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时间:2019-05-13 09:5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第一篇: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效益比较

核心提示: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统计,1997年世界上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国家和地区有116个,但是由于各自的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因此所采取的模式也不相同,在结构和理论依据上各具特点。从发展的历史看,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和地区除了部分单纯以储蓄为养老保险金的唯一来源的以外,比较完整地推...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统计,1997年世界上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国家和地区有116个,但是由于各自的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历史传统各异,因此所采取的模式也不相同,在结构和理论依据上各具特点。从发展的历史看,世界上实行养老保险的国家和地区除了部分单纯以储蓄为养老保险金的唯一来源的以外,比较完整地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模式,即自保公助型、福利国家型和国家保险型。三种主要模式的特点1.自保公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较雄厚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起源于1889年俾斯麦政府的养老保险制度,后来为美国、日本所仿效,这种类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强调养老主要是个人的事,因此应以自保为主,国家予以资助。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政府通过有关的立法,作为实施的依据;——这种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交纳养老保险费,同时企业主也为雇员缴纳养老保险费,政府依法拨款予以补助。公民只有在履行交费义务取得享受资格后,才能领取养老保险津贴;——保险基金来源多元化,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小,有较强的基础后盾。2.福利国家型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起源于英国,后为瑞典等国所发展,是“福利国家”借助于财经政策的调节作用,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行这种制度的还有英联邦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其特征是:——把养老保险作为福利政策的一项主要内容,依法管理,并设有主管的专门法院,监督执行;——强调待遇享受的普遍性和“人道主义”,除普遍养老金发放的对象为所有老年人外,退休人员还享受与收入相关的年金;——用于普遍养老金的支出来源于一般税收,基本由国家和企业负担,个人不交纳或交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3.国家保险型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模式由原苏联首创,以前东欧各国、蒙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及我国基本上采用这种制度。其特征是:——国家宪法把以养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确定为国家制度。“老有所养”是公民应享受的权利,由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退休金支出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个人不交纳养老保险费;——工会组织参与决策与管理,一方面劳动者通过人民代表机构对社会保障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工会从基层工会到中央理事会,都参加养老保险的实施与管理。三种模式的理论依据1.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险所依据的理论是德国历史学派和德国社会政策协会的“国家干预主义”。以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先驱的旧历史学派,极力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19世纪70年代,由旧历史学派演变而成的新历史学派,进一步大力宣扬国家的超阶级性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主张由国家通过法律进行自下而上的改良。1873年由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成立的“社会政策协会”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工人阶级状况可以得到根本改善,支持劳资协调,实行所谓“社会政策”,诸如举办社会保险、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等,以缓和阶级矛盾;俾斯麦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采用了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的理论,制订了保险条例。由俾斯麦创建的保险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战后时期在西欧和美国进一步

