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具体程序?
我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具体程序?
1、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设立、撤销、变更或者合并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人代会闭会期间,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2、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3、省、自冶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厅、局、委员会等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报请国务院批准,最后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4、自制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或者合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报请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5、省、自制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构;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在必要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它的派出机构;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他的派出机构。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内部机构的设立,在上级政府批准的编制总额内,由各工作部门报请同级编制部门批准。
第二篇: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草案
宿城职教中心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方案
(建议稿)
为了适应学校发展规模的需求,为了强化行政管理力度,为了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我校行政管理部门可作如下调整,仅供参考。
我校的发展目标实现在校生4500人,依据目前我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师资设备等条件,建议学校实行二级行政管理,校长室是全校的最高行政机构,下设办公室、教务处、学工处、招生就业处、总务处、安稳办、一系、二系、三系、四系等中层机构。
办公室设主任1人,秘书2人,资料员1人,主任和资料员为专职,秘书可兼职。
学工处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在校长室领导下,全面负责学生管理和团委工作
教务处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在校长室领导下,全面负责学生学籍、教学业务、教科研等管理工作
招生就业处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就业工作。总务处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负责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基建工作。安稳办设主任1人,负责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
一系(机电)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全面负责机电、数控、模具等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二系(电子电气工程)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全面负责电子电工、汽修等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三系(计算机应用)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全面负责计算机、动漫、服装等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四系(经贸成教)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全面负责旅游、餐饮、财会、成考等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以上各系科处室负责人,原则上通过公推直选竞聘上岗,这也是最好的用人途径。
第三篇: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设置必要性及具体模式探讨
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设置必要性及具体模式探讨
但未丽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在我国设置的必要性及具体模式,建议在司法部和省(直辖市)级、地(地级市)级、县(县级市、区)级司法部门分别建立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进行各级社区矫正的业务指导、部门协调和组织必要培训,主张除司法部外,社区矫正的管理机构设为三级,即:1)在司法部设立刑罚执行总局,下设监狱管理局和社区矫正管理局:2)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则设立刑罚执行局,下设监狱管理分局和社区矫正管理分局;3)在地(地级市、自治州)和县(县级市、区)级则分别设立社区矫正处和社区矫正科。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管理机构 设置模式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我国要在刑罚执行领域推行社区矫正制度,机构建设是继法律依据之后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据1997年的统计,美国社区的矫正机构共有2931个,其中缓刑办公室有812个,占2
7.7%;假释办公室有486个,占16.6%;缓刑和假释合署办公的机构共1633个,占55.7%,[1](321页)而我国的社区矫正制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定稿)
三、部门工作职责及流程
人事:
1、工作职责:
1.1 负责员工的招聘、适用、转正、劳动合同、辞退、离职、薪酬的管理。
1.2 负责应聘人员的面试、测评、档案管理、推荐等工作。
2、作业流程:
