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区别有哪些
从容网—— 从者
惠济天下
容者
海纳百川
www.xiexiebang.com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区别有哪
农村商业银和农村信用社,在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弄混呢,还以为这是一样的吗?答案是不一样,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是有区别的,那这些区别在哪呢?
【农村商业银行】
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三农”的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农业比重很低,有些只占5%以下,作为信用社服务对象的农民,虽然身份没有变化,但大都已不再从事以传统种养耕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劳动,对支农服务的要求较少,信用社实际也已经实行商业化经营。对这些地区的信用社,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
从容网—— 从者
惠济天下
容者
海纳百川
www.xiexiebang.com 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区别】
在设立条件上
注册资本金、资本充足率、资产规模、资产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要求。
在股权设置上
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在法人治理上
股东大会是农村商业银行的权力机构,同时设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农村信用社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民主管理。法人治理上,社员代表大会是权力机构,社员代表由社员选举产生,同时设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
在服务重点方面
从容网—— 从者
惠济天下
容者
海纳百川
www.xiexiebang.com
虽然两者都是主要为辖区内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组建,农业比重较低,因此,在满足“三农”需要的前提下,还需要兼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则更多地侧重于农户。
第二篇: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区别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区别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农村信用社、农信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其主要任务是筹集农村闲散资金,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农信社分为以下部门,农信社合作社,农信社国际金融部门,政通农信社培训学校,农信社信贷部门等,是目前有银监会和国务院双重领导的部门。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不同于银行的分支机构,属一级法人机构
农村合作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从性质上来说,是介于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之间的一个过渡层次。
PS:农村合作银行,主要以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合作金融组织,以小城镇及农村为业务活动区域。
农合行VS农信社优势所在:
农信社在改革为农合行之前,普遍存在产权不清、约束机制失效、行政不当干预等问题。而在改制为农合行之后进行清产核资、增资扩股,股东身份一一得到确认,实现了产权明晰的改革目标。
什么是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Rural commercial bank)常简称农村商业银行、农商行。
它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PS:农商银行,是由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而来。
第三篇: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一、前言及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正朝着股份化、商业化、规模化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为适应其发展,应改革其制度,将合作制演变为股份制,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构架是县省两级的法人体质结构。创造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商业化的基础,其实质在于减免税收,增加财政的补贴。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的重要金融机构,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广泛关注,以及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将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中的金融合作机构,是在合作者共担风险、自愿合作以及共享利益的条件下形成,并在法律范围内为指定的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很大成效,但基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合作组织的属性逐渐失效,无法适应农村金融的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流于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的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自 2004 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八个“一号文件”,分别从“ 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关注“三农”。
国家连续多年出台有关“三农”的政策,足以可见对“三农”的重视。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各地农村形成完善的,能切实服务于三农的金融体系。2008 年 10 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把农村金融提到“现代农村经济核心”的高度来认识。并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如下任务: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三农”服务主力军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既存在正规的金融机构,如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还存在各种形式的民间非正规金融。但是近年来,农业银行基层营业网点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不断收缩,经营目标也逐渐转向非农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在功能上只是一个粮食收购资金供应银行,邮政储蓄过去多年的“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失。所以农村信用社已逐渐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柱,在整个农村金融市场中起着主导作用。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最早成立于建国初期,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反复、快速发展等不同的阶段,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在全国各地开始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分析和当前问题
1.产权制度和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采取多样化方针,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水平以及信用社自身状况来选择不同的产权模式: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具备商业银行模式改造条件的信用社可以选择合作银行模式在人口相对比较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其他还达不到条件的地区,可继续实行原先的体制,同时通过降格、合并等手段,对高风险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并对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
这样,我国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基本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制度框架内重组模式、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各地都有不同选择。但在管理模式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各地基本上都选择组建了省级联社。
