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几点思1
对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宗教团体对社会管理活动的有益参与,可以有效地改善政府与信 教群众的关系,为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起到积极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不
论怎样,其行为与活动总要涉及
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协
调处理这些利益关系,都需要成立社会组织为其代言。宗教团体
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团
体要发挥好作用,自身建设十分
重要。
一,关于宗教团体的法律地位
宗教团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发挥社会作用,需要取
得独立法人地位参与公共活动的运作,依法注册登记既有利于国
家对这些组织的管理,也为自身
活动取得公信创造条件。目前,宗教团体实行登记的法律依据除
宪法外,主要是:《社会团体登
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
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宗教
事务条例》、《宗教社会团体登
记管理实施办法》。宗教团体的性质是我国信仰宗教的公民行使
结社自由权利自愿组成,按照其
宗旨、章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
织。在法律层面上称为“宗教团
体”或“民间非营利组织”。
宗教团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民间组织。国家在法规、政策上赋予它垄断性和非
竞争性,也就是说宗教团体在现
阶段具有二重性。
二是双重管理体制。《社会
团体登圮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
体接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
导”,而所有社团在向登记管理
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申请登
记前,必须“经过有关业务主管
部门审查同意”。“业务主管部
门”及“登记管理机关”构成政
府对社会团体的双重管理体制。三是分级管理。《社会团体 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社会团 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第十九条)。宗教团体之间,从法律层面讲实际上并没有上下 级的领导及隶属关系。分级管 理并不表示宗教团体也有级别,只表示宗教团体的活动和人员组 成来源不同。无论宗教团体是在 哪一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是全国 性的还是地方性的;无论业务主 管单位是哪一级政府宗教事务部 门:也无论其成员多少、规模大 小,宗教团体的地位都是平等 的,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相互 之间无隶属关系,无领导与被领 导的关系。
二、宗教团体的运行和自律机制
社会团体的工作除了要接 受政府业务部门和登记部门的指 导外,其正常运作主要是通过自 律机制来完成的。自律是指团体 围绕本会章程,制订系统的制度 和规则,建立相互制约的运行机 制,以指导约束内部的行为,实 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保证自 身的健康发展。宗教团体要想发 挥作用,提升自身的公信度,就 必须把自己管理好。作为一个合 法的社团,必须遵守当地政府所 有法律、法规。作为一个法人团 体,必须承担作为法人所应承担 的责任、义务。宗教团体要树立 为信教群众服务的慈善和公益观 念、不计报酬的志愿者精神、利 他主义的价值观等。宗教团体的 资产,除部分来自收取的会费 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来自 社会,即国内外非营利组织、民 间团体、企业及个人的捐赠,而 且还享受减免税的待遇,要对社 会诸多方面负责,如信教群众、社会公众、政府等。如果缺少自 律的制约,就可能会导致自身功 能被边缘化。
三、宗教团体应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宗教团体应在社会管理服务 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与政 府互联、互补、互动中发挥积极 作用。
第一,政府与信教群众是可 以直接互动的,但更多情况下需 要一个中间环节来协调,宗教团 体就是这样一个中间环节。一方 面,宗教团体代表自己组织成员 和信教群众方面的利益和愿望,与成员或信教群众关系密切,具 有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可以 及时把自己成员或信教群众对政 府的要求、建议、意见集中起来 传递给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 考:另一方面,把政府的政策意 图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传达 给成员或信教群众,促进成员或 社会相关方面对政府政策的理解 和支持,宗教团体在这一利益表 达和利益协调的过程中,紧密了 信教群众与政府的联系,从而提 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 展,我国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中 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下,宗教团 体可以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宗教 团体不以营利为目酌,比起市场 化的商业经营,其社会服务在管 理上更加人性化;比起政府的管 理,其社会服务更具灵活性,因 而也更容易为信教群众所接受。宗教团体协助政府服务于信教群 众或关注涉及宗教与社会的公共 事务问题,团体章程倡导成员要 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发扬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的精 神,这个团体中许多成员以言传
身教的方式张扬信德,不仅是对 公共道德建设的直接贡献,而且 也必然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产生 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公 德的形成,有助于降低政府在公 共管理中的阻力和成本,提高政 府公共管理的效能。
第三,发挥宗教团体信息 管道机制作用。就是加强工作 指导,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沟 通渠道,反馈信息。宗教团体代 表了信教群众利益,团体中的成 员或信教群众有建议、有意见、有牢骚,通过自己的组织活动把 “气”透出来,即使时解决不 了,也不至于郁结在心中。有了 “透气”的地方,矛盾不至于从 局部演化为全局,不至于把非对 抗性的演化为对抗性的,不至于 把对抗性的强度增大,不至于在 时间上旷日持久。“透气”是实 现社会稳定的一个途径。这一 点,在现阶段尤为重要,一方面 宗教团体要起好“减压阀”作 用;另一方面,要主动为信教群 众代言,否则会被淘汰,失去存 在作用。宗教团体对社会管理活 动的有益参与,可以有效地改善 政府与信教群众的关系,为使社 会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起到积 极作用。
四、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应 当以推动社会和谐为目标第一,宗教团体内部的有 效运作需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机 制,以调动其成员和工作人员的 积极性。我们经常讲加强宗教团 体自身建设要从思想建设、组织 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人 才建设等方面重视和支持,要觯 决团体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 地方坐下来办事等,这些其实都 是外在要素。宗教团体要适应现 代社会信息化、民主化发展的基
