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道团工委非公企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街道团工委非公企团建工作
调研报告
**街道办事处**街道位于大连市西郊,隶属甘井子区,东与沙河口区毗邻,西与旅顺口区接壤,南邻高新园区(原甘井子区凌水街道),北连甘井子区营城子街道、辛寨子街道和机场街道,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68平方公里的区域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下辖岔鞍、棠梨、柳树、张家、刘家5个行政村;有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万人、寄住人口2万人、暂住人口2万人。近年来,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日益成为青年就业、财税、投资等领域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源。伴随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这个领域,为了及时抓住这些青年,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团组织周围,近期,对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团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已建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团建工作现状
截止目前已建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222家,规模以上企业80家,符合建团标准已建团组织37家,有团员青年400余人,基本达到100%的建团率,现就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浅析。
二、存在的问题
1、观念滞后,对非公有制经济团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新建大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大多
起步晚,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步占据主导,企业间竞争激烈,企业主自身觉悟低,以追求利润和企业生存为第一目的,企业从业人员人手不足,担心建团后增加企业负担,2、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人员老化,服务滞后,团组织向心力、凝聚力不强。
非公有制经济拥有的青年群体本身具有层次不同,需求多样的特点。同时由于社会快速发展,以年代划分群体,整个社会价值舆论导向和教育的缺失,导致青年群体生存环境和心理的巨大变化,青年群体对工作和薪酬的要求与自身能力和企业能承受的范围有较大的脱节,造成企业用工荒;基层团组织人员、经费、时间等各方面不足,分管任务繁多,针对部门繁杂,企业的不支持、不配合,非公有制团组织负责的年轻人职位低,威望低,导致无法真正起到团组织真正作用,就团论团,就工作搞工作,散失了有效地凝聚、引导和教育团员青年的基础,导致部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没有认同感造成团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不强,团组织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
3、培训管理的缺失,团员的团性意识不强。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青年人集体观念差,企业归属感不强,流动性大,统一培训管理难度大,企业与青年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决定了从属关系,青年人被动服从。上岗就业、未来发展的压力和企业需求的方向导致青年人的心理不稳定,部分青工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分配、人事、用工、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特殊管理体制缺乏归宿感,思变与惧变、渴望竞争与害怕淘汰的矛盾心理相互交织,造成青年员工
临时观念严重,普遍对团组织依赖感不强,存在“入团无用”思想,出现了发展团员难等新问题,造成队伍萎缩。从趋利动机出发,只想做老老实实是地多做事、多挣钱,怕参加团组织活动会影响本职工作,影响经济收入。
4、规范巩固滞后,缺乏行之有效工作运行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营理念更趋向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管理结构、劳资关系对团的工作的接纳度较小,对于已建立团组织的企业来说,团组织在其中通常没有制度化的安排,限定了团组织的活动空间。加之多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团组织,都是出于政策性的考虑,团建工作受业主的认识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大多处在挂牌子、搭架子的水平上,作用发挥较为困难。经济效益一旦出现波动,团的工作和活动也同样随之起伏,难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几点建议和对策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团组织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针对已出现问题,在工作中要逐步摸索,找对方向,以党组织为依托,企业所急、青年所需为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突破困局,使团的工作更具现实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做到企业主欢迎,社会满意,团员青年喜闻乐见,使团组织成为企业凝聚青年、教育青年的阵地,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新格局。
1、坚持党建带团建,把握政治方向,构建“多赢”格局。
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之间的联系,积极争取企业主或企
业高层信任和帮助,找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依托党建,在党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下,联合各部门统一发力,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发挥多部门优势,争取最大限度的主动优势。
2、创新思路,坚持与时俱进,构建“多赢”格局的基础。
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创新、夯实基础。
(1)要建立团组织立体化的格局,打破全面覆盖的旧有模式,以典型化、精英化的创新思维建立团组织立体化的格局,在规模以上企业中打造团建的明星企业、优势企业,从市场推广、企业发展等多方面给予企业帮助,以优势转化成动力,增强团建吸引力,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与团组织之间的联合,企业与青年人之间的联合;在团的活动上,要大胆创新,摒弃“就团论团”的狭隘观念,团的活动要结合企业的发展,从依靠行政手段向群众化、社会化的新型运作方式转变,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化整为零,见缝插针,走团的活动业余化、企业化的路子,力求保持活动的经常性和延续性,最大限度的满足青年人业余生活的需求,帮助企业在青年人中建立归属感,提升忠诚度。
(2)要建立透明的选拔体系,规范团员“发展、管理、教育、推优”制度。探索建立动态、开放的团员管理机制,要以流动团员管理为重点,最大限度地方便和加强流动团员与团组织的联系。在团干部选拔配备上要积极倡导“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方式,真正把一批爱岗敬业,青年拥护,具有较强奉献精神、开拓
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团干部吸收选拔上来,构筑团的核心力量层。
3、尊重企业选择,坚持效益优先,开拓青年干部的提升空间,争取业主认可是构建“多赢”格局的重点。
