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主持人

时间:2019-05-13 08:2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当好主持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当好主持人》。

第一篇:如何当好主持人

我也需要这个答案。

应该是:观点

1、主持人语调升高时,要轻而柔,不宜重而刚;降低时,要静而清,不能衰而浊;扬起时,激动中有控制,不过分喊叫;抑伏时,平缓中含深情,不过份消沉。

主持人要有敏锐的感知和思维、快捷的语言编码,适应语境、巧妙构思,运用声音形式表情达意,运用体态、空间和物体等非语言形式辅助,配合创建整体效应。

主持人要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工作角色中,赋予自己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一个中心:以……话题为中心,一个协调:表达内容和具体事例相协调,一个分明:各项内容主次分明,一个穿插:插入巧妙幽默的语言,一个注意:注意说话的策略和分寸,一个善于:善于倾听,一条主线:以爱为主线!两个贯穿:亲情与服务贯穿全过程。

主持人要持正确积极的态度,准确把握交谈类型,选择适当的话题,做到善于倾听、善于控制交谈气氛,善于使用动作语、表情语,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仪态。

主持人其美学基础——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感受;其道德基础——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善”的理解;其人格基础——对人内在素质的肯定和对心灵与潜意识的探索;其哲学基础——对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及对人精神归宿的寻觅;其心理学基础——是人的心态开放和心理平衡;其行为学基础——是满足人的欲求的一种有效手段。

观点

2、普通话当然是最重要的了,当然要看在什么地方,有时可以客串几句方言更能活跃气氛!你说呢?

气质要好,相貌要过得去,能识大局,善于把握全局,能够及时的调节晚会的氛围!

能和其他主持很好沟通!

观点

3、最起码要自然 大方

给人以一种这个人非常有自信的感觉

台步走稳,要走得自然

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给人新颖的感觉

台风要看情况随机应变

把主持时要说的台词背熟

开场白要美

反正给人自然 大方的感觉

让人觉得你有自信 了不起

第二篇:如何当好培训主持人

如何当好培训主持人

复制地址 转载 分享

举报字体:大▼小中

转载自 中原剑客 2010年09月22日 20:21 阅读(3)评论(0)分类:个人日记

培训主持人主要的任务是配合培训师将培训完成得更有效、更精彩。主持人的角色是“协助者”和“协调者”,除了配合培训师授课外,还要负责培训现场的气氛营造、秩序维护、工作人员任务分配及突发情况处理,其最关键的作用可描述为“穿针引线”和“承上启下”。

要实现与培训师的完美配合,主持人具备丰富的语言技巧尤为重要。培训主持的语言要得体流畅、言简意赅、灵活应变。主持人在培训过程中要能做到精炼开场、即兴串场、恰当收场。

精炼开场

培训中,首先出场的是培训主持人,所以主持人的亮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场培训的气氛,主持人的水平也反映出组织方的整体形象及专业程度。

在主持人正式上场前,可先放背景音乐作为培训即将开始的信号。第一次放音乐,声音稍大以引起注意。主持人的开场白根据受训者的规模控制在1-3分钟内,内容为问好、宣布培训主题、自我介绍――这是最标准的“开场三步曲”。当然,根据具体情境可作适当调整。

为了营造热烈的现场气氛,可以带领大家重复一下问好的过程,让受训者抖擞精神。接着可根据需要对课程主题作简单的介绍。当知名课程的品牌内涵已形成一种文化时,就需要花一点时间

对其进行描述,让受训者对这种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领会。

在开场白中可用几句话简单地介绍自己。有时,还需花点时间介绍一些课堂纪律,如:禁止吸烟、禁止喧哗、注意着装、守时、积极参与、相互尊重。培训课堂守则对于培训现场秩序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省略。主持人要善于表达,让受训者顺其自然地接受并遵守。

即兴串场

在组织活动时、课间休息时、阶段性开场时,都需要主持人及时串场。有时在培训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这也需要主持人来化解。

培训过程中,当请受训者自由发言时,会出现“冷场”的问题。这时就要靠培训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驾驭能力了。通常,解决此类问题有几种方法:

激将法。

“一个职业培训师应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和感召力,现在正是您展示职业魅力的好机会,您还犹豫什么?”

“在培训开始前我就被张老师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所吸引,我想在座的其他老师也都很想再次享受那富有魅力的嗓音!张老师,请!我们掌声再热烈一点!”

“前面几位学员的发言非常精彩、见解独到!精彩请继续,有请下一位!”

点将法。

“许老师,您的眼神告诉我您一定有一些独特的感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大家看王先生,是不是一种想冲上来的姿态呀?现在就缺一点鼓励了。来!掌声响起,有请王先生!”

