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3 09:5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篇: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为保障国家与公众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和各方合法权益,保证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提高本公司行业声誉,造价工程师在执业中应信守以下职业道德行为准则。

1、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接受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自律组织业务指导,自觉遵守本行业的规定和各项制度,积极参加本行业组织的业务活动。

3、要具有独立执业的能力和工作条件,竭诚为客户服务,以高质量的咨询成果和优良服务,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好评。

4、要按照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开展业务,认真履行合同,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5、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业务知识,接受继续教育。

6、勤奋工作,独立、客观、公正、正确地出具工程造价成果文件,使客户满意。

7、廉洁自律,不得索取、收受委托礼金和其他财物,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8、造价工程师与委托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委托方有权要求其回避。

9、知悉客户的技术和商务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10、接受国家和行业自律性组织对其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二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安全、有效、稳健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经营活动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牵制和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的总称。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结构和要求

第三条 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公司建立一个运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控制度化的内控体系。具体如下:

一、保证法律法规、金融规章的贯彻落实;

二、保证全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预防各类违法、违规及违章行为,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保证会计记录、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保证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四条 全公司要按照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要求,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完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内控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并贯穿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二、完整性原则。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规范程序和监督制约;监督制约应渗透到所有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及时性原则。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在发生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遵循效率性原则,外简内繁,按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审慎性原则。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保证资金、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五、有效性原则。内控制度应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及全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适时修改完善,并保证得到全面落实执行,不得有任何空间、时限及人员的例外。

六、独立性原则。直接操作人员和控制人员应相对独立,适当分离;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部门必须独立于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部门。

第五条 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构。全公司内部控制纵向结构由决策控制、执行控制、监督控制组成。横向结构由组织结构控制、计划财务控制、资金营运控制、会计管理控制等组成。纵横结构相互交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对全公司经营活动具有全面控制功能的综合网络体系。

第六条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公司要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及业务特点,按照本规定的有关要求,建立明确、具体、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在各项业务经营中,坚持“授权有限,相互制约,事后复核”原则,切实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各项业务的开展要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手册和业务指导书,明确操作规则、程序和各项具体要求,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岗位和人员都必须严格照章操作业务,不允许违反程序或省略程序操作。

二、必须建立三道控制防线:

(一)自控防线。各业务部门应根据防范本部门所辖业务范围内各类经营风险的需要,组织开展管辖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控制,并对控制效果承担控制责任。

(二)互控防线。应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机制,建立业务文件在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之间传递的工作程序,明确签字责任。(三)监控防线。应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机构、部门及岗位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的监控防线。内部监督部门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业务监督,并及时将检查、评价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三、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以下业务及人员应实行恰当的责任分离制度(一)部门责任分离。

1.资金计划业务的管理和其会计的核算;资金调拨、授权和账户调剂; 2.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管理和贷款业务会计核算。3.会计核算和现金出纳。

4.固定资产及内部财产的登记、保管、领发与账务核算。5.现金、有价证券的保管与核算。

6.各项资金(含信贷、财务)及财产损失的确认与核销。

7.开证申请人资信状况和偿付能力的审查与开证。8.其他有必要实行责任分离的部门。(二)岗位责任分离。

l.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与具体经办。2.资信调查、风险评估与贷款审批发放。3.市场开拓与业务处理。

4.负责账务处理的人员与负责资金划转(含审批)人员。5.其他有必要实行责任分离的岗位。

四、要严格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健金信息资料

(一)完整性。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制度,按部门分类积累、整理和管理全面完整的信息资料。(二)真实性。各类信息资料应真实准确。

(三)保密性。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信息资料实行严格的密级管理,对重要的信息资料必须双重以上备份。

(四)安全性。务必保证各类信息资料在采集、加工、处理、网络传输、输出过程中的安全、准确和完整;重要信息资料必须妥善存放在有保密设施和安全措施的库房内,防毁防盗。对信息资料的存取、复制、更正、调阅、使用,必须实施严格的操作、授权及责任制度,保证信息资料安全。

五、要对各重要部位和岗位建立实施完备有效的应急应变计划。

(一)对意外灾害及人为原因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或故障,须制订严格的、可操作的、责任落实的、公开的应急预案。加强灾害性事故防范和应对演练,确保资金和人员安全,并建立实体保护的保险制度。

(二)对重要及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具备适当的人员备份。

六、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对违规违章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堵塞漏洞,有效防止内部侵吞、挪用和外部盗窃、诈骗。凡违反规章制度的,必须做出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育、经济处罚、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各经营部门负责人应牢固树立内控风险意识,对管辖部门及分管业务的内部控制状况负责,对由于内控不严所形成的风险损失承担领导责任。

第三章 组织结构内部控制

第七条 组织决策控制。

一、制衡系统。建立完备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并按照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内部机构及部门。

二、决策程序。制定明确、成文的决策程序,全部经营管理决策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保留可核实的记录。切实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超越或违反决策程序。

三、关系协调。

(一)纵向协调。应保证指标指令自上而下地完整执行和经营责任自下而上逐级 负责,在系统内部形成有效的命令链和报告链。

(二)横向协调。建立健全标准的协调程序,明确各部门的协调职能、义务及协 调方法和措施,并建立健全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制度,及时消除各种不协调因素。

第八条 人事制度控制。

一、岗位职责。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制定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工作标准;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赋予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督促、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对重点岗位、重点业务、重点凭证及财物要加强监控和管理。任何一项业务,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或授权。

二、调配任用。

(一)录用调配。严格扰行国家及公司有关录用调配工作的政策及规定,制定明 确的人员招聘录用条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竞争” 原则。坚持近亲回避制度,重要管理岗位和重要业务岗位轮换制度。

(二)选拔任用。制定明确的用人标准,坚持任职资格审查。建立严格的组织程 厅。明确领导管理权限,严禁任何越权行为。

三、培训开发。应制定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坚持入公司教育、岗前培训、各类专业培训和定期离岗培训制度。坚持每年对从业人员进一定期限的离岗业务培训和内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员工熟悉岗位工作要求,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考核机制。建立并完善员工考评制度,促进员工积极进取。

