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3 08:0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范文模版)》。

第一篇: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范文模版)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现实意义

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不是简单的改变,而是从体制上、机制上的全面彻底改革。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是明晰产权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完成改革发展目标,不管是对农村信用社,还是对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可促使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源于农村,发展于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中发展壮大自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有效提升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增强社会形象和信誉度,进而提高竞争力。从农村信用社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只有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了,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

(二)可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更好地为支持地方中小企业和“三农”服务。农村信用社由于信誉度不高,生存空间狭窄,难以与其它金融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会极大地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誉度,加快资金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更好地支持地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可将支农资金主渠道和服务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向城市发展,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减少,加之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其金融业务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邮政储蓄吸收了部分农村资金,农业生产保险相对短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滞后,农村金融体系比较脆弱,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便于其在资金拆借市场拥有与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的席位,从而拓宽融资渠道和规模,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四)可推进农村金融产权制度改革进程。过去,由于信用社的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不活,出现了诸多不适应农村经济体制问题。

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坚持以县(市)为统一法人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重点解决产权分散、内部人控制、内控管理薄弱、公司治理不够好等问题,从而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组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按照国家银监会关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政策标准,当前制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股金结构不合理,投资股占比偏低。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之一是投资股比例标准值不低于90%。可是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偏低、历史包袱沉重、经营效益不佳,难以吸引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个别地方农村信用社对老股金已多年不分红,致使一些资金充裕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对信用社不看好,对信用社的发展前景失去信心,不愿意承担风险,导致投资股占比上不去。同时,少数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过程中还存在存款化股金、贷款入股以及不惜以高成本来增扩股金等不合规现象,造成股本金结构先天不足,产权分散且流动性大,为农村信用社未来发展留下风险隐患。

(二)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度大。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一直是困扰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各家信用社千方百计加大清收力度,相继出台了很多清收盘活的政策措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收效甚微。主要成因为:一是贷款责任落实不到位。过去农村信用社的授权授信和内控制度不健全,信贷管理松散,漏洞较多,既有信贷审查不严、资信条件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贷款,也有未办理任何抵押、质押、担保手续的信用贷款。在最初形成不良贷款时,信贷管理没有及时跟上,本息积欠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致使信贷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近年来虽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清收盘活,由于缺乏有效可行的责任追究办法,造成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难度加大。二是贷款客户信用观念差。受社会信用环境中不良因素影响,有些贷款客户不讲信誉,产生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有的恶意破坏和信用社之间的信用关系,转移其有效资产,悬空债务。也有相当部分贷款客户在还贷无望情况下,人为拖欠或拒绝归还信用社贷款本息。同时,在依法保全信贷资产执行过程中,法律部门执法力度较弱,多数不良贷款在收回的执法过程中半途而废。三是抵债资产变现难。信用社抵债资产绝大部分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接收的,存在有接收手续不合法、抵债资产实际价值与接收价值背离现象。例如有的抵债房产以前没有实行屋随地走,只有房产证,没有土地使用证。还有些抵债物品由于管理不善,内在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存在抵债物多头抵债现象,变现困难重重。四是清收盘活手段单一。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的主要手段就是对员工考核时进行绩效挂钩。这种办法对金额小、清收较易的不良贷款效果明显,而对那些清收难度大、金额高的不良贷款,却很难奏效。

(三)拨备提取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实行资产五级分类后,不断加大了拨备的提取力度,但因欠帐太多,大多数信用社目前所提取的拨备金额与应提取金额相比,差距较大,拨备提取任重而道远。

(四)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机制僵化。农村信用社在向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过程中,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没有建立起决策、执行、监督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激励和约束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匹配。具体表现为:一是“三会”组织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职能。信用社职工代表大会代替了社员代表大会,信用社领导班子会议代替了理事会,监事会也未能履行章程赋予的职责。二是民主管理流于形式。多数农村信用社很少召开或根本没有召开社员(股东)大会,很多社员(股东)不熟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社员(股东)不知道自己享有知情权,无从参与监管。三是激励机制缺乏动力。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不完善,很难体现责、权、利的结合和贡献大小的区别。四是监督制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农村信用社管理权、经营权、监督权都存在于一个领导集体之中,没有真正做到“三权”分离、“三权”制约,自我约束难以奏效。

三、相关对策建议

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是一项艰巨的复杂工程,标准高、要求严。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定量指标、高度关注定性指标,有的放矢,严

密梳理,审慎经营,确保各项指标足额到位,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制度要求的农村商业银行。

(一)重新设置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按照积极、稳妥、合规的原则,对现有股权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增资扩股来重组产权、明晰产权。在股权投资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放宽条件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资本投资入股,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以壮大信用社资金实力,提高抵御风险和发展能力。同时,对拥有投资股的社员,不仅要享受农村信用社的优惠服务,而且还可以按照“一人一票”原则拥有参加信用社业务经营管理权、重大项目决策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信用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二)大力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有效降低不良贷款占比。一是优化增量。要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要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切实做到审贷分离。要加强对新增贷款质量的考核,确保新增贷款不良率控制在较低比例内。二是活化存量。要积极采取经济、法律等方式,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力度,努力提高有效清收比例;要加强对非信贷资产尤其是抵债资产的管理,加快处置进度;要充分利用新出台的贷款核销政策,加大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要积极探索委托清收、风险管理、打包处置、包装推介、债权拍卖等不良贷款清收和处置新方式,确保不良贷款真实双降。三是争取政府支持。信用社要根据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政策标准,结合实际列出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争取地方政府用股权置换或用优质资产置换等措施化解不良贷款,使信用社不良资产置换剥离工作尽快得到推动,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创造良好条件。

