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库工作中,信息宣传方面的工作与会计核算、统计分析等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信息宣传工作做得如何,势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库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宣传工作做得好,就能促进国库工作的有条不紊开展,扩大国库影响力,反之就有可能影响国库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根据基层国库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问题和建议。
一、基层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素质低下,造成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大。
在信息宣传工作中,国库主要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为中心”,以为只要资金安全了,就算大功告成。信息宣传是领导、部分领导和办公室的事情,思想比较守旧,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库工作与信息宣传工作之间的关系。据调查统计,国库部门近几年被地方政府信息办、地方新闻媒体采用的稿件非常少见,反映国库工作的文章少,难以把国库系统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国库相关政策通过媒体宣传出去,譬如今年施行财税库银税收收入横向联网推广工作的内容,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为止还没有被地方新闻媒体宣传出去供纳税人咨询和参考。
(二)报喜与报忧间的关系处理不妥当。
宣传信息作为上级领导和支库领导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的参考和依据,必须喜忧兼报,既要反映事物的有利方面,也要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题目。通过对进几年国库信息报送情况的调查发现,基层国库部门在采写上报信息中,上报的信息大多数都是报喜的,很少采写报忧的信息上报,给领导的工作决策带来不利因素。俗话说: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况且是做一件事关千家万户的工作。
(三)信息写作积极性低。
由于国库部门是以“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为中心”,干部职工在平时工作中都是以国库核算为核心,在业余学习过程中也是以国库核算方面的业务知识为主,很少专门组织学习信息写作方面的知识。再者,在基层国库业绩考核和选优评先等方面,上报宣传信息等并不作为年终业绩考核及选优评先等工作的条件,缺少有效的表彰、奖励机制,很少有人会抽出时间在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上下功夫。
(四)信息宣传的专业人才缺乏。
在基层国库一般只有4至5名专职国库工作人员,人员少、业务量大,且人员知识结构复杂,正规学校毕业的人员比例很小,根本没有新闻、文秘专业的干部。真正能写信息、新闻报道的干部职工比较缺乏,故造成个别能够写宣传信息的国库干部孤军奋战的局面,不利于信息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国库信息宣传,扩大国库影响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把国库宣传作为“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以国库主任牵头的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宣传工作的信息撰写和新闻报道等,做到有组织、有分工、有落实。
(二)坚持报喜报忧“两手抓”。
坚持报喜报忧“两手抓”的原则,有利于国库工作的开展。要从基层国库的每一项工作抓起,使领导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能知道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为领导了解情况、制定决策、指导工作提供真实的参考和依据。
(三)要建立、健全奖励措施,并切实加以贯彻执行。在充分总结多年来国库信息宣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库信息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和奖励政策,对在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大力表彰,借以调动广大国库工作者信息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所制定的国库信息宣传工作奖励政策要认真执行,不能打折扣,以免影响国库信息宣传工作者的积极性。
(四)树立“能者先上”的用人原则
对负责国库信息宣传工作的人员除了从物质、精神上给予激励,还要从选拔干部的方面出发,更新用人机制,把一批年轻力强,信息、新闻报道工作做得优秀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写信息、写新闻报道稿件的积极性,辐射带动更
多的干部职工多写信息、写新闻报道。同时把发展新的国库信息宣传人员作为一项促进信息宣传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五)加强对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
一要积极组织国库信息宣传工作人员参加上级国库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的信息宣传工作培训,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技能,增强做好国库信息宣传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要在本单位积极组织培训,可以请上级国库部门和地方政府的专职信息宣传工作人员讲课、介绍经验。
奈曼旗支行:于立辉
第二篇:基层国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调研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多年来,随着国库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管理制度、核算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渐趋完善。各级国库认真
履行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近而不断有效地促进和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以及人民银行国库监管改制的客观需求,给当今国库工作提出许多新课题亟待每位国库工作人员去积极探索,有效解决。
一、目前国库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不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条例中》明确规定,国库按财政管理体制设置,原则上一级财政设置一级国库,而在实际工作中,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国库中,一般中央、省级、市级的国库部门单设都能保证,而作为基层国库的县乡两级相对弱化,乡镇国库几乎为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代理,而县支库在个别省市也有商业银行代理的现象,而在大多数省市中,县支库作为县级支行的内设机构,也是经历多次的分合。国库机构的不稳定和从属地位的不确定,使国库部门难以发挥职能作用。
(二)、人员和岗位不对称
在国库条例中规定,国库部门专职工作人员2—3人,而在国库核算系统2.0版岗位设置中,对人员的要求正常业务操作最少6人。这样国库部门的人员配置与岗位要求出现明显冲突,在规定中要求国库部门机构单设,而岗位分工按合设机构设置,这虽然表面上解决了燃眉之急,但绝非长久之计。
(三)、国库监管的难度大
对经收处监管难,国库经收处在经收汇划税款过程中,往往出现延解税款的现象,从对经收处税收入库检查情况看,同城入库有的三天,甚至有的多达5天,乡下汇入的多为一周,有的甚至十多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的因为当时头寸不足,难以划出,另外一个原因是有些经办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漏划,对于经收处造成税款延解积压的,而国库的相关规定对此没有专门规定,国库部门难以进行查处。