第九条 领导职权控制。

一、权力监督。加强对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增加权力透明度。在不涉及失泄密的条件下,公开办事规则。公开的内容应包括办事职责、纪律、程序、时限及结果

等。

二、任期责任。在领导的任期内,按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检查,对任期中演变为不符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人员,必须及时调整。

第四章 计划财务内部控制

第十条 计划目标控制。

一、目标设计。计划目标应根据全公司统一的经营思想及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计划目标应具有预见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二、运作程序。充分调查研究,预测发展趋势,评价、选定方案,拟定经营计划,编制报告。

三、组织执行。按部门有机分解目标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对目标实行系统监测。

四、目标调整。计划目标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目标调整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公司政策规定为依据,纠正偏差,使计划目标切实可行。

第十一条 资产负债比例控制。

一、组织决策。应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并对决议事项建立系统、完整的书面记录和执行反馈的内控制度。

二、计划监测。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资产负债比例或限额,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和分析。

三、利率执行。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利率政策、制度及规定。合理制定内部资金利率。加强对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予以纠正。

第十二条 财务核算管理控制。

一、组织决策。应成立财务审查委员会,作为财务开支审查机构,负责审议、分析、监督全公司重要财务事项,决议事项应保留系统、完整的书面记录。

二、管理及授权。

(一)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财务核算,依法建账,严禁搞“两本账”或弄虚作假。

(二)财务管理尤其是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必须实行严格的授权控制和管理,根据

制定合理的财务审批权限,对大额支出必须严格实行授权控制。未经批准超限额审批及越权审批的,要追究签批人的责任。

(三)财务指标的分配、所有财务资金的上划与下、筹集与使用等,必须归财务审查委员会和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其他任何部门开口子、下指标的,财务部门均有权拒绝执行;财务账户必须统一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

三、各项收入应及时、足额、完整入账。严防跑、冒、滴、漏,任何部门及个人都不得少计、少收、转移甚至截留任何收入。

四、成本费用。

(一)严格执行公司利率政策,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二)加强对各项成本支出的管理。严禁乱划、乱挤、乱冲、乱摊、乱支及虚列支出,各项准备金应按规定提取、使用。

(三)制定并严格遵循费用支出控制办法,加强对费用支出的监督,增加透明度,禁止任何部门及个人滥用职权乱用多支。各项费用支出不得以拨代支。

五、损益核算。确保损益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所有应计、应提、应列、应摊、应并的各项财务收支必须按制度规定进行,严防损益失实,严禁隐瞒或编造损益,严禁截留利润。

六、分析预测。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完善财务考核和激励机制;依据管理会计理论,建立成本、利润责任中心,强化成本控制,推行部门成本核算,建立预决算分析模型,加强对本公司及各项业务的本、量、利分析。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控制。

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遵守公司核定的固定资产控制标准,严格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等账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领用、改造、维修、报废及实物管理、残值入账等各项内控管理制度;购建的固定资产必须登记造册、纳入账内核算;租赁性资产要视同本公司资产登记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确保账卡齐全、账实相符;实行检查制度。

第五章 资金营运内部控制

第十四条 计划管理控制。要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月编制资金营运计划,做好资金头寸预测工作,加强资金头寸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监测。

第十五条 资金调度控制。

资金的调出调入应严格按照授权范围进行审批,并及时划拨资金,登记相应台

账。对大额资金调拨,资金汇出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跟踪监测工作,确保汇出资金及时汇达指定行、指定单位,以减少在途损失;对当天未入账的在途资金,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补救措施。

第六章 贷款业务内部控制

第十六条 组织控制。贷款审批机构必须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贷款的审查和贷款企业的资信评估。上述两个委员会都要制定工作规则,并对决议事项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第十七条 政策控制。

一、贷款投向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经济、金融政策和全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信贷制度规定。

二、贷款投量要遵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在授权授信范围以内。

三、必须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坚持贷款基本条件,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第十八条 贷款程序控制。

一、责任分离。建立健全审贷分离责任制度,严禁由单人或单个部门单独完成贷款金过程。任何人不得超越职权或违反程序发放贷款。

二、操作程序。应针对贷款业务调查、(项目贷款)评估、审查、审批、签约、发放、检查、监测、收回、不良贷款催收等各环节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

三、分级审批。应根据信贷政策、贷款种类、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抵(质)押物、保证人及贷款风险度等情况,在授权审批权限内确定是否贷款。

第十九条 安全保障控制。

一、各部门领导在授权范围内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负全部责任。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合法有效的担保制度,不良贷款的监管、清收制度,信贷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三、加强信贷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以及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立并完善信贷管理台账,对信贷风险和借款企业经营风险进行监测,对每笔贷款明确责任人员,落实清收责任。

四、信贷部门对贷款的分析、考核、检查必须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五、发放贷款应使用公司统一的借款合同文本,特殊情况需要修改的,必须经过法务部门审查。

六、住房信贷业务应抓好以下控制部位及环节:住房开发贷款的建设项目评定、项目工程保险、有效抵押和第三者保证;个人住房贷款期房和现房的价值评估、有效抵(质)押、房屋财产保险、第三者保证。第七章 内部审计制度

第二十条 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各部进行内部审计。

一、部门职能

1、负责制订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2、负责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开展审计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向集团董事会和总经理汇报工作;

3、负责对所属单位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财经法规、公司的财经制度、董事会决议、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

4、负责对所属单位的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投资及资产安全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5、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6、负责对公司及各所属单位经济核算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计;

7、负责对下属单位经理离任的经济责任等有关审计事项;

8、负责对公司重大经营活动、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经济合同的进行审计监督;

9、负责后续审计工作,督办经集团领导批准的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汇报;

10、负责对内审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有特性的事项进行审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集团领导;

11、负责集团公司审计咨询工作,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12、负责公司董事会及总经理交办的其它审计工作。

