚有过羞涩的甜蜜,便不得不由着命运的摆布,亲自摆渡将心中的少年送向那想不到的远方,然后,河水还是那么静,狗儿还是那么悠闲,人已不再,心已绝望。

沈从文的愁,乍看是轻柔的,都是小小生命的爱或恨,希冀与绝望,在情绪尚未膨胀起来的时候,故事已经悄然结束。沈从文关心的东西,是我们转眼就当做云烟的东西----她们本身是那么的不起眼,在五四后的动荡时代,它们的微不足道,写来惹人嗤笑。不过,对于我们永远高唱着“大”时代来说,细语低徊的“小”人物、“小”故事,却更为弥足珍贵,更难以从我们的心上离去。

参考文献:

[1]沈从文 沈从文自传

[2]王柏胜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5月

[3]廖刚青 京派文学中的生死观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4月5日

[4]汪永保 沈从文小说的生命哲学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年月

[5]刘志华 论沈从文小说的悲剧意识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2年5月

[6]吴世勇 论影响沈从创作的六个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年4月

第三篇: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爱情故事

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爱情故事

我们来到美丽的湘西,就不能不想到“夜郎”文学家沈从文;提起沈从文,又不能不想到他的美丽爱情故事......“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

文学大师沈从文这一生,只爱上过一个女人,他经历了千辛万苦追到了这个女人,与她结婚,并相守一辈子,这是一段现实得美丽得让人透不过气来的爱情故事。

当时富饶的江南苏州有个富商张吉友,除了拥有万顷良田,还热心于结交蔡元培这样的教育界名流、投资教育事业,他因有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后来,这个大户人家的二女儿张允和嫁给了颇有建树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儿张兆和则嫁给了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沈从文。

就在张允和与周有光喜结良缘后不久,她的妹妹张兆和也在名作家沈从文的长时间进攻下举手投降,成为这个“情书圣手”的俘虏。

1922年,年仅二十岁的沈从文,从湖南湘西凤凰来到了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他的梦想是想当一个作家。沈从文来自风景秀美的湘西。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这位杰出的小说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一生共出版过三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六部中长篇小说,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性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

沈从文初来北京的时候,无处谋生,幸好碰上了丁玲的丈夫胡也频。他们两个人一起创办文学杂志,一起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28年以前的沈从文,写出来的文章,还相当稚嫩,以至于并没有留下多少可以影响后来的文学作品。然而,也就是此时,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胡适先生发现了他,并对人说,沈从文是一个天才,这样的天才,需要别人的好好呵护。

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这样,沈从文就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然而木讷的沈从文第一堂课就洋相百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些目睹他出洋相的女学生中,就有以后成为他夫人结发妻子的张兆和。

张兆和出身于江南的名门世家。她的父亲,是江南有名的财主。

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曾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她聪明可爱,单纯任性。在中国公学,张兆和不一定是“校花”,但至少是个“回头率”极高的美丽女孩。曾看到一幅摄于1935年夏天的照片,照片中的张兆和的确是经典美女:额头饱满,鼻梁高挺,秀发齐耳,下巴稍尖,轮廓分明,清丽脱俗……

张兆和的美丽和高雅气质让沈从文一见钟情,使这个草莽书生开始了漫长的求爱历程。

沈从生性木讷,说话带着很重的湘西口音,第一次上课就怯场,以至于有十几分钟呆立在讲台上,燥红着脸,说不出话来。学生一片哄堂大笑,并且捉弄这个老实的文弱书生。捉弄的人当中,就有生性活泼的张兆和。

就是这个木讷的沈从文,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那个捉弄过他的学生——张兆和。

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他悄悄地给兆和写了第一封情书。沈从文跟得很紧,追得很累,而张兆和只是沉默。在肯定沈从文是个好人的同时,张兆和对他竟是毫无感觉。因为兆和身后有许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二姐张允和取笑说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老师的情书一封封寄了出去,点点滴滴滋润着对方的心。女学生张兆和把它们一一作了编号,却始终保持着沉默。沈从文的信并不是一味铺张浓烈感情,他只是娓娓道来,像是与张兆和讲道理。但从平淡的文字中,读者分明感觉到那种“舍你其谁”的韧劲。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以做张兆和的“奴隶”为已任。他说,多数人愿意仆伏在君王的脚下做奴隶,但他只愿做张兆和的奴隶:

“‘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爱情使男人变成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大凡热恋中的男人都是小孩子,更何况是痴情汉子沈从文呢?

后来学校里不知怎么的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理论,那个校长就是大师胡适。

1930年7月的一个下午,略显腼腆的女学生张兆和出现在胡校长客厅。刚见面时,胡校长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兆和马上回校长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适说:“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说说,做个媒”。兆和连忙说:“不要去讲,这个老师好像不应该这样”。

多么通情达理的校长!多么浪漫有趣的时代!

