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复习提纲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复习提纲
一、关于财政
1、财政定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2、财政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3、财政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4、财政的作用
(1)促进社会公平,人民生活有保障:(财政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物质保证;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物质保证;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物质保证;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保证。)
(2)促进资源合理配臵。(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否则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平稳运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注意理解经济增长缓慢与经济增长过热时国家如何通过对财政政策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
5、财政收入的定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6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各种收入的了解)。(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7、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⑴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⑵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8、财政支出的定义: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9、财政支出按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注意对各种支出的了解)。
5、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几种关系:
(1)财政收支平衡。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3)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二、关于税收
1、税收的定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7、税收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1)税收具有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2)税收具有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3)税收具有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8、税收和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法。
9.根据征税对象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注意对各类税收的了解)。
10、在我国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⑴、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⑵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9、公民纳税意识
⑴义务意识:自觉诚信纳税(为什么)。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⑵权利意识(怎样做)增强纳税人意识,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⑶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了解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篇: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复习教案
文
一、国家财政 1.财政及其作用
(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①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②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 温馨提示
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
别
原因
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和通缩迹象
对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联系
采取哪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2.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2)财政支出。
国家对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国家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财政状况
影响
收大于支
财政节余
财政资金未得到有效运用,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收小于支
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靠借债维持,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
收等于或略大于、略小于支
收支平衡
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运用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的固定性。◆ 温馨提示
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税法来说的,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这就决定了公民必须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要具有纳税人的意识。所谓“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2)违反税法的表现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含义
手段
处理
联系
偷税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欺骗、隐瞒等方式
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种违法行为从程度上越来越高,其违法性也一个比一个强。违反税法规定,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欠税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
骗税
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骗取税收优惠
抗税
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暴力、威胁等手段
(3)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工作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1.误区警示:在财政、税收问题认识上的几个错误(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需作具体分析。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其得以充分发挥,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在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是我们所要求的。
但财政收入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取得的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过多,不仅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而且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也将阻碍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应着眼于全局,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增加财政收入就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在努力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是我们所要求的,它是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但财政作用的发挥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另一方面,财政分配政策也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财政分配政策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所以实施正确的财政分配政策,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要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3)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又称收益税,是以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收益额一般指纳税人的纯收入。按我国目前的征税标准,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租赁经营所得在年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之后的余额部分开始缴纳税款。对个人工资、薪金月收入扣除2 000元后的余额部分开始缴纳税款。奖金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劳动报酬,故列入工资、薪金所得,但不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成果的奖金。如袁隆平、吴文俊等科学家获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不在征收之列。
2.辨析比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
别
含义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政策
内容
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存、贷款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制定
由国家财政部门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中央银行直接制定并实施
联系
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例】 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揭示下图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简要说明能够促进这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
解析:归纳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设问的第二层,关于促进信息所示变化的财政措施,实际就是回答利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措施可以从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考虑。财政收入方面主要考虑税收杠杆的作用,针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税率,引导投资方向。财政支出上不同行业有所区别,加大扶持高新技术及环保行业的力度,减少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投入,引导投资方向。从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回答基本可以答全要点。
答案:(1)经济信息:2007年山东省对高新技术、环境管理等行业投资大幅上升,对电力、冶金等行业投资明显减弱,小火电等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较大成绩。◆ 触类旁通
1.(2009宁夏、辽宁文综,15)2009年1~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1%,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7%。在此情况下,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 ②加大国企上缴财政的利润比例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 ④扩大财政收支盈余 答案:a 解析: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要刺激经济发展就必须减轻企业负担,增加居民收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②中措施不利于企业发展,④中措施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故予以排除。
2.(2009广东文基,3)2009年我国政府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预计达9 500亿元。这表明本我国()a.国债支出大于国债收入 b.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 答案:d
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解读 背景材料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经济企稳回升势头良好。材料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在2010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一年来,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自去年11月实施以来,对中国经济的刺激效果明显,为促进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新增贷款大幅度增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货币供给增加,有效地支持了投资和消费,拉动了经济增长。材料三:坚持结构性减税政策