(四)、国债兑付难
国债发行和兑付管理是国库部门的基本工作,前几年是国债发行兑付的高峰期,地方政府重视,人民银行主动,商业银行配合,国债兑付和发行工作按部就班有序进行,但由于近几年,市场上无记名国债兑付任务逐步减少,因此,国债兑付工作人民银行难布置,商业银行也不愿配合,一方面他们自己垫付资金,另一方面没有利益可言,只是一种服务措施。因此,国债兑付成为近几年国库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
(五)、调研工作难深入
国库调研是国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国库管理的主要手段,而在现阶段,由于国库部门在基层行整体占位没优势,因此在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适应基层国库调研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国库调研的基础条件差,基层国库人员只能应付正常的核算业务,没有精力进行调研课题的发掘,调研素材的筛选,所以调研工作难以深入。近几年的国库工作内容的变化,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国库部门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地跟随,没有真正的从自身职责出发,比较全面客观的看问题,不能适时反映实际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基层国库部门调研职能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效用。
二、解决的对策
近期我国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将在全国逐渐推行,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难度都相应提高。因此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必须重新审视国库的定位,调整国库工作的视角,理顺内部结构,改革外部环境,真正使国库部门发挥职能。
(一)、确立独立机构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库部门的工作强度和范围都大幅度提高,而县级支行的会计业务也随着会计系统的“四集中”逐步简化,工作范围、各项作用发挥的程度有所减弱,在县级支行两个部门业务发生此减彼长情况下,各级行领导应认识到工作的轻重缓急,对内设机构作适当的调整,组成以国库为主体的县级支行营业部门,确定国库部门的位置,突出国库的作用。
(二)、充实人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库会计核算管理与操作的规定》是根据近几年国库工作实际情况和财税体制改革的需求而制定的,它的岗位设置和要求具有合理有序,相互制约的特点,要达到这一点必须有足够的人力资源作基础,因此,要实现这种要求必须突破其人员配置的限制,县级支行应充分利用会计减业务,人员相对宽松的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对国库部门进行优势倾斜,做到既满足现行会计工作的需要,也使国库部门达到每个支库4—5人的合理配备,使国库的各项职责全部实施。
(三)、加强对国
库经收处的监管
国库经收处所有预算收入的收纳、划解工作是国库工作的组成部分,经收处作为国库的前沿部门应认真履行部门职责。(1)严格柜台监督,认真审核税票的内容,做到要素齐全、填写规范、内容真实。(2)要及时汇划,各商业银行信用社要合理测算资金“头寸”,在资金运营上做到收得回,划得出,避免出现因“头寸”不足而出现压票
现象。(3)提高责任心,在做好税审监督的前提下,做好自身的核算和操作,既要保证账平表对,又要保证票据质量,杜绝漏章、大小写不符现象发生。
(四)、提高国债兑付工作的认识
国债的兑付的工作质量,关系到国家的信誉。虽然现在已近尾声,但仍有零星兑付,各商业银行应树立服务意识,善始善终地做好国债兑付工作,国债兑付服务也是整个服务的一个侧面,服务质量好带来好的信誉,从而聚拢更广泛的客户,既满足社会公众的兑付需求,也突出本行业的服务特色,取得双赢的效果。
(五)、加强调研工作
国库调研是反映财税金融运行过程的一个直观有效途径,因此对于了解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实施和运行情况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基层国库部门,与地方财政、税务、商业银行和企业具有直接接触的工作条件,因此国库部门就要利用这种条件,深入实际,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及时准确地为上级行提供第一手资料,为上级行决策提供信息参考。这就要求配备理论水平高,业务知识全面,文字功夫较强的工作人员专门做这些工作,使国库调研宽视野、大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让上级行及时了解密切关注的财税改革的工作情况,保持迅捷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发挥基层国库的调研作用。
总之,国库部门完成预算收支的核算、管理等基本工作的同时,在国库监管等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真正发挥国库作用,实施国库职能,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从大局出发,树立大国库意识,克服本位主义,倡导合作精神,克服个性,增强共性,使基层国库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三篇:基层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
当前,审计部门在围绕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维护财经秩序、促进廉洁行政、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克服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审计人才紧缺、手段落后。一方面是数量上人力不足。一个县局的实际从业人员也就十多个,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十分疲惫;另一方面是质量上急待提高。现在县级审计部门的业务人员大多是基层财政所人员组成,真正从审计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凤毛麟角,无论是思维方式、业务水平还是法律法规的运用,都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审计手段落后主要反映在:
1、计算机审计水平低。一方面是审计人员自身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运用ao审计的能力低,每年到国家及省厅培训的人数有限,短期内还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电子账务未普及。特别是县级和乡镇级单位,手工做账的还比较多。
2、审计的侦查手段弱。强制性不强,有些问题很难查清。
(二)效益审计没有模式。《审计署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就提出了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但是,到目前为止,效益审计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也还没有总结出比较系统的技术和方法。审计人员没有比较成型的标准和指南。
(三)经责审计时效性差。“先审计、后离任”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从目前多数地方落实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先任后审”的逆程序作法,这种“马后炮”式的审计,给审计人员核实问题,搜集证据、征求意见、处理问题、落实结论等带来诸多不便,审计报告作为干部任用的依据作用也无从发挥。特别是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给追究责任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目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加快,人事变动频繁,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不断增多,而审计部门力量有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难以及时执行到位。