(三)加强成本核算。要把成本核算工作做深做细,真正做到能够分客户、分产品核算成本,合理定价,合理让利,理性参与竞争,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对内部利润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绝对数,还要考核相对数。要加大对人均指标的核算,并要与先进银行的标准进行对照,找出自身差距,明确改进方向,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三会”制度。严格实行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分离,形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真正发挥作用的新型法人治理结构。二是规范操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理事会经营决策机制,充分发挥高级管理层和内设专业委员会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把经营班子深化为经营执行机构,把监事会深化为经营监督机构,有效探索在高级管理层下设置专职合规部门,对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章、行业管理准则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三是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坚决摒弃按行政管理机关设置内部科室和按行政级别设置纵向管理机构的问题,要按照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对现有的内设机构和营业网点进行整合,构建全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对每个营业网点,要充分考虑其经济合理性,要在经济性与集约性的基础上,测算出每个网点的盈亏平衡点,对于业务量小、长期亏损、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网点,要限期妥善予以解决。同时,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使各个岗位人员的潜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跨越。

(五)加强沟通汇报,落实政府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在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完善原农村信用社房屋权证、减免税收、优质资产置换不良贷款、相关费用减免等方面,都主要依靠当地政府来组织实施。因此,信用社要向地方政府多沟通、勤汇报、求理解。要向政府汇报信用社的经营情况、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使当地政府从根本上认识到支持信用社体制改革就是支持发展地方经济,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尽快成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附件一:

XXX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XXX农村信用社对辖内经济、金融、社会环境以及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认为,XXX农村信用社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在XXX组建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组建XXX农村商业银行的必要性

随着近年来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XX联社各项业务指标在XXX各金融机构中均处于领先地位,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比较江华农商行组建之前各项经济指标,XX联社相差不大,部分指标具有较大的优势。由于体制的局限和历史的原因,制约了XX联社又好又快地发展,影响了服务“三农”潜能的发挥,弱化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从江华的成功实践来看,可以通过对现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将现有机构做大做强,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质量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一是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需要。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基本确定,银监会提出“争取用5-10年时间将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监管将与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近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也要求已经过渡到统一法人的农村信用联社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制组成农村商业银行。因此组建XX农村商业银行符合中央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方向,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然选择。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目前, XXX信用联社实行了统一法人体制,逐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审计委员会,运作规范,成效显著。但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XX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XX联社基础上,通过股份制改造,构建架构规范、运作科学、治理有效、适应社区性特点的公司治理模式,切实增强股东的权力和责任意识,使股东真正关心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同时,将进一步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董事会决策、管理层经营、监事会监督的法人治理模式,最终建立合理、有效的营运和管理机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三是增进市场信心的需要。从当前金融服务体系现状来看,政策性银行业务狭窄,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大量撤并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区域主要的金融机构,市场占有、服务对象的份额均占有重要位置,承担了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虽然在经营中同样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运作,同时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但由于没有银行的牌子,许多经营活动受到政策性歧视,如一些涉农财政性存款,因自上而下的文件规定要求开户结算在商业银行,把农村信用社排斥在外,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不能反哺农村,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纷纷仿效,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能享受银行业的“国民待遇”。另外,部分社会公众对农村信用社存有偏见,认为信用社没有银行可靠,客观上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的难度。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将会使牌子更加响亮,业务渠道也将进一步拓宽,2 自身经营环境会明显改善,可以充分发挥“银行”无形资产的品牌作用,增强城乡客户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赖感,有利于增加并长期稳定可用资金来源,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壮大。

四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近年来,XX联社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受自身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较之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需要在诸多方面必须达到商业银行的标准,客观上促使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同时以现代金融理念指导具体经营工作,修订和完善信贷、财务、人力资源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是发挥支农资金主渠道和服务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向城市发展,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减少,国有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机构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上存外调,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血”是不争的事实。农村金融体系比较脆弱,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便于其在资金拆借市场拥有与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的席位,从而拓宽融资渠道和规模,更好的发挥支农资金主渠道和服务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当前,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压力和业务竞争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农村信用社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有被其他金融机构重组的可能。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后,实行股份制的形式,完全以商业银行的模式运作信贷资产,既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又符合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社会整体知名度。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以商 3 业银行的品牌深入到客户意识中,扩大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在农村、客户在农村、前途也在农村。立足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发展,乃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其更能专心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能为本地提供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支撑。在贷款审批权限上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支持县域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七是扩大财税收入来源,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其营业及经营所得必须纳税,同时通过发放贷款等资金投放手段,可以使税收来源放大,实现下游税源。如果在现阶段不进行改革,做大做强,在未来可能被其他周边县区金融机构兼并,成为其他地区商业银行的子公司,税源可能外流。如果组建成功,在机构设置上,可以打破区域界限,到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吸收外地资金用于当地发展;也可以兼并和收购本市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信用联社,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另外,通过努力,做好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准备工作,争取达到银行上市的条件。农商行一旦上市,全国资金回流,资金有可能几十亿或成百亿增长,对当地经济发展支持更大。

二、组建XX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行性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精神,对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要求,根据XX地方经济和信用社自身发展现状,通过各方努力,XX联社可以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

截止2011年6月末,XX联社资产总额为99981万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53350万元;负债总额97624万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 96609万元;所有者权益2357万元;全县农村信用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8270万元,占比15.5%,其中:次级类贷款106万元,可疑类贷款7992万元,损失类贷款172万元,分别占各项贷款余额的0.2%、14.98%和0.32%;股本金余额1955万元,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3.27%和3.27%,拨备余额3786万元,拨备覆盖率47.78%;实现经营利润217万元,资本净额1707万元。全县农村信用社有营业机构15家,其中信用社(部)12家、信用分社、储蓄所3家,有在册正式职工132人。

