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共5篇)

时间:2019-05-13 09:36: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5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县域中心城市“强攻新城”、“决战新工业”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

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投产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防洪排灌站等工程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13年实现周边村镇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公园、公租廉租房、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二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5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

第三篇: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查报告

XXXX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XX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2005年开始开发建设,2012年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七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3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2012年开始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园区环境监测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环境搭建了平台,公租廉租房、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有望建成使用。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2.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 家,已投产企业 家。2012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 万元,比2011年增长了 倍;产值超千万元企业 家;人口集聚超过 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港口河,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再排放,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土地征用有一定难度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四星级酒店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公租廉租房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XXXX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5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也不过分。全国经济总体上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时期,尤其去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民经济正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了抢抓进度,赶超发展,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由于是新鲜事务,大家没有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5年园区成立了管理机构,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XXXX工业园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XXXX工业园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域中心城市“强攻新城”、“决战新工业”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投产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防洪排灌站等工程的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13年实现周边村镇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公园、公租廉租房、商场超市、酒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四篇: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xxxx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四型xx”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园区的配套功能建设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xx工业

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xx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4.97平方公里,2003年开始开发建设,2006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核定可开发面积4.16平方公里。五年来,园区开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投资1亿元左右,完成主干道、供(排)水、通信、排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凝土路面11公里,铺设排污管道13公里,人行道2.9万平方米,安装路灯4公里,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医院、宾馆、市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园区劳动力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为企业用工搭建了平台,民工公寓、新碧学校、商品楼盘、中心商贸大街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2008年有望开工建设。三是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累计完成开发面积1.94平方公里,共有入园企业107家,已投产企业89家。2007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5.7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3倍;实现财政收入8906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9.3倍;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人口集聚超过3万人。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已成为xx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矛盾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问题有:

1、生产性配套设施仍不够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尚未建成,园区内污水管网还未全部成网,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新建溪,工业污水大部分虽经企业处理排入新建溪,但仍不同程度存在排放不达标和偷排、漏排的现象,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生活性配套设施仍十分滞后。受下小溪村土地无法征用的影响,园区规划中的中心商贸区建设一直无法推进,园区路网无法贯通,住宿、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园区的城市形象始终难以形成,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民工公寓尚未建成,大量外来民工的住宿成为大问题,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工租住周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引发租金上涨。由于居住分散,管理不便,给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带来一系列问题。

3、服务配套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律、咨询、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能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严重缺乏。

二、影响xx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主要原因

1、开发起步晚,规划比较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3年,当年即遇上了国家开展的工业园区和土地市场清理整顿。为了抢抓进度,赶上这趟末班车,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上,园区总体规划和配套功能建设规划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严重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改变。

2、融资渠道少,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园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划拨,投入能力有限。而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不断增加,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许多配套项目虽有规划,但始终无法推进。

3、政策处理难,征地进度缓慢。由于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园区的政策处理和土地征用难度很大。特别是目前下小溪村土地的无法征用,已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4、园区职权弱,项目协调困难。虽然2006年园区进行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行了“区镇合一”,但很多县政府明确应赋予园区的职权没到位,给项目协调带来不少困难,加上项目的审批程序十分繁琐,这也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加快xx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工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xx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

区。

1、坚持规划先行,努力破解要素制约

(1)明确定位,抓好规划修编。按照县域中心城市“一心两翼”、“三区互动”的发展定位和建设县城工业新城的总体要求,调整、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确保园区总体规划与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在规划的内容上,要

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园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园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2)完善机制,破解征地难题。征地和供地是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尽快解决征迁历史遗留问题,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完善征地拆迁政策,建立和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内容在内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制度,实行货币安置、留地安置、就业安置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政策,多管齐下,全方位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竞争能力。积极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企业优先吸纳失地农民就业。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观念,使土地征用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突出项目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加快建设生产性配套设施。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生态化防洪堤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工业园区水、电、路、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工业新城形象。

