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0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影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会议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价格调控总体有效,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维护我国经济和金融安全。
会议强调,中方支持有关各方为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支持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关于稳定金融市场的声明,要求有关各国切实采取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妥善处理债务问题,保持市场投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全球投资者信心。国际社会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第二篇: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新华网北京5月6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会议听取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纲要》编制工作的汇报。
会议指出,未来十年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满足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纲要》的研究制定历时一年零九个月,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基本成熟。
会议强调,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第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第二,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创新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扩大办学自主权。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合作水平。第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扶持困难群体,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第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更好地满足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会议强调,为确保《纲要》目标如期实现,要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特别是继续增加教育投入,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要完善体制和政策,不断扩大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善教师地位待遇,提高教师素质,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
2010-06-06 21:29:00 来源: 新华网(广州)跟贴 67 条 手机看新闻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目 录
序言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二)战略目标
(三)总体部署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四、重大政策
(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五、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五)文化名家工程
(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
序 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
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整体开发。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二)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
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3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规模效益显著提高。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宣传思想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高地。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基本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5%,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3%,人才贡献率达到35%。
专栏: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单位 2008年 2015年 2020年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11385 15625 18025
每万劳动力中
研发人员 人年/万人 24.8 33 43
高技能人才占技
能劳动者比例 % 24.4 27 28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
高等教育的比例 % 9.2 15 20
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
生产总值比例 % 10.75 13 15
人才贡献率 % 18.9 32 35
注:人才贡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2008年数据为1978-2008年的平均值,2015年数据为2008-2015年的平均值,2020年数据为2008-2020年的平均值。
(三)总体部署
一是实行人才投资优先,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人才投入机制,加大对人才发展的投入,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二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三是推动人
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是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培养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五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六是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引进海外人才并举,积极利用国(境)外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人才。七是加快人才工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管理,保护人才合法权益。八是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推进人才发展,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到2015年,重点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上有较大突破。到2020年,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确保人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篇: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残疾人事业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历史性新成就。五年来,全国有1038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到1704所,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接受社会救助的城乡残疾人达到5861万人次,城镇新就业残疾人180万人次,累计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618万人次。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必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力争到2015年,使我国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为此,一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提高低收入残疾人生活救助水平。帮助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提高福利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二要大幅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200万人次补助。新安排城镇100万残疾人就业,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加快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扶持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
力发展残疾人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三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完善康复网络,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四要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加快发展志愿助残服务,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残疾人组织、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四篇:整理精品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
。。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
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高等教育工作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
会议认为,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就。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毛入学率为21%,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会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确定办学规模,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紧缺型人才培养,鼓励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二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三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四要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五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推进校风、学风和制度建设,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和校园和谐。同时,继续增加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会议强调,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这样做,有利于集中必要的财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集中精力,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有利于逐步解决当前高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确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稳定高校招生规模的同时,要加强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毕业教育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种形式的成人和继续教育,为国民提供多样化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要严格规范高校办学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对办学条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要限期整改。领导讲话:周济部长谈教学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06年5月11日第一版)
(责任编辑:王奡娟)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周济部长谈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4月18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经验交流暨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周济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要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将教学评估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出席并主持会议。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到会介绍本校或本省评建工作经验,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延保教授通报了他所领导的课题组对2003-2005年100多所已评高校的调查情况。
周济部长在讲话中首先明确提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他说,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有好地发展,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明显提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教育教学、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稳步推进,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周济部长要求高教战线清醒地认识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教育教学投入不够,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等。他认为,当前要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发展节奏,把工作重点放到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他强调,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走质量立校、质量强校、有特色的办学之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周济部长指出,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高教战线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教学评估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充分肯定评估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正确认识评估工作面临的问题,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他进一步强调,要强化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到2007年底以前必须完成第一轮评估任务,通过周期性的评估,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质量更高、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评估方案,认真研究分类指导问题,特别是针对医药类、体育艺术类等特殊类型院校和部分重点大学,要更好地体现分类指导。要不断改进评估方法,突出考察重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评估成本,将原来规定的抽查近三年的学生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改为只抽查近一年的;同时,适当减少进校考察评估专家的人数和考察时间,努力减轻评估专家和参评学校的工作负担。要实施“阳光评估”,加强对高校平时教学基本状态的监控,建立并实施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与发布制度,使教领导讲话:周济部长谈教学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学评估工作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发布相结合,构建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将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和学校最终评估结论等上网,向社会公布,以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要进一步严肃评估纪律,杜绝弄虚作假,克服形式主义,切实维护评估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对在评估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做不合格处理;对于违犯评估纪律的专家,取消专家资格并严肃处理。要重视评估整改工作,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防止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学校的整改情况将是下一轮评估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要进一步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水平高、业务强、作风正、纪律严的评估专家队伍,特别是要做好专家组组长、副组长和专家组秘书的培训,努力保证评估质量。要加强评估工作的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人人了解、人人支持、人人重视评估工作的良好局面。
周济部长最后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委教育司局,要高度重视评估工作,做好评估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指导高校做好评建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实施。
北京大学等三所高校和江苏省教育厅在介绍评建工作经验时,充分肯定了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显著作用,一致认为,评估工作是国家为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各高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评估工作,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扎实搞好评建工作。通过评估,参评学校切身感受到,评估对于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增加
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炼办学特色,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优化校风、学风,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使学校的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使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评与不评大不一样,高校对评估工作是充分肯定的,也是支持的、赞同的和欢迎的。希望教育部今后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评估工作,使其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山大学李延保教授通报了对2003-2005年100多所已评高校的调查情况。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2003-2005年已评高校的主要校领导、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处长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部分评估专家。现已收回调查问卷497份,结果显示,96%的人认为开展评估工作非常必要和有必要,95%的人认为评估使高校日常教学工作更加规范,81%的人认为评估对教学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制体系的建立促进作用显著,认为评估对基本教学条件改善作用显著的占84%。其它方面,如认为评估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促进作用的都在50%以上。98%的人认为现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基本反映了高等教育规律,96%的人认为评估程序比较科学;99%的人认为评估结果是实事求是的,基本符合学校实际;对评估专家组工作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100%。调查结果充分表明,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评估指标体系也比较科学,评估方式可行,专家组工作卓有成效。调查中,大家还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对改进和完善评估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摘编自 周济文)
(责任编辑 高祥永)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编者按)高等学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这篇文章是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罗正祥教授的专题论文,阐明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供大家学习、借鉴。
从1956年建校开始,我校一直以“服务于国内无线电工业”、“服务于军队现代建设”的指导思想办学。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遵照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的指示精神,学校明确提出“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认真贯彻“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使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尤其是在电子信息行业有着良好的声誉。