第三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司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安全、有效、稳健运行,切实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内部控制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为实现经营目标、防范风险,对内部机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经营活动及业务行为进行规范、牵制和控制的方法、措施、程序的总称。

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结构和要求

第三条

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在全公司建立一个运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监控制度化的内控体系。具体如下:

一、保证法律法规、金融规章的贯彻落实;

二、保证全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预防各类违法、违规及违章行为,将各种风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保证会计记录、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保证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四条 全公司要按照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要求,制定明确的经营方针,完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坚持“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原则。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内控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并贯穿于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

二、完整性原则。

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规范程序和监督制约;监督制约应渗透到所有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三、及时性原则。

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在发生时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并遵循效率性原则,外简内繁,按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建立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四、审慎性原则。

各项业务经营活动必须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保证资金、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五、有效性原则。

内控制度应根据国家政策、法律及全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适时修改完善,并保证得到全面落实执行,不得有任何空间、时限及人员的例外。

六、独立性原则。

直接操作人员和控制人员应相对独立,适当分离;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部门必须独立于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部门。

第五条 内部控制系统的结构。全公司内部控制纵向结构由决策控制、执行控制、监督控制组成。横向结构由组织结构控制、计划财务控制、资金营运控制、会计管理控制等组成。纵横结构相互交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对全公司经营活动具有全面控制功能的综合网络体系。

第六条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公司要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及业务特点,按照本规定的有关要求,建立明确、具体、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各项业务经营中,坚持“授权有限,相互制约,事后复核”原则,切实加强对管理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约束和监督。各项业务的开展要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手册和业务指导书,明确操作规则、程序和各项具体要求,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岗位和人员都必须严格照章操作业务,不允许违反程序或省略程序操作。

二、必须建立三道控制防线:

(一)自控防线。

各业务部门应根据防范本部门所辖业务范围内各类经营风险的需要,组织开展管辖业务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和控制,并对控制效果承担控制责任。

(二)互控防线。

应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机制,建立业务文件在相关部门和相关岗位之间传递的工作程序,明确签字责任。

(三)监控防线。

应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机构、部门及岗位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的监控防线。内部监督部门必须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加强业务监督,并及时将检查、评价结果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三、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以下业务及人员应实行恰当的责任分离制度

(一)部门责任分离。

1.资金计划业务的管理和其会计的核算;资金调拨、授权和账户调剂;

2.贷款调查、贷款审查、贷款管理和贷款业务会计核算。

3.会计核算和现金出纳。

4.固定资产及内部财产的登记、保管、领发与账务核算。

5.现金、有价证券的保管与核算。

6.各项资金(含信贷、财务)及财产损失的确认与核销。

7.开证申请人资信状况和偿付能力的审查与开证。

8.其他有必要实行责任分离的部门。

(二)岗位责任分离。

l.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与具体经办。

2.资信调查、风险评估与贷款审批发放。

3.市场开拓与业务处理。

4.负责账务处理的人员与负责资金划转(含审批)人员。

5.其他有必要实行责任分离的岗位。

四、要严格按照以下要求建立健金信息资料

(一)完整性。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信息资料管理制度,按部门分类积累、整理和管理全面完整的信息资料。

(二)真实性。

各类信息资料应真实准确。

(三)保密性。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对信息资料实行严格的密级管理,对重要的信息资料必须双重以上备份。

(四)安全性。

务必保证各类信息资料在采集、加工、处理、网络传输、输出过程中的安全、准确和完整;重要信息资料必须妥善存放在有保密设施和安全措施的库房内,防毁防盗。对信息资料的存取、复制、更正、调阅、使用,必须实施严格的操作、授权及责任制度,保证信息资料安全。

五、要对各重要部位和岗位建立实施完备有效的应急应变计划。

(一)对意外灾害及人为原因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或故障,须制订严格的、可操作的、责任落实的、公开的应急预案。加强灾害性事故防范和应对演练,确保资金和人员安全,并建立实体保护的保险制度。

(二)对重要及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具备适当的人员备份。

六、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建立各项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机制和对违规违章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堵塞漏洞,有效防止内部侵吞、挪用和外部盗窃、诈骗。

凡违反规章制度的,必须做出严肃处理,包括:批评教育、经济处罚、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各经营部门负责人应牢固树立内控风险意识,对管辖部门及分管业务的内部控制状况负责,对由于内控不严所形成的风险损失承担领导责任。

第三章

组织结构内部控制

第七条 组织决策控制。

一、制衡系统。

建立完备的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并按照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内部机构及部门。

二、决策程序。

制定明确、成文的决策程序,全部经营管理决策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保留可核实的记录。切实保证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超越或违反决策程序。

三、关系协调。

(一)纵向协调。

应保证指标指令自上而下地完整执行和经营责任自下而上逐级

负责,在系统内部形成有效的命令链和报告链。

(二)横向协调。

建立健全标准的协调程序,明确各部门的协调职能、义务及协

调方法和措施,并建立健全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制度,及时消除各种不协调因素。

第八条 人事制度控制。

一、岗位职责。

按照目标管理要求,制定规范的岗位责任制度、严格的操作程序和合理的工作标准;明确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赋予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建立相互配合、相互督促、相互制约的工作关系;对重点岗位、重点业务、重点凭证及财物要加强监控和管理。任何一项业务,必须有两人以上签字或授权。

二、调配任用。

(一)录用调配。

严格扰行国家及公司有关录用调配工作的政策及规定,制定明

确的人员招聘录用条件,充分体现“公开、公平、竞争”

原则。坚持近亲回避制度,重要管理岗位和重要业务岗位轮换制度。

(二)选拔任用。

制定明确的用人标准,坚持任职资格审查。建立严格的组织程

厅。明确领导管理权限,严禁任何越权行为。

三、培训开发。

应制定职工教育与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坚持入公司教育、岗前培训、各类专业培训和定期离岗培训制度。坚持每年对从业人员进一定期限的离岗业务培训和内控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员工熟悉岗位工作要求,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考核机制。

