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1:1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第一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钟建辉 蔡海智

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是园区长期良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加快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是园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我区产业园区的基本情况及园区套设施的现状,分析了园区配套设施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一、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我区目前的各类产业园区,除市、区政府规划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带4个片区、高桥工业园、现代家电产业集聚基地、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基地、平湖物金融服务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等大型重点园区外,还有散布于各街道各社区的众多中小型工业区(数量暂无准确数据)。下面着重介绍市、区政府规重点产业园区情况。

(一)产业带坂雪岗片区

坂雪岗片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已引进华为(通信网络技术生产商)、新天下(全国计算机第二大生产商)、康冠(全国知名的显示器生产商)、算机开关电源专业生产商)、元征科技(世界著名的汽车诊断电脑生产商)、欧威尔公司(全区十大进出口企业)等22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电子信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集聚。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片区第一主导产业。

片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规模大、污染小、产能高、发展快的特点。目前,片区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高达40亿元,居全国首位。2008年辖区内高新技工业总产值达1271亿元,片区全年税收占 区年总税收的40%,被誉为 的“粮仓”。

(二)产业带宝龙园区

宝龙园区规划面积35.58平方公里,现有国有未出让土地约2.23平方公里,其中可用于产业发展的用地约1.42平方公里,同时周边社区还有约0.94的集体未建用地。园区土地存量相对充足,发展后劲十足。

园区是深圳高新区中产业基础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园区,是 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新技术企业额达180亿元,预计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60亿元。2008年,园区实现了工业总产值198.6亿元,税收2.8亿元。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突显,已初步形成了以IC产业为主导,以电子通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为辅助,以其它产业为补充的产业集群。园区名企荟萃,汇半导体、方正微电子、华润微电子、比亚迪、天马微电子、同洲电子、科陆电子、实益达等一批上市公司及兄弟工业、华强三洋、五洲龙汽车、赛格导航欣安防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根据《深圳高新区宝龙园区整体发展规划》,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融合设计、制造、交易和应用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深圳市高新产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深圳上市企业集聚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未来,区政府将以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光电子产业为核把宝龙园区建设成为深圳市创新活力强劲、优势产业集聚、投入产出比高、服务配套齐备的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特征的科技新城。

(三)产业带葵涌片区

葵涌片区的核心启动区是金涌小区。金涌小区于1997年底被市政府统征收归国有。园区总面积约53.3万平方米,先后引进知己、迅宝、同力、君轩、个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涉及手机电池、可降解餐盒、生物医药、电池外壳包装、MP3电子等行业。目前知己、迅宝和同力3家企业已投产,君轩公司的已基本完工。

(四)产业带大鹏片区

大鹏片区占地面积约9.04平方公里,按“统一规划、设施配套、分区建设、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划分为高新科技生态产业园、出口加工贸易区、生态区和海产旅游观光区等四大功能片区。目前,园区已引进高新项目11个,来料加工及内资企业20多家,企业人数4000多人。

(五)高桥工业园

高桥工业园总规划面积约145万平方米,以教育北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东片区规划面积约67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驻企业有深南电路等7家,已用地面积约32万平方米,剩余可招商用地约15.14万平方米。西片区规划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55,为体育新城、厦深铁路和深惠路改造安置返还工业用地。

(六)深圳市现代家电产业集聚基地

该基地是深圳市九大产业集聚基地之一,是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大型优势传统产业项目,位于布吉、南湾街道布澜大道两侧,总规划面积169.8万平方李工业园、联大科技园、金积嘉科技园、联创家电城和金积嘉工业园共5个园区组成。

基地规划范围内绝大部分为建成区,区域内已经集聚了约80家中小型企业。近两年来基地新入驻家电产业项目11个,目前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有联创实嘉电子、赛兔数码科技和草莆吓围实业4家,在建项目有中海信科技、波音电讯科技、泓亚光电子、金苹果电子、恒特美印刷、巨银诚信投资和新天光电。基地预计5年内总投资约50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

(七)深圳市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基地

该基地为深圳市九大产业集聚基地之一,是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大型优势传统产业项目。基地位于我区宝荷大道以南,总规划面积50.1万平方米,其目用地20.4万平方米,研发用地12.5万平方米,生活配套用地3.3万平方米。

基地将依托紧邻比亚迪汽车、五洲龙客车、中集半挂车项目的行业区位优势,采取政企共建、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行业“四个体系”(汽车电子产品生态系、总部经济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和国际“采、供、配”体系),将以研发为重点,以产业为支点,充分发挥深圳现有产业基础和科技优势,吸纳国内子产业项目和研发机构集聚,提高汽车电子产业规模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汽车电子产业项目、研发机构和总部企业发展的首选之地。基地预计总投资约40亿元,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