资,校院共建面向高年级的体现学校专业特色的专业实验室,满足教学需要。自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专项经费,突出电子、信息学科特色,新建和改造了电子实验中心、数学实验中心、微机系统与接口实验中心、信号与系统实验中心等20余个基础实验中心和DSP技术与应用实验室、自动测试实验室等40余个专业实验室。新建成的实验室(中心)具有设备现代化、技术手段先进、实验项目新、综合性强的特点,满足了教学的需要,对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重大作用。
1.2 面向社会,建设高水平的“校企联合实验室”
跟踪技术发展前沿,面向社会,建设高水平的“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实现实验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学校整体优势争取了价值4475万元的国内外企业捐赠,分别与Intel、IBM、HP、Motorola、NI、TI、Agilent、ADI、三菱电机、Epson、联想、长城、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一批约50个设备先进的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双赢”局面。
1.3 充分发挥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结合学科布局特点,全方位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改革
学校依据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学科布局特点,自2000年以来,共投入9000余万元,构建4个层次的实验室群:面向全校的基础实验中心;面向各专业的专业实验室;面向部分专业与企业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及面向部分专业的重点实验室。同时加快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发和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
1.1 集中资金,重点建设
学校重点建设和改造面向低年级的、受益面大、投资效益高的基础实验中心;同时,选点投
• 5 • 专家视野: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工科院校学科建设水平及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截止目前,我校有42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面向部分优秀学生开放,同时也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基地,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1.4 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 加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发和建设,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近年来,我校狠抓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的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继续加快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仅2004年和2005年,学校共投入近100万元专项资金,立项建设了网络设备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16位单片机综合实验、药物对微生物生长、肌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等60余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项目,覆盖了60余门课程,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实验教学内容和体系,对加强我校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验教学体系和方法,相应设置了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应用实验及电子技术综合实验3门列入本科培养计划的电子技术必修实验课程,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向智能化、小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电子设计方法和手段也日新月异,如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计算机总线技术、软件平台技术(如各种仿真软件、虚拟仪器技术)等。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对工科学生加强工程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电子实验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实验中心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出了“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分层次、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工程实践训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建更好的教学环境。
2.1 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 根据我校“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所确定的“理论基础+工程训练”的教学体系要求,电子实验中心作为我校电子技术实验和电子工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基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确定了以创新意识培 养为先导、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工 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了“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五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分级分层、循序渐进,从基础到综合,再到设计与创新,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普遍认知规律和实验教学规律。其中,基础型实验主要为应知、应会等原理性实验,应用型实验为单元电路实验,综合型实验为单元电路组合或系统实验;设计型实验为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给定设计2.构建科学的层次化实验教学体系
我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约占专业总数的50%,学生数却占90%,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主要由电子实验中心承担。目前,中心每年面向全校25个专业的一万多本科生开出实验课程11门,每年完成约50万人时的工作量,服务面广、影响大。
早在90年代中期,电子实验中心即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进行了教学体系改革,改变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依附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电子技术实验能力等级考核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独立设课的“基础、应用、综合”三段式
• 6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要求,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设计课题;创新型则完全为开放式教学方式,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设计课题或项目。
针对电子实验教学的特点,设置以“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实验为必修内容,保留并规范了应知、应会的基础训练,丰富和完善了综合实验项目;在此基础上将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展“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教学,特别是,基于通信、电子信息、自动化等主要电子信息类知识结构,不断引进具有工程应用背景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重新制定了必修实验课程和选修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与重组。目前,中心开出的实验课程包括从基础型到创新型共11门,其中必修6门,选修5门;实验项目120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项目占总数的75%。
根据层次化实验教学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讨论式互动教学方法贯穿于实验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实验前,教师讲解有关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通过讨论式互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如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比较不同学生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2)开放式教学方法。实验中心创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实行全开放式创新教学机制,在教师指导下,做到实验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元器件开放。学校在场地、设备、指导、管理、政策、资金等给予大力支持,营造学生创新设计氛围,通过“校园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达到创新培养的目的。基于“开放管理控制系统”,实验室可以在教学计划未安排实验的情况下,向学生开放。此外,在实验课程时间内,学生没有完成的实验内容,可以在课余利用自己领取的工具、元器件等进行简单装配调试,给予学生更大的灵活性,实现课内外结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
(3)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对设计型实验课题,在给定设计任务和要求的情况下,学生从资料收集、方案拟定、设计与调试到撰写设计报告,实验教学各层次所含课程情况:
教学层次所含课程:基础型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磁场与波实验、电装实习Ⅰ、虚拟仪器基础实验;应用型电子技术应用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综合型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电装实习Ⅱ、虚拟仪器综合应用实验;设计型EDA技术、DSP技术、嵌入式系统创新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课题。
2.2 与时俱进,改革和完善实验教学方法
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强调学生实验过程的“自主性”。这种面向任务(Problem solving)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现场演示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进行演示;利用Agilent公司捐赠的高档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演示教学,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国外高档仪器。
(5)双语实验教学方法。基于英国引进的• 7 • 专家视野: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 “Feedback模拟与数字系统实验箱”先进教学平台,设计制作了全英文电子课件;教学平台在计算机的联机控制下,通过计算机上的实验操作软件提示(英文),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2.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开展实验教学和管理。
(1)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和各种工具软件的仿真应用 通过精心设计与制作的多媒体课次实验教学;同时,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化功能,实现了具有实时互动效果的远程实验教学,已在校园网上运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手段,增强了学生实验兴趣。学生可在宿舍等地远程登录访问,实现远程申请实验、完成实验(发送设置参数,接收实验结果的数据)、提交报告、在线答疑等,而且实验过程是实时互动的。
(3)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从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提高实验能力为目的,建立多元实验考核办法,如:基础与应用实验的“平时+笔试+操作”;综合与设计实验的“目标+环节+报告”;创新实验的“作品+报告”的考核方式。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学校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摆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从经费、政策等方面为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使我校的课外科技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3.1 校企联合,多渠道组织校内课外科技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其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利用我校与众多商家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内外知名厂商、公司的支持,在校内举办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如每年一次的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课外科
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原理、仪器操作、连线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各种工具软件进行设计仿真,如Matlab、Pspice、Multisim、虚拟仪器等,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设计参数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同时,这些工具软件也是工程应用中的常用工具。
(2)网络化远程互动实验。虚拟仪器的开放性、灵活性特点使其适用于从基础到创新的各层
技发明创造大赛、电子科技大学EDA大赛、电子科技大学“TI”杯电子设计竞赛、电子科技大学“亿利达”杯电子设计竞赛等丰富的校内课外科技活动。这些校内科技活动每一年都吸引了近4000人次的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广,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科技氛围,而且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以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龙头,带动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
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层次化教学的第五层(创新层),为电子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的创新教学发挥了有效的“第二课堂”作用。全年面向学生开放,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校范围内接受学生自带题目或到中心自选题目进行系统训练,中心将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经验安排相应难度的项目,进行分层次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后由中心教练组进行考核并确定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每通过一个层次的训练,将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这样,中心每一年能够选拔接纳400~500名学生进入实验室训练,经过1~2年的系统训练,该批学生无论是新知识的掌握、还是工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通过他们,也进一步带动了广大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营造了活跃
• 8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的校内课外科技活动的氛围。
3.3 积极组织学生多渠道参加国际国内各种竞赛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在继承参与面广、重点突出的传统基础上,还体现出综合性、创新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且成绩突出。仅2000年~2004年期间,我校学生共获得各类课外科技竞赛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省级以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奖60余项;省级以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90余项;美国数学
建模竞赛奖10余项,尤其是2004年,我校获得“OutstandingWinner”,是全球4个获奖队之一,也是本届比赛中唯一获得此奖的中国高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奖10项,且团体总分名列前茅,2005年获“优胜杯”。尤其是在刚结束的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中,我校荣获四川赛区14个一等奖,22个省级二、三等奖,8个全国一等奖,5个全国二等奖,获奖总人数排名在全国525所参赛高校中列第二。
(摘编自《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第2期 罗正祥文)
(责任编辑 高祥永)
索
引
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一般过程/候立松//辽宁教育研究(沈阳),2005.12.56~58
高校专业培养计划设计/毕家驹//比较教育研究(京),2006.1.22~27
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与工科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王正洪,陈志刚//中国高教研究(京),2006.1.29~31
回归工程: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江安凤,吴铿//高等建筑教育(重庆),2005.4.57~59
新升本科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初探/唐国华,易估斌//邵阳学校学报(社科版),2005.6.130~132
高校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曹宁宁,朱冬林//思想理论教育(沪),2006.1上.42~45
• 9 • 高等工程教育: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室实验及工程技术的训练尤为重要,它是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在工程技术领域里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基础和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许多领域科学和技术已经融为一体,工学领域里的多数创新实质上是技术创新问题。“创新思想来自于实践”,学校师资管理部门、教师、学生本身均要克服“动手、操作是低人一等”的观念,在研究生阶段也要强调这一点。加强工程技术训练、科研项目的参与和校外实习等等,更好地增强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科的特点首先是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并非仅仅遵循严格的数学规律,往往一个问题中包含诸如机械的、化学的、物理的等多种因素,很多问题需要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去分析和摸索;其次,工程领域里的研究、设计对象和目标必须考虑实际问题,即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工程技术知识和能力。所以,我们培养的工科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它是一个专业向各个方向辐射的主要基础,也是创新和发明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一个装置、一套设备,一个工艺过程或生产线的运动、控制等机理深刻理解,能综合应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去精心研究、分析,从工程实现的角度进行设计与具体制作,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特别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要结合实际,要有实际实验和制作过程,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与此同时,还要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我国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塑,在大学教育逐步向大众化过渡的进程中,工程教育面临着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巨大变革的形势。但不变的事实是:大学的工程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同时,大学又都是直接参与工程科技的研发、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工科教育的主体是工程教育,根据学校定位不同,不同层次学校的工科教育侧重点必然有所区别,或重在工程科学或重在工程技术。这种侧重状况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均普遍存在。就总体而言,当前重视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工程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学生数量加大、面向市场就业的特点明显,而师资队伍较为有限,并有不少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经验、工程能力的现实条件下,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尤显紧迫。有不少人甚至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担忧。那么,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质量观并如何保证呢?
