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广庆 新型城镇化下的产城融合及产业园区规划(范文模版)
新型城镇化下的产城融合及产业园区规划
城镇化被认为是未来2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它既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一方面要在顶层设计时就融入产业配套的理念,让合理的产业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要合理引导产业转移。这种转移不应仅局限于区域之间,也应包括大中小城市之间,中小城市通过接纳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培育出自身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加强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供坚实基础,进而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吸纳能力。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所以说,人为造城不可取。城镇化建设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要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这才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一方面,有了产业,才能创造出就业机会。有了充分的就业机会,进城农民才能乐业。乐业之后才有了实现安居的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因为城镇化不仅仅要解决农民身份转换的问题,还要让农民进城后,在城市里享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说到底这些都要依赖于产业发展的支撑。
从广义上说,城镇和产业融合,需要三类产业协调发展,首先城镇和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很多配套的改革措施。比如说城镇发展了,人口转移到城镇以后,自然会带动一些产业,比如像餐饮、酒店、一些批发零售以及比较简单的运输业。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问题是生产性服务业不发展,另外就是原来的一些被认为是公共服务部门的服务业不发展。所以第三产业要加快改革,要比较进一步的市场化,才能使资源往第三产业配置。第二产业从总体上还没有完成工业化,我们到2020年才叫基本实现工业化。现在只能说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基本上在国际分工位置是比较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要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这个行业,去做水务,去经营煤气、天然气,去经营热力供给,去经营排水、污水处理以及环境保护,要给予特许经营,就要放开服务价格。还有一个就是农业要现代化,农业对现代化的需求是强烈的,需要现代的物质装备。这一次三中全会决定里面对土地制度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除了提供土地流转的更便利的发展方向之外,一定意义上提出了一部分农用地的资本化方向。城市的资金一部分流到农村去,社会资本流到农村去,使农业对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资金能够得到补充,这样反过来向城镇提出供给需求,能够形成农业和城镇的融合发展,这样使三种产业在中国的城镇发展中都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园区逐渐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产业 园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助推器。它在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之间形成了一个产 业联动的桥梁,它承载着区域产业的系统组合与补充,以及主导产业的合理链接 与配套等功能作用。产业园区规划是比较全面的产业园区长远发展计划,是对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产业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
从内容上划分,产业园区规划主要可分为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两部分。产业规划是灵魂,空间规划是躯体,所以园区规划应该坚持产业规划先行的理念。园区产业规划是园区规划者对于园区产业发展的导向性计划,解决关于园区产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在哪发展”等重要问题。由于产业在园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柱作用,园区产业规划是园区规划的最核心内容。有效的产业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园区资源尤其是稀缺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园区产业结构的有序升级,而且将通过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园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帮助园区获取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园区发展的核心不是厂房、道路、绿地、景观和市政系统等工程建设,而是如何从当地资源、能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出发,构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研究产业链,并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园区的产业发展做出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产业规划。
第二篇:以产城融合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论文
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是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四化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代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阐述分析了湖南新型城镇建设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夯实产业集聚基础、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城镇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遵循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出现了一系列“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问题,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亟待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201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集合了工业转型、城镇一体化、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思维,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战略;关键在于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房地产功能的复合化开发等;最终落脚在于人,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在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体系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镇化水平滞后
