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教案大全

时间:2019-05-13 08: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之声教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之声教案大全》。

第一篇:音乐之声教案大全

音乐之声

安阳市安阳桥小学魏美芳

课题一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音乐剧《音乐之声》

2、学唱歌曲 《Do-Re-Mi》 教学目标:

1、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感受其角色形象和表现的内涵,结合影视特点,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绪情感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剧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2、学习演唱插曲《Do-Re-Mi》,体验歌曲愉悦的情绪,并尝试用轻快、富于弹性的声音结合分角色创编表演,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简单分析歌曲的情绪,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教学难点: 正确的咬字吐字,流畅地歌唱。

教学准备: 学生:

1、课前查找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教师:

2、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问好:

用音乐方式互问好:同学们好,魏老师你好,你好,你好,大家互问好!

二、导入: 播放课件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来看

看她是谁?她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利亚。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著名的美国音乐剧。教师:在这部音乐剧中,玛丽亚用她那特有的教育方式,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从最基本的do-re-mi开始教起,教会了孩子们许多歌曲,不仅使他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还找回了他们渴望已久的欢乐和自信。

三、学习唱名do-re-mi-fa-sol-la-xi1、教师: 在歌曲《Do-Re-Mi》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要学唱歌就先学哆来咪。今天,就让我们从最基本的七个唱名do-re-mi-fa-sol-la-xi开始学起。哦,对了,除了刚才给大家引见的新朋友玛丽亚外,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七个神奇的小精灵,你们猜猜他们是谁?他们就是简谱中的七个唱名:1234567。

2、讨论:我们怎样理解这七个唱名之间的音高关系?提问:谁能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活中的理解:用上下楼梯台阶之间的高低关系来理解;教室里同学之间的高低个排列来理解。

音乐中的理解:首先让我们有请七个神奇的小精灵,在黑板上按序排列七个唱名的顺序,大家来唱一唱。然后再移动个别音的位置,大家再来唱一唱。

教师:如果我们再在音符的下面或者后面加上线或加上点,又会产生什么效果?一起来看大屏幕。播放课件

教师:不同音高的音,不同时值的音相互组合就成了一首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试着唱一段旋律。

3、学习带有附点、带有变化音的旋律。播放课件

4、旋律填词:播放课件

教师:好听的旋律,再加上歌词,就会变成动听的歌曲。

音符后面加个点,时值就会长一半。音符下面加一线,时值就会短一半。#在音符左上角,音符就会升半音。b在音符左上角,音符就会降半音。然后我们继续重来一次。

四、学唱歌曲《Do-Re-Mi》

教师:我们来看看玛丽亚是如何教孩子们学习《DO—RE—MI》的。

1、播放歌曲视频:欣赏英文歌曲《DO—RE—MI》。说说初步感受,讨论歌曲情绪。介绍各唱名在英文中的谐音所指,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教师提示: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教师: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中文又该怎样演唱呢?接下来,就听魏老师来给大家演唱中文的《Do-Re-Mi》。

2、指导歌词的学习。播放课件

教师范唱中文版《Do-Re-Mi》。指导学生学习演唱歌曲《Do-Re-Mi》,体验歌曲愉悦的情绪,并尝试用轻快、富于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表演音乐剧片段

教师:我们也来试着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内容。

1、在表演中培养学生顺畅衔接乐句的能力和即兴表演的能力。

2、分组合作表演。把学生分为do-re-mi-fa-sol-la-xi七组。每一组代表一个唱名,采用齐唱、对唱的形式来完成。

3、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选小演员7名上台表演。启发学生自由设计动作,表现情绪和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情节讨论演唱的形式和角色顺序。(齐唱部分,全体“学生”也参与伴唱)

4、表演点评。师生的合作表演《Do-Re-Mi》。师生合作游戏、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和学习的无限快乐。

5、延伸:小结本课内容和音乐剧的特点,布置下节课继续欣赏、学习音乐剧《音乐之声》、感受其无穷魅力。

教师:音乐剧是融音乐、戏剧、舞蹈于一体,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现代歌剧艺术。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一系列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和感受了音乐剧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享受。让我们伴随这轻快的旋律、踏着欢快的节拍离开教室。请同学们回家上网继续查询有关《音乐之声》的详细资料,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学习音乐剧《音乐之声》,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四、播放音乐,组织下课。

