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他让柏林墙砖成了收藏品》
《他让柏林墙砖成了收藏品》
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曾经举办过一场募捐晚会,由于当时的反战情绪比较强烈,募捐晚会以1美元的收获而收场。在这次晚会上,一个叫卡塞尔的小伙子一举成名,他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师,这唯一的1美元就是他募得的。
在晚会现场,他让大家选出一位漂亮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这位姑娘的吻,最后,他终于募到难得的1美元。
这无疑是对战争的嘲讽,多数人也都把它当做一个笑料。然而德国的猎头公司却发现了这位天才,他们认为卡塞尔是棵摇钱树,谁能运用他的头脑,必将财源滚滚。于是建议日渐衰落的奥格斯堡啤酒厂重金聘请他为顾问。
1972年,卡塞尔移民德国,受聘于奥格斯堡啤酒厂。在那里,他果然不断有奇思妙想,他甚至开发出美容啤酒和沐浴用啤酒,这使奥格斯堡一夜之间成了全球销量最大的啤酒厂。
而卡塞尔最引人注目的举动是1990年,他以德国政府顾问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墙。这一次,他让柏林墙的每一块砖都变成了收藏品,进入全世界200多万个家庭和公司,创造了城墙售价的世界记录。
第二篇:读书让我成了
读书让我成了“老大”
——教育学生花絮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蒙古族实验中学刘会清
看着QQ群中“老大”的尊称,让我这位二十几年教龄的老班主任浮想联翩,往日的一幕幕就像生活的幻灯片出现在眼前。“老大”是01届毕业生给我的尊称,在他们的群名“安乐窝”中,我的名字“老大”排在群首。最初不太适应,后来也就习惯了。既然是“老大”就应该服务于“兄妹”。当然,这些年我一直在扮演着“老大”的角色,不仅仅是在他们读初中之时,而且已经服务于他们读大学或工作中。众所周知,一个好的演员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和生活底蕴,而我,一个普通的师范生是如何扮演着“老大”这个角色的呢?这还得感谢我的挚友----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一点不假,我从这里找到了“黄金”,我从这里淘到了“妙方”。自从我第一次用我读过的书中的故事来教育我的学生成功后,我便再也离不开它。因此,我今天的题目也就跃然纸上了----读书让我成了“老大”。感谢我所分享的“锦囊妙计”----故事,感谢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是他们给了我力源,是他们给了我生活的角色,并给了我演出的舞台。每每说到这我就会激动不已。多少个夜晚自家灯下的苦读不辍,多少个课后办公桌前的苦口婆心,现在回忆起来总是有一种艰辛后的成就感。一个个不起眼儿的小故事道出了人生的大道理,一段段普通的“师生对话”,丰满了多少个“丑小鸭”的稚羽。
一. 绽放在艰苦中的“奇葩”:
01届毕业生中有一个学生小燕,她从小失去母亲,9岁那年又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上我班来了之后,我一直在关注并关心着她,初三那年爸爸又给它取了后娘,由于家里姐妹四人都在上学,缺人手干农活,因此父母决定让她先下来,当时19岁的她哭着找到了我(因为生病比同龄孩子上学晚)。于是我找到她的家长,一次谈两次劝三次说服,父母终于同意了。可是在校的她天天闷闷不乐,如山压顶,学不下去。于是我又用起了我的妙方----用书中的实例来劝她。
有一个女孩对她当厨师的爸爸抱怨,说生活如何痛苦、无助、她已失去方向、很烦恼。爸爸二话不说,拉起她的手走向厨房,他烧了三锅水。当水烧开之后,三个锅里分别放进一个萝卜,一个鸡蛋和一些咖啡,水沸腾后,爸爸把锅里的萝卜,鸡蛋捞出来各放进碗中,把咖啡倒进杯子里,然后问:“孩子,你看到了什
么?”她说:“萝卜,鸡蛋和咖啡。”父亲又把她拉近,要他摸摸经过沸水煮过的萝卜,萝卜已经被煮的软烂;要她拿起鸡蛋,敲碎蛋壳并剥掉它;然后要她尝尝咖啡。她笑了,喝着咖啡,闻到浓浓的香味。“爸爸,你什么意思?”。父亲解释,“这三样东西面对相同的逆境----沸水,反应却各不相同,原本粗硬坚实的萝卜,在沸水中变软了;原本非常脆弱鸡蛋,它那薄薄的外壳起初保护了它液体壮的内容物,但是经沸水煮后,蛋液却变硬了;而粉末状的咖啡在滚烫的开水中,竟然改变了水。你呢?我的孩子,你是什么?你要让逆境催折你,还是你来转变它,让它香味儿无穷?”……
在人生茫茫的征途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而是常常会伴随着狂风暴雨、激流险滩,他们就像一只罪恶的黑手,撕扯着我们,企图把我们拉向无底深渊。这时不要灰心失望,不要彷徨无措,因为有人说得好“我们无法选择生活的条件,但是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要相信“柳暗花明”。你的腿不好,咱就不能去选择必须用腿的职业,老师建议你将来学中医,治好更多人的病;还有,你坐在诊室“望、闻、问、切”根本用不到腿,你说呢?……经过不断的努力,小艳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在她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俩说话的时候,就是她学不下去的时候:我俩说话内容最多的时候,就是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考入武汉医学院,现在已经参加工作。每年春节她都会抢在第一位给我发短信“老大过年好!注意身体,善待自己!”。
二. 奔跑在另一个方向的“冠军”:
冉冉,我04届的一个毕业生,比同届学生小两岁,学习较吃力。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升学这个指挥棒下不断跋涉着拼搏着,在初三升高中时正好压线,而在高中就读时,成绩仍是平平,我一直担心他的高考,但又没什么好办法帮助他。正在这时,突然有一个信息----美术零基础者可以报考的一个新专业招生信息在当地传开,我立刻找到他并和他商量,但他担心考不上(招生太少),而且还要多花去两千多元钱。看他的样子要打退堂鼓,于是我又找到他的家长商量,并给他们一起讲了我读过的一个故事:
赖斯从两岁起母亲就教她弹钢琴,四岁时就举行了个人独奏音乐会,并且梦想有一天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大厅开音乐会。她的动力何在?那就是黑人与白人的种族歧视,身边发生的一件件事深深地刺痛了她幼小的心灵,她发誓将来一定要
出人头地,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演奏家,用成绩告诉全世界:黑人绝对不是劣等民族!16岁时,她考入著名的丹佛大学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她彻底改变了人生航向。大二那年,她有幸参加了著名的阿斯本音乐节,在那里她见到了几个音乐奇才,大感震惊。在她眼里难度很高的几首曲子,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竟然弹奏自如,而她勤学苦练好几年也无法达到孩子们的水平。她意识到天外有天,既然音乐不适合自己,无法做到世界一流,不如趁早放弃,另觅它途。冷静思考后,感觉自己更适合学习政治随后她转入了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以后的事实证明,这次及时转向为她的人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并且使她改写了美国黑人女性的历史,后来又进入白宫,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女性国务卿。不难想象,如果那次没有及时改变自己奔跑的方向就不会有政治上叱咤风云的她。所以我要说,换一个方向奔跑,也许这就是你最合适的方式,不就是多花几个钱的事嘛!后来冉冉去参加了初试并顺利通过,是我校的八选一,再后来他考上了重庆工程学院摄影专业,现已在重庆成了一名真正的小摄影师。看着他给我的短信“老大,啥时候来重庆,费用我包了!”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眯起眼睛,这不就是换方向跑出的“冠军”吗?
三.一条路走到底的“骄傲”:
卓环是我07届的学生,当时也因成绩一般而没能进入我校的实验班(即重点班),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她的最大优点——有韧劲儿。于是我就经常找她谈心,告诉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我自己教的学科(她的弱项)-----英语。孩子按照我的指导,坚持的很好,顺利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可是在高中的第一次月考中,英语却只考了个97分(满分150),孩子发过短信来:我太累了!我想歇歇!“不怕慢就怕站”,看后我赶紧拨通电话,恰好放假在家,我便约她到学校,又给她亮出了我的看家本领----用读过的故事说教。
你听过卖茶女孟乔波的故事吗?14岁开始在小镇----衡龙桥镇镇上卖茶,17岁到益阳市卖茶,20岁在长沙市卖茶,30岁已经在香港和新加坡有了自己的茶庄。不知道我们中间能有几个人能把一杯茶水坚持卖十多年的,何况在今天这个风起云涌的经济时代,但是她做到了,长达十几年的光阴中,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打拼,现在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当记者问及她成功的秘诀时,她说:没有秘诀,只不过是一条道走到底!所以我也希望你走到底,坚持就会胜利,我老大看不错人!……当天的QQ群中,她的说说显示“有的人的话会给你力量!”。就这样卓环又向新的目标冲刺了,每天三篇阅读两篇完形,一坚持就是三年。当然她在求学路上的“冲刺”就像自行车在赛跑,气儿软爆胎,我都会及时赶到,尽我所能打气修补。每一次谈话之后,她的说说都会有所显示,如“老大气儿足了,上路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上银川大学的她,前一段时间又在准备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复试了,虽然都快成为研究生的她,却经常给我“求救”的短信,我也总是回复她:环子,加油!我愿做你们“永远”的老大,打气儿补胎包了,呵呵。
“永远”的老大,这是个艰巨的任务。为了做好我的兼职工作----老大,我会继续以书为伴,因为是书给了我智慧,净化了我也成长了我,并让我成了一个有用于他人的人,也成了学生心中的老大。我感谢我读过的书,是它们给了我教育学生的良方妙计,是它们让我享受着这个育人的工作。
第三篇:工商所让他
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这就是外人印象,是外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上海。但是,我,一个上海人,一直记得:上海——我的家乡。
不少人以为,上海,是一座快节奏的城市,这点,无容置疑。但是,我想说的是,上海,最起码不是机械化的城市。
上海是我的家乡。无论它有多么繁华,无论它的经济怎么昌盛,它是终始是我们上海人的家乡,我最熟悉的地方,能带给我亲切的城市。
要问上海的标志是什么,是豪华壮丽的洋房,还是人流如潮的商场?