当前问题:首先,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是一种混合产权模式,出资方主要是各级政府,监管方面还是以政府指导为主,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信用社的性质还存有“官办”金融机构的迹象。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各省级地方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易于行政管理的联社模式,这造成了信用社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而是对上一级的联社负责,同时也伤害了农民参股入社的积极性。
最后,在股权设置方面,农村信用社的“非农”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排挤小股民和农民股民的现象,改变了信用社“支农惠农”的核心目标。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2.资金运营情况
(1)资产情况。2000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规模开始迅速加大,但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8%的标准要求。从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再次出现增资扩股高峰,资本充足率有明显提高趋势,可以预见资本不足的问题不久将会得到解决。不良贷款近年来也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多数是属于历史积累,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这就使得各个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50%,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负债情况。从目前信用社的负债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是最主要的储蓄者,其存款额大约占到信用社总存款的70%。从存款流动性和结构来看,信用社保持较高的流动性水平,但流动性较高的同时也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上存制度限制占用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放贷规模。
(3)盈利情况。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后,一方面被转嫁了许多沉重历史包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大,挤压了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得社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3.内部治理结构
(1)1996年中国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决定》要求,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权分立的核心治理制度。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决策并向信用社经营层提出经营目标和战略方针:监事会负责对经营层的监督管理。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和监事会的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代表大会负责。三会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
(2)当前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其次,省级联社控制制度与法人产权治理机制相互矛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权分立模式,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但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的权力。
最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
4.监管状况
(1)建国之初,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供销社共同监管,监管的内容多是对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的规范。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监管,监管手段多是强制性的行政式命令。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脱离农业银行的附属地位。
(2)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监管的总体原则。2004年银监会经国务院审批下发的《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权责分工的通知》经一步将监管体制中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的权责明确。
(3)当前问题。首先,没有有效的执行对省级联社的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权力逐步下放给省级政府,省级联社的特殊地位就必须要有更高层的国家机构严格管理,这方面银监会监管不完善,管理基本还是流于形式。目前是否应当建立专门的全国性信用社监管机构还需讨论。
其次,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三、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原因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人民银行监督管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体制、改善管理、改进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但是,也应看到,当前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风险防范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不断地深化改革,在发展中逐步予以解决。
1、少数农村信用社的入股管理不当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过程中,其自身的发展与国家资金密切联系,其改革目标与政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府的资金扶持相结合,政府激励农村信用社通过各种途径,以减少其贷款,增加资本。但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足,如资产质量不高、亏损挂账多及资本的补充率低等,这些均使我国的农村信用社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难以实现资本充足的目的。基于这种因素的影响,少数农村信用社通过人为的方式,在短期内加大资本的充足,提高其资产的质量。也就是将准备到期或期限已到但无法实时收回的账款,采用展期或借新还旧的方法,将这些贷款转变为正常贷款,以减少不良的贷款。再者,有些农村信用社在实施入股管理时,操作过于简单,并且在发放贷款时通常将入股作为基本条件,甚至某些信用社为获取政府的政策支持,收集很多名为股金,但实为存款的假股金。
2、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归属不明确
农村信用社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于制定归属清晰的产权制度,目的是为了在合作金融中的所有成员间构建一项密切联系的产权制度。然而,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至今尚未得到正确落实,造成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还存在很多问题。自1996 年起,我国的农信社脱离于农业银行,恢复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农民可通过入股的形式成为社员,拥有其产权,信用社的产权关系本应明确。然而我国多数的农信社并非新建,而是由多次变化的原有信用社发展而成,其所有者的权益归属不清晰。加上多数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在实际操作时,规定社员入股的金额一致,享有保息分红并可随时退股等,这些与原本的存款差距不大,造成社员未能形成单独的产权,难以和农村信用社建立固定的利益约束制度。
3、农村商业银行的优势
首先,农商行的资金来源广于农信社。基于我国农商行的制度为股份制,因此,随着股份制的改革,其为我国的金融产业提供良好机遇,我国农商行的资金来源将更加广泛,不再仅限于农信社的成员资金。若农信社的发展迅速,符合上市的要求,我国的农商行将申请上市,以收集更多的资金,扩大资金来源,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降低风险,从而满足“三农”的需要。其次,我国农商行的服务质量高于农信社。由于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实施当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要求提高员工的素质,改善服务质量。重视客户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如,北京农商行为满足客户购买国债的需要,销售一定数量的国债,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因此,基于上述因素,我国的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是必然趋势。
