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牌知识点
品牌的历史:古代品牌(1860年以前)现代品牌(1860年以后):制造商全国品牌阶段(1860—1930年)零售商品牌阶段(始于1930)品牌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
品牌概念: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要,维护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培养消费者真诚,参与市场竞争而为其生产的商品或劳务而定的图案、文字象征、设计或其相互协调的组合(符号说,综合说,关系说,资源说)品牌的特征(识别性、价值性、领导性)
品牌内涵六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 品牌内涵六层次之间的关系:处于第一层次的“属性、利益、使用者”是形成一个品牌的基础,一个品牌如果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我们称之为浅意品牌。同时具备了六大要素的品牌称之为深意品牌;“文化、个性”属于第二层次,它们是第一层次中三个基本要素的浓缩和提炼,品牌的某些属性或利益象征着一种文化,而品牌的使用者诠释了品牌所代表的个性;处于第三层次的“价值”同时也是品牌六大要素的中心,品牌价值是一个品牌的精髓所在,是其成为深意品牌的关键。品牌价值是在浅意品牌基础上的升华,一个品牌最独一无二且最有价值的部分通常都会表现在核心价值上。品牌的意义主要表现为生产品牌溢价、提升无形资产、促进业务增长、培养顾客忠诚、高筑竞争壁垒5个方面。
强势品牌: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在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方面建立了较大优势,与消费者关系牢固、有良好盈利能力的一类品牌。
品牌扩张途径:股市、并购、特许经营
强势品牌的三度:广泛的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美誉度、较强的品牌忠诚度
定位:如何在预期顾客的头脑里独树一帜
品牌定位:指建立(重新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或是指为某一个特定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使商品在消费者的心中占领一个有力的位置,并与其建立起一种内在联系
品牌定位的本质:在于差异化,一是目标顾客的差异化,二是顾客价值的差异化
品牌定位流程:品牌调研—STP—4Ps 品牌调研的主要分析技术:3C分析法(即针对企业所处的围观环境—消费者、竞争者、企业自身三大方面进行全面的营销扫描)、SWOT分析法(它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品牌定位图法(主要用于对市场上各种竞争品牌的定位进行比较分析)STP步骤:市场细分(确定细分市场变量、描述细分市场轮廓、检验细分市场有效性)、选择目标市场(评估细分市场、选定细分市场)、市场定位
4P:产品、定价、渠道、促销
品牌定位方法:a产品利益定位(功能利益定位、情感利益定位、自我表达利益定位)b竞争者定位(首席定位、类别定位、比附定位)c消费群体定位d质量/价格定位e文化定位f情景定位
产品生命周期: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简称产品)从投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全过程,亦即产品的市场寿命或经济寿命。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与品牌定位策略:导入期与占位策略、成长期与跟随策略成熟期与扩散策略、衰退期与重定位策略
品牌核心价值:是一个品牌的灵魂,它是品牌资产的主体部分,它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品牌核心价值的构成:功能价值(是从产品实体角度进行的核心价值选择,即从产品的质量、功能、款式、设计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这必须以企业产品自身“独特卖点”为依据)情感价值(品牌所具有的情感性利益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某品牌的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满足)自我表达价值(当品牌成为消费者表达个人价值观、财富、身价地位与审美品位的一种载体与媒介时,品牌就有了独特的自我表现型利益)品牌形象:是存在于人们就心里的关于品牌的各要素的图像和概念的集合体,主要是品牌知识及人们对品牌的主要态度。品牌识别:是战略者们希望品牌创造和保持的能引起人们对品牌美好印象的连祥物,它体现了组织机构希望品牌所代表的东西,为品牌提供了方向、目标和存在的意义。品牌识别系统要素:符号(名称,语言,标志,包装,人物)、产品(核心产品层,形式产品,核心产品,附加产品)、个人(品牌个性)和企业(企业领袖,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人员,关注消费者)品牌名称取名原则:合法、易记、联想、独特、悦耳 品牌命名策略:地域、目标、人名、中外、数字、功效、价值、形象 什么广告语才是优秀的广告语,才能打动消费者?1.切合品牌定位
2、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3、易于传播,具有流行语的潜质 广告语创作诉求点:功能性利益、情感性利益、自我表达利益 品牌广告创意总原则:
1、表现品牌利益诉求点
2、表现品牌特色
3、诉诸品牌情感
4、瞄准目标市场
5、适合消费者的文化观念
6、克服负面影响
7、兑现承若
8、适时而变 品牌标志设计原则:识别性、造型性、延展性、时代性 产品三层级: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 品牌个性:品牌所具备的人类特性以及此特性向外界传播的过程中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特征:人格化属性、不可模仿性、持续稳定性、互动性 品牌个性与品牌形象:1.品牌形象包含了品牌个性2.品牌个性更具抽象性,是品牌形象的关键和灵魂所在维度:真诚、刺激、能力、精细、粗犷 品牌个性价值:个性化价值、购买动机价值、差异化价值、情感感染价值 品牌个性塑造策略:1.注重创造品牌体验2把握消费者内在需求和联想3以人性化和情感树立品牌个性4围绕品牌定位塑造品牌个性5用文化品位塑造品牌个性6品牌个性要简约 品牌传播:指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持续地与目标受众交流,最优化地增加品牌资产的过程。品牌传播的发展:
1、usp理论(20世纪50年代)
2、品牌形象论(20世纪60年代)
3、品牌个性论(20世纪60年代)
4、定位理论(20世纪70年代)
5、品牌资产论(20世纪80年代末)
6、360度品牌管家(20世纪90年代)
7、整合营销传播(20世纪90年代)品牌传播两大观点:
1、奥美的360度品牌管家(强调以全方位的传播工具创建顾客的品牌体验,积累品牌资产)六大方面:产品、形象、顾客、销售渠道、视觉、商誉。
2、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手段: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和人员推销 娱乐营销:指用娱乐因素整合传统市场营销的产品、促销、渠道等,增强消费者的亲近感,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使之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品牌服务。娱乐营销的特征:新颖性和趣味性。时尚化和个性化。传播媒体地多为化和互动化 怎样进行娱乐营销:
1、锁定策略
2、扩展策略
3、重复策略
4、升级策略
5、更新策略 品牌资产:也称品牌效益,是指只有本品牌才能产生的市场效益或者说产品在有品牌与无品牌时的市场效益之差。品牌危机:是威胁到品牌价值的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会产生连锁的不良反应,对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心理会造成极大的震撼,要求管理者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迅速、明智地解决,而且处理的结果会对品牌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品牌危机的特征:
1、突发性:反应时间的仓促性
2、低可见性:决策信息的不完备性
3、破坏性:品牌价值的危害性
4、蔓延性:舆论的高度关注性
5、机遇性:危机事件的两面性 品牌危机的成因:a.外部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媒介导向因素、公众变化因素、行业竞争因素。b.内部因素:产品质量因素、组织内部因素、品牌策略因素(品牌策略失误:品牌盲目延伸、品牌个性定位不准确、品牌传播名不副实、过度的价格战、产品没有差异化)品牌危机管理:实质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企业在品牌危机出现之前的预警方案、危机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以及危机出现后的重整、恢复管理。控制潜在品牌危机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预防 品牌预警管理的流程:
1、识别品牌危机成因要素
2、评估品牌危机成因要素
3、制定品牌危机预警方案 品牌危机处理:1迅速反应,立即成立“品牌危机处理小组”2诚实面对积极沟通3勇于承担责任,活的舆论认同4善于在危急中树立品牌 品牌使用者决策:
(一)使用他人品牌:1:贴牌生产(OEM)策略:一家企业有完善的市场销售网络和信誉良好的品牌,出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等需求,通过订购,委托其他同类产品厂家生产,并直接贴上自己的品牌商标。
2、零售商品牌策略
(二)自创品牌:集中优势创品牌、差别开发创品牌、拾遗补缺创品牌 产品质量:是指反应该品牌下产品耐用性、可靠性、精确性等价值属性的一个综合尺度。管理品牌质量的3中选择:
1、不断提高质量,以争取最高的投资回报和市场份额
2、保持品牌质量
3、逐渐降低品牌质量 品牌战略决策:品牌主企业对其所有产品的品种、品类的命名战略、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实现品牌资产最大化的品牌组合。(是指品牌所有者对品牌资源结构及运用配置,具有长期、连续性、方向性的计划,总体来说包括3类:品牌组合战略、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国际化战略)
品牌组合策略:
1、单一化品牌战略(又被称为综合品牌战略或统一家族品牌战略,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产品使用同一个产品)
2、多品牌战略(指企业给每一个产品或者同一类产品都使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独立品牌,这些独立品牌有不同的品牌名称、不同的定位及不同的品牌识别)优点:提高购买几率,截获品牌转移者,分散企业风险,引入内部合理竞争,尊重市场差异化风险:模糊核心价值,增加成本,分散企业资源实施原则:要依据产品和行业特点实施多品牌战略,子品牌的细分市场要有规模性,子品牌的独特卖点应有足够的吸引力,子品牌间具有严格的市场区隔并协同对外,子品牌营销和广告策略的差异性
3、副品牌战略(又称为符合战略,它是以企业一个成功品牌作为主品牌,以涵盖企业的系列产品,同时又给不同产品起一个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名字作为副品牌)
4、联合品牌战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现有的企业进行合作的一种形式。通过联合,借助相互的竞争优势,形成单个企业品牌不具有的竞争力)
品牌国际化:将同一品牌以相同名称、相同包装、相同广告策略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品牌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以获取统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运营
品牌延伸:是指借助现有品牌已建立起来的质量或形象声誉,将现有品牌名称用于产品线,扩张或推出新的产品类别,从而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风险,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回报的营销策略。品牌延伸成功要素:
一、品牌延伸模型:A&K品牌延伸模型,卢泰宏品牌延伸模型,二、品牌延伸成功的条件:主品牌地位的确定;延伸品牌与主品牌之间的较高关联;核心价值的一致性 品牌识别:是战略者们希望品牌创造和保持的能引起人们对品牌美好印象的连祥物,它体现了组织机构希望品牌所代表的东西,为品牌提供了方向、目标和存在的意义。品牌识别系统要素:符号(名称,语言,标志,包装,人物)、产品(核心产品层,形式产品,核心产品,附加产品)、个人(品牌个性)和企业(企业领袖,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人员,关注消费者)多品牌战略的作用:1提高购买纪几率
2、截获品牌转移者
3、分散企业风险
4、引入内部合理竞争
5、尊重市场差异性
6、从市场上看,对培育市场有好处,吸引企业现有产品尚未覆盖的空白市场
7、增加零售的货架空间,增加零售商对品牌的依赖,增强企业内部竞争多品牌战略的弊端
1、定位重新组合2、渠道沟通差异
3、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
4、创新不够
5、品牌之间资源投入分散 多品牌战略的对策
1、认识品牌的发展阶段
2、树立品牌程序经营的观念识别自身品牌的发展阶段以及品牌的内涵
3、掌握消费者对品牌需求的规律
4、做好品牌规划
5、设立品牌经理
品牌资产:也称品牌权益,是只有品牌才能产生的市场效益,给产品和服务所附加的价值
品牌资产提升策略:1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名称身份、整合营销传播、获取品牌回想)2强化品牌认知度(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高质量产品服务传递)3培养品牌忠诚度(顾客为中心了解需求、完善服务提高满意度、加强客户关系维系品牌忠诚度)4建立良好的品牌联想
第二篇:品牌管理知识点总结
品牌管理知识点总结——可应用于自选案例部分
一、品牌的六层内涵:三种解读形式,PPT第一章(可规范,可灵活)
1、梅赛德斯——规范型解读;
2、麦当劳
3、LV后一段资料,均为灵活型解读,即对六层内涵的解读有详有略,对某层面进行展开,重点剖析。
二、品牌资产的七个维度PPT第一章47 品牌资产构成PPT62,指标解释及各指标具体价值,品牌资产的建立,对自选案例品牌做品牌资产构成要素优劣的分析。三,品牌名称设计要点(原则)PPT第二章82 依照该理论分析自选案例
四.品牌名称设计考虑因素PPT第二章96 依照该理论分析自选案例
五.品牌标志设计原则PPT第二章103 依照该理论分析自选案例
六,品牌形象特征、构成PPT第二章136-137 依照该理论分析自选案例
七,品牌形象塑造(流程)PPT第二章139 分析自选案例各流程环节的优劣
八.品牌形象传播方式:广告。销售促进。整合传播。分析自选案例品牌做得如何
九、品牌定位PPT第二章170 分析案例品牌是何定位路线
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案例品牌维护状况如何,有无品牌稀释现象,对于品牌危机是如何处理的
十一、品牌保护,品牌重塑(品牌再造)分析自选案例品牌做得如何
管商1班品牌管理演讲第二小组成员分工信息一览姓名刁宇红冯艳黄美玲李维维刘青王颖关彤古再丽努尔伊妮斯学号任务分工20103294搜集资料、整合资料、演讲20103295搜集资料、演讲20103296搜集资料20103299搜集资料20103301组长20103305PPT制作、整合资料20103334搜集资料、整合资料、演讲20103453搜集资料20109903报幕 存在的问题
解决之道
此时王尼玛的爸爸正在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出茅台假酒的相关新闻,王尼玛的爸爸此时心想:让你们有钱人喝茅台,那么多酒都是假的,还是喝我的芦台春好此时的王尼玛开门进到家里,拎着他给他爸爸买的茅台,兴高采烈的说:爸爸我给你买的茅台
四.同学提出的问题
1.海尔在处于当前局势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向国际发展,还是应该专心好国内出现的问题。
答:海尔公司有在国外设厂,这说明它已经走向国际化,面对国内的问题,应当加强管理,与出口不冲突。