一、工程教育质量要坚持基本原则不变前提下的多样化质量观
无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和变化,工程教育中一些最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如注意加强数理与工程科学等基础教育;注意实验室实验及工程训练的重要性;关注人文素质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将人文、经济和文化艺术教育整合进去;不断改革课程和教学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其中,注意实验
• 10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其最大特点是学生来源素质和层次差别大。要完成不同层次的生源的培养任务,必须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培养目标多样化;质量标准多样化。前两个问题属于教育体制的问题,后两个问题则学校完全能够解决。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样.既能实现精英教育的目的,也能提供大众化教育的质量保证。
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大都偏重于高等工程科学和理论的教育,他们所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及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基本上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在公司或企业内完成的;教学型大学一般都以工程应用技术的教育为主,但对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方式多种多样。在我国,除个别国有企业(如宝钢)采用几年的岗位技术和技能培训后正式上岗之外,多数企业或公司要求接纳能够直接上岗工作的毕业生。由此,亦逐步形成我国人才市场对工程专业的学生要求。从目前情况看,多数大学没能做到这一点。在这类大学中,德国处理得比较好。他们是以延长学制的方法解决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他们强调在学校内完成工程师的训练;大学学习阶段非常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就读期间企业就介入和渗透到培养过程中去。美国的一些大学在工科教育中开始引用工程专业鉴定标准,将专业工程师资格认证与注册模式作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有些世界一流高校,也在力求改变过分偏重工程科学的倾向,强调工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出了“回归工程”的口号。其内涵是在制造、设计、工程管理等专业性
很强的领域人才培养,重新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要求。
二、工程教育体制要走多样化的道路
作为发展中国家,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时面对的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现实社会,一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二是同一个产业内部发展层次的不平衡。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东部和中西部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上差异较大,东部的大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等,已经接近一些发达国家,象宝钢集团一类的现代化企业,在人才的培养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相对成熟的模式。宝钢集团对新进厂的大学生采取三年不定岗,按照“一年强化、两年充实、三年分流”的方法开展培训,深化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也就是说,工程师的工程能力的培养完善最终可以在企业中间完成的。但是,我们还有大量中小企业、乡镇企业,他们需要的大学生,希望到工厂马上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希望毕业生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就是我们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国情。面对这种区域不平衡和企业发展层次的不平衡,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这是中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的一个特定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面临的任务是要在四年的学制内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工程能力素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我国的高等工科学校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实现工程教育多样化的关键是国家和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能否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和专业特点,采取灵活的学制,灵活的收费,科学地设置教育教学环节和内容,以实现工程教育的多样化和教学质量的多样化。
• 11 • 高等工程教育: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
三、工程教育过程薹强调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一是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规格;二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前者是一个教育培养目标问题,后者是一个人才培养过程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认识是:面向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在业务方面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在专业上有特长,还要对整个工程可能涉及的学科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善于综合判断,整体优化,并在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但是,面对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多数高等学校在培养过程中表现出办法不多。在诸多的问题中,核心问题是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落实问题。
首先是教师问题。教师的工程能力是培养工程类学生的根本保证。而目前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经历或工程经验的寥寥无几,大批年轻教师硕士和博士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他们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却明显不足。近几年扩招引起的师资的缺乏,在客观上不容许新教师经过工程实践的锻炼后上岗。在体制上,我国大多数高校中,把工科教师队伍分为实验教师和教师系列两个队伍。多数学校对这两个队伍的用人标准、待遇等很多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其后果是:教师不用进实验室,提高不了实验技能和工程技术水平,实验室教师进不了教师行列(更没有进修机会),提高不了理论水平(多数学校对实验室教师的学历要求也不高)。年深日久.教师对新技术、新产品感觉就变得很陌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而实验室教师则逐步变为实实习无法安排,有些学校甚至让学生自行实
验工了。因此,工科的实验室应与学科融为一体,统一管理,这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其次是实践基地的问题。近期对工程实践环节的质量跟踪表明,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训练有弱化的趋势。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系统缺乏承担这种教育的一种机制,工厂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承担培训的人员,现代化的大生产使学生难以直接接触工程对象等等。
第三是观念的落后。按照传统的方式安排学生实习,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在某一个工厂,进行工艺流程的了解和分析,一切采取“包”的方式,实际上四年级的学生是一种“准人力资源”,可以在一些工程问题上有所作为;仍旧按计划经济模式思考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利益机制设计上缺乏引入市场杠杆作用。
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必须着重强调:
1.坚持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
探索学校和产业系统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结合点,着重从办学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来寻求结合的中介面,开辟在产学合作中联合培养人才的道路。学校要树立以。面向企业为主”的基本指导思想,形成几个或十几个长期合作和联合培养的产学研联合体,这样,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工程训练就能有可靠的保证。
2.积极建设校内实习基地
保证工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要有良好的工程技术培养环境。计划经济时代,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大学生的实习。而现在的企业不允许大量的学生进入工厂实习,更不允许学生参与生产。学牛的实习要自己想办法。很多学校的学生习,其效果可想而知;解决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
• 12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途径首先是建设校内实习,实验和科研基地。而建没校内实习,实验科研基地,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否则,建立起来困难运营起来更加困难,弄不好就成为学校的沉重负担。基地的建设泞先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学校要给实验室充分的政策,让其滚动发展。比如允许实验窜对外开放,创造产品生产效益,以生产养实习等。
对一些发展好的专业或技术领域,学校可以大胆投资建设,并制定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创造性和工作的主动性,让投资发挥效益,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这种良性循环一灶形成,就为与社会和企业合作创造了条件,而我们的研究成果或成熟的技术将成为与企业沟通和合作的桥梁。而与外部企业和社会广泛合作又将为高等工科实践教学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解决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问题就将过去的被动将变为主动。
3.切实提高工科教师队伍的工程技术能力 在一所高校里,专业教师间的水平差距实际
上体现在科研能力与工程技术能力上。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一般来洗讲课生动。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讲同样的内容用时少,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方能“随心所欲”,能够做到“名师出高徒”。对这些名师来说。他们能按自己的风格培养出自己的“徒弟”或”门派”。反之.对缺乏科研能力或没有科研或工程经历的教师来说,讲课往往“照本宜科”,课时总是不够,尤其是实验,实践教学的指导方面起不到”师傅”的作用,要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务必强调教师进实验室,直接指导实验,尤其是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在指导实验的设计和调试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实际动T-能力。应该恢复过去教师“下厂锻炼”的机制,新教师应该到企业对应的工程技术岗位上实际锻炼一段时间,培养自己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学校周边企业集中的大学,应该积极尝试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当兼职教师的做法,他们可以承招实践教学和一些专业课,逐渐成为学校和企业联系的纽带。
(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3/4期 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 李正熙文)
(责任编辑 高祥永)
索
引
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刘永华//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抓好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张 莉//中国高等教育,2004.15-16
• 13 • 高等工程教育: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与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
与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编者按)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依据、运行实施、保障机制、基本特点和实践效果五个问题。
实行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立足校内工程教育环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相结合(简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而培养学生强烈的工程意识、专业意识,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行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和认识论,以及教育心理学的认知理论。通过重新构建一种“专业认识实习(见习)——实验教举——现场教学——基本工艺操作训练——课题设计——专业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技术服务(生产实践卜—顶岗工作(毕业实习)——课题研究(科研实践卜—毕业设计——市场开发(科研与生产的结合)邀样一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递升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基本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1.建立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背景与依据
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适应基层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生产工作第一线需要、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其毕业生主要去工业、工程第一线,从事制造、施工、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有较高的基本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实行产学研结合,是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出专业特色的必由之路。只有实行真正的产学结合,才能创造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工程现场环境中得到综合训练,从
2.产学研结合模式的运行实施
2.1 建立以知识应用为目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新的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产学研结合模式运行实施的重要内容。包括调整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专业教学计划,改变知识传
• 14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授方式等内容,使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基本素质、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工作能力的培养这条主线来进行。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重视公共课、保证基础课、加强专业课、增加选修课、增开辅设课,精选教学内容,渗透工程背景,面向人才市场,适应未来需要。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既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也不刻意追求理论的深度,删除部分理论性较强而实践中少用的课程、通过对课程的重组和整合,在适度拓宽学生知识口径的基础上,着力进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教学科研和生产(技术服务)打好基础。在教学方法上和手段上,针对课程的特点,采用现场教学、CAⅡ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教师积极探索启发、引导、讨论等教学方法,努力形成较为独特的教学风格。
2.2 加强实践环节,强化能力培养,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巩固并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建立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在实验教学上,适当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应用性、设计性实验。在实习教学上,开设专业认识,建立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强化课程设计,达到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目的,使学生得到实际工程环境的初步训练。为培养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工程现场工作能力,使学生得到实际工程环境基本技能训练,安排生产实习,针对实际需
要深入到生产、科研、应用第一线,进行生产、实践、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完成顶岗实习之后进行毕业设计,分布在校内外实践基地或课题所在单位,由基地(工厂)和学校的专兼职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完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
2.3 开展学术交流,引导参与科研,面向市场开发,培养学生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学术水平,营造浓郁的学术气氛和科技文化氛围,经常性的组织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就前沿技术、学术争议的问题等进行研讨,聘请校内外学科带头人和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全校性学术讲座,让学生能够迅速了解技术的最新进展。
为适应改革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有选择的与国外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导、吸收学生参与科研面向国际市场开发。同时,吸收部分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切实提高其课题设计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培养其面向国际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除组织实验与实践教学外,还要结合第二课堂教学采取措施:一是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学业优秀的学生相对固定地安排在校内基地参与科研项目开发,二是选拔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实验室、实习室的日常维护等工作;三是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对学校承接的实际生产一线工程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技术服务。
2.4 以教学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
• 15 • 高等工程教育:地方高校产学研结合与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探索 实现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产学研三者各自的功能,任务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要把握好三者之间关系及其度,并使其在教学
运行过程中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在产学研三者中,教学始终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生产和科研则围绕教学发挥作用。就生产而言,其技术要来自专业,因而能够为教学提供实践对象和条件,能够真刀真枪地实施实践训练任务;生产过程和生产组织要配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各个环节实习和实践计划规定的任务,逐项训练学生。
科研工作要结合市场的需要,研制新产品,推广新技术、要求深入到生产、工程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这些方法要体现到教学中,科研的成果要渗入到教学内容里,为教学补充新知识,使教学内容不但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而且有所超前,引导社会的技术发展,发挥教育塑造未来社会的职能。
在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三结合过程中,教师既要教课又要承担科研任务、参与生产(技术服务),这就要求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育人要求。
学生除了要完成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必修理论课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外,还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践课选修。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及将来工作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从而在多能的基础上加强一专。