1.经营实力不断壮大,具备组建条件

一是科学实施市场定位战略。XX联社面对产业化结构调整与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发展思路,明确市场定位,立足于“三农”,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保障和支撑,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近期目标和努力方向,强势拓展各项业务、凸显个性化经营特色,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农村商业银行品牌。

二是不断增强营运资金实力。实施“巩固阵地、扩大辐射、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的战略决策,通过扩大盘子、提高占比、优化结构、集约化经营,加速电子化建设步伐,注重量、本、利结合,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两手并重,达到资金总量攀升、结构协调和规模扩大。截至2011年6月末,XXX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75亿元,其中XX联社为9.66亿元,占比31.41%。

三是合理扩张服务“三农”规模。坚持以“XX人民自己的银行”为第一定位,树立“大农业”观念,优先安排资金支持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运用信贷杠杆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抓住推进全民创业契机,加大对微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全县已有23个“龙头”企业、5近100户民营企业、580户个体工商户与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为信用社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发展的机遇。截至2011年6月末,XXX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6亿元,其中XX联社为5.33亿元,占比为61.98%,优质客户群体的覆盖面占据了全县金融机构的大“半壁”江山。

四是全面提升经营收益水平。加强经营核算,加大收息力度,开办中间业务,提高增收水平,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推动效益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6月末实际经营利润217万元。

2.风险管理和法人治理水平已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要求

⑴风险管理指标可以达到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条件。截止2011年6月末,XX联社资本充足3.27%,核心资本充足率达3.27%,通过募股,可以使注册资本金、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超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2008年第3号令)确定的5000万元和4%、8%的标准;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15.5%,离规定的5%标准差10.5个百分点,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压缩到5%以内;按照《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XX联社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应达到4209万元,实际余额3786万元,拨备缺口为423万元,通过压降不良余额和增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可以使贷款损失准备准备金充足率保持在150%以上。

⑵具备了一定的法人治理基础。统一法人后,XX联社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三会”分设,“三权”分离,“三长”分开,相互制约作用明显增强。① 理事会发挥决策中心作用,致力于大局决策。理事会严格执行法人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对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目标、风险防范和信贷投向投量等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决策,授权经营管理层实施。同时,建立了季度工作汇报制度,按季听取经营管理情况汇报,充分体现了理事会决策的导向作用和权威性。

② 经营管理层发挥经营中心作用,致力于业务经营。经营管理层对基层社实施授权,分级管理。一是在人事管理上推行“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用工制度,并通过业务量计酬,建立起绩效挂钩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在信贷管理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和基层信用社主任综合管理能力分别授予不同的信贷审批权限;三是在财务管理上,实行“限额管理、包干使用、节约奖励、超额不补、违规必究”的管理办法,保证了财务核算的规范严肃;四是在经营运作上,以发展为动力,以安全为核心、以效益为中心,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完善服务方法,促进了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③ 审计委员会发挥监督中心作用,致力全方位监督(受业务规模限制,未设置监事会)。一是对理事会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进行有效监督,二是对经营管理层执行理事会决议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三是对社风建设和监察审计效果实施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四是对XX联社的经营成果真实性进行督查。

3.其他条件亦可以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要求

⑴可以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章程》。根据《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2008年第3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可以制定出符 7 合规定的《章程》。

⑵发起人符合规定。近年来,XX联社通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不断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农村信用社形象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如XX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募股,可以确保新募股金如期足额募集到位。

⑶员工素质符合要求。XX联社近年来加大了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实施“以人为本”战略,施行“素质工程”,通过集体办班和鼓励职工自觉参加各种学习和学历教育,培养“知识型”员工,提升员工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全社132名员工中,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58人。同时,通过创建“文明单位”和“业务技术比赛”等活动,培养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业务骨干,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

⑷营业条件已经全面改善。近年来,XX联社开展了办公条件改善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和案防设施投入,目前全县15家营业网点大部分都进行了重新装修,面貌全面更新,统一门面设计,统一形象宣传,统一行业标识;并按公安部门要求配备防火装置,安全设施全部达标;实现全省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信息共享。规范、安全的营业条件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证。

三、XX联社组建农商行存在的困难。

农商行组建的基本条件通过各方努力可以达到,但是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是不良贷款占比较高。按照贷款五级分类,2011年6月末XX联社不良贷款8270万元,占比15.5%,离规定的5%标准差10.5个百分点。另据2011年6月末信贷管理系统动态管理统计,XX联社不良贷款余额为1386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达25.98%,离5%标准差20.98个百分点。由于不良贷款实行动态管理,要掌握不良贷 8 款压缩的主动权,必须使用倒算的方法,将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4%以内,要达到该指标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困难,必须下大力气清收不良贷款,全年可以压缩4000万元,另外需要政府用土地置换不良贷款8000万元左右;二是盈利能力有待增强。受规模相对较小、金融产品单

一、技术创新不强、中间业务面窄等因素的影响,业务拓展进度较慢,收入增长渠道有限,发展后劲不足。

四、启示及结论

通过对XXX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经验的分析,结合XX联社目前的经营状况和XXX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全国地方金融改革大局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来看,XX联社组建XX农村商业银行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也是非常可行的。同时根据银监会的要求,在3年的时间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方向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不符合条件的兼并重组。组建农商行不是一家二家的事,而是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打造属于“XX人民自己银行”的金字招牌,牢固树立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

第三篇: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之法律程序

摘要:

一、组建工作及申报程序

(一)申请筹建的各项工作 1.符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条件,经银监局同意后即可着手筹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加强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筹备工作小组; 3....