没有得到校长胡适的支持,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沈从文也自此开始了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在沈从文锲而不舍的追求之下,张兆和坚如磐石的心也开始动摇起来:“自己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人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

过了几年,这段爱情马拉松终于有了结果。

1932年夏天,张兆和大学毕业回到了苏州的老家。沈从文带着巴金建议他买的礼物——一大包西方文学名著敲响了张家的大门,二姐允和出来招呼了这位不速之客。弄堂很窄,允和对站在太阳底下的沈从文说:“你进来吧,有太阳”。沈从文不进来,允和就告诉他三妹上图书馆去了,不在家,让他进来等。沈从文听完说了声“我走吧”,回头就走了。沈从文回到了旅馆,一个人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满脑子尽是张兆和的音容笑貌。

三妹回来后,允和把她骂了一顿:“你假装用功,明明晓得他今天要来”。兆和说:“我就是用功,哪晓得他这个时候来啊”。允和让妹妹大大方方地把老师请到家里来,兆和终于鼓起勇气回请了沈从文。心潮澎湃的沈从文回到青岛后,立即给二姐允和写信,托她询问张父对婚事的态度。

他在信里写道:“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兆和的父亲开明地答:“儿女婚事,他们自理”。

带着这份喜悦,两姐妹便一同去了邮局,给沈从文发电报。允和拟好的电报是:“山东青岛大学沈从文允”。很简单。兆和的则是:“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一个白话文电报了,但邮局没有收,而收下了允和的。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多么有特色的爱情文学电报!可以流传千古的!

与沈从文订婚之后,张兆和为了和心爱的人靠得更近,只身来到青岛,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专心于写作的沈从文在生活上一塌糊涂,一次洗衣服时,兆和发现了一张揉碎了的当票。原来沈从文把兆和的一只戒指当了,却忘了取回。1933年9月9日,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当时的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新居是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子,这个媒人是允和做的,所以沈从文一看见二姐允和,就叫她“媒婆”。1933年,张兆和与沈从文在北京结婚。

新婚不久,因母亲病危,沈从文回故乡凤凰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爱情的原动力让沈从文从此成为了文学大师!从1931年开始,也就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关系开始密切的时候,沈从文逐渐创作出了几部奠定了他文学大师地位的文学作品,分别是《边城》,《湘行散记》等等。在他的好几部作品里,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无一例外地是皮肤黝黑,相貌清秀,比如《边城》中的翠翠。而这种相貌的原型,便是他的妻子张兆和。沈从文还写过一篇名叫《三三》的小说,里面叙述的是一个年轻少女的初恋。而沈从文就是一直以“三三”这样来称呼张兆和的,张兆和反过来称呼沈从文作“三哥”。

如雪说:“张兆和的爱是沈从文创作的原动力,广平兄是鲁迅创作的原动力---在和广平同居的十年,是伟大鲁迅杂文创作的黄金十年,他这最后年月炉火纯青的杂文,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垫基石。我也会成为你的创作和创造的原动力吗?如果将来的年月你没有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不应该责备你,因为我相信你的才气绝对在沈鲁之上;只能检讨我的魅力不如张兆和与广平兄了”!

“不”,我真诚而激烈地反驳:“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我的张兆和与广平兄!你比他们更加美丽更有魅力!如果我今后没有达到我的家乡前贤苏轼和郭沫若的文学成就,那么,不能责怪你,只怨自己努力不够勤奋不够”!

沈从文的情书: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只会让人想到只羡鸳鸯不羡仙,他们就是现实中的神仙眷侣,那个年代没有车奴房奴,没有拼爹拼脸,有的只是最真挚的感情,来看一看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吧。

沈从文致张兆和的情书

1、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我想和你一同坐在船里,从船口望那一点紫色的小山。我想让一个木筏使你惊讶,因为那木筏上面还种菜!我想要你来使我的手暖和一些。我相信你从这纸上可以听到一种摇撸人歌声的,因为这张纸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

2、三三,我这时还是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眼睛是湿的,模糊了。我先前不是说过吗:“你生了我的气时,我便特别知道我如何爱你。”我眼睛湿湿的想着你一切的过去!我回来时,我不会使你生气面壁了。我在船上学会了反省,认清楚了自己种种的错处。只有你,方那么懂我并且原谅我。

3、为了只想同你说话,我便钻进被盖中去,闭着眼睛。你听,船那么“呀呀”地响着,它说:“两个人尽管说笑,不必担心那掌舵人。他的职务在看水,他忙着。”船真的“呀呀”地响着。可是我如今同谁去说?我不高兴!