(八)平湖物流园区

平湖物流园区是深圳市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先导工程,按照深圳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平湖物流园区的开发目标是:发挥平湖交通便利的优势,足深圳、辐射周边及国内外的枢纽型综合物流基地。

园区位于深圳市中部物流组团规划的核心片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园区规划控制用地14.75平方公里,具有仓储配送、市场批发、多式联运、四大功能。目前,入园项目20多个,项目实际投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在业界具有影响力的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中外运物流中心、怡亚通供应链中心、越海全球物流供应链服务基地、深圳市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等大型物流项目在园区的聚集已初具规模,园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凸现。

(九)金融产业服务基地

金融产业服务基地选址于 区平湖街道,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总建设规模约380万平方米。园区分三期建设,基地一期规划用地90万平方米,土要集中在山厦社区原华宝农场范围内;

二、三期规划用地134万平方米,二期开发位于辅城坳社区辅城河以南、清平高速以西片区;三期开发区则位于区清平高速以东片区。园区建设工程投资总金额约为80亿元。金融产业服务基地以提供金融高端服务为核心,着重培育八大功能:容灾备份功能、后台、数据处理功能、信用卡服务功能、客户服务功能、业务培训功能、金融创新研发功能、金融外包及配套功能。

(十)精细化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是市、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园区初步确定总投资为60亿元,规划面积为11.4平方公里。该工程将推行石化基地一体化开发模式,大三高一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和低污染)、节能、节水的精细化工产品、新型化工材料和工程塑料系列产品,建设深圳生态型绿色化工产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带来1200亿元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再造一个。

(十一)中小型工业区

这些由街道、社区及社会投资建设的工业区呈“满山放羊”状散乱分布在全区各个街道和社区,普遍规模较小,无统一规划,档次较低,许多工业区由于建久远已经比较破旧。据区城改办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区1992年以前建成的镇村旧工业区有215个。

二、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现状

由于公共配套设施是主要根据区域人口的规模来规划建设的,因此无法区分确定属于产业园区的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准确数量。下面分几类情况,着重政府重点产业园区(含园区内部及周边区域)的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好的园区

1、产业带坂雪岗片区

由于坂雪岗片区是老城区,因此在市政配套设施基本配备,供水、供电、道路、燃气等设施基本覆盖片区,但道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共服务配套方面,片区面临城市配套严重落后等问题,文化体育设施缺乏,商业配套设施滞后,片区内没有一个公园,没有一个文体活动的场所,没有上档模的商务配套设施,大型商场和高等级酒店还是空白。

2、宝龙园区

市、区两级政府前后投入超过十亿元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园区市政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初具规模。

(1)市政实施逐步完善

园区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目前园区内建成通车的市政道路有十多条,建成道路超过二十多公里,包括有宝龙大道、清风大道、锦龙大道、高科大道、宝坪一至七路、锦龙一至四路等。另外,南同路、诚信路等道路正在建设中,宝龙一路北段、三路北段、锦龙大道北段等道路建设也已纳入计划。

园区供电配套较为完善。目前由碧岭变电站、宏图变电站、宝龙2#变电站等为园区企业供电。另外,为了保证园区半导体企业的双回路用电需求,经过协调会研究决定,调用宝龙2#变电站作为IC专供变电站,并重新规划园区电网建设。

园区供水基本充足。园区由中心城水厂、同乐水厂为企业供水,基本能满足企业用水需求。园区早期建设供水管网,由于水管偏旧、管径较小、地势高低大等原因造成园区存在水压不足现象。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园区交通主干道,如宝龙大道、锦龙大道等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清风大道、高科大道等电子眼、红绿灯及安全标识等工程正序稳步推进。系统不断完善。已完成天然气管道铺设工作,企业开始使用天然气。

(2)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

设立了派出所、城管所、社区工作站、交警中队等公共服务机构,园区配套有两个生活配套区,消防中队、社区服务中心、临时商业街等在规划中。但总生活配套和商业服务设施仍比较滞后。

(二)基础设施建设较好的园区

1、产业带葵涌片区

园区共规划有5条路,目前,金葵东路、银葵路、灵海路等三条路已完工,路灯及绿化正在完善中;金涌路和高源南路等两条路已通过方案设计和用地批手续,正在办理环评等其它前期手续。

2、产业带大鹏片区

园区投入7.5亿元进行水、电、路、通讯、排污、征地、赔偿、平整土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现有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