播放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音乐,学生分组按序踏着音乐欢快的节拍离开教室。

第二篇:《音乐之声》教案(范文模版)

《音乐之声》欣赏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的概念。2.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3.让学生巩固五线谱和简谱的识谱能力 4.学唱《do re mi》《雪绒花》

A.让学生视唱旋律(边打节奏视唱旋律),从而对歌曲的旋律有初步的记忆 B.让学生朗读歌词,熟悉英文歌词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投入感情去唱

三、教学方法 节奏方面:

手和嘴一起用,边唱便用手打拍子,要求学生节奏要平均,不能时而快时而慢,期初打拍子采取放慢速度的方式,把比较难的节拍单独拿出来讲然后让学生练习。

歌曲演唱方面:

给学生放相关的资料视频,让学生模仿

四、教学过程

1.向学生介绍音乐剧的概念,并区分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的区别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

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

音乐剧和音乐电影的区别

相同之处:以音乐为线索和表达方式,用音乐来抒发情感和主题。

不同之处:音乐剧是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的,大多场景较单一。音乐电影则偏向于电影的形式。

2.向学生介绍《音乐之声》作者及创作背景简介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 理查德·罗杰斯 和 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 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这部音乐剧开演九个月,词作者 Oscar Hammerstein II 就去世了,所以这一部音乐剧,也成为这两位音乐剧界的最佳排档的最后一次合作。

3.向学生介绍《音乐之声》剧情介绍及剧照欣赏

4.《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萨尔兹堡,年轻活泼的修女玛丽亚·任纳尔(Maria Rainer)到退役海军上校冯·特拉普家,照顾他的七个孩子。冯·特拉普上校虽然冷漠严厉,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玛丽亚的纯洁善良,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二人终于走在了一起,可惜刚刚渡完蜜月,他们的安静生活因被纳粹占领奥地利而破碎了。

5.向学生播放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视频资料

6.向学生展示《音乐之声》中所出现的音乐曲目并引出索要学习的《do re mi》和《雪绒花》

1.prelude and the sound of music--序曲和音乐之声

2.overture and preludium--建议序曲-赞颂我主

3,morning hymn and alleluia--晨祷和哈里路亚 4.maria--玛丽亚

5.I have confidence--信心

6.Sixteen going on sevevteen--即将17岁

7.My favorite things--我最喜爱的东西 8.Do-re-mi--哆来咪

9.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

10.the lonely goatherd--孤独的牧羊人

11.So lone,farewell--晚安,再见

12.Climb every mountai----攀越群山

13,Something good--有些好事

14.Processional and maria--婚礼进行曲和马里亚

15.Edelweiss--雪绒花

7.《do re mi》的学习第一课时

A.向学生展示中英文歌词内容,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边歌词,熟悉歌词,教会学生如何去连读英文歌词,帮助学生顺畅的演唱英文歌曲

B.带领大家看着乐谱演唱一遍,然后让学生重温电影相关音乐选段 C.按电影中的演唱方式分配给学生,让学生模仿 8.《雪绒花》的学习第二课时

A.向学生展示中英文歌词内容,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一边歌词,熟悉歌词,教会学生如何去连读英文歌词,帮助学生顺畅的演唱英文歌曲

B.带领大家看着乐谱演唱一遍,然后让学生重温电影相关音乐选段 C.让学生学唱歌曲

第三篇:音乐教案《亚洲之声》

《亚洲之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樱花》,体会日本歌曲的特色和调式。(2)通过律动和表演,感受朝鲜、印尼音乐的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1)教师学生相互交流:长假中你最开心快乐的事有哪些?(旅游)(2)全班学生成立旅游团,去亚洲各国旅游,最后评出最佳音乐小导游。

二、朝鲜民歌(投影朝鲜族风情照,学生猜测旅游的第一站地点)

1、教师提问学生:有谁了解朝鲜民歌?师生共同演唱

2、欣赏歌曲《清津浦船歌》 投影问题:

(1)歌曲的情绪?

