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市情介绍

时间:2019-05-13 08:0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山市市情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山市市情介绍》。

第一篇:唐山市市情介绍

唐山市市情介绍

一、新唐山建设发展情况

唐山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现辖两市、六县、六区、六个开发区(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理,总人口719万,是全国较大城市。我想用五句话对唐山作一个描述:唐山是历史悠久的古地。4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5000年前,黄帝在这里留下了很多活动遗迹;150年前,清朝的皇陵建在唐山的遵化,现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唐山是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籍在唐山丰润,伟大的中国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同志诞生在乐亭。这里原创了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很多艺术形式。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我国

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气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唐山是凤凰涅磐的奇迹。1976年那场大地震,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那场劫难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援下,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建起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6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64亿元,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均居河北省首位。唐山是科学发展的沃土。去年7月28日至29日,在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唐山视察,指示我们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唐山,把唐山曹妃甸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今年“五•一”节,温家宝总理到唐山曹妃甸视察,就如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作出了重要指示。现在,我们正在按照总书记、总理的指示,在唐山这片热土上建设国家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唐山未来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去年11月召开的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奋斗目标,要求唐山在建设沿海强省中要切实当好“领头羊”。今年1月召开的唐山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我们概括为:一个主题: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一大方略:依托大港、走向海洋、跨越发展。两大任务: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和谐唐山。四大目标: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把唐山建设成为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六个战略重点:第一,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大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第二、以重大产业项目集聚为主要抓手,加快曹妃甸新区建设;第三,以打造主导产业链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经济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以建设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

化滨海城市为目标,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六,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着眼点,扎实推进和谐唐山建设。

二、曹妃甸的开发建设情况

在这里我用四句话来介绍曹妃甸:

一是基础条件得天独厚。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是环渤海中心地带的一个带状沙岛。这里建港条件优良。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曹妃甸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为临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交通区位优越。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陆路交通便利。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400海里、日本长崎680海里,构成了运输便捷、成本低廉的海陆一体交通运输体系。这里产业支撑强劲。曹妃甸所处的唐山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京津两地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可为曹妃甸大规模、高密度发展现代工业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开发建设意义重大。曹妃甸在我国的整个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发建设曹妃甸能够对北方地区日益增长的能源原材料需求形成战略支撑。在曹妃甸可以建设以进口矿石、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为主的专业化、大型化码头,可以建设能源、原材料加工储备基地,再加上这里拥有10亿吨储备的大油田,对于保障京津地区能源安全,缓解我国能源、原材料紧张状况,促进区域间物资的供需平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次,开发建设曹妃甸对于优化环渤海地区生产力布局,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发挥重要作用。依托能源、原材料集疏大港,发展临港工业,可以带动京津冀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钢铁、石化、重型装备制造、电力等产业向沿海聚集,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开发建设曹妃甸是走科学发展之路,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曹妃甸是一个新开发的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没有传统体制的羁绊,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生产集约、循环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新路子。

三是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时机成熟。从1992年起,我们就开始了曹妃甸工程的前期工作。2004年底,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包括曹妃甸进口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在内的《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

划》;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2005年10月,曹妃甸工业区被列入国

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讨论通过了《曹妃甸港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总体规划》。

经过前段努力,目前,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于2005年底建成通航;原油码头将于今年底通航,煤炭码头明年6月通航;液化天然气码头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待国家核准后开工;大秦线“北煤南运”通道迁曹铁路已于去年底建成通车。造地工程形成陆域面积40平方公里,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首钢京唐钢铁厂已于今年3月12日正式开工。

四是科学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胡锦涛总书记称赞曹妃甸是“黄金宝地”,要求建成科学发展示范区;温家宝总理要求我们把曹妃甸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耀眼明珠”,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立区之本。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正在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加紧制定和完善各项规划。总的想法包括,实现四大功能定位:东北亚航运枢纽中心、国际性精品钢材生产交易中心、中国重型装备制造生产基地、世界级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现代物流、精品钢铁、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打造三大循环产业链,即:以精品钢为龙头的钢铁、装备循环产业链,以大型炼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循环产业链,以电力为龙头的热电和海水淡化循环产业链。围绕三大循环产业链,谋划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重复利用项目。

预计到2010年,曹妃甸开发投资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75亿吨。产业项目快速发展;到2021—2030年,港口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建成国际一流大港,形成现代新型工业基地和新型滨海城市。