“张小姐,就差您的展示了!最后一位往往是压轴大戏,有请!”

激励法。

曾经有一位受训者在发言时带领大家表演手语歌,充分调动了现场气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她下台时,培训主持人是这样串场的:“钟小姐的演示太富有激情了,我们都被震撼了!连我这个摇铃的(规定差十秒到点时摇铃提示)都不忍心让铃声打断这动人场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钟小姐所在的组加一分呀?相信后面的展示会更精彩,不多说了,有请下一位!”。

吸引法。

有一次,培训师在下午课程的开场时要做一个抛球的游戏。为了让受训者积极参与,培训主持人抛着球上场,一下子将大家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这时,已有人跃跃欲试,主持人便即兴说了一句:“大家下午好!刚刚用完餐,我们来运动一下!我的抛球技术实在太业余了,哪位学员上来一展身手呀?”立刻有人走上台来,于是抛球游戏顺利进行。体验时间到了以后,主持人再次上台:“刚才那个抛球游戏的确很有趣,除了让大家舒展一下筋骨,其实还有更深的涵义。是什么呢?有请老师和我们进一步分享。”

有时因为培训师准备不到位或设备故障也会造成短暂的冷场,这时同样需要主持人出场。主持人可以带领大家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让受训者简单发言,回顾一下所学知识,看看离目标还有多远等等。如:“设备会尽快调试好。请问哪位学员想谈谈自己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大家没忘记各自的期许吧,你是否在向它一步步前进?”

对于现场培训过程中发生的小问题,主持人的串场更显重要。例如,一位学员上台时被脚底下的电线绊了一下,虽没摔倒,但多少有点尴尬。主持人是这样化解的:“大家看现场的气氛多热烈呀,热烈得让李先生都„倾倒‟了!”

如果遇到学员之间彼此发难或向培训师发难的情况,就要立刻分析这种发难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善意的发难应遵从赤诚相见、因势利导、引入正题的原则,如:“几位学员的发言都有道理。

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是不是可以听听其他学员的意见。”如果是恶意发难则要尽量将话题转移,一切与培训主题无关的内容都放在培训以外进行,如“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继续探讨。现在时间宝贵,我们先继续下面的内容。”

串场对主持人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对主持的功底是一种考验。有一点要切记,就是分寸得当,不能喧宾夺主。

恰当收场

一般情况下,收场时首先要对培训师表示感谢,如:“我们的培训即将结束,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老师让我们分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有时还会提示学员对相关单位表示感谢。

超过一天培训,会专门设有“闭营仪式”,主要内容有:宣布团队评分结果,并请培训师做综合点评;评选最佳团队并颁奖;评选优秀学员并颁奖;宣誓等特定活动。有一项经典活动叫“蓝色缎带”――讲一个有关蓝色缎带的故事,并向每一位受训者传递蓝色缎带。另一个活动便是手语歌《感恩的心》,有故事、有场面,非常动人。

收场时,还可以让学员写下宝贵的留言,将他们的所感、所悟记载下来。大型的培训在开始时会组织受训者合影,闭幕时可将照片作为纪念送给受训人并留下所有人的联系方式,让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长久持续下去。

培训主持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体验载体,对于渴望成为职业培训师的朋友来说,培训主持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桥梁,能让你在主持中逐渐体会到职业培训的魅力,在点滴的体验中捕捉成为职业培训师的灵感。

寓人格分析方法于沟通培训

绝大部分的沟通技巧课程只是告诉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的难度比较大。认真总结几年的教授经验,反复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我发现,只有分辨清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别人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因此,把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加入沟通课程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由心理学家柏恩(ericberne)提出,是一个简单好用的沟通工具。“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p)是指记录在脑里的早期经验,来源于小孩头5年所看到的父母或替代者所做的事情或所说的话,是一套由指导和示范而产生的人生概念。

“成人”(a)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思考,架构自己的理解力,开始说不,并问为什么,所有这些个别化活动成为孩子日渐形成的人格中的一部分,即“成人”。

“儿童”(c)记录的是小孩“所见、所闻、所感觉、所理解”的资料,由孩子头5年对其父母言行的各种反应组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交往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交的基本单位作为“交流”,当两个人见面,一个人先开口说话,或以其他方式表示他人的存在,叫做“交流刺激”,之后,另一个人会说些与刺激有关的话,或做某些事来反应,称之为“交流反应”。“交流分析”就是检查这些交流的方法――我对你做某事,你回报我某事,同时也决定人类会以多重天性(“父母”、“成人”、“儿童”)中的哪一部份作反应。利用这“人际沟通分析”的技巧,了解自己和别人交往时所用的“自我状态”后,如果对这关系感到不满,可以下定决心,自由选择,将“自我”从这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谋求改善人际关系。