(2)不断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加大政策处理力度,力争2008年实现下小溪村的土地应征尽征,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民工公寓、商住楼盘、新碧初中的开发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穿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就学等实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主要瓶颈。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一要大力培育园区土地市场。调控城镇建设区内的农村和农民建房,有计划地推出商贸用地出让,以地生财,筹措园区建设资金。二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园区企业的留县税收返还、工业项目用地的拍卖所得收入,除应正常上交的规费和审批费用外,剩余部分全部返还园区,或缓建一些非急需建设项目,挤出资金加大对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组建投资有限公司,以园区预留的商贸用地捆绑作担保,以投资公司名义向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四是试行土地资金委托保值增值制度。由各被征用土地的村集体将土地征用费按一定利率借给园区使用,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3、适应园区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开发区向城市的转变,必须协调发展工业和服务业。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降低工业经济发展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段。加快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企业以订单为中心改造业务流程,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加快周转,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有效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以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逐步推出商贸用地拍卖,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不断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把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等内容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管理责任范围,促进园区的和谐发展。

(3)努力构筑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源,形成针对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具体服务项目。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信息咨询和人才培训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4、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明确园区管委会对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进一步理顺园区管委会与县有关部门的关系,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能划分,特别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使园区管委会承担的行政审批业务具有与相关部门同等的行政效力。协调税务、工商、环保、劳动安全、消防等行业管理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确保园区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避免产生管理死角。

(2)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工业园区职能,优化办事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尽快建立县审批中心园区分中心,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入园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集聚扶工合力。各有关部门要从讲大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亲商、安商、富商”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工、扶工、促工的氛围。要拓展和深化促进企业发展的“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尽力做好帮扶服务工作,着力改善工业园区的投资环境。

第五篇: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遵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审议县政府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的需要,7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于7月下旬前往璧山、荣昌、忠县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考察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自2006年1月县工业园区批准设立以来,特别是2007年3月园区管委会成立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园区为载体带动全县工业投入大幅增长,多年来“工业强县”的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园区管委会等县乡有关部门克服困难,忘我工作,实现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园区征地拆迁较为顺利。南宾工业园区1.89平方公里启动区征地基本结束,完成征地2080亩;签订房屋拆迁协议214户,占应拆房屋239户的 89.5%。拓展区中2平方公里的土地丈量、实物勘测等前期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启动区现已完成基建投资1.96亿元,竣工场平工程12个,园区内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等设施基本达到企业入驻需求;1.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科技孵化楼已面向社会招商;3.5万平方米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3万平方米。

三是入园企业渐成规模。现已累计入园企业3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建成厂房11.7万平方米(其中南宾工业园区入园企业24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亿元)。园区投产企业20家,解决就业1000余人。在建企业11家,主要包括电解锌、沃特矿业、火电、复合肥、氧化铁、中药饮片等项目。待建企业4家,其中升达地板即将开工建设。

四是“一区三园”协调推进。除南宾工业园外,西沱临港工业园、龙潭有色金属园均有较大项目落地,带动全县工业投入提速提档。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尚未统一,配合不够默契

(二)建设资金断链,园区运行受阻

(三)土地指标紧张,项目推进困难

(四)区位劣势明显,引资到位较少

(五)体制机制不顺,办事效率不高

三、对发展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议

(一)统一认识,形成抢抓机遇大办园区的强大合力

纵观世界各国和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历史及区位的原因,我县传统农业至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产业获得了几个全国第一,但并没有改变民贫县穷的面貌。同时,第三产业在我县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多年强力推进的特色旅游业仍然举步维艰。要想加快发展,唯一的出路还是工业。发展工业如果继续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既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量小质弱,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唯有发挥园区“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优势,才能走通走活“工业强县”之路。

在新一轮的产业大转移中,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向内地梯度转移、主城“退二进三”企业向“两翼”转移;同时,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和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提出了许多含金量非常高的有利于区县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为我县园区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企业梯度转移不可能持续多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也不可能直接送上门,如果不主动承接相当数量且形成产业链的转移企业,不主动争取市委市政府和市级部门的支持,我们就会坐失良机,石柱的发展就会滞后。当前,至关重要的是要在全县上下强化“工业强县”意识,坚定“以园兴工”信念,以“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的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园区,为石柱工业经济的兴起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在全县开展“工业强县”大讨论活动,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为园区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真正形成“石柱的希望在工业,石柱的难点在工业,再难也要办工业”的共识。