企业的生产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团组织在日常的管理和活动开展中如果抛开这个根本,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和发展基础。所以,应围绕企业发展,帮助青年人成才等方面扎实开展各类活动,在非公企团建工作中,对青年团员干部要给予最大限度的便利和发挥空间,团的活动不能偏离企业最根本存在目的,帮助非公企团组织的青年干部在企业中站稳脚跟,围绕提高经营效益,开展岗位达标、创新创效、科技攻坚、节能降耗、质量监管、献计献策等一系列活动,创造机会参与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人才效益的“双丰收”,以获得业主和团员青年的认可;通过开展“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等团的名牌工作,以及组织青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总之,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奉献和贡献,让企业主尝到“甜头”,软化企业主对团组织的态度,争取到青年人的拥护,优化的团建工作内外部环境。
**街道团工委
2011年1月28日
第二篇:非公团建调研
县团委“两新”团建工作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团,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是共青团履行四项职能、实现“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2013年团县委将“两新”建团工作列为工作重点,组成调研组,到企业进行调研,摸清“两新”团建工作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采取对策及措施,打破了阻碍我县“两新”建团工作的瓶颈,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深入调研,找出制约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主要根源。
团县委全体成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县各类非公企业中,查找制约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主要原因。经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的氛围没有形成。许多非公企业经营者更多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建立团组织还不够重视,怕多个组织会增加开支、增加负担,还未充分考虑如何提高青年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2、企业效益不好。部分非公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理想,无心考虑建团事宜。
3、团员流动快。非公企业团员青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打工挣钱,有临时受雇佣的思想;同时,非公企业团员青年“跳槽”现象比较普遍,人员流动快,也影响到企业团建工作。
4、团的工作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服务职能不突出。团工作的运行方式、工作手段不能及时社会格局多元化的要求,团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与团员青年的需求有差距。
5、团组织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非公企业虽已建团,但有的团干部强调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客观困难,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有畏难情绪,开展团的工作不够主动,使团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群聚力。
二、多方入手,对症下药,提高团组织覆盖率
针对以上5项问题,团县委采取3项举措,找到非公团建的突破口。一是灵活建团方式,结合我县实际,将工业园区作为“两新”团建突破口,为解决每个商户从业团员人数较少,流动性较大的难题,采取联合建团、集聚地建团的方式,各符合建团条件的企业成立团支部,工业园区成立了团总支。
二是大力宣传,面对面沟通,使园区内每家企业组织负责人正确看待建团问题。由团县委书记带队,组成“两新”组织建团攻坚小组,深入每个企业了解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向负责人详细介绍建团对于企业发展的益处,将更加有利于企业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激励和发挥,同时可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作用,吸纳青年就业,帮助青年创业,为政府解忧、为社会解难。同时,建立团组织后,还可享受政府贴息扶持,减少上税额度等优惠政策,企业负责人在认同了这些观念之后,纷纷主动要求建团。
三是依托党建带团建平台。团县委积极向县委汇报“两新”团建情况,坚持团建跟着党建走、党团共建,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两新”组织负责人的意愿的前提下,真实掌握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得到县委的大力支持,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便于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
通过以上举措成立了园区团组织,为每户愿意建立团组织和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的商户颁发了“群团组织建立明细牌”,使在工业园区从业的青年人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归属感。
三、规范管理,帮扶培育,发挥“两新”组织团组织的积极作用。“两新”组织建立团组织后,团县委积极跟进,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帮扶培育“两新”组织团组织,一是指导“两新”组织团组织开展好青年员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励广大青年员工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建功
2立业。二是围绕“两新”组织生产经营,开展创新创效、青工技能大赛,争当青年突击手、争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带领青年在“两新”组织生产经营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促进“两新”组织发展,赢得业主的支持。三是关心好青年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反映青年的合理要求,更多地体现服务性。围绕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需求,加大对青年的服务力度,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素质,围绕青年工作、生活、维权、社交等方面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例如提供技能培训机会、邀请在“两新”组织从业的青年参加演讲比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青年联谊会、帮助青年获得创业贷款等活动,赢得青年的信赖和认可。四是紧扣生产经营中心,活动方式具体实在,增强活动的认同感。五是注重社会奉献,更多地体现先进性。倡导“两新”组织团员青年员工争当阳光义工俱乐部,适时组织他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倡导“两新”组织负责人多提供创业就业见习岗位,为政府解忧,为社会减压,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六是从实际出发,争取“两新”组织经营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开展好团的各项活动,努力使团的活动服务于“两新”组织发展,服务于团员青年成才。
通过以上举措,提高了群团组织对非公企业中群众的覆盖率及非公团组织的活力。下一阶段,我们将在服务非公企业,引导非公企业为青年创业就业多做贡献方面狠下功夫,使群团组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非公企业员工、青年成员成长,服务于非公企业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篇:东丽区非公企业团建调研报告
天津市东丽区非公企业团建调研报告