近年来,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但2014年湖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49.28%的城镇化率居中部第4位,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仅高出0.08个百分点,分别落后于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湖南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的发展水平。湖南城镇化进程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国际上通用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区间是1.4-2.5,2014年湖南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24,比合理区间低位值低0.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9,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2.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
2014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邵阳市、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39.92%和41.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个百分点,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2.42和31.04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板块来看,2013年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6.36%、45.70%、39.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个,比长株潭地区低18.18、18.84和24.95个百分点,区域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2.3 城镇设施建设薄弱
从湖南29个设市城市来看,部分设施指标在中部和全国排位靠后,如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均居中部第5;城市出租车数量居全国第19位、中部第5位;而且“十二五”以来部分指标在中部和全国的排位呈下降趋势,2010-2013年,城市公园面积从中部第3位下降至第4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中部第4位下降至中部第5位,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从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国第13位、中部第4位;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全国第23位、中部第5位下降至全国第30位、中部第6位;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数从全国第12位、中部第1位下降至全国第22位、中部第3位。以“产城融合”推进湖南新型城镇化的对策
3.1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夯实产业集聚基础,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引导工业向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临空、临港产业区集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将产业园区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整体规划,注重生产要素聚集与生活要素配套,促进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高度契合。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城市要加快推进传统企业治理改造和搬迁,中心城区制造业要加快向周边地区疏解转移,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服务外包、总集成总承包、总部经济等高端服务业,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承接能力,重点发展制造业、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鼓励农村围绕城市产业进行配套,努力成为城市产业的第一车间和城市人口的生活原料基地;构建大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特色鲜明、错位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2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科学优化空间布局,缩小地区城镇化差距
湖南省内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娄底8个地级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构成主体之一。“十三五”时期加快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各自城市的建设,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以长沙建设特大城市为依托,合理调整三市及周边地区行政区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间产业布局,加快三市基础设施的对接,做大做强长株潭城市群,提高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依托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黄金水道建设,在岳阳、常德、益阳等环洞庭湖城市间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加强水域生态修复,建设大湖经济区和环洞庭湖城市群。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大湘南地区的郴州、永州和大湘西地区的张家界、吉首、怀化、邵阳培育打造成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塑造城市特色风貌,逐步培育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大城市和重要增长极。
3.3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城镇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服务水平
抓好城市道路、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公交、供水、供气、防灾等公用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方面要着重优化城镇路网结构,增大路网密度,加强城市主干道、过江过河通道、进城通道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统筹城市道路、停车设施的布局,做好市内与市外交通的衔接。信息化方面要强化以光纤宽带网络、4G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发展微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现代移动通讯为重点的城镇信息化网络服务业。能源方面要加快推进城镇燃气供应设施建设,完善燃气输配、储备和供应保障系统;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城乡供电保障能力和供电质量。
第三篇:滨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规划
滨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规划
滨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规划
(滨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为全面加快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提升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共享资源,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实现滨城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的大跨越、大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政策背景
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汽车产业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国家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电动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