为使该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和运作,建立产学研结合与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开展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各环节活动。任务是研究、解决和协调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定期组织专家对产学研结合的业绩进行考评,负责对校内教学改革试点的研究实施和校外实践教学的协调等工作。
3.2 条件保障
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实完善实验装备条件。二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稳定的条件和良好的实习基地,是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三是加强工程教育环境建设。特别注重在全校营造一种工程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专业与工程意识。四是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育人关系,满足实践环节教学的需要。五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过“三关”(即教学关、科研关、工程关),以适应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改革。
3.3制度保障
为保证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进行,确保试点成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障制度和鼓励政策。
4.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基本特点
4.1 教学计划的特点
该模式教学计划的特点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运行的三阶段中都安排了理论教学(知识的学习)、科研训练和生产实践三个教学环节且有机穿插进行。课堂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辅以必要的随课实验,分成多种知识模块,多种模块循序渐进,互为依托地分布3.产学研结合模式的保障机制
3.1 组织保障
• 16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在三个阶段中进行。
4.2 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的特点 学生参与科技开发活动和接受科研训练是该模式的又一特点,分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进行。计划内部分为合格教育部分(必修),是科研训练的主体,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接受训练并达到基本要求。这部分分散在培养方案中的三个阶段,主要是文献检索,科研基本手段训练和设计性实验、实习等,主要目的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科研的必要手段与工具,培养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计划外部分主要是贯彻因才施教的原则,创造条件使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获得提高机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主要形式是利用计划外的课余时间,依托校内实习基地、实验中心和校外实习基地进行。
4.3 学生参加生产(技术服务)的特点 学生参加基地生产(技术服务)也分两种形式,一种是计划内的生产技能训练和实际工作能力训练,即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对全专业的学生从基本技
能训练开始逐项升级到专业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另一种是计划外部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或假期参加实习基地生产、维护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方案更趋于合理。
5.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5.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的就业路子
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实践,毕业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对工作的适应能力明显加强,学生的就业渠道得到拓宽。
5.2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师通过参加科研课题和生产项目,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既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又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教师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改革,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开发和素质教育都上了一个台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5.3 促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产学研结合的实施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模式中对教育教学各要素的合理配置要求,并对人才的目标定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人才质量评价、培养途径、教学管理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索,使
(摘编自《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第7期 刘永华文)
(责任编辑 高祥永)
索
引
新体制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郇晓东//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
• 17 • 新建本科院校:略论新建本科院校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略论新建本科院校
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编者按)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尤其要从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入手着力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文章结合高校实施教学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实践经验,从ISO9000标准质量认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四项途径和方法展开论述。最近周济部长强调“教学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以,对于研究和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自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战略方针的调整和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增加,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98所高等专科学校先后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如何顺利实现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换,如何从本科教育的要求出发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如何提高本科层次上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建本科院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其中,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更是这些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的管理问题。
近几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与扩大的形势下,ISO9000标准质量认证在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对运用这一标准质量体系对教学环节的过程控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教学管理相当薄弱[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0年1月专门就我国各类学校的达标问题召开了研讨会,提出了教育领域引入ISO9000标准的意义,在会议上一些专家指出:“教育领域引入ISO9000标准,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ISO9000标准的基本思想是:质量管理形成于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必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2]。它是一种采用“过程控制”的手段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方法。高等教育属于ISO9000标准的适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学系统既符合ISO9000标准中“组织”的含义,也符合ISO9000标准中“产品”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许多工业体系中的新管理程序,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
运用ISO9000标准进行质量认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施ISO9000标准化管理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ISO9000标准的全面性、全员性、全
• 18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程性、预防不合格和持续改进特性,可以使教学质量得到基本保证;
2、借鉴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构建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可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质量意识;
3、通过程序文件和质量记录,从软件上完善和规范学校管理,保持其责任的可追溯性;
4、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研究型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素质及能力,便于他们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质量的管理;
5、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通过细致的量化指标可以形成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自律机制;
6、通过标准化质量认定,可以保证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增加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满意度,提高专业和学校的办学声誉。
国际上对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体系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已经有不少先例。
如英国曾在1987年颁布了BS5750国家标准,该标准是将ISO9000标准完全移植到教育领域的认证规则,并且在几十所英国高校得到应用。1991 年5 月,英国斯坦威尔学院在英国第一个获得了 BS5750 质量标准认证。此后,一些从事专业教育的第三级学院也陆续获得了认证。英国的沃尔沃汉姆普顿大学把按照 BS5750 标准建立自我保证体系作为建立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的第一步。到 1998 年底,英国已有 26 所大学按照 ISO9000 系列质量标准在高等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经验。将ISO9000标准引入教育领域,对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能够起到原来各种办法不能替代的作用,便于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将ISO9000标准引入教育领域,将会使学校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应该说,国外在应用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体系进行教学管理方面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如
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监控、教学质量的量化评估与标准认定等,都可以结合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加以借鉴。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也有一些教育机构和高校应用了ISO9000标准,来加强对于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青岛船员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山西国际商贸学院等。大连海事大学承办的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吸取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管理思想,并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提出了高等教育产品的定义和特性。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出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将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科学地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这是国内高校借鉴国外标准化教学质量管理经验,比较早地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改革的尝试。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不足,德州学院在实施教学质量的标准化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关的探讨。我院经济管理系从2004年开始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试点系,探讨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并制定了相应的监控指标体系。该系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大纲、教案、讲义、教学课件、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考试、实验十个教学环节,实施过程控制和质量认定,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管理效果。我们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深入学习理解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管理思想的基础之上,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学实际,研究提出适应该类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化目标、规格和特点,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认定
• 19 • 新建本科院校:略论新建本科院校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的标准化认定体系;
2、在研究探索影响新建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依据ISO9000标准的要求和系统方法,设计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要素与结构,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模式;
3、在深入研究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主要质量控制点、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借助ISO9000标准的过程管理思路,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方法与管理制度;
4、在研究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之上,研究探索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结合的途径,力求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结合为一体化的管理系统,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规则。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谋求形成一套符合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实际和教学规律,具有自我管理、自我诊断、自我改进的能力,且易操作、可借鉴、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这一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将会极大地改善目前我院教学质量管理仍然处于经验型和粗放型阶段的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化管理的水平。
运用ISO9000质量认定标准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关键是要解决好如下技术问题:
1、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分解、质量体系要素的认定、质量要素的量化标准与评价指标等;
2、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结构的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管理方法设计、主要质量监控点设计、质量控制标准的计算规程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整体结构设计等;
3、把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质量监控体
系中合理地融入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形成监控与评价相互配合的实施方案;
4、制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方案,并保证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进行有效操作;
5、将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成软件,使管理过程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程序化、网络化管理。
同时,我们在探索中感觉到,采用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进行管理,所遇到的最大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将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际应用于具体的教学管理过程。ISO9000 标准质量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意味着学校要建立涉及教学方方面面的制度,为了保持管理的可追溯性,学校要制订大量的教学管理文件,要日复一日地作管理记录,而且涉及学校全员教师。有一所学校为了落实质量管理体系,就建立有 187 种记录表格,由此带来的管理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这种繁重的管理工作,要靠一支具有优良的管理素质和敬业精神的管理队伍来完成,而建设这样一支管理队伍则是高校能够成功把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用于管理实践的重要保障。二是如何把标准化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提高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统一在一个管理模式中,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是一种主动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ISO9000 质量体系是一种刚性的管理体系,其中缺少弹性因素和人性化因素,这种管理方法,对于生产组织要求严密、精确的企业是十分有效的,但学校是知识分子荟萃之地,对于高校来讲,学术自由又是其灵魂,在这样大的工作量和如此来势凶猛的管理压力之下,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受到保护和有效发挥,就成为管理者需要认真解决的• 20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重要问题。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对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认为,这种转化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来研究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在教学管理领域的转化问题,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哪些因素是可以运用刚性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哪些因素是刚性手段所不适用的,需要用人性化的方法来解决。要把标准化管理同师德教育有机结合,在管理的同时培养教师自觉的质量意识,通过师德教育的渗透,调动教师主动适应管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第二,针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要求,对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进行有选择的梳理和择取,把那些能够适应高等教育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精神与内容合理地分离出来,然后同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实际相结合,构建适用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控体系。第三,要做好与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相配套的制度化建设,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管理制度既要具有规范化、科学化的性质,又要适应人性化的要求。这些管理制度既能够从总体上宏观涵盖整体教学过程的管理,同时又能够分环节、分层次地对教学过程各个要素进行具体的监控。第四,要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要教育我们的管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与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从以往经验型、粗放型的管理转变为研究型、精细型的管理。同时,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知识结构,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技术与手段,适应标准化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按总体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换,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市场化也在不断走向成熟,高等教育的“卖方市场”终将被“买方市场”所取代,学生和社会对于高校办学能力与水平的认同将会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极为关键的因素,而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则成为学校能否获得这种认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标尺。可以预计,今后学校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新建本科院校如果要在激烈的教育资源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必须加强科学化管理,用优质的教学质量来保证自己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学管理中运用ISO9000标准,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我们这类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水平的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法。尽管在这方面,国内到目前为止的探索与研究经验积累还较少,体系构建还不十分成熟,在一些环节上还须进一步的完善,在管理实践方面也还需进一步加强开发其应用功能,但是根据一些高校和我院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证明,构建标准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实际应用于教学管理,对于增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保证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实能够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推广价值。
