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定资产论著文
浅析企业如何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要求,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增值保值,对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公司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件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公路资产、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件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做好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资产管理工作首先,要增强有关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
1、增强企业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意识。《会计法》规定:“负责人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必须认真执行好《会计法》,使企业主要负责人真正承担起资产管理的责任,这是解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薄弱的关键所在。我们企业负责人非常重视资产管理,设有专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2、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由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没有明确的手续,致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失;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长期使用早该报废,没有及时做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由于疏忽没有及时增强等。企业财务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家底”不清。
3、增强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责任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实物形态的管理。生产设备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资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物质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过程中的使用、保养和正常维护情况。首先,要注重日常维护,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会使之提早报废,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损失,给企业增强了支出,减少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总值。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设备的贬值。一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成品的质量。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会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凡是技术更新处于相对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具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预算制度。每年应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预算,预算批准后,一般不予突破,对“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报批应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
2、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购置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3、组织责任制度。对购置、验收、接收、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责任、具体工作要求,并相互稽核、职权分离。
4、账簿记录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部门和会计部门要完整保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请购、审批文件、采购和招投标记录、购置发票,以及验收报告、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各项会计记录,严防调换、遗失和损坏,并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建立设备卡片,反映设备使用变化情况,并记录主要技术特性的登记卡。建立设备资产台账,反映各设备的使用、保管和增减动态而建立的设备登记簿。建立设备资产档案,设备从规划、设计、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凭证和记录等文件资料,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起来的动态系统资料。
5、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处置、报废制度。按有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调配要遵循“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原则,并办理内部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变更登记。做好报废设备的处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经济效益差;主要结构和零部件严重磨损,无法修复,无改造价值;因重大事故或意外灾害受到严重损害,且无法修复;严重影响环保、安全,容易引发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修复改造不经济;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6、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定期盘点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7、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维护制度。通过清查盘点,查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使用、维护保养等情况是否正常,并对实物的盘亏和人为损坏进行赔偿做出具体规定,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安全完整。
再次,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工作的电算化。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模越来越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能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
最后,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益分析体系。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必须搞好设备效益分析。
1、设备购置前,应做好设备效益预测分析。
2、统计科室设备使用率,发挥设备效用,该报废的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维修。
3、预算设备的盈亏平衡点,分析设备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就如何提高工作量进行认真调研,查找原因。
4、对企业设备全部实行单机核算,分析每台设备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第二篇: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固定资产作为电力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目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些措施、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找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重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298-02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固定资产管理逐渐成为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作为典型的资金资产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比重非常大,企业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等特点,管理难度较大。很多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账实不符、资产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等问题。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如何对持续增加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1.固定资产价值较高,是企业的主体资产,所占资金比重较大。
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的取得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在电力企业中,固定资产价值在公司资产总额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大的影响,任何对固定资产计价或账务处理的错误,都将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造成重大影响。