2.1 规范各部门用人制度的管理。以往公司招人普遍存在谁用谁招,谁招谁定工资,生产旺季盲目扩招现象,没有谁去考虑公司人力资源成本,缺乏人事制度的管理和约束。建议公司今后完善人事制度,各部门有用人需求时,应先由需求班组长提用人申请书→报需求部门经理→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需求计划考察岗位编制是否合理,岗位工作量是否饱满,是否合理利用了现有人力资源以及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是否允许支持新增人员费用后,符合条件的上报董事长批准后实施招聘计划。
2.2 规范薪酬管理制度。
2.2-1 建议公司对目前所有员工工资进行分档定级,档次依次分为副总→部门经理→部门行政人员→班组长→普通员工,每档同时分为若干级别,确定每级别的工资金额,各档人员拿相应级别的工资,同时改变原有的新增员工由各需求部门经理随意定工资的现象,新增员工的工资待遇统一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薪酬管理制度进行适当定级,需求部门只在新增员工面试对其业务水平进行判断。
2.2-2 鉴于面前公司加薪过程中惹出的众多麻烦,建议公司根据营业增长情况只在每年12月31日实施一次加薪,董事长公布加薪计划额度后,由各部门经理将部门内的加薪需求统一上报到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根据薪酬管理制度在预算范围内审核后上报董事长批准。特殊人才在特殊情况下由部门经理直接向董事长汇报批准后通知人力资源部实施加薪,部门经理一律无权任意给员工加薪。
2.2-3 加班控制管理。行政人员今后加班一律无加班费,特殊原因下需经副总以上级别人员批准后才能给予其加班费。一般情况下行政人员晚上加班只能证明白天的工作任务尚未完成,加班完成当天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公司无需额外支付其加班费,普通员工加班取消10元/班的加班补贴,鼓励员工尽量在白班时间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2.3 加强人事档案、工资核算、出勤考核的管理。建议由人事专员每月末根据员工考勤记录核算工资,取消原来统一由财务核算的管理。
2.4 规范员工辞退程序。正式员工今后无论何种原因自动离职必须提前30天携部门经理签字后的辞职申请书到人力资源部登记,辞职申请期内擅离岗位者按旷工处理。适用期员工的辞职申请期为7天,新增员工未干满7天离职将拒付工资。
培训:
培训主要包括新增员工入厂培训、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品质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特殊岗位培训)等。
1、新进厂员工培训。每一位新到员工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先由人力资源部对其进行公司环境、规模业界知名度、公司产品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再由其所在部门经理对岗位的具体业务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2、外部培训。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选择一部分确需通过外部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的潜在员工实施外部培训,以此加强公司的人才储备,便于今后公司内部人员的合理调动。申请外部培训人员必须根据培训的费用与公司签订相应服务年限的劳动合同,并将其培训时所获的证书复印件在人力资源部存档,合同期内单方面终止合同时,公司将按照外培时的实际费用从其工资中扣除。
3、公司内部培训。人力资源部每月初制定出各部门每月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各部门要严格按培训计划执行,并将每次的培训纪要上报人力资源部存档。内培由
各部门经理或业务带头人组织实施,旨在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成长、创新的学习型组织,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
6S管理:
推行6S管理使车间内物品放置规范、有序、减少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现场潜在问题通过目视化显示出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促进改善,提高公司形象及品质,最终满足客户对品质的需求和期望。
1、成立6S管理委员会,实行6S检查制度。6S管委会会同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进行6S管理理念的全面培训,定期对各部门的6S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在全公司通报,对实施效果差的部门要求其拿出整改措施,定期整改。
2、全公司禁烟制度。在公司内设吸烟区,车间、仓库、办公室等公司形象部门全面禁止吸烟,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违者罚款,从其工资中扣除。
第五篇:农机管理机构规范化设置探讨
农机管理机构规范化设置探讨
农机管理机构规范化设置探讨 农机管理机构规范化设置探讨 福建省建宁县客坊农业服务中心刘方华邹先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随着农、林、牧、副、渔等各业拓宽,农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了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和帮手。农业机械的发展势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得到进一步飞跃,我国“工业贴补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进入新的时期,农机管理机构如何围绕国家机构改革,围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合法保护农机经营者的责、权、利关系,使农机管理体系纵向对应,横向连接,笔者就如何规范化设置农机管理机构进行探讨。目前,我国农机管理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名称不统一
农机管理作为一项技术要求高,管理内容广的国家职能部门,其合理设置是保证农机事业遵循职能发展规律,符合管理要求,达到管理目的的国家机构,设置该机构的目的和意义。据查证:目前我国国家级农机管理组织名称“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省级农机管理组织名称“农业机械化管理局”7个,“农业机械管理局”8个,“农牧业机械化管理局”2个,“农业机械化发展服务中心”3个,“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4个,“农业机械化服务总站”1个,“农业事业管理局”2个,“农业机械化管理处”2个,“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1个。其中有9个名称之多,市、县农机管理机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有局、科、股、室、总站、站、中心、所,其名称不一直接影响了政令畅通,影响职能发挥,管理混乱,机构设置名称统一在整体意义上讲,是标志着国家对一项事业用法制手段固定其职能的体现。