发展。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案》不仅继承了俾斯麦所采用的那套理论,而且吸取了凯恩斯提出的“有效需求”和依靠政府干预经济以摆脱失业和萧条的理论与建议,进一步确定了“保险费用部分由雇主,部分由雇员交纳,而国家给伤残和养老保险提供津贴”的原则,把义务和权利作为对等条件,追求的社会目标是通过“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的原则,使受保人不致陷入贫困。2.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是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相标榜。作为英国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的庇古,认为研究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改进社会状况,他在1912年出版的《财富与福利》和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福利”一词是指个人所获得的效用与满足。他还认为经济政策的目标,在于使社会福利总和的极大化。国民收入的总量愈大,社会福利就愈大。在国民收入为一定总量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福利也愈大。他主张通过国家的累进税政策,把富人缴纳的一部分税款转让给包括老年人在内的低收入者享用,以增加社会福利。与此同时,英国以韦布夫妇为首的费边主义者主张对老年、疾病、伤残等实行社会服务,以取代《济贫法》。当时执政的自由党政府参照庇古和韦布的理论,用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社会福利基金,举办包括养老在内的福利事业。1941年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所著的《公民与教徒》一书,用“福利国家”代替“权利国家”,认为改进人民福利是政府的责任。同年6月,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的调查报告为政府采纳,从而确定了英国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以部分工业国有化和社会福利为纲领,先后施行了以养老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家庭补助、社会保健和工业伤亡等四种社会福利方案。3.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险制度所依据的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学说。马克思在考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总产品分配时,曾论及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问题。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提出的6项扣除学说,不仅明 地提出要扣除“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而且也通过其他几项扣除,特别是“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进一步阐明这些预留是生产继续发展、社会继续进步的基础,其中包含有现在老年人在他(她)处于劳动年龄阶段所作的贡献(即马克思所提出的六项扣除,其中最后一项扣除,实际上是用作赡养老年人和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社会保险基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再把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缩小到社会现有的生产条件下,一方面为了形成保险基金和准备金;另一方面为了劳动能力的人必须为社会上还不能劳动或已经不能劳动的成员而不断进行的劳动,包括到1必要劳动和2剩余劳动中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独特的资本主义性质去掉,那么,剩下的就不再是这几种形式,而只是它们的为一切社会方式所共有的基础”。这段话说明社会保险基金对于社会再生产运动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它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因此,在社会总产品中为建立 这项基金所作的扣除,是完全必要的。列宁在1912年“工人最好的保险是国家保险”的论述中提出国家保险的四项原则,其中的第三项是“一切保险费都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三种模式的效益比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保障老年人经济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体制上、理论依据上、资金筹集方式上的不同,以及覆盖范围、保障水平互有差异,因此在社会经济效益上也不尽相同,各种模式有各自的特点和利弊,各项比较见表1和表2。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来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处理收入再分配时,涉及到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的问题。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所遵循的原则不同,因而对公平与效率各有侧重。福利型和国家保险型重公平,轻效率,强调保障的普遍性。其结果是福利开支庞大,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年上升。据统计80年代用于老年人的实际福利支出在国民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瑞典 为19.48%,比利时为21.71%,而自保公助型的美国仅为7.53%。在以养老金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支出上,实行福利型制度的国家高于自保公助型国家。社会福利支出

在国内总产值所占的比重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年增长率方面,也是福利型国家高于自保公助型国家。表1表明,1987年1993年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福利型国家多数高于自保公助型国家。在社会福利支出的年增长率方面,除了日本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快带来的增长率高以外,其他自保公助型国家普遍低于福利型国家。表1 部分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及年增长率社会福利支出占 社会福利支出国内总产值(%)年增长率(%)国别 1960~ 1975~1987 1993 1975年 1980年福 瑞典 33.5 42.4 8.4 4.0利 挪威 27.1 — 9.5 5.1型 丹麦 29.0 35.2 9.3 4.4国 英国 24.9 26.9 5.6 3.3家自 美国 21.0 26.9 7.7 2.9保 日本 17.5 — 9.7 8.9公 联邦德国助 或德国 31.5 32.2 6.7 1.9型公平与效率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中写道:“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而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两个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他在《矛盾与困境》一书中指出:“许多社会主义经济的决策困境正好是由于这两个不同价值体系的抵触而引起的”。福利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国家包得过广,标准过高,导致用于生产的财力减少,社会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下降。其结果是为了公平而牺牲了效率。据经合组织统计,在1984—1998年期间,推行福利型制度的国家的国民总产值的增长率,除了个别国家个别年度外,普遍低于自保公助型国家。当然,增长率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社会保险的模式不失为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参见表2)。表2 部分福利型国家与自保公助型国家实际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对比(%)国别 1983 1984 1987 1998福 瑞典 2.40 3.40

1.25 2.60利型 丹麦 2.00 3.40 0.50 2.80国家 英国 3.60 6.403.00 2.70自 美国 3.60 6.40 3.00 2.70保 日本 3.20 5.10 2.75 1.70公助联邦德国型 或德国