本趋势,更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 动意识,根据各宗教的特殊情况 创设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机 制,比如重大问题会议决策机 制、议事规则、情况通报、办事 程序、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外事 制度、会计财务制度等,通过制 定目标,以规范的程序实施目标 管理,将团体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民 主的管理风格和充满活力的工作 团队,这样才能发挥团体的潜 力,提高团体的整体效率。第二,宗教团体应发挥非 权力性影响力。由于宗教团体在 性质上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权力 性影响力非常小,需要宗教团体 率先垂范,这个率先垂范对于其 主要负责人至关重要。负责人综 合素质要高,有胸怀、有境界、有眼界、能容人、善学习、懂管 理,通过他的言行,使团体成员 在内心深处对组织产生尊重、信 赖、钦佩、崇敬和心甘情愿的服 从。这种影响力是内在的、持久 的,可以缩短团体组织与成员之 间的心理距离,使组织成员之间 形成互信合作的氛围,这对于增 强宗教团体的凝聚力,推动工作 的有效开展,构建和谐团体是大 有益处的。
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开展活动,切实发挥好联系 倍教群众的桥梁作用,既是党和 政府的期望,也是党和政府的要 求:既是团体自身的职责所在,也是信教群众利益诉求的必要之 选。我们把团体的工作做好了,也就把信教群众团结凝聚起来 了,进而达到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服务的根本目标。
第二篇:对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全录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不论怎样,其行为与活动总要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协调处理这些利益关系,都需要成立社会组织为其代言。宗教团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团体要发挥好作用,自身建设十分重要。
一、关于宗教团体的法律地位
宗教团体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发挥社会作用,需要取得独立法人地位参与公共活动的运作,依法注册登记既有利于国家对这些组织的管理,也为自身活动取得公信创造条件。目前,宗教团体实行登记的法律依据除宪法外,主要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宗教事务条例》、《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宗教团体的性质是我国信仰宗教的公民行使结社自由权利自愿组成,按照其宗旨、章程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在法律层面上称为“宗教团体”或“民间非营利组织”。
宗教团体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民间组织。国家在法规、政策上赋予它垄断性和非竞争性,也就是说宗教团体在现阶段具有二重性。
二是双重管理体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接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而所有社团在向登记管理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前,必须“经过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同意”。“业务主管部门”及“登记管理机关”构成政府对社会团体的双重管理体制。
三是分级管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第十九条)。宗教团体之间,从法律层面讲实际上并没有上下级的领导及隶属关系。分级管理并不表示宗教团体也有级别,只表示宗教团体的活动和人员组成来源不同。无论宗教团体是在哪一级民政部门登记的,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无论业务主管单位是哪一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也无论其成员多少、规模大小,宗教团体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相互之间无隶属关系,无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二、宗教团体的运行和自律机制
社会团体的工作除了要接受政府业务部门和登记部门的指导外,其正常运作主要是通过自律机制来完成的。自律是指团体围绕本会章程,制订系统的制度和规则,建立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以指导约束内部的行为,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宗教团体要想发挥作用,提升自身的公信度,就必须把自己管理好。作为一个合法的社团,必须遵守当地政府所有法律、法规。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必须承担作为法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宗教团体要树立为信教群众服务的慈善和公益观念、不计报酬的志愿者精神、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等。宗教团体的资产,除部分来自收取的会费外,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来自社会,即国内外非营利组织、民间团体、企业及个人的捐赠,而且还享受减免税的待遇,要对社会诸多方面负责,如信教群众、社会公众、政府等。如果缺少自律的制约,就可能会导致自身功能被边缘化。
三、宗教团体应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宗教团体应在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与政府互联、互补、互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政府与信教群众是可以直接互动的,但更多情况下需要一个中间环节来协调,宗教团体就是这样一个中间环节。一方面,宗教团体代表自己组织成员和信教群众方面的利益和愿望,与成员或信教群众关系密切,具有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可以及时把自己成员或信教群众对政府的要求、建议、意见集中起来传递给政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把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情况传达给成员或信教群众,促进成员或社会相关方面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宗教团体在这一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过程中,紧密了信教群众与政府的联系,从而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下,宗教团体可以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宗教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比起市场化的商业经营,其社会服务在管理上更加人性化;比起政府的管理,其社会服务更具灵活性,因而也更容易为信教群众所接受。宗教团体协助政府服务于信教群众或关注涉及宗教与社会的公共事务问题,团体章程倡导成员要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发扬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的精神,这个团体中许多成员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张扬信德,不仅是对公共道德建设的直接贡献,而且也必然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形成,有助于降低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阻力和成本,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效能。