一、组建工作及申报程序

(一)申请筹建的各项工作

1.符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条件,经银监局同意后即可着手筹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加强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农村商业银行筹备工作小组;

3.履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程序。召开县级联社及农村信用社社员待表大会,按照规定程序审议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决议,以及通过必要的授权决议。

4.开展清产核资及净资产分配工作。县联社或筹备工作小组(受农村信用杜社员待表大会委托)聘请有审计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和整体资产评估。筹备工作小组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复查。筹备工作小组、县联社、中介机构三方按整体资产评估结果确认净资产。在此基础上,筹备工作小组提出净资产分配方策;

5.验收整改。经银监会授权,银监局组织对组建阶段各项工作,重点是法律程序、清产核资、净资产分配工作进行验收,向筹备工作小组出具《验收意见书》。筹备工作小组针对验收发现的问题予以整改,出具整改报告,银监局复查。银监局跟据对组建工作检查验收和复查结果,出具《组建工作验收报告》,对组建工作法律程序有效性、清产核资结果真实公允性负责;

6.中介机构按整改后的情况出具最终清产核资报告及净资产确认书;筹备工作小组出具净资产分配意见;

7.确定新发起人。筹备工作小组制定增资扩股方案,设置和理的股权结构,制定募股说明书,按公正透明的原则征集新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农村信用社原股东自愿作为发起人的,应有优仙认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的权利;

8.在各项筹备工作完成,符和申请筹建标准后,筹备工作小组准备申请文件,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筹建申请。银监局受理后,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将初步审核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受理情况、申请材料完整性、组建期间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验收整改落实情况、是否符和设立条件等)、《组建工作验收报告》和《申请材料》上报银监会审批。

(二)申请开业的各项工作

1.增资扩股和验资。发起人认缴全部股金后,筹备工作小组聘请中介机构进行验资,出具验资报告。增资扩股和验资应区分原农村信用社股金转增银行股本与新股东投资入股;

2.筹备工作小组就高级管理人员与独立董事人选资格与银监部门沟通;

3.召开创立大会、股东大会(农村和作银行为股东待表大会。下同)、职工待表大会、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筹建工作报告、章程、选举董事(含独立董事)和股东监事。职工待表大会选举职工监事。发起人、股东人数较多、不能全部参加会议的,可委托待理人出席会议。股东大会实施律师见证制度;

4.召开董事会、监事会。选举和聘任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基本管理制度办法等;

5.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拟设银行名称预仙核准;

6.筹备工作小组准备申请文件。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开业申请,银监局受理后,在二十个工作日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申请材料上报银监会审批。

二、审核要点

(一)申请筹建材料审核

1.申报材料完整,附件齐全;

2.组建对象符和规定条件;

3.县级联社和农村信用在社员(待表)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齐全,会议程序及决议内容和法和规;

4.《发起人协议书》内容和法和规,程序和法有效;发起人具备投资入股金融机构的资格;

5.清产核资工作过程深入完备,评估结果真实公允;净资产分配法律依据充分;报告内容细致翔实;

6.中介机构资质及参与审计评估人员具备和法资格;

7.清产核资工作的验收整改完全落实;

8.地方承诺的各项扶持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9.筹建方案中关于明晰产权增资扩股、完善法人治理、健全内部控制、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措施符和监管要求,切实可行。

(二)申请开业材料审核

1.申请材料完整,附件齐全;

2.创立大会、股东(待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职工待表大会审议通过各项决议程序完备、决议内容和法和规;

3.《章程》和法和规,内容完备可行;

4.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和晌职资格;

5.股本结构以及股权设置符和监管规定,并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6.股东具备投资入股金融机构的资格;

7.《验资报告》符和法律规定,约定的审计内容完备;验资机构资质和法;

8.法人治理、机构设置、职责分工、主要管理制度及业务发展规划符和监管要求;

9.业务范围已批准开办与拟开办部分予以区别;

10.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明晰;

11.法人总部营业场所和安全防范设施证明文件齐备。

三、有关事项说明

(一)机构名称

1.以县(或县级市,以下统称县)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其命名规则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名十县名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县名十农村商业银行”。

2.以地级市辖区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命名规则为“地级市名十市辖区名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地级市以“市区、郊区、开发区联社”等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可能出现重名的特殊情况,另设字号,不单独以地级市名称作为字号,命名规则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名十字号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如江苏省苏州市区农村信用联社申请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二)筹备工作小组组成农村商业银行筹备工作小组由地方政府负责人,县(市 区)农村信用社联和社、银行监管负责人以及税务、工商、土地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筹备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

(三)设立方式

农村商业银行采娶发起方式设立,一般采娶平价发行的方式。农村商业银行筹备工作小组制定的募股说明书须在辖区内进行公告,时间不少于七日,征集发起人应贯彻公正透明的原则。

(四)股权设置、股东资格与持股比例规定

1.股权设置

农村商业银行股本结构应充分考虑股东来源的待表性。在股权设置中应处理好自然人股与法人股比例的关系、高管人员持股与普通员工持股比例的关系,既要防止大股东控权,又要避免股权过于分散形成内部控制。拟定的注册资本总额应适当超前,至少满足开业两年内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2.股东资格

农村商业银行股东应符和《关于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暂行规定》中有关向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资格。自然人股东应在当地居住,法人股东注册地址应在当地。

(1)新入股的法人股东,设立时间应为两年以上,并符和连续二年盈利、净资产30%以上、长期投资比例(包括本次投资)不超过自有资本50%、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等法人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的要求。

(2)新入股的法人股东,属于原企业改制的,原企业经营业绩及经营年限可以延续作为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年限。

(3)非法人的经济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以经济组织名义入股的,应符和法人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的要求,视作法人股管理;不符和法人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要求的,以自然人身份入股,按自然人股管理。