三、首钢落户曹妃甸对京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首钢的搬迁调整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第一个落户曹妃甸的大型企业。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首钢落户曹妃甸决不是简单的把产能搬到唐山,更不是把污染搬到了唐山,而是要建设成为产品一流、技术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成为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生产基地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工厂,成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程,这对于首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特大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推进北京、河北两省市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首钢、唐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也有利于各有关地区和企业形成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从北京看,首钢落户曹妃甸顺应了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顺应了建设新北京、办好新奥运的要求。北京市新修订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产业结构也相应调整为“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产业轻型化”。首钢的搬迁正是落实北京新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一个实际步骤。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我国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实施首钢搬迁,是建设宜居北京、办好绿色奥运的必然要求。

从河北和唐山看,首钢落户曹妃甸是加快河北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举措。一是新首钢将成为河北和唐山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劲龙头。河北是钢铁大省,唐山是钢铁大市。首钢落户曹妃甸为河北和唐山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将以首钢为龙头,充分发挥其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钢铁产业调整整合,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装备工艺的改造提升,带动钢铁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新首钢将成为河北和唐山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支点。曹妃甸工业区是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制高点,以首钢落户曹妃甸为标志,曹妃甸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新阶段,将成为河北和唐山构筑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强大引擎。三是新首钢将成为河北和唐山构筑沿海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唐山未来城市发展将是“一体两翼”的总体格局。“一体”就是现在唐山市主城区;“两翼”分别是北部山前城市群和南部沿海城市群。在南部,曹妃甸滨海新城是沿海城市群的核心。应该说,以首钢落户曹妃甸为代表的一大批项目建设、一大批产业兴起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等,为我们加快建设滨海新城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唐山大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对唐山、河北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段时间,大家从新闻媒体上都知道了在唐山境内发现了大油田。新发现的大油田位于唐山市曹妃甸港区,属中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范围。经整体勘探,大油田共发现四个含油构造,基本落实三级地质储备(当量)10.2亿吨,其中:探明储量4.0507亿吨,控制储量2.9834亿吨,预测储量2.021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401亿立方米(折算油当量1.1163亿吨)。大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对唐山、对河北乃至对整个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国家来讲,这个大油田的开发建设将大大缓解我们国家能源紧张的状况,为我们国家实施能源阶梯战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缓冲期。对整个环渤海地区来讲,随着油田的开发建设和石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为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地崛起提供强大的动力。对河北省来讲,河北正在实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在这个过程当中,油田的开发建设将为河北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对唐山来讲更是意义重大,唐山大油田和正在开发建设的曹妃甸新区就像唐山腾飞的两个翅膀,为唐山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以我们唐山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都有一个共识,我们要尽全力支持油田的开发建设。

一是要为唐山大油田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发展的大环境。当前,我市正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在唐山建设国家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随着示范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市将在科学发展的理念、模式、路径、体制机制方面创造出一系列好的做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为油田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发建设提供帮助,真正使油田建设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油田、科技油田、和谐油田。

二是把油田的开发建设与曹妃甸新区的开发建设统筹起来,组织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团队设计打造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滨海城市,作为大油田开发背后的城市支撑,为油田的干部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是把与油田开发建设相关的勘探设备制造、输油输气管线制造作为我们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为油田的开发建设提供产业配套支持。

四是为油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积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最好的环境支持油田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让唐山这个大油田早日建成投产,造福全国人民。

目前,唐山市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为主导,以“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为主题,以依托大港、走向海洋、跨越发展为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和谐唐山两大主要任务,努力把新唐山建设成为文化名城、经济强城、宜居靓城、滨海新城,推进唐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唐山的发展离不开各省市区的支持与帮助,希望环渤海七省市区记协和新闻媒体多关注唐山,多报道唐山,多给唐山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搭建环渤海地区新闻宣传的平台,共同为环渤海地区的崛起做出贡献。