(2)随音乐数拍子,感受强弱规律

3、复听歌曲,随音乐打拍子,感受朝鲜音乐特点(有明显的三拍子倾向)。

三、日本民歌《樱花》(多媒体投影樱花图片)

1、教师介绍樱花:樱花属于蔷薇科,春季开花,春日相邀赏樱花是日本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2、欣赏歌曲:投影问题: a 歌曲的速度

b 歌曲的旋律特点 c 歌曲中出现的音

3、学生讨论交流

4、演唱歌曲

(1)学生哼唱旋律(教师启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演唱)(2)演唱歌曲

(3)学生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尝试感受

三、印尼歌曲《星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筑和大海,学生感受大海的辽阔,为以下的教学作准备)

1、学生欣赏歌曲,用身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2、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意境。

3、师生配合演唱歌曲,律动演唱表达歌曲意境。

四、小结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

五、反馈:听三首歌曲录音,判断国家

六、由学生评价最佳音乐小导游,颁发导游证。

七、欣赏三个国家的器乐片断,拓展本课内容。

(投影三个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形状,简单文字介绍)

教学后记:本课通过成立旅游团,评选最佳音乐小导游,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激情。学生通过拍打节奏,律动演唱等方式,了解了三个国家的音乐特征。而多媒体教学的使用使整节课充满艺术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第四篇:《音乐之声》教案

《音乐之声》教案

下面是聘才网小编整理提供的《音乐之声》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音乐之声》教案(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品在反复比照与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体会作品中多处进行比照的用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哆来咪》这首歌,让学生倾听后随意地说说这首歌带给自己怎样的一种情绪或感觉。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建立学生与影片女主角玛丽亚的初次“链接”,既而引领学生去课本中认识这位快乐活泼的姑娘。

二、简介影片

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摄制于1965年,它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改编音乐奖和最佳剪辑奖五项大奖。

《音乐之声》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在各国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影片节奏明快、细腻感人,既富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音乐之声》中善良美丽、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丽亚,奥地利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阳光,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反抗纳粹统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节选的部分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2、课文中的情节发生在怎样的不同场景中?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征?你认为这样两相比照有什么意味?

四、朗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读课文。

要求“演员们”模拟修女们和玛丽亚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调,体会动与静、活泼与古板、率性天真和压抑收敛之间的对比,以及在对比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与美感趣味。深化对不同人物性格的体会和把握。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样评价玛丽亚的?她们喜欢她吗?你从何得知?

从文中找到修女们的评价是很容易的,而她们对玛丽亚的态度则分为两类:以院长嬷嬷为首的众多修女对玛丽亚是似“恨”实爱,而贝尔塔的态度则较为严厉。不过她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玛丽亚不适合留在修道院。

五、探讨性阅读

1、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你认为她合格吗?如果你是院长嬷嬷,能执掌玛丽亚的去留大权,你会让她留下吗?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她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淳良友善,内心充满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院长留她,可以助她修身养性;不留她,是不勉强她的个性发展。应该说怎样做都是有道理的。

2、课文中存在哪些冲突?把它们找出来,说说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品味课文中随处可见的冲突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剧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集中矛盾冲突和变化,将人物性格展示其中。课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规戒律”的修女与无拘无束、无视“清规戒律”的玛丽亚的冲突。在冲突中我们对双方的原则、观点、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还有:

⑴景色的比照: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纯自然景观,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愿的人文景观,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⑵语言节奏的比照:群口杂唱《玛丽亚》一段节奏很快、很紧凑,把众修女七嘴八舌数落玛丽亚的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问答节奏很慢,似乎在我们眼前活画出几位修女在寻找措辞的样子。语言节奏富于变化,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⑶同类人物不同语言和态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长嬷嬷比照贝尔塔,身份同属修女而性格、修养迥异。作者描绘群像而绝不千人一面。

⑷同一人物前后神态、动作的比照: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样子。

„„

在频繁的对比冲突中,情节丰富了、形式更多样更活泼了,剧本的主题也更好地显露出来。

3、读完本课,我们仿佛看到玛丽亚就站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的。作品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作品既为我们正面展示了玛丽亚的举止、语言,又通过众修女的评价从侧面对玛丽亚的形象加以丰富,所以我们感觉到玛丽亚其人如在眼前。

4、介绍故事梗慨,请学生设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离奥地利以后的情形。请注意,设想应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为依据。

故事梗概:

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爱唱歌、爱跳舞的见习修女。她热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美丽。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门,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像云雀一样歌唱,在清澈的溪水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因为她不拘的天性,被认为不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离开了修道院。

她来到前奥地利帝国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做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是一个脾气古怪的鳏夫,他爱他的孩子但却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七个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父亲的爱而变得异常顽劣,曾气走了11位家庭教师。玛丽亚本人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待他们以诚恳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由衷的喜爱。她教孩子们唱歌,带孩子们去郊游,歌声与笑声洒满了田野和山谷。玛丽亚的到来给死寂的家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相爱了,他们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

与此同时,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奥地利。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家园,奔向自由的地方。

【重点、难点】

1、重点:

积累部分实词、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2、难点:

⑴ 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⑵ 墨子的反侵略主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墨子及《墨子》

⑵ 了解部分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⑶ 了解孟子的反侵略主张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能力

⑵ 学习说理中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言气势,增强说服力的说理方式

3、情感目标:

⑴ 揣摩人物语气,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⑵ 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墨子及《墨子》。

2、积累文言知识。

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语气,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学生交流了解的有关墨子的生平,思想。(完成目标一)

(方法:学生课前搜集,课堂交流,教师归纳。)

3、初读课文,整知文意:

⑴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扫清语言障碍。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读准语气,揣摩语意。

⑶ 学生再自由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此环节,初步完成目标2和3,可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来理解词语,解决文意,学生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细读课文,揣摩人物讨论的语气、语意。

⑴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的语气;

⑵ 教师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意;

课件展示:文中有关墨子、公输盘的对话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自行默读课文,结合课件演示的内容,揣摩,交流对话的语气,语意,教师巡视释疑解惑;)

⑶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读准人物对话的语气,教师予以纠正;

⑷ 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课件展示:出示内容“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疑问、反问句式的翻译”“特殊句式”

(此环节完成目标2、3,采用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文言知识解决问题,对于解决问题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也可印发资料,课堂测试。)

5、研读课文,理清结构:

课件展示:

⑴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谁?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⑵ 请抓住一个“见”字,讨论全文由几部分组成。

(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指导点拔。)

6、品读课文,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⑴ 研读课文,探究墨子使公输理屈词穷的原因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2段。

⑵ 课件展示:a文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态度。

⑶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⑷ 墨子抓住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一词,怎样批驳了他的“义”?

⑸ “公输盘服”试推想公输盘此时真的服了吗?他取消攻的计划了吗?

⑹ 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方法:分小组交流、探究,组长做好探究记录,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发言。

7、引导学生欣赏品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课件展示:结合上面几个问题的思考,请你谈谈墨子在第一回合中是怎样让公输盘理屈词穷的?

(此环节完成目标3,采用的方法是学生结合对以上五个问题的思考,品味,交流墨子劝说的艺术,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8、课时小结。

9、反馈训练。

《音乐之声》教案(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品在反复比照与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体会作品中多处进行比照的用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哆来咪》这首歌,让学生倾听后随意地说说这首歌带给自己怎样的一种情绪或感觉。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建立学生与影片女主角玛丽亚的初次“链接”,既而引领学生去课本中认识这位快乐活泼的姑娘。

二、简介影片:

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摄制于1965年,它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改编音乐奖和最佳剪辑奖五项大奖。

《音乐之声》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在各国民意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影片节奏明快、细腻感人,既富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音乐之声》中善良美丽、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丽亚,奥地利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阳光,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反抗纳粹统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节选的部分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2.课文中的情节发生在怎样的不同场景中?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征?你认为这样两相比照有什么意味?

四、朗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读课文。

要求“演员们”模拟修女们和玛丽亚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调,体会动与静、活泼与古板、率性天真和压抑收敛之间的对比,以及在对比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与美感趣味。深化对不同人物性格的体会和把握。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样评价玛丽亚的?她们喜欢她吗?你从何得知?