崔雪超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天津市东丽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团组织和开展团的工作是团区委履行四项基本职能、实现“两个全体青年”目标任务的必然选择。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活力工程”和“生命力工程”,非公企业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是当前摆在全区各级团组织面前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按照团中央、团市委的统一部署,东丽团区委狠抓落实,认真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路径和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大大加快了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建设步伐,全区非公企业团建呈现出新的工作局面。目前基本概况如下
一是组织覆盖明显提高。提高团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率是非公企业团建的前提。根据相关统计,2009年前全区非公企业仅有19家建团。截至2012年12月底,天津市东丽区现有非公有制企业概数为16000余家,正常经营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600家。已经建团企业552家,建团率为92%。非公企业建团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团的工作进一步活跃。
二是团建思路明显拓宽。非公企业团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非公企业团建成果。近年来,东丽区各级共青团组织通过党建带动、行业推动、品牌促动等方式对非公企业团建工
作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全区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比如。这些具体典型,有力地促进了全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开展。
三是工作氛围明显浓厚。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推进非公团建的重要动力。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注重宣传,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建团的态度并做好建团的思想动员,积极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团的工作和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各级团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力度、经费投入明显加大,工作阵地、工作制度建设明显加强。全区上下形成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存在问题
东丽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所取的阶段性成果值得肯定,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非公团建工作还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认识不到位。由于我区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复杂,总体规模较大,许多企业中团员人数较少,使部分私营业主对团组织的认识不够,存在建不建团组织关系不大。而且许多非公有制企业效益不稳定,职工劳动关系不明确,造成非公有制企业中团员的流动性大,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看不到团建工作给企业带来的推动作用,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也使一些团组织难建设,作用难发挥,存在为难情绪。
第二,组织设臵难到位。一方面由于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看不到团组织促进他们的经营活动的积极因素,对设臵团组织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中多数规模较小,对团员青年的吸引力不够,造成团员人数少且流动性较大,团组织难设
臵。
第三,团组织的作用难发挥。一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团组织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不明确,工作缺乏目标;二是活动经费无固定来源,活动难开展;三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对设臵团组织只为装点门面,缺乏真心,要求活动业余安排,造成团组织活动和团组织负责人组织或参与活动比较困难;四是有的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党组织,团组织缺乏工作指导;五是团组织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和许多团员思想上放松,参加组织活动积极性不高,活动难开展。
三、主要措施
为更进一步抓好全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各级团组织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措施如下:
(一)提高认识,不断优化非公有制企业团建的工作氛围
1、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整合各方面力量。紧紧抓住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动契机,努力争取党政重视,进一步优化团工作外部环境,探索建立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机制。不断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企业团建的重视。按照团建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基本同步,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本同步的思路,借鉴“党团共建”的经验,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建团率。
2、争取广大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团建的支持。积极主动地做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的工作,使他们更加了解团组织,使他们充分认识青年在完成企业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及在营造积极、健康、创新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增强企业团组织的生命力
1、加强组织建设。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臵团的组织。对有3名以上团员的企业,实行单独建立团组织;对团员不足3 名的企业,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打破行业、地域界限,建立联合团组织,因“企”制宜建团。
2、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企业团组织的领导班子。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团的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选好配强非公有制企业团委班子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团干部业务和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团干部的整体素质。
(三)树立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企业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