第三,发挥宗教团体信息管道机制作用。就是加强工作指导,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沟通渠道,反馈信息。宗教团体代表了信教群众利益,团体中的成员或信教群众有建议、有意见、有牢骚,通过自己的组织活动把“气”透出来,即使一时解决不了,也不至于郁结在心中。有了“透气”的地方,矛盾不至于从局部演化为全局,不至于把非对抗性的演化为对抗性的,不至于把对抗性的强度增大,不至于在时间上旷日持久。“透气”是实现社会稳定的一个途径。这一点,在现阶段尤为重要,一方面宗教团体要起好“减压阀”作用;另一方面,要主动为信教群众代言,否则会被淘汰,失去存在作用。宗教团体对社会管理活动的有益参与,可以有效地改善政府与信教群众的关系,为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起到积极作用。
四、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应当以推动社会和谐为目标
第一,宗教团体内部的有效运作需要建立民主的管理机制,以调动其成员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们经常讲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重视和支持,要解决团体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坐下来办事等,这些其实都是外在要素。宗教团体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民主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更要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根据各宗教的特殊情况创设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管理机制,比如重大问题会议决策机制、议事规则、情况通报、办事程序、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外事制度、会计财务制度等,通过制定目标,以规范的程序实施目标管理,将团体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民主的管理风格和充满活力的工作团队,这样才能发挥团体的潜力,提高团体的整体效率。
第二,宗教团体应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由于宗教团体在性质上不同于政府和企业,权力性影响力非常小,需要宗教团体率先垂范,这个率先垂范对于其主要负责人至关重要。负责人综合素质要高,有胸怀、有境界、有眼界、能容人、善学习、懂管理,通过他的言行,使团体成员在内心深处对组织产生尊重、信赖、钦佩、崇敬和心甘情愿的服从。这种影响力是内在的、持久的,可以缩短团体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使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互信合作的氛围,这对于增强宗教团体的凝聚力,推动工作的有效开展,构建和谐团体是大有益处的。
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开展活动,切实发挥好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作用,既是党和政府的期望,也是党和政府的要求;既是团体自身的职责所在,也是信教群众利益诉求的必要之选。我们把团体的工作做好了,也就把信教群众团结凝聚起来了,进而达到为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根本目标。
(编辑:彭凤平)
第三篇:对班组建设的几点思1
对班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班组是企业改革与发展各项措施的最终落实者,班组建设工作也是配合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抓一创”工作思路,“三抓一创”就是抓发展、抓管理、抓队伍,创一流。我们也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必须在基层班组尽快得到贯彻落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此时更是凸现了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班组建设是从班组管理模式升级到班组基础管理体系完善,从基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到基层员工队伍素养提升,从班组文化建设到员工潜能激活机制建设的全面、系统、持续优化的工程。班组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激活基层员工队伍的潜能,提升基层员工的胜任素质能力,增强员工责任感、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等基本素养,最终实现班组绩效的提升,员工满意度的提升。其实现的手段是班组管理模式的再创新和班组长胜任力水平的提升……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在班组建设工作中巩固已有的成果,促使更多的班组拓展自身的潜能,创出自己的特色。我有以下思考:
一、班组建设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公司的班组建设工作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班组工作切实得到了加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班组建设提升水平参差不齐:班组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拓展;班组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组织的要求还不适应;人才竞争的舞台不够活跃;需要更强的凝聚力促使班组人心思齐,人心思进。
二、班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几方面工作。
1、班组需要营造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电力建设企业也属于技术型企业,各种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不断更新,要求班组成员的知识水平同步提升,现实中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有一些员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多年来知识结构、工作技能没有提高,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尽快地学习知识、储备知识和更新知识已成为班组建设的当务之急。
2、班组需要激发每个成员的活力。在日常工作中基层班组将重心放在安全生产上,强调集体目标,忽视个人取向。缺乏激励机制,致使班组成员个人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班组整体缺乏活力。没有形成“我在班组更杰出,班组因我更精彩”的有效机制。通过“季度之星”的评比,使每位员工都有了动力,突出表现个人,从而带动班组每个员工的活力。
3、班组需要加强团队精神。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需要有凝聚力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现在有些班组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而,班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口服心不服,面和心不和”的现象。不能真正在思想上把班组成员团结起来,在情感上把班组成员凝聚起来。
三、针对以上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1、积极创建学习型班组,提升班组战斗力。
一个有战斗力的班组,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班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面对技术上的困难,能拿下活的,大多是一些学习氛围比较好的班组。