(4)个体工商户,作为自然人入股。

3.持股比例

(1)单个自然人股东持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5‰,职工持股和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25%,农村和作银行的非职工自然人股东持股和计不低于股本总额的 30%。

(2)单个法人及其关联企业(含中外和资与外商投资企业)持股和计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持股比例超过5%的应报当地银行监管机构审批。

(五)原农村信用社社员股金处理

筹备工作小组应妥善制定原县级联社和农村信用社社员股金处置方案。在社员退股

前,由县级联社和农村信用社社员(待表)大会审议通过股金处理方案:一是全面披露农村信用社的凤险状况和凤险化解措施,以及未来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发展预测和面临的凤险。实事求是做好宣传工作;二是社员在自愿前提下可以将量化后的股金折算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股份;三是对坚持要求退股的原社员,在净资产量化后允许其退股;四是对既不愿增资入股又要求维持原股金的社员,折算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的股份。折算后的股份金额达不到一个投票权标准的,不具有投票权;五是对暂时无法确认身份的股金,仙行打包折算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的资格股,不行使表决权。待股东身份落实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六)法人治理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应按现待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并逐步完善。

1.关于独立董事。董事会中应有1-2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人数计入董事会总人数中。在首届董事会中应设有独立董事。申请开业时独立董事暂时不能到位的,留下空缺于开业一年内补充。独立董事的产生及职责可参见《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第 15号)

2.关于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下应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开业时应设立凤险管理委员会,法人股东持股比较集中的地方,应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其他如薪程嘲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可以在开业后逐步建立。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及人员构成可参见《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2〕第15号)

(七)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农村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比照《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中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规定执行。农村和作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参照有关规定执行。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和作银行应积极向社会招聘引进和格的高级管理人员。

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和作银行申请开业时,其董事、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副行长、监事长的任职资格由银监会负责;副监事长、营业部总经理、信贷、财务会计和内部审计部门总经理、支行行长和支行副行长由银监局负责审核。

(八)银监局负责或授权银监分局负责审批原农村信用社及其分社、储蓄所变更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应当在许可证、营业执照、分支机构设立、凭证印制、印章、牌匾等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开业。农村商业银行开业后即启用新的印章、凭证,自行制作独立的行徽、标识。

(九)申请材料报送程序及格式

1.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申请人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和作银行筹备工作小组”;申请书主送机关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抄送机关为银监局和银监分局。申请书由银监局负责受理并初审,银监会负责审批和核准。

2.申请材料采用活页装订的方式、纸张幅面为209×295毫米规格(标准A4纸张规

格,需提供原件的历史文件除外)。申请材料的封面和侧面应标有“关于申请筹建XX农村和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字样,申请材料须用中文简体仿宋GB2312小三号字体书写。如需提供原件的历史文件是以英文书写的,应附中文译本且以中文译本为准。申请文件一般采用双面打印。

3.申请材料一式四份,银监会两份,银监局一份,银监分局一份。

4.银监局上报《审核报告》(《组建工作验收报告》作为附件)一式两份正式文件。

(十)银监局及银监分局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的指导,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标准和申请材料目录,严把受理和审查关,确保组建质量。各银监局统一整理归纳辖区内组建工作遇到的有关问题,向和作部反映。和作部原则上不接待申请单位直接咨询。

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应严格依法进行,按照规定要求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形成法律文书,不得逆程序违规操作。

第四篇: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宽松再加上政府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 策,因此,宗教信仰在部分农村地区又有所复苏,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鲁 西南的一个县城为例, 谈一下宗教活动现状以及它对农村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 用和消极作用,从而对农村宗教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宗教;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管理引导 目 录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 …………………………………….………..….2

(一 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 ………………………………………...…… 2(二 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 ………………………………...… 2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 4(一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4

(二 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 4(三 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 …………………………………………………..4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4

(一 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5

(二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5

(三 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5

(四 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 5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 ……………………………………………….…...6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 6(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 6(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6(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 6(五 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切实关心农民生活 ………………………………..7

五、参考文献 ……………………………………………………………………..…...8

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鲁西南是山东省一个比较贫穷的地区, 由于经济落后以及人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因此比 较容易接受宗教思想, 宗教活动相对来说频繁一些, 并且宗教类别繁多,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笔者选择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县的宗教信仰情况, 再联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对当前农村 的宗教信仰略作如下描述: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

宗教不是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生发展有其一定的 社会原因,结合我们县的一些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宗教存在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原因。

(一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

X县城有将近七十万人口,十八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就有七个基督教教会,整个县城有 两万三千多人信仰基督教。另外在信教群众的特点上与过去有了一些不同, 八十以及九十年 代初, 信仰宗教的多是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且大多数人不识字, 到了九十年代后 期以及本世纪初,许多年轻人加入了信教的行列, 且大多受过教育,这其中,男同志站的比 例也有所上升。农村宗教信仰情况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1 宗教活动频繁, 每周一三五参 加聚会,具体活动是唱圣歌,学圣经,周日做礼拜,也是学习一些关于宗教的知识。(2传 教点密集, 一般每个村庄有一个小的传教点, 两三个村庄有一个大的聚会点, 每个乡镇几乎 都有小教堂。(3功利性信仰居多,多数信教农民对宗教的认识并不深 , 更谈不上什么深刻 理解, 他们之所以信教大多是出于功利心理, 主要体现在信教群众是抱着各种利己的目的去 对待宗教,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

