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心中的劳模
我心中的劳模——某某(你用“全部替换”把它改掉就行啦,还有“他”“她”的问题,后面有一处要填“父亲”“母亲”)
“劳模”,不是高不可及的人物,不是虚无飘渺的传说。劳模就在我们身边,比如,某某同志。某某同志做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折射出他不折不扣的伟大的“劳模”精神。
我们都知道,继电保护调试在哈密站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承担电气A包工程,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保护调试上,800公里电缆、580面保护屏,这些数字摆在我们面前,如何才能保证调试的最终正确,如何对继电保护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管控,一直是困扰哈密项目部的一个难题。最初,我们考虑用电缆清册,比如一根电缆,这根电缆是谁检查的,我们就在电缆清册上写上谁的名字。后来某某同志考虑这种办法虽然可行,但是一根电缆有许多芯,这样还存在漏芯的可能。经过一番苦苦思索,某某同志又想到了另一种办法,就是使用端子排图。专门拿出一套图纸,在端子排图上采用盖章的办法,对每一芯线进行盖章,谁检查过这一芯线就在这一芯线的端子排图上进行盖章标记,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责任到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能够避免漏芯。目前,项目部已经给保护班的每个人刻了章,并专门拿出了一套图纸。这种方法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并具有可行性、易操作性。
这件事反映出某某同志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方式,探讨出一套适用于继电保护专业的合理、有效的管控方法。他有着极强的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勤于思考,为集体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宝贵力量。
时间乘以效率才是工作总量。某某同志不只有极高的工作效率,还有时间保障。他晚上时常加班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又往往是他第一个起床。能者多劳,他不只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还主动帮助同事完成一些棘手的任务。我们惊叹于他充沛的精力,我们也知道,他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付出和无与伦比的工作热情。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间围着火炉吃西瓜。”哈密的气候说实话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从前上学时只知道这里干燥少雨,年、日温差大。到了才知道这里春季多风、冷暖多变,夏季酷热、蒸发强,秋季少雨、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有时我们受不了,会发牢骚,但某某同志却从不抱怨。他同样住不惯这里,但他能黄连树下唱歌——苦中作乐;他也感到疲惫,却时常为我们大家鼓劲加油。有他在的地方我们总是能忘掉劳累,干劲冲天。
虽然哈密自然条件差,某某同志爱这里胜过爱自己的家。他的孩子一出生他就来到哈密,此后便全身心投入工作,很少回家探亲。他的孩子,在很长时间里根本不认得自己的()。我们都安慰他说“孩子跟你血脉相连,你回家过不了几天就为跟你熟起来的”,他听了无奈地微笑着点点头……我们都知道,他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工作,他舍小家,为大家。
有一年除夕夜,全市张灯结彩,某某同志正与家人为过节忙得不亦乐乎。忽然,手机铃声响起,公司李经理打来电话:“某某同志啊,虽说是过年了,还得给你安排个活啊,哈密南换流站750kV区要提前投运,这个方案分公司准备让你来写。”事发突然,他有些意外,但是他还是答应了。
由于对哈密南换流站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之年初五李经理就要离开济南赶赴新疆,参加现场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当即,他向李经理要过哈密南换流站的相关资料,就把自己关进房间开始熟悉工程的概况,草拟方案。
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绚烂夺目,此刻都与某某同志无关,除夕夜和春节就在方案编写中渡过了。年初二,某某同志就将方案完成了。
某某同志的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但他先公后私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逐渐感染了我们,给整个团队增添了正能量。
古语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某某同志坚守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一点一滴的善最终汇成他崇高的“劳模”品格!