从文中找到修女们的评价是很容易的,而她们对玛丽亚的态度则分为两类:以院长嬷嬷为首的众多修女对玛丽亚是似“恨”实爱,而贝尔塔的态度则较为严厉。不过她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玛丽亚不适合留在修道院。

五、探讨性阅读

1.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你认为她合格吗?如果你是院长嬷嬷,能执掌玛丽亚的去留大权,你会让她留下吗?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她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淳良友善,内心充满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院长留她,可以助她修身养性;不留她,是不勉强她的个性发展。应该说怎样做都是有道理的。

2.课文中存在哪些冲突?把它们找出来,说说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品味课文中随处可见的冲突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剧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集中矛盾冲突和变化,将人物性格展示其中。课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规戒律”的修女与无拘无束、无视“清规戒律”的玛丽亚的冲突。在冲突中我们对双方的原则、观点、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还有:

①景色的比照: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纯自然景观,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愿的人文景观,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②语言节奏的比照:群口杂唱《玛丽亚》一段节奏很快、很紧凑,把众修女七嘴八舌数落玛丽亚的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问答节奏很慢,似乎在我们眼前活画出几位修女在寻找措辞的样子。语言节奏富于变化,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③同类人物不同语言和态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长嬷嬷比照贝尔塔,身份同属修女而性格、修养迥异。作者描绘群像而绝不千人一面。

④同一人物前后神态、动作的比照: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样子。„„

在频繁的对比冲突中,情节丰富了、形式更多样更活泼了,剧本的主题也更好地显露出来。

3.读完本课,我们仿佛看到玛丽亚就站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的。作品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作品既为我们正面展示了玛丽亚的举止、语言,又通过众修女的评价从侧面对玛丽亚的形象加以丰富,所以我们感觉到玛丽亚其人如在眼前。

4.介绍故事梗慨,请学生设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离奥地利以后的情形。请注意,设想应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为依据。

故事梗概:

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爱唱歌、爱跳舞的见习修女。她热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美丽。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门,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像云雀一样歌唱,在清澈的溪水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因为她不拘的天性,被认为不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离开了修道院。

她来到前奥地利帝国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做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是一个脾气古怪的鳏夫,他爱他的孩子但却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七个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父亲的爱而变得异常顽劣,曾气走了11位家庭教师。玛丽亚本人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待他们以诚恳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由衷的喜爱。她教孩子们唱歌,带孩子们去郊游,歌声与笑声洒满了田野和山谷。玛丽亚的到来给死寂的家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相爱了,他们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

与此同时,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奥地利。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家园,奔向自由的地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和特征;

2.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

3.学习欣赏电影并加以评论。

学习重点:学习欣赏、评论电影。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音乐,是人类发自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的艺术结晶,是人类情感最美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喜爱音乐的人是快乐的,有音乐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今天课文中将与我们见面的就是一个与音乐缔结了生命联盟的姑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向大家描述你心中的玛丽亚形象。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开头部分,和你心中的形象做一个比照,说说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否正是你心目中的玛丽亚的形象,她是否很好地表现了这个人物。

课文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天性活泼率直的姑娘,她在音乐里浸着,在快乐里浸着,在大自然中找到了最舒适的心灵栖息所;她拒绝接受条框规章对自己本性的修改,她在不经意间嘲讽了所有的压抑与限制;她是那么善良,毫无心机,她是那么个性鲜明,让人头疼更惹人喜爱„„

应鼓励学生对人物进行个性化的、独出胸臆的理解。

文本为我们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间。而电影在使人物形象呈现更为具体生动的面貌的同时,也终止了我们在头脑中构思人物的过程。先给学生充足的余地去构想,然后谈谈自己心目中的主人公形象,再与电影中的形象加以对照,在吻合与不吻合的讨论中,人物形象会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鲜明和立体起来。

三、探讨性阅读

1.课文中的修女们用什么来比喻玛丽亚?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你也试着用一两个比喻去形容一下玛丽亚。

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作“皎洁的月光”和“天上的云彩”,真是抓住了她的神韵之所在!学生一定有更多新颖别致充满妙趣的比喻,尽情去欣赏和称赞他们吧,因为孩子是与诗最接近的人。如果有的学生感到困难,可以点拨他从扣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或强调她的灵动不羁,或强调她的能歌善舞,或强调她的不拘小节,或强调她的善良可爱──重在体会和表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神似意会。

2.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概括玛丽亚的精神实质,它会是什么?

也许那该是一个“爱”字吧。爱音乐、爱自然、爱孩子、爱生活,无处不得欢乐,无处不可放歌,这是一个与音乐联谊的心中充满爱的姑娘。她身上散发着圣洁的爱的光辉,是那么光彩照人!

