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工业集中区工作汇报材料
县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区2011年度
工作总结
2011年,在 县县委、政府坚的正确领导下以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园区办始终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攻坚、优化发展,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发展理念,把园区建设与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强化园区建设工作力度,取得了新突破。现将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区2011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1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区地处314国道线乌喀路788公里处,距新和县县城3公里,从2004年开始规划建设,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其主导产业为农副产品加工及纺织业。2011年新和县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目前该区入驻企业20家,其中涉农企业16家,2011年营业收入达35800万元,工业增加值达1293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700余个,规模以上企业有新和县健鹰纺织有限公司8万锭棉纺项目、新疆天娇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万吨免洗干枣项目、新和县永红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油脂项目、新和县越新枣业有限公司红枣深加工等项目,主要产品涉及纺织、果品保鲜、果品深加工、绿色有机食品、有机生态肥等领域。
二、主要措施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步伐,2011年园区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其中:平整土地面积亩;架设供电线路共计长度公里;铺设污水管网建设;随着园区基础配套功能的进一步增强,确保了落户该区的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2、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积极深入企业认真研究,协调工商、税务、供电、供水等各方面关系,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强化安全生产,通过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制度,造浓安全生产氛围,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确保了工业区无安全隐患,无生产事故发生。
3、扎实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入园企业高效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施工用水、用电等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展。强化“一站式”服务功能,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协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助推企业达产达效。
4、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资源优势为主的原则,把发挥我县的石油、农业、棉花、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围绕优势资源谈项目,围绕优势资源搞建设,围绕优势资源谋发展,在做好协调和服务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2012年重大项目突破年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努力实现工业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步发展、良性互动。
三、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难度大,建设资金来源单一且有限,因为我县财政比较困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工业园区基础条件相对还是比较薄弱,与自治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标准相差很大。园区供水、供电、供气、物流服务都不同程度存在供需矛盾,不能满足大发展的要求。
2、部分企业出现用工荒,尤其缺乏一些懂技术、高素质的用工人员。工业园区企业用工培训问题,既是现实的、又是紧迫的话题。
四、2012年发展目标及保障措施
1、发展目标:
2012年农副产品加工及轻纺区计划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700万元,新引进2个项目入园开工建设,新增就业人员500人。
2、保障措施:
(1)科学规划管理。继续搞好管理体制创新,强化资源整合,优化园区综合发展环境。编制园区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项目区规划建设,整合土地资源,缓解项目落地压力。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升园区品味和承载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滞后,缺乏发展后劲,是长期以来制约园区发展主要因素,我们工业园区要充分利用好西部开发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国家制定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力度,按照规划逐步完善园区内水、电、路、气、网、视、讯、绿化等配套设施。
(3)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强化部门职能。建立企业之间技术
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通过各种形式提高群众的文明素质和园区内的文明程度,增强开放意识、文明意识,建设和谐园区。
第二篇:工业集中区工作汇报材料.doc
工业集中区工作汇报材料
市经信委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对**县工业集中区2015年工业经济的开展情况和2016年工作计划及开门红作以下简要汇报:
1、2015年园区工业经济开展落实情况
1、注重规划引领,坚持产业立园。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发展战略,对接省市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我县县情,按照“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关联配套、循环利用”的思路,围绕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精密制造、生物科技三大产业来实现以商招商,主动对接创新驱动试验区,成功招引太极生物医药谷、真空设备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万吨豆制品生产线等优质项目。
2、注重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建园。**财力薄弱,园区建设资金实行自求平衡,面对发展资金瓶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采取ppp模式,新建6万平方米拆迁安置还房;组建善成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整合国有资产,搭建融资平台,缓解园区建设资金压力;加强企业管理,督促企业履约,建立准入退出机制,清退企业1户,对闲置土地进行清理,收回用地150亩,达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双创中心建设,为创新创业者、微小企业提供发展平台。
3、注重服务企业,坚持和谐兴园。我们始终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为企业减负,破解制约发展瓶颈,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出台系列惠企政策,项目资金扶持,支持企业发展;尽量减少到企业检查、参观、接待,不影响企业生产;同人社局、就业局联合成立就业服务中心,搭建服务平台、发布用工信息,为企业招工、培训,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确保健康发展;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到企业务工,做到“失地不失业”,让群众享受园区发展成果;全面推行“七个一”和“项目秘书制”,项目进场即明确“项目秘书”,为项目立项申报、建设管理、审计验收、投产运行提供全程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创造了太极制药项目7天完成审批、6个月投产的“太极速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问题,企业实现融资6.2亿元。