3、高桥工业园区

作为新建设园区,目前园区道路等市政设施在建设中。

东片区:土石方工程方面,两个标段总面积为40.62万平方米,均已全部完工;道路工程方面,坪高路(长度455米)、富祥路(长度670米)、箱水、排污、给水、电缆沟等,也已全部完工。

西片区:主要包括高桥路、丁山河桥梁工程、工业一至六路、沿河东路、沿河西路、白石塘路、丁山河河道整治工程、一期及二期场平工程等15个市政。其中市政道路长度总计约10.5公里,河道治理面积约8万平方米,开发土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累计下达计划投资1.8971亿元。目前15个市政已竣工11个,在建4个,累计完成投资约1.7亿元。其中高桥路及工业六路由于征地拆迁影响部分路段无法实施,丁山河桥梁及丁山河河道改造二期工底前完工。

4、深圳市现代家电产业集聚基地

该基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94亿元,截至2009年8月累计投资约1.67亿元,占基础设施总预算投资额的42.26%。甘李工业园已实现“”,具备了企业进驻开工的条件。基地内金田路、进园路已建成通车,甘李二号、五号路和田心二路、金积嘉路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家电总部功能区已完,规划面积约7.8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已完成立项,总部功能区项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毕并报市发改局审批。

5、深圳市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基地

该基地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66亿元,截至2009年8月累计投资约421万元,占基础设施总预算投资额的2.54%。园区周边规划有较完善基础设施,园内“三纵六横”共9条市政道路工程将于2009年下半年全面开工建设。

6、平湖物流基地

区政府是园区开发建设的主体,现已投入3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市政府对园区部分主干道路设施的投资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道路方面:园区已建成道路设施包括平新路、平吉大道、富安大道、富安西路、平湖一号路、齐富北街等,在建公共设施有机荷高速公路-平新大道互通计划建设道路设施有平安大道、丹运路、李朗路、生态园路等。

电力设施建设方面:华南城二期面临电力短缺的问题,需要拉电缆专线来解决,正在动工建设的国际农产品物流园也面临此问题。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物流工建设、运营,电力设施建设不足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公共服务平台:尚在规划之中。

7、金融产业服务基地

目前基地及配套道路各项拆迁安置工作正抓紧进行。

8、精细化工产业园

目前正进行征地拆迁工作。

(三)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园区

由于历史原因,除市、区政府规划建设的重点园区以外的、为数众多的各类中小型产业园区,缺乏统一规划,公共配套设施普遍较为落后。

三、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随着入驻各产业园区的企业数量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配套功能滞后的问题也更加显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归纳起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有:

1、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各产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燃气等市政设施规划基本完备,但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征地拆迁缓慢、手续繁琐等原因,某些市政项目建设比较缓慢市政设施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园区企业生产和生活需要。如道路交通方面,平湖物流基地、坂田片区、大鹏片区、葵涌片区等园区均面临道路设施滞后问园区公交线路不足。用电方面,平湖物流基地反映电力设施不足将影响园区项目建设。排洪方面,大鹏片区需要增加排洪设施。治安方面,宝龙园区存在设备缺乏问题。

2、生产性配套设施不完善

污水处理方面,各园区没有统一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部分园区内污水管网尚未完善,污水由企业各自处理,导致重复建设。作为IC产业的集中地,宝龙没有规划建设为IC产业配套的危险化学品仓库,IC企业必需的高质量供电系统也有待完善。

3、生活性配套设施滞后

目前各产业园区生活配套滞后,园区普遍缺乏生活、文体和商业配套设施,商业、消费、娱乐等第三产业不发达,这也对园区的投资发展环境造成了较大坂田片区没有高级酒店等上档次的商业配套设施,严重影响了华为、新天下等大型高科技企业的商务活动;大鹏片区和宝龙园区存在有线电视接入问题;告显示,宝龙园区目前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活动中心、商场、医院和菜市场。此外,除少数企业建有宿舍外,产业园区内多数企业目前只能通过由民边民房的方式来解决。

4、服务配套水平较低

一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园区现代化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二是劳务、法、广告、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弱;三是技术、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缓慢。

(二)造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

1、规划滞后

许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规划都缺乏严肃周密科学的论证,规划的滞后和反复调整导致园区项目前期难以细化,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基础设安排的合理性,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落后于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改变。