4、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我想应同你一起快乐;我闷,就想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我至少还得在船上过七个日子,还不把下行的日子计算在内。你说,这七个日子我怎么办?我不能写文章就写信。这只手既然离开了你,也只有这么来折磨它了。

5、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够同你离开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我真像从前等你的回信、不得回信时生气。我想打东西,骂粗话,让冷气吹冻自己全身。我明白我同你离开越远反而越相近。但不成,我得同你在一起,这心才能安静,事也才能做好!

6、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7、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8、我原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我想打东西,骂粗话,让冷气吹冻自己全身。我明白我同你离开越远反而越相近。但不成,我得同你在一起,这心才能安静,事也才能做好!

9、一切过去的种种,它的结局皆在把我推到你的身边和心边,你的一切过去也皆把我拉近你的身边和心边。我还要说的话不想让烛光听到,我将吹熄了这只蜡烛,在暗中向空虚去说!

10、一切声音皆像冷的凝固了,只有船底的声音,轻轻的轻轻的流过去。这声音使你感觉到它,几乎不是耳朵而是想象。这时真静。这时心是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一点点。为了这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倘若你这时见到我,我就会明白我如何温柔!一切过去的种种,它的结局皆在把我推到你身边心边,你的一切过去也皆把我拉近你的身边心边。我还要说的话不想让烛光听到,我将吹熄了这只蜡烛,在暗中向空虚去说。

11、这船已到了柳林岔。我生平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好看的地方。千方积雪,高山皆作紫色,疏林绵延三四里,林中皆是人家的白屋顶。我的船便在这种景致中,快快的在水上跑。什么唐人宋人画都赶不上。看一年也不会讨厌。奇怪的是,本省的画家,从来不知向这么好的景物学习。学校中听教员讲还是用个小瓶插一朵花,放个桔子,在那里虐待学生“写生”,其实是在那里“写死”!

第四篇:中西人文精神与文学精神论文

中西人文精神与文学精神论文

人文精神的现状及问题人文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的人文教育,外国文学无疑是人文教育的重心之一。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精神的重视、个性的尊重、人的自由的追求,这是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它的对象和目的都指向人本身,用高尔基的话说就是:“一切在乎人,一切为了人,只有人!”①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和外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进程和时代使命,造成了它们对人文精神的不同侧面的理解,但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是它们共同的历史和现实使命。

受2 O世纪世界科技理性潮流的影响,一种工具理性思维和物欲思维席卷全球。大学生在功利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人文滑坡的现象。中国自不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例外。从社会层面看,面对社会金钱观和功利主义的诱惑,不少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颇,少数人甚至出现人性极端扭曲的现象。从校园层面看,不少高校的人文教育比例严重失衡,人文课程萎缩,专业的设立越来越注重实用化,量化思维的全部在于追求高就业率。人文选修课成为可有可无的摆设,素质拓展课成为极度放松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偶尔的心灵鸡汤,文学类课程成为不思进取的黯然选择。请假逃课的唯一理由就是实习(当然正常的实习时间段除外)和兼职,一句话就是:教师不安心教,学生不专心学。若长此以往,大学不再作为传承人类精神文明薪火的摇篮,不再是博学宏思、厚重深远的教育理念的携带者,不再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责任感的先锋承担者。它仅仅是~只围绕市场经济指挥棒的跟屁虫。

失落了人文教育的大学教育如此,那么这种言论就绝不是危言耸听。从部分大学生自身看,颠倒了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人生观的迷忙,没有理想和追求,没有动力和危机感,即使有所谓的竞争和追求,那也只是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和对包含高价位的职位的追逐。这确实是一部分大学生的现实写照和人生道路的真实选择。总之,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滑坡是客观事实。因此,在当前重拾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就显得必需和必要了。而对于拥有深厚人文传统的西方文化与文学来说,无疑对当前我们的人文精神重建有着无比重要的借鉴意义。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文学中也同样蕴含着无比丰富的人文精神。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重新展开对中外历史中人文精神的搜寻。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视角而言,西方的人文素质教育经历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和近代化的通识教育三个阶段。其中,贯穿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人本意识,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本主义、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鲜明体现。而从外国文学的视角来关照西方人文主义,国外则有着悠久的文学创作历史与理论实践。外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精神的发展链条。而对于外国文化与文学中的人文传统与自由精神的研究,则更是汗牛充栋,我们只能是择其要者论之。瑞士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出,文艺复兴造成了“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近代化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即资本主义文明的开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形成了对个人精神的重视和对古典文化的重现发现。因此,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上无疑有着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这一时期的文学,毫无疑问都指向个人的觉醒与发现,是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的自由表达。