在每次重要施工前,班长、技术员都要组织大家召开施工前安全技术交底,针对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一定要逐个交代清楚。班组成员从学历层次上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技校生、大学生。交底会上两部分人员的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班组的工作能力从整体上得到很
大提高。班组在实际工作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学习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创建学习型班组的工作中很具有借鉴意义。
2、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班组活力。
近几年来,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各个工种的技术比武在基层班组得到大力推行,这为基层班组的生产人员提供了展现个人工作能力的多种途径。但是,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上激励的力度还不够。现在月度绩效考核在考评条件中把在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各个工种的技术比武中获得的成绩作为加分激励条件。新的制度激发出新的效果,班组中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学技能、学业务的多了,参加技术革 新、比武的人多了,取得优秀业绩的人也多了。班组内部个人的活力被激发了出来。
3、选配综合素质较高的班组长培育班组良好的团队精神。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兵再好,没有良将调度组织,还是散兵游勇。班长是一个班组的灵魂,除了对班组长的工作技术能力有一定要求还更应该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情感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培育出团队精神,使班组成员在工作中产生1+1>2的效果。
以团队和谐为保证,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育团队精神,做到在制度范围内实现沟通、理解、关爱。一是情理交融塑和谐。制度严与人情暖情理交融。二是温暖人心创和谐。大力倡导基层班组坚持“三关心”,即关心有家庭困难的员工、关心有情绪的员工、关心新来的员工。三是关爱生命保和谐。公司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定期免费为员工进行一次体检,为员工“送健康”、“送快乐”。四是关注个体促和谐。“尊重员工每一项提议、理解员工每种需求、激活员工每份潜力、助推员工每一次进步”。基层班组形成了“团队讲齐心、工作讲热心、互助讲爱心、处事讲公心”的和谐氛围。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建设至关重要。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的班组建设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只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建有活力、高素质的生产班组,才能使班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第四篇: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1
关于加强换届后乡党委自身建设的报告乡党委换届完成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新一届领导班子通过认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党性党风等方面的建设,以自身建设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乡党委换届后,我乡把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了乡党委中心理论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一为集中学习日,围绕学xxx省、市和县委的重大安排部署,以创先争优为动力,积极开展集中学习活动。通过认真学习和全面了解党的政策,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折不扣地执行县委的决策部署。注重加强对全体机关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要求每名领导干部立足于本职工作,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改正,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增强班子成员的自警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实际行动向建党九十周年献礼。
二是抓好班子制度建设。以贯彻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健全完善了乡党委会议事规则及程序,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明确了乡党委委员的职能,形成了以乡党委为领导核心,党政协调运行的良好机制;制定了副乡级以上领导干部分工责任制度和乡机关干部包村以及机关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乡领导
班子成员在做好各自分管工作的同时每人分包一个村、一个企业、一个重点建设项目,按照“指标化、责任化”的要求,抓好责任落实;严格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个人分工负责制。建立健全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具体制度,领导干部带头严格遵守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工作机制,全乡形成了思想上合心,步调上合拍,工作上合力的良好态势;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党务政务公开等监督制度和措施,保障党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强化对乡领导班子的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廉洁从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乡机关的日常规范运转,增强乡机关办公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三是抓好作风建设。换届以来,为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作风,乡党委狠抓了作风建设。一是要求乡机关干部全部坚持吃住在村,对主导产业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积极引导群众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工作,对排查出的信访隐患苗头逐一落实责任、挂账销号、限期解决,同时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改善干群关系,确保全乡社会稳定,不出问题;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动员群众开展春季植树造林工作。二是实行乡、村领导干部公开承诺制。围绕党代会工作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自分管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限要求,定期向干部群
众公开完成情况。三是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蹲点包村。实行工作目标量化到村,乡村干部捆绑考核的包村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包村干部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有效推进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制定下发机关综合管理办法,将服务质量、任务落实、亮点工作创建等情况作为考核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年底进行考核,对考核先进的进行奖励,落后的进行处罚,进一步激励广大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第五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心得体会1