四、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优化信用社的管理阶层,信用社 5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的内部管理阶层应尽量减少,以确保管理层的高效管理。努力适应于行政体制及行政区域,加快发展,以提前反映行政体制的变化趋势。其次,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过程中,应不断加快生产经营,以扩大信用社的发展规模,从而提高防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后,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规律,促进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进程。依照农村信用社的基本原则,将我国的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省县两级的法人结构。
1、农村信用社改制的结构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组织结构多为县级的法人结构,消除乡级的法人结构,有助于机构的精简,扩大个体结构的规模,提高其生产效率。基于业务考虑,城市市区内未设有经营网点,因此,部分地级市未存有法人机构。此外,现有的行政体制为省管县的体制,将有利于效率的最大化。目前,县级行政体制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对农村区域实施最完整的宏观调控。建立县级法人机构,有助于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而建立省级法人机构将我国的省级信用社改制为省级农商行,利于扩大发展规模。我国农商行的组织结构为总行、省级分行、县支行。
2、解决好农信社的人员短缺问题
基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用人及分配制度已难以适应农村商业银行的建设要求。因此,应加以完善我国农信社的用人制度,以促进农商行的改制过程。首先,提高农信社的人员素质,按照工作要求,积极培训现有人员。考核农村信用社的人员技能,使其凭自身实力,找准自身的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其次,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采用当代的人员管理方法,在各管理阶层中实施经理制度,设立更多等级的人才机构。最后,积极建设金融企业的文化,认真建设学习型的企业,使任何一位职员在工作中学有所成。树立员工爱岗敬业、勇于拼搏、大胆创新、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作为应有贡献。
3、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边缘化问题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农村的商业银行应依法开办发放贷款、公众存款及办理结算等业务,明确农商行中各机构的设立条件,以及明确农商行的法律主体地位。但在我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文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这些法律义务并未得到体现,因此,如何解决我国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边缘化问题?首先,明确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主体地位,保障其法律权益。重新修改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及《商业银行法》,明确我国农商行建设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结合农商行的实际情况,有效规定农商行中组织结构的设立。其次,依照我国《公司法》与《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有效可行的《农村商业银行法》,防止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具体政策的随意调整,保证其的可靠性。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4、坚持商业化经营原则。
考虑到一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虽然已经商业化经营,但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服务区域、对象以及其发展基础仍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它们主要还是以服务农民为主。因此,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商业银行,要妥善处理好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的关系,不能因农村信用社改制而造成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冲击。改制为商业银行的农村信用社仅限于大中城市和其他经济比较发达、商业化程度较高、对支农服务要求较少的少数地区。具体条件是:(1)有较强的管理能力;(2)全辖农村信用社资产总规模10亿元以上;(3)不良贷款比例15%以下;(4)组建后资本金不低于5000万元,资本充足率达到8%。
五、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由于农村信用社旧体制的惯性影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法人治理结构无法有效运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产权归全体股东所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农村商业银行产权所有者的小股东往往缺乏行使权利的动力和能力。股东的决策权大小取决于出资额占总股本的比例,农村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归众多小股东所有,股东数量过多,股权过于分散,多数股东因为其产权微小,自身利益与银行利益相关性不大,无意识去行使对农村商业银行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导致“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现象突出。
2.政策意图与商业本质不统一
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产物,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之初便被无形地赋予了更好地承担起支持“三农”的使命。国家长期依靠行政权利干预信用社的正常经营,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资金的来源与运用都具有垄断性的支配权,更注重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对地方的贡献;而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主体,却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目标的差异和冲突容易导致农村商业银行对农业和农村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支持不足。
3.信贷质量不高,缺乏风险管理方法与手段
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益动机驱使下,有信贷扩张动力,但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增大。其经营方式和手段落后,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对于利率市场化不能适应。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滞后,导致现在的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有关利率风险管理的欠缺。由于农村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人欠缺,资产结构单一,投资渠道少,承受利率变化能力弱,应对措施缺乏。在利率变动情况下,往往出现经营风险,导致业务经营亏损。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六、对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的控制措施
针对农村信用社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存在的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 1.对经营风险的防范。
首先,组建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对资金的来源和运用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统筹规划,对负债结构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的调整资产结构,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提取法定存款准备和一般存款准备,按照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计提风险准备。其次,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应该定位于“三农”以及中小企业的短期融资,提高资产的流动线,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和优化银行的信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强化对大额贷款的监督控制,对相关的授权授信行为进行规范,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采取多种方式对不良贷款进行化解。再次,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募股充实自身的资本金,达到相关资本和风险资产的比例要求,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形成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把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放在重点的位置上,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有效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设置相关的内部监督岗位和机构,加强对相关业务经营管理的监督检查,严格处罚机制,准确的掌握处罚力度,及时的做出处罚处理。