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黄河三角洲地区要着力提高研发系统设计、加工制造、系统集成和关键总成技术整体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品牌,形成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业体系;要加强协作配套,提高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明确提出要建设东营、滨州和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特种车辆生产,发展船用柴油机、重型发动机、高档大型发动机等系列产品及特种活塞、OE刹车片、汽车轮胎等制造业。
我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以亚泰雅德动力、锻压机械、红星车业、东海龙活塞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条已有一定雏形。滨城区乘着国家大力发展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东风,提出“决战东区”的战略,依托产业聚集优势,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现状
2007年,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延伸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大力实施“12258”工程,要求延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树立龙头企业。我区相关部门和机械加工企业进一步细化要求,确保各项任务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滨城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多,不断有新的部件甚至整车洽谈展开,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名列前茅。2009年9月成立的滨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商会,行业商会的成立对提高汽配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滨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提供汽配产品生产、销售的对接平台,规范滨州的汽车及零部件用品市场,引导市场的良性竞争发挥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滨城区内的海得汽配城是鲁北地区唯一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的大型专业商贸市场,是我市确定的全市服务业发展重点示范项目。该项目位于滨城区渤海五路与黄河六路北交汇处,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建有商贸楼17栋及配套的宾馆、写字楼和商住楼,汽配城规划就业岗位1000个,年流动人口达150万,商品贸易额1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目前已有150家商户和住户入驻,有效带动和促进周围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位于滨城区滨北镇的滨州工业园内初步形成了以红星车业、东海龙活塞、亚泰雅德、环球汽配等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聚集地。其中红星车业沃尔奥电动车为山东名牌,生产技术领先,2009年完成年产电动汽车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4亿,利税800万元。东海龙活塞年产活塞1300万只,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200万元。滨州亚泰雅德动力配件有限公司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化验、检测设备,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公司设立了国内唯一的“铝活塞耐磨镶圈研究所”,拥有中国最大的镶圈加工车间,年产铝活塞耐磨镶圈1000万只,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755万元,利税246万元,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为55%。
(二)存在的问题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我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起步较晚,链条不完整,产业规模比较小,技术档次比较低,需要加快资源整合,借助外力迅速延伸产品链条,膨胀企业规模。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资金人才出现空缺。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着力提高研发系统设计、加工制造、关键技术整体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品牌;着力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着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逐步建成国际国内技术领先、市场影响力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
2.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努力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带动基础配套产品发展。提高基础件技术水平,开发特种原材料,扭转基础配
套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3.坚持发展企业集团与扶持专业化企业相结合。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4.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加强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加强管理,实现优胜劣汰。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保持行业稳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总体布局
(一)规划面积
该园区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的山东滨州工业园区内,规划面积624.38公顷,南至220国道、北至三元生物、东至205国道,西至新立河。
(二)区位优势及配套条件
该园区所在滨州工业园区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国道205线和滨博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省道滨孤路、永莘路横穿东西;距首都北京400公里、省会济南100公里,距青岛港、烟台港300公里,距黄骅港90公里;在建中的黄大铁路、德大铁路将在园区附近接轨,并分别设有货运和客运站点。优良的交通基础设施使京、津、唐、济、青等大中城市相通,成为华东、华北各省市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园区输变电网络覆盖辖区所有领域,通讯事业发展迅猛,设备全部实现了程控化、数字化,移动电话信号覆盖到各个角落。园区内拥有库容1400万立方的大型平原水库一座,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日供水能力4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已列入山东省滨州市“十二五”电源发展规划的大唐滨州热电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成为北路电网重要支撑点,满足城区供热和工业用汽需求,同时可以减少部分小火电机组和自备锅炉,极大的改善环境,优化热网结构。在园区建设上,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园区对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
(三)产业定位方向及建设重点