建立并完善员工考评制度,促进员工积极进取。

第九条 领导职权控制。

一、权力监督。

加强对领导权力的监督制约,增加权力透明度。在不涉及失泄密的条件下,公开办事规则。公开的内容应包括办事职责、纪律、程序、时限及结果等。

二、任期责任。

在领导的任期内,按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和检查,对任期中演变为不符合任职资格和条件的人员,必须及时调整。

第四章

计划财务内部控制

第十条 计划目标控制。

一、目标设计。

计划目标应根据全公司统一的经营思想及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计划目标应具有预见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二、运作程序。

充分调查研究,预测发展趋势,评价、选定方案,拟定经营计划,编制报告。

三、组织执行。

按部门有机分解目标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对目标实行系统监测。

四、目标调整。

计划目标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目标调整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以公司政策规定为依据,纠正偏差,使计划目标切实可行。

第十一条 资产负债比例控制。

一、组织决策。

应成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并对决议事项建立系统、完整的书面记录和执行反馈的内控制度。

二、计划监测。

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资产负债比例或限额,并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测和分析。

三、利率执行。

认真执行公司各项利率政策、制度及规定。合理制定内部资金利率。加强对利率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予以纠正。

第十二条 财务核算管理控制。

一、组织决策。

应成立财务审查委员会,作为财务开支审查机构,负责审议、分析、监督全公司重要财务事项,决议事项应保留系统、完整的书面记录。

二、管理及授权。

(一)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财务核算,依法建账,严禁搞“两本账”或弄虚作假。

(二)财务管理尤其是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必须实行严格的授权控制和管理,根据制定合理的财务审批权限,对大额支出必须严格实行授权控制。

未经批准超限额审批及越权审批的,要追究签批人的责任。

(三)财务指标的分配、所有财务资金的上划与下、筹集与使用等,必须归财务审查委员会和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其他任何部门开口子、下指标的,财务部门均有权拒绝执行;财务账户必须统一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

三、各项收入应及时、足额、完整入账。

严防跑、冒、滴、漏,任何部门及个人都不得少计、少收、转移甚至截留任何收入。

四、成本费用。

(一)严格执行公司利率政策,改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成本。

(二)加强对各项成本支出的管理。

严禁乱划、乱挤、乱冲、乱摊、乱支及虚列支出,各项准备金应按规定提取、使用。

(三)制定并严格遵循费用支出控制办法,加强对费用支出的监督,增加透明度,禁止任何部门及个人滥用职权乱用多支。

各项费用支出不得以拨代支。

五、损益核算。

确保损益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所有应计、应提、应列、应摊、应并的各项财务收支必须按制度规定进行,严防损益失实,严禁隐瞒或编造损益,严禁截留利润。

六、分析预测。

建立健全财务分析制度,完善财务考核和激励机制;依据管理会计理论,建立成本、利润责任中心,强化成本控制,推行部门成本核算,建立预决算分析模型,加强对本公司及各项业务的本、量、利分析。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管理控制。

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遵守公司核定的固定资产控制标准,严格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等账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购建、领用、改造、维修、报废及实物管理、残值入账等各项内控管理制度;购建的固定资产必须登记造册、纳入账内核算;租赁性资产要视同本公司资产登记管理;加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确保账卡齐全、账实相符;实行检查制度。

第五章

资金营运内部控制

第十四条 计划管理控制。要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按月编制资金营运计划,做好资金头寸预测工作,加强资金头寸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监测。

第十五条 资金调度控制。

资金的调出调入应严格按照授权范围进行审批,并及时划拨资金,登记相应台账。对大额资金调拨,资金汇出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跟踪监测工作,确保汇出资金及时汇达指定行、指定单位,以减少在途损失;对当天未入账的在途资金,应查明原因,并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采取补救措施。

第六章

贷款业务内部控制

第十六条 组织控制。贷款审批机构必须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贷款的审查和贷款企业的资信评估。上述两个委员会都要制定工作规则,并对决议事项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第十七条 政策控制。

一、贷款投向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经济、金融政策和全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及信贷制度规定。

二、贷款投量要遵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在授权授信范围以内。

三、必须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坚持贷款基本条件,坚持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原则。

第十八条 贷款程序控制。

一、责任分离。

建立健全审贷分离责任制度,严禁由单人或单个部门单独完成贷款金过程。任何人不得超越职权或违反程序发放贷款。

二、操作程序。

应针对贷款业务调查、(项目贷款)评估、审查、审批、签约、发放、检查、监测、收回、不良贷款催收等各环节制定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坚持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制度。

三、分级审批。

应根据信贷政策、贷款种类、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抵(质)押物、保证人及贷款风险度等情况,在授权审批权限内确定是否贷款。

第十九条 安全保障控制。

一、各部门领导在授权范围内对贷款的发放和收回负全部责任。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合法有效的担保制度,不良贷款的监管、清收制度,信贷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三、加强信贷风险考核指标体系以及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建立并完善信贷管理台账,对信贷风险和借款企业经营风险进行监测,对每笔贷款明确责任人员,落实清收责任。

四、信贷部门对贷款的分析、考核、检查必须保留完整的书面记录。

五、发放贷款应使用公司统一的借款合同文本,特殊情况需要修改的,必须经过法务部门审查。

六、住房信贷业务应抓好以下控制部位及环节:住房开发贷款的建设项目评定、项目工程保险、有效抵押和第三者保证;

个人住房贷款期房和现房的价值评估、有效抵(质)押、房屋财产保险、第三者保证。

第七章

内部审计制度

第二十条 公司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各部进行内部审计。

一、部门职能

1、负责制订集团内部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2、负责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开展审计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向集团董事会和总经理汇报工作;

3、负责对所属单位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财经法规、公司的财经制度、董事会决议、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进行审计监督;

4、负责对所属单位的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财务收支、投资及资产安全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5、负责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6、负责对公司及各所属单位经济核算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计;

7、负责对下属单位经理离任的经济责任等有关审计事项;

8、负责对公司重大经营活动、重大投资项目、重大经济合同的进行审计监督;