西方近代理性文明的展开。也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展开,资本将人无情地抛人一个异化的深渊。马克思在《1 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描绘了资本主文明社会中人的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的生存状态。异化的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诗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②马克思的异化观深刻影响了2O世纪的西方文学,使一大批作家创作出了形象反应资本主义文明新阶段的人的异化本质。如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恶心》、加缪的《鼠疫》,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的《等待多》,黑色幽默作家海勒的《第22条军规》,等等。正是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劳动异化观的基础上,这些作品深刻地表露了人在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人性荒谬、孤立、悲剧的异化本质。人的异化作为一种与人之外的对立本质力量,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异化状态的严重性和虚伪性,这是独属19世纪以来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一表露人的生存和存在情状的异化本质。马克思认为,要消灭这种异化观,就必须消灭人剥削人的阶级制度,建立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尽管我们不能论证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观的现实性,但是马克思对人异化的关注和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展望却饱含了对人性的关怀,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马克思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人文主义者,这是他继承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表征。

德国批评家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里提出了对机械式资本主义文明的思想和语言的造反与革命。他极为认同波德莱尔笔下那些城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这些“波西米亚式的流浪汉”、“游荡者”、“拾垃圾者”是这个透露机械工业味道的城市的革命者与造反者,因为这些人把自己同这个被包装的现代城市隔离出来,在社会边缘的缝隙处,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一样发现了人的一种诗意的存在。本雅明一方面是一个马克思式的现实观察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个体式的生存体验家,从社会的破碎处发现诗意的存在,在文本的整体复杂思考中透露诗意的寓言,这是本雅明的复杂之处和奇特存在。他赞同普鲁斯特对逝去的经验的重拾,这种经验无疑是与传统保持联系的最好方式。这使他成为一个“收藏家”,这不仅在于心灵的收藏,本雅明更是赋予这个现实行为一种诗意的意味:“‘收藏’是现代世界的生存者的抗争和慰藉”。收藏者“构筑一道界限,把自己同虚无和混乱隔开,把自己在回忆的碎片中重建起来。”“使事物从一个实用计划中摆脱出来,恢复其原有的初始性、独特性,并把这种新鲜直接带人思想的行文中是本雅明在作品里处心积虑要达到的效果。”‘然而,本雅明还是一个现实的革命家,他以语言和思想的革命家姿态去革新人们眼中的这个扭曲变形的社会:“即在一个四散的物的世界里聚合起一个精神的整体,在一个缺乏意义和表达的方式的条件下说出话来,保持思想的活力。”④因此,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本雅明是一个造反者和批判者,在一种深层意义上,本雅明其实与两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神联系存了一起,注重人的精神独立和自由,注重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性,这也是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文人”的原因所在。

英国历史学家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详细梳理了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史。他认为:“人文主义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⑤这就表明了人文主义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文主义如同传统一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对人性的尊重,对个性的追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重视,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憧憬不会变,也不可能变,因为这是符合人性和人的生命本质的需求。布洛克认为,发端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是一个发现了“人”的时代,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欲望的合理要求,对人的自由的吁求,成为西方后来人文主义发展一以贯之的探求。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2 0世纪,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践踏,对人性的践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布洛克看到,“一方面是人类经验的令人丧气的普遍情况,另一方面却又是人类在自信心、承受力、高尚、爱情、同情、勇气方面能够达到非凡的高度,这两者的对比一直是人文主义传统的核心。”⑥人性具有两重性,这是布洛克对人文主义的辩证态度。人类的2 0世纪,尽管有战争、有创伤、有痛苦、有忧郁,但是,保持了开放姿态的人文主义必然走向科技的极端之后返归心灵,即人文主义与科技和宗教的融合,只有全面融合开放的人文主义,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物欲文明的进程中保持心灵的适度与平衡。不得不说,布洛克的观点是深刻的。他既看到了人文主义在2 0世纪失落的现实,同时也对这个现实给予了自己的展望和憧憬,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没有人文主义。