(摘编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2006.3.13 季桂起 张秀琴 相子国文)
(责任编辑 高祥永)
• 21 • 新建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透视及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透视及策略
(编者按)青年教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该文章出自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时期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05Z199)。作者丁杰是黄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
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颁奖大会上,周济部长说,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教育要振兴,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青年教师是重点,因为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创造的最佳年龄,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是振兴教育事业的希望之所在。但是,由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开办本科教育的时间不长、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和办学经费更为紧缺等多种原因,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比起部属或省属重点院校来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一项事关高等学校发展全局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分严重,5所学院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分别为28%、29.2%、32%、35.6%、38.8%,而现在一般高校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均在50%左右,有少数高校已达到了80%以上。由此可见差距相当之大。此外,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专科学历教师,专科学历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合格学历,因此,学历达标任务重。
2.拔尖人才数量少,与青年教师占绝对优势的现状不相称
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中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普遍较少,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在青年教师中所占的比例很低。被调查的5所学校比例平均只有13.2%。此外,青年教师拔尖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后劲,突出地表现为读博士研究生数量较少,主持重大科研项目的甚少,出国进行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更少。至于“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级荣誉和奖励更是无人问津。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透视
1.学历层次低,学历达标任务重根 据对湖北省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调查,其青年教师(≤40岁)队伍学历层次低的问题十
• 22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这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绝对优势的状况是极不相称的,与部属或省属重点院校青年教师成果丰硕、晋职迅速的态势相比差距较大。
3.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欠缺,无益于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青年教师都是经过严格考核进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他们的理论基础比较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合理。但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因此缺乏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动手能力较差。这种状况无益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定位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4.缺失爱岗敬业精神,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些青年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在精力上隐性流失严重,备课不认真,上课得过且过,教案缺乏新东西,更有甚者上课无教案,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或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还有的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捧的是教师的饭碗,打的是个人小算盘,校内养精蓄锐,校外满头大汗,将个人的主要精力放到了校外,而将本职工作当成了“第二职业”。
5.学术氛围不浓,热心科学研究的人数不多
从湖北省5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十·五”期间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情况看,参加者占青年教师总数的比例平均仅20%,可见青年教师普遍参与科学研究尚未形成气候。从承担科研项目的总经费和项目的级别来看,也远远不如其他院校。与一些重点或名牌高校青年教师科研项目多、经费足,有时一个项目经费就上百万元相比,差距更是大得惊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术氛
围明显不浓厚,突出地表现为学术活动开展不够,邀请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的知名专家、学者少,校园里缺乏学术信息交流的浓厚空气。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的归因分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方面;既有整个“大气候”的影响,又有“小环境”的因素,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不足,是制约青年教师培养、引进和科研的瓶颈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投资渠道少,主管部门经费投资额小,自身创收能力差,加上底子薄,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升本,学校经费主要投向于大规模的基建,用于师资培养的经费便可想而知。在“十·五”期间,湖北省相当一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每年用于师资培训的经费都不过百万元,远远不能满足青年教师培养的需要。在完成升本任务以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都把有限的资金向师资培养方面倾斜,但和老牌学校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另外,由于学校福利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较差,加之地理位置较偏僻等多种原因,学校也难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即使自己培养的优秀青年人才也难以留住。再者受科研经费所限,青年教师在学术上很少走出校门,缺少参加学术会议和联合进行学术研究的机会,对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了解不多。
2.青年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均处于专科向本科的转型时期,校内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尚不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未能落到
• 23 • 新建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透视及策略 实处,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使得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在对青年教师的管理上不够严格,对于发现的问题不敢真抓、动硬,在对青年教师的考核中,缺乏量化的指标。岗前培训制度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院校没有坚持开展岗位培训,有的院校即便开展岗位培训却流于形式,使不少青年教师缺乏对高等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一到学校即走上讲台,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有损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同时,学校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上力度不够。比如在职称评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只注重论资排辈,对青年教师没有扶持政策。这些都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极为不利。
3.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受到了很大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更深。在一部分青年教师中表现为理想目标的实际化、价值理念的实惠化、道德观念的自我化,重利轻义、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他们把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视为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此,导致他们事业心、责任感较差,对教学工作不投入,对教学内容不认真钻研,对教学方法不认真研究。
4.青年教师自身面临的负担和压力使他们忽视思想素质的提高
目前,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第一线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他们大部分一毕业就上了讲台,面临压力相对较大、任务较重。青年教师往
往处在急迫的成才心理下,在学历、职称、承担新课任务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压力。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也相对较大,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工作的负责。在教学中,大量的课时压力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其他方面问题,也往往容易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造成师表意识的淡化。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力争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忠诚党和人民的高等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勤奋敬业,为人师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还必须进一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
1.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加强领导和管理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党政领导要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定期召开党政会议专题研究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同时校系各级领导还要从政治上、业务上、工作上和生活上进一步关心青年教师,理解青年教师的困难和要求,并深入到青年教师中去调查研究,感受他们的苦怒哀乐,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适时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有关职能部门要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在制定系主任任期目标制时,明确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好坏作为衡量其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
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唯有高度重视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层次,才能增强师资队伍的后劲和活力。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大力鼓励本校青年
• 24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教师攻读定向研究生。要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让广大青年教师切实感受到高学历能带给他们优越的社会地位、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低学历则难以成就事业,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机,从而调动其攻读研究生的积极性。其次,要制定相关措施,要求学历层次较低的青年教师要在一定的年龄段内必须报考定向研究生,进一步增加其压力感。第三,千方百计引进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严格控制引进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通过把好“入口关”来提高研究生学历的比例。第四,积极参与“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公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已经启动。从2005年开始,每年将有5000名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获得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参与这个项目,力争成为该项目的签约院校。在搞好青年教师学历培训的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新进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
3.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让青年教师带好学生实习。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让他们接触实际,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或独立申报科研课题,或安排给老教师当助手,在广大青年教师中形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浓厚风气;三是制定相应措施,要求青年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在实验室工作两至三年,既参加实验室建设,又提高动手能力;四是有关院校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让青年教师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开发活动。
才
4.建立开放式管理机制,加快培养拔尖人
由于青年教师群体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普遍较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打破常规、封闭、僵化的旧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开放式管理机制,优先培养一批拔尖人才,才能带动整个青年教师群体奋发向上。首先,学校应认真选拔培养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在选拔中要有严格的选拔条件、透明的选拔程序和富有感召力的优惠培养政策,并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对少数拔尖人才要重点培养、重点投资,使他们尽快切实起到带头羊的作用;其次,学校应设立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重奖拔尖人才和有功之臣,并在住房、解决两地分居以及配备必要的教学、科研仪器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对青年教师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者给予版面费或出版费资助,对获得优秀论文(专著)奖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再次,对选拔的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要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严格培养,严格考核,奖优汰劣,以确保培养质量。在激励先进,倾斜重点,稳定和培养一批优秀拔尖人才的同时,还要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和流动调节机制,对部分学术水平不高,发展潜力不大,敬业精神不强的青年教师进行及时流动,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教师队伍充满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在这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学习和借鉴一些名牌重点高校先进的经验。如清华大学早就提出了“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让人才在流动中升值”的观念,同时实行“非升即转”、“非升即走”政策(青年教师达到可以晋升讲师的规定年限时,三年内未能晋升即取消晋升资格,应调离教师岗位或调离学校,任中级技术职务10年内不能晋升副高
• 25 • 新建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透视及策略 级职务者,亦应调离学校或调离教师岗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整个青年教师群体彻底打破“一潭死水”的局面,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创造有利于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
5.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培养环境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投入、不断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对教学硬件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科研基本条件,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学校工作留人、事业留人的根本。与此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要注意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尤其是住房条件和生活福利,使青年教师觉得在学校工作有干头、事业有奔头、生活有甜头,激发他们敬业爱岗之情。
6.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教学局面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通过大力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案展览、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观摩等一系列活动,调动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试行学分制,逐步向教师挂牌开课,学生自由选择教师等方面过渡,迫使青年教师刻苦钻研,在激烈的竞争中拼搏进取,提高教学质量。