2、融资渠道单一

随着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市、区政府的财政划拨,少部分由街道、社区及部分社会资金投金投入不足的影响,部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配套项目推进缓慢。一方面,由于街道及社区一级财力较弱,难以集中财力承担市政及公共服务资,镇、村一级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区财政财力相对有限,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缺口较大,而市级资金投入特区少。近三年来,随着特区内外一体化的深入以及地铁三号线、大运场馆的建设,市政府加大对 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倾斜,这种情况才有所改观。

3、征地及拆迁进度缓慢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园区及周边部分土地征地拆迁难度很大,造成规划中的一些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迟迟无法开工,这对园区配套功能建设造成了严重。

4、项目建设手续繁杂

目前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报建审批环节较多,审批时限过长,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按照目前的审批程序,公共配套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码一年多。若是涉及到规划、调整修改等手续,则费时更长,时间最长可达两年多。

5、管理机制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园区大多属于开放式管理,园区管理机构只是协调机构,各有关职能部门各自在园区内行使管理职权。这一方面导致园区难以为企业效的行政服务,另一方面也使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容易与产业发展要求脱节,项目协调难度较大。

四、对策及建议

加快园区配套功能建设,必须坚持以现代产业新城的理念为指导,把“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努力把我区重大产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现代化产业园区。

(一)以规划调整为抓手,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根据园区的各自情况,分类做好规划修订和调整,完善园区功能区块划分及产业空间布局,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功能的完善,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为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对精细化工产业园、金融产业服务基地、高桥工业园等新办产业园区,在规划上一点、上档次,要综合考虑公共服务与配套功能;对宝龙园区、坂田片区、家电基地等较成熟园区,重点做好园区提升规划,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园区形多小型旧工业区,做好改造升级规划,提高工业区档次。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1、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要强化为园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抓紧建设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本配套设施,如园区污水处理厂、截污管中转站、变电站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危险品仓库、高质量供电设施等项目建设,适应园区产业发展需要。要加大投入,工业园区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做好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树立良好的产业园区形象。

2、加快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强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区政府要加大对园区及周边生活配套区、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主和员工解决吃、住、行、娱乐、购物、就医、子女际问题,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

3、加快公共行政服务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园区,可适当扩充园区管理部门的职权;增补充实各职能部门在园区的派驻机构,专职服务于园区的建设和产完善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在宝龙园区等园区推进无缝隙政府建设,为园区企业打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三)以机制改革为手段,保障配套设施建设

1、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资金问题是制约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一大瓶颈。要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保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迎办大运会的契机,争取市政府投资多投向我区项目。二是利用多种投融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除政府投资极争取银行贷款融资,也可采取BOT、TOT等融资方式。要支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大型商场和高档酒店等商业配套设施。

2、妥善解决“征地难”问题。征地是加快产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先决条件。为妥善解决“征地拆迁难”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拆迁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新成迁事务中心的综合协调作用;明确区政府、规划部门、国土部门、街道办等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形成拆迁合力;建立拆迁安置补偿储备库;规范拆迁服务市

3、提高项目建设办事效率。简化公共配套设施项目办事流程,实行并联审批,缩短项目审批时限,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四)适应园区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与园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的现代服务体系。

1、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紧密配套服务的新兴产业,是改善投资环境、加深产业链、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的有效手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研究和开发、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信息、人才、广告等方面的服务,使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2、要加快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以满足园区居民消费为目标,积极推动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餐饮、商住等消费性服务业,逐步推出商贸,鼓励发展外来工公寓、专家楼等生活配套设施,适当发展中高档住宅,提高园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3、要积极构筑公共技术平台。积极搭建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设,加快集成各种中介服务资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五)推进旧工业区改造,提升配套设施档次

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旧工业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升级改造、穿衣戴帽、政府回购、整体改造、环境整治等不同形式,分类、分批实施改造和整带面加快推动全区工业区升级改造。通过改造,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高工业园区档次。

2010年2月9日,市政府副市长兼公司董事长付万惠主持会议,专题听取市物流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物流公司”)关于阿康中心物流园区2009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的汇报。市物流公司副董事长宋永军、政府副秘书长王剑出席了会议,市物流公司经营层班子成员及各部部长参加了会议。会上,总经理马玉清代表市物流公司做工作汇报,付市长及各位与会领导在听取汇报后,既肯定了公司一年来在融资、项目报批、土地征收等方面的工作,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2010年园区建设工作做了重要指示,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现纪要如下:

一、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要与全市整体经济形势和总体规划结合起来,规划要体现高水平和前瞻性,要对园区做准确定位。要在园区的管理、融资、项目筛选上做出效果,力争建成示范性的园区。