在沟通培训中运用“p-a-c”理论有以下优点:

能够清楚地判断沟通所处的状态,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进行下去或立即中断。通过判定对方处

于“父母、儿童、成人”的哪一种状态,自己现处于何种状态,可以准确快速地把握沟通过程。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听不进任何话,是因为他们正好处于“父母”的批评状态或者“儿童”的感受状态。如果他们的状态不能及时调整,这个沟通进行下去的意义不大。如果自己处于“父母”的教育批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适合与那些比较自我的员工进行沟通。

能够清楚解释沟通顺畅与否的原因。“p-a-c理论”用“交叉交流”和“互补式交流”两大原则来分析沟通。“交叉交流”会造成交流停顿,而“互补式交流”在理论上是可以永远继续下去的。判断对方和自己处于什么人格状态很容易,根据判断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也很容易。

能够让学员产生了解其它同事的巨大兴趣。了解他人对于其人格各部分状况的认识很重要,有助于同事之间更多地相互了解、理解。“p-a-c理论”提倡极大的包容,包容能形成融洽的关系,融洽的关系是良好沟通进行的必要条件。

能够判断一个企业整体沟通文化,这对于个人选择企业或者企业选择个人都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如果一个企业强调层级关系和服从,那么这个企业提倡的是“父母―儿

第三篇:如何当好培训主持人

如何当好培训主持人

培训主持人主要的任务是配合培训师将培训完成得更有效、更精彩。主持人的角色是“协助者”和“协调者”,除了配合培训师授课外,还要负责培训现场的气氛营造、秩序维护、工作人员任务分配及突发情况处理,其最关键的作用可描述为“穿针引线”和“承上启下”。

要实现与培训师的完美配合,主持人具备丰富的语言技巧尤为重要。培训主持的语言要得体流畅、言简意赅、灵活应变。主持人在培训过程中要能做到精炼开场、即兴串场、恰当收场。

精炼开场

培训中,首先出场的是培训主持人,所以主持人的亮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场培训的气氛,主持人的水平也反映出组织方的整体形象及专业程度。

在主持人正式上场前,可先放背景音乐作为培训即将开始的信号。第一次放音乐,声音稍大以引起注意。主持人的开场白根据受训者的规模控制在1-3分钟内,内容为问好、宣布培训主题、自我介绍——这是最标准的“开场三步曲”。当然,根据具体情境可作适当调整。

为了营造热烈的现场气氛,可以带领大家重复一下问好的过程,让受训者抖擞精神。接着可根据需要对课程主题作简单的介绍。当知名课程的品牌内涵已形成一种文化时,就需要花一点时间对其进行描述,让受训者对这种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领会。

在开场白中可用几句话简单地介绍自己。有时,还需花点时间介绍一些课堂纪律,如:禁止吸烟、禁止喧哗、注意着装、守时、积极参与、相互尊重。培训课堂守则对于培训现场秩序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省略。主持人要善于表达,让受训者顺其自然地接受并遵守。

即兴串场

在组织活动时、课间休息时、阶段性开场时,都需要主持人及时串场。有时在培训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这也需要主持人来化解。

培训过程中,当请受训者自由发言时,会出现“冷场”的问题。这时就要靠培训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驾驭能力了。通常,解决此类问题有几种方法:

激将法。“一个职业培训师应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和感召力,现在正是您展示职业魅力的好机会,您还犹豫什么?”

“在培训开始前我就被张老师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所吸引,我想在座的其他老师也都很想再次享受那富有魅力的嗓音!张老师,请!我们掌声再热烈一点!”

“前面几位学员的发言非常精彩、见解独到!精彩请继续,有请下一位!”

点将法。“许老师,您的眼神告诉我您一定有一些独特的感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大家看王先生,是不是一种想冲上来的姿态呀?现在就缺一点鼓励了。来!掌声响起,有请王先生!”

“张小姐,就差您的展示了!最后一位往往是压轴大戏,有请!”