不!这些只是上海躯壳。上海的标志,没有任何的富丽堂皇,只不过是那一条条狭小弄堂。的确,弄堂不如洋房的华丽,壮观,不如商场的繁华,宏大。但它那朴真,典雅却是洋房,商场所不能比及的。
那一条条曾经铺满大街小巷的弄堂,能唤醒老一辈人最真挚的记忆,能使我回忆起最美好的童年。弄堂,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怀念。
徘徊在这弄堂中,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老房子里的生活,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城市的霓虹灯是多么闪亮刺眼,水泥森林是多么拥挤不堪,人们快速地穿梭在时间的空隙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忙忙碌碌。弄堂,同样城市的一角,它带给我的气氛,没有了世俗的喧闹,使得几声自行车铃声,也是如此的动听。典雅,可以说是弄堂的特征。
朦胧中,弄堂的影子又在我脑海中浮现.
第四篇:他让我感动作文
他让我感动作文
他让我感动作文
(一)生活中有许多的令人感动的事,它们像一颗颗海底的珍珠,藏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就挑选一颗最闪亮的珍珠给你们瞧瞧吧!
记得那是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爸爸和妈妈让我去门口的“家乐福”买点东西。我刚做完的“工作”,便看见外边一道闪电划破天空,紧接着又是一个响雷,顿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我的雨伞就被风无情地扯破了。顿时,黄豆般的雨点打在了我的身上,把我淋成了“落汤鸡”。我全身冰凉,这时,真希望爸爸妈妈快点来接我!突然,一个人向我走来并传来了亲切的问候声:“小朋友,你去哪里?”我停下了脚步,借着路边的灯光,看清楚他的面目。“呀!这不就是居委会的张爷爷吗!”我把事情告诉了他,张爷爷便笑着说:“那我送你回家吧!”顿时,一股暧流涌上心头,我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雨还在不停地下,风还在不停刮,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到家了。我把伞送给张爷爷。猛然间,我的手指触到了他那湿湿的衣服,这时我才知道张爷爷只穿了一件单衣。我的眼睛湿润了。“张爷爷,到我家了,到屋里坐会儿吧。”“不了,我还有事呢。”说完,他转身又走进了雨中。
看着迷蒙雨帘中张爷爷渐行渐远的身影,我觉得心里酸酸的,那一刻,他让我感动。
他让我感动作文
(二)正值盛夏时节,我正觉得无聊,大舅妈邀我去她家做客,于是,我决定去她家住上几天。
清晨,爸爸把我送到车站,让我自己坐车去。此时的车站死一般的寂静,连鸟儿的鸣叫声都听得一清二楚,我贪婪地吸着早晨潮湿而又新鲜的空气,还时不时地张望着四周。不过一刻钟,随着几声呼啸,前方扬起一阵尘土,有车来了。我定睛一看,是到淡竹坞的,路过长塘,我马上上车。车厢里还算整洁,我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车时我最喜欢把窗打开,让凉爽的风惬意地吹着我,然后靠在椅子上,看驾驶员怎么开车。
售票员向我走来了,我一手递给她身上所有的钱,一边说到长塘,我本以为还会多出几角钱,谁知竟然不够。天!钱怎么会不够呢?这情况可是我第一次遇到。涨价了!我该怎么办?当时的我面红耳赤,恨不得有一个缝可以让我钻进去。我用期待的目光扫视了车上所有的乘客。唉,下车吧。正当我准备起身的一瞬间,一位戴着眼镜的青年站了起来,替我付给售票员五角钱。我想对他说“谢谢”,但嗓子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其他原因,第一时间里没能及时向他表达我的感谢,一颗心像兔子乱跳个不停。我不敢回过头望他。就在他要下车的那一刻,我终于鼓足>勇气向他说出了“谢谢”两字,不过这声音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见。望着青年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而内心仍充盈在一股暖意中。
大舅舅在车站接我,他与我谈话,可我依然沉浸在刚才的>温暖中,舅舅问我为什么不说话,我没告诉他车上的事,我在心里默默地念着:以后要像那个青年一样乐于助人!因为他——这个陌生的青年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感动!