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为了保持经济发展我国实行了结构性减税,实行这项政策,2009年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 000亿元。理论分析
1.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2.根据货币发行规律,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发展。3.税收是调节经济的杠杆,结构性减税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取向,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结构性减税政策等,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审时度势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6.国家的宏观调控。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热点预测
1.实行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这样做()a.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b.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利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发展
d.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答案:a 答案:b 解析:本题易误选①,错在没有正确认识财政作用的实现途径。财政的作用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两方面体现。
一、单项选择题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2010年1月10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说,2009年我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8 477亿元,增长11.7%。据此完成1~2题。1.要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说,在于()a.调整分配政策,增加税收 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2.面对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经济形势,要继续增加财政收入,必须主要依靠()①扩大进口,引进外资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扩大内需,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④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日益严重,我国面临国际、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外资受到影响,一味扩大进口也不符合应对危机影响的政策取向。3.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是()a.到2020年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覆盖全国 b.我国投资建设沿海铁路
d.2010年1月15日,中国政府向海地提供3 000万元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答案:a 解析:抓住关键词“最能说明”,a项符合题意。
4.财政部透露,2010年我国财政赤字发行量将与去年大致持平,绝对量会超过去年的9 500亿元,达10 500亿元。实行赤字财政()①是我国扩大内需、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 ②表明赤字财政优越于紧缩财政,有助于经济增长 ③通常是在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措施 ④是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 答案:d 解析:赤字财政只有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有利于经济增长,②的说法绝对化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是却没人为网上经营缴税,而按照我国税法,不管通过何种形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据此完成5~6题。5.网上经营者不向国家缴税的行为,属于 „()答案:a 解析:借助网络这种特殊经营方式,经营而不缴税,这是典型的偷税行为。6.税法规定的缴税条件表明()a.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b.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d.每个公民都有纳税的义务 解析:“不管通过何种形式,只要发生交易行为就得缴税”,充分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征。7.近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部分)统计表
上表表明()a.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d.财政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答案:b 解析:我国财政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都是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项目,b项入选。
8.漫画《浇》体现的道理是„()
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b.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d.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答案:b 9.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常用的经济手段。一般来讲,为抑制经济过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减少税收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减少政府开支 ④增加货币供应量
解析:减税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时使用而不在过热时使用,①不应选。提高存贷款利率,降低市场货币流通量,有助于抑制经济过热,②应选。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属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胀率,给经济降温,③应选。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刺激总需求增长,只会使经济进一步过热,④不应选。
二、非选择题
10.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材料三:
表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部分税收政策的调整情况
相关税收政策提高部分商
调整情况举例说明
品出口退税率
自2008年8月1日起,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下调住房交易税
自2008年11月1日起,下调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交易税率至1%
增值税全面转型
(1)描述图1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2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变化:2005~2008年我国税收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年增速下降。
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收入的基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
②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2008年下半年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2)①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②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鼓励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
③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若回答“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体现科学发展观”或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第(1)小题前一问要求描述图1表明的变化,只要将“税收收入”“增长速度”根据图中数据变化情况描述出来即可。该问题不要求进行分析说明。回答第(1)小题后一问,要首先概括出图2及材料三中有哪些变化,然后再分析这些变化对图1中变化的影响及理论依据。第(2)小题要求说明税收政策调整的经济意义。回答此题,既要说明三项税收政策调整各自的意义,又要综合说明税收政策调整的意义。
第三篇:第八课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
新课程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09—2010学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全章概述
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百姓生活保障,还是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依靠国家提供的财力,因此,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才能实现其职能。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具体用到哪里去?国家收入的分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财政的作用,认识个人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每个人都与税收密切相关。了解税收和税法,认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国家财政
二、征税和纳税 新课标基本要求
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分析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框题 国家财政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4.懂得财政资的源配置职能。5.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6.指导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获取渠道。7.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8.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9.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却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2.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4.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5.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收支平衡 4.财政的作用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等教学形式。★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课程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09~2010学
教师活动:播放“上海世界博览会宣传片”,设置问题:
⑴中国取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支持和信任,也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瞩目和期盼。承办上海世博会对展示我国的国家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估计“上海世博会”的建设总投资大约需要250亿元人民币,如果仅仅依靠个人投资能够承办吗?
⑵世博会应该主要由谁来承办?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承办“上海世博会”的大量资金,主要由国家出资,因此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而国家的收入就构成了财政的一个重要方面,什么是财政?它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国家财政
1、什么是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概念分析得出: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情景模拟:“今天我是财政部长”)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课下搜集2008年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收支结构情况、财政收支状态、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2009年国家财政预计收支情况等,课上模拟财政部长向全国人大作报告。学生讨论财政部长报告,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一组学生活动:受国务院委托,我代表国家财政部向全国人大作关于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与2009年全国预计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报告,报告如下:(多媒体展示)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预计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08年增长8%,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我们把上一的财政实际执行的情况,叫做国家决算。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
3、财政收入
第二组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
教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材料总结,什么是财政收入,它有哪些具体渠道?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什么?