2.海尔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有没有好处。
答:海尔的多元化从利润来看多数是失败了,除了海尔纽约证券等几个发展较好的产业仍在盈利外,通信、药业、物流、生物工程的盈利并不理想,海尔是做家电起家,在消费者心目中,更认可电器一类的产品。因为急于多元化扩张之路,使得海尔电器类产品的质量随之下降,这是必然的,从这一点来看,多元化发展战略并没有为海尔带来多少好处。
3.海尔集团本部设在青岛,为什么不向首都或者上海这一类的大都市迁移?
答:海尔在青岛起家,受到了青岛市政府及人们的的高度关注,毕竟中国能出现海尔这样的企业非常不容易。在青岛市海尔有占地很广的工业园区,政府给出的福利和优惠政策很好,前面我们也说到海尔现在面向国际化,青岛是港口城市,交通运输便利。综上,海尔如果迁移集团本部弊大于利。
第三篇: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赞美老师d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到了文学的启蒙。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3.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培植树木要十年,培育人才要上百年。比喻培育人才的不容易。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6.《陶校长的演讲》、2、3、4、学问进修7.《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8.《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放牛捕蝉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9.《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第二单元知识点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作者是著名作家孙友田。文题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是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亲近自然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健康成长。
2.《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赞扬了法布尔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探索和钻研精神。《昆虫记》是他的代表作。课文之所以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是因为这个题目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执著地追求,才能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就。
3.《变色龙》一课,记叙了作者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从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三个方面描述了变色龙的特征。提醒人们要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4.“变色龙” 学名避役,它能够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比喻没有原则见风使舵的人。5.《金蝉脱壳》从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介绍了蝉脱壳的过程,脱壳时身体各部分出来的顺序是背→头→脚→尾。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想到的名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6.“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7.歇后语列举: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2.《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人们常把写诗或作文中斟酌词句叫做推敲。3.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5.《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 ;逢蒙:奸诈贪婪。
6.《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拦路虎”在文中指的是读书时遇到的生字。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7.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是个写寓言的高手。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等。
8.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
10.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天衣无缝、开天辟地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一鸣惊人 入木三分 三顾茅庐 胸有成竹 形容口才好的成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 形容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含有“月”的成语: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 含有“然”的成语;庞然大物 恍然大悟 勃然大怒 井然有序
11.描写“月亮”的诗句有: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第四单元知识点 1.《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事件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深深怀念之情。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组织材料。为了充分表达人民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作者运用了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
2.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三大洋,地域渐次增大,暗含他制定的“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方针影响深远,“一国两制”中“一国”指一个中国;“两制”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从时空两个方面说明小平同志影响的深远。
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与之有关的名言①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4.“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对人有益的、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给”,给予;“拿”,索取。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之上的崇高的爱。
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