1.80 3.00 3.00 3.00经合组织&nb sp;成员国平均 2.70 4.70 2.75 2.60资料来源:《oced economic outlook》dec.1998推行福利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已经走进了困境。以瑞典为例,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出已成为政府的重负。据统计,瑞典普遍养老金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1975年为7.7%,1983年上升为11.7%。1979 年政府用于老年人的开支为660亿克郎,以养老金为主体的社会福利支出已占国民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政府维持高福利靠的是高税收,1988年瑞典各种税收总和约占国民总产值的55%。年收入3万克郎的职工,交纳的各种税收高额超过1.5万克郎;年收入10万克郎者,纳税总额约6.7万克郎。这意味着工资收入者收入的50%—60%要用于纳税。1975年瑞典政府的财政赤字为75.5亿克郎,1980年上升为430.3亿克郎。截至1980年,瑞典的国债达到3770亿克郎,人均负债8600克郎。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阿萨·林德伯克认为瑞典的问题来自于体制,他强调“这种体制使我们的公共开支的增长超过了总资源的增长”,并指出,“福利无论就其范围还是就其内容来说,都是有限度的。超过了极限就要进入危险境地”。国家保险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与福利型国家有相同之处,如覆盖面广、支出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等等。实质上也是轻效率、重公平。社会主义国家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导致了收入再分配不完全与劳动贡献直接挂钩,含有较多的平均因素,从而削弱了对劳动者的鼓励作用,助长了平均主义,影响了效率的提高。以解体前的苏联为例,1965年到1986年国家用于养老金的支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参见表3)。表3 前苏联养老保险支出占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965年 1970年 1980年 1985年 1986年养老保险支出(亿卢布)106 162 333 349 493养老保险支出占国民总收入 5.5 5.7 7.3 7.9

8.6比重(%)资料来源:《苏联国民经济70年——纪念统计年鉴》、《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86年苏联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预算为523.25亿卢布,其中49.35%由国家补贴。匈牙利养老保险支出占国民收入的15%。东欧其他各国也大体相似。国家所承受的养老保险重负必然影响经济增长。波兰经济学家约瑟夫帕耶斯特卡认为国家保险型制度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超越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唯意志论急躁症”。这

种政策没有成为追求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相反地转化为“一种消极因素”,“滋长了平均主义的欲望”。自保公助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强调效率,公平处于第二位。他们的养老基金基本上来自工人和雇主交纳的保险费,是“在职者掏腰包”。与福利型制度相比,这种作法强调“选择性原则”,因而平等不够。尽管有自己的缺陷,但是由于它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多渠道集资减轻了政府的负担,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竞争的需要,因而对发展经济能起到“保护器”的有利作用。

第二篇:国外现代农业三种模式

国外现代农业三种模式

1、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

典型的国家是荷兰,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荷兰人多地狭,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堪称世界之最。由于土地十分珍贵,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依靠精耕细作,这个60年前还为温饱问题发愁得小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蔬菜、花卉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

除荷兰外,值得一提的国家还有以色列。以色列地处中东,既缺水又少土,因此它比任何国家都注意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没立方水可产2-3千克粮食,是我国的2-3倍,水肥利用率达80-90%。现在以色列不仅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能大量出口。专家说,若按以色列的土地生产率,地球可以多养活100亿人。

2、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

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以广泛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典型的现代化大农业。美国平均每个农场耕种的面积近4000英亩(1英亩相当于6市亩)。如果离开农业机械,美国农业简直寸步难行。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地人口约为350万人,但这350万人不仅养活了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与美国情况差不多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都依赖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3、土地、劳动力适中型

典型的国家是法国。这类国家一般都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多年来,为发展现代农业,法国实行了“一加一减”的做法。“一加”指的是为防止土地分散,国家规定农场主的土地只允许让一个子女继承;“一减”指的是分流农民,规定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必须退休,有国家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同时还辅以鼓励农村青年进厂做工的办法减少农民。除此之外,法国还实行“以工养农”的政策。几十年来,法国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还由国家出钱培训农民。

现在,困扰法国上千年的小农经济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目前法国农业产量、产值均居欧洲之首,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第三篇:国外农村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范文模版)

国外农村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农村工业

1970年韩国发起“新村运动”:第一阶段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0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效果十分明显,突出变化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韩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始终保持在1∶0.8 1∶0.9之间。韩国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的“新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

--日本造村运动:发展一村一品

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的是由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它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等。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是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同时开设各类补习班,提供农业低息贷款。随着造村运动的发展,后来运动的内容扩及到整个生活层面,运动的地域也由农村扩大到都市,变成了全民运动。

--德国城乡等值化:农民变成企业职工

二战后的德国,农村问题长时间比较突出。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农村的凋敝使城乡差别迅速拉大,城市也不堪重负。在此背景下,巴伐利亚州开始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得以平衡发展,明显减弱了农村人口向大城市的涌入。此后,这一发展方式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并从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1990年,山东省和巴伐利亚州共同在山东青州南张楼村开始合作试验。15年共往该村的教育、土地整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450万元人民币,但从未向企业投过1分钱。15年后,该村年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兴建了80多个企业,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