(二)解放思想,突破陈规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思想大解放,园区大发展”,园区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思想解放表现在敢不敢于突破陈规旧习,开拓创新。只有敢闯、敢干、敢试,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本本”,才能加快园区发展。常委会考察所到区县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是要敢于让利企业。一些同志担心我县入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是不是过多,4万元甚至1万元一亩的地价是不是太低,收取的税费是不是太少。殊不知区位条件比我们好的地方都有实行零地价和零收费的。璧山县与中国奥康集团联合打造西部鞋都,奥康集团用地2200多亩,位置紧靠璧山县城城南,完成“七通一平”后每亩土地出让金为3000元,而奥康年创税只有1000多万元,按当时璧山县城的商业用地拍卖价折算,用奥康的税收去偿还土地价款,需要300年的时间才能平衡。但在奥康集团的引领下,目前西部鞋城在全国已有较大影响,整个鞋业年创税7000多万元,100多家企业用工1万人以上,工人月均工资超过1800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奥康的成功,使市内外企业普遍看好璧山的投资环境。目前,长安、宗申、力帆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璧山或在璧加工重要零部件。同处渝西的荣昌则出台了入园企业不收取县级行政事业费的“零收费”制,吸引大批企业到荣投资,2007年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渝西地区排名第二。璧山、荣昌的快速发展除区位比我们好之外,敢于让利企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要敢于举债建设。我市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县大都靠举债建设,涪陵区欠债20多亿元,渝中区欠债30多亿元。市委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中,市政府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等各种会议场合,都提出要帮助渝东北、渝东南各区县融资建设工业园区,其实质也是帮助区县贷款。我们应敢于举债建设园区,从中长期贷款入手,力争多融贷资金,尽快用于园区“七通一平”建设。现在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果大规模举债,园区到底多少年能收回投资,实现平衡。经县园区管委会测算,启动区1.89平方公里完成“七通一平”共需资金35000万元,到2012年实现最大规模后每平方公里产出25亿元,按此计算的投资回报期限为13年。据了解,投资回报的平衡点在上海为10年左右,重庆则相对长一些,璧山、荣昌等基础较好的地方为12年左右。这样的投资平衡测算是指园区靠税收等直接收入与投入之间相比较得出的结论,常委会考察所到的区县都认为不能这样算,还必须算园区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南宾工业园区除了税收,它还能有效扩大县城规模;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民增收;有效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降低城镇失业率等,所带来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三是要敢于储地用地。要承接大项目或产业集群项目,就必须加大园区土地征用和整治储备,完善好基础设施,筑巢引凤,使前来考察的企业愿意投资。璧山、荣昌等区县除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外,还解放思想敢于用地。荣昌县今年计划用地4000亩,上半年争取到位指标1000亩,实际征地拆迁8000亩。他们的体会是,只要做好了群众工作,安置好拆迁户,就可以早用地多用地。

四是要敢于创新机制。目前,阻碍区县园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很多。要实现园区快速发展,不打破障碍、创新机制显然不行。在企业审批方面,荣昌实行了“授权”办理,在园区内设立了四个职能分局,一个办证服务大厅,每年各职能部门将一部分审批序号留给园区,由园区自行在服务大厅一次性办结,不用再跑到各局审批。只要企业基本要件齐全,他们可以一天内办结,尽管如此,他们认为还不够快,在浙江昆山等沿海地区,只要企业达到“三符合”(符合产业结构、符合规划、符合环保要求),就可以先干再逐步完善手续。此外,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零费制”、土地指标先用后争取等等做法,都无不与他们灵活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关。

(三)拓宽渠道,集中各种资金投入园区建设

除了县财政先期投入3000万元用于场平外,我县园区建设主要依靠融资,县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对融资部分承担了相当的债务风险。如按目前的运行模式,要大力发展园区,就必须大幅度提高举债数额,所带来的风险较之渝西的区县会更高。因为我们的用地条件差(山地多、平坝少),征地拆迁加整治成本每亩需21万元左右,加上水电气讯等投资,每平方公里在3亿元以上。南宾工业园区8平方公里拓展区,须在短时期内融资20多亿元,这是我县财力所不能及的。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我县也不能提供相应的担保资产。因此,必须拓宽投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在拓宽投资渠道方面,一是可以借鉴璧山、荣昌、忠县的经验,责成县级部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水务部门运用城镇供水工程等项目资金投入园区解决供水问题,交通部门争取路网建设资金解决园区道路建设问题,市政部门争取市政设施建设资金解决园区内道路硬化油化问题等等。二是按县委〔2007〕34号文件规定,天然气、电力、通讯等公用事业部门,要从企业增量扩容的需要考虑,积极铺设园区管网,以减轻园区“七通一平”的建设资金压力,降低政府的负债风险。三是在拓展区内规划30%左右的综合用地,实行招标拍卖,“以商补工”收回资金缓解融资压力。在增强融资能力方面,关键是做大现有资产存量。建议在县城规划区内尽力多征多储国有土地资源,以储备的城镇国有土地进行融资,提高承接吸纳贷款的能力。