充分发挥省级工业园区——滨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建设条件成熟的优势,以亚泰雅德动力、锻压机械、红星车业、东海龙活塞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载体优势,建设区域内独具特色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按照全市“12258”工程要求,在膨胀发展电动轿车、滤清器、活塞及铝活塞耐磨镶圈的基础上,着重引导企业加快由零件向部件总成的延伸,由主要面向汽车维修市场向整机、整车配套市场拓展,发展柴油机、重型发动机、高档大型发动机系列产品及特种活塞制造业,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
重点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13.3亿元:(1)滨州亚泰雅德动力配件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000万只汽车用铝活塞耐磨镶圈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计划新建加工车间一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用铝活塞耐磨镶圈生产基地,达到年产1000万只汽车用铝活塞耐磨镶圈的生产能力。(2)滨州市瑞力机械有限公司机械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新建厂房1100㎡及生产线二条。(3)山东汇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汽车液压制动节能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万套汽车节能器。(4)滨州市红星车业有限公司汽车专用电动机及控制系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万台(套)汽车专用电动机及控制系统。(5)山东环球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环保型汽车滤清器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设厂房、购置设备等,建成后,可实现年产500万只环保型滤清器。(6)滨州东海龙活塞有限公司机动车内燃机系列活塞毛配生产扩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154万元,建设厂房、购置设备等,建成后,可实现年产60万只活塞毛配。(7)滨州市五环镶圈制造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与台商合作。(8)滨州市锻压机械厂BZC350A、B、C车载式钻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100万元。(9)红星车业5万辆电动汽车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点从汽车生产线5条,厂房5万平方米,达到年产电动汽车5万辆生产能力。
(四)发展目标
2015年产值目标150亿元,2020年产值目标600亿元。
五、政策措施
(一)突出重点,优先扶持,壮大骨干企业
积极实施企业战略性兼并重组,引导和推动强强联合。引导鼓励亚泰雅德、环球汽配等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基础较好、管理水平较高、产品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实施赶超战略,逐步培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 “小巨人”和产业“龙头”。
(二)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拓宽发展空间
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校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高位对接,实现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根本性转变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的自主开发。围绕现有企业,加快零部件产品由配件市场向整车企业配套的转移,重点开发轮毂、电瓶、螺杆、螺栓等产品,同时加强零部件企业之间的链接,使零件变部件,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形成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叫响“滨城制造”。
(三)抓好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条
将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凭借现有产业优势,积极引进资本投资商和汽车汽配制造商、经销商,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通过招商嫁接、合资合作等形式,努力构建开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壮大配套协作企业,构筑产业集群。
(四)创优发展环境,加快产业发展
努力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环境,在交通规费、路桥费、新增设备所得税、加速折旧、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继续落实区级领导包产业责任制,切实提高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跟踪服务力度。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落实区委、区政府“加快工业经济发展30条”“服务企业发展23条”为工作切入点,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创造优越宽松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产城融合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镇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经济集聚的问题,更是一个“城镇”、“产业”和“人”互动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城镇的可持续、生态、低碳和绿色发展。因此,我们提到的“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现阶段,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人互动,是我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一、产城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产城融合作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产业转型升级是其重要的实现路径之一。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引导产业空间优化,注重发展“都市友好型产业”为主要抓手。而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恰恰具备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都市友好型产业。同时,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其他产业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创业与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产、城、人融合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催化剂。
二、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新区立足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定位,实现了新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产业资源进一步整合,以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产业驱动力明显增强,产业关联程度和协同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推动现代制造业中文化创意产业要素和环节的分离,加强产业间的协同融合,全力培育形成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发展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打造了一批以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领导品牌,全面提升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十二五”时期,新区以“新媒体新机场新北京”为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和融合化发展,打造与实体经济融合互促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艺术品交易,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为代表的品质消费相关领域比重提高,高技术领域得到不断发展,高耗能领域比重有所下降。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新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收入为576.69亿元,在全市位居第5位,位列城市发展新区之首,实现利润总额12.27亿元,应缴税金10.32亿元。且收入增长速度迅猛,2013年较2011年收入增长了281%,利润年均增速也在20%以上。且龙头带动效应明显,截止到2014年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年收入过亿的达到16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北京其他区县相比,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亟待破解“量”与“质”的瓶颈