第二篇:我心中的劳模
我心中的劳模
劳动模范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楷模。伴随时代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劳模,他们以忘我的献身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领跑者,是他们用平凡成就了伟大。
劳模是企业员工杰出代表,体现着企业文化,是员工身边的示范。但在我身边也有许许多多默默付出、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不是劳模,但他们也有着劳模一样的精神。在我心中,劳模是无处不在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自己朴实的劳动创造着奇迹,创造着祖国的现在和未来。在他们身上有着对工作无限的热情,有着对社会无限的责任感,就是这种热情和责任感,成就了他们的不平凡,不管干什么工作,他们都保持着那一种职责,永远做到对自己的工作激情澎湃。
“是金子总会发光”!无论你工作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只要扎扎实实、爱岗敬业、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抱着对企业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干好每一天的工作,也一定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人生的辉煌,从平凡小事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让平凡的岗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心中的劳模从来不是高不可及的,他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只是他们用双手创造了不平凡,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激励着一代代国家的建设者。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平凡成就伟大,这就是我心中的劳模。
第三篇:我心中的劳模
我心中的劳模
马鞍山市薛镇初中九(2)班 胡欣
他的长相并不出众,是那种一走进人群就消失的人。浓密的眉,尖挺的鼻,十分憨厚老实。就算他相貌不出众,但他身上的那种精神永远也掩盖不住,消失不了。
他生活的年代,一点都不宽裕。当时粮食非常紧缺,一点点食物都会成为人民赖以生存的希望。他那时候被部队安排到东北去做工,部队给了他仅剩的四个冷硬如石的冷馒头,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行,靴子踏在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泥泞的羊肠小道旁稀疏的细瘦白杨上挂满了霜花,他走了很久才来到了车站。
车站里很闷,门外北风的呼啸都被沸鼎的人声淹没了,农民们提着大包小包,穿着朴素破旧的衣服,有的用蹩脚的普通话焦急地询问售票员,有的坐在椅子上打盹,有的和旁边的同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一声火车长鸣,火车缓缓开来,车门打开时,农民们蜂拥而上,拼命挤进那个狭窄的车门,随后车门又缓缓关上,驶进了无尽的黑暗中,只留下一股旋转飘飞的灰尘,过后,车站内宽敞了许多。
他一直倚靠在破椅子上环顾四周,打量着这个狭小的车站。看着看着,他的眼皮渐渐忍不住了合上了,他窝在布满裂痕的座椅上,慢慢地滑入梦乡。这时一声清脆的童声传来:“妈妈,我好冷,好饿!”他一下惊醒,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终于,他找到了。是一对母女,女孩穿着大棉袄,袖口已经短了很多,小手露在外面,冻得紫红的。母亲扎着头巾,十个指头被包裹勒的通红,留下一条条红印子。母亲用手掌拍着女孩,什么也不说,女孩不听母亲的,一个劲的喊饿,母亲便骂了女孩一句,女孩显然是被吓到了,小嘴半张着,却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来。母亲叹了口气,调转目光,转向隧道。他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飞跑过来,从怀中掏出了那四个馒头,塞给了那个母亲,没有任何交流。那位母亲呆愣住了,女孩也是,没想到在这么粮食缺乏的时候,竟然会有人将口粮分给别人!母亲向他感激地笑了。他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最后也只是笑一了下,算是回答。这时又一辆火车驶来,母女俩上了车。小孩的脸蛋贴在玻璃上,和他道别。
他把那四个珍贵的馒头给了那对母女,接下来的日子他不知道是怎么过的。每天的劳动之后,他只得向工友们讨点食物挨过去。
可惜他年轻的生命只停留在了22岁。1962 年,他为救一个工友不幸被电信杆压死,告别了这个繁华的世界。他还有很长的路没走,但他的一生,却帮助了很多人走过了苦难。他是一代劳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他的形象至今还留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浓密的眉,坚挺的鼻,这就是雷锋的真实写照!雷锋!我心中的劳模!
指导教师:张小兵
联系电话:***
第四篇:我心中的劳模
我心中的劳模
劳模对我来讲是很熟悉的一个词汇,小时候思想品德课本中的时传祥让我知道了工作不分贵贱,而张秉贵、李素丽还有其他很多平凡岗位上劳模的事迹告诉我,于平淡中做出不平凡才能做出成绩。劳模已经从一个称号变成一种精神,是对自己工作由衷的热爱,是对自己职业绝对的忠诚,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和平年代最好的诠释,在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我心中的劳模,那就是安徽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他在用一种精神影响着我和身边的人。
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按下的红手印,搞起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也使得小岗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如今,那张“生死契约”平静地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但是,2003年有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小岗村,“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还有人用“偏、穷、乱、散”四个字描述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到处是柴垛、垃圾,环境差;缺乏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
我们再看看如今的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农民都住进了 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小岗村乡村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小岗村六年来如此大的变化引起了总书记的关注,2008年9月30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胡锦涛总书记曾专门到小岗村考察。当时担任小岗村村委书记的就是沈浩,六年来小岗村的发展、变化都和他有关。
2003年沈浩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当时小岗村的老百姓对他并不欢迎,很多村民认为他是去镀金的,很快就会离开。但是,沈浩不仅没有很快离开,反而带着村民修路、建工厂、办养殖场、搞农家乐,让老百姓的生活切切实实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006年2009年沈浩的两次三年任期到任的时候,当时并不欢迎沈浩的小岗村村民两次带着按下了98个红手印的信找到省委组织部和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2009年11月6号,沈浩在小岗村自己的宿舍内突然病逝,年仅45岁。在沈浩去世后,村民们又用同样的方式向上级组织和沈浩家属递交“请愿书”,希望请回沈浩的骨灰,并在小岗村为沈浩树立了一块高大的黑色墓碑。
人们常说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了解了沈浩和小岗村的故事之后,我们切切实实的理解了这句话。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学习沈浩同志的精神,首先要学的就是他“爱民、为民、富民”的高尚品格,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努力做人民爱戴的好干部,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牢记宗旨,甘当公仆,深怀爱民之心。沈浩同志在长达6年的农村工作中,始终遵循“民生为大”的发展理念,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的最高追求,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像他那样深怀爱民之心,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不论是推进开放发展,还是解决信访矛盾,不论是推进各项改革,还是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都要多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真正把加快发展与致富群众有机统一起来。