9、负责后续审计工作,督办经集团领导批准的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并向董事会汇报;

10、负责对内审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者有特性的事项进行审计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告集团领导;

11、负责集团公司审计咨询工作,为被审计单位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12、负责公司董事会及总经理交办的其它审计工作。

END

第四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XXXXXXXXXX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编 制:企业管理中心

审 批: 董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二○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1、总则.....................................................................................................2 1.1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2 1.1.1目的..........................................................................................2 1.1.2意义..........................................................................................2 1.2内部控制的目标................................................................................3 1.3 内部控制的制订原则.........................................................................3 2、内部控制管理细则.................................................................................4 2.1内部机构运行管理控制......................................................................4 2.2发展战略管理控制.............................................................................5 2.3合同管理控制....................................................................................6 2.4财务资金管理控制.............................................................................6 2.5采购与付款管理控制..........................................................................8 2.6存货管理控制................................................................................10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2.7固定资产管理控制.........................................................................12 2.8成本费用管理控制.........................................................................13 2.9资金筹措管理控制.........................................................................15 2.10财务报告编制控制管理................................................................16 2.11违规行为控制管理.......................................................................18

3、附则...................................................................................................18

1、总则

1.1内部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1.1.1目的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1.1.2意义

本制度的实施对完善公司内部控制、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相关业务流程、分解和落实责任、控制公司风险、确保公司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公司资产安全高效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运行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2内部控制的目标

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建设、完善、实施,优化公司内部环境、各项业务流程以及相关制度,保证公司的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促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1.3 内部控制的制订原则

1.3.1合法性原则。本制度的制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1.3.2全面性原则。本制度的制定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1.3.3重要性原则。本制度的制订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1.3.4有效性原则。本制度相关具体业务控制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公司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做到奖罚有对象,责任可追溯,避免发生越权或互相推诿的现象。

1.3.5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内部牵制体现公司单位之间、员工之间以及各岗位之间所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建立的互相验证、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要明确单位、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管理授权要适度、明确。

1.3.6适应性原则。本制度制订的具体业务控制,合理体现了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

1.3.7成本效益原则。本制度的制订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

1.3.8包容性原则。本制度力求避免与公司其他制度相矛盾,尽可能包容公司不同的现有的内控制度。对不符合内控要求的制度,应及时修改、完善,并以本《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规定为准。

1.4 内部控制的适用范围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中心、部门。、内部控制管理细则

2.1内部机构运行管理控制 2.1.1内部机构运行关键管理控制点 2.1.1.1内部机构梳理。

2.1.1.2内部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运行的高效性。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2.1.1.3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中存在职能交叉、缺失或运行效率低下的,应当及时解决。2.1.2内部机构运行管理控制细则

2.1.2.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公司内部机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内部机构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缺陷的,应当进行优化调整。

2.1.2.2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公司不同的发展时期和战略要求,结合实际经营需要,对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并作出相应的优化调整。2.2发展战略管理控制

发展战略管理是对公司经营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过程。2.2.1发展战略关键管理控制点

2.2.1.1战略目标制定应考虑周全,目标定位准确。

2.2.1.2战略规划制定应有阶段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措施,具有可操作性。2.2.1.3战略规划应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2.2.2内部机构运行管理控制细则

2.2.2.1战略规划中心结合实际,全面分析,准确的制定公司战略规划目标。

2.2.2.2战略规划中心严格按照公司战略规划目标编制实施计划、步骤、预算报表及绩效指标。2.2.2.3具体业务部门对公司计划完成情况综合分析,寻找出现偏差原因、提出计划(规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划)调整意见。2.3合同管理控制 2.3.1合同关键管理控制点

2.3.1.1合同起草是否存在不利于公司方利益实现的条款和遗漏必备条款,文字表述存在歧义。2.3.1.2合同文本合法性、规范性。

2.3.1.3合同签署是否按照会签流程进行审批。2.3.1.4公司行政印章使用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2.3.1.5合同对方是否具备履约资质,合同对方未能信守约定履行职责和义务的处理及变更或解除。

2.3.2合同管理管理控制细则

2.3.2.1建立并严格执行公司合同管理办法规定的合同管理程序、严格会签审批程序。2.3.2.2严格执行公司印章管理规定,启用公司行政印章和合同印章进行签署合同。

2.3.2.3合同管理员与合同承办人之间加强沟通,把握合同进度、对方消极执行合同时采取应对措施,反映实际合同变更或解除需求。2.4财务资金管理控制

本制度所称的财务资金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2.4.1财务资金关键管理控制点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2.4.1.1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需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合理。2.4.1.2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应当按规定严格执行。

2.4.1.3与财务资金有关的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有完整的记录,银行印 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2.4.2财务资金管理不相容岗位 2.4.2.1财务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2.4.2.2财务资金的保管和盘点清查。2.4.2.3财务资金的会计记录和审计监督。

2.4.2.4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等级工作。2.4.3财务资金使用的审核批准程序 申请→ 审核→复核→审批→支付。2.4.4财务相关印章管理

2.4.4.1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4.4.2银行印鉴的个人名章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会计人员管理。2.4.4.3现金收(付)讫章、银行转讫章由出纳员管理。

2.4.4.4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等印章,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管理。2.4.4.5会计人员名章应由本人自行保管使用。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2.4.4.6会计印章保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用途和范围使用,严禁交由非责任人使用,严禁在空白单证及纸张上用印。

2.4.4.7会计印章一般不得携带出公司使用。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出单位使用的,须经公司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批准,并由保管人监督使用。2.4.5票据管理

2.4.5.1空白支票等银行票据和其他有价证券由出纳员保管。

2.5.5.2发票应由专人保管使用,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发票的盖章、领用备查登记应由会计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发票开具人员从指定人员处领用发票后,会计人员进行备查登记。发票存根联应交存会计机构存档。2.4.6财务资金管理控制细则

2.4.6.1公司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账外设账,不得坐支现金。

2.4.6.2公司需指定专人定期与银行对账,并指派对账人员之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审核,确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相符。