2.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较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它们的价值应以折旧的形式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由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较长,因此绝大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贯穿于整个使用期间,并且每一个会计期间所提折旧额较大,是成本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额计算的正确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期的成本费用水平及固定资产的净值。
二、目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公司投资形成的资产存在只增不减的问题
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工程完工后,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生产人员有时不能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有关业务部门,信息滞留使资产的增减受到影响;实物发生了变化,账卡未及时变更。二是制度流程不健全,工作职责不清,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上。工程完工后,资产发生了变动,各部门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导致账、卡、物不一致。三是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经过一定使用年限,其性能往往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就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造,而在改造的同时往往需要拆除、报废部分原有资产。由于电力企业以前的基建工程在竣工移交时,资产移交明细比较粗,每项资产基本都是以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进行移交的,没有列出每项组成部分的明细及价值,因此,在技改项目拆除部分资产时,拆除的资产无法准确计价,这就对改造的这项资产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会导致资产价值不实。
2.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划分不清
一是资本性支出挤占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收益性支出。这种情况会形成账面外资产,造成资产挪用,如挪用大修理费用用于更新改造工程。二是收益性支出挤占资本性支出。这种情况虚减当期资产,虚增费用。
3.固定资产运行期间的成本主要包括维修维护费用(包括大修费用)和更新改造费用,在生命过程中的运行期,很多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初始建造成本
为此,必须通过动态监控,跟踪记录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化、生产运行状况、维修改造历史等信息,为合理安排大修、技改项目,优化调整资产结构提供决策依据,降低运行期成本,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益。但是,目前还存在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监控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更新改造后对资产的影响不能及时反映。(2)更新改造后过程中,不能跟踪固定资产价值变化,使资产出现虚增情况。
4.资产转移后资产卡片信息未能得到及时更新。
许多共用性的资产在使用时经常会从一个部门、位置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位置,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未办理资产转移手续,造成资产信息不能被随时掌握,给资产清点工作造成困难。
5.资产报废账务处理不及时
现场许多资产报废后,没有及时将信息传递至财务部门,未做报废的账务处理,这就造成资产虚增,账实不符。
三、改进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为了解决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将全生命周期和内部控制制度理念应用到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来。全生命周期理念是指全面记录从投资决策、资产获取成本及预算控制、资产经营状况、资产维修与改造、直至资产处置的全程生命轨迹,并进行分析、评价和报告,实现固定资产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演变;内部控制理念是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不仅要有章可循,而且应在资产管理全过程中体现出来。
根据这两个理念,固定资产的管理本着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以实现“资产优良”为战略目标,根据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从组织机构、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1.理顺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
公司应出台相关的资产管理制度,使制度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并将制度贯彻执行到各个部门、员工,以制度来规范各项资产管理工作,针对公司实际,明确单位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的资产管理职责、权限,落实固定资产价值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保管部门的管理,解决固定资产职能部门实物管理职能缺位的问题。
2.增强战略管理意识,实施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账、卡、物一致”的层面上,要培养和强化公司各个层面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以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为出发点,引入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固定资产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演变。
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结合电力企业实际,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
(1)要对固定资产技改投资、新建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
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应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成员来自公司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既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又通过招标等良性竞争手段,为企业节约投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创造经济效益。
(2)要加强对固定资产建造成本的控制
强化资产管理必须从管好在建工程入手。对固定资产管理而言,工程成本既是资产的初始成本,又可能是一种沉没成本,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是固定资产管理的良好开端,要从工程立项、资本性支出预算、资金的申请和拨付、成本核算及控制、编制工程竣工决算、转增资产等多个环节对在建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财务监控,规范工程管理、控制工程造价。
公司每年应定期编制预算,各项资本性支出项目要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预算进行,通过预算来控制资本性项目的成本,保证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对预算外的项目应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例如,国华准电公司每年定期编制公司“1+4”预算,对下一及下一后的4个后续的所有业务进预测,包括资本性支出等各个方面,预算编制完成后报董事会审批,董事会批准后,公司据此编制分解预算,将预算的各项资本性支出等分解到各个月,以此来管控各项资本性支出费用的发生情况。如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某些项目或费用,则需履行预算外项目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实施,这样,通过预算可以对公司所有资本性支出项目进行有效管控,从而达到控制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
(3)要健立健全固定资产的零星购置预算、采购流程,加强对资产实物的管理
固定资产零星购置预算也属于公司预算中的一部分,公司各部门应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来进行,将零星购置总额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公司应指定某一部门(例如物资部)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的零星购置,节约公司的采购成本,规范公司的采购业务。固定资产购置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办理入库、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照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保证公司零星购置固定资产的质量。
(4)要采用合理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正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资产折旧既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通过提取折旧收回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增加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一套好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对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它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控制。将资产的各项信息录入到管理软件中,管理软件整合信息后,可以生成不同需求的资产管理报表,满足管理人员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使管理人员可以查询到各种所需信息。