五、唐山市

市情简介:唐山辖两个县级市,五个县,七个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总人口737万,其中7个市辖区面积5478.9平方公里,人口345.6万,是全国较大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42.5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9位;全部财政收入555.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785元和9460元。历史悠久,早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商代属孤竹国,战国为燕地,汉代属幽州;唐朝时李世民两次东征,均屯兵现在市区的大城山,山赐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文化底蕴丰厚,《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籍在唐山,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位于我市遵化;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被誉为“冀东三支花”。唐山也是中国北方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故乡。区位优越,地处渤海湾中心地带,西距天津108公里,西北距北京154公里。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密度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正在建设的京津唐城际铁路竣工后,将融入到京津半小时经济圈。唐山港(含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与国内外13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年吞吐能力达3亿吨;三女河机场已开通广州、石家庄、上海等8条航线。资源丰富,南部沿海陆域海岸线229.7公里,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和我国原盐集中产区,南堡盐场是亚洲最大盐场;中部平原为粮棉油集中产区,有“冀东粮仓”的美誉;北部山区盛产干鲜果品,京东板栗驰名中外;已探明的矿藏有49种,是全国焦煤主产区,全国三大钢铁原料基地之一,油田三级储量达10亿吨以上。唐山具有130多年工业历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中国北方瓷都”。这里相继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和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现已形成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1976年唐山发生强烈地震,整个城市被夷为废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军民的大力支援下,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和“十一五”科学发展,一座产业基础雄厚、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已矗立在渤海之滨。进入“十二五”以来,唐山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目前,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同志视察唐山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经济结构为突破口,大力弘扬“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唐山新时代精神,朝着科学发展、争先进位目标加速前进,努力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奋力推动唐山各项工作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

第二篇:市情介绍

文章标题:市情介绍

【独特区位具优势】渭南是陕西东部的新兴中等城市,她东濒黄河,西倚西安,南靠秦岭,北接延安,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今是西北地区的“东大门”。现辖一区(临渭)、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和高新技术开发区,195个乡镇(办事处),3237个行政村,总人口547万人,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貌以渭河为轴线,分为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类型。境内交通发达,连霍、西禹高速公路,108、310国道,101、106等7条省道,同陇海、西延、西韩、西南等6条铁路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县县通铁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3.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68.4公里,均居陕西省各市之首。渭南中心城市距省会西安6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80多公里。通讯便捷,固定电话用户已达100万部,移动电话用户128万部,互联网宽带用户5.3万户,均居陕西省第二。

【钟灵毓秀炳青史】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约20万年前的“大荔人”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沙苑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及西岳庙、太史祠、仓颉庙等遗存,如绝本的经典,记载着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韩城两周古墓群、桥陵等数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遥远的星座,闪烁着神奇的亮光。周、秦、汉、唐两千多年,渭南一直是古都长安的京畿重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杰出的人才。这里是诗之源、字之源、酒之源、史之源、乐之源。“中华第一诗”-《诗经》开篇《关雎》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的洽川。在这片土地上,字圣仓颉创造了汉字,酒圣杜康酿造出美酒,史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出了被誉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里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和中国民俗之乡,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眉户、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源远流长,诉说着岁月的久远;石刻、木雕、面花、皮影、剪纸、提线木偶等民间艺术巧夺天工,蕴积着文化的厚重。这里曾出过6位皇帝、80多位宰相、300多位将军和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隋文帝杨坚、唐代名将郭子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准、清代状元王杰、爱国名相王鼎、爱国将领杨虎城、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著名政治活动家屈武、著名作家杜鹏程等古圣先贤曾在这片热土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物华天宝蕴生机】渭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年均气温11.3-13.6℃,年日照时数2144-2505小时,无霜期199-255天,年降水量529-638毫米。水资源总量20.06亿立方米,流经市域的黄、洛、渭三河客水年均径流量486.9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5.55亿立方米。境内川原平地约占70,耕地54.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4.1万公顷。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历来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优的农业生态区。秦川牛、关中驴、奶山羊等畜种闻名遐迩,丹顶鹤、黑鹳、褐马鸡、大天鹅等23种珍稀禽兽驰名中外。野生植物2500多种,农林作物87种。小麦、玉米、棉花、苹果、酥梨、蔬菜、花椒、柿子、红枣、核桃等农产品质优量大。林业用地38.7万公顷,林木蓄积量8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9.3%。天然草场14.8万公顷。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巨大。已探明矿藏51种,可开发利用的33种,其中煤、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地质储量255亿吨,已探明储量50亿吨,主要集中在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五县市,素以“渭北黑腰带”而闻名全国。钼矿探明储量150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年产钼精粉2.76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是亚洲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基地。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以盛产黄金而闻名的潼关荣膺“华夏金城”之美誉。石灰石探明储量1.08亿吨,大理石储量1.3亿立方米,年产水泥240万吨。分布在9县(市、区)的地热水和医饮兼用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大荔矿泉水日出水6万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被誉为“中国之最”。丰富的历史遗存与壮丽的山河荟萃,形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馆藏文物21025件(组),旅游文物资源5456处,列入保护和开发的文物旅游景点619处,其中国家级24处,居全省第二。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处。奇险峻秀的西岳华山,傲居五岳之首,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风景秀丽的洽川,融“山河湖滩泉”于一体,是黄河流域最大最完整的干流湖泊型湿地风景区。集“山河川塬”自然景观与元明古建人文景观之大成的黄河龙门旅游景区,素有“北国小三峡”之美誉。规模宏大的渭北帝王陵墓群,一展盛唐雄风,是中国封建皇室宫廷文化的缩影。少华山、石鼓山、天留山森林公园青翠灵秀,层峦叠嶂,奇峰、幽