2.4.6.3公司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如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2.5采购与付款管理控制

本制度所称的采购与付款是指企业外购商品并支付款项的行为。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2.5.1采购与付款关键管理控制点

2.5.1.1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合理。2.5.1.2请购依据应当充分,请购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

2.5.1.3采购与验收的管理流程及有关控制措施应当清晰,对供应商的选择、采购方式的确定、采购合同的签订、购进商品的验收等应当明确。2.5.1.4付款方式、程序、审批权限等应当明确。2.5.2采购与付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 2.5.2.1请购与审批。2.5.2.2询价与确定供应商。2.5.2.3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核。2.5.2.4采购、验收与相关的会计记录。2.5.2.5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2.5.3采购与付款管理控制细则

2.5.3.1各单位负责人根据单位需求和库存情况做出商品申购计划,填写物品申购单,报主管领导审核,分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审批转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

2.5.3.2根据审批后的采购计划成立询价小组,询价小组制定具体的询价方案,编制询价文件,通过收集信息来确定被询价供应商的名单,通过供应商提供的报价单、售后服务承诺及相关优惠条件确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定二至三名候选供应商,将供应商名单上报,按审批后的意见确定最终供应商并进行采购。2.5.3.3购回商品交物资部验收,仓库管理员凭采购单及销货清单清点货物,填写入库单。采购部根据入库单及收到的发票填写付款申请,财务部依据合同协议、发票等对付款申请复核后,按规定权限逐级审批后同意付款。

2.5.3.4由于质量或规格不符等原因要退换货的,物资部需对符合退、换货条件的商品办理出库手续,并做好退换货的记录,记录退换货的日期、货物名称、数量、购货日期、供应商、批准人等。如需退货,采购部应向财务部确认是否已部分或全部付款,若已付款,由财务部尽快联系供应商收回货款。对换回货物严格按照购进货物验收、入库的程序办理。2.6存货管理控制

本制度所称存货,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主要包括各类配套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2.6.1存货关键管理控制点

2.6.1.1存货的验收、领用、盘点及处置的控制流程清晰。

2.6.1.2存货成本核算方法、跌价准备计提等会计处理方法符合国家规定。2.6.2存货管理控制细则

2.6.2.1物资部仓库管理员要对预备入库的商品的数量、质量进行检测,审核送(收)货单,10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并与实物一一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仓库管理员按物品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开具一式三联的入库单(一联仓库留存、一联交采购部门留存、一联送交财务部登记入账)。由供应商直接运抵现场使用的货品:公司采购、物资及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必须到现场验收,办理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生成入库单和领用单,入库单交采购员签字确认,领用单交领用部门签字确认。

2.6.2.2物资部必须设置存货明细账,仓库管理员根据存货入库单,详细登记存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及金额等。财务部审核采购合同、入库单及采购发票等单据是否准确、真实,经审核无误后按相关会计规定进行账务处理。财务部每月对仓库管理员存货明细账进行稽核确认。

2.6.2.3存货领用时,仓库管理员应按存货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开具一式三联的领用单(一联仓库自存、一联领用部门留存、一联送交财务部登记入账),领用人员需在领用单上签字确认,仓库管理员按领用单登记存货明细账。

2.6.2.4公司物资部每月按存货的品种进行抽盘,每季进行全面盘点一次,填写盘点表,并与财务部账表数据核对,对盘点差异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按相关规定上报,物资部根据审批意见进行处理。

2.6.2.5财务部按公司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正确核算存货的实际成本,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11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2.7固定资产管理控制

本制度所称的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的有形资产。2.7.1固定资产关键管理控制点

2.7.1.1固定资产取得依据应充分适当,决策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

2.7.1.2固定资产取得、验收、使用、维护及处置等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2.7.1.3固定资产成本核算、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处置等会计处理符合国家规定。2.7.2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细则

2.7.2.1对一般固定资产的采购由使用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采购申请,待批准后交由采购部门采购。

2.7.2.2对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与评价,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报公司董事会审批。

2.7.2.3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依据申购单、送货单及发票对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并填制验收直拨单将固定资产交付给申购部门。

2.7.2.4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等现象发生;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能及使用情况提出维修计划,按规定权限报批后实施;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确定哪些固定资产需办理保险,按确定的结果报批,根据批准后的意见进行处理。

12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2.7.2.5财务部会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并负责固定资产的盘点,填写盘点表,与财务账表核对,同时需确认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归属。对盘点的盈亏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合理的证据及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2.7.2.6财务部门审核采购合同、验收单及发票等单据是否真实、完整,按审核无误的单据进行账务处理;年末根据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准备分析,对应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账务处理。2.8成本费用管理控制

本制度所称的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2.8.1成本费用关键管理控制点

2.8.1.1成本费用定额、成本费用计划编制的依据应当充分适当,成本费用事项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

2.8.1.2成本费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的流程应当清晰,对成本费用核算应当有明确的规定。

2.8.2成本费用固定资产管理控制细则

13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2.8.2.1根据公司成本费用的历史数据、人力及物力的状况以及产品的销售情况,运用本量利分析、定量及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公司的成本费用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制定合理的成本费用目标。成本费用预测应符合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期限来制定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根据公司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费用目标,建立成本费用的预算制度,通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将成本费用目标具体化。

2.8.2.2 将费用支出根据其属性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实行归口管理。

2.8.2.2.1办公用品的支出由行政管理部门控制,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负责人。2.8.2.2.2人工成本由人事管理部门控制,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

2.8.2.2.3车辆维护修理费的支出由车辆管理部门归口管理,维修项目实行分类管理,修理合同、修理费支出按照规定权限执行。

2.8.2.2.4其他费用的责任部门为费用实际支出部门和财务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

2.8.2.2.5费用审批程序及审批权限按照各项费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发生的接待费用、差旅费用、其他日常费用的报销,由经办人填写费用报销单,提交部门领导、会计、财务负责人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出纳复核并办理付款。

2.8.2.3财务部门对费用支出原始单据和有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报销,根据费用报销单等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