中国传统文明源远流长,人文传统博大精深。在2 00 0多年的历史积淀中,以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方式阐释着关于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安贫乐道和释家的明心见性。这种人文主义在以儒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脉络中总是参杂着不同流派的融合、变通之道。在历史中,儒家被官家掌握后总是以压迫式的强势方式,甚至以对人文的变异和扭曲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王朝的巩固,这是历史的客观性使然。然而,在这种大潮澎湃的底层,总是有一股股清泉涌动出来,呈现出被压抑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如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流露的是人格的自觉和人性的觉醒。宋明时期理性压迫下的心学思想,就贯穿着对人欲的尊重和人性的尊重。晚清时期,面临国破家亡的处境,康梁等有识之士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借古维新,体现的是一种上升到民族家国层面的人性尊严和民族尊严。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西方文化的启发和刺激下,鲁迅等新文化斗士“别求新声于异邦”,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来凸显他立人的思想和批判国民性的目的。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启蒙主义道路的开端,西方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模仿、参照和借鉴的对象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与文学也有着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渗透影响。尽管在其后的道路中,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作为一种革命道路的标向,呈现的是中国本土特色和中国革命的特色。而革命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文化与文学是具有深刻人文性的,但是作为一种文学审美存在的艺术关照方式,革命文学无疑是此一时刻中国激进性想象的体现,与艺术的自然发展呈现一种错位的发展道路,因此这对启蒙主义的中国文化与文学是一种遮蔽和阉割。新时期以来,人的解放和人性的释放成为文学描写的核心,也标志着时代的风气转向。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趋势下,大学人文教育起着塑造大学生精神和灵魂的重要作用。9 98年,我国出台《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怍为文化素质一环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是站在宏观角度对人文素质的阐释和理解。不仅国家层面的理论和政策导向着人文素质的重视和培养,而且各阶层也在以各种方式实践着、完善着对人文素质的追求。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的讨论和重塑,是5 O年代的美学讨论和“人学论”的延续。9 0年代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8O年代文学辉煌性和启蒙性的眷恋回忆,更是对新时期商品经济席卷和吞噬人性的审美呼救。新时期,人民崇尚经典、热衷读国学、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都是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心浮泛的一种纠正,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审美冲动。但是,因为地域、文化、阶层等方面的相异,这种人文精神的审美诉求和理解阐释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而且,在普遍性经济冲动力刺激之下,人文精神的重塑显得力不从心或说效果不明显。一方面,高等教育中受西方学科分科的影响,我国学科不断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同时也不断走向琐碎化和精细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论和经济实用论的功利主义冲击下,人文素质的下降似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向。因此,在当前重提人文素质,尤其是作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徐葆耕的《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从文化心理学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注重对人的心灵历史的挖掘,透视人的精神主体力量,从中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作者注重对人性的重视和挖掘,对人的自由本质的探求,对人的主体精神的追求,成为这本书的最大特色。这对于当今沉醉在世俗物欲大潮中的部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提升,不无启发意义。

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直接讨论,我国于1 997年在人文精神讨论的文化背景中得到体现。1 99 7年5月1 8—21日,“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以“外国文学与人文精神”为主题在厦门大学举行。这是一次集中、权威讨论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会议,并成为后来研究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奠基。而事实上,后来的相关研究很少甚或某些主题的阙如使得这次会议精神变得更为重要,不少学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重要观点。蒋承勇的论文《西方文学人文精神论纲》重点疏离了西方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使得我们对西方文学的认识更为深刻,人文精神的提炼变得更为清晰可寻。蒋承勇以此为基础写出了博士论文专著《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从“人”的精神发展演变和个体生命价值的视角,全面考察分析了西方文学从古代文学到18世纪文学的人文精神发展,论文资料详实,论证有力,新见跌出,是研究西方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力作。刘建军的论文《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演变即“人用以生存为核心的自由意识对自然暴力及其转化形式的抗争”到“人与神的对立”再到人对“‘物’的认识和反叛抗争”⑧三个阶段。

总体而言,国内外对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问题都集中于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主义的挖掘、整理和归纳,并结合时代的大学教育制度和国家政策予以适应性的调整。国外对人文主义的研究一以贯之,成果众多,效果显著。国内对人文主义的研究并不成系统性,截取人文精神的某一侧面做深入研究是大部分研究者的选择。并且受政治气候的影响,人文主义的研究曾一度中断。新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研究更多是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借鉴和模仿,但也有自己的开拓性。而具体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国文学研究则显得较少。即使涉及到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多是从西方文学的视角,缺少除西方文学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文学的考量。因此,全面宏观整体的外国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势在必然。事实上,纵观我国各项理论和国家政策,都表现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邓小平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体现的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辩证法。“三个代表”中“先进文化”透露的是内含着人文素质的先进文化。“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背后是对物质文明过快发展的协调和补充。“中国梦”的实现,更是离不开精神文明和文化素养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摘自习近平2 01 4年3月2 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背后,突显的是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而“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⑨

注释

(①[俄]高尔基.底层[M].芳信译.中戏6 0个经典剧本合集,2 014:6 84.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 5:47.

③[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 Ol 2:12一l3.

④[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H].张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12:24—25.

⑤[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97:2 33.

⑥[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H].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 97:165.

⑦高等教育司.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H].[199 8]2号:1998-04-10.

⑧刘建军.西方文化与文学的人文精神传统[A].赖干坚.外国文学人文精神论集[C].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 9 9:3 0—3 3.

⑨吴小英.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新论[H].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012:22.