第四篇:三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的比较

三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的比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由于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再加之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施行时间、保障方式、保障水平等也各有不同。依据社会保障

资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投保资助”型

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类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德国,随后为西欧、美国、日本所仿效。

此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经济有较雄厚基础,单

位和个人都有了一定经济承受力的情况下实行的。其特征:政府立法为社会保障

实施提供依据;社会保险为强制性保险,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主为雇员缴

纳社会保险费,各国政府以不同标准拨款资助,对于公民来说,社会保险是权利

与义务的统一;几乎包容社会全体成员,覆盖面大;资金来源多元化,以个人和

单位为主,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等。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此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来源于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最初由英国创立,随

后在北欧各国实行。

此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在经济发达、整个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比较全面的保障形式,其目标是对每个公民由生到死所可能面临的一切危

险都给予安全保障。其主要特征是:实行收入所得再分配,用累进税办法使社会

财富不集中于少数人手里;实行充分就业,尽可能消灭各种导致失业的因素;实

行全方位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为社会全体成员;个人不用交纳或低标准交纳

社会保障费,福利开支基本上由企业和政府负担;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标准高。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

现在一些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较为典型。

新加坡在社会保障方面依赖政府经营的中央公积金。它不仅为广大雇员提供

了养老、医疗保障,而且汇集了大量民间资金,为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所

需资本,还对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支撑力和影响力。中央公积金制度随着新加坡

国情的改变而演变,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加坡模式”并逐渐发展为综合性社

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个人自助。包括中央公积金中的个人账户和自愿的个人储蓄。公积金

分别进入职工的普通账户、特别账户和保健账户。三个账户的分配比例,不同年

龄段各不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保健账户的比例逐渐增长,退休职工的公积金全

部进入保健账户。普通账户资金可用于购房、教育和投资,特别账户用于养老,保健账户用于医疗。

第二,家庭帮助。包括个人账户中的家庭内部转移支付,及其他类型的家庭

内支援救助。新加坡自1984年起实施全民保健,医疗费的支付设立三道防线。一

是公积金保健账户;二是用公积金购买的保险;三是在前者不足支付的情况下由

政府财政资助。

第三,社区帮助。包括各种福利组织和慈善机构。政府财政支出的20%用于

教育,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政府和社区设立多项奖学金资助优秀学生。

第四,政府帮助。即公共救助。新加坡模式是长期的强制性储蓄计划,立足自助,主要由个人和雇主共同积累,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国家仅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津贴,如低息贷款、伤残补助等。但社会保障体制强调的是个人责任,政府在处理个人经济生活风险过程中的作用较少。

这种制度的特点是,要求会员首先自立,依靠自己;在因工资收入低下、存款达不到最低限额时,由家属填补,会员之间并无调剂互助。这样就把个人享受的待遇和自己的努力与村矿的多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积金存款越多,所享受的养老金、医疗保健等待遇也越多。因此,公积金制度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经验与启示

在发达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中,社会保障在充当社会“安全网”的同时,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是收入再分配、缓解贫困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提供收入保护,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权利。社会保障制度的选择,既与各国的国情有关,也与市场经济的发育状况有关。确立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应尊重社会保障的演进规律,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人口大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财富相对不足,社会结构仍然是二元体制,并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些都加剧了社会保障的难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程度

经济实力是决定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发达国家特别是“福利国家”,保障对象不仅遍及全民,保障项目还贯穿人生各个方面。相反,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项目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认清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当前,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避免社会保障水平过高、覆盖面过宽、超过国力负担的局面出现。

2)完善的法律规范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推行的重要保证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都是以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正为先导的。在我国,从总体上看,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的适应。因此,还需要对我国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进行加强。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是社会保障推行的组织保证

社会保障是一项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应建立一套分工协作的管理系统,以保证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发达国家为稳定社会保障财政,在保障基金的管理上,均采用基金制,这是一条有益的经验。为此,我国社会保障的管理体系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社会保障的管理机构,它对社会保障实施行政管理职能,通常由政府及政府授权的行政部门组成。二是社会保障基金运作的监督机构,它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代表组成,负责监督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和管理。这一点十分重要。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经办机构,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的经营和管理,负有保证该基金的正常支付和安全流动的职责。在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中,要坚持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保障基金经营分开的原则,以形成社会保障基金筹集、运营的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上述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我们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和健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坚持以个人储蓄模式为主的原则;鉴于我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坚持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以个人负担为主的原则;制定必要的法规,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规范化、法制化。