谷、岩洞、溪流、原始植被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尽入眼底,美不胜收。

【经济建设谱新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渭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比“九五”时期高出0.6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56.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4.31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11.34亿元,增长8.0。全市财政总收入21.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1亿元,同口径增长22.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64元,比上年增加497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1882元,增加140元,增长8.04%。农业优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粮棉油、果菜、奶畜、林果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链。现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陕西省唯一的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有国家苹果生产百强县5个、国家优质棉花基地县1个和商品鱼基地县3个。水果面积158万亩,其中绿色果品86万亩,是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2005年,全市水果总产128.36万吨,其中苹果96.18万吨。“白水”、“重泉”、“甘井”、“成成”牌苹果和蒲城“尧山”牌酥梨荣获“中华名果”之称。白水、蒲城、韩城、大荔、富平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酥梨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枣乡”和“中国柿乡”。瓜菜面积85万亩,其中设施面积约占70。西瓜、哈蜜瓜、圣女果、金寿杏、油桃等反季节绿色瓜果菜出口亚欧各国。畜牧业增势强劲。猪、鸡、牛、羊存栏分别达到95.74万头、968.74万只,44.49万头和78.16万只。渭南素有陕西“粮仓”、“棉库”之称,2005年粮食总产190.28万吨;棉花总产6.79万吨,约占全省的90%;油料总产6.84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果品冷藏库容超过20万吨,果汁年加工能力达21万吨,是陕西最大的果品冷藏群和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基地。劳务经济发展迅猛。2005年,全市劳务输出人数达到80.4万人次。现代工业初具规模。能源、化工、食品、建材、有色、机械、医药等产业发展较快,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秦岭、韩城、蒲城三大发电厂和星罗棋布的地方发电站,年发电167.7亿度,占陕西总发电量的1/3强。以韩城、澄合、蒲白三大矿务局为主体、地方煤矿相辅助的煤炭工业,年产原煤1191万吨。以渭河煤化工集团、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化肥工业,年产化肥60万吨,约占全省产量一半。以西北地区三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龙钢集团为主的冶炼工业,年产钢材153万吨,约占全省产量的一半。以量子高科、容厦、荣国、利君恒心堂、美邦、博爱等制药企业为主的现代医药工业发展较快,在全省具有重要的位置。园区经济发展加快。渭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3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现已形成现代医药、精细化工、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6个产业园,近三年生产总值均增长30%以上,是全市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园。以现代制药为主的临渭产业园、以煤电铝产业群为主的澄城工业园、以农化工为主的蒲城工业园、以冶金建材为主的富平工业园各具特色。工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

【改革开放结硕果】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明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有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民有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45,较“九五”末提高了13个百分点。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外贸出口大幅度增加。“十五”时期,全市实际利用外来资金91.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3倍。2005年出口创汇7亿美元,是“九五”末的18倍。广泛开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内经济联合与协作,与匈牙利赛格德市及江苏省的徐州、镇江等市结为友好城市。

【城乡面貌换新颜】“十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4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8倍。阎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境内国省道大修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三门峡库区移民防洪保安、渭河防汛应急等工程建成使用,全市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切入点,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渭南火车站舍改造、渭清路城区段、乐天大街中段等市政工程竣工使用,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绿化率达到25.2%,城市化水平达到34%,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全市拥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经营网点和机构5万多个,城乡集贸市场300个。家世界、苏宁电器等知名商业集团在渭南建立了连锁店。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规范化农村连锁店488个。