身先士卒找差距率先垂范当楷模
——关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
10月7日,城南街道机关干部组织观看了浙江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代省长夏宝龙讲了三点意见,并庄严宣誓,“以上要求,自我起,省政府党组成员、省政府所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级政府党组成员及所属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定当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全省各级公务员作出榜样。”
此次电视电话会议,让我深切感受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大领导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任务的组织实施者,要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激发创先争优热情,鼓足创业创新干劲,为浙江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担当应有的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队伍抓起,促使领导干部时刻铭记“六戒六要”,身先士卒找差距,率先垂范当楷模,积极发挥他们在完成党和政府各项工作任务中“走在前列”的作用。
一、服务大局,争当干部群众工作的楷模。坚持抓大事、办实事、抓落实,把执行力作为基层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围绕确定的大事、实事以及各项重点工作,按照街道班子成员分工,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勇于担当,一抓到底,力求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合力,促进全街经
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坚持团结出干部、团结出战斗力,把团结班子、爱护下属、关心群众作为重要的工作方式方法。平时互相对照,寻找差距,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创造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信任的良好工作氛围,努力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各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和群众提出的重要问题、矛盾等密切关注,不推不拖,跟踪落实,保证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坚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体察民情,排忧解难,面对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面对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二、善学善思,争当干部群众学习的楷模。坚持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来抓,除积极参加省、市、区统一组织的各种培训、班子集中学习外,还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在业余时间自学充电,不断拓展学习广度和深度,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相结合,坚定马列主义的信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把学习政治理论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强化大局观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上级各项工作任务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把学习政治理论同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和群众工作的水平;四是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主动向实践学,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做到学以致用。近三年来,我参加了次培训学习,主动加强了现代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的学习,撰写了篇心得体会,其中有篇在《大地党刊》等各类刊物上发表。
三、优化作风,争当干部群众纪律的楷模。坚持优良的工作作风,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纪律法规遵守情况,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围绕当前“讲大局、鼓干劲、守纪律、正作风”的主题,严格贯彻落实行上级要求,进一步深化效能建设,杜绝迟到早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上班时间不在岗、不在状态等各类行为,以身作则,齐心协力创出高效务实的大环境,保证“三个年”活动深入开展。“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代省长夏宝龙还提出了四个“敬畏”,即敬畏法纪、敬畏历史、敬畏百姓、敬畏人生。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敬畏之心,把握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警惕权力的滥用,始终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坚持完善和落实廉政制度,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切实把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四、修生养性,争当干部群众生活的楷模。坚持“两个务必”,把艰苦朴素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忧劳可以兴国,安逸可以亡身。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一些公务员容易受到社会上享乐主
义、拜金主义风气的侵袭,从而滋生出贪图安逸的思想,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崇高信仰。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工作中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地用在民生改善上,在生活中满足于一般的改善与将就,既要注意培养自己清新健康的兴趣爱好,又要注意自我约束,嗜之有度,好之有道,谨守防线,把住小节。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过程中,良师益友必不可少,既要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与群众交友,又要注意明辨是非,把握分寸,择善而交,不断净化自己的“生活圈”、“娱乐圈”和“社交圈”,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本色。
总之,我们要有“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率先垂范,争当楷模,为党的事业、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201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