激励法。曾经有一位受训者在发言时带领大家表演手语歌,充分调动了现场气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她下台时,培训主持人是这样串场的:“钟小姐的演示太富有激情了,我们都被震撼了!连我这个摇铃的(规定差十秒到点时摇铃提示)都不忍心让铃声打断这动人场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钟小姐所在的组加一分呀?相信后面的展示会更精彩,不多说了,有请下一位!”。

吸引法。有一次,培训师在下午课程的开场时要做一个抛球的游戏。为了让受训者积极参与,培训主持人抛着球上场,一下子将大家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这时,已有人跃跃欲试,主持人便即兴说了一句:“大家下午好!刚刚用完餐,我们来运动一下!我的抛球技术实在太业余了,哪位学员上来一展身手呀?”立刻有人走上台来,于是抛球游戏顺利进行。体验时间到了以后,主持人再次上台:“刚才那个抛球游戏的确很有趣,除了让大家舒展一下筋骨,其实还有更深的涵义。是什么呢?有请老师和我们进一步分享。”

有时因为培训师准备不到位或设备故障也会造成短暂的冷场,这时同样需要主持人出场。主持人可以带领大家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让受训者简单发言,回顾一下所学知识,看看离目标还有多远等等。如:“设备会尽快调试好。请问哪位学员想谈谈自己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大家没忘记各自的期许吧,你是否在向它一步步前进?”

对于现场培训过程中发生的小问题,主持人的串场更显重要。例如,一位学员上台时被脚底下的电线绊了一下,虽没摔倒,但多少有点尴尬。主持人是这样化解的:“大家看现场的气氛多热烈呀,热烈得让李先生都‘倾倒’了!”

如果遇到学员之间彼此发难或向培训师发难的情况,就要立刻分析这种发难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善意的发难应遵从赤诚相见、因势利导、引入正题的原则,如:“几位学员的发言都有道理。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是不是可以听听其他学员的意见。”如果是恶意发难则要尽量将话题转移,一切与培训主题无关的内容都放在培训以外进行,如“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继续探讨。现在时间宝贵,我们先继续下面的内容。”

串场对主持人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对主持的功底是一种考验。有一点要切记,就是分寸得当,不能喧宾夺主。

恰当收场

一般情况下,收场时首先要对培训师表示感谢,如:“我们的培训即将结束,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老师让我们分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有时还会提示学员对相关单位表示感谢。

超过一天培训,会专门设有“闭营仪式”,主要内容有:宣布团队评分结果,并请培训师做综合点评;评选最佳团队并颁奖;评选优秀学员并颁奖;宣誓等特定活动。有一项经典活动叫

“蓝色缎带”——讲一个有关蓝色缎带的故事,并向每一位受训者传递蓝色缎带。另一个活动便是手语歌《感恩的心》,有故事、有场面,非常动人。

收场时,还可以让学员写下宝贵的留言,将他们的所感、所悟记载下来。大型的培训在开始时会组织受训者合影,闭幕时可将照片作为纪念送给受训人并留下所有人的联系方式,让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长久持续下去。

培训主持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体验载体,对于渴望成为职业培训师的朋友来说,培训主持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桥梁,能让你在主持中逐渐体会到职业培训的魅力,在点滴的体验中捕捉成为职业培训师的灵感。

寓人格分析方法于沟通培训

绝大部分的沟通技巧课程只是告诉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的难度比较大。认真总结几年的教授经验,反复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我发现,只有分辨清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别人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因此,把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加入沟通课程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由心理学家柏恩(EricBerne)提出,是一个简单好用的沟通工具。“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P)是指记录在脑里的早期经验,来源于小孩头5年所看到的父母或替代者所做的事情或所说的话,是一套由指导和示范而产生的人生概念。

“成人”(A)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思考,架构自己的理解力,开始说不,并问为什么,所有这些个别化活动成为孩子日渐形成的人格中的一部分,即“成人”。

“儿童”(C)记录的是小孩“所见、所闻、所感觉、所理解”的资料,由孩子头5年对其父母言行的各种反应组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交往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交的基本单位作为“交流”,当两个人见面,一个人先开口说话,或以其他方式表示他人的存在,叫做“交流刺激”,之后,另一个人会说些与刺激有关的话,或做某些事来反应,称之为“交流反应”。“交流分析”就是检查这些交流的方法——我对你做某事,你回报我某事,同时也决定人类会以多重天性(“父母”、“成人”、“儿童”)中的哪一部份作反应。利用这“人际沟通分析”的技巧,了解自己和别人交往时所用的“自我状态”后,如果对这关系感到不满,可以下定决心,自由选择,将“自我”从这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谋求改善人际关系。

在沟通培训中运用“P-A-C”理论有以下优点:

能够清楚地判断沟通所处的状态,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进行下去或立即中断。通过判定对方处于“父母、儿童、成人”的哪一种状态,自己现处于何种状态,可以准确快速地把握沟通过