“十二五”期间,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向好,收入节节升高,但仍面临着单位数量少、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尤其是近两年外部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对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压力。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数量有所减少,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多行业出现经营疲软状态。现阶段,新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产值低且位置分散,未能形成品牌效应,高收入企业仍集中于商业和工业,而更能体现高、精、尖技术水平的软件、网络和计算机服务业则无新增收亮点。因此新区文化创意产业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在“量”与“质”方面亟待突破。
2.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亟需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发展
新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处于从培育期向成长期转型提升的关键阶段。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有效利用重大项目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大型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新,依靠重大项目带动文化创意相关产业上下游集聚发展,构建完整产业链,将是有效的发展途径。对于具有发展前景的重大项目,如华商创意中心项目、星光影视园新区项目、文创基金产业园项目、盛世南宫影视文化城项目、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新航城国际会议会展中心项目等,直接关系到新区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发展与品牌建设,因此对这些重大项目的扶持依赖程度较高,如不能及时获得对重大项目的扶植资助,加快项目落地、开工、投产速度,将无法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3.产业融合动力不足,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弱,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转型 尽管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已成为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但目前新区获得成功的企业仍是少数,大多数企业并不清楚如何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来转型升级,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缺乏主动参与融合的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二是科技与文化内容结合不够紧密,三是文化科技企业集成创新能力弱。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拉动新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提升,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等路径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
4.产业发展环境缺乏优势,高端要素资源竞争力有限
与中心城区相比较,新区产业发展环境缺乏优势,一方面表现在缺乏重量级龙头企业,难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入驻的企业多属于初创期与成长期,规模小且分散,产业联动作用不足,很难形成产业氛围。另外,针对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推广、市场交易、网络虚拟服务、数据共享、融资担保、孵化器等文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导致企业难以留住;另一方面表现在经济环境不足,基本生活、商务配套设施相对匮乏,导致高素质人才难以留住。由此,新区在吸引高端文化产业人才、企业、项目、资金等方面竞争力较弱。
四、产城融合背景下大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劲选择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产业促进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即“以人为本,以产促成,以城兴产”。因此,新区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依托新区现有的政策、产业基础和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创业创新环境,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1.立足新媒体产业,打造“双生态”特色新城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育新媒体产业基地产业生态和绿色生态相结合的“双生态”特色核心竞争力。集新媒体产业、商业服务、商务办公、文化休闲和中高档社区为一体,打造以新媒体产业为核心驱动力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形成具有较强综合辐射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带动商业商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经济。并依托新媒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放大园区集聚带动效应,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促进生态环保、配套设施完善的数字社区的建设,凸显新区生活居住和服务功能,打造自我功能完善、自我平衡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2.强化核心区功能辐射,优化南城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魏善庄地区,以新航城规划的核心区域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承载区为定位,承接黄村、亦庄、第二机场北京南城三大板块连接中枢功能。依托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与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以文化创意为主导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推进北京市时尚体育休闲公园、临空产业创新总部区与会议会展区、北京都市农业休闲文化生活圈的建设,对接新航城文化产业、绿色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等临空高端产业链的选择,打造南中轴延长线的生态涵养和文化创意发展核心板块。
3.立足“园”、“城”一体化布局,创新打造智慧城市