例如,国华准电公司使用了ORACLE公司开发的FMIS财务管理软件,其中一个模块就是资产管理,专门用于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每月新增资产时,将资产的各项信息录入到资产模块中,资产模块自动根据录入信息对资产进行分类、排序,并且会自动计算各项资产的月折旧额,折旧计提时间、方法也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增加资产、计提折旧的凭证,方便了日常业务处理。对于资产报废,系统也可以对每一项资产进行全部报废或部分报废,并自动计算、结转累计折旧、损益。在报表功能方面,通过提交请求,系统还可以生成各类报表,如已报废资产信息报表、各年到期资产明细报表等,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详细的信息。此外,系统还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可以通过资产编号、类别、金额等各项信息进行查询,可以生成固定资产卡片,卡片包含了资产编号、类别、金额、保管部门、保管位置等各项信息,全面反映了资产信息,有利于资产管理者对资产进行管理。
(5)要加强固定资产的动态监控,降低资产运行期成本
通过资产资源管理平台使制度流程化,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资产资源管理平台通过流程化管理手段,建立与完善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管理,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工作,实现不同业务数据的统一处理和管理,在资产的实物管理、静态管理的基础上,强化资产的价值管理,做到资产的动态管理,落实资产的效益管理。
资产平台不仅将使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融为一体,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而且将实现由固定资产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以及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达到整合企业资产资源、通过合理配置总体资源,提高资产的整体投资收益水平的目的。平台搭建还可以将相关管理制度固化在软件中,使制度流程化,变虚为实,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确保资产管理规范统一。
(6)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管理
随着公司的经营,资产的改良以及技术的进步促使资产不断的进行更新,被淘汰的资产及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而拆除或报废的资产要进行资产清理,及时对这些资产进行清理,可以如实反映公司的资产实际情况,避免实物已不在而账上仍存在的资产虚增现象,避免多提折旧、增加成本费用。资产清理涉及到各个方面,特别要注意其中的涉税业务处理,使业务处理既符合会计制度,又不违背税法规定。对清理后有营业外收入的应并入公司当期收入缴纳所得税,对清理后有营业外支出的,需得到税务管理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将营业外支出在税前列支,并且当年报废的必须当年审批,到了下一后,不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如果未经过批准,则不可在税前列支,这样最终就减少了公司的利润。到折旧年限而正常报废的资产只需到税务局备案即可,未到折旧年限而非正常报废的资产则需到税务局办理审批手续。各级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报废资产都有规定的审批权限,公司将相关报废手续报送至税务机关后,税务机关根据权限对报废资产进行审批,如报废资产金额超出权限范围,则由税务机关上报上一级税务机关进行审批。报废资产不应只有公司内部的鉴定及审批手续,根据税法要求,还要有外部具有鉴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鉴定证明,否则税务机关不予以批准。
(7)要对公司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进行投保
风险伴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将一直存在,不论是可控风险还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风险,都将给企业资产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企业应每年对公司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进行投保,保护公司固定资产不受损失。
总之,作为电力企业,我们应通过各项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理念、方法做到岗位职责清晰化、工作流程规范化、资产管理信息化、日常工作标准化、内部控制制度化,使基础工作得到夯实,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尹月春.论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企业.[2]李继东.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北京电力输电公司.
第三篇:论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的风险管理
固定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劳动资料。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长期投资行为,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固定资产所产生的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这种可能性就是固定资产风险。固定资产风险是企业经营安全的重要隐患,加强固定资产风险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经营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下面从五个方面探索固定资产风险管理措施。
一、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监控机制,防范决策风险(注:权限不在资产管理中心)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的长期投资行为,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避免盲目投资、浪漫决策、防范决策风险,企业必须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监控机制。
固定资产投资监控机制是指对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的全程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制度,企业要严格按照中长期计划要求,有计划地购建固定资产,以避免随机投资;二是民主决策制度,对于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企业要组织相关部门在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提高多个方案,通过对多个方案的比较选优,最终作出决策,防止一言堂决策;三是招标采购制度,企业购建固定资产要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供应商和建设单位,杜绝暗箱操作;四是项目再评估制度,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原来作出的投资决策是否合理,是否正确,一旦出现新的情况,就要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作出新的评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或调整决策;五是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可控因素而导致决策失误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员要追究行政责任与经济责任,以增加决策者的风险意识,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为了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监控制度的实施,企业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在制度范围内行使有限的权利并承担可控的责任;相关的部门要严格执行制度,使制度成为每个执行者的行为规范;监督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为企业适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控制管理风险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是指企业按照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和使用特点,实行固定资产由各职能部门具体归口管理,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的一种管理方法。它的具体内容是:
1、归口管理
归口管理是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类别将其划分给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一般来说,全厂的机器设备由设备科管理;全厂的动力设备、传导设备交由动力科管理;仪器、仪表和生产工具交由工具科管理;运输设备交由运输科管理;全厂房屋建筑和管理用具交由行政科管理。
2、用管结合、用管定人
用管结合、用管定人的具体内容,就是体现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把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的责任以及利用效果纳入各级岗位责任制的范围,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组和个人身上,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责、定奖、定罚。对于管理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考核指标,综合奖励;对于使用不善、保管不当、利用效果较差的单位和个人除给予批语教育外,还必须给予处罚;对使用保管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还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3、分工负责