2.对行业风险的防范。
一方面,对于行业竞争风险,组建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努力的开拓新业务,推进在工具、技术和市场等个方面的创新,在较为完善的产品服务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服务特色,建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推进管理、制度和组织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扩大市场,争取客户。另一方面,对于行业的自身风险,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遵循审慎的原则,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管理的重点和核心,自觉的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到强化管理、稳健经营,尽量防范各种风险。
3.对政策性风险的防范。
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政策性风险和其他各种的不可抗力,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农村商业银行应当通过相关渠道密切的关注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掌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及银监局等相关部门的及时沟通,努力做好对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的走向及趋势分析,及时的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策略,尽可能的提前对风险进行规避。
4.对其他风险的防范。
一方面,组建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立足中小银行的地位,通过科学的竞争策略来化解 8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风险。建立健全对资本的管理,完善有效的资本金的补充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的实力和规模,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改善经营机制,使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有效的适应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强化业务创新,重视对特定客户群体的营销,突出自身的服务特色,建立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积极的与国内的大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大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双赢”;通过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系统的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并吸纳优秀的金融人才。另一方面,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应该从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以及思想道德等方面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改善激励机制,通过实施合理科学的激励和绩效考评办法,使农村商业银行的员工在晋级提升、收入分配以及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待遇,调动他们维护银行利益的积极性;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对员工的职业纪律、职业理想以及职业作风的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精神保障。
七、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统一法人治理结构
农村商业银行要严格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仅要考虑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更要注重银行本身的安全和稳健运行。要强化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内部管理控制机制优化银行的治理行为。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由监事会、经理人等共同构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明确每一项业务的规定程序和手续,使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通过制度的有效运作提高业务开展的透明度,切实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2.协调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支农,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改制不改向”是农信社改革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在走商业化道路的同时,也要承担政策性支农的职能。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农村商业银行一定要确立正确的经营目标,其经营业务要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积极寻求政策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通过支农业务的创新与发展来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进一步地促进支农业务的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一种自身经营管理和支农业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实现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3.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的决策要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化、民主化转变,力求做到定性、定量分析,为贷款项目提供必要性、安全性、效益性的科学依据;要抓住由原来的多级法人转化为
浅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
一级法人的有利时机,实现贷款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转向集约式管理,同时贷款监督由单项静态监测转向动态全方位监测;要实施审贷分离,发挥制约机制;借贷方式要由信用担保转向质押、抵押担保,用以减少或转嫁风险;要委派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担任信贷工作,实行量化考核,信贷质量高低与信贷人员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
4.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在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要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应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通过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大力从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调整员工素质结构,努力营造管好、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这是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提高其科技水平、研究开发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六、总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已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因此,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的过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虽当前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改制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信用社的产权尚未明确,以及资产充足率不高,但只有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进程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措施,包括改善农村信用社的人员问题、解决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边缘化问题等,方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设过程。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有什么异同?