程。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听不进任何话,是因为他们正好处于“父母”的批评状态或者“儿童”的感受状态。如果他们的状态不能及时调整,这个沟通进行下去的意义不大。如果自己处于“父母”的教育批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适合与那些比较自我的员工进行沟通。

能够清楚解释沟通顺畅与否的原因。“P-A-C理论”用“交叉交流”和“互补式交流”两大原则来分析沟通。“交叉交流”会造成交流停顿,而“互补式交流”在理论上是可以永远继续下去的。判断对方和自己处于什么人格状态很容易,根据判断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也很容易。

能够让学员产生了解其它同事的巨大兴趣。了解他人对于其人格各部分状况的认识很重要,有助于同事之间更多地相互了解、理解。“P-A-C理论”提倡极大的包容,包容能形成融洽的关系,融洽的关系是良好沟通进行的必要条件。

能够判断一个企业整体沟通文化,这对于个人选择企业或者企业选择个人都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如果一个企业强调层级关系和服从,那么这个企业提倡的是“父母—儿童”型沟通,这不大适合喜欢创新、独立思考的人。一个经常处于“父母”型人格中的人,也不适合进入提倡“成人—成人”型沟通的强调理性、数据、交流和思考力的公司。在与一家韩资企业进行的交流活动中,他们的招聘经理在培训现场分析了企业的沟通文化,从高层领导普遍的“父母—儿童”型沟通方式中判断出他们的沟通文化,据此修改了原来的人员胜任模型,并在新员工辅导期内加入了“父母—儿童”型沟通的训练内容。

有效地解决了聆听中的问题。影响聆听的最大问题是不专心。“P-A-C理论”有效地解释了我们走神的原因是我们重回过去,是因为“父母”或者“儿童”状态的出现,而“成人”状态是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并用追踪法不断训练自己活在当下。

能让学员对沟通方面的问题认识更清楚,确认需要改正的地方,寻找正确的改正方法。“P-A-C理论”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待自身,寻找出人际交往中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只有培训课程所用的理论对问题的分析是让人信服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好操作的,才能让学员产生兴趣,进而把所学变成实践。把人格分析理论运用到沟通培训,有以下方法可以参考:

一、用三个圆圈来表示人格的三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来建立交流模型。

P代表人格中的“父母”人格部分。是“教导概念”,起着教育与批评作用;A代表人格中的“成人”人格部分,是一个“思考概念”,架构理解力,想出解决事情的办法;C代表人格中的“儿童”部分,是一个“感受”概念,是“想要”——动机——的发源地。

让学员们想象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自己的身体只是一个皮囊、一个舞台,三个人轮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律。而每一个和我们交流的人,他也不是一个人,是三个人。学员就基本上能够理解人格的这三个概念了。在理解概念后,就可以构建交流模型,让学员看到从人格分析角度展现的交流规律。

刺激和反应在P-A-C图表中成平行线时,这个交流是互补的,而且在理论上可以永远继续

下去(见图一);刺激和反应在P-A-C图表发生交叉时,交流停顿。张

三、李四在做交流,实际上在场的是六个人,就是人格中的六个部分。

而交流的第一个原理告诉我们,在沟通中,当一个人处于“父母”人格状态,处于教育和批评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沟通的对象如果能够判断其所处的人格状态,那么就不会造成沟通的断裂或者不愉快。比如,客户在投诉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处于“父母”的人格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受理人也处于“父母”状态,指责客户使用不当,指责其不讲理,将会造成沟通的不愉快。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要保持沟通顺畅,就必须是平行线沟通,而在沟通顺利的基础上,保持沟通的高效性和愉快性,最好是“成人”——“成人”互补式管理,尤其是在工作当中。

二、运用学员们熟悉的案例、对话让他们感受、分析,一方面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另外一方面锻炼他们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列举一些特定的平行或交叉对话,让大家一起来分析每一句话是“人格”中的哪部分在讲话,对话是交叉还是平行的,为什么可以进行下去?为什么进行不下去?大家一起来分析。

三、让学员自己提出案例、进行分享、追踪,体会如何通过人格分析来促成沟通问题的解决。

在一次培训中,一位学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沟通问题:公司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员工统一着装。他有时候会忘了打领带或佩戴胸卡,每次公司文化建设部门的同事过来指正时,他都火冒三丈,而且心里很难受。