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⑴含义: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⑵四大渠道: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⑶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新课程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09~2010学
教师活动:根据财政收入的来源,同学们思考一下主要有哪些因素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发表见解。
师生总结: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财政支出
第二组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资料)
教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材料总结,什么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按具体用途可以分为哪些方面的支出?
⑴含义: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⑵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
①经济建设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占据财政支出的首位。在全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绝大多数,反映了国家财政参与经济建设的重点。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列举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大投入项目,了解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发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等。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主要包括这些单位的人员经费支出,设备购置、维护及公务费用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是指用于政府机关、司法部门、驻外机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国防科研方面的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
是指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65页相关链接,并了解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的 新课程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09~2010学
内容。
⑤债务支出
用于偿还国家各种债务本息方面的支出。
教师点评:注意国家财政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形成财政收入,偿还这些债务属于财政支出。
第二组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资料)
教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读图判断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与支出是一种什么情形? 学生总结:2008年中央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教师设置问题:我国财政收支关系共有有几种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5、财政收支关系有三种情况:收支相等(财政收支平衡)、收大于支(财政盈余)、支大于收(财政赤字)。
①财政收支平衡(收支相等)
在财政预算、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状态,表明国家筹集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但收支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由于具体条件不断变化,收支完全相等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当年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②财政盈余(收大于支)
是指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③财政赤字(支大于收)
是指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有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必须把财政赤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教师点评:发行国债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国债发行规模过大,会增加政府还债负担,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教师总结: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这就是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
反之,当经济发展过热时,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国家运用这些财政政策,保持着社会总共给和社会总需求(参考P66的名词点击)的基本平衡,新课程高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009~2010学
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这说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6、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第三组学生活动:(多媒体展示)
镜头一:2008年中央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61.6亿元,增长20%;医疗卫生支出833.6亿元,增长25.5%;教育支出1581.8亿元,增长47%。而在4万亿元投资中,超过一半用于保障性住房、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支持灾后重建等民生工程。
镜头二:2008年中央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821.51亿元,完成预算的125.6%。超预算较多主要是根据中央有关决定,增加雨雪冰冻灾害林业生态恢复资金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费155亿元、良种补贴52.7亿元、南水北调水利工程建设支出15.7亿元,以及加大了对防汛抗旱、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的支持力度。
教师设置问题: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财政作用的理解?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得出结论。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通过亲身参与,知道了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是通过财政预算和决算参与社会分配的,知道了财政收支的具体途径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等常识。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将有重大指导作用。★综合探究
请你根据“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实际情况,从财政的角度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并思考:(1)课题提出的依据;(2)研究步骤;(3)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请你就此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几条建议;(4)通过这次活动,谈谈你有何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相对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财政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
石家庄市24中学 郭亚芹 李利萍
第四篇:九年政治复习提纲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范文]
8-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选)
2.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4.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6.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跟不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选)
9.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10.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是怎样的?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现。
1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8-2 灿烂的文明之花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知道一些精神文明创建的形式:“创三优”、“三下乡”、“文明户”等等。
第五篇:财政与税收
滨江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我国个人所得税分析及建议
院系 滨江学院经贸系专业 物 流 管 理学生姓名 王智峰 学号 20102347021 指导教师 罗玉
二O 一 三 年 6 月 7 日
我国个人所得税分析及建议
王智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征收个人所得税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它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税制结构中最为重要的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是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于1980年9月开征的,至今已有32年了。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税制建设滞后、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调节分配、组织收入的功能仍然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字: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建议
一、目前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现状
个人所得税既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手段,还是人才竞争的因素之一,因此税负高低至关重要。而税率是影响税负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在设计税率时是以调节个人收入为主,同时兼顾组织财政收入,并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了分类(项)税制模式,各类所得的适用税率也有所不同,有的实行累进税率,有的实行比例税率,最高税率分别为45%(工资、薪金所得)、40%(劳务报酬所得)、35%(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所得)和20%(利息、股息等所得),因而税率形式较为复杂,税负差别较大。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得到不断改进,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不断加强。从收入规模上看,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个人所得税占中国税收的比重也不断提升,在一些省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已经成为除营业税收入之外的第二大地方收入。它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和组织税收收入的职能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