http://jx.jinrongren.net/ncxys/
江西农商行招聘|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
行有什么异同?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金融人出品
目前,全国各省的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陆续招聘,许多有意报考农村信用社的毕业生在选择地市招聘单位时总会遇到“xx农村信用社”、“xx农村商业银行”、“xx农村合作银行”的字眼而感到疑惑。对于三者之间的区别,小编用简单易懂的非专业文字为您解释一下!大同:
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种形态,可以说是向银行转化的三个阶段的形态。农村信用社为最初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为适应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而生。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商业化经营,性质已接近于商业银行。
小异:
农村信用社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民主管理,社员一人一票的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合作银行是在遵循合作制原则基础上,吸收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而构建的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是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的股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服务重点方面,虽然三者都是主要为辖区内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但由于农村商业银行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组建,农业比重较低,因此,在满足“三农”需要的前提下,还需要兼顾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则更多地侧重于农户。
现今,农村信用社仍是农村金融系统的主体机构,经过金融体制改革后,一些省份已经完全转化(例江苏、安徽)或部分转化(例浙江、广东等)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数量相对较少。
在招聘考试方面,基本都是由省联社统一组织的,同一省内考试内容大致相同。
http://jx.jinrongren.net/ncxys/
病句这个考点对很多考生而言是非常难的,因为平时的表述并不十分规范以至于用语感去读的时候会觉得什么都对,很难做抉择。其实病句并不难,这建立在学好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就好好看看病句的知识点及解题技巧。
常规的句子结构应该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应按照这样的规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则进行表述,但是做题时往往会遇到更加复杂的句子,因此我们归纳了在语序这块的易错点,帮助大家解题。
(一)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②指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重点:表领属(谁的)+表数量(多少)+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例】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正确: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领属)一位(数量)有30多年教龄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教授
(二)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多层状语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重点在于:时间状语在处所状语之前
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些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正确:近些天(时间状语),许多同学在阅览室(地点状语)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三)定语状语混淆,语序不当
1.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例如:
【例】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正确:广泛”应移至“议论”前作定语:“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2.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这是一个无疑的英明决策。
正确:这无疑是个英明的决策。
http://jx.jinrongren.net/ncxys/
【小试牛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我国一座年产300万吨钢的大型炼钢厂昨日开始上市。
B.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村子。
C.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D.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在寝室里今天早晨还仔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答案】A。解析:B把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应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走回村子。”C把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应改为:“这次会议,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D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时间状语应在地点状语之前,应改为:他为了记住这篇演讲稿,今天早晨在寝室里还仔细地把它看了一遍。
农信社招聘考试,农信社招聘笔试,农信社招聘面试,我选中公金融人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附件一:
XXX农村信用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XXX农村信用社对辖内经济、金融、社会环境以及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后认为,XXX农村信用社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在XXX组建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组建XXX农村商业银行的必要性
随着近年来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XX联社各项业务指标在XXX各金融机构中均处于领先地位,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比较江华农商行组建之前各项经济指标,XX联社相差不大,部分指标具有较大的优势。由于体制的局限和历史的原因,制约了XX联社又好又快地发展,影响了服务“三农”潜能的发挥,弱化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从江华的成功实践来看,可以通过对现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将现有机构做大做强,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三农”质量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一是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的需要。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基本确定,银监会提出“争取用5-10年时间将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的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监管将与商业银行的标准统一,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最近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也要求已经过渡到统一法人的农村信用联社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制组成农村商业银行。因此组建XX农村商业银行符合中央关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方向,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然选择。