学员可以就这个问题分组讨论:那个火冒三丈的人是“谁”,是人格中的那一部分在起作用?原因是什么?他现在能做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经过现场的询问、跟踪和分析,发现这个学员在小学时候有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学校要求穿能够扣得上的衣服上学,他因为家里贫困衣服破到扣不上,就借了一件女式服装穿,受到了其它同学的嘲笑。所以,每次别人谈论他的穿着,他就想起小时候的事,会很恼火。人格分析理论认为,所有曾经的感觉不能够被消除,但可以在类似事件发生后重新做决定、重新感受。所以,我们就现场询问其他学员:“你们觉得这个事情,小男孩做错了吗?”大家都说他没错,是嘲笑他的人不对,还有学员表达了对男孩的佩服之情。这个学员很感动,大家的鼓励和分析让他自己体会到了轻松释然的感觉,这个感觉被记录下来,当下次有人再指正其着装时,涌上来的可能就是轻松的感觉,沟通的障碍也就不存在了。

通过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学员就快速掌握了整个人格追踪的方法和步骤,也学会了一种从深层次去认识和解决沟通问题的方式。

第四篇:会议主持人如何当好“配角”

会议主持人如何当好“配角” 这里所说的会议主要是指参加人数多,由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或先进人物等主讲的报告会,如工作报告、学术报告、事迹报告等等。在这种会议上,主持人只是一个“配角”,只不过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有点“戏”。会议主持人在这种场合说话总的原则是:少而精。宣布程序、布置任务要简洁明了,说明背景、概括内容要提纲挈领;介绍人物,点评报告要言简意丰……在具体操作上,应把握好两个环节:会前介绍和会后小结。

一、会前介绍,要实说巧说,不吹不拍

主讲人是会议中的“主角”,与会者急于目睹的是主讲人的风度形象,急于了解的是会议程序及主讲内容,因而主持人的当务之急是迅速把主讲人推上前台,把主讲题旨公之于众。而最简易的操作办法就是实话实说。如:“同志们,今天的大会议程有二项,第一是行政工作报告,第二是党委工作报告。大会大约需要两个小时。下面就请谷院长作今年的行政工作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大家欢迎。”这样的大白话,大实话,听起来没有什么特色,但与会者也不会挑剔。因为它适合主持人的身份和当时的场合,是常用常有用的基本方法。

当然,金玉其表不足取,华而有实是真谛。有些时候,主持人还兼有活跃会场气氛,调动听众积极性的重任,尤其是对与会者不太熟悉的主讲人,对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主持人若能巧妙地开个好头,为主讲人出场创造出良好的气氛,就能倍增会议效果。如:某大学从外校请来一名教授给学生做《红楼梦》的学术报告,主持人是这样介绍的:“同学们,据我所知,世界上专为某个作家成立而且其影响经久不衰的学会只有两个,一个是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的莎学会,一个是研究中国曹雪芹《红楼梦》的红学会。《红楼梦》是咱们国家文化宝库中的宝中之宝,是一部百读不厌的优秀着作。《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数十万字之巨,我们设想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人真的把《红楼梦》读了一百遍?我告诉大家:有!今天我们请来的唐教授,一生痴爱《红楼梦》,读了不下一百遍,甚至能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熟练地背出来。唐教授对《红楼梦》很有研究,出版了六部专着,发表了四十多篇论文,是国内外知名的‘红’教授。现在我们就欢迎唐教授来给大家讲一讲‘大学生如何欣赏红楼梦’。”这段介绍有三巧,第一,通过莎学会与红学会的介绍,再一次唤起听众对《红楼梦》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第二,抓住“百读不厌”这个成语,望文生义,设置悬念,然后亮出真相,令人肃然起敬。第三,把唐教授巧妙地说成“红”教授,顺理成章,既轻松幽默,又使人倍感亲切。难怪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听众的掌声便如潮涌起。显然,这掌声是给唐教授的,但谁能说这中间没有主持人的一半?

会前介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主持人口中很容易冒出吹吹拍拍的语言,如介绍领导人喜欢用“非常非常荣幸”“重要指示”等字眼,介绍专家喜欢用“最最着名”“国际大师”等字眼,而介绍先进人物则往往把他们说成似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当然,主持人对主讲人的身份地位,成就事迹做一些实事求是的介绍,对他们的光临表示感谢和欢迎,是完全必要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度”,绝不要吹吹拍拍。