6.《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 恩科西,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课文写的是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的动人故事。称恩科西为“艾滋病小斗士”是因为他不但能坦然面对艾滋病,不悲观,不消沉,还能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7.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第四篇:知识点
五六年级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四册共有30个单元,分别是:
1、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五上2《月是故乡明》、7《勿忘国耻》、五下1《走进西部》、8《异域风情》、六上2《祖国在我心中》五上、8《走进毛泽东》、六下3《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
2、良好品质
伴我成长---五上4<生活的启示>、6《父母之爱》六上、5《初识鲁迅》、六下1《感悟生活》;
3、童年生活
丰富多彩---(五下)2《永远的童年》;
4、热爱生命 感受真情---五下4《他们让我感动》、六上3《生活处处有真情》、7《我与动物》;
5、博览群书
学习语言---五上1《我爱阅读》、3《学习说明性文章》、五下3《语言的艺术》、5《中国古典名著之旅》、7《作者笔下的人》、六上7《艺术的魅力》;
6、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六上《感受大自然》;
7、走近科学
勇于探索---六下5《科学精神》;
8、综合性学习---五年级上册写活动计划和调查报告;五年级下册是运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六年级上册是写活动总结,六年级下册是写临别赠言、倡议书、演讲稿等。
各个专题单元组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编排,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每个大块的内容是有机联系的,但它又分散在个年级段中。高年级阅读在低中年级训练基础上,主要抓三方面内容:一是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三是抓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训练。训练点的编排体现螺旋上升过程,先渗透再学习,然后迁移到以后学习中,体现一个层次性。
一、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五上五下都安排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个训练重点。在四下中有渗透 “把握内容的方法”,把文章分成几部分,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然后连起来。五年级四个单元和六年级三个单元都提出了这一个要求,就是“把握主要内容”。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四年级开始进行学法渗透,即“把文章分成几部分,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然后连起来。”到了五年级,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并学会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一个方法的习得过程,如:五上“我爱阅读”专题,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五下“他们让我感动”专题,要在阅读中继续训练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叙事、抒怀的一些表达方法;而到了六年级,对这一训练重点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是“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如六下“感悟生活”专题,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因此,这个训练重点呈现螺旋上升过程:先渗透再学习,再掌握方法、能力,最后获得运用。
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
如:六上第三组,主题为“心灵之歌”,一共有四篇课文。每篇课文都如同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写作方法。
本单元在小学六年的语文教材中并不是孤立的。纵观小学六年的 语文教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其实早在四年级下册我们就接触过
“真情”“感动”“关爱”等主题的教材,这样就可以理清本单元的来龙去脉了。在四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人间真情”中接触过,其训练重点为引导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五上第六组叫“父母之爱”,如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五下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中也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过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所以六上第三组“心灵之歌”更是要引导学生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学习。
由此可看出,相比四下第二组“人间真情”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行动及外貌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六上第三组在课文的难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在学习要求方面也有所提高,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在之前是没有这样要求的;另外在写人写事方面,五上第六组“父母之爱”,老师对于学生训练过一些语言方面的内容。六上这一组与五上第六组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可以想一想学生在五上第六组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以此来确定他们在六年级的起点。那么本单元要求学生关注事情发生的环境,当时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侧重点不同,难度相应地也有了提高。
三、抓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训练。如五下第七单元
《作家笔下的人》
其训练重点是:学习作家描写人物方法,重点学习作家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方法。这在五下第五组课文中已有渗透“感受人物的形
象”,本单元予以落实。五上第六组训练点: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体会人物。中年级通过事情来写人,本组课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习作家笔下怎样写人。人物从年龄上看有中年、儿童、老人,从性别上看有男有女。目的:通过本单元学习,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学习作家刻划人物形象、性格的表现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五年级上册的第六组课文是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本单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如《人物描写一组》从年龄分有儿童(小嘎子),有青年(凤辣子),有老人(严监生),从性别分有男有女,在描写方法上,有侧重人物动作描写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有侧重细节描写的(《临死前的严监生》),有侧重语言外貌描写的(《“凤辣