(四)经责审计责任难界定。如果经济责任不能准确界定,审计结果就难以运用到位。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有以下三个责任难以划分:一是前任与现任的责任。由于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都未进行全面彻底的清产核资,仅局限于会计数据反映,资产损益也相应难以核定,从而也就对前任与现任的资产损益责任难以定位,另外,有些地方的往来账款较多,一些债权债务未彻底盘清,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对前任和现任任期内收支、债权债务情况也不能准确界定。二是与下属单位的经济责任不能及时划分。如:一些地方在对乡镇进行责任审计时,只审计他们机关的财务状况,对站所、村的账目未全面审计和核查,从而造成经济责任认定范围不全,导致有些被审单位把工作侧重点放在保证机关运转和资产购置上,放松对下属单位的监管,甚至将经济责任向各站所转嫁,逃避责任追究。三是党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难以区分。这一问题尤其在乡镇表现比较突出,乡镇党委书记是负总责的,而乡镇财政一般又是乡镇长主管的,在划分经济责任时,究竟应由乡镇长负责,还是由党委书记负责,以谁为主负责,还是共同负责,各承担的责任是多少,难以定论。
(五)经责审计成果运用不到位。目前,各级组织、纪检、审计部门对审计结果的运用没有完善的机制,大都放在了审计实施和听取情况上,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缺乏深层次地研究和剖析,没有完善相应的制度,致使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六)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及其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不能保证审计质量和规避审计风险,审计变成了事实上的“软指标”,监督、规范都成了一句空话。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负责制,即内部审计机构受本部门或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内部审计的结果应书面报告给本单位行政最高负责人。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表现在:一是机构不独立。造成内审人员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单位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特别是当面对领导参与或法人违规时,内部审计往往无能为力,从而埋下隐患。二是经济不独立。由于内审人员职位、工资福利等均受单位负责人控制,内审人员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当单位利益与内审人员利益一致时,内审人员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容易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从而降低了审计作用。三是工作、人员不独立。内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内部人际关系的压力,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发现问题的处理。有些内审人员秉公办事不仅受到同事的误解和非议,有时还会遭到领导的阻挠,甚至打击报复,致使实行审计监督缺乏有效的保障。
二、意见与建议
(一)加快审计人才培养速度。从上至下都要加大审计人员培训力度,对现有人员要普遍轮训,特别是计算机审计培训。同时,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对审计队伍进行优化,可以增加
审计编制,把地方优秀的财会人员充实进审计队伍;还可以分期分批送审计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通过多种渠道,尽快解决审计人才紧缺和质量不高问题。
(二)上级应尽快出台效益审计指南。效益审计是今后审计工作的方向,目前基层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特别是对效益审计的考核内容究竟如何考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缺少各方面效益评价的专业审计人才,因而审计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权威性,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就更是纸上谈兵。所以,上级审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标准和指南。
(三)尽快完善与经责审计相对应的法律法规。由于组织部门调整任用干部的程序节奏快,在任用之前一般严格保密,一旦任命就要按期到任,而且时间紧,人员集中,而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保证,这样就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干部调整很难协调进行,往往是审计尚未实施,被审计领导早已赴任,给确定、追究领导责任,落实审计结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手段来抓。一是要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计划管理。确定重点部门和领导干部,结合任职情况,编制3-5年的滚动审计计划,逐渐改变临时任务多、计划性不强的局面。二是充分发挥审计联席会的作用。使联席会确实起到沟通信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的作用,真正成为对干部进行监督管理的协调机构,避免成为只听审计情况的汇报会。三是加大日常工作的协调力度。四是要狠抓落实,实行责任追究。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对象限期整改,对久拖不办或拒不办理的,要依照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同时,要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如何做到先审后离、审任结合,组织和审计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审、离、任三个环节的操作实施办法,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四)规范经责审计的责任认定机制。要建立一套相关的责任指标体系,用科学的指标体系来划分责任,准确界定前任与现任、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负责人,本级与下属单位应承担的责任,经济责任划分要突出重点指标。离任与上任者在交接时要对审计结果签字,离任时,对照接任时的审计结果,逐项比较,认定责任。同时,要加大推行任中审计,变被动为主动,将监督关口前移,缩短调任时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以解决“审”、“任”的衔接困难。
(五)建立健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要健全审计结果运用机制。要把审计成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业绩的一把“尺子”,归入干部考核档案,各级组织、人事、纪检部门要加强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简单实效的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运用。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紧密合作,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线索要一查到底,组织部门研究任免干部时,要听取经济责任审计结论,使用干部时要将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一一对应起来,真正实现凭实绩用人。