4、注重项目填充,坚持产业富园。坚持把项目招引和产业填充作为园区建设中心工作。按照“以招商促建设,以项目促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关联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推进项目建设,以产业配套带动园区快速发展。引进30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集中为园区企业提供冷热蒸汽,余热发电直供,让所有燃煤锅炉企业避免煤改气投入近4000余万元,年降低能耗成本3000万元;从北京引进碳棒项目,对星河科技下角料、太极药渣进行加工成碳棒,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同时环境达到有效保护。相关配套产业落地,已逐渐成为**经济新的亮点。
二、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园区将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项目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优质服务为手段,全力打造项目落户平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园区跨越发展。
1、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新建道路2公里、雨污管网6公里,场平400亩、科技孵化中心和试验田投入使用,完成园区市政道路绿化亮化,提升整体形象。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垃圾中转站1个。##
2、园区拓展。主动与**衔接,真正融入**创新驱动试验区。向多扶马槽沟方向拓展4000亩,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园。
3、产业建设。真空设备数字化智能生产项目、30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万吨碳棒生产项目、润坤智能停车项目建成投产,太极生物医药谷6万平方米厂房主体建成。
4、要素保障。对供气站扩容、建设双回路电力设施、新建**二水厂,确保要素供给。
5、平台建设。落实5000万园保贷项目,匹配企业应急转贷资金2000万元,完善善成公司融资业务。
6、服务前置。在园区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县级职能部门派驻工作人员入驻,一站式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7、项目争引。结合撤县并区的优势,积极申报国家重点产业项目,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县和有机农业品牌为企业多争取省市项目。
三、2016年开门红工作
1、真空设备数字化智能生产项目完成桩基建设 2、30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进场启动场平
3、万吨碳棒生产项目、润坤智能停车项目建成投产完成
4、址太极生物医药谷项目完成土地挂牌
5、投产项目全面复工,一季度产值达25亿元
第三篇:工业集中区简介
甜水镇工业集中区简介
甜水镇工业集中区是200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级工业集中区,功能定位为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加快资源开发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把集中区建成以煤炭、石灰岩、白云岩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体,辅之以荞麦、小米、豆类、马铃薯等农副产品加工的工业新区。集中区总体布局结构为“三轴一带七区”,规划面积26.2平方公里,现已入驻企业6户,完成投资5.6亿元。2011年,经过县镇两级的共同努力,工业集中区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甜水堡年产30万吨煤矿、甜水南240万吨煤矿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具备投产条件。投资2000万元的荣发工贸有限公司万吨葵花加工生产线及机制木炭生产线已投入运行,当年实现产值500万元。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0.2亿元的甘肃明峰九连山水泥有限公司2×4500吨新型干法特种水泥生产线技改项目,征地500亩,完成了厂区土地平整工程。集中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完成了1:1000地形图测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工程设计及审查工作,为下一步开展集中区的大规模建设打好了基础,同时为今后企业的合理布局和建设的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将启动实施工业集中区三条主干道的道路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搭建起集中区建设的主框架。
第四篇:如何建好乡镇工业集中区
如何建好乡镇工业集中区
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引擎,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抓手,是农村新一轮大发展的希望所在。作为乡镇工业发展新平台的工业集中区日前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和兴起,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乡镇要实现快速发展、和谐发展,必须把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上台阶的重大举措。但是,从目前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从客观上影响了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健康发展。
一、乡镇工业集中区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比较低,支撑引领作用不大。目前,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一个工业项目集中区。但总体上看,普遍存在着发展规模偏小,特色品位低,支撑能力不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等诸多方面问题。
2、规划滞后,给集中区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一是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滞后,影响了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规划,给集中区规划带来较多的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二是缺乏对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统筹安排,没有整合资源,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没有真正发挥集中区效应;三是部分集中区缺乏长远规划,一些乡镇为吸引企业进区,不论项目如何,一味地迁就,导致集中区内部建设布局分散,四处“插花”,无序管理,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3、用地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中区的发展。一是集中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较大。一方面,集中区用地计划难以满足集中区发展需要,土地成为集中区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集中区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低、用地不集约的现象,一些厂房、宅基地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二是集中区建设征用了一部分土地,使不少农民成为了失地农民,一些地方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集中区建设与解决被征地农民生存发展的关系,导致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4、集中区建设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是缺乏必要的开发机制。目前,乡镇集中区的基础设施主要靠政府投入,而大部分乡镇财力有限,对如何吸引外资、民资用于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开发集中区,办法不多,思路不宽。二是部分集中区缺乏必需的招商机制和激励机制。乡镇工业集中区明显感到招商难,项目引进难,影响着集中区实质性进展。三是管理机制滞后。仍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真正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管理集中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集中区管理的正常运作。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当前,要把加快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来抓,乡镇应加大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领导力度,可以采取“镇级抓集中区、村级抓项目、部门抓服务、全镇抓招商”的思路,从组织领导上保证集中区建设和发展。