在归口分组管理的基础上,确定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修、保养制度,并监督使用单位和个人遵守执行;严格按照财产管理制度办理各项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清理、报废等工作,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具体分布情况,并经常与财务部门核对帐卡;切实抓好固定资产安全使用工作,经常对使用部门和个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制定有效措施加以严格监督;根据企业的生产任务和经营特点,结合固定资产的性能、技术特征和使用情况,管理安排修理和更新改造,保证企业所有的技术装备处于良好状态。
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单位和个人的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设备维修保护条例,严格按设备的性能安排生产任务,防止超负荷运转,熟练操作所使用的机器设备,保证机器正常运转,以免意外损失;经常对所使用的机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随时观察设备的使用和运转情况,对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经常擦洗、定期加油,保证机件润滑,防止过度磨损,如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及时会同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三、加强财务部门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化解市场风险与闲置风险
财务部门是管理资金的综合部门,对固定资产主要是从价值角度进行管理;资产管理中心主要是从固定资产产生到消亡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侧重于实物管理。所以在固定资产控制中,重点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使用、项目建设和验收的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是对固定资产的事前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为了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按计划使用,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财务部门不仅应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与决策,还应参与固定资产提现的使用、项目建设的监督与验收工作。其主要工作有:按建设项目工程进度拨付资金,监督固定资产提现按计划使用;预测建设项目完成程度及项目建设工期提前或延期对产量和利润的影响;加强在建工程的成本核算,预测提资计划完成情况;核算竣工项目的建设成本,监督办理竣工项目交接手续,妥善处理结余资金,分析竣工项目建设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2、监督固定资产的调入调出、报废清理和清查盘点
企业由于生产任务和经营方向的变化等原因,会形成一些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加以处理,或有偿转让,或出租,对于一些因长期参加生产周期而损耗以致不能再用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清理报废。财务部门应监督企业按规定办理固定资产的有偿转让和清理报废,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财务部门要按规定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按年核算固定资产现值,掌握固定资产价值增减变化,以便调整固定资产成本。
3、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防止固定资产闲置
固定资产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果。而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的效果,主要在于改进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会计数据定期计算固定资产利用率指标,客观反映固定资产利用效果,并及时了解和揭示影响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原因,为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权威性依据。
四、利用风险分散方式,转移固定资产风险
固定资产风险分散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固定资产租赁和固定资产保险。
1、进行固定资产租赁,转移固定资产淘汰风险
租赁是指出租人在承租人给予一定收益的条件下,授予承租人在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和使用财产权利的一种契约性行为。包括财务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方式。固定资产租赁一般属于财务租赁,它是区别于短期经营租赁的一种长期租赁形式,由于它可以满足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长期需要,故也称为资本租赁。
当今,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更新周期日益缩短,企业设备淘汰风险越来越大。小而全、大而全,万事不求人的固定资产投资理念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这样会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固定资产淘汰风险,利用租赁可以减少这一风险。这是因为固定资产租赁的期限一般为资产使用年限的75%,不会像自己的购买设备那样整个期间都承担风险;而且多数租赁协议都规定由出租人承担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因此,进行固定资产租赁能够有效地转移淘汰风险。
2、进行固定资产保险,转移固定资产意外风险
企业固定资产因各种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故发生而导致固定资产发生意外损失,为了避免这种意外损失,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保险,特别是对于那些主要的固定资产,或发生事故频率高的固定资产,或损失金额可能较大的固定资产,应该提高保险的险别。通过固定资产保险,有效地转移固定资产意外风险。
五、建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消化固定资产风险
企业通过严格的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固定资产风险,但是不能彻底消除风险。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固定资产损失的可能性进行充分估计,积极建立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固定资产的一定比例提取减值准备,实现风险自保,及时消化固定资产风险,防止风险损失日积月累,降低危机爆发概率,促进企业持续而健康地发展。
第四篇: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纲
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近几年来,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缺乏规范的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在管理上无章可循。在审计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单位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这些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资产的领用、保管无健全的台账或记录,无定期盘点制度。因此抓紧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资产配置、使用、调配、处置等诸环节加强管理的新制度,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统计手段,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势在必行。
摘要:
引言: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账册不全,账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潜在流失。
2.企业担保、抵押等形成或有负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擅自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4.管理制度不健全。
5.报废、变相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6.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7.监督机制不健全。
(三)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存在缺陷。
2.会计核算中心运行时间不长,成立时仅根据单位账册移交时的账面数字作为初始记录,没有全面核对和清点实物资产。
3.单位领导重视不够。
4.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未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组织固定资产核算。
5.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固定资产没有定期清理。
(四)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1.抓紧研究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2.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统计手段,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4.加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
5.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1] 毕雪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干部学刊,2007,(2).[2] 朱佐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漏洞何在[J].审计与理财,2007,(2).