(六)努力保证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让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完善内审工作制度,确保内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权限,积极支持内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使内审机构与财务基建部门真正成为做好单位内部财务经济管理工作的“左手与右手”,而不是“对手”,为内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同时,内审工作应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独立性原则要求它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地开展工作,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权威性原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实践表明,内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增强又为内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其职责,发挥内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另外,内审机构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第四篇:当前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2
当前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内容摘要:国库是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经理国库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经理国库也是基层央行金融服务职能的重中之重,除了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以外,调查研究也是新时期国库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国库统计分析和调研工作是国库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国库统计分析工作作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其作用日益凸显, 开展国库调查分析工作, 对于及时掌握国库预算收支完成进度和变化情况, 组织预算收入及时入库,合理支配财力, 保证国家预算任务的顺利完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各基层央行切实加强了国库部门调研信息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主题词:基层央行
国库调研
问题
目前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思想观念滞后, 调研分析工作淡化。“ 重核算、重资金安全, 轻调查研究、轻统计分析” 的思想, 严重制约了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只要搞好国库会计核算, 正确办理预算收入的入库、上划、退付和支出等业务, 做到账务处理规范、日清月结、账平表准, 与征收机关、上级国库对账准确, 确保国
库资金安全就可以了。而调查分析只是辅助工作,不深入分析核算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关注与国库有关的经济民生问题,分析问题浅尝辄止,以财政、税务报送的分析材料为主,对经济金融中出现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分析不深不透。
二、国库调研分析质量不高。由于基层央行国库人员少、变动频繁,国库调研分析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库部门本身生成的统计报表,就数字论数字,调研分析报告成了统计报表的文字转换。未能收集和整理国库工作相关的财税政策、制度以及地方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情况, 缺乏完整系统的国库资料档案;没有针对国库资金运行的特点以及对宏观经济金融影响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 全面、系统地分析, 不能为中央银行、地方政府及财政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国库调研分析只是为了应付上级国库部门的考核评比.致使调研分析质量普遍不高
三、调研分析综合能力差, 无法适应国库工作的需要。国库业务人员长期以来以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为宗旨,对数字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但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没有经过系统培训,致使其开展调查研究的综合素质总体偏低。加之近年来,基层央行国库人员相对紧张, 没有专职的调研分析岗,兼职人员调研分析综合能力差。一是对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了解不够全面,不能及时捕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系统反映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二是因缺乏专业的统计知识
和调研写作技巧,不能追根溯源,通过问题的表象看到问题的实质,不会很好地分析问题。如:一篇好的调研文章往往要用到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等;三是受工作环境和观念制约,在调查研究工作中,不能深入到一线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不能很好地与相关部门沟通,有些甚至为了完成考核任务,闭门造车,致使写出的调研信息参考价值不大,无法适应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的需要。致使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流于形式, 不能很好地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有水平、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四、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国库部门研究问题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但因受行政体制、政策规定、科技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信息资源并未实现共享。一是针对每月(季)的国库报表数字,财政、国库、税务部门都要结合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但各自为政,分析出来的结果难免存在片面性和重复性;二是财税库行联席会议也不经常召开,即使偶尔召开,一般都是因事论事,且往往是各部门领导参与,业务人员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掌握不够全面。
因此, 我们要根据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现实情况提出参考建议:
一、强化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适应形势需要。经理国库业务是基层央行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国库部门作为联系财政与金融的桥梁,在做好国库核算的同时,要积极研究经济运行中与国库有关的问题,发挥好国库的反映职能,不断提升国库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效应。随着财税库行横向联网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国库数据集中系统的运行,基层央行国库会计核算电子化程度明显提高,国库业务人员除了做好核算工作外,能够腾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好调研工作。一是基层央行国库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的组织领导, 设置相应的国库调研分析岗位, 配备熟悉国库核算业务,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知识面较宽、有较强分析判断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一定计算机应用知识的人员从事国库调研分析工作。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 挖掘人员潜力,要注重对现有国库业务人员调研分析能力的培养,要争取机会邀请有关专家举办国库调研分析业务培训班,尽快提高基层央行国库业务人员调查研究水平,彻底转变就数字论数字的传统观念。对有较强政策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同志进行培训和辅导。三是强化考核机制,将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纳入国库考核办法中, 开展对国库业务工作的调查研究, 充分调动基层央行国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拓展工作视野, 注重实际效果。国库调研分析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如果仅仅根据国库自身掌握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调研, 工作将难以深入和取得实效。因此, 要拓展工作视野, 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以围绕焦点, 体现特点, 把握热点, 攻克难点的思路深入开展国库调研分析工作, 从基层和社会实际出发, 突出基层特点, 发挥区
域优势, 全力打造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的独特品牌。一是在认真搞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上,各基层央行应组织业务人员深入企业、税务、财政部门调查有关情况,彻底摒弃闭门造车现象;二是经常组织召开财税库行联席会议,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适当安排一些专题讨论会,邀请一些重点税源企业参加,以业务工作为主,要求相关业务人员参加,增加业务人员学习交流的机会,扩展业务人员知识面,提高业务人员调查分析的水平。切实从思想上、工作方法上以及操作手段上等有关方面来探索国库调研分析工作, 如何更好地为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服务, 为宏观经济政策服务。
三、加强交流沟通, 完善基础档案。一是国库部门应加强与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系、沟通与协作, 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使信息交流经常化、制度化,实行国库收支及经济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定期邀请财政、税务和行内相关人员对国库收支、税收形势以及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等进行分析研究。二是上下级国库之间要建立双向互动、快捷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联系制度。上级国库要及时把好工作思路、分析报告和其他一些统计分析成果传递给基层央行国库, 基层央行国库要把支库取得的调研分析成果,工作中的新方法、新路子、好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 及时向上级国库报告。三是要注重日常资料、信息、统计报表和分析报告的收集和
规范管理,以保证国库调研分析的历史资料完整齐全, 为国库调研分析提供丰富、详实的资料信息。
四、建立调查研究协作机制。国库业务关系国计民生,财政收支的增减既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也是地方贯彻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集中体现,既有宏观层面,也有微观因素。因此,只有各方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透彻,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促使国库业务人员写出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才能真正对经济金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建立科室协作机制,加强国库与货币信贷、调查统计、会计、科技、内审等科室的联系,将国库资金运行分析与基层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国库与财政、税务和重点税源企业的协作机制,将国库资金运行分析与财税政策执行和微观经济实体的运行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查找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力促地方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同时为提高基层央行国库调研分析工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杨瑞芳
2013-06-05
第五篇:基层行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行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滞后、技术支持边缘化、规范科技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层行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县支行机房技术防护标准偏低。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多数县支行机房未达到规定的安全防护技术标准,供配电、消防及静电防护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二是网络冗余设备较少,难以满足业务需求。全国开展的市县网升级改造、交换机扩容等项目解决了地市中行的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热备问题,但地市行的楼层交换机等其他网络设备缺乏硬件备份,尤其是县支行基本没有冗余的网络设备。三是现有设备类型较多,部分功能重叠,缺乏协同工作能力,应用整体安全策略有一定的难度。
(二)运行维护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建设对系统安全以及运行维护的时效性和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面对网络和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问题,科技部门尚处于被动响应和手工处理的状态,科技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逐渐加大,安全隐患也在逐步积累。突出表现在:一是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监控措施,被动响应,发现问题不及时;二是系统繁杂,运行环境各异,查找和确认问题困难,处理问题不及时;三是缺乏有效的知识积累,难以对运行维护的最佳实践进行重复利用;四是科技部门配备的人员较少,业务交叉较为普遍,难以对其进行合理分工,无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信息系统的异构性带来诸多问题 目前,在基层行应用推广的多数信息系统已运行多年,由于系统建设之初业务规划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应用系统在系统结构、平台、网络、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异构性较为突出,系统环境复杂,运行维护难度较大,同时系统之间无法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不高。
(四)技术支持边缘化的问题显现