1、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服务企业党的建设。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以及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青年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积极开展推荐在优秀团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源源不断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2、发挥生力军作用,服务企业发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青工岗位培训,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坚持开展技能比赛等活动,充分利用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突击队活动、创建“青年文明号”和评选“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等团的品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3、切实代表和维护企业青年员工利益,服务企业青工成长成才。为维护团员青年的利益,开展职业技术以及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工作效率;组织青年
员工参加地区性的或是社区的文体活动,活跃他们的文化生活,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建立团组织的基础上还必然有一个不断巩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我们东丽区各级团组织不断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推进。
第四篇:非公团建
非公团建
一、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现状
今年8月2日,顺义团区委召开了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调研会。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区接受调查的3346家非公经济组织中,有近75.3%的重点企业已具备建团条件,相对来说建团率较高股份合作制中,已达到57.1%。10月10日,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现场会又在团市委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要求和我区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下及时召开。会议强调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的工作思路,在解决“为什么建”的问题的基础上,解决了“怎样建”的问题。对于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目前,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正稳步开展。
二、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以观念创新为首要点
1、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多数青年还游离于团的组织之外,长此以往,团组织将逐渐失去这一领域的青年。因此,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建设高度重视,将之视为团组织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和我们的紧迫任务。
2、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实践。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性质复杂、企业主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企业青工流动频繁等原因,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面临很多的难题。为此,在调研会和现场会上,我们对团干部进行这样的引导:要建好团,就需要我们各级团干部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实践,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建。
(二)以方式创新为侧重点
1、建设与服务相结合。我们在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团组织,力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突出服务的职能,以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青年建功成才为出发点,以提高青年的岗位技能和敬业精神为着眼点,以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为着力点,进一步赢得企业对团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抢抓机遇与长抓不懈相结合。在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我们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阻力,但我们坚持长抓不懈的方针,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热情。在长抓不懈的同时,我们还注意抢抓机遇,不断增强机遇意识,每次团工作的柳暗花明,每次团工作的跃升,都是抢抓机遇的结果。
(三)以团干部为关键点
1、选拔方式。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团干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切实做到严把入口关。过去我们选拔团干部,主要以上级任命为主,然而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拔团干部要多渠道、多层次进行,尤以公开选拔和社会招聘最为成功。这样不仅可以选拔素质较高的团干部,更重要的是可以选拔团员青年欢迎、企业需要、企业领导认可的政治坚定、热心共青团工作的青年党员或团员到团的工作岗位上来。
2、配置方式。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殊性质,过分强调团干部的专职已不太现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团干部往往专兼结合,再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与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掌握适合自身工作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工作水平。
三、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未来工作思路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意见》,制定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工作目标,并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分为核实摸底、落实工作和检查验收三个阶段,提出力争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凡是已建立党组织并具备建团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部建立团的基层组织,并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团率每年递增10%以上的工作目标。同时,我们还确立了“立足建设,突出服务职能,体现个性化色彩”的工作战略。
(一)战略目标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集中力量,统筹规划,立足建设,力争在全国率先建立起非公有制企业内团组织的网络,简化为“立足建设”四个字。