第五篇:国外养老保险改革

增强企业和个人作用实现养老金开支平衡

养老保险,国外如何改革

来源:《环球时报》 2005年12月19日 第19版

作者:本报驻外记者联合报道

编者按:2005年12月14日,国内各大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这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暴露出问题。改革养老保险体制,使民众老有所养,成为各国面临的一项艰巨挑战。

俄罗斯:退休金储蓄“上不封顶”

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马剑报道:退休者养老金低、生活差,一直是俄罗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统计,俄罗斯共有4000万退休者,数量几乎占到人口总数的30%。目前,俄居民的基本退休金(完全由政府支付)每月只有553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大大低于俄最低生活标准1554卢布。近年来,俄罗斯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加上法制不健全、社会保险活动不规范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养老金改革成了俄政府最犯难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好转,俄罗斯政府开始偿还前几年拖欠的大量退休金,同时着手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其基本思路是:从完全由国家拨款的退休金分配制逐渐过渡到退休金个人储蓄制。即除了基本退休金外,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一定比例的工资,存入退休储蓄基金账户,由管理公司来管理这一账户。这一改革措施一方面可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使人们在退休后能够依靠退休金过上正常安稳的生活。

记者特地向俄罗斯同行奥列格进一步了解情况。奥列格在一家国有新闻单位工作。他告诉记者,其月收入约2万卢布,比普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略高。他根据自己的开支情况,每个月把工资的13%存入退休储蓄基金账户,数额约为2600卢布。照目前的情况看,20年他退休后,可以从退休储蓄基金账户中每月领取5000卢布。奥列格说,如果希望退休后多领养老金,人们还可以从自己的工资中多扣存一点。奥列格半开玩笑地说,这个比例“上不封顶”,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他告诉记者,以前俄罗斯拖欠养老金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自从普京上台后,俄政府不仅偿还了以前拖欠的养老金,还几次把养老金的数额提高,这些都让退休者们心里有了底。因此,政府推行的新养老金制度也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奥列格自己对新的养老金制度就很满意。

为了让居民有更多的选择,俄政府不仅有国有的退休储蓄基金管理公司,还允许私营基金管理公司吸纳居民的退休储蓄基金,但是对私营基金管理公司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目前,俄只有55家私营基金管理公司被准许进入退休储蓄基金市场。据了解,目前俄罗斯私营公司管理的退休储蓄基金业务发展迅速,估计到2010年,由私人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退休储蓄基金额将占俄居民退休储蓄基金总额的10%。由于私人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投资股票等有价证券,比较灵活,利率也较高。另外,俄政府相关机构还严密掌控这些基金的运作情况,保证即使这些公司破产也不会使退休储蓄基金受到损失。

日本:力争养老基金开支平衡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张莉霞报道:随着日本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所 1

占比例不断提高,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另外,日本实行超低利率政策,股市又长期低迷,日本养老基金的资金运作十分困难。日本厚生劳动省所管辖的养老金基金2001年至2003年曾连续三年出现巨额亏损,累计亏损达6万多亿日元(1美元约合119日元)。

日本政府2004年不得不大幅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提高保险费。将交纳保险费的比例在原来占工资总额13.58%的基础上,每年以0.354%的幅度提高,到2017财年,将保险费提高到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8.3%。

第二,逐年降低向被保险者支付保险金的数额。计划将平均养老金支付额逐年降低到2023财年的50.2%。

第三,调整养老金发放方法。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制定了一项“物价联动型养老金支付办法”,就是根据物价跌幅,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额。由于这几年的物价下跌,养老金支付额也相应减少。2002年平均每位养老保险金领取者的月收入减少了约7700日元左右。

不过,这样的养老保险改革使日本国民对保险制度失去信任,加剧了人们对失去劳动能力之后的不安心理。许多投保者认为,养老保险制度现在就出现了问题,将来会怎样就更难说了。许多年轻人甚至拒绝交纳养老保险费。根据日本政府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应加入“国民年金”的人中,有37%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交纳保险费。拒绝交纳养老保险费问题成了日本养老金制度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为了解决部分人拒交保险费问题,日本政府已经决定采取查封银行存款、冻结个人资产等非常手段,强制人们交纳养老保险费。