二、公司要解放思想,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步伐,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创新思路,迎难而上,确保2010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具体目标任务:一是2010年8月底前要完成除园林绿化工程外的所有市政工程建设任务。所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单位在2010年3月初都必须进场施工;园区的绿化招标工作要在4月初完成。二是园区配套和引进物流项目要完成15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园区配套的学校、医院、酒店、商业和休闲设施项目要在2010年5月初开工建设。在招商选商上,围绕 “两大战略”,筛选出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和税收效益好的项目在园区尽快落地。

三、园区的建设作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建设的重要一极,要在各项工程建设中,紧紧围绕“质量优、进度快、造价合理”的目标,加大管理服务力度,特别对园区内所有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招投标等重要环节都要邀请“三重一大”督察组和市审计局介入,把好资金使用和审批关,打造优质精品工程。

四、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加强经营层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要解放思想,顾全大局,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学习型班子。二是要充分调动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督促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

五、园区建设资金偿还的问题。

要求公司认真测算园区原始静态投资额,从偿还资金来源详细计算偿还资金,做到心里有本帐。

六、近期,宋永军副董事长和王剑副秘书长要专门听取市物流公司对每个项目的筛选,对引进的每个项目,要详细计算其辐射带动能力、辐射半径,集散效应,拉动就业人数,新增税源数量等指标。同时,围绕结构转型“两大战略”,筛选出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和税收效益好的项目,引进的生产和制造的企业要对当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要盲目引进企业,防止个别企业的圈地行为。

1.衣服裤子换货请保持衣服没穿过,没洗过,清洁不影响再次出售、吊牌等原包装完好齐全。2.记得保留快递给予的快递底单或者运单号,方便以后查货运情况。顺便在包裹里写张小字条。字条的格式为:旺旺账号:(就是你登入淘宝的账号)联系电话: 购买的店铺:品味名装 退货原因:(具体说出产品的问题所在)这个字条一定要写的哦,方便我们为你退换货。3.退货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群英南路58号大铁门处三楼,收件人: 邓家镇,联系电话:*** 邮编 362700 我们是拒收任何快递到付件跟邮政特快到付件的,请亲们自已先行付钱给快

第二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__大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区按照“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制定下发《区创建精品文化社区实施方案》和《精品文化社区考核验收细则》,按照“社区申报、街办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创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文化社区。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年共投入250万元,为社区配置文化活动设备。三是将区政府八件实事办理与小区环境改造整治和创建优质文化服务窗口相结合,整体推进实施,新增12处群众性体育设施。一是认真落实《省文化厅关于印发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坚持两馆公益性作用,根据群众需求,强化公益服务,新增设了艺术体操、书法、绘画等项目,免费开放项目11个,免费服务群众3万人次。二是延伸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按照各级文化部门要求,结合“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服务作用。文体局与各街办先后联合举办了“童乐书法”公益性培训班、“钢琴进社区”文化普及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一致好评。一是充分发挥区图书馆平台作用,突出文明创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阅读调查、为青少年读者送书、小志愿者服务、绿色上网免费阅读、优秀爱国主义影视节目展播、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争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二是开展农家书屋规范管理工作,重新盘点农家书屋现有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并启动“创建模范农家书屋”、“争当优秀管理员”活动。三是完成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网上信息核报工作。积极引导图书室和农家书屋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培育一批生命力强、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书屋,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点网络资源优势,建成便民高效的服务网络。尽管近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档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与城市化进程不想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机制与文化工作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二)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这些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及体制等原因,从总体上看,葛洲坝、夜明珠、西坝、经济开发区等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数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偏低,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四)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有待整合优化。虽然近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已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一些社区图书室藏书更新、流转速度太慢,无法满足群众借阅。但同时,辖区行政单位较多,大型企业、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多,体育设施齐全,却没有做到真正对外开放。(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当前,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重点做好基层及相对薄弱地区基础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对已基本普及的地区,应着重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三要处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与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四是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三)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保障力度。一是进一步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刚性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新增的经费要向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薄弱环节和基础环节倾斜。二是根据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三是改革政府投入方式,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公开招标、委托代理、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多种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实施绩效评估,根据绩效对管理单位实施补贴,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四是采用政策激励、资金扶持等措施,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积极探索社会资本以股份制、冠名权等方法兴办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格局。

第三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根据市文化局《关于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今年3月底、4月初区文体局对辖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通过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以及实地考察走访等形式,对辖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基本情况

区辖区内设有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民健身中心,共有基层综合文化站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68个,村文化活动室9个。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区按照“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实施精品文化社区创建提升公共服务档次。