【社会事业共发展】全市共有各类科研机构25家,科技人员6.8万多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2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350家,技工贸总收入达5亿元。各级各类学校共3132所,在校学生95.6万人。其中,全日制高等院校2所,在校学生2.5万人。职业教育发达。各类职业技术学校277所,年输出各类技术人才4.5万人。“渭南技工”是陕西五大职教品牌之一,渭南技术学院成为全国“职教名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现有4个县市区的15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市共有医疗机构324个,从业人员17169人,床位10680张,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电视和广播综合覆盖率达89.5和85.5%。渭南体育馆设施良好,曾多次成功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华县皮影戏、合阳提线木偶戏、华阴老腔多次出国演出,《五味什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等一批文艺作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跨越发展正当时】渭南是陕西“一线两带”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增速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后劲充足的良好态势,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开拓进取的渭南人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跨越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格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力做大做强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医药、食品、果菜、畜牧、旅游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努力使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渭南屹立在三秦大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市情介绍》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情介绍。

第三篇:秦皇岛市情介绍

秦皇岛市概况

秦皇岛是一座孕育梦想、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美丽海滨城市,辖海港、北戴河、山海关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戴河新区,陆域面积7812平方公里,人口298万,素有 “中国夏都”、“长城海滨公园”、“京津花园”的美誉。

秦皇岛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因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求仙至此而得名。千百年来,留下了夷齐让国、姜女寻夫、汉武巡幸、魏武挥鞭、唐宗驻跸等众多历史掌故。1898年,秦皇岛开埠建港,北戴河被辟为中外人士避暑地,开中国近现代旅游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北戴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暑期休疗办公地。毛泽东同志的《浪淘沙·北戴河》使秦皇岛闻名遐迩。成功协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事,是中国唯一既协办过亚运会又协办过奥运会的城市。

秦皇岛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华北、东北两大经济区结合部,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美誉。京山、京秦、大秦、秦沈、沈山5条国铁干线在此交汇,京沈高速、沿海高速贯通全境,承秦高速正在建设。山海关机场开通多条空中航线,北戴河机场开工建设。秦皇岛港年吞吐量超过2.6亿吨,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枢纽港,海运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

荣获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生态旅游魅力之都、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十佳宜游城市、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最佳国际休闲城市等称号,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国家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面向未来,我们正围绕 “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滨海名城总目标,以旅游立市战略为统揽,全力建设中国北方沿海生态休闲度假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港口物流集散基地,打造全国现代服务业先行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诚挚欢迎您走近秦皇岛,了解秦皇岛,感受秦皇岛。

第四篇:赣州市市情介绍

赣州市市情介绍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又称赣南。东、南、西分别与福建、广东、湖南三省接壤,北与本省吉安、抚州两市相连。现辖18个县(市、区)和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85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831万,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概称“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人口和面积分别占全省的1/5和 1/4。

赣州历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就有县郡建置。唐代,随着梅关古驿道和赣江水路南北大通道的开通,赣南成为“五岭之要冲”、“粤闽之咽喉”;到宋代,赣州“商贾如云”,成为当时全国36大城市之一。赣州文化底蕴丰厚。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自唐代至清末,赣南中进士和状元550名。1955—1965年授衔的人民解放军将军,赣南籍的132名(上将3名、中将10名、少将119名)。赣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全市95%以上为客家人,与闽、粤、港、澳、台有独特的亲缘、人缘、地缘关系和长期稳定的交往。目前赣州的海外侨胞及港、澳、台胞有近十万人,其中,在政治上有影响、经济上有实力、学术上有造诣的知名人士有九百余人。赣州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尤其是采茶戏、东河戏、山歌、于都唢呐等流芳古今、扬誉中外。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1934年10月,红军二万五

千里长征从赣南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等在赣粤边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担架队支前作战的有55万人。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出发时有8.7万人,其中赣南籍红军就有近六万人。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总数10.8万余人,占江西省烈士总数的43%,占全国烈士总数的7%。

赣州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属中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农、林资源丰富,是南方18个重点林区之一,活立木蓄积量约8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4.4%,赣南具有发展柑桔尤其是脐橙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黑钨储量全国第一,稀土储量全国第二,被誉为“世界钨都”、“稀土王国”。锡及非金属矿产也非常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尤其“红色”旅游吸引众多游客。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著名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有2000多年历史的赣州城地处赣江源头,至今保存着众多的宋代建筑,被中外专家学者称誉为“宋城博物馆”、“千里赣江第一城”、“八景文化”发祥地。其中,有极具考古历史价值的“宋代四古”:即,古城墙、古石窟、古浮桥、古窑址;有称为“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古石窟,众多的石龛造像和摩崖石刻为唐宋时期的作品;有驰名天下的八