(二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

宗教产生和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是自然和社会中的异己力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 的压迫,是人们对异己力量的不能理解而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一种消极表现。所以,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只有它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消除了, 直至人类彻底摆脱了自然以及 社会制度中的压迫, 宗教本身才能得以消除。今天我国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 会,已从根本上废除了剥削压迫的制度, 同时,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这客 观上为逐步消除宗教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还很低, 自然力量的压迫仍然存在, 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社会问 题,因此宗教存在的根源并未完全消失,因而,宗教短期内不会在我国消除。

基于我们家乡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以及农民文化普遍不高的现状使得农民极易受宗教 及迷信观念的支配, 同时又由于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 使得信教群众越来越多, 其中主 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强烈渴望改变自身处境,可是信息的匮乏以 及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便希望借助宗教改变现状。(2 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不足, 农闲时节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活动,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必 然导致他们转向宗教来获得精神寄托。(3还有的人是因为久病不愈, 并且由于看病难、看 病贵等实际问题的存在, 万般无奈之下信仰宗教以求得身体健康, 由于种种原因身体康复后, 就成了忠实信徒。(4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但在农村保障机 制并不完善,很多农民出于生活稳定得考虑, 便希望通过信仰宗教寻求神灵庇佑。(5 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后, 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 任务指标, ,对农民的实际生存状况却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的正常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这 也是农民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总之, 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 极易受到外界宗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是以生产生活为重心, 往往精神生活贫乏, 加之 由于文化知识匮乏而产生了许多迷茫无从倾诉,不少人便期望从宗教中获得解脱。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宗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 说明它存在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面, 即它存在着积极的 一面。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 , 宗教意识与社会的主体意识有着尖锐的矛盾,因此很多人总 是认为宗教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而忽视了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笔者认为 宗教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由于宗教主要是教人向善, 并且让人逆来顺受, 因此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在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政府不再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但宗教的这种作用仍然存在, 并且大 多数信教村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引导下成了拥护社会主义、热爱党和人民的忠实爱国者。比 如,取消农业税以前,信教村民基本上都会积极纳税,很少有拖欠的情况。

(二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宗教信仰者经常举行集会,唱圣歌, 讲圣经,经常进行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活动,长此以 往, 一些原本不识字的中老年人也开始有了些文化知识。以我母亲为例, 她只

有小学一年级 的文化如今却能将整本《圣经》都看下来。另外宗教所宣扬的宽厚仁爱、行善积德、克己利 他的伦理思想也会对信教村民有一定的感化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在 X 县城不信教村民中时有发生一些婆媳矛盾、夫妻吵架等家庭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信教村民中 却鲜有发生。

(三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各种利益关系都在重新调整, 很多人的社会角色和定 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有的人因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种种问题。而宗教可以通过一定的信 念, 将人们原本心态上的不平衡状态调适为相对平衡的状态, 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行为和 生理上都达到一种有益的适度状态。比如, 在我所调查的地区, 有不少农民因为种种问题承 受不了心理压力或一时想不开而选择了自杀, 信教村民由于有教条的约束以及有一定的精神

寄托,极少有人自杀。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虽然农村宗教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不可否认宗教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 的思想意识, 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不相协调的方面, 甚至在某些地方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建设。

(一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任何宗教都是有神论的宣传, 因此宗教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意识, 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因此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社会主义 的宣传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员的思想和感 情, 约束着其成员的行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信教村民, 只是这一文化结构中的被动接受者。比如, 信教村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用宗教的意识加以解释, 而不去想事情发生背后的真正 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宗教意识从根本上讲是消极出世的, 把社会和自然的全部内容幻化为神的意志 , 主张 宿命论, 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积极面对社会现实, 使信教村民把永 恒的幸福寄托于“彼岸世界” ,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心只等待天国的临近,这一切 都削弱了人们居穷思变、勤劳致富的勇气与决心与, 使人们不能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态度 来谋求发展。比如在对信教村民的调查中,有 34.5%的人将自己的贫穷归于神的旨意而安于 现状,不去试着改变自身处境。并且在有些地方 , 由于宗教势力的活动频繁,占用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使信教群众难以集中力量去从事农业生产,这都会对农村的经济 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三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就信教村民自身而言, 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 对正常的宗 教与邪教以及迷信的界限较难认清, 这就给邪教、封建迷信等非法宗教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我所调查的地区, 就有一些村民因为对邪教认识不清而导致误入歧途, 不仅破坏了家庭的 和谐稳定, 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宗教问题还会影响农村内部的和谐稳定并进而 对政治建设工作造成一定阻碍,这一切都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四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 但随着宗教势力对宗教作用的大 力宣扬, 人们逐渐被宗教势力所吸引, 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 导致 一些信教群众不再信赖基层组织, 不再服从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事务的领导, 从情感上来说, 他们已经疏远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 需要由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努力, 但如果大

多数的农民沉迷于宗教,或只听信于宗教组织,疏远或者不信赖基层组织,就会加大基层组 织顺利开展工作的难度。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 宗教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用 科

学的态度和方式来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既要承认宗教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宗教的消 极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宗教在我国的存在仍具有长期性,因此不能人为地消灭宗教,更不 能把信教村民视为异己。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应尽力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 除宗教的消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为此,笔者提出 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首先充分挖掘宗教中爱教首先爱国这一积极内容,将其进一步升华,使爱国和爱教有机 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爱国爱教的神学思想,从神学上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可能 将爱国和爱教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认识。其次合理利用宗教中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为信 教村民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使他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保持心理的某稳定与平衡。积极发挥宗教中的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

(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无处不在,要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和发动群众,揭露各种邪教以及非法宗教势力的反动本质和危害,严厉打击邪教,及时制止各种利用宗教名义进行活动的非法组织,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并且政府还要尽可 能地对农村宗教的现状作一次彻底的调查,随时掌握宗教发展情况,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对农村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必要的监控,对农村宗教负责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确保宗教在宪 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列宁曾经说过: “宗教最深刻的根源是贫困和愚昧。”因此,我们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 径只能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对此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 生活水平。另外消除宗教消极影响,还需要从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首先应建 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力保障和维护农村特困群体的权益; 其次逐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 度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群 众真正感受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6