二、会后小结:少评价,巧概括,就事论事

会后小结比会前介绍难度更大,出问题也多在这一环节,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听众坐了很长时间,身心比较疲倦,加之主报告已毕,注意力难再集中,人心思走,盼望的是早点散会。第二,“主角”退场,让出了“舞台”和“观众”,很容易刺激起“配角”的“表现欲”。第三,主报告已确定了会议的主旋律,主持人的小结要扣紧主题,但他们往往准备不够充分,常常是说得越多,失误越多。此时此刻,主持人一定要明了“当前形势”,善于控制自己。小结时一般不宜做过多评价,且评价宜粗不宜细,尤其是下级对上级、外行对内行的报告作评价更应慎重。另外,无论是点评还是小结,最好使用概括性强、提纲挈领式的语言,既节省时间,又便于巩固或升华会议内容。如“同志们,刚才××给我们做了一场生动形象、很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从他身上体现出了四种精神,这就是:把癌症当作纸老虎的斗争精神,把荣誉当作起点站的进取精神,把金钱当作淡水的洒脱精神,把事业当作生命的实干精神。这些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志不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还有一点主持人应引起足够重视: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要跑题。有些主持人小结时大谈形势,大谈个人感受,信马由缰,越走越远,时间也越拖越长,结果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这是必须引以为戒的。会议主持人如何当好“配角”

第五篇:当好班级联欢会的主持人

黑龙江 杜剑鸿

联欢会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娱乐形式,在校园里久盛不衰。一台好的联欢会必须要有好的主持人。那么,在联欢过程中,主持人怎样做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呢?

一、协调好关系

参加联欢会的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主持人应把争取每一个人,让大家都玩好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因此主持人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

同的策略:

1.对活跃者要发挥其骨干作用。

这类人或是“舞星”,或是“歌王”,或是“侃爷”,也可能是“大师”,他们是主持人手里的王牌。能否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对联欢会是否成功有很大影响。除了计划内的表演外,关键时刻,主持人千万别忘了他们。比如领导来看望我们,主持人除了接待外,不免要“点将”了,表演些相当水平的节目,不仅能表达对领导的尊敬,也显示了我们的实力。

2.对随大流者,要找到“闪光点”。

每次联欢会,这类人都会占很大比例。他们可能自以为特长不算太长,优点不算太优。但在事实上,他们可能有的小品表演很有特色,有的哑剧表演有独到之处,有的讲故事很引人入胜,有的人模仿能力相当强。也就是说,他们不可能“一无是处”。掌握了这些情况,主持人就要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的“闪光点”闪光。别老让他们坐着,那样既影响节目的来源,又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致使联欢会相对逊色。

3.对沉默者,求其一鸣。

这类人为数不多,但每次可能都有。他们一般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不足。认为节目不好,拿不出手,或者怕表演不好,当众难堪。坐在那总想,别人都上场了,自己不上场,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别人会怎么看,同时心里也会痒痒得想上场,却只是怕。正是这种心理,使他们像长久沉默的火山。主持人应恰当的引发,消除其心理症结,使其有一瞬间的爆发,不要让他们成为“死火山”。下面举个例子:

一次联欢会上,有个很腼腆的女孩小A,始终文静地坐在那,除了鼓掌和微笑,没有别的举动。利用节目间隙,笔者对同学们说:“下面请大家猜猜,在我们今天的联欢会上,我们最忠实的观众是哪一位?”很多同学喊:“小A。”我便走到小A面前说:“首先对你成为最忠实的观众表示祝贺,对于大家的盛情,你想答谢些什么?”小A微笑着站起来,说:“我给大家唱支歌吧。”唱完后,连笔者都很惊讶,好家伙,还真人不露相呢!

本例中,笔者用“答谢”一词,是有所考虑的。如果你说“表演”,但她却有可能只是侃几句。你说“说几句”,她却可能准备表演些什么。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双方都会很尴尬的。因此,笔者选用“答谢”,让人家自己把握主动权,想说即说,想演即演。同时用“答谢”,也会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即使人家表演有失误之处,大家也会谅解。

4.对来访者。

联欢过程中,总会有朋友、老师及领导来参加。主持人要代表同学接待好,来时要表示欢迎,安排就坐,递烟倒茶。走的时候要送送,别忘了说:“欢迎您再来。”这里面,对不同对象,有个不同的着重点:

(A)对老师和领导,重在做好介绍。由于老师和领导的学识和地位,同学们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尊敬感和亲切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接触机会能互相有个了解。主持人掌握这些信息,就要注意做好介绍和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做好交流的媒介。介绍时,要注意时有沟通,别把人家“晾”在那。比如对一位老校长,不妨这样介绍:“(面对同学)这位是×校长,渊博的学识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老校长在我们学校是个举足轻重的人。(面对老校长)×校长,了解您的人都说,您不仅是个著述颇丰的学者,也是一位忠厚可亲的长者。作为过来人,您准备为我们谈些什么?”