3.文中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如果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一片阴冷的愁云惨雾之中,你认为怎么样?

文中有两处场景,都很美丽。但山坡草地上的风光充满野趣,而修道院里的景致优雅、肃穆。这样的场景描写一方面衬托了人物的行动与性格体现,另一方面又构成了一种对比。在两相比照中,越发突出了身处自然风光中的玛丽亚是多么欢快活泼,也显出身处修道院中的玛丽亚收敛得何等艰难。

对于第二问,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如果有学生认为故事发生在阴冷的场景中更能突出女主人公乐天的性格,并使她的歌声和容颜如阳光般具有驱散愁云惨雾的功能,也是不错的想法。不妨对他改换角度思考问题予以赞扬。

四、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欣赏电影《音乐之声》,品评译名。

世界各国的人们在译名上曾发挥想像力,做了多次再创作。香港的译名是《仙乐飘飘处处闻》,强调影片中优美动听的歌曲;台湾的译名是《真善美》,道出该片的真谛;埃及的译名是《柔情蜜意》;葡萄牙的译名是《心灵深处的音乐》;泰国的译名是《天乐的魅力》;西班牙的译名是《笑与泪》;阿根廷的译名是《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人》,侧重刻画女主角的性格;德国的译名是《我的歌,我的梦》„„当你欣赏完这部影片之后,请你品评一下,你最喜欢哪一个译名?你还有更好的译名建议吗?

2.为什么《音乐之声》能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你认为它堪当此殊荣吗?出示电影海报,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或就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发表看法,如人物形象、故事内容、音乐运用、场景设置等。

3.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山麓,那里的湖光山色令人迷醉;而素有“音乐之乡”之称的萨尔茨堡是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故乡,浓郁的音乐氛围使这一片优美的自然景观变得更具灵气。影片中的许多歌曲更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献给人类灵魂的高尚礼物,半世纪传唱不衰。让我们来学唱这些经典歌曲,在优美的旋律中获得精神境界和美感的提升。附:《音乐之声》中的经典曲目:《哆来咪》(DoReMi)、《音乐之声》(TheSoundofMusic)、《雪绒花》(Edelweiss)。

第五篇: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1、通过欣赏歌曲《Do-Re-Mi》,复习柯达依手势。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结合柯达依手势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练习。

3、尝试用英文演唱《雪绒花》。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雪绒花》。

2、通过欣赏电影《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

如何演唱好歌曲《雪绒花》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碰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柯达依手势,欣赏《Do-Re-Mi》

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你们都爱看些什么电影呢?(学生回答)电影可以分成很多类,有动画片、喜剧片、战争片、生活片、音乐片等。

有一部曾获得过奥斯卡奖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70多年前的奥地利萨尔斯堡。在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性格活泼、美丽善良,喜欢唱歌,会弹吉它。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位退役的海军上校家当家庭教师,上校的七个孩子很调皮、每次家庭老师都会被他们气走,玛丽亚是他们的第十二位老师,她用爱心与音乐和七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成为了好朋友,玛丽亚教会了孩子许多歌曲,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得到慈母般的温暖。

她究竟是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认识1234567这七个基本音符?让孩子们喜欢上音乐的呢?听!(播放歌曲《DO RE MI》)

2、有同学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3、玛丽亚在教孩子们唱这首歌时,把音乐中的七个唱名与英语中的常用词巧妙的编织在了一起,非常生动有趣。比如“mi”与英文中的“me”我同音,“fa”与英文中“far”远同音,这样不仅便于记忆,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翻译成中文是这样唱的。我想请大家用学过的柯达依手势配合老师唱一遍歌曲,会唱的同学跟我一起唱,好吗?(老师边唱中文版,边结合手势)。

三、介绍歌曲

1、师:老师送给你们一幅画(多媒体展示雪绒花的图片),你们知道画面上的这棵草叫什么名字吗?生„„

2、老师介绍:它叫火绒草,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高山植物。它的叶面覆盖有白色的绒毛,开花的时候,小花的四周也环绕着白色的苞片,远远看去,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覆盖着它,所以当地的人们叫它薄雪花、雪绒花,它生长在高山上,只有勇敢的人、坚强的人才能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如今雪绒花已经成为奥地利的国花。

3、有一次上校外出回来时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他们的爸爸回家,歌声深深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歌唱的兴致。上校轻拂吉他,演唱了一首《雪绒花》,你们想听吗?