德国:干满45年才能拿全额退休金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报道: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养老保险法》的国家。德国联邦养老保险局的负责人哥特曼博士告诉记者,德国养老保险实行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制,最大的特点是实行代际协调制度,即由目前工作的人员承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正常情况下3个劳动者负担一个退休者,但据预计,20年后这个比例会降到1.3∶1,显然,那时整个养老金制度将崩溃。目前,为了弥补整个养老金的亏空,德国政府补贴占养老金支出比重已由先前的1/4上升到1/3,财政不堪重负。

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的重大变化,德国正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其中主要有以下几大招数:

第一,努力实现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间的平衡。2002年,德国政府推出了“里斯特改革方案”,鼓励个人在参加法定养老保险的同时也参加其他养老保险计划。该方案规定,现在的就业者每投保一个附加养老金,政府就给予其一定数额的补助或税收上的优惠。目前,德国政府每年拿出700亿欧元补贴,并用部分生态税补充养老基金。据德国专家估计,在该计划的激励下,德国私人养老保险在整个养老保险金的比例将从近期的15%增至30%。

第二,实现养老金交纳和支出平衡。由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金供求比例失调。为稳定养老保险体系,政府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人口,鼓励生育,希望增加未来养老金支付群体的数量。同时,政府不断提高就业人员交纳养老保险费占其工资总额中的比率,2003年这一比率提高到19.5%,今明两年可能升至19.8%。

第三,提高退休年龄和工龄,控制提前退休。德国的退休金全额为工资的70%。目前德国男性65岁、女性60岁就可以退休,但能拿到全部退休金的人极少,因为法律规定只有工龄达到45年的退休者才能获得全额退休金。德国政府还计划从2011年开始把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5岁提高到67岁。同时,鼓励退休者参加部分时间工作,对提前退休者则扣除其部分养老金。

美国:企业年金成为养老金主体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杨逍报道:随着战后“婴儿潮”一代人步入老年,美国的养老问题也日益突出。据预计,2018年前后,美国养老金年支出将会超过年收入,而到2042年前后,美国养老金将完全破产。因此,布什这一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美国的养老金制度靠“三条腿”支持:“第一条腿”是每个公民必须参加的社会保险,政府每年给予大量补贴;“第二条腿”是企业年金(即企业资助的职工个人储蓄账户);“第三条腿”是个人资金的各种收益。

据报道,布什政府的养老金改革计划主要是从现有6.2%的社会保险税中抽出2%,转移到职工的企业年金中,同时企业和职工也增加相应的比例,使之成为美国人养老金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有关法律以税收优惠等形式来鼓励企业与雇员共同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公司为雇员的企业年金计划投入的资金在一定限额内可作为营业费用列支,并从其应纳税款中扣除;雇员交纳的资金也可从其应纳个人所得税款中扣除或享受税收减免。这样,企业和雇员之间对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都有较高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美国人企业年金的资产总额已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不但是美国人养老金的主要部分,还为美国经济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

下载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的三种主要模式及其理论依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养老保险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一)从国际层面看养老保险的发展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最早的养老保险起源于法国。1669年,法国制订了《年金法典》,规定对......

    社会养老保险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企业改革正深入进行,作为社会“安全网”、改革“减震器”的社会保险正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

    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 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教育,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这种质疑,促使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处于不断变革之中,而分层教学在这场改革浪......

    关于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关于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前言: 最近到山西新绛中学去考察了课堂教学改革,引发了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思考。其实,任何改革,它的宗旨都是打破满堂灌,解放学生,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英语阅读教学三种模式: (一)、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即生词短语→单句理解→段落理解→全文理解,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 (二)、top-down approach 自上而下模式:即全文理......

    三种课堂教学模式(xiexiebang推荐)

    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路宽 本文概要: 我们的教育教学就是在体验生活本身,只不过是把生活加以高度浓缩进行集中体验罢了。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的......

    三种双语模式(合集五篇)

    英语教学的主要三种双语模式 1.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以外语教授教学内容,本民族语不用于教学模式之中,乃至学校也不用本民族语,以便是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 2.混合式双语教......

    社会养老保险经验交流材料

    社会养老保险经验交流材料 11月 5日,以学习交流先进省市经验、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为宗旨的全国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宝鸡隆重召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