很多农民之所以加入宗教,就是因为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空虚,并且农村的和谐、稳 定、发展也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应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此不仅要着力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使农民在农闲之余可以 阅读书籍报刊以及参与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民群 众喜闻乐见、健康积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消除信教村 民对宗教的依赖心理。

(五)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农民生活 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以及工作情况对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全面提 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 民所谋,真正关心群众疾苦,融洽干群关系,增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同时还要对农村的特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生活困难等问题,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尽力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群众因贫、因病信教的现象。7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2 月第 2 版 [2] 肖良 当前农宗教活动的特点与分析 城乡建设 2008 年 11 月(上)[3] 刘若实 对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认识和思考 2008 年 12 月(下)[4] 李伟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消费导刊 2009.7 [5] 张俊江 农村宗教不容忽视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年第 27 期 [6] 杨新生 贾维萍 农村宗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 版)2009 年 3 月 第 12 卷 第 1 期 [7] 于进强 转型期农村宗教流布状况分析 太原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 5月 第7卷 第3期 8

第五篇: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宽松再加上政府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因此,宗教信仰在部分农村地区又有所复苏,并且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以鲁西南的一个县城为例,谈一下宗教活动现状以及它对农村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对农村宗教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宗教;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管理引导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2(一)(二)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2 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2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4

(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4

(二)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4

(三)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4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4

(一)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5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5

(三)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5

(四)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 5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6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6

(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6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6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6

(五)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农民生活………………………………..7

五、参考文献……………………………………………………………………..…...8

对当前农村宗教信仰情况的几点思考

鲁西南是山东省一个比较贫穷的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以及人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比较容易接受宗教思想,宗教活动相对来说频繁一些,并且宗教类别繁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笔者选择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县的宗教信仰情况,再联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略作如下描述:

一、宗教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及成因

宗教不是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结合我们县的一些实际情况具体谈谈宗教存在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原因。

(一)当前农村的宗教信仰状况

X县城有将近七十万人口,十八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就有七个基督教教会,整个县城有两万三千多人信仰基督教。另外在信教群众的特点上与过去有了一些不同,八十以及九十年代初,信仰宗教的多是中老年人,其中又以妇女居多,且大多数人不识字,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以及本世纪初,许多年轻人加入了信教的行列,且大多受过教育,这其中,男同志站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农村宗教信仰情况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1)宗教活动频繁,每周一三五参加聚会,具体活动是唱圣歌,学圣经,周日做礼拜,也是学习一些关于宗教的知识。(2)传教点密集,一般每个村庄有一个小的传教点,两三个村庄有一个大的聚会点,每个乡镇几乎都有小教堂。(3)功利性信仰居多,多数信教农民对宗教的认识并不深,更谈不上什么深刻理解,他们之所以信教大多是出于功利心理,主要体现在信教群众是抱着各种利己的目的去对待宗教,都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具体问题。

(二)农村宗教存在以及日趋发展的原因

宗教产生和赖以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和社会中的异己力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造成的压迫,是人们对异己力量的不能理解而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的一种消极表现。所以,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只有它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消除了,直至人类彻底摆脱了自然以及社会制度中的压迫,宗教本身才能得以消除。今天我国已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已从根本上废除了剥削压迫的制度,同时,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这客观上为逐步消除宗教的存在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很低,自然力量的压迫仍然存在,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社会问题,因此宗教存在的根源并未完全消失,因而,宗教短期内不会在我国消除。

基于我们家乡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以及农民文化普遍不高的现状使得农民极易受宗教及迷信观念的支配,同时又由于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存在,使得信教群众越来越多,其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农村经济落后,农村强烈渴望改变自身处境,可是信息的匮乏以及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便希望借助宗教改变现状。(2)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不足,农闲时节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活动,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生活的空虚,必然导致他们转向宗教来获得精神寄托。(3)还有的人是因为久病不愈,并且由于看病难、看病贵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万般无奈之下信仰宗教以求得身体健康,由于种种原因身体康复后,就成了忠实信徒。(4)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但在农村保障机制并不完善,很多农民出于生活稳定得考虑,便希望通过信仰宗教寻求神灵庇佑。(5)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指派的各项任务指标,对农民的实际生存状况却漠不关心,导致农民的正常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农民信仰宗教的原因之一。总之,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没有足够的分辨能力,极易受到外界宗教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是以生产生活为重心,往往精神生活贫乏,加之由于文化知识匮乏而产生了许多迷茫无从倾诉,不少人便期望从宗教中获得解脱。

二、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宗教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说明它存在着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面,即它存在着积极的一面。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宗教意识与社会的主体意识有着尖锐的矛盾,因此很多人总是认为宗教是封建文化的糟粕,而忽视了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宗教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由于宗教主要是教人向善,并且让人逆来顺受,因此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政府不再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但宗教的这种作用仍然存在,并且大多数信教村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引导下成了拥护社会主义、热爱党和人民的忠实爱国者。比如,取消农业税以前,信教村民基本上都会积极纳税,很少有拖欠的情况。

(二)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素质

宗教信仰者经常举行集会,唱圣歌,讲圣经,经常进行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活动,长此以往,一些原本不识字的中老年人也开始有了些文化知识。以我母亲为例,她只有小学一年级的文化如今却能将整本《圣经》都看下来。另外宗教所宣扬的宽厚仁爱、行善积德、克己利他的伦理思想也会对信教村民有一定的感化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在X县城不信教村民中时有发生一些婆媳矛盾、夫妻吵架等家庭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信教村民中却鲜有发生。