第五篇:论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摘要】本文对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 问题 进行 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政府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和监控,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使用、调拨、处置和盘点等管理制度,对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其履行 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保障自身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1、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重固定资产购建、轻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购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上级部门调剂补助和相关收费。由于民族地区 经济 落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很多单位形成了一种“两眼向上、伸手要钱”的习惯,各单位都积极争项目、争规模,很少评价资金效率,没人承担支出责任。有的单位不顾民族地区的现实相互攀比,不管是否需要都要争项目、争投资,较少考虑资产的实际使用效果和日常维护成本,导致资产重复、超标购置,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将工作分为一线和二线两部分,存在重一线工作、轻二线管理的倾向,思想认识上“重投入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把固定资产的管理放在次要位置,管理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在无计划的盲目、重复购置现象,使得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固定资产利用率低、闲置率高等人为浪费现象,另一方面又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1)固定资产购置缺乏规范,交付使用手续不遵循制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预算编制,对需要更新和添置的固定资产缺乏计划性,多数设备的购入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此难以进行宏观调控。一些单位固定资产在交付有关部门或个人使用时,不办理有关的验收、交接手续;一些单位购入、盘盈等增加固定资产不入账,使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本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结构以及分布和变动状况。
(2)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全致使资产失控。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或工作人员调动时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进行移交;个别单位甚至借机构调整改革之机私占、侵吞国有资产,化公为私;有些单位一部分国有资产被本单位或外单位职工长期无偿占用而不能回收;还有少数干部离退休后,不按规定交回为其配备的办公用具,据为己有。在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变动时国有资产移交手续不全,致使国有资产失控,固定资产损失严重。
(3)出售、转让、出租、报废固定资产不按规定程序办理。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做盘亏、转让、报废等处置时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重估或审批就自行入账或冲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视国有资产为部门自有资产,不按国资管理规定履行固定资产的处置审批手续,对处置固定资产不进行必要的评估、技术鉴定等程序,未经批准随意将固定资产报废、报损,擅自低价出售国有资产。如有的单位机动车出售或转让时不按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造成固定资产严重流失。一些单位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只凭单位负责人一句话,手续不完备加之管理乏力,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4)固定资产管理职责不明,内控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力。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管理固定资产的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而是由办公室、财会部门或其他人员兼职管理或临 时代 管,职责不明确。一些单位长期以来从账到物都由同一人操作,缺乏监督制约机制,严重违反了账物管理相分离的原则,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单位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长期不对账,不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现象较多,造成单位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虽然财政部门进行过多次“清产核资”,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前清后乱”的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反映不实。“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是对财产物资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民族地区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一些单位固定资产账目不健全,固定资产仅有总账而无明细账;一些单位没有固定资产金额账或实物账,不能从价值、实物形态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反映,不能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存量、结构和存在状态,无法把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1)有些单位的房屋建筑物不能做到及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由于民族地区财政资金的不足,有的单位部分建筑物匆忙上马,资金缺口得不到及时补充,施工单位代垫款项过多,发生的财务纠纷较多。有些单位房屋建筑物建成后已投入使用,因没有办理竣工结算而没能入账,导致固定资产的账实严重不符。
(2)购入或接受的固定资产不入账。一是少数上级单位利用自有资金和通过对下级单位施加 影响,以下级单位名义购买固定资产且记入下级单位固定资产账目,而下级单位却从未使用过该固定资产。二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收缴或没收的固定资产和以收取固定资产实物形式收取的赞助费不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直接留用或被有关人员据为己有,单位对此没有任何管理,形成账外资产。
(3)接受捐赠或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不入账。对于接受捐赠、上级主管部门无偿调入或配置及其他单位调入的汽车、微机等专用设备,由于没有发生资金往来关系,在接受固定资产时大多数单位没有做固定资产处理,增加的固定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出来。如对这部分固定资产不进行核算和管理,其会变成私有财产,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4)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改扩建增加部分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原有房屋建筑物进行装饰装修,或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加设施以完善固定资产使用性能,但对在固定资产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开支未按规定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是直接列为支出。
民族地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地区县级财政开支,加剧了财政困难,而且滋生了腐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有的作用,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必须建立健全民族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1、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一是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增减审批等规章制度,使每个单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二是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逐步建立正常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检查工作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与财政拨款相结合,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监督,有效改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状况,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全和合理、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