14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2.8.2.4公司定期对费用支出进行费用分析,定期对相应的成本费用责任主体进行考核和奖惩。通过成本费用考核促进各责任单位合理控制经营成本及各种耗费。2.9资金筹措管理控制

本制度所称的资金筹措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生产经营发展需要,通过银行借款或其他的合法资金筹集的活动。2.9.1筹资关键管理控制点

2.9.1.1筹资决策、执行与偿付各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清晰,筹资方案的拟定与审批、筹资合同的审核和签订、筹集资金的收取与使用、还本付息的审批与办理等应有明确规定。2.9.1.2筹资业务的会计处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2.9.2资金筹措管理控制细则

2.9.2.1财务部门每年末根据下一年的经营指标预算及资金计划,预测公司自有资金和长短期筹资规模,编制筹资计划,根据公司实际需求报董事会审批。

2.9.2.2根据批准后的筹资计划,按照规定程序与筹资对象签订合同或协议。合同或协议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相关部门或人员及法律顾问需对合同或协议的合理性及完整性进行审核并记录审核意见。

2.9.2.3按照合同或协议的规定及时足额的取得相关资产。取得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实有数额及时入账;取得非货币性资产,根据合理确定的价值及时进行会计记录,并办理有关财产转

15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移手续。对需要进行评估的资产,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及时进行评估。同时公司需按照筹资计划所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当要改变资金的用途时,按规定权限报批。

2.9.2.4财务部门负责借款本息的管理和核对,做好备查工作,每月(季)及时与银行核对,如有差异查明原因。核对无误后,按规定权限办理付款审批,按时偿还本息。

2.9.2.5财务部门根据审核无误后的相关凭证,按照公司会计政策进行账务处理,借款利息需提供计算依据。

2.10财务报告编制控制管理

本制度所称的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注:

1、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2、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2.10.1财务报告关键管理控制点

2.10.1.1在准备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有关对账、调账、差错更正等流程控制要求明确。2.10.1.2财务报告的起草、审核批准等流程应当规范。2.10.2财务报告管理控制细则

2.10.2.1 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当期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

16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

行分析,评价,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不恰当调整会计估计的情形。对会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按规定的权限报董事会审议。

2.10.2.2财务人员在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对账,将会计账簿与实务资产、会计凭证、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账实相符、账证相符及账账相符。

2.10.2.3财务人员在审核凭证的过程中,对发现串户、记账科目使用错误、借贷方向错误等差错时,向有关制证人员等询问后或根据原始凭证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10.2.4财务报告的编制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不得漏报或者任意进行取舍。

2.10.2.5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通过人工分析或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检查会计报表之间、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重点对下列项目进行校验:

(1)会计报表内有关项目的对应关系。

(2)会计报表中本期与上期有关数字的衔接关系。(3)会计报表与附表之间的平衡及勾稽关系。

2.10.2.6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标准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并报董事会审议。审计过程中,公司需配合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及时提供与财务报告相关的资料,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沟通。

17

XXXXXXXXX 有限公司

(制度管理文件)2.11违规行为控制管理 2.11.1违规行为关键管理控制点

公司管理层及员工对工作失职和违反公司纪律的行为,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2.11.2违规行为管理控制细则

2.11.2.1公司制定《员工奖惩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并对重要控制制度和强制性规范进行宣传贯彻。

2.11.2.2公司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并按公司的有关规章制度规定进行处理。2.11.2.3相关职能部门对本职能领域内出现的重大违规事项的发生与处理情况进行警示教育

3、附则

3.1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为准。

3.2本制度是公司的重要文件,属公司机密,应对外保密,各单位、部门未经允许,不得复印,不得对外泄露。

3.3本制度由董事办授权企业管理中心负责解释和组织修订。

3.4颁布及生效日期:本制度于二○一四年一月一日颁布,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18

第五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财务管理,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创建节约型机关,确保工作正常有序运转,根据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成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小组成员,局办公室为内部控制牵头责任科室。

第一章 预算管理

第三条 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维护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搞好预算。

第四条 预算编制:由各科室提出申请,局办公室按照“合法、规范、公平、节俭”的原则,结合上年资金使用情况和本实际需要编制财务收支预算,报局长办公会审定,经财政部门批准执行。

第五条 按照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严格预算,预算要充分体现科学、高效、结余使用财政资金。

第六条 预算及时公开,接受并配合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 收支管理 第七条本局收入主要是指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和上级安排的专项或业务经费。

第八条 本局在业务中产生的非税收入应及时开具专用票据,足额上缴国库。

第九条 基本支出指用于满足单位日常工作需要的各类支出,包括:(一)差旅费;(二)招待费;(三)会议费;(四)办公费;(五)印刷费;(六)公务用车维护费;(七)其他费用。

专项支出指具有专门用途的费用支出,原则上按年初预算执行。

工会费按工会、财政要求列入专项支出。

第十条 资金管理及审批遵循“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即由经手人和科室负责人对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十一条 除工资、医保、公积金外,其他需事前申报的项目必须按规定填写开支申报表,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报财务审核,报局长审批后,才可到结算中心报帐。

第十二条 资金审批一般程序和权限:由经手人负责将票据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并填写经费报销审批单,经手人在票据上签字,会计审核,局长审批。2万元以上的支出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

第十三条 原始凭证(即报销凭证)必须真实、合法、有效、完整,具备以下要素:(一)原始凭证名称:(二)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及编号;(三)填制和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或个人签章;

(四)对要素不齐全的票据,会计和办公室有权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 根据县财政部门规定,符合公务员卡消费条件的,应该使用开户行公务卡的,用现金支付的费用财务有权拒绝报帐。

第十五条 接待管理

(一)接待工作要本着热情、节俭的原则,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二)接待统一归口办公室管理。对口单位来人需接待的,由有关科室填写接待申请单,由分管领导签字,再按审批权限报局长审批。特殊情况下,经报分管领导同意,可由负责接待的科室人员签单,经办人事后应及时补办接待申请单。