子”初见林黛玉》)。
再如: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安排在五下第四组)。本训练点在中年级已有渗透,即“体会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五上第二组 “月是故乡明 ”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重点是借景
物表达思想感情。如《古诗词三首》,都是表达乡愁的诗词,王安石的乡愁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五下第一二单元已渗透借物表达,如《白杨》借物喻人,表达赞扬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和品质;第四单元 “他们让我感动”更有各种表达方式,六年级又有迁移提升。
另外,我在梳理教材时,也发现了在教材具体安排上,还注意了 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此,也和大家交流一下。
其第一个措施是教材分组安排,每一组围绕一个训练重点,几篇文章共同完成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每一组前面有“导读”,后面有“课例”,还有“回顾拓展”构成一个训练组。
第二个措施是把“预习”编入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教材提出了预习要求,把“预习”作为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措施。课前学生按预习要求先读课文,自己学习。每篇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引导他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对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要求。高年级要求学生圈圈画画的预习比较多,老师检查预习时不要忽略这个方面。要看看学生圈画的怎样,也可叫学生说一说, 经常督促,形成习惯。
第三个措施,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为学生自学指引路子。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有的是引导学生体会本组重点训练项目,还有的是对重点词语、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高年级对朗读、背诵安排的较多。朗读几乎每篇课文都有,背诵占1/2。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概括、由形象到抽象、由部分到整体、到综合的循序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训练的阶段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整个训练过程犹如一个知识与能力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既有基础知识和各项能力自身的纵向联系,又有基础知识与各项能力以及各项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能力点就像网结处,任何一个网点都不是孤立而无序地存在着,而是与其它网点紧紧连接在一起。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有可能形成一个疏而不漏、纲目分明、纲举目张的完整有效的网络。
第五篇:知识点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2、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其深刻内涵包括:(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实现三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实现三个发展:a、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b、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c、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2)必须发展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4)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怎样从经济角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A、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B、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C、从经济角度看,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因为单纯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经济增长只体现经济总量在指标数据上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除了看经济总量的指标数据的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比如结构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我们只有辩证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就能使我们国家出现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社会和谐的美好局面。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第二、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第三、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第五、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第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七、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第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怎样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一体化?
一、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形成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是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第二、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第三、是推动城乡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第四、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二、具体措施: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六个一体化,逐步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发展权利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活质量均等化。