他让我感动作文
(三)在一个十字路口的拐角处,有一位残疾的鞋匠。无论是在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这位叔叔总是会尽职尽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发自内心的为大家做一点事。
记得有一次,我的鞋花掉了,妈妈让我去找修鞋匠。我在一个十字路口处路边的一棵大树旁,看到围了许多人,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我挤进去一看,一位叔叔正满头大汗得埋头干活。我怕叔叔听不见,提高了嗓门说:“叔叔,我的鞋花掉了,麻烦您帮我粘一下,行吗?”叔叔抬起头,笑嘻嘻地说:”好的,好的。你什么时候来拿呀?“我说:“我跟妈妈买完菜之后再拿吧。”
可是当我们回来的时候,见叔叔给人家修钥匙呢。我的鞋却放在那里没有动。于是,我问叔叔:“叔叔,我的鞋什么时候修好呀?”叔叔抬起头,笑嘻嘻地说:“对不起呀,小朋友,你还得再等上十多分钟。”这时,我觉得又累又渴,天气还非常的热。我不耐烦地对叔叔说:“那我先回家了,一会儿再来拿!”
吃完中午饭,我去拿鞋,到那以后,一位爷爷告诉我,叔叔吃饭去了。于是,我找了一个板凳坐下。这时我发现鞋修好了,鞋花却粘偏了,我心里很生气。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双鞋,我不希望它有一点儿难看。过了一会儿,叔叔回来了,并且还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我想:“吃个饭还开着电动三轮车去,真懒惰!连个鞋花都粘不好,还当什么修鞋匠呀!可是叔叔下车时的一举一动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使我内心十分愧疚。我发现叔叔下车的时候非常吃力,他使劲的往下弯腰。用两只手分别拿着两只脚,吃力地从车上挪下来。又用手扶着脚,艰难地挪到座位上去了。这时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于是我对叔叔说:“叔叔,这个鞋花您给我粘偏了,麻烦您重新粘一下好吗?”叔叔拿过些去重新拆掉,又仔细地给我粘起来。不一会儿,叔叔粘完了。我问叔叔多少钱,叔叔笑嘻嘻地说:“粘这么两下不要钱。”但是我二话没说,就从兜里掏出两元钱给了叔叔。叔叔说:“不用,不用!一元钱就够了。”说着又给我扔回一元钱。当我再拿着这一元钱时,觉得它沉甸甸的。
这时,我想,叔叔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能用自己的双手为人们贡献力量,能自力更生,发自内心地为大家做点事。而这对于叔叔来说叫做:“我身残心不残。”叔叔不像有些人一样,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就去乞讨,或依赖别人生活。这时我觉得叔叔太伟大了。因为他能用自己的双手为人们做自己里力所能及的事情,这让我非常感动。
第五篇:不为让他感激美文
小区门口有一位年纪很大的卖菜老人。天冷了,他在冷风中瑟缩着,风吹动了他灰白的头发,看上去很沧桑。每天傍晚,我都看见邻居张姐去他那里买菜。连续好几天,她都买了一大堆菜。我好奇地问:“每天都买这么多菜,吃得了吗?”她笑笑说:“我是为了让卖菜的老人早点回家,吃不了给别人分分就行了。”
那次,我和张姐一起到老人那里买菜。我刚要对老人说出张姐的一番好心,她却示意我不要说。我们离开后,我问她:“你这样做,他还以为你家真需要那么多菜呢?人家甚至都不会感激你一下。”她又笑了,说:“我不为让他感激。如果说了,他会觉得过意不去,那样他心里会不安的。我只是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做,也喜欢做的事。”
我的一个朋友,本来是工薪阶层,收入不高。五年来,他一直在资助一个贫困学生。那次,正巧那个学生来看望他。他带着学生逛商场,给他买了很多东西,出手很阔绰,显得自己很富有的样子。我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他对你的感激之情会减分的。如果他知道你也不宽裕,却资助他这么多年,他一定会感激你,回报你的。”朋友淡淡地说:“我不为让他感激。我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得到了一份帮助,大家都轻轻松松,这样更舒服。”
我想起不久前电视上报道的一件事:吉林长春的刘大军经营着一家不起眼的馄饨小店,一位行乞老人经常光临,而且错把“游戏币”当成硬币买馄饨。可刘大军却一直不拆穿,一声不吭地把游戏币揣到兜里,照样给老人馄饨吃。旁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是为了让老人有尊严地吃饭。”不是为了得到老人的感激,而是让老人更有尊严、更心安理得地吃饭。
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心,不为让别人感激,只为做自己应该做和喜欢做的事,便是达到了善的一种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