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噪声应急预案

时间:2019-05-13 08:3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噪声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噪声应急预案》。

第一篇: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噪声应急预案

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应急预案

一、风泵安全操作规程

1.设备运行前,必须先检查安全阀,压力表及各阀门是否正常,防止瞬间产生高压,爆管伤人。

2.当设备周围有易燃或有有毒气体时,严禁开启设备。

3.不要让设备在超过其额定压力下运行。

4.在运行中需要打开隔音门检查设备时,必须事前佩戴耳罩以免伤害耳膜。

5.不要用手或皮肤直接接触运行中的设备以免高温烫伤皮肤。

6.维修设备时要挂“警示牌”。

7.设备未冷却前,严禁拆卸,以免高温油或零部件烫伤皮肤。

8.不要用压缩空气吹洗皮肤和衣服,用压缩空气吹零件表面时要佩戴防护眼镜。

9.严禁用易燃液体或四氯化碳清洗零件。

10.在油箱或油管未清理干净时,切勿焊接,以免发生爆炸。

11.不要用敞开式易燃液体为燃料的光源来检查设备内的零部件,以免燃烧的液体飞溅出来,掉落在设备上引起火灾。

12.在装配前,必须检查是否有零件或碎布遗留在设备内,以免试机时发生事故。

13.试机前必须检查各紧固螺母,防止试机时高温油或高压气体伤人。

14.试机时,先启动,如无异常声音时,可开启1分钟后,再停止,检查油标,补充到适当的油位后,方可使用,并继续跟进,否则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5.集气罐应定期排油、排水,防止油水集聚发生危险造成。

16.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必须按期检验,作到持证使用。

二、噪声伤害应急措施

1.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业噪声卫生标准是控制噪声危害的重要依据。项目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噪声容许标准90db(A)。对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工作, 噪声标准可按接触时间减半, 容许放宽3db(A), 但噪声强度最大不得超过115db(A)。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标准所提的要求。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控制和消除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噪声不同的机械采取不同的工艺方式等技术措施解决。如发电机、空气压缩机实行全封闭隔声隔离处理。其他机械机具可采用工艺技术措施解决并加强维修减低由不必要的或松动的附件撞击的噪声。

3.合理规划与设计:生产强烈噪声的机械应与民工宿舍及居民区有一定的距离。产生噪音的机械常常伴有较强的振动, 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4.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的技术措施

5.吸声用多孔材料贴敷在墙壁和屋顶表面, 或制成吸声尖劈、吸声板装设在墙壁和屋顶.以吸收辐射或反射出的声能, 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6.消声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 用于风道、排气管.利用滤波的原理, 使声波在传播途中改变方向或形态, 或在消声器内装设吸声材料, 达到消耗声能降低噪声的目的。

7.隔声用某些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 以达到控制噪产传播的目的。

8.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噪声, 应在机座下、地基上装设减振装置。

9.个体防护:根据具体作业环境及作业时间长短,配备个人防护用具。

10.卫生保健措施:进行就业前检查,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 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合理操作时间, 经常检测操作场所噪声情况, 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第二篇:职业危害应急预案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

TJ07标项目经理部

职业健康应急处理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期工程TJ07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

职业健康应急处理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避免或减轻职业危害事件造成的损害,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埃塞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所属各单位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劳动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职业危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危险性分析

施工现场作业,施工人员可能会受到如下职业伤害:

①尘肺:料场开挖、、碎石骨料生产,混凝土拌制,水泥装卸等产生的粉尘可能引发矽肺病;电焊作业可能引发电焊工尘肺等;

②噪声:碎石骨料生产、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等产生的噪声可能引发

噪声聋病;

③高温:夏季施工可能引发中暑;

3、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项目部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贯彻“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技、实事求是”的原则,快速、有效地对职业危害进行防治,防止事故扩大。

4、应急预案控制程序

4.1定点医院检查和救治

项目部联系距离工地较近的城市医院进行救治。4.2检测根据

职业危害事件危害因素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建立职业病危害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件,依照本预案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

4.3报告和存档

(1)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力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职业危害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应急领导小组及上级单位举报,不得对职业危害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3)各单位发现职业危害事件,应在1小时内向项目部工程部、综合办报告。工程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项目部领导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各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各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4.3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必须报告职业危害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联系单位人员及通讯联系方式;尽

可能报告事件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病

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

因或可能因素;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3)结案报告:职业危害事件结束后,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置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5、应急处置

职业危害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办公室及时组织开展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工作采取边调查、边处置、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科学有序地进行,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6、保障措施

职业危害事件应急处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职业危害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职业危害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大对职业危害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 全职业危害事件预防控制体系,保证职业危害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6.1信息系统

逐步建立健全职业危害应急处理信息,项目部工程办办、综合办承担相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信息传递等工作。

6.2预防和保护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3)项目部每年组织对中方员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本人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报告。必须建档立案。

(4)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专款专用,不得挪用。(5)各单位应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6.3监督和告知管理

(1)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2)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3)发现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4)项目部综合办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第三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厂职工的健康及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本单位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讨论制定本制度:

一、各部长在总经理和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规定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员工。并以标志公告等形式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范的意识。