境台、郁孤台、文庙、慈云塔、福寿沟;有辛弃疾、王安石、文天祥、苏东坡等众多历史名人留下的墨迹。1994年赣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赣州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现在,赣州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方式齐全,距香港、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均不过一日车程。同时赣州处于深圳、广州、长沙、南昌、厦门和汕头六大城市的中间,最有希望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对京九沿线城市长远发展比较优势分析后认为,赣州是京九沿线发展趋势最为看好的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和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广东提出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构想的机遇,从赣南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完善和提升发展思路,明确地树立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一切为民的发展观,加紧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努力在全省率先对接珠三角、融入珠三角,在全省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2003年,实现市内生产总值344.82亿元,增长12.5%;实现财政总收入31.4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68亿元,增长13.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分别增长8.9%、2.3%。经济呈现加速发展的好势头。

在今年召开的市二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加快发展过程中,选准主导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基础工作,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质量,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在江西的崛起中率先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的实施,确保了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协调较快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44.82亿元,同比增长12.5%,为5年增长最快的一年;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达3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4.31亿元,同比增长57.4%,是历年投资最多的一年。今年1至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564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比增长19.17%,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64亿元,比去年全年工业总产值多2.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9.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7.6%,再创新高。

第五篇:最新威海市市情介绍

威海市市情介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国务院批准的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威海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区、滨海生态人居示范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生产力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设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工业新区。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人口254万人。

沿海开放城市 威海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核心位置,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与18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威海是我国距离韩国最近、最早与韩国通航的城市,对韩开放优势突出。目前拥有至韩国的海上航线10条,每周26个航班;空中航线2条,每周31个航班。威海建立了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八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可广泛承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产业转移。

高端产业城市 威海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培育海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基地、船舶修造及配套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新能源及配套产业基地、现代石化基地等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培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效生态农业、战略性产业等五大领域高端产业。

海洋经济大市 威海市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占山东省的1/3,海洋国土面积1万平方公里,适宜养殖滩涂300多万亩,有300多种海产品,海产品年产量200多万吨,全市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700多亿元,连续多年居国内地级市首位,是中国海洋产品集散基地,荣获“中国海洋保健食品开发示范基地”称号。海岸多为港湾式海岸,建港条件优越。海岸带和近海海域风能、地热、潮汐能开发潜力较大。

生态宜居城市 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和环境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既不干燥又不潮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39.2%,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2%。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科技创新城市 全市现有7所本科高校、5所高等职业学院、17家继续教育基地,在校大学生6万多名,全市人才总量24万多人。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13家,省级研发平台13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1家,累计引进“两院” 院士29人。全市拥有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联盟、海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轮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创新联盟和电动载货汽车产业联盟5家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联盟。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3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关系,与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科技和人才合作关系。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

立体交通城市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768.8 公里;铁路开通了直达北京、济南、武汉的旅客列车,青荣城际铁路计划于2013年完工,建成后将使威海与青岛、烟台形成“一小时经济圈”;有威海港、石岛港、龙眼港3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7条海上运输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550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8.2万标箱;市区一小时路程内有威海、烟台两个国际机场,威海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等国内航线和至韩国首尔、釜山等国际航线。

下载唐山市市情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山市市情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圳综合市情介绍(最新)

    2.3主办城市——深圳市,第26届世界大运会举办地,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一个青春现代、时尚动感、创意无限、多元包容的国际都市,梦想可以实现的地方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1[全文5篇]

    重庆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重庆面积8.24 万Km2,人口3200万。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重庆排名西部第一。1997年重庆成......

    最新最全的重庆市情介绍(写写帮推荐)

    重庆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重庆面积8.24万Km2,人口3200万。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重庆排名西部第一。1997年重庆成为......

    柳州市市情

    柳州市市情及特点 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具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直辖市,辖六县四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和三江县,城中区、柳北区、鱼峰区和......

    黄山市情

    黄山市情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指出:“黄山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亲手掀开了黄山开放开发乃至中国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篇章。20......

    辽源市情

    辽源市情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带,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幅员面积514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赣州市情

    赣州市情 一、自然地理条件: 1、1区2市15县(章贡区和南康、瑞金二市及兴国、于都、宁都、石城、会昌、上犹、崇义、赣县、信丰、大余、寻乌、安远、定南、龙南、全南十五个县......

    烟台市情

    烟台市情 今天很荣幸能够为您介绍烟波浩渺的人间瑶台——烟台市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濒临黄海,渤海。遥望辽东半岛,韩国,日本。烟台市拥有5区,1县七个县级市和一个国家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