二、机构设置及级别差别大
农业机械化顺延农机化的兴衰起伏,中央对农业机械机构级别设置,从无到设置一般机构,从1959年9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工业部”,1969年1月更名为“第八机械工业部”,1970年4月第八机械工业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合并,一机部下设“农机化组”主管全国农机化工作。1973年1月农林部成立“农业机械化局”,1977年9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国务院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成立,1979年3月恢复“农业机械部”,1982年5月农业部与一机部合并,设立机械工业部、农业部、农垦部合并设立农牧渔业部,机械工业部主管农业机械制造、科研,修理厂和农机销售。农牧渔业部主管农机化管理,农业化科研、培训、修理业务和农机鉴定、推广工作。目前最
高农机管理机构设置为“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机顺应国家的需要而变换机构级别,按说国家农机管理机构设置变化,各省、市理应效仿,目前我国各省、市则不同,农机管理机构有厅级、副厅级、处级;市、县的农机管理机构差别就更大。有处级、副处级、科级、副科级、股级,乡农机管理机构差别:一是在人员职数上差别;二是在管理人员的身份“国家干部、职工、集体职工、临时工”的差别;三是在设置乡农机管理站和不设站委派农机管理员,甚至没有设置。农机管理机构设置与级别的差别。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制约了解放生产力,障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了国家扶持农业,服务“三农”的力度。
三、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职能差异大 国家“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明确制定了管理职能十五项内容,各省、市农机管理机构的农机管理职能偏差大,大部分省、市农机管理职能,能够围绕国家农机化司的管理职能,制定和履行、顺应
职能,部份省农机管理职能不明确,且单纯。从农机管理的权限上看:农机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省、市,可以管理农村所有的机械,包括农、林、牧、副、渔等业机械。农机管理工作较弱的省,对本该农机管理范围内的管理对象没有管理到位。省、市如此,市、县、乡就尽在不言中了,所以农机管理工作职能确立,是界定农机管理权限的总和。解决我国农机管理机构设置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加快农机立法步骤 一直以来,党和人民政府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农业已从纯手工作业到目前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农村机械已遍及农村各个角落,以种植业为发展重点,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为次发展的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和重要生产工具,特别是在抗灾救灾,争农时抢季节,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改变农村劳动力结构,繁荣农
村经济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据网上资料,到底我国农机手队伍已达千多万人。到底全国农机总动力为亿千瓦。农机工业总产值为亿元/年,农机经营总值占农机经济总值比例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将使农业生产转移到现代科学技术经营农业的轨道上,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直接关系着农村人口、土地、生产、生活领域的落后与进步。于是“农业机械管理法规”的立法势在必行。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农机管理机构、名称、改制
科学设置各级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是保证农业机械化事业顺利发展的有效途径,级别的高低可以根据国家对该事业发展需要而定;而管理机构的机构不全、隶属不清、名称不一则是国家对该事业管理混乱的体现,为保证农机化事业渐进发展,统一机构名称,确定机构级别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附:农业机械管理网络,机构设置名称,级别示范图。
合理设置农机管理机构是加强农机化事业体系建设的保证,农机化机构网络则是为农机经营者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农业机械稳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机械机构级别可以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农业机械的保有量,总动力来界定,国家可以制定农业机械的几项指标,达到指标按示意图级别管理,达不到降一级管理,采用动态的管理格局,调整农业机械化机构级别。还可以从机构管理人员进行限制数额,农业机械化大省、市、县,在管理人员上进行配强、多配,使地域差异和农机发展速度与农机管理机构级别和管理人数配备相联系。
三、规范农业机械管理职能
规范农业机械管理职能是限定责、权、利的关键,农机化管理工作也应该是“有位应有为、有为才有威、有威就有位”,规范管理内容,理顺管理渠道,要保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保证农机管理机构不散,农机管理人员不乱,管理职能
内容不缺,凡划定为事业单位的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能,可以参照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须知”为主,结合本行业上级主管部门划定的责任为辅,由国家农业机械化管理最高部门确定,明确各层农机管理机构的职责、权限。使各级农机管理体系围绕职责内容开展工作,规范行为准则。规范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是国家充分使用法制轨道管理行业的根本手段之一,只有规范各级农机管理职能,才不至于工作推诿、扯皮、观望,才能更有效地处理职权内的事务,才能更准确把握国家方针、政策,使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注:数据资料来源于“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