让我们边听音乐,想想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尝试为它伴奏。

听音乐(你们猜出来了吗?)

三拍子。

4、听老师用中文演唱歌曲,为老师打拍子。可以只在强拍处轻轻拍手。

5、好听吗?今天我们来学唱《雪绒花》。

四、学唱《雪绒花》

1、学歌词:《雪绒花》的歌声随着影片的放映受到大家的喜爱。我们看歌词(多媒体出示歌词)你能试着把歌词中人们对雪绒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生:带着自己对歌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2、学歌谱:读得真好,要是能配上音乐就更棒了!

运用我们学过的音乐知识,说说下面四行乐句,有哪些是变化重复?哪些是完全重复?哪行是对比乐句?

你能试着划拍将它们唱出来吗?

3、巩固旋律:老师发一个音,“lu”,请你们也试着发这个音,嘴型要圆,口腔打开,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来熟悉一遍旋律,注意强弱规律。

4、唱歌:现在旋律熟悉了,大家来试着将把歌词装进来,唱一唱吧。

五、歌曲处理

我们知道,一首歌曲,如果从头到尾都用一种感觉,一样的力度来表现是不会有感染力的,歌曲旋律平稳优美,你觉得哪一句是激动的呢?

(单独拿出来练唱)

补充:我们把三拍子的强弱关系唱得明显一点。

让我们有感情地将这首歌唱一遍。六、二声部

真好听!徐老师为这首歌曲配了个简单的二声部,我和高声部的同学合作一次,请低声部同学仔细听。

1、初听合唱(出示歌谱)

2、低声部同学看老师的手势演唱。(两遍)要求,边听边唱,声音和谐。

3、合唱,歌词。

七、英文演唱

1、《雪绒花》的英文版本也很好听,老师也刚学的,想唱给大家听一听,如果唱得好的话大家给我一点掌声!

老师演唱。

2、教读英文:有的英文大家没有学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试着跟琴演唱英语歌曲《雪绒花》。

4、介绍:不久,德国纳粹分子占领了萨尔斯堡,并强迫上校为他们的军队服务。上校为了不背叛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了《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生活安宁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听众非常激动。他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播放影片)

5、让我们带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跟着音乐伴奏分别用英语和中文演唱《雪绒花》。(乐器伴奏)

八、总结

今天的课将近尾声了,同学们能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回答:略)大家说的不错,正是有了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电影,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下载音乐之声教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之声教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音乐故事片的杰作。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并与女主人公的生活、命运紧紧相连。影片中有独唱......

    音乐之声

    对电影《音乐之声》的音乐分析本片另一看点在于富有诗情画意。景美、人美、歌美、镜头也美。片头一连串航拍长镜头展现了奥地利的壮丽河山:雪峰、峡谷、镜湖、教堂……与湖光......

    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1010081zhang199401音乐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即时打动人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大三......

    音乐之声

    真实的故事 格奥尔克·冯·特拉普男爵生于1880年4月4日,扎拉(Zara),当时还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父亲是海军上校,他也想献身海军事业,所以参加了皇家海军学院。当他还是一个年轻......

    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河北围场新拨中学 李海燕学习目标1.把握人物形象特征2.欣赏音乐剧作品,学习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和技巧3.体会奥地利人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分析人物性......

    音乐之声范文

    《音乐之声》观后感 文学院汉语言07级3班:徐明学号:07016110 故事讲述了热爱音乐的修女玛丽娅在退役海军上校范普森家中做家庭教师的故事。善良的心灵和美妙的音乐帮助玛利亚......

    《音乐之声》

    《音乐之声》赏析第一次看《音乐之声》这部经典影片是在高一的时候英语老师给我们看的,当时我就被电影里那种美丽的风景、优美的音乐、美好的心灵以及那种种诚挚的爱所吸引。......

    音乐之声

    从奏鸣曲式角度浅谈《音乐之声》的音乐布局 工科试验0948班 林嘉颖 3090100768 摘要 奏鸣曲式分为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而经典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情节构思——玛利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