(四)转变观念,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目前,我县无论是发展工业园区,还是城镇扩容,都需要大量土地指标。而国家的大政策是把好土地闸门,对基层用地设置了很高的门槛。沿海发达地区和我市较发达区县,在上世纪末就认识到土地对于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意义,囤积了不少可供开发的土地。我县长期以来强调“管好土地”而忽视了“用好土地”,结果导致我县土地储备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市委三届三次会议明确提出帮助渝东北、渝东南的16个区县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同时近几年我县运用市上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工程,每年提供了几千亩的土地利用指标,从实现占补平衡角度讲,我县也应适当多享受一些土地指标。因此,采取多种形式,策划包装好项目,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是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国土部门的重要任务。建议我县每年为下一年储备可用土地指标2000亩以上,以保证园区建设的顺利推进。

(五)创新机制,调整完善园区管委会职能职责和办事程序

一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运作模式。对园区“企业运作、封闭运行、独立核算、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作出调整,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多元化投入资金、多主体开展建设的需要。二是适当调整园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建议对园区松绑减压,不再承担招商引资任务,征地拆迁主要交由园区所在乡镇和县国土部门负责,水电气讯等公益事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交相关部门负责。同时,强化园区审批服务职能,使之更好服务入园企业。三是调整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实行县级行政事业性费用“零收费”制度,上级部门收取部分由县财政上缴,中介收费采取中介单位由园区推荐,企业自主选择并承担费用,园区代办的方式进行。四是调整企业审批办证程序。可以借鉴荣昌的做法,实行授权委托、集中办证,由职能部门留出部分审批文号直接授权园区办理。或者借鉴忠县的做法实行限时办结,不能因为部门的原因贻误建设进度和入园企业的生产经营。五是完善拆迁安置机制。可在城区较好位置统建居民小区,完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满足拆迁户的合法利益,在此前提下对个别阻碍建设的钉子户依法实行强拆。

(六)严格管理,维护园区良好建设秩序

一是拟定入园企业基本条件标准。入园企业必须数质并举,注重环保和社会效益。引进项目要结合本地资源,突出特色、优势和重点,坚持“四不要”,即无税的不要,污染大的不要,实力弱的不要,劳动密集且附加值低的不要。二是加强园区土地管理。由政府出台《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办法》,对不按协议投资投产的用地依法予以收回,禁止“跑马圈地”。三是建立完善入园企业退出机制。设立规范的退出标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纠纷。四是加强园区审计监督。责成审计部门按期审计园区资金使用情况,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任务以利考核。如国土部门应争取到位的用地指标,规划部门应完成的园区规划面积和项目,交通、水务、市政等部门投入园区的争资立项任务等等,都应在相关部门的年初目标任务中加以明确,年底严格考核兑现。

(七)加强领导,健全园区决策议事机制

一是成立由县上主要领导负责的高层次议事决策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决定园区建设的重大事项,制定解决疑难问题的硬性措施,明确部门和单位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的任务。二是建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一个月召开一次的园区工作协调会制度,负责园区工作的具体协调和事务办理。三是建立园区企业主与服务机构负责人的对话制度,不定期听取企业的工作建议、意见,现场解决有关问题。

下载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期,通过对区XX工业园区的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了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概......

    关于街道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近期,通过对区XX工业园区的全面深入调查,找出了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矛盾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概......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剑河县工业园区 建设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全面详细地了解我县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和,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现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2007年4月18日至21日,政协贾来熙副主席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工业园区及三工镇、大西渠镇、二六工镇工业小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同时考察了石河......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我市开......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精神,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探讨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措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5月3日至5月15日,市工信委王松平主任......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共五篇)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为了搞好“如何加快曹县(青岛)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县工业园区组织专门班子先后=次召开园区、企业和行政村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加快园区建......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钟建辉 蔡海智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是园区长期良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加快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是园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我区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