(三)接待标准:上级来客人平均不得超过120元/餐。午餐一律不得饮酒。特殊情况用酒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可提供本地产低价红酒,每瓶价格不得超过100元,并注意用量。陪餐人数,客人10人以内,陪餐不得超过3人;客人10人以上,陪餐人数不超过客人数量的三分之一。工作人员每餐费标准不超过30元/人。

(四)接待费报账程序:由接待科室整理好相关单据,办公室结算接待经费,经会计审核,局长审批。所有接待开支必须附原始接待申请单,按规定审批程序报。

第十六条 出差管理

(一)机关干部职工差旅费开支,严格按财政要求规定执行。(二)会议出差须有文件或电话通知,并严格按通知人数参会。出差期间,因非工作需要的参观游览、餐饮、住宿和娱乐开支,均由个人自理。

(三)出差须事先定好工作任务、地点、人数和路线,填写“出差申请单”报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进行登记,作为报销依据。

(四)出差住宿费用标准严格按照长财行【2015】74号文件执行。其中到烟台、济南、青岛威海等地差旅住宿费每人每天380元以内,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地出差每人每天360元以内,7-9月旺季按规定上浮20%。出差补助到烟台、济南等地出差每人每天100元;到县内各岛出差,南北长山不予补助,其他岛屿每人每天50元。安排住宿的会议出差,只对出发日和返回日给予补助。

(五)预借差旅费须填写借款单,出差回机关一个星期内报账结清。

(六)出差人员凭“出差申请单”和有效单据,及时报账,不得超过1个月报销差旅费。

第十七条 专项工作支出

(一)承办科室根据有关活动方案,制定经费预算,一般应提前报分管领导和局长审批,如大额支出须经局长办公会会议研究决定。

(二)专项工作结束后,承办科室应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相关费用,按程序和规定报账。

第三章 资产管理

第十八条本制度所称物品特指: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办公文具、馈赠物品。物品管理是指对前述物品的申购、购买、入库、保管、使用、维护、处理等全过程的管理。

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指交通运输设备、音像设备(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电视机)、电子电器设备(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价值比较高,使用时间较长的物品。固定资产由会计分别建台帐,局办公室管理。

第二十条 低值易耗品。低值易耗品指办公桌椅、文件柜、货架、沙发、保险柜、修理工具、饮水机、电话机、计算器等单价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的易耗物品。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摊销计入成本,分别建帐备查,其实物由局办公室管理。

第二十一条 办公文具。办公文具是指用于办公的纸张、笔墨、文件夹、笔记本、订书机、胶水等价值较小的办公用品。各科室办公文具按需领取。各科室需添置办公用品的,需提前提出申请,列出明细清单,由办公室汇总审核报分管局长或局长审批后由办公室统一采购,凭审批单报账。金额达到政府采购标准的实行政府采购。未经批准自行购置办公用品不予报销。

第二十二条 物品申购。各科室申购物品时,填写<物品申购单>,注明单价,经分管局领导批准,报局长审批。固定资产申购需报财政局审批。

第二十三条 物品采购。全局物品的采购均由办公室负责。第二十四条 物品验收入库。所购物品及配套资料都必须经办公室物品保管员验收,并分别建立物品台帐。贵重物品应按照物品的存放要求妥善保管。

第二十五条 采购报帐。采购人员持发票、物品申购单、验收入库单,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帐。

第二十六条 物品领用、使用与维护。物品使用人必须办理领用手续,实行以旧换新,领用时应核准物品的质量、价格、数量。使用物品时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

第二十七条 物品移交与归还。人员调动时应将本人使用物品应履行交接手续,办公室主任和监审员为监交人,移交人,接交人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单上签字。

第二十八条 物品处置。物品的转让、报废由物品使用人申报,经分管领导审批,报局办公室审核,报局长批准。固定资产的处置经使用人申报,报局办公室审核,经局长审批,报财政局审批。

第四章 政府采购管理

第二十九条 本局所有涉及政府采购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局办公室。

第三十条 所有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货物、工程、服务等,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第三十一条 加强政府采购预算工作,办公室根据预算批复,组织落实采购,保证采购到位货物与需求一致。

第三十二条 加强物资采购的验收,采购完成后,由相关责任部门组成验收小组验收,工程类项目价格必须经第三方审计部门审计后验收。

第五章 合同管理

第三十三条 本局需对外签订合同的,由办公室统一归口,合同签订后,由办公室负责收集,由办公室负责统一编号、建立合同台账后统一归档。

第三十四条 严格履行合同审批制度,所有本局合同由承办部门起草合同文本,由法律顾问把关,经办公室审核通过后交由分管局领导审批,最后交由被授权人签章。被授权人应在授权委托的范围内签订合同,超越权限范围所签订合同无效。

第三十五条 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合同起草部门应当和办公室先对合同对方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方面:

(一)对方是否具有主体资格;

(二)对方是否具有履约能力;

(三)对方技术和质量指标保证能力;

(四)对方市场信誉、产品质量等。对于政府采购确定的供应合同,要审查对方提供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招标要求。对审查未通过的,不得与之签订合同。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局办公室。第三十七天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017年4月20日

下载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道德内部控制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北京xxxxx投资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经【】年【】董事会审议通过) 二〇【】【】年【】月 1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强化北京卢沟桥中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我局内部管理与监督,防范和化解社会保险基金运行风险,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劳社部发〔2......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5篇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1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的......

    浅谈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浅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注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将内控风险关注的触角延伸到业务的全流程,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内控管理,两手都要硬,两手相促进,以业务发......

    现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现金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1、 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 单位业务人员办理业务需要现金时,应填制现金借款单或经费支出单作为收付现金的书面证明。 业务经办人员收回的款项,应填制收款......

    XX集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XX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强基固本,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保护投资者的合法......

    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资料)

    中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为规范本校财务收支,特制订收入与支出管理和核算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财务收入 严格按照收费许可证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进行......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5doc5篇

    卢氏县社会失业保险中心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管理和监督,规范失业保险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