一是基层行科技工作的重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做好业务系统应用推广、运行的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基层行科技部门的主要工作;二是两级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整合,使系统运维的任务逐步上移,部分重要业务系统的运维已由上级行承担;三是由于各系统运行管理的要求不同,科技部门承担的多为系统安装、升级等一般性维护工作,应用层次较低;四是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在新系统上线时基层科技人员未参与新系统的培训、安装和测试,对系统运行环境、安全管理、维护等方面缺乏了解,技能的掌握逐渐边缘化,科技支持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五)科技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任务重、人员少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近年来陆续招收的人员很难补充和调整到科技部门。二是培训工作不到位。除了系统上线时参加培训外,科技人员多未参加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对新业务、新知识、新技能了解较少,知识老化。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将业务与技术、建设与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难以适应基层行科技工作由“应用型”向“应用管理型”转变的需要。
(六)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有待加强
信息化建设档案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工作的基础性资料。目前基层行的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业务和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工作机制不完善,总行下发的有关管理办法对基层行来说,操作性不强,也缺乏适应性,要对科技管理、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等过程中形成的大量信息化建设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和有效利用,仍存在较大难度;二是信息系统在生存周期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模式使信息化档案建设滞后,未能与信息化建设同步;三是信息化档案缺乏分析和利用的机制,利用率不高。
二、对基层行科技工作的建议
(一)重视和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当前基层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现状,一是要加强基层行机房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县支行要逐步建立起符合安全防护技术标准的机房;二是要加强应急管理和应急准备,保持适当的设备冗余,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快速恢复系统运行;三是要不断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尤其是应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掌握较为常见的网络管理和诊断工具,能迅速发现和排除网络故障,提高网络系统的快速恢复能力。
(二)建立满足各方需求的统一运维平台
以运维监控为突破口,提升自主运维能力是近年来科技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强化主动服务能力、提升科技服务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对运维平台的建设,一是覆盖面要广,尽可能延伸到各县支行,要包括目前已经使用的各应用系统、客户端和网络系统;二是扩充性要强,能满足对新业务、新应用的运维监控,为以后的发展预留空间;三是实时监测、主动布防,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四是建立运行维护知识库系统,对日常工作中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运用最佳实践,提高运行维护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业务的发展。
(三)加大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力度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高效安全、综合利用”的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形成规范统一的系统平台,并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内部潜力,推进不同平台业务系统的迁移与融合,加快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实现软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要通过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和挖掘,实现数据向信息的转换,进一步提升基层行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的适应性
一是科技人员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和系统知识的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新时期央行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二是加强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尤其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相关培训,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技能,切实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持续支持能力;三要在系统推广和支持过程中,科技部门、科技人员要主动融入,找准业务和技术的结合点,积极寻找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要根据科技工作的要求,不断调整人员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将政治觉悟高、服务意识强、技术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科技队伍,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适应基层行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细化档案管理流程,确保各类信息系统的技术资料和文档归档及时,整齐有序;二是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同步,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的频率,确保档案能完整有效地记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促进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提高信息化建设档案的利用率,加强对现有信息化建设档案的分析、整理和挖掘,探索信息化档案开发利用的新机制,总结基层行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和规律,为系统应用推广和运行维护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六)推动科技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要充分认识规范管理对系统运行维护促进作用,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二是要结合科技管理有关制度,对科技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明确各业务、各流程、各环节的具体内容、时间及质量要求,推动科技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规范化;三是完善对各县支行科技专业的考核办法,重点考察县支行的执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结合科技工作职能的调整,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新模式下的科技工作新机制,努力提高基层行科技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