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人所得税1799年首创于英国,是指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税种所占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并不理想。对工资薪金外个人收入难以监控,对偷税处罚不力,对部门协调工作不够等等因素,促成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力的现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过低
尽管,如今我国经济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位于世界前列,但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比重却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2001年这一比例为6.6%,而美国这一比重超过40%.我国周边的国家,如韩国、泰国、印度、印尼的比重均超过我国水平。
据国家税务总局最近测算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一千亿元以上。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占总收入水平的30%。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要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还不太现实。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所占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实在是太低。可见,个人所得税的征管现状令人堪忧。
同时,由于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缺乏实质性的配合措施,信息不能实现共享,这些都造成了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不妥。三是偷税现象比较严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个人收入的多元化、隐蔽化,税务机关难以监控。公民纳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富人逃税、明星偷税好像是习以为常、无所谓的事情。
2.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体现出较高的征管水平。个人所得税是所有税种中纳税人数量最多的一个税种,征管工作量相当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保证。
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其申报、审核、扣缴制度等都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税务机关执法水平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税款的征收。由于受目前征管体制的局限,征管信息传递并不准确,而且时效性很差。不但纳税人的信息资料不能跨征管区域顺利传递,甚至同一级税务部门内部征管与征管之间、征管与稽查之间、征管与税政之间的信息传递也会受阻。
同一纳税人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内取得的各项收入,在纳税人不主动申报的情况下,税务部门根本无法统计汇总,让其纳税,在征管手段比较落后的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的状态。
3.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在缩小
我国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起到多少控制贫富差距的作用。按理说,掌握社会较多财富的人,应为个人所得税的主力纳税人。而我国的现状是:处于中间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薪金的阶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46.4%;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缴纳主要群体的上层阶层(包括在改革开放中发家致富的民营老板、歌星、影星、球星及建筑承包商等名副其实的富人群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的5%左右。
虽然有累进制所得税,但是对真正高收入的人,征税征不到他们。目前的所得税累进制,主要适用于工资,而高收入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工资,而是其他所得,特别是资本所得,按照现行的征收办法,很难保证这部分收入会纳税,尤其是即使他们逃了税,他们也没有法律责任。
三、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的成因
1.现行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
法制的公平合理能激发人们对法的遵崇,提高公民依法纳税的积极性。而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税制设置上的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和合理性,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其调节个人收入的要求。
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相对来讲还比较低,税收征管手段较落后。所以,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分类税制,是将个人的全部所得按应税项目分类,对各项所得分项课征所得税。其特点是对不同性质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项确定适用税率,分项计算税款和进行征收的办法。这种模式,广泛采用源泉课征,虽然可以控制税源,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节省征收成本,但不能体现公平原则,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个人高收入的作用。
所以,这种税制模式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也不利于拓宽税基,容易导致税负不公,征税成本加大,征管困难和效率低下,很难体现公平合理。
2.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给予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由于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致使许多人认为偷逃税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图。据统计,近几年,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10%左右。另一方面,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由于没有规定处罚的下限,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因而人治大
于法治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违法者得到庇护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客观上刺激了纳税人偷逃个税的动机。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既然存在着如此多的问题,那么也就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以上问题。
四、解决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几点对策
1.选择合理的税制模式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我们应摒弃单纯的分类征收模式,确立以综合征收为主,适当分类征收的税制模式。
分项税制模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缺乏公平,征管效率低下,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的发展。而以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制真正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体现量能纳税的原则,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防止两极分化的目标。
2.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和费用扣除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的税率结构有悖公平,容易使得纳税人产生偷逃税款的动机。其次,考虑通货膨胀、经济水平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增加扣除项目。
我们可以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相应确定减除费用标准,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符合实际状况,也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3.扩大纳税人知情权,增强纳税意识
法律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权利义务是对称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现实社会中权利义务不对等,履行纳税义务与否,并不影响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享有。既然能享受权利又不履行纳税义务,必然使“纳税光荣”只剩下空洞的口号,丧失了法律公平、正义之本。
在税法宣传上更多的是宣扬纳税人的义务而淡漠纳税人的权利,弱化了纳税意识。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密切相关,政府部门使用纳税人提供的资金,纳税人享有监督政府部门工作和接受政府部门服务的权利,纳税人的监督能有效防止诸多重复建设、浪费,也是遏制腐败的一剂良方。
4.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
搞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对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得力是关键之一。针对现阶段我国对个人所得偷漏税行为查处打击不力的现状,通过立法,赋予税务机关一些特殊的权力,增强执法的力度。同时,对一些偷漏税构成犯罪的纳税人,不能以罚代法,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5.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
在我国目前普遍存在个人收入分配多元化、隐蔽化且支付方式现金化的情况下,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加强税收征管,首先要加强税源控制。使公民的每项收入都处于税务机关的有
效监控之下,使每个公民的收入纳税情况都一目了然,进而可堵塞税收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已显得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朱蔷《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看待个人所得税》.理论导报
许达能《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思考》.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
张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定位与征管约束》.税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