一是制定下发《区创建精品文化社区实施方案》和《精品文化社区考核验收细则》,按照“社区申报、街办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创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文化社区。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2012年共投入250万元,为社区配置文化活动设备。三是将区政府八件实事办理与小区环境改造整治和创建优质文化服务窗口相结合,整体推进实施,新增12处群众性体育设施。

(二)全面落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

一是认真落实《省文化厅关于印发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坚持两馆公益性作用,根据群众需求,强化公益服务,新增设了艺术体操、书法、绘画等项目,免费开放项目11个,免费服务群众3万人次。二是延伸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按照各级文化部门要求,结合“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服务作用。文体局与各街办先后联合举办了“童乐书法”公益性培训班、“钢琴进社区”文化普及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一致好评。

(三)大力打造三级图书资源服务品牌。

一是充分发挥区图书馆平台作用,突出文明创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阅读调查、为青少年读者送书、小志愿者服务、绿色上网免费阅读、优秀爱国主义影视节目展播、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争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二是开展农家书屋规范管理工作,重新盘点农家书屋现有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并启动“创建模范农家书屋”、“争当优秀管理员”活动。三是完成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网上信息核报工作。积极引导图书室和农家书屋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培育一批生命力强、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书屋,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点网络资源优势,建成便民高效的服务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档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与城市化进程不想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机制与文化工作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尚欠完善。按照区文化建设的要求,部分作为重点项目的公共文化设施,如精品文化一条街还停留在初期阶段。一些已建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也存在问题,如基于设计水平和财力,部分街办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布局不尽合理。

(二)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这些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及体制等原因,从总体上看,葛洲坝、夜明珠、西坝、经济开发区等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数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偏低,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有待强化。一是经费投入亟需增加。尽管这些年来文化事业经费总量逐年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增长速度及与其他社会事业投入增长相比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经费增幅明显偏低。目前,虽然各基层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已建成,但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更新必要的文化用具和书刊。二是管理激励有待强化。近年来,虽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公共文化设施,特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功能设置不合理,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同时,场所管理缺少财力的支持和长效管理机制,以至于有些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闲置状态。三是投融资体制有待健全。民营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过高,政策措施不配套。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四是人员力量有待充实。目前,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基本上街道和社区文体专干均同时负责其他事务,这导致日常工作上出现滞后或疏漏,这也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工作实效。

(四)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有待整合优化。虽然近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已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一些社区图书室藏书更新、流转速度太慢,无法满足群众借阅。但同时,辖区行政单位较多,大型企业、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多,体育设施齐全,却没有做到真正对外开放。

三、相关建议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当前,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重点做好基层及相对薄弱地区基础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对已基本普及的地区,应着重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三要处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与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四是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二)完善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当前,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应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群众需求相适应、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格局,加快规划并全面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优化调整文化设施布局。如可以考虑将市区的文化区块、文化街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二是在城市新区开发、小区建设中,一方面争取逐步按人口比例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在区域配套建设中,必须明确文化设施的布点,明确项目用地,控制预留规划用地,切实做到城乡开发到哪里,公共文化设施就建设到哪里。

(三)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保障力度。一是进一步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刚性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新增的经费要向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薄弱环节和基础环节倾斜。二是根据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三是改革政府投入方式,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公开招标、委托代理、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多种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实施绩效评估,根据绩效对管理单位实施补贴,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四是采用政策激励、资金扶持等措施,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积极探索社会资本以股份制、冠名权等方法兴办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格局。

(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坚持公益性,保证社会公众普遍参与,保证效益发挥最大化。一是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管,健全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二是要进一步加完善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配好配齐专职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实行社会文化设施共享,对于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建设,要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定期作好图书充实更新服务,扩充内容和品种,增强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基层文化设施分散、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文化专业优秀人才,配备好专职文化干部,并按相关政策落实好相应的待遇。加强文化队伍专业培训,进一步稳定队伍,着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文化队伍。同时,要积极做好民间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大对民间文艺团体的支持力度,不断繁荣发展群众文化艺术。

第四篇:关于调研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

关于调研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1年6月24日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工委主任 余世荣