2、注重区域整体开发,高起点规划工业集中区。首先,要站在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高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自身的工业基础、产业特色,进行规划修编。同时,要做到集中区规划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同步实施。其次,要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强集中区内部规划。高起点规划集中区内部的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等各种服务设施,把集中区内部功能做大做强。
3、用足用活土地政策,提高土地资源效益。最大限度为项目落户“开路”,可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着力破解项目用地瓶颈。一是完善规划,修编用地;二是加快“退二进三”,盘活闲置土地;三是加大投资密度,节约集约用地;四是加快项目进村入庄,发展“三来一加”,灵活用地;五是做好土地复垦,造地用地,走以地生地的新路子。
4、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要重点创新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开发机制、招商机制,改善和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软环境。一要通过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创新开发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并建立招商网络,创新招商形式,推进集中区招商引资工作;二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优化发展软环境;三要加大落实进工业区项目“帮办责任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座谈会等,推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5、关注群众,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机制。一是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可采取留地安置、就业安置等办法,多种渠道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确保征地补偿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征地的各项费用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6、争取政策扶持,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健康发展。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是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目前,要尽快出台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发展意见,明确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扶持政策,对重点集中区在用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要配套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机制,切实推动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汇报
----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塘川工业集中区。一是修订完善园区规划。根据全县工业结构调整和集中区发展实际,今年对该区的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实施了集中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几年以来,共接触洽谈项目5项,落实建设2家,即青海奥莱蒙钙业有限公司和青海鼎盛新型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协议资金1亿元;准备建设企业1家,即中储粮油料分公司油菜籽加工储备项目,协议资金1.5亿元;达成投资意向的1家,即北京客商准备投资的物流园项目,协议资金2 亿元。三是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新建的110KVA变电所已经建成投入运行,正在建设的330KVA变电所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线路架设完备。博川矿业公司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年内可以投入生产。到目前,工业区内新增投资1.3亿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87%。
(二)青海互助绿色产业(基地)园区。园区总体规划已获得省经委同意批复,总体规划面积25000亩,其中一期规划4000亩。完成土地流转1445亩,土地租赁费已发放到户。目前,园区内已建成生产的企业有1家,即春天药业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青海龙的青稞酒公司,计划年内搬迁到园区内生产;投资5亿元的民族商务大市场项目正在做招商引资工作;另外,投资1.3亿元的无锡绵纺织项目和杨光猪肉加工项目也正在洽谈中。
(三)红崖子沟工业园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土地流转1565亩;已建成了日供水1000立方米的工业用水和500立方的生活用水工程,完成了日供水1500立方米工业用水工程可研,已报省发改委;110KVA变电所选址等工作全面展开;投资5000万元的园区主干道完成投资500万元;铁路咨询报告、总体规划环评报告
等已委托省铁路设计院和省环境科学院。二是项目建设。互助闽发公司年产100万吨活性石灰项目正在建设,第一条生产线10月份建成投产;陕西长宏铝业集团公司投资18.7亿元的铝基合金项目已报省经委;5万吨氯酸纳和3万吨高氯酸钾项目、30万吨石膏深加工项目正在洽谈;5万吨金属镁项目正在做可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塘川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比较多,但企业产品大多属于粗级或低附加值类型,新型产业占比低。二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园区内的道路、供排水管网、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按规划如期进行,制约了工业园区发展和项目入住。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各园区实际,我县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塘川工业集中区。按照塘川工业集中区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大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扩大生产能力。注重引进能对硅系列产品进行深加工和能促进冶炼产业升级的项目和企业入驻塘川工业集中区。同时,根据塘川工业集中区建材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实际,组建一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批发为一体的水泥、石膏、钢材、新型建材物流园区(大型建材市场)。
(二)青海互助绿色产业(基地)园区。一是做好协调服务。重点做好总投资4000万元的青海中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的有机复合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龙的青稞酒公司搬迁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的杨光猪肉加工等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做好年产36万吨石头造纸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民族商务大市场项目的招
商引资工作。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加快绿色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步伐,提前进行园区的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整合各类资金,加快园区主要区域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作,为项目入驻和招商引资打下良好的基础,争取明年有2-3家企业入驻园区。
(三)红崖子沟工业园区。完成总体规划环评、铁路咨询报告(预可研)等前期工作;抓紧工业园区主干道路建设,并根据入驻企业的需求,建设通往企业的支路;力争110KV变电所的立项;在完成日供水1000立方米工业用水工程的同时,争取项目资金,解决入驻企业长期用水的需求;互助闽发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力争10月份建成投产。同时,根据园区产业定位,做好项目储备、包装和招商工作,并做好与空港综合经济区的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