实行“园”、“城”一体化思考,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一张图”规划,努力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融”的发展格局。确定北城黄村、亦庄作为城市化新区,依托盛世南宫影视文化城、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西曼国际工业设计产业园等园区载体,重点发展影视文化、电子商务、商业娱乐、旅游会展等产业,建设北城高档社区、金融服务区、大型文化娱乐区和综合购物区。东城依托采育科技园,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建设现代科技新城与古镇风貌并存的新型小城镇;依托葡萄产业特色优势,发展规模型现代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西城以榆垡和庞各庄为中心加快永定河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集旅游、休闲、体验、观光、娱乐、体育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带。南城以魏善庄、礼贤镇为核心,依托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承接新航城建设,建设以数字产业、电子商务、广告会展、休闲娱乐为主的现代都市产业与绿色生活服务区,建设南中轴宜居宜业生态新城。
4.着力业态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互促共赢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重国家级政策扶持的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设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功能区。有效引导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空间联系、多点布局的科技文化孵化器,带动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领域的转换,实现文化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和科技资源跨区域共享。推动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加快核心区文创基金产业园的建设,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投资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信贷、担保、产权交易、投融资等金融服务平台;引导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与文化创意产业加强联系、开展合作;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金融评估体系和信用体系等配套措施。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增强旅游文化发展动力,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品位。加快建设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主会场及周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长子营镇祥发伊甸园汽车露营地项目和庞各庄镇梨花村汽车露营地项目,发挥月季文化、汽车文化资源优势。围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吸引旅游龙头项目入驻,进一步丰富大兴旅游产品。
5.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顺应首都功能调整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改造存量设施资源,依托“互联网+”,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为中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新创业孵化空间。加快推进新媒体文化创新空间、创e咖啡创新型创业孵化平台等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的带动,搭建起具有共享办公、信息交流、人才招聘、技术分享、市场拓展、项目对接、投融资服务、创业指导等功能的创新型创业孵化服务体系,通过优化和完善创业服务机构的服务业态和运营机制,让创业者之间自由共享经验、知识、技术和仪器设备等创业资源,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帮互助”、“用户参与”的开放式创业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创新创业圈”。
6.加快走“互联网+产城融合”智慧发展之路
立足互联网思维,紧抓工业4.0时代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以建设“智慧园区”为抓手,以基础网络通信、数据共享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公共平台等为建设重点,引入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手段,辐射带动新媒体创意带、电子商务带、金融集聚带的全面发展,推动智慧产业集聚。结合智慧楼宇、智慧办公、智慧协作等多种手段为辖区企业提供个性化企业智能服务,通过对原有产业的智慧升级,改进企业办公环境和工作模式,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化企业服务体系,培养一批企业服务提供商,为城区产业升级带来更多选择。加快形成智慧产业链,以行业为单位建立虚拟和实体的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物流、智慧环保和智慧医院等;整合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城管等,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推进智慧园区与智慧城区建设相融合,促进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
7.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加快反磁力中心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数字智能”新城建设。在文化设施布局方面,按照文化强区战略要求,大力推进新区综合文博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中心等文化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突出“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倡导健康运动、时尚生活、绿色生活。开拓数字文化发展新空间,在建设绿色生态新城的过程中全力推动数字文化繁荣发展。要加快推动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文化馆、数字报刊等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发展数字文化新兴产业为主导,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加快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多终端传播;加强以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电影等为重要内容的网络文化繁荣发展。依托南海子湿地公园、半壁店森林公园等生态园区,加快生态旅游、生态农业观光等生态文化产业集群,构建生态和谐,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区。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1000字)
产城融合作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其实现路径之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引导产业空间优化,注重发展“都市友好型产业”为主要抓手。而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创意产业恰恰具备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都市友好型产业。且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在推动其他产业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创业与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产、城、人融合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催化剂。