7.严格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导师培养制度,为青年教师配备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术民主、工作能力强、积极热心的中老年作为培养导师,以充分发挥他们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传、帮、带作用。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方法和途经,努力培养青年教师为人民服务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勤奋好学与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治学严谨与执教认真的科学精神。
(摘编自《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丁 杰文)
(责任编辑 高祥永)
索
引
新建高校特色应关注代价问题/刘理//中国高教研究,2006.4.40~43
刍议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布局问题/郑建敏,吴宝瑞//中国高教研究,2006.4.50~51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思辨与定位/荆光辉//中国高教研究,2006.4.48~49
• 26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辽宁高职教育:“十一五”期间将 围绕四个方面开展九项工作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观念、体制、机制创新,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大批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
工作上的总体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引导学校正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三是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四是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宏观指导。
围绕以上四个方面,今后一个时期将主要开展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引领全省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十一五”时期将在评估工作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到2010年力争建成10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争取其中5所建成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这5所中再争取几所进入国家“卓越工程”。
⑵实训基地建设。“十一五”时期争取20~30个项目成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杨为群副处长在全省“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 王奡娟)
目,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⑶示范专业建设。目前,辽宁省70所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共有1 300个专业点。争取到2010年建设100个省级示范专业,力争其中20个成为国家级示范专业,形成国家、省、校有机结合的示范专业体系。
⑷精品课程、教材建设和教改立项工作。目前,辽宁省有86门省级精品课,其中12门为国家级精品课,争取到2010年建设150门左右省级精品课,同时再争取20门成为国家级精品课。“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对于精品教材和教改立项工作也将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⑸师资培训。师资培训应该成为今后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从今年开始,省里将加大师资培训工作力度,统一组织高职院校教师到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培训费用及培训期间食宿费用将由省财政统一支付。
⑹促进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并重。⑺成立专业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⑻加强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⑼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程。
• 27 •
产学合作教育三题
产学合作教育三题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当前阶段,已逐步形成高校校区、经济园区、社会社区三区联动的链环,大学承载着国家意志和社会责任,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着眼于所在区域,解决社会问题成为办学的基本共识,于是,产学合作教育也向纵深发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被提上了重要议程。本文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基本理念,即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创新。二是基本前提,即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准确定位。三是基本运作,即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运作是柔性合作。
结构。最后要考虑社会进路,学生掌握了基本技能,能进入社会的哪个行业。这种有效形式体现了产学合作教育的地位。讲课程设计,讲学分组合,讲证书进路,讲社会准入,这是一个认知方向和操作方向。
第二是功能。怎样认识合作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功能?一方面它促使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它充分推进学校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说工科院校是技师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那么什么是技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什么是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摇摇篮的教师是否具备这些技能?合作教育通过营造工程环境和工程背景,塑造教师的工程素养,拓展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工程能力和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它通过有效管理形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产学合作教育给我们一个基本思路,那就是确立主攻,丰满两翼,激活两脑。让学生的专业主攻方向明确,职业岗位能力的主攻方向明确,在合作教育过程中,不断地丰满两个翅膀。翅膀有很多羽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就是其中的一根根羽毛,还有对社会的认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及团队协作精神、成本核算、市场分析等等能力,构成完整的两个翅膀。通过产学合作教育,学生左右脑同时开发,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得益
一、产学合作教育的创新
首先,教育创新体现在认识创新上 如何认识高等教育的产学合作,我认为: 第一是进路。产学合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尤为重要。因为高职教育首先可以归位于基于职业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归位于基于职业导向的定单培养。于是,产学合作教育就成了很有效的教学形式。讲教育路径,或者说发展思路的话,首先要考虑课程进路,要做好课程设计,要有课程模块、学分模块,考虑学生学了什么模块,拿到什么学分。然后要考虑学生的证书进路,有了模块组合、学分组合,学生能拿到什么证书,多证书构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 28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彰。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水平训练,这一水平训练基于一个理念,犹如哈佛大学提出的观点,即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不久就会忘记,但是经过训练的技能是忘不掉的。高等教育应该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提供这样的水平训练。
第三是结构。开展合作教育有几个要素的组合:一个是“产”,是行业企业,合作教育需要企业集团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一个是“学”,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探索,形成主体的力量;而政府要出台政策和推进运作,形成运作平台和保障体系,这就加了一个“官”,官产学联合才能有效地把合作教育搞好。还要讲一个“联”,通过中介组织联络,把几方联合在一起,把合作教育的事情做好。比如专门协会、行业协会,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上海产学教育合作协会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合作教育是一个特定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由此而引发的教育形式就是校社联携、校企结合、国际合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联系世界合作教育的趋势,不断推进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实质性的改革和运作。
其次,教育创新体现在思路创新上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应该有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由四个层面组成:一是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二是以模式构建为重点,三是以内涵建设为动力,四是以建立机制为突破口。必须高度认识这四个层面,这既是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思路,也是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运作程序。与任何教育教学改革一样,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理论探索和理论指导必然先行。当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教育创新条件下的产学合作教育、世
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条件下的产学合作教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下的产学合作教育、终身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产学合作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重点是要构建模式,而模式是多元化的,基础的有三大类:“工作学习交替模式”,即学习一段时间,去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来学习,形象的比喻叫“三明治”。还有“课程教学分段模式”,按教学内容要求学习以后到企业见习,回来再学习后再去实习,多次工学叠加,形象的比喻就是“巨无霸”。再有,可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产学结合是全程的,合作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可以用“必胜客”来类比。各种模式我们都有试点,都有探索,而产学紧密结合,有实质性的项目合作是关键、核心。要考虑内涵建设为动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都要考虑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内容是重中之重。不同专业的合作教育,教学要求和实训要求需非常明晰,要有行业标准的导入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引入,关键是制定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结合点,和企业联合在一起。当然,做好这一点必须以建立机制为突破口,处理好产学合作过程中的关系,通过项目执行建立双赢机制。比如双向的研发基地、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系统、与行业紧密相关的专业试点班等。
再次,教育创新体现在运作创新上 运作首先要明确社会根据,据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上海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10%左右适应在外企工作。另一项研究与之相佐证,本土人才难以跻身跨国公司核心岗位主要有几个硬伤:一是外语水平弱,二是应用
• 29 •
产学合作教育三题 技能弱,三是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弱,四是跨文化认同度弱。这恰恰是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的规格不足。通过合作教育,恰恰能够弥补这种教育缺陷,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根据。高等教育应该探索教育的实践模式,这个实践模式应该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在上海讲得很多的一句话,就是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对相当多一批学校来说,地域上校企融为一体,上海的几个高校集群与产业布局相融相托;办学上产学研构成一体,学校和企业共建孵化基地;人才上校企联为一体,学校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围绕发展目标和发展项目互聘人才。学校的定位是与区域发展对学校的需求密切联系的。定位的落实一定要完善管理体系,产学合作教育是综合的教育改革项目,高校的科研力量和智力资源要输出,企业的智力资源要融入,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需要政策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项目的敏感快捷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投入。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定位和大学定位的发展,产学合作教育必须找准发展的位置。产学合作要建成着眼企业技术创新的教育家和着眼教育创新的企业家的联盟,既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又占领教育创新制高点。
第一,合作主导定位
高校面向社会是与行业相互作用,与企业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以他方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也就是要以行业需求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中心。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改变被动的状态,关键在于提高产学合作的组织化程度,构建有效的产学合作动力机制。高校融入社会,关注和投身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不断从社会中获取国际化本土化的信息资源,获取更多的有效需求;而且为社会提供知识贡献、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提供高水平高技术的科技成果和文化成果,增加有效供给和集成供给。高校竭诚为社会服务,坚持实用性教学及应用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相结合,培养人才及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增强大学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人才规格定位
有学者说过,“伟大的城市,自然要有伟大的大学”。而伟大的大学理所当然要为伟大的城市培养推进城市发展的合格人才。每个城市都有其特需规格的人才。人才规格要根据地方的社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布局和发展背景,以及产业的技术群领域来定位,合作教育必须围绕人才规格而展开。有研究报告指出,判断优秀大学的标
二、产学合作教育的准确定位
在上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企业是创新主体,在当前自主创新能力尚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下,资源互用、优势互补成为产学合作的主要内容,校企联合创新的作用凸显出来。企业既居于合作模式中利益获得和风险承担的主体位置,也起着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的作用。而大学通过科技创新孵化和培养适需人才为社会服务已成为世界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共同趋势,高校迫切需要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转化成生产力,以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科研工作的良性循环;也迫切需要与企业合作,将人才培养推向社会,以创新教学模式取得有效
• 30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准,不应只看他的学术,而应看这些大学如何帮助他们的社区,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下,帮助社会应对这些挑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看这些大学能否提供“创造性人群”,即工程师、建筑师、金融师、创意师等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合作教育培养的人才极具现实性,它运用行业的国际先进技术提高创新技能,通过在行业背景及企业环境下系统的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和拓展教育,可以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掌握创新规律,提高创新能力。同时也渗透着社会责任的教育,犹如工程教育,学生在现实的工程环境中接受教育,在掌握工程师本领的同时,也明白了工程技术的应用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保护人类也是工程师的责任。
第三,学习形式定位
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过程中有三个趋势要把握住。第一个是“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这在世界合作教育界是具有共识的最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率加快,产业能级和技术能级提升的速率加快,而就业岗位变更、工作内容的变化和工作环境改变的频率也在加快,社会对就业者适应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必须改革象牙塔式的教育,与行业企业联手,成为面向产业基地的功能门类齐全的社会人才服务中心。因此学校要和行业企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设计教学内容。第二个是“与信息高速公路相贯通的学习”,国际国内贯通,职前职后贯通。学生自由地获取、处理、储存、发布信息,自主进行学习,教师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其创造性潜能的发掘和行业职业技能的开发提供广阔空间。第三个是“与区域城市精神相
融合的学习”,国际化的城市要培养大批国际型人才,能够依据国际准则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参与竞争需要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与城市精神融合学习,就是在与世界文明、多元文化的交会中接受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文化积累性创新。在这一内涵上,合作教育本身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产学合作教育运作的柔性化
柔性化是工业上的概念,柔性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顺应变化,以灵活和柔和的方法去适应个性化,以低成本、短周期适时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用户,个性需求十分明显,个性需求的延伸也十分明显,无论是科技成果转化还是不同类型人才的提供,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产学合作教育一定要柔性操作。
第一,柔性思维
要以开放灵活的态度来适应各种超常规的要求,企业和学校在价值追求、资金运作、项目组织、教育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校企合作寻找共同点,需要柔性思维,确立校企全面合作互动双赢的操作理念,突破单向的单一的模式,充分发挥大学对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多方面、多层次的作用。尤其要注重预测,实施技术预见计划,组织相关力量,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现状,学校及时介入。对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来说,柔性思维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同一模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添加其他有效形式。工学交替是主模式,围绕主模式的运行,职业技能鉴定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预就业可以作为拓展形式。香港理工大学的首选毕业生计划就是预就业,学生到企业去预就业,企业选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退回。这样,为学生创造了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即使退回的也增加了一项阅历。
• 31 •
产学合作教育三题 第二,柔性战略
产学合作教育的服务面向要灵活而宽泛,从大的方面说,城市的产业能级和环境保护问题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大学应该为这些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科学的解决方案又需要不断地对大学给出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适应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需要不断增强大学之内学科的交叉及大学之间的国际交流。学校应针对不同的企业客户设计一体化的整合的价值链,为不同的企业客户提供最佳战略产品的服务。这里要考虑一个问题,高等教育要面向中小企业的成长计划和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在区域的总体战略中有它的成长计划和解决方案,我们如何去介入?企业教育也要社会化,对企业教育来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岗位的技术培训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企业把培训教育放在高校就是它的社会化,我们如何去介入?一句话,战略决定成败,细节推进成功,柔性战略就是要明确战略意图,设计好各个细节项目,做好产学合作实施的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推广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引导。