(三)有利于信教群众心理的调节

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都在重新调整,很多人的社会角色和定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人因为难以适应从而产生了种种问题。而宗教可以通过一定的信念,将人们原本心态上的不平衡状态调适为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行为和生理上都达到一种有益的适度状态。比如,在我所调查的地区,有不少农民因为种种问题承受不了心理压力或一时想不开而选择了自杀,信教村民由于有教条的约束以及有一定的精神

寄托,极少有人自杀。

三、宗教信仰对农村发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虽然农村宗教的存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宗教作为一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意识,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不相协调的方面,甚至在某些地方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

任何宗教都是有神论的宣传,因此宗教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意识,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因此宗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社会主义的宣传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成员的思想和感情,约束着其成员的行为。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信教村民,只是这一文化结构中的被动接受者。比如,信教村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会用宗教的意识加以解释,而不去想事情发生背后的真正原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新知识。

(二)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宗教意识从根本上讲是消极出世的,把社会和自然的全部内容幻化为神的意志,主张宿命论,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积极面对社会现实,使信教村民把永恒的幸福寄托于“彼岸世界”,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心只等待天国的临近,这一切都削弱了人们居穷思变、勤劳致富的勇气与决心与,使人们不能以一种主动的、进取的态度来谋求发展。比如在对信教村民的调查中,有34.5%的人将自己的贫穷归于神的旨意而安于现状,不去试着改变自身处境。并且在有些地方,由于宗教势力的活动频繁,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使信教群众难以集中力量去从事农业生产,这都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三)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就信教村民自身而言,他们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正常的宗教与邪教以及迷信的界限较难认清,这就给邪教、封建迷信等非法宗教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在我所调查的地区,就有一些村民因为对邪教认识不清而导致误入歧途,不仅破坏了家庭的和谐稳定,而且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宗教问题还会影响农村内部的和谐稳定并进而对政治建设工作造成一定阻碍,这一切都不利于和谐乡村的建设。

(四)不利于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的社会生活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但随着宗教势力对宗教作用的大力宣扬,人们逐渐被宗教势力所吸引,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导致一些信教群众不再信赖基层组织,不再服从基层组织对农村社会事务的领导,从情感上来说,他们已经疏远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需要由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努力,但如果大 5

多数的农民沉迷于宗教,或只听信于宗教组织,疏远或者不信赖基层组织,就会加大基层组织顺利开展工作的难度。

四、对农村宗教信仰的管理引导

宗教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来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既要承认宗教的积极作用,也要认识到宗教的消极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宗教在我国的存在仍具有长期性,因此不能人为地消灭宗教,更不能把信教村民视为异己。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应尽力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宗教的消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挖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首先充分挖掘宗教中爱教首先爱国这一积极内容,将其进一步升华,使爱国和爱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爱国爱教的神学思想,从神学上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可能将爱国和爱教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的认识。其次合理利用宗教中的社会心理调节功能, 为信教村民提供安全感和某种慰藉,使他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某种补偿,保持心理的某稳定与平衡。积极发挥宗教中的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政府管理,引导农村宗教规范发展

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无处不在,要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和发动群众,揭露各种邪教以及非法宗教势力的反动本质和危害,严厉打击邪教,及时制止各种利用宗教名义进行活动的非法组织,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并且政府还要尽可能地对农村宗教的现状作一次彻底的调查,随时掌握宗教发展情况,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农村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必要的监控,对农村宗教负责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确保宗教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列宁曾经说过:“宗教最深刻的根源是贫困和愚昧。”因此,我们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消除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对此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积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另外消除宗教消极影响,还需要从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入手。首先应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力保障和维护农村特困群体的权益;其次逐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第三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

(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很多农民之所以加入宗教,就是因为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空虚,并且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也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应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此不仅要着力兴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之类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使农民在农闲之余可以阅读书籍报刊以及参与科学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健康积极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消除信教村民对宗教的依赖心理。

(五)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关心农民生活

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以及工作情况对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关心群众疾苦,融洽干群关系,增强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还要对农村的特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生活困难等问题,让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并尽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群众因贫、因病信教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2版

[2] 肖良 当前农宗教活动的特点与分析

城乡建设 2008年11月(上)[3] 刘若实 对当前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的认识和思考 2008年12月(下)[4] 李伟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消费导刊 2009.7 [5] 张俊江 农村宗教不容忽视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27期

[6] 杨新生 贾维萍 农村宗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年3月 第12卷 第1期

[7] 于进强 转型期农村宗教流布状况分析 太原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第7卷 第3期

下载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思考(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一、前言及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正朝着股份化、商业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和的通知》(......

    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思考 沙塘乡沙田片校肖喜志 2013年9月我由中学教导调任小学片校担任校长,经过一年的工作,对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多的了解,并渐渐有了自己的一些......

    对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0711

    对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会农村商业银行的成立,翻开了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新的一页。农村商业银行如何立足新的起点,建立新机制,增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值得研究......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区别有哪些

    从容网—— 从者 惠济天下 容者 海纳百川www.xiexiebang.com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区别有哪 农村商业银和农村信用社,在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弄混呢,还以为这是一样的吗?答......

    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5篇

    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思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1-08 13:46:00 ] 作者:李大庆 编辑:studa0714我国的艺术教育在近十多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基础教育中......

    对当前山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

    文章标题:对当前山区农村宣传思想的几点思考宣传思想是我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层农村的宣传思想在党的整个宣传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对当前山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本站推荐)

    文章标题:对当前山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宣传思想工作是我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基层农村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党的整个宣传思想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