第五篇: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从《边城》看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作 者:蔡晓蔓 指导老师:曹建玲

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边城》可以看到沈从文的内心世界,而本文正是从沈从文的内心世界、精神历程出发,探寻沈从文创作的特点,以《边城》为依据,总结沈从文创作的文学理想,对沈从文所提出的表现和歌颂“乡下人”的自然生命形式和自然人性给予肯定的评价。《边城》是沈从文所描绘的“湘西世界”的典范之作,对《边城》的解读,会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以及他的文学理想。

关键词:边城;沈从文;文学理想

沈从文曾在书上写过: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1】。从中可以看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重在表达对乡土世界的热爱之情,他用自己独特的文字把心中的理想世界塑造了出来,表达了他对乡土世界中这种人性的“善”和“美”的歌颂,而通过沈从文的文学理想,让人们更加了解沈从文对生命的探究和信仰以及他对人生和生命形式的独特思考,进而通过对比,讽刺了都市文明精神的缺失,他想要以湘西原始古朴的人性和人生形式实现民族精神的重建。《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边城》中作者对所描绘的一切事物都寄予了深厚的感情,同时这些事物也反映了作者的文学理想,体现了作者所追求的“自然美”和“人性美”。本文从《边城》出发,具体的去描述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一、对边地湘西的表现与歌颂

第1页(共11页)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他要建构的湘西世界的支柱,《边城》不是一部具有很戏剧性的近代小说结构的故事,而是一首关于生命境界的真实很理想化的诗。《边城》的故事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展开的,清澈见底的河水,绿色逼人的青葱的山,河边的吊脚楼,掩映在桃花李树的人家,这是一个桃花源式的地方,美丽的自然、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与淳朴的人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啼声婉啭的虫声、繁密的蒿草、美丽的黄昏、如银子般的月色、肥大的虎耳草等等一系列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在感叹作者的文笔的同时,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也是感慨万分的。其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2】。这一段写出了边城远离尘嚣的平静、美丽以及独特的气息。“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那个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上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却无从把那种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黄莺‘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2]。”在这里,沈从文写出了边城的宁静、清幽和秀丽,把一个原始的、古朴的边城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于这些环境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再现了湘西世界特有的清新美丽的自然环境,而且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加上了一份特有的感情,一种淡淡的忧伤充斥其中。沈从文如此着力于对边城自然景物的描写,让我们看到边城的自然美,就是想通过对

第2页(共11页)边城自然美的刻画来赞颂边城世界里人们的心灵美,这是他文学理想的表现。

在《边城》中,作者除了对环境的描写外,还有对人情风俗的描写。作者的笔下,《边城》所刻画的湘西世界,政局靖平,秩序井然,当局保境安民,处置得法,买卖公平,和气生财。民情醇厚,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古风犹存。在《边城》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由于边地的风俗淳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人,做生意时得先交钱,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了。”“短期的包定,长期的嫁娶,一时间的关门,这些关于一个女人身体上的交易,由于民情的淳朴,身当其事的不觉得如何下流可耻,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2】。”由此可知,在沈从文笔下所描绘的边城人民,由于受到自然民风的影响,一切显得还是那么淳朴,在这种氛围里生活的人们质朴而又善良,任何剑拔弩张在这里都显得格格不入。总之这里的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生乐,人与山水相依和谐共处,这里描绘的湘西世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淳朴、憨厚,一切都是那么本真,生活在这里是如此的恬静自然。湘西世界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是一个淳朴的、健康的、优美的世外桃源。

二、对湘西边民美好人性和人生形式的肯定与歌颂

在《边城》这幅山水画卷中,翠翠是它的灵魂,翠翠是《边城》中作者要表达人性美的典型性人物,她温柔、可爱、淳朴、天真,从外表到内心都是一个“美”的化身。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人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之

第3页(共11页)后,就又从从容容在水边玩耍了[2]”。这段对翠翠的描写,把翠翠单纯善良的本性描写的淋漓尽致。翠翠这种天真的美,就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形象的寄托。

翠翠渐渐地长大,端阳节的时候与傩送邂逅相遇,她慢慢的爱上了傩送,她的这种爱情干净而透明,不带任何功利性。

但是天保也爱上了翠翠,这场纠结三角恋的开始,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天保为了让三个人都不再为难,决定从这段三角恋中退出,成全弟弟和翠翠,后来天保在外闯滩时遇意外而死。傩送心有愧疚,远走他乡。爷爷为了翠翠的婚事操碎了心,在风雨交加之夜阖然长逝。留下孤独的翠翠继续摆弄着渡船,等待着摊送的回来。