第三,柔性流动
这里可以用三个成语来说明,一是“开物成务”,形成理念流动,了解校企各自的需求,理解合作双赢的道理并按此行动。以校企共同组建的“教育发展理事会”为基础,在企业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均建有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校院重大决策和人才培养过程。二是“筑巢引凤”,形成资源流动,学校与企业联姻,创造条件引进资源,建立双向的流动科研工作站,设立进站的项目和规则,在校内提
供场地引入企业的研发中心或培训中心,围绕企业的产品流程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实训基地。三是“相须而行”,形成人才流动,校企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携手联办二级学院,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方面的零距离合作。校企联办二级学院,互聘教师和项目攻关人员,人才柔性使用,在柔性流动中充分发挥特长,形成“校中有企” “企中有校”的格局。双方双赢之所在:学校教授们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源源不断辐射,发展的产业又为学校培养人才和科研提升提供了实践基地。
第四,柔性管理
校企合作是一个品牌,品牌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品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创造了很多大学与城市之间互动的模式及大学与企业之间互动的模式。概括起来有这样几句话,一是“社会搭台,产学唱戏”;二是“专业搭台,工学结合”;三是“中介搭台,培学相融”。柔性管理不仅要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更要建立起包括风险投资机制在内的良好服务体系,这样就能做到校企紧密的合作。在一定意义上,高校要用企业的理念来办学校,教育成效的评价必须是教育的内部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尤其要看重企业社会的评价,从而使管理更到位。
产学合作教育实际上是在做两篇大文章,一篇是主动服务社会,一篇是加快自身发展,高校要经常扪心自问:我们能为社会做什么?安心才能用心,用心才有创新。高校必须牢固地确立办学理念,在主动服务社会中来加快发展自身,其中产学合作是必由之路。
(摘编自《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4A期,李
进文)
(责任编辑 王奡娟)
• 32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产学合作——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
纵观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勃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都证明了这类教育“越来越成为大量青年人就业和承担公民职责的途径。”也正因为如此,高等职业教育在迈入新世纪伊始,达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明晰共识。为了确立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这种认识是必须的。但是,落实认识化为行动则是更为根本的。实践才是认识赖以生发的基石。
‘战线上罕见的举措’,它真真切切地表达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力推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实现更加深入融合的急迫意志。”为此,《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以其高度的职业自觉和敏锐的新闻意识专门编辑出版了一期专刊,昭示天下:部长总动员,迎接产学研结合新时代。
这的确是个产学研结合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看到:
⑴产学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使这条必由之路逐渐宽广。高等职业教育从最初的只是单纯寻找实习场地,经历了对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毕业分配的双向选择,逐步走向科研互动,教师互聘,培训共建,直到合作办学,甚至出现了校企合作的教育集团,“呈现出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⑵产学合作形式的灵活多样,使这条必由之路特色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同行业、企业不拘一格形成多样的合作,从松散型、半紧密型到紧密型。从项目互动、专业指导、课程开发等单一型,到订单培养、定向培训、工读交替、预先分配等等综合型。还有充分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熟合作形式的仿制。如加拿大的 CBE,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制,澳大利亚的企业本位校企合作式,日本强势的企业内职业培训制等等。
⑶产学合作内容的不断丰富,使这条必由之路的层次增多。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在内
一、必由之路的反思
回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近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今天的确深化了“为什么要办高等职业教育”“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怎样办高等职业教育”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认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浓厚的经济意识和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价值的醒悟,使我们不仅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在为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而营造外部环境上重新大力打造出产学合作这一根本之路。
为使这条根本之路,真正成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而“不是口号”,巅峰之举莫过于“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一个专题(指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笔者注)连续数次召开全国性的大规模、高规格会议,并且部长每次都莅会发表重要讲话,的确是
• 33 •
产学合作——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 容上也是从实习、专业咨询、就业沟通等简单性合作,逐步深入到学校改革上的多元化合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开发以及学校职业教育内涵的挖掘、作用的拓展,产学双向直接参与力度更大,走向全面合作,层次进一步开拓。
⑷产学合作目的逐步精当,使这条必由之路的目标渐明。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目的,从它诞生于大工业萌起时期,主要为青少年童工争取起码的受教育权利的劳教结合理念,到现代大工业成熟发展时期,知识在生产力发展中作用日益突显而导致教劳结合理念遂成,变成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消除分工加在生产劳动者身上的缺陷。”
限于时代还不可能满足人们追求全面发展理想实现的条件,因此,现实的产学合作尽管需要以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实际既不再是单纯意义的“劳教结合”,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教劳结合”,而只能是当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与合作共存的需要。因而,道路的目标日趋明朗,即更多地从人力资源的开拓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出发,共同培育能理解兴衰不居的职场环境和适应频繁生发的职业流动的新型劳动者。
⑸产学合作政策的不断完善,使这条必由之路的保障强化。
国家高度重视产学合作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针中的基础性价值:
从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此后199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 1993 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 年原国家教委的《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文
件,以及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布的《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产学结合屡见于众多文件之中。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以法律形式规范了“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据此,1998 年原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发布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企业应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承担对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为职业教育提供教师、接纳职业教育学生和教师实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录用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学生。”“所有企业应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和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具体办法承担职业教育费用。”
在 1998 年原国家教委《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再次强调“职业教育应确定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职业教育工作必须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199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世纪之交的高等职业教育再一次抓住产学合作,这一职教本义必需的人才培养方式,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走向成熟。其发展方向日
• 34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益面向社会主义市场,跨入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主战场;其教育内容是努力增加现代技术含量,强化其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力度;其教学基本建设正进一步充实、提高和更新,必将增进效益和改善质量。但是,反思半个世纪以来产学合作之路,尽管今天的成果不断丰富,却多是机械地应对个案经验总结,缺少创造适应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或是有机融通的合作伙伴关系。尽管政策日益完善,却由于实践认识的模糊,有效运行机制的不畅,而使得产学合作的深入发展、提升效益难见整体性进步。点的闪亮未能形成面的辉煌,高等职业教育整体上的内在潜质至今难以彰显,进而无法进一步赢得社会充分的肯定性认同。
我们一开始谈到对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价值的醒悟,成为本轮产学合作勃兴的一个重要动因。但是,对事物价值认识的醒悟并非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反思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实在的不足。零散的案例性成功经验,仍然不足以让我们简单的推而广之,取得整体性进步。产学合作的真正价值究竟在哪里?它对高职教育是内生的,还是外发附加的?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理性考问。
疑“职校学不到东西”者有之。有人欢呼“高等教育被学术光环掩盖的职业性逐渐凸现,实现了由狭隘职业教育观向广义职业教育观的转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人忠告“警惕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倾向”,提出“对能力本位的职教体系的质疑”。“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理解还未能取得共识。领导者有政治的解读,学者们保留传统的看法,企业家只认学术的尊贵,大众偏爱文凭的浮华。”社会则用招生、就业的终结数据以及职业教育质量的口碑话语作出表达。正是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困惑,导致产学合作时而紧密,时而断裂,难以同生共荣。也正是这种产学合作的肤浅、机械、被动应对,而无法使高等职业教育本应具有的同经济最直接的联系,以及同国计民生最契合的共同利益得到彰显。于是,我们不得不频繁呼唤产学合作,这是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只有通过认真、扎实的产学合作实践,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素质的规训与教化增强自觉意识,培育上乘质量,使规训的“在场”同教化的启蒙在当今现实以及未来发展中得到和谐统一,至少达到互补。因为,“规训不是教育的一种必然,而是教育中的负面现象。”“我们把教育对人的支配、处
二、高职本义的回响
追索历史,审视现实,不难发现产学合作生发、演进,既非像自然过程那样自发演化,也并非是人的随心所欲的产物。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这一育人社会现实活动的必然过程,也是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营造过程。因此,我们需要回归到高等职业教育本质意义上去认识与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恐怕是今天最能引起人们歧义和遐想的一种教育。以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赞赏者有之,视为“二流教育”“末流学生”,怀
置、压制、型塑等看作是规训的重要特性。”但是,“教化的实践启蒙了理性和德性,使人具有在运用理性中发展自己理性和德性的自由和机会,从而可以判断任何行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反思和审视现实的生活形态,判断和选择生活的目的,提升道德与智慧。”基石不固,何言“上层”能牢。凡产学合作搞不扎实的地方,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发挥功效。这已是国际、国内无数职业教育验明了的真理。
我们还可以作如下深入的思考:
• 35 •
产学合作——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 首先,回溯职业教育的历史轨迹,产学合作同职业教育好似如影随行的起伏,兴衰与共的伴影。钱津博士在《生存的选择》一书中于其终结的一章“无知与无奈”里,精彩地阐说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也是人类的本分,人类在大自然中生存,不能不劳动,不管是什么态势的劳动,也要有劳动的行为,这是生命与自然交流的要求。人类的劳动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选择。”劳动导致了社会分工,分工产生职业,职业一旦成为人的现实生存方式,那末,保障人的这种生存态,发展人的这种生存态就需要有职业教育。而知识由于“科学教育思潮”紧合时势以磅礴之气渠成主流,不只是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甚至还断裂了其它流派的气势,导致一波独流,淹没了职业教育的涓溪。也正是这大波独涌,随其迅速地膨胀,产生了相反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学校同企业的疏离,封闭在象牙塔中规训着精英团体,它自身变得“神圣化”起来。
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劳动在其内在矛盾的运动里,产生了“主要作用再度与主导作用合一”。即,智力因素主导作用不断扩张与飞跃的同时,智力因素的主要作用得以复归。只是今天看来也还只是萌芽性开始,对应着今日的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这一理性分析还可以从郭建如博士的案例研究中得到证实。郭博士从体系再生的视角,考证了大学与校办企业关系的演变,有力的指出:“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末,校办企业在北大等一些高校的发展普遍经历了三起三落”,分析了“校企关系的难解之谜”,说明了如下一些影响因素。即,“政治体系的变动影响最大”“经济利益是学校主动创办企业的主要动力”“学校与企业走向分离是各自再生产的需要,是在所处的更大体系中求得进
一步发展的需要。”显然,用系统话语讲,产学合作是由社会大系统下的二个独立的子系统——学校与企业,复杂的自利与道义关系决定和支配的。重要的就在于这种关系给合作带来极大的易变性,需要不断地洽商与求助。彼此需要,又彼此限于自我的束缚,更要有一种共同理念维护。实践表明:正是职业、就业、创业的理念自觉认同,才能使“教育部门、就业部门、产业部门以及雇主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已成为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从知识同教育的关系上探索一下产学合作对高等职业教育本真的价值。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呼唤着知识,知识呼唤着教育,教育通过知识的筛选、传播、分配、积累和发展而为实践服务,推动实践的发展,并由此使实践提出更多、更高、更为复杂的知识需求。这就是实践、知识和教育之间的辩证法。”
从事创造性劳动,要求人们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通过产学合作意在更好地提升这种意识和能力,可是在反反复复的产学合作实践中,人们发现这种愿望与行为不能够充分的一致起来。除去自觉的职业性共识不足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合作中真正汲取或运用什么样的知识上也存在不足。人们喜欢笼统地强调理论学习获得的那些可用书面文字、图表数据表达的知识,强调所谓学术性知识。而不太明白,随着劳动的日益复杂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自身也发生了变迁。知识也变得多样、复杂。日常学理上适用的多数属显性知识,而日常经验上运用的更大量的是隐性知识。关于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是在 20 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第一次作出的系统区分和理论阐述。中国学者
• 36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石中英博士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专著中作了较好的解读。我们更看重隐性知识在产学合作中的特别价值。隐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既可成为成就产学合作动因的关节点,也可成为降低功效、甚至不成功的障碍因素。我们当前的紧迫任务,不只是要对这类隐性知识的“深入的理解”,更需要对这类知识在产学合作实践中自觉、充分地把握和运用。
总之,在实践教学的系统活动中,在科技成果的合作研究中,在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同构中,凭借产学合作的环境氛围,“在场”实践让参与者能真正体认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和谐统一,不再分裂。这既巩固内化原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又能进一步掌握仅凭理论学习得不到或无法逻辑性学习、理解的新的隐性知识。这也正是导师制或学徒制又悄然复兴的一个原因,因为研究表明实践和直接经验是隐性知识获得的根本途径。
无独有偶,钱津博士在《劳动效用论》的专著中论述人口、教育与就业问题时,曾提出一种解决或减缓失业的理论方案。有趣的是这一方案同上面理论分析略同。钱博士的方案讲:“实行模拟企业经营的职业岗位培训制度”,钱博士指出:“现行的职业培训都是教学式的,不是工作式的,一方面政府付出大量的经费支持办班,一方面受教育者的工作技能仍然是纸上谈兵,缺少具体的实践过程。试行政府办模拟企业的方式为企业培训短缺人才,效果会大大不同于以前办班式的培训。„„在模拟企业之中,受训者形同就业。”显然,经济学学者直觉地感悟到实际工作环境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再者,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一刻也离不开思维的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方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看问题或处理问题的“框架”或“模式”,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的内化,而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又反过来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产生一定的能动指导作用。”思维方式的这种实践功能是影响产学合作功效的重要因素,是值得我们认真审视并努力认识其在实际工作主动予以转换的重要意义。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教育尽管只是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却也依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为复杂系统的基本特性,一是运动变化的非线性,经常脱离简单的决定论束缚。第二点则表现在为这类系统总是“不断进行着自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整。”可是,虽然有政策上的学校自主权的倡导与保障,现实的活动中依然是组织在发挥着主导作用。因而,从思维方式讲,就是以科学的名义盛行着思维的“分析”范式或者是“中心控制”范式。“在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屡建奇功的‘分析范式’,对于现代科学的一些问题的理解并不令人很满意。即使一些问题在这种框架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但这种解决要么特别繁琐,缺乏通用性,结果也难以令人信服;要么导致更多更困难甚至无从解决的新问题。”更为古老的“中心范式”“就是把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中表现出来的功能或秩序归结为某个或多个控制者或领导者控制和指挥的结果。”从而,易于形成对某种自上而下的控制或计划的依赖,缺乏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能力。产学合作之所以行进中步履蹒跚,思维方式上缺少个性化创意也是原因之一。
自组织方法研究,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探索提供了一种“基于个体的新思维”范式。也有称之为自组织思维方式。这种基于个体的思维范式“就是认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局部相互作用可
• 37 •