(B)对朋友,贵在宾至如归。先要看是哪位“勾”来的,摸好底,再决定如何处理。举个例子:一次小张带他的男朋友小李来参加晚会。笔者便用调侃的语言对小李说:“从名分上讲,小张是娘家人。我代表娘家人问你一句‘以后你要把她领走,那么今天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小张很调皮,抢着说:“啥也没带。”笔者说:“真女大外向,没带咱就罚,大家说,罚什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天仙配!”结果可想而知了。这一“插曲”的插入,给同学们顿时注入了兴奋剂,使晚会达到新的高潮。

二、衔接好节目

1.整体设计。

联欢会都有开场、高潮和结束。主持人心里要有谱,有选择有目的地穿插好节目。比如开始时安排些独唱、合唱,争取开门红。高潮时安排迪斯科、霹雳舞等节奏感强、气氛热烈、参加人数多的节目。然后,可以跳一段交谊舞或做一会游戏,放松一下。接着书归正传,小品、相声等压轴节目轮番上场,最后,最好安排个合唱,同学们唱着歌、打着拍子,让联欢会在歌声中结束。

2.局部处理。

表演前可就节目背景及表演者特长、趣事等,做些简明介绍。②表演后适当做些引申和总结。例:一曲《破烂王》歌罢,反应强烈,笔者风趣地说:“看来捡破烂的大受欢迎,这说明城市卫

生确实有问题。”这种引申可使同学们在笑声里进行深刻的反思,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节目间可插入些谜语。笔者选用本班同学的名字做谜底,这样机会均等,同学们都愿猜,对者有奖,错者挨罚。谜语不要太难,假如太难,同学们都猜不出,会影响联欢会的情绪,这就与我们本来的愿望背道而驰了。

三、调整好气氛

即要注意把握火候。

主持人利用具有即时性、针对性、丰富性、周密性、鼓动性的语言,上下五千年,纵横几千里,缘景布情,现炒现卖,出口成章。具体阐述如下:

1.方言口语的运用,要俗而不粗。例:歌曲《到哪里去找那么好的人》唱后,笔者说:“这首歌唱得很好,唱出了心里话。我看就不要到操场、影剧院‘撒眸’去了,大家商量一下,争取内部解决,怎么样?”

2书面语的应用,要雅而不怪。例:王×刚选为书记,工作阻力很大,于是笔者这样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点亮了星,第二把火点亮了灯,第三把火点着了同学们的热情。当然要想联欢会开得好,还要李×(歌星)这个加油站,还得张×(侃爷)这个电吹风!”

3形体语言的应用,要巧而不媚。在联欢过程中,总有有声语言照顾不到的地方,这时形体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可用眨眼、点头、微笑、打手势等,进行小范围局部的交流,这就需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了。

下载如何当好主持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当好主持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博播音培训分析怎样当好电台节目主持人?

    广博传媒多年致力于艺考培训,认真分析各高校历届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深度把握艺考走向。聘请省电台、电视台、高校优秀师资,打造精品课程。规范管理,为每个同学量身打造学习和考......

    那也是一道风景――如何当好一个合格的学术会议主持人(推荐五篇)

    那也是一道风景――如何当好一个合格的学术会议主持人 (一) 傍晚时分,机场大雨倾盆,大多数航班都被标注了红线。我不知道飞机何时能够离开地面,冲入夜空,只好将就着找了一个餐厅进......

    如何当好校长

    如何当好校长 如何当一名好的校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校长首先要会做人,人品要高;其次要具有会学习、善表达、心里会调适等等各方面的能力;第三,当一名好的校长要注意一定的方......

    如何当好副职

    关于如何当好县乡领导干部副职的专题讲座 2010-12-22 11:52:16| 分类: 关于如何当好县乡领导干部副职的专题讲座 ――在县乡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课提纲 楚国良 (湘潭市委党......

    如何当好班主任

    怎样当好班主任 做教师是一项神圣而辛苦的职业。教师之于春蚕,丝方尽而爱心不死;教师之于红烛,泪始干而光明永存。以前我们怕老师,现在我们要懂老师,将来我们才能做老师。当班主......

    如何当好班主任

    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联系电话:如何当好班主任 邱 兵 江西省万载县黄茅初中*** 如何当好班主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即将接近尾声了。回想这一学期我和同......

    如何当好班主任

    真情一片铸师魂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几位新老师来到美丽的天元小学,希望我们以后能成为工作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朋友。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班主任经验交流”......

    如何当好中层干部

    一、要有全局观念,坚决服从大局 能够正确理解上级意图,坚决执行上级正确决策,是做好一个中层干部的基本条件。因此,中层干部要有全局观念,做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但是,中层干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