“十二五”时期,新区立足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新兴产业定位,实现了新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产业资源进一步整合,以消费性和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产业驱动力明显增强,产业关联程度和协同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推动现代制造业中文化创意产业要素和环节的分离,加强产业间的协同融合,全力培育形成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发展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打造了一批以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星光影视园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领导品牌,全面提升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即将来临的“十三五”发展中,新区还应立足本区实际与环境形势,继续走产城融合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
一要立足新媒体产业,培育新媒体产业基地产业生态和绿色生态相结合的“双生态”特色核心竞争力,打造“双生态”特色新城;二要强化核心区功能辐射,重点发展魏善庄地区,以新航城规划的核心区域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承载区为定位,承接黄村、亦庄、第二机场北京南城三大板块连接中枢功能,优化南城产业布局;三要立足“园”、“城”一体化布局,创新打造智慧城市;四要着力业态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互促共赢;五要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功能提升,加快高端产业资源集聚,促进城市生活与服务平台建设,助力形成首都核心区的反磁力中心,推进生态、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建设;六要立足互联网思维,紧抓工业4.0时代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七要推进“绿色低碳、数字智能”新城建设。
第五篇:王广庆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城镇化的 最佳金融支持(xiexiebang推荐)
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城镇化的最佳金融支持
王广庆
注: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地政府及融资平台的融资压力不断增加,个别地方的政府债务已达到极限,而基础设施产业基金作为一种股权投资,不计入政府负债,能够强势推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是新型城镇化的最佳金融支持。
一、什么是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衍生于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而发达国家本身并没有产业投资基金的说法。我国常说的“产业投资基金”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基金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按投资对象性质的不同,产业投资基金可分为创业投资基金、企业重组基金和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是指对未上市基础设施产业企业提供直接资本支持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者根据所持有的墓金份额承担相应的风险,并分享投资收益。投资范围较广,涵盖水务设施、电力设施、燃气设施、固废处理、收费公路、铁路、桥隧、机场、港口、轨道交通、地下管线、邮电通信、场馆设施等房地产及其他工程建设等等。
二、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现状
基础设施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繁荣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遇到了巨大的投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基础建设的顺利发展,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由于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性、投资期限长、资金需求大、资金回收期长、外部效应强等特点,因此基础设施资金筹集比较困难。目前我国基础设施资金的来源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或其他投资。国家预算内投资主要包括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两项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税)和地方财政拨款三个部分。国内贷款包括银行贷款、国家专项贷款及地方专项资金安排的贷款等。利用外资包括国外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外商直接投资(FDI)等方式。自筹和其他投资包括平台公司通过自身的积累的资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其他机构的资金等。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以及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各级政府面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不断增大,以陕西和河南为例,2013年陕西省将初步安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450个,预备新开工项目40个,计划投资3100亿元,其中660亿元投资,加快西成客专、西康复线、延志吴高速、榆佳高速、三星快速干道、西安地铁一号线、汉中及延安机场等项目建设,河南省预计2013年完成交通投资700亿元,强化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在新一轮的城镇化进程中,中西部地区城市、县城、农村的基础建设投资潜力巨大,对住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需求将上升。“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建设涉及的投资资金数以万亿计,资金来源和风险控制成为未来我国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课题。从目前各地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来看,政府投资仍将是城镇化资金主要来源。在经历了2012年新一轮城投债热潮后,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再度受到各界关注。财政部等四部门近期发布文件,要求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进一步防范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因此以往的间接融资方式难度不断增大。
三、为何选择基础设施产业基金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使有限的财政收入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对于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是一种股权投资,要求的是长期合理收益。对平台公司来说,股权融资资金具有长期性,不存在每期还本付息的压力,不太可能出现影响基础设施正常提供的情况。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量也比较大,便于联合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行业内专业基础设施企业共同运营管理,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运行效率。另外,与债权投资相比,基金投资的股权性质决定了基金将致力于通过长期经营获得股权增值收益,因此基金管理人较少在意企业的短期效益,而更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管理服务。