5月26日至27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周忠友、许能龙带领下,对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县文广新局负责人陪同调研。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曹士东和县文广新局负责人的情况汇报,之后,视察了来城、水口、三城、舜山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并在部分乡镇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求乡(镇)村干部和群众的建议意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根据省市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2010年6月,县里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认真组织。2010年8月,来安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以下简称文广新局)组建完成并正式挂牌,原文化局、广电局机关人员合并办公。新组建的还有来安县广播电视台,为财政全额供给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来安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为财政全额供给副科级事业单位。之前,来安县电影公司、电影院于2008年11月完成改制,通过一次性领取经济补偿金,办理内退手续等方式,与职工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的协议。来安县扬剧团、剧院改制也于今年3月完成。来安县剧院由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单位,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了来安县扬剧团。县财政专项拨付290万元用于来安县扬剧团、来安县剧院改制工作,与在职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在编退休人员按事业单位核定退休工资,从社保统筹基金中发放养老金,所有职工参加医疗保险,解决了县扬剧团多年来未能解决的问题。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各地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全县建有县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物库房1个,来安剧院一个,乡镇文化站12个(其中在建4个,今年完成),已建立了半塔镇、水口镇、张山乡、新安镇、舜山镇、三城乡、大英镇等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4639.65平方米,每个文化站建筑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都配备了电脑、液晶电视、音响、无线路由器、交换机、移动播放器、数字投影仪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关设备。其中水口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三星级标准,另有两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了二星级标准。农家书屋130个,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县文化馆馆舍面积2390平方米;县级图书馆馆舍面积886平方米,总藏书量40余万册;来安剧院600余座;文物库房一个,面积30平方米,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新的图书档案馆大楼已在新城区正在建设之中。该馆由图书博物馆和档案馆两部分组成,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中,图书博物馆5000多平米,档案馆4000多平米。新图书馆建成后,将由县图书馆使用,原县图书馆改为社区图书馆,方便读者就近读书。

二、我县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县县乡两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建设文化阵地,提供文化服务。县乡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城乡文化阵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县图书馆以图书馆大楼为平台,每年申请专项经费,购置大量的书刊资料,为广大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他们还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开通了图书馆网站,为读者提供一站查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县文化馆对文化馆大楼内外环境也进行了彻底整治,取缔经营了十多年的正大浴室,拆除了两个锅炉和烟囱,收回文化大楼第三层租赁房,将重新规划,向群众开放。在新城区建设中,县政府加大投入,加快工程进度,来城文化广场基本竣工。各乡镇也十分重视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标准化的综合文化站,每个文化站均配备大量图书、音响器材等媒体设备,水口镇投入140万元建设文化楼,已达到三星级文化站标准。

在提供文化服务方面,县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一是做好图书馆开放工作。坚持常年对外开放,保证开放时间,每年接待读者达6万余人,外借书籍8万余册,办理阅览证600多个。二是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今年四、五月份,举办了“来安县首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向读者推荐精品图书和百本红色书籍,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书香伴我行”读书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58篇,从不同角度畅谈读书的感受和收获,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奋发学习,天天向上。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分别开展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图书室管理员和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农家书屋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借阅手续;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掌握了投影仪的使用与保养技能;县文化馆先后举办二胡、古筝、电子琴、舞蹈、音乐、形体、民间花灯、戏剧表演等培训班20余期。培训各类文艺骨干500多人,充实了农村文艺活动队伍。各乡镇文化站利用文化阵地,不仅为农民提供图书阅览,还与农业科技部门一道开展科技宣传,科技知识普及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知识

2、利用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活动。县文化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城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组织文艺人才,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一是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他们在组织常规性活动的同时,重点抓好重大节日和传统佳节的文化活动。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国庆大合唱,乡镇文艺调演,永阳之夏纳凉晚会,白鹭岛文化旅游节,“两省三地”票友演唱会、送戏下乡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他们还组织了民间歌舞团和民间业余骨干到乡镇、社区、敬老院、军营巡回演出,据统计,近几年举行大型文艺演出30余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参与省、市各级文艺调演活动。近年来,组织特色灯队参加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开幕式和巡游表演,四次组队参加滁州市举办的“醉翁亭民间花灯表演大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三是开展文艺创作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开展文艺采风活动。创作农村、社区生活的文艺节目50多个,征集创作的书画作品(含少儿书画作品)150余幅,参加展览和比赛,先后在省市刊物发表油画作品30多幅。各乡镇在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时,也是精心筹划组织,使活动丰富多彩,如水口镇在今年春节期间,投入10多万元,举办“红红火火过大年”群众性文艺活动,声势宏大,内容丰富,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上级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3、做好“非遗”普查及文物保护工作,打造地方文化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民间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要求,对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普查摸底,建立了县市省三级保护名录,其中县级名录7类24个,市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4项。编撰出版了近10万字的《来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2011年4月,开展申报“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洪山戏、秧歌灯、白曲、手狮灯等四个项目6个传承人材料已上报省待批,为传承保护民间“非遗”工作奠定了基础。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珍贵资料。县文化主管部门认真做好文物保护工作。一是建立了库房文物数据库。完成了馆藏二级、三级文物影像信息的采集工作和电子文本录入工作。二是及时抢救保护出土文物。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并为我县重大项目规划和建设提供文化保护参考意见。三是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实行重点保护管理,努力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他们将国保单位半塔保卫战旧址维修工程,申请列入省文物局“十二五”规划项目;省保单位尊胜禅院维修工程及文管所文物库房更新改造等项目,成功地争取到省级文物专项经费。县文化主管部门正在进一步挖掘本县的重要文化遗产,努力打造成知名的文化和旅游品牌,提供衍生产品和配套服务,使文化遗产成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及作用发挥还需加强。现在大部分乡镇已建立文化站,农家书屋覆盖面也很广,但由于缺乏人才或缺少相应的设施等,不能很好地开展活动。部分乡镇的文化站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县文化馆已收回过去发包经营的房屋,但向省里争取到的专项资金,县财政迟迟没有划拨,房屋无法维修,难以对外开放。