“立足建设”有两层含义:建立和建设。由建立到建设,在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通过加强局部的建设促进整个团建工作,积累经验,再回去指导局部的团建工作。这是一个从局部而整体,再从整体而局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循环往复、乃至无穷的过程。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将整体工作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实现重点建团单位的突破;第二步,实现区域性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网络化;第三步,实现全区性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的网络化。
(二)战略重点
以“突出服务职能”为战略重点,服务体现在服务经济、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三方面。
1、服务经济。我们以“做经济建设的助推器”来给自己定位,以“是否切实保障企业投资建设的顺利进行”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要以作为求地位,以行动求影响,以成绩求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服务经济的新途径。“青年岗位能手”和“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活动,不仅能有力的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和企业效益的提高,而且还能有效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调动青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企业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这些活动在我区以往工作中都已经初具规模,在未来工作中还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2、服务青年。服务广大团员青年成长成才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的建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之一。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应有的作用,以人为本,真正服务好青年。切实加强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的对团员青年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教育他们自觉抵制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关键还要做好青年的维权工作,代表他们的利益,通过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等形式,努力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他们的信任和认可,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3、服务社会。团组织服务经济、服务青年和服务社会三者是有机联系、彼此渗透的。提高青工的技能和素质等为青年服务的形式,客观上也是为企业、经济和社会服务;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共青团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等服务经济的形式,同时也服务了青年,而最终都服务了社会。因此我们要用全局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一战略性工作,做到服务全局、照顾大局,高屋建瓴的认识团的任务和职能,开展和创新团的工作,真正做到有所作为、大有作为。
(三)战略措施
为实现战略目标,突出战略重点,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质归纳为“体现个性化色彩”。
1、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特点,制定个性化思路。引导和敦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团组织尽力开拓活动领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托非公经济特点,制定个性化思路,开展新形势下的团务工作,为自身的发展赢得时间与空间。
2、针对不同企业,采取个性化方式。对于不同企业,根据上级意见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企业规模大、团员青年人数多、具备独立建团能力的企业,以独立建团为主;企业规模小、团员青年人数少,尚不具备建团条件的企业,以联合建团、挂靠建团等方式进行。在从事个体经营、团员青年比较集中的大型市场、个体企业等,采取依托建团的方式,依托当地工商、税务和个体私营协会等部门设立团组织,或依托街道、社区建团,或采取行业建团的方式,以行业为系统建立团组织,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活动。总之,要体现个性化色彩,达到个性化目的,收到个性化成效。
3、整合资源,由点而面,由个性到共性。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是一个由点而面的工作,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试点单位和典型单位,在探索中积累经验,再通过整合系统资源,由点而面,将经验推而广之。进而根据国企与中外合营及独资企业各自的特点,通过“手拉手”互学互助等活动进行,通过整合资源,将“点”上的经验扩展到“面”,将个性延伸到共性。
4、结合顺义实际,体现顺义特色。按照区“十五”计划的整体部署,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区将建立五大产业群落,培育五大品牌系列,完善五大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空港国际化、全区空港化、发展融合化的运行机制。“北京顺义、绿色国际港”形象的打造,水上及马术项目落址顺义,都给我区非公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的提供,青年群体的分布和要求还将进一步变化,共青团的工作空间也将随之拓展。我们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将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采用适合这些企业和青年需要的形式、适合顺义经济发展的形式、体现顺义特色的形式开展活动。
第五篇:加强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浅议
随着我省招商引资的不断深入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推进,省内一大批非公企业逐步成长壮大起来,这些企业中的员工多以年轻人为主,其中团员占了较大数量和比重。在非公企业中建立健全团的组织,积极开展团的工作,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共青团作用,行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职责,切实引导、团结、服务青年的有益举措;是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有益探索;也是团组织加强对非公企业团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企业自身建设与发展
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团的组织,不仅仅是团的组织建设单方面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建设的需要,企业团组织建立后,通过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和引导,有利于企业规范化运作和管理,有利于企业员工创造性、积极性的激励和发挥,有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积淀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成效都是显而易见的。如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团委,近两年来,企业团组织引导团员青年广泛开展“五小”攻关、QC小组竞赛、青工技能比武等活动,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研发各领域提供合理化建议、改善工艺、创新科技成果30多条(项),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有利于企业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