1、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2、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3、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4、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5、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6、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措施: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现在一些部门和领导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联系领导多、联系群众少;听取汇报多、深入基层少;发文件多、抓落实少。(1)题目中所反映的这三种现象在我们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的存在,他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对我们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害无一利,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现象根源有:一是执政理念发生严重偏差,没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二是党性修养严重不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三是干部考评体系的不科学不合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提拔任用干部时是上面说了算,群众的话语权十分有限。四是干部监督、问责不到位也是产生这一原因的关键因素。五是干部作风漂浮。(3)总书记指出,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我们正处在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4)解决办法: 一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二要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坚持科学发展,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要热衷于“密切联系领导”。三要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注重调研时效,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彻底改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陋习。四要依法建立健全官员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五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六要改革和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评体系,让作风漂浮、不负责任、形式主义的干部提拔重用没机会、工作没舞台,创造一个注重实效、关注民生、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
领导决策要以科学发展和科学决策为指导
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和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不完善是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第二,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主要领导要遵守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规定,不搞“一言堂”,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第三,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第四,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拍脑门子,不摆花架子,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第五,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总之,领导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健全决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使决策者在决策时不想失误、不能失误、不敢失误。
调查研究。一是注意掌握情况的全面性二是注意调研方法的科学性三是注意抓住事物的根本性,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四是注意提高调研结果的有效性。五是注意调查研究的经常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1)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2)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3)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四个分开)(4)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5)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6)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7)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8)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保证社会公平公正。这就要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建立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别,但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统一,以促进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从现实需求分析,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涵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于公共服务的平均化,而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等于公共服务的平均化,而是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体公民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同,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有制度保障的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要将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在于关注困难群体。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健康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困难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保障他们的基本可行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弱势者的情况得到改善,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社会整体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