四、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向员工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五、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班组、工段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处理、落实按期解决。

六、依法组织对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组织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七、依法组织对员工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八、组织开展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管。

九、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单位相关部门报告、并向员工公布。

十、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分队、落实职责,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四篇:2018年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总结(最新)范文

华池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情况总结

华池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12月30日)

今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国、省、市职业健康监管座谈会议精神,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为契机,推动职业健康工作改革创新;健全完善职业健康监管体制机制,强化监管基础;深化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进一步做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技术服务机构监管等工作,实行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执法,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按照县《2017年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全方位推进,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在国家、省市相继召开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会议后,我局第一时间将会议精神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汇报,在取得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及时召开了2017年全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会议。会上全面传达了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了当前形势,对十三五期间和2017年全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进行了安排

作6次,检查产生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音及高温作业场所的生产经营单位52家,发现问题或隐患136项(条),责令当场改正84项(条),责令限期改正52项(条),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逐一下发了整改指令书,责令限期整改,有效预防和遏制了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三)扎实开展职业卫生防治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防范事故的第一岗,也是今年省、市针对一般事故上升采取的一项工作新举措。对此,我县严格按照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实施要求,督促企业做实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突出重点群体,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切实使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学到与所接触危害相符合、易学好懂便于记忆的防护知识。同时,以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为契机,以“安全生产月”和第十五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为载体,以《安全生产法》、新《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要内容,利用QQ群、“两微一通”信息化平台及乡站村组微信群以及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营造有利于职业卫生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截至目前,共开展职业卫生现场集中培训2场(次),培训人员达780多人,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展正面报道22次,印发宣传资料1500多份,出动宣传人员65人(次),出动宣传

到保障。二是职业卫生监管和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普遍缺乏既懂职业卫生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的专业人员,职业卫生监管能力不足,亟待全力加强。另外,职业卫生体检单位、服务机构不但数量少,而且分布不均衡,服务水平和能力有限,已成为制约我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三是我县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基础薄弱,很难适应当前安全生产新形势。主要表在我县许多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安全基础设施薄弱、卫生防护等级低,工艺流程简单,许多企业仍沿用传统的经营理念,忽视了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加之,从业人员自身职业卫生防治意识差,再之,企业经济下滑,经营不景气,不愿意在职业卫生防治工作上投资大的人力、物力,对此给我县职业卫生防治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县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必须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由于职业卫生工作具有特殊性,职业卫生监管员不但需要具有法律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监督检查执法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卫生执法队伍。二是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必须充分认识职业卫生

第五篇:车间噪声职业危害

车间噪声职业危害

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

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办法

1、控制声源:像减弱噪声,装备隔音罩等。

2、从传播途径着手:像吸音墙,隔音墙等。

3、作业人员防护:像代耳塞,耳罩等。

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损害听力。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

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

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尽人皆知。然而,耳朵与眼睛之间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当噪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时,也会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波及”视觉器官,使人的视力减弱。

研究指出,噪音可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在接触稳态噪音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绿、白三色视野缩小者竟高达80%,比对照组增加85%。

噪音对视力的影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在安静明亮的商店购物时,显得愉快和镇静,买东西能做到挑选精细购买齐全。而在高音喇叭大声播放快节奏的流行音乐(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只不过是震耳欲聋的强噪音)时购物,往往烦燥不安,眼花缭乱,甚至会混胡乱交易,该买的未买,买了的因识别不细也不满意。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燥音影响视力造成的的。

3、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4、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科学研究发现,噪音可刺激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

5、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噪声对睡眠的危害:突然的噪声在40分贝时,可使10%的人惊醒,达到60分贝时,可使70%的人惊醒。

从心理方面来说,噪音首先会引起睡眠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心理症状,然后导致心情烦乱,情绪不稳,乃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最后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噪音引起心身疾病的几率是相当大,而且治疗比较困难,需要比较长的调养恢复期,给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噪音对人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破坏人体神经,使血管产生痉挛,加速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衰老期的到来。在临床诊断上:病人的外在表现是整个人情绪不好,烦躁不安,说话声音很大;最常见的病症是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头昏、头痛和噪音性耳聋;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由于噪音造成的是感音神经性损伤和毛细胞损伤,很难对其进行修复.有关专家认为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噪音量(分贝)对人体影响:举例0-50分贝:舒适,细语声;50-90分贝:妨碍睡眠、难过、焦虑;90-130分贝:耳朵发痒、耳朵疼痛;130分贝以上:耳膜破裂、耳聋。

下载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噪声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噪声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二零一四年十一月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

    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职业危害事故分析 (一)粉尘危害 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水泥尘等。其中煤尘、岩尘、水泥尘可导致接触人员罹患尘肺病,同时煤尘有强爆炸危险性。......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单位承诺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单位承诺书一、保证所提供的申报资料真实有效,无弄虚作假。 二、保证按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评价要求,保持生产经营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条件达到规范要求,......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XX公司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第1版 发布日期: 2013.01.20 实施日期:2013.01.20 XX公司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国家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CGYC/AG-B-29 为加强对工作场所职工卫生危害场所的管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并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五项的规定,对我公司生产作......

    公司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本......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厦门集美东南医院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规范本医院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减轻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