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恪守为民之责。“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小岗村群众之所以第3次按下鲜红的手印,把沈浩同志永远留在了小岗,就是因为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心无旁鹜地把心血倾注于工作,满腔热情地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情民意,竭尽心智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珍惜民力,为民造福,多思富民之策。沈浩同志在小岗村工作的6年时间,没有好大喜功、沽名钓誉,而是格外珍惜民力、脚踏实地、苦练内功,率领全村群众紧紧围绕“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这根主线做文章、打基础:推行农业栽培新技术、修建道路、发展“农家乐”旅游……桩桩都是让老百姓受益的事,件件都是让老百姓满意的事。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作为第一责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不事张扬,以群众情绪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富裕为第一标准,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带领群众共同走上富裕之路。这就是我心中的劳模,我身边的榜样。
农业发展服务厅 王海朋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我眼中的劳模
我眼中的劳模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他勤恳朴实,平易近人;他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忠于职守,精心管理,创新工作,不计个人得失„„.;他就是安全环保部部长XXX同志,一个为公司安全发展,为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默默奋斗的安全工作者。
化工生产过程高度连续化,能量集中化且易燃易爆,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给公司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作为安全主管部门的领导,他经常讲安全无小事,每一项安全工作他都从生产装置、人员素质、作业环境等方方面面反复琢磨,不仅将每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而且分配任务时总是挑重的捡难的带领大家共同战斗。在工作推行落实过程中,他随时了解工作进展,不断总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安全工作的理解。他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的工作思路,使各项安全工作得到了稳步推进。
工作中,他很能干,也很会干。万事怕认真,关键在态度,安全工作也不例外,只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职责,用心做,才能将安全工作做好做扎实。为了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激发他们自发关注安全、重视安全的态度,他不断研究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借阅同行业大量有关资料,虚心向资深专家请教,5年来先后3次对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将安全责任细化到了岗位,明确到个人,为每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能干,但从不蛮干,遇到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找对策,想办法,把不同岗位的主管人员、技术“大拿”请到一起开个会研究研究,用他的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法,省时省力省人工,成效最大。
把工作当事业,一门心思做安全。每天,上班最早的是他,下班最晚的是他。为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使安全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他经常加班加点,一直到凌晨。多少次,看见他拖着疲惫的身躯,伏在电脑前,双手不停的敲打着键盘。多少次,看见他带着鲜红的安全帽,穿梭在夜色中的管廊框架中,装置运行的声音在静寂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吵闹,夜色中的他显得是那么形单影只。为了安全,他以厂为家;为了杜绝零敲碎打的事故,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他想方设法消除隐患,控制风险。创新提出并推行了检修作业“五清楚”活动、危险作业“四不审批”、危险作业审批资格管理等活动,效果显著。
他身先士卒,不计个人得失。那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大家举家团圆,到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每当这个时候,办公室就炸开了锅,今年我回家值不了班、我家有亲戚需要调班„„;这时,他亲切的说我家在附近,也没什么事,你们实在值不了班我来值。试想,欢度春节,谁不想与亲戚朋友一起开开心心,谁不想与家人欢聚一堂,而他就是这样,总是替别人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然而,当人们回味着春节的喜悦迎接下一个节日—元宵节时,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每逢元宵佳节,夜间人们便会放飞孔明灯,或对远方亲朋好友寄托思念或者对来年祈求祝福。一到这个夜晚,生产装置区上空就会时常出现一闪一闪的“星星”,看上去象是繁星点缀夜空,煞是好看,但对化工装置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落在运行设备或者落在场地中飘到设备上,都会对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危险。每当这个时候,郭小红部长总是无暇顾及这样的美景,戴上安全帽,拿上手电筒带领大家去现场巡视,对场地设备进行地毯式的检查,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望着天上飘来飘去的不速之客,他心里充满着担忧,每次都要检查上好几遍,直到场地里、夜空中都看不见孔明灯的踪影才肯罢休。就这样,年复一年,在大家沉侵在欢声笑语中时,他默默的守护者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无怨无悔。
他关爱同事,重视新员工培养,创建了一个和谐、团结的工作队伍。对待部门里的同事,他心细如针,体贴入微。当他听说,办公室暖气不热,冬天太冷时,就亲自协调联系维修人员在暖气管线上增加了回水泵,改善了工作环境。当他听说同事家有人生病了总是第一时间去探望,语重心长的问严不严重,需不需要什么帮助,工作的事有大家,好好照顾家人„„。不仅如此,他还特别重视新员工的培养。记得那是我刚到安环部报道,他详细的对我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后说,进入工作岗位,首先是学习,要做好安全工作生产是基础,要对生产工艺、化工设备进行深入学习。之后,他给我找来了生产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等资料,还亲自联系车间技术人员带我进入装置区进行讲解,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师傅指导我学习,传授经验知识。为了督促我努力学习,每月组织部门内部会议对我当月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在他的关心、指导下,使我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
这就是他,一个把工作当事业,一门心思做安全;一个把同事当亲人,一心为他人着想;一个默默守护安全,全身心经营安环部这个战斗团队,关爱每一个同事的优秀领导,我心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