非公企业团建不是为了建团而建团,而是为了更好地教育、管理和服务好团员青年,引导其积极工作,勇于创新,健康生活,更好的服务三个文明建设。现代企业,年轻员工占了较大比重,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但又骚动不安的群体,如果企业中没有一个好的组织对这一群体加以教育、管理和服务,这些年轻的资源就不会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发挥,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建立健全企业的团组织,正是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教育、管理和服务青年群体的有效举措。金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潜江市原石化厂改制而来的,企业改制前,沿于国有企业传统的机构设置模式,企业相应建立了团的组织,但团组织每年除了开“五四”表彰会,为团员接转一下组织关系,一年难得开展几次活动,团组织的作用得不到彰显,企业团员青年更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1997年,该企业改制后,企业团组织随之消失,企业团员青年陷入无组织管理,混乱无章的状态。团员青年的组织归属感、责任感、创造力、凝聚力一度降至冰点。1998年,该企业重新健全了企业团组织,对企业团员进行了清理登记和组织机构调整,并创办了企业有线广播台、企业小报,定期不定期开展文体娱乐、科技攻关、岗位技能比武等活动,培育了浓厚的拼搏、进取、向上的企业文化,同时团组织积极为员工争取应得的培训、待遇、推干荐才等各方面的权益。团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得到了加强和体现。
(三)有利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
非公企业团的工作是共青团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了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才会更完善更有活力。
二、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的措施
(一)因企制宜,建立健全团的组织
按照属地管理和垂直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团组织的机构建设、日常事务等纵向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团市委青工部负责统筹安排和协调全市企业团组织的横向沟通和管理。企业团组织依据团员的多少可设立团委、团总支等各级团的组织,团员较少的企业可以采取联合建团或挂靠建团的方式建立团的组织。企业团员以外的青年可以采取设立青年联合小组、各种兴趣爱好小组等方式争取将其纳入团组织的统一管理之中。企业团组织的建立可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只要有利于企业团组织的建设和便于管理的方式方法均可采用。
(二)严格把关,发展壮大团的队伍
企业团组织建立后,应针对非公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和隐性团员多的特点,完善团员组织关系接转和团员流动情况登记制度。隐性团员要做好资格审查及观察期考察制度,对不合格者一律不得确认其团员身份。新团员申请入团要严格按照入团程序办理。不得因私突击发展团员,确保团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健全机制,逐步加强团的管理
一是推行团的干部公开选拔机制,打破常规,将一批热心团的工作、有闯劲、有威信的团员推上团的工作岗位,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团员的培训和管理,建立团的人才库,建设一支管理规范的团员队伍;三是切实发挥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技能比武、双争双创、岗位练兵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同时在青年人才培养、推干荐才,入党、考核、奖励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活跃企业氛围,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效益,做到双创双赢;四是切实维护青年权益,通过团组织的活动,切实为青年撑起维权大伞,解决其工资、福利、户口、子女入托入学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争做团员青年的贴心人。
(四)加强指导,切实推动团的建设
实行团委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团组织制度,加强与非公企业主的联系与沟通,切实争取非公企业主在资金、政策、待遇等各方面对非公企业团组织的支持,帮助企业团组织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促进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转;同时加强对非公企业团组织的管理、考核,使其切实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团员青年归属的港湾和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桥头堡。
三、非公企业团组织的职能定位
(一)抓角色定位,做促进发展的参谋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的变化、非公企业团组织应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团组织只是一个群众团体部门,虽仍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指手划脚,颐指气使就能办事的时代,新时期的企业团组织应切实围绕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开展工作,做企业发展的“参谋长”,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经济工作中,企业团组织一定不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指手划脚,随意干预,而应切实服从企业生产经营者的决定,多为企业生产经营建言献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抓利益协调,做维护稳定的指挥长
团的组织具有能团结一切的力量。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企业与青年职工和其他社会各界存在着诸多利益协调等问题,往往会暴发出不少矛盾和冲突。这个时候,企业团组织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指挥长”的作用,首先做好矛盾双方的工作,引导其一切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然后逐步化解矛盾,该维权的就维权,没道理的就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行劝阻,营造从稳定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企业团组织要始终把通过有效途径依法依规为青年职工争取合理合法的利益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为职工办好保险、福利、物业等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努力做好各方面矛盾的协调,引导企业合法守法生产经营。
(三)抓教育引导,做营造环境的教导员
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运转模式。企业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阵地、示范作用和教育人引导人的强力优势,做好“教导员”。通过加强对企业团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团员爱岗敬业,勇于进取,刻苦钻研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职工广泛开展岗位技能比武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等活动,为企业营造比技能、讲贡献、做能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