翠翠天真善良,恬静自守,情窦初开之后,她像其他少女一样有着恋爱的情怀,她对爱情有渴望,她也想和俊美的摊送相好,但也仅仅是希望,在希望中等待,在等待中希望着,不管他回不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她就静静的等待着,谁也不清楚这个人到底回来是回来,还是不回来,只能让读者自己去猜测这个结局。每个人对《边城》的理解不同,感触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期待的结果。翠翠与傩送的感情是真诚、纯洁、执着的。翠翠对待这种悲剧看似顺其自然,任他自然的来自然的去,实质在沉静的面庞下有一颗坚韧的心。翠翠与爷爷的情感也是感人的,它们爷孙两人相依为命,快乐的生活着。翠翠乖巧、活泼、温柔,给这个丧失唯一女儿的孤独的老人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总之,翠翠由外到内展现生命本色,是善的化身、美的化身。灵秀、乖觉、明慧、清纯,超凡脱俗,集天地、人性之灵性为一身——神性。这些所有的美好感情作者在翠翠的身上刻画的几近完美。我想,每一个读者读到最后的时候,都希望痴心等待的翠翠能盼到傩送回家的一天,都盼望美丽天真的翠翠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红盖头嫁给傩送的那一刻,我想这是所有人的期待。

第4页(共11页)在《边城》中,作者刻画的其他人物也是道德典范,是沈从文神往的淳朴民风和正直朴素的人格的主要载体。《边城》中所描写的老船夫,他重义轻利、朴实无华,安贫乐道,为了心爱的孙女,他献出了一切。老船夫又是淳朴善良,勤劳坚强的人,他经受住了女儿女婿双双自杀的悲剧,仍旧怀着强烈的责任性在河上摆渡。五十年如一日的在船上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即使是令人神往的端午龙舟,他都寂寞的守着渡船,他从不为自己多想,他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这种欲望是如此的淡然,在对待自己的孙女,老船夫也是疼爱有加,翠翠的母亲在爱的阻力下殉情了,其实老船夫是害怕的,当翠翠进入豆蔻年华开始对人事懵懂时,老船夫就对翠翠开始操心了,饱经风霜的老船夫不能看着孙女走上母亲的老路,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他尽了自己的努力,而这些努力去相反造成了翠翠的悲剧,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黑夜,老船夫经受不住打击与世长辞了,留下了孤独的翠翠。这样的结局不免有点讽刺。但是在老船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所散发出来的“爱”与“善”。人在环境面前顺其自然,听从命运的人生态度正是沈从文对待悲剧的独特处理之处。

作者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傩送是俊美、勇敢、自重,和气亲人、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傩送喜欢翠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陷入感情的漩涡中,在得知哥哥也喜欢翠翠时,还提出了和哥哥公平竞争,替哥哥唱歌。为了和翠翠在一起,他是宁要渡船不要碾坊,后来兄长死后,他悲伤不已,只好撇下儿女私情,也驾舟出走,离开伤心地。傩送孤独的追求着爱情,夜半唱情歌,却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孤独的出走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顺顺和天保是《边城》中的另一种人物,他们虽受现代商业文明的熏陶,仍不失乡村好品性:重情守诺,仗义疏财,公平讲理。顺顺为人和气,大方,能够救人之急,老船夫去世后还帮着翠翠办理丧事。天保为人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船夫的小孙女,当他知道弟弟也爱着这个女孩后,他自知求爱无望,变很大度的想要成全弟弟,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不幸遇难死

第5页(共11页)去,这充分显示了他的手足之情,外出闯滩既是对弟弟的成全,也是对自己压抑难受痛苦的内心的一种排解,最后的遇难也说明了天保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的。

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标新立异,实现了他文学创作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在他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人性的真、善、美。他用最朴实的言语,带领我们走进一个世外桃源[3]。

三、于小人物身上体现内心的悲悯情怀

《边城》成书于1931年。此时的沈从文已经离开故乡湘西已将近十年,当年他只身来到大都市北平闯荡,一直以乡下人自居。大都市的滚滚红尘自然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沈从文能依赖的只有手中的笔,当他将牧歌一般的湘西人物画卷描摹出来后,他也从此叩开了一条安身立命的人生之路。

自小在凤凰小城生活惯了他,性情恬淡、洒脱、质朴。他写《边城》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展示他故乡湘西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他笔下的人物寄托他内心对他们的深深悲悯之情。沈从文在创作《边城》的题记中写道:“我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了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们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想知道过去农村是什么,他们必也愿意从这本书上同时还知道点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我所写到的世界,即或在他们全然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然而他们的宽容,他们向一本书去求取安慰与知识的热忱,却一定使他们能够把这本书很从容读下去的。我并不即此而止,还预备给他们一种对照的机会,将在另外一个作品里,来提到二十年来的内战,使一些首当其冲的农民,性格灵魂被大力所压,失去了原来的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的型范以后,成了一个什么样子的新东西。他们受横征暴敛以及鸦片烟的毒害,变成了如何穷困与懒惰!”