2、文化活动经费没有保障机制。县图书馆、文化馆都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经费大体上是一事一议。每年文化活动经费、非遗保护传承经费、购书经费等事业发展经费都是单位临时报告、政府批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缺乏保障机制。特别是每年安排的一些重大文艺演出,其经费筹集,主要是依靠单位负责人与相关企业单位协商解决。文化经费增长,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也影响制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作用发挥。

3、文化队伍建设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县文化馆缺少艺术人才,如没有舞蹈、戏曲等创作人员,没有灯光音响专业人员。本地的文艺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没有充分挖掘利用。乡镇开展重要文艺演出活动,显得文艺专业人才匮乏,力不从心。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大自组建以来,有7名队员至今仍未解决编制问题,县财政只补助每人每月500元,他们的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费用没有保障。另外,尊胜禅院遗址保护工作需引起重视,现在此处开发起点低,随意性大,缺乏整体开发规划,损害了遗址原有风貌,不利于今后整体的开发。

四、几点建议

1、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指导服务。县文化馆要抓紧整修,对外开放,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乡镇要进一步整合宣传、文化、广电、体育、科技、教育等文化资源,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活动、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活动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并且依托文化站这一平台,吸引文化人才,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每个乡镇都要有自己的品牌节日,特色文化。继续实施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引导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县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活动要加大业务指导和人才培训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文艺水平,充分发挥好乡镇综合性文化站作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我县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对于尊胜祥院遗址保护和开发要统筹考虑,规划要大,品位要高,对目前品位低,随意性大的开发建设要立即叫停,待整体规划认证通过后,寻求合作开发方,高起点,大手笔开发。

2、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供给。县文化主管部门要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编制好各项文化活动经费,上报给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保障供给。同时,县政府也要把部门向上级争取的维修文化馆项目经费,及时拨付给相关单位,并督促其使用好项目经费。

3、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挖掘优秀文艺专业人才。县文化主管部门要解放思想,广纳人才,通过培养、引进、挖掘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来安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县政府要从来安的实际出发,妥善解决好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7名队员的编制和工资待遇等问题,以稳定执法队伍。

第五篇:成都市公共配套设施移交协议

成都市公共配套设施移交协议

甲方:(建设单位)

乙方:(接收单位)

根据《进一步加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管理的意见》规定,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就甲方建设的项目移交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建设的,位于,建筑面积,按照标准进行竣工验收,现移交给乙方。

2、该项目建设资料份一并移交给乙方。

3、该项目移交后,甲方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承担维护保修责任。

4、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规定,该项目产权归接收单位,由移交单位协助接收单位办理产权手续。该项目只能按规划性质使用,不得抵押、转让、出租、经营。

5、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份送市公建办备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代表:代表:

年月日

下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范文大全

    2021年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公服设施项目促建一是积极推进区图书馆等重大公服设施项目建设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区图书馆......

    关于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建设的思考发布时间:2010-08-06 【字体:大 中 小】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和重要平台,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将纳入经济社......

    对于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推荐5篇)

    关于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根据区人大常委会 2020 年工作安排,近日,区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调研报告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机构开展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场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调研报告(本站推荐)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机构开展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场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一、农田水利设施现状*市以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等规划和冬春农建实施方案为主要依据,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支农涉水项目和资金,以田间渠系配套、“五小......

    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工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是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建设沿江开放开发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

    关于车间新增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报告

    关于车间新增设备及配套设施建设的报告 公司领导: 为了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满足车间生产需要,实现车间产能最大化,现车间相应的配套设施需要跟进,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需要增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