二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需要。目前, XXX信用联社实行了统一法人体制,逐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审计委员会,运作规范,成效显著。但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XX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XX联社基础上,通过股份制改造,构建架构规范、运作科学、治理有效、适应社区性特点的公司治理模式,切实增强股东的权力和责任意识,使股东真正关心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同时,将进一步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完善董事会决策、管理层经营、监事会监督的法人治理模式,最终建立合理、有效的营运和管理机制,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三是增进市场信心的需要。从当前金融服务体系现状来看,政策性银行业务狭窄,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战略,大量撤并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区域主要的金融机构,市场占有、服务对象的份额均占有重要位置,承担了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虽然在经营中同样依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运作,同时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但由于没有银行的牌子,许多经营活动受到政策性歧视,如一些涉农财政性存款,因自上而下的文件规定要求开户结算在商业银行,把农村信用社排斥在外,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不能反哺农村,一些企事业单位也纷纷仿效,导致农村信用社不能享受银行业的“国民待遇”。另外,部分社会公众对农村信用社存有偏见,认为信用社没有银行可靠,客观上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吸收存款的难度。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后,将会使牌子更加响亮,业务渠道也将进一步拓宽,2 自身经营环境会明显改善,可以充分发挥“银行”无形资产的品牌作用,增强城乡客户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赖感,有利于增加并长期稳定可用资金来源,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壮大。
四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近年来,XX联社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受自身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较之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而农村商业银行的组建,需要在诸多方面必须达到商业银行的标准,客观上促使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同时以现代金融理念指导具体经营工作,修订和完善信贷、财务、人力资源等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五是发挥支农资金主渠道和服务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向城市发展,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减少,国有银行、邮政储蓄等银行机构吸收的存款大部分上存外调,县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血”是不争的事实。农村金融体系比较脆弱,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便于其在资金拆借市场拥有与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的席位,从而拓宽融资渠道和规模,更好的发挥支农资金主渠道和服务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
六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当前,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压力和业务竞争能力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农村信用社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有被其他金融机构重组的可能。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后,实行股份制的形式,完全以商业银行的模式运作信贷资产,既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又符合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社会整体知名度。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以商 3 业银行的品牌深入到客户意识中,扩大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实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鉴于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在农村、客户在农村、前途也在农村。立足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发展,乃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其更能专心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能为本地提供具有可持续性的金融支撑。在贷款审批权限上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支持县域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七是扩大财税收入来源,实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其营业及经营所得必须纳税,同时通过发放贷款等资金投放手段,可以使税收来源放大,实现下游税源。如果在现阶段不进行改革,做大做强,在未来可能被其他周边县区金融机构兼并,成为其他地区商业银行的子公司,税源可能外流。如果组建成功,在机构设置上,可以打破区域界限,到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区域发展,吸收外地资金用于当地发展;也可以兼并和收购本市一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信用联社,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另外,通过努力,做好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准备工作,争取达到银行上市的条件。农商行一旦上市,全国资金回流,资金有可能几十亿或成百亿增长,对当地经济发展支持更大。
二、组建XX农村商业银行的可行性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精神,对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要求,根据XX地方经济和信用社自身发展现状,通过各方努力,XX联社可以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条件。
截止2011年6月末,XX联社资产总额为99981万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53350万元;负债总额97624万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 96609万元;所有者权益2357万元;全县农村信用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8270万元,占比15.5%,其中:次级类贷款106万元,可疑类贷款7992万元,损失类贷款172万元,分别占各项贷款余额的0.2%、14.98%和0.32%;股本金余额1955万元,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3.27%和3.27%,拨备余额3786万元,拨备覆盖率47.78%;实现经营利润217万元,资本净额1707万元。全县农村信用社有营业机构15家,其中信用社(部)12家、信用分社、储蓄所3家,有在册正式职工132人。
1.经营实力不断壮大,具备组建条件
一是科学实施市场定位战略。XX联社面对产业化结构调整与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发展思路,明确市场定位,立足于“三农”,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保障和支撑,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为近期目标和努力方向,强势拓展各项业务、凸显个性化经营特色,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农村商业银行品牌。