第6页(共11页)这一段文字可谓解读《边城》的一把钥匙。沈从文认为大都市那些躲在书斋里的文人不了解“世界一小角隅的农村与军人”,沈从文通过《边城》中的翠翠、老祖父、天保、傩送、顺顺、杨马兵等小人物的命运来告诉世人,远离城市的凤凰小城里的人们也需要人性的关怀。《边城》表面上是写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其实更多的是寄予沈从文内心对小人物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巨大悲悯。故事在一开始就笼罩了一种淡淡的悲凉气氛。小说开头这样写道:“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文中的这“一户单独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我们很自然会想到这样一个家庭里的女孩子后来的命运会如何呢?翠翠“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如此美丽的小女孩子“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偏偏没有爹娘,一次端午城里的偶遇让她爱上了年轻英武的二老傩送,傩送也爱这个被水滋养的小女孩子。文中这样写道:“翠翠站在船头还是不作声。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当傩送这样一个有别于祖父的男人出现在了翠翠的生活中,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从此翠翠关于青春的美好梦幻就开始了。

翠翠的祖父自然看出了孙女的心事。她老祖父一生豪爽仗义,一个人守着溪旁的渡口,摆渡路人。他的遭遇如何呢?他在翠翠父母去世后辛辛苦苦拉扯她长大。他老了。他希望给翠翠找一个可靠了人家。于是他好心去了顺顺家。船总顺顺也是有着古道侠肠苗族汉子。老祖父很喜欢顺顺的大儿子天保,于是他们希望天保将来能

第7页(共11页)翠翠成婚。这原本是一个美好的祝福。他们没想到顺顺家的两个儿子都爱上了美丽的翠翠。

老祖父按照苗族的习俗,让两人用赛歌的方式请翠翠取舍。天保是一个光明磊落的苗族汉子,他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于是他选择了离开。不料,天保在行船时,不小心被竹篙弹入激流淹死了。顺顺家人以为这事与老船夫有关。傩送也以为他做事“弯弯曲曲”,不爽快,面子上对他冷淡了许多。老船夫因此陷入了不为人理解的孤独之中。顺顺父子的冷淡,翠翠的无依无靠,当年女儿悲惨的死,全都纠葛在一起,这仿佛给了老船夫当胸一拳,他终于无力再抵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白塔的坍塌而死去了。

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杨马兵想起自己年青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不理会,到如今这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杨马兵原本喜欢翠翠的母亲,翠翠的母亲却喜欢一个军人。他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命运也没有给他幸运的眷顾。他在翠翠祖父去世后,照顾翠翠,成了她“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而翠翠失去了祖父。等她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原委后,“哭了一个夜晚。”她即是哭自己祖父的悲楚,又是哭自己命运的多舛。

沈从文的悲悯情怀在小说的结尾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充满感情的写道:

第8页(共11页)“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是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局。翠翠有明天,因为她内心有期待。傩送最终会归来,但是未来会怎样,沈从文没有告诉我们。

当我们读到此处,内心为翠翠的未来担心不已。沈从文没有把人物的悲剧命运写到毁灭的极致,是因为他内心对这些小人物有悲悯情怀。虽然现实是冷酷的,但他愿意给人们希望。翠翠有未来,傩送也有。当时间磨平了一切误解和创伤之后,幸福自然会到来。

沈从文的文学理想和他同时代的文学大师都不相同。他是一位有悲悯情怀的文学大师。他深知自己故乡的人,他在《边城》题记中这样写道:“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

当不可知的命运挟裹着其中的人前进时,他故乡湘西小城的小人物在变动中如何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自然成了沈从文关注的焦点。他朴素的叙述让历史永远记住了《边城》中的翠翠。

《边城》中透露出的悲悯让我们为之感动。这本书也当之无愧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朱光潜曾评价道:“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

“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黑暗的否认,以及对未来光明的向往。”沈从文的创作之所以能站到

第9页(共11页)如此高的高度,就是因为他通过对乡下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对比,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种“人性美”,在原始的古朴的人性美和现代文明的对照中更要显示出人性的至善至美,去拯救为现实所扭曲的民族精神。正如沈从文在《边城》的题记中写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2】

参 考 文 献

[1]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2]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 李辉.沈从文图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8.[4]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5] 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6] 金介甫.沈从文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8.[7] 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9.Shen Congwen's ideal of literature from the “border town”

CAI Xiaoman Abstract:“Board town” is a representative novel of Shen Cong wen, we can see his inner world, this article just starts from his inner world, explore his writing character.Based on “board town”, summarize his cultural wishes, express a positive approval for “villager”.Board town is a classical article which describe “xiangxi world”, Interpretation of “border town”, will let us know more about the Shen Congwen's “Xiangxi world” and his ideal of literature.第10页(共11页)Keywords: Border town;Shen Congwen;literary ideal

第11页(共11页)

下载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文学比较——沈从文和哈代的乡土文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