2、转变政府职能,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经营、管理向投资、引导与间接管理转变。政府应主要发挥“引导”作用。政府财政投入应发挥“种子资金”的作用,以此来广泛吸引社会投资,以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3、资金运作的专业化,通过每个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在对投资资金的筹集、资产评估、收益分配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效益较优和机制完善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制度。通过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的长期运作,形成了相关基础设施领域
具有稳定性和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专家团队。
4、发挥集合投资优势。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墓金将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合起来,进行规模化投资,可以避免单个投资者选择投资项目时的盲目性,为资金实力较弱的单个投资者提供一个投资墓础设施类大型项目的途径.发挥大额投资在降低成本、寻找优秀项目上的相对优势,获得规模效益的好处。
5、资金来源广。银行、保险、社保基金、年金等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都是保守的长期投资者,需要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长期资产与其负债相匹配。基础设施资产具有稳定收益、周期长以及能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特性,无疑是该类投资者青睐的对象。
四、基金组织结构分析
产业基金在运作模式上接近国际上的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形式,私募股权基金主要向机构投资者筹集资金,并投资于未上市的股权。依照我国法律,基础设施产业基金目前可行的组织形式包括公司制(主要为有限责任公司),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从实践上来看,由于《合伙企业法》修订之前我国法律提供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受限,使得目前多数 注册于国内的创业投资企业采取了公司制形式,渤海产业投资基金采取了信托制形式,而在我国运营的多数 外资基金则采取了有限合伙制。
有限合伙制:在有限合伙制模式下,基金的投资者作为合伙人参与投资,依法享有合伙企业财产权。普通合伙人代表基金对外行使民事权利,并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基金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可以以基金管理人的身份直接管理基金,也可以雇佣 外部顾问公司管理基金。
有限合伙制基金具有以下优点:它不是纳税主体,其应缴的税收等同于基金投资者直接进行投资所需缴纳的税收,因此它不用缴纳资本利得税和所得税;它是一种有限责任投资形式,基金投资者以承诺资本额为限承担责任;有限合伙制基金成立时不需要对承诺资本额进行验资,有限合伙人之间没有控股权之争;有限合伙基金的管理费和管理分红不需缴纳增值税。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了合理避税的机制。有限合伙制基金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在多数国家的税收制度下,基金投资者在基金获得资本增值或红利收益时便有缴税义务,而非基金向投资者分
派收益时;多数情况下,有限合伙制基金只能向特定的资深投资者筹集资金;通常情况下,有限合伙制基金的权益不能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制:在公司制模式下,投资者作为股东参与投资,依法享有股东权利,并以其出资为限对基金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基金管理人可以直接作为股东参股基金,也可以作为外部顾问接受基金委托管理基金的投资事务。
公司制基金的优点在于:投资收益可以留存继续投资;它也是一种有限责任的投资形式;它的股份可以上市交易。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它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它通常不能将资本增值收益以红利的形式派发给股东,投资者一般只能通过出售基金股份来兑现资本增值收益;管理分红的实现一般要通过期权或认股权证方式来实现,通常数量较小。
信托制:投资者作为基金的委托人兼受益人参与投资,基金管理人则作为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行使基金财产权,并承担相应的受托人责任。
信托制基金的主要优点在于:具备免税地位,等同委托人直接投资于被投资公司;委托人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可以向 200 人以下的普通投资者筹集资。信托制基金的缺点:信托资金通常一步到位,如果没有事前确定的投资项目,资金使用缺乏效率;投资者缺乏常设机构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活动进行监督; 涉及多个中介机构,增加了基金运作的成本。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有限合伙制可以为产业基金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投资者权利方面,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都是合理的制度形式,公司制提供的投资者权利保护更加全面。但另一方面,公司制不利于基金管理人自主决策进行基金的运营,无法形成以管理人为核心的基金制度。在税收方面,公司制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在资金募集方面,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都能实现合理的承诺资本制度安排,信托制 则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在资本退出方面,有限合伙制和信托制又明显优于公司制。在连带责任和举债能力方面,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都是恰当的选择,而信托制则存在明显的缺点。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会对利润分配模式造成影响。在基金资产安全及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方面,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都有合理的制度安排,而信托制则可能需要引入托管人。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都应是产业基金可行的选择。
如果能获得免税地位,公司制显然优于有限合伙制。但是如果不能获得免税地位,专注于传统产业投资的产业基金必然要采取更高的投资杠杆,以获得更高的收益来回报投资者。这显然会增加被投资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产业基金专注于低杠杆的成长资本型投资或创业投资,投资者可以在投资者权利和基金税收地位之间进行权衡,选择公司制或者有限合伙制。此外,如果基金的目标投资者为免税投资者、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有限合伙制可能会提高更佳 的财务回报;如果基金的目标投资者为公众投资者,则公司制是必然的选择。
五、基金发起操作程序
按照通行的融资集合规则,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的构成一般由政府的财政资金、与城建产业相关的法人(平台公司)出资以及社会资金三方组成。①财政资金占基金的比例,可视项目的具体类别确定,大约为 3%-30%。对盈利前景明朗的产业,如电信设施建设、发电、配送电等项目,财政资金大约只需占基金的3%左右;对社会效益大而投资收益不确定的产业,如治沙造林、引水工程等,财政资金则应占基金的30% 左右。②与城建相关的法人(平台公司)出资额须占基金的20%--30%。③社会资金投资,大约占基金的40%-77%。
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与一般的产业投资墓金的运作过程相似,整个过程为: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可分为筹资、投资和退出三个过程,而投资过程又可分为寻找和筛选项目、详细评估、谈判和交易设计、投资后管理四个阶段。而退出之后,又将寻找新的项目,开始新一轮运作过程。
首先由基金发起人(中国城发集团)发起设立基金,同时,基金要确定管理人与托管人。基金发起人可自任管理人,也可以委托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担任管理人。基金设立后,基金公司向投资者定向或非定向发行基金份额,所筹资金由托管人保管。基金管理人对意向投资项目评估后作出投资决策,托管人向投资项目注入资金。项目完工并运营后,基金管理人在合适时机,通过各种方式退出所投资企业或项目,并将获得的增值收益派发给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