二是不断增强营运资金实力。实施“巩固阵地、扩大辐射、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的战略决策,通过扩大盘子、提高占比、优化结构、集约化经营,加速电子化建设步伐,注重量、本、利结合,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两手并重,达到资金总量攀升、结构协调和规模扩大。截至2011年6月末,XXX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75亿元,其中XX联社为9.66亿元,占比31.41%。
三是合理扩张服务“三农”规模。坚持以“XX人民自己的银行”为第一定位,树立“大农业”观念,优先安排资金支持特色农业、高效农业,运用信贷杠杆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抓住推进全民创业契机,加大对微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全县已有23个“龙头”企业、5近100户民营企业、580户个体工商户与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为信用社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发展的机遇。截至2011年6月末,XXX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6亿元,其中XX联社为5.33亿元,占比为61.98%,优质客户群体的覆盖面占据了全县金融机构的大“半壁”江山。
四是全面提升经营收益水平。加强经营核算,加大收息力度,开办中间业务,提高增收水平,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推动效益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6月末实际经营利润217万元。
2.风险管理和法人治理水平已符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要求
⑴风险管理指标可以达到农村商业银行市场准入条件。截止2011年6月末,XX联社资本充足3.27%,核心资本充足率达3.27%,通过募股,可以使注册资本金、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超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2008年第3号令)确定的5000万元和4%、8%的标准;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15.5%,离规定的5%标准差10.5个百分点,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压缩到5%以内;按照《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规定,按五级分类口径计算,XX联社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应达到4209万元,实际余额3786万元,拨备缺口为423万元,通过压降不良余额和增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可以使贷款损失准备准备金充足率保持在150%以上。
⑵具备了一定的法人治理基础。统一法人后,XX联社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三会”分设,“三权”分离,“三长”分开,相互制约作用明显增强。① 理事会发挥决策中心作用,致力于大局决策。理事会严格执行法人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对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目标、风险防范和信贷投向投量等重要事项进行讨论决策,授权经营管理层实施。同时,建立了季度工作汇报制度,按季听取经营管理情况汇报,充分体现了理事会决策的导向作用和权威性。
② 经营管理层发挥经营中心作用,致力于业务经营。经营管理层对基层社实施授权,分级管理。一是在人事管理上推行“全员竞聘,双向选择”的用工制度,并通过业务量计酬,建立起绩效挂钩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在信贷管理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和基层信用社主任综合管理能力分别授予不同的信贷审批权限;三是在财务管理上,实行“限额管理、包干使用、节约奖励、超额不补、违规必究”的管理办法,保证了财务核算的规范严肃;四是在经营运作上,以发展为动力,以安全为核心、以效益为中心,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完善服务方法,促进了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③ 审计委员会发挥监督中心作用,致力全方位监督(受业务规模限制,未设置监事会)。一是对理事会执行社员代表大会决议进行有效监督,二是对经营管理层执行理事会决议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三是对社风建设和监察审计效果实施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四是对XX联社的经营成果真实性进行督查。
3.其他条件亦可以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要求
⑴可以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章程》。根据《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银监会2008年第3号令)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实际,可以制定出符 7 合规定的《章程》。
⑵发起人符合规定。近年来,XX联社通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不断加大支持“三农”力度,农村信用社形象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如XX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募股,可以确保新募股金如期足额募集到位。
⑶员工素质符合要求。XX联社近年来加大了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实施“以人为本”战略,施行“素质工程”,通过集体办班和鼓励职工自觉参加各种学习和学历教育,培养“知识型”员工,提升员工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全社132名员工中,本科学历29人,大专学历58人。同时,通过创建“文明单位”和“业务技术比赛”等活动,培养了一批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业务骨干,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
⑷营业条件已经全面改善。近年来,XX联社开展了办公条件改善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和案防设施投入,目前全县15家营业网点大部分都进行了重新装修,面貌全面更新,统一门面设计,统一形象宣传,统一行业标识;并按公安部门要求配备防火装置,安全设施全部达标;实现全省综合业务系统联网、信息共享。规范、安全的营业条件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证。
三、XX联社组建农商行存在的困难。
农商行组建的基本条件通过各方努力可以达到,但是还存在较大的困难。一是不良贷款占比较高。按照贷款五级分类,2011年6月末XX联社不良贷款8270万元,占比15.5%,离规定的5%标准差10.5个百分点。另据2011年6月末信贷管理系统动态管理统计,XX联社不良贷款余额为13860万元,不良贷款占比达25.98%,离5%标准差20.98个百分点。由于不良贷款实行动态管理,要掌握不良贷 8 款压缩的主动权,必须使用倒算的方法,将不良贷款占比控制在4%以内,要达到该指标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困难,必须下大力气清收不良贷款,全年可以压缩4000万元,另外需要政府用土地置换不良贷款8000万元左右;二是盈利能力有待增强。受规模相对较小、金融产品单
一、技术创新不强、中间业务面窄等因素的影响,业务拓展进度较慢,收入增长渠道有限,发展后劲不足。
四、启示及结论
通过对XXX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经验的分析,结合XX联社目前的经营状况和XXX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全国地方金融改革大局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来看,XX联社组建XX农村商业银行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也是非常可行的。同时根据银监会的要求,在3年的时间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方向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不符合条件的兼并重组。组建农商行不是一家二家的事,而是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打造属于“XX人民自己银行”的金字招牌,牢固树立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