产学合作——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 以突现出全局的规则模式或结果。”这种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局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简单规则发生相互作用,而不是一开始就依赖于整体行为。而整体的行为是由自下而上的局部相互作用生成的,并非总是由上而下构成的。产学合作从社会大系统来讲,学校、企业都是“小小的个体”,整个产学合作行为的规范秩序有赖于这些个体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生发出良性的合作活动。同样,就学校、企业所建构的合作系统而言,学生、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以及双方的领导者,政府的管理者又都成为合作体系内的“小小个体”,如果真正激励起这些“个体”的积极性,由他们自觉的产生“相互作用”,同样会使产学合作整体行为获得成功。
我们从三个不同层面剖析了搞好产学合作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必然性。事实上丰富的产业合作经验都多少体现了这种理论渗透和实践的可行性。然而,也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困难主要还是停留在参与者对自利维护的首选意识以及政府督导下的被动合作的随机意识等巢臼之中。有没有可减少依赖性、临时性、被组织性驾驭的产学合作行为呢?我们尝试提出一个理性方案。这一方案来自于对吉林省建设厅移民办会同川王福集团公司及四川省乐山财贸学校联手打造的一个官企校为移民办职教的感悟,也来自于《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评论员文章:“教育券:寻求自由市场与教育公平”的启示。
我们的设想:
⑴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活力; ⑵由国家仿照1953年曾成立过的“中央生产实习指导委员会”,也能组建一个跨部级“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全国的准市场性产学合作工作;
⑶实行“产学合作流通券”制度,流通券作为有价证券,可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教师手中;
⑷企业可凭流通券取得国家减免教育专项税等成本补偿,不得拒绝流通券使用,并依法规保障相应合作事宜的有效实行;
⑸学校应保障学生、教师有计划地参与产学合作,或实习,或研究,合作活动可从一年级起利用假期或计划安排期实行。实行实践教学的学分制或合作研究的工作量制,学校要有完整的制度保证;
⑹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实施自由选择制,自主洽商,协调安排,客观考评,以市场为中介,以职业规训与教化为核心,以培育社会化的职业人为目标,开辟产学合作的畅通路径;
⑺政府应明确方针,建立法规,保证产学合作专项资金;可建立专门基金会,邀请企业、行业以及教育部门、单位参与基金运作、管理;可委托中国产学合作学会及其地方分会对产学合作行为给予评估监督。
当今世界,没有竞争就没有未来,没有合作就没有发展。高质优化的发展才能使产学合作成为奠定职业自觉的实践基石,让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地成长于21世纪。(摘编自《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 1 期,张妙弟、贡文清文)
(责任编辑 王奡娟)
• 38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与构建和谐校园 的辩证统一
(编者按)该文通过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分析,认为构建和谐校园是发展战略的目标,也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构建和谐校园是发展战略的内容,也是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发展战略规划与构建和谐校园是辩证统一的。
进入21世纪,大学的使命正发生重大转变,大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导向及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大学自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支撑和重要阵地。因此,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大学现实的选择。
异受到压抑,不因收入差异遭受冷漠。
二、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
党的十六大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正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在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高等教育不仅作用重大,而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如大学从社会与经济的边缘逐步走向中心,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教育内容与形式不断更新,办学模式、培养人才渠道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与高校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等等。面对时代需要与形势变化,在这个新的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如何抓机遇、创优势、出特色,各高校的发展战略规划的作用与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超前”事业,又是成果“滞后”的行业。因此,必须“抬头看路”,“取乎其上”,“未雨绸缪”。周济部长反复指出:“办学思想、宏观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要以超常规的谋划赢得超常规的发展”。为使高等学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发展,做出更大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延伸。将和谐用于政治,则“政通人和”;用于经济,则“协调发展”;用于教育,则“教学相长”;用于人际关系,即“宽则得众”;用于人与自然,遂“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和谐能够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促进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和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一。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和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和谐、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和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和谐、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和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进程与内外部环境的和谐、校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和谐、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的师生员工,使每一位师生员工都能平等享受法定的权利、合理的收益、均等的机会和司法的正义,不因分工差异遭受歧视,不因教育差
• 39 • 发展规划: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辩证统一 的贡献,教育部提出“深入领会十六大精神实质,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扎实定规划”。这表明制订发展战略规划是时代需要与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事实上,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在世界各国均受到高度重视:美国提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是“适应社会,包容变化”;日本提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的基本理念是“建立智慧型社会”;哈佛大学等名校都制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其宗旨都是注重自身特色,保持已有优势,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进步。
发展战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由全局性、前瞻性、动态性和科学性四要素构成。其基本功能是定方位、绘蓝图、指路径;其实质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决定高校在21世纪发展环境中,如何办学及打造何种品牌;其目的是理清办学思路,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集合力量,主动适应,与时俱进;其内容包括指导思想与背景、战略目标与定位、战略阶段与重点、战略措施与保障等。
发展战略规划具有指导、牵引与规范的作用。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规划是战略管理———发展取向,目标管理———坐标设定,过程管理———保障实施的综合反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规划不是前瞻认识的终结,而是行动的思路,是理性的起步。规划的制定必须植根于本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对于他人的成功经验,借鉴学习当然应予鼓励,但照搬照套则万万不可。总之,规划是先进理念、国家政策与单位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教改实践的总结和学校发展的指针,具有指导工作、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和凝聚人心的作用。
要制订出一个好的发展战略规划,各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制订规划的能力,包括机制保障、多
方协同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以及相关的技术技能;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准确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着眼全局,突出重点;同时,既要高屋建瓴,又要立足实际,主动将“把握趋势”与“校情分析”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全校参与,形成共识,反映特色。
三、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一致性
构建和谐校园同发展战略规划,都属于高等教育发展这个大范畴,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两者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制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要从时代特征、国家意志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进行校情分析,摸清学校的家底,找出学校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劣势,依照科学发展规律,集思广益,明确发展的战略思想,确立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发展战略规划系统工程的一个子系统,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明确包含了“和谐校园”的要求。构建和谐校园既是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一言以蔽之,是一项要求高、时间长、任务重的长期战略任务,一项随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包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蓬勃开展而不断推进、日臻完善的系统工程。
以发展求和谐,加快学校的事业发展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前提。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更好地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教育国际化深入人心;从国内情况看,社会经济快速
• 40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发展,教育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因此,各高校都在紧抓这一机遇,不断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为全面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构建和谐校园打下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是同一个系统的四个构成要素,四者彼此联系,互为支撑,形成一个既各自运作又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使学校的事业发展不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校园不断达到一个新的和谐状态。
构建和谐校园是发展战略的目标,也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并摆正目标、距离与速度的关系,掌握好发展的节奏;各级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学会掌控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建立立体的思维方式,达到管理上合法、工作上合作、关系上和睦、态度上合适、氛围上和煦、环境上和谐的境界;需要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创造性,公正地化解各种矛盾,平衡好各种利益关系,使学校的发展建设能够得到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坚持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没有学校建设的一切。
“和谐”是几千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至高境界。和谐思想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与以“和平、进步、文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要求相一致。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乃是把学校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价值选择的标准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进入新世纪,高校之间在师资、经费、生源与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愈加激烈。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各校都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发展战略目标。而构建和谐校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内容,也是激发高校活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战略思想。面对当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艰巨繁重的建设任务,只有着力提高执政能力,精心构建和谐校园,科学地统揽学校教学与科研、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正确处理学校内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合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有效整合学校内部各种力量和资源,才能真正形成全体教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
(摘编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李华等文)
(责任编辑 董志刚)
• 41 •
发展规划:做好发展规划提高高校竞争力
做好发展规划提高高校竞争力
(编者按)发展规划是高校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制订并实施好发展规划,将很好地推进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竞争力。该文就如何做好发展规划,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给出很好的阐述,相信会对我校的发展规划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发展规划是一个组织在较长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方针,它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是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在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实际工作中,发展规划具有纲领性的至高地位,是学校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层共同遵循的行动指南,是考核评估全校各方面工作业绩和质量的标准。2005年初,教育部在南昌召开了全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部署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院校都开始着手研究编制发展规划,特别是地方院校如何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做好发展规划,实现学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为此,制订发展规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要办好一所大学,一定要有合理的战略规划,而合理的战略规划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大学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制订和实施规划的根本准则。我们现在制订发展规划,就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科学地把握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节奏。教育的发展要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
应,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相统一,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自身的规划要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相适应。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质量不断增长与各级各类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和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扩张、质量提高对教育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政府能够提供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所面临的主要矛盾。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17%,云南仅为11%。因此在制订规划时,各高校要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在积极争取政府投入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民间社会资本,来扩大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在巩固和稳步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挖掘资源与潜力,尽可能扩大办学规模,实现数量的突破,为社会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是要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长久以来,我国大学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大学一切办学资源靠政府投入,大学发展水平更多地是注重投入性指标,竞争的焦点是从政府那里获得多少资源。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大学发展水平不仅是投入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产出的竞争即办学质量与效益
• 42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的竞争。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生源、经费等办学的生产性投入要素。制订规划时,在注重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树立新的质量观,牢牢把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快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提高办学效益。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发展中既要用好用足当前的资源,又要为未来发展留有后备资源与创新空间,抓住机遇,谋求整体实力的推进,避免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科学配置教学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四是要有世界眼光、变革精神和创新思维。当前,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校要认清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确定发展目标时,突破学校的围墙,把学校放在国际背景之中,用全球的眼光来考虑目前制约我们发展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问题,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探索和学习国外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国际化、开放式、走出去的战略思路。
势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制订出既符合环境要求,又能为全校师生所接受,从而愿意为其实施而努力的发展规划。外部环境可从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竞争对手、毕业生就业领域、招生生源情况等方面加以研究。
二是做好学校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可以使学校明确自己的资源状况和利用能力,了解学校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师生行为倾向的影响。内部环境分析可从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师资队伍、管理队伍和后勤服务队伍,看他们的素质如何,能力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等是否合理,发展的潜力如何)、办学的硬件条件(包括学校办学中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体育场馆等物质条件的拥有数量和利用程度)、财力资源状况(主要分析学校的资金拥有情况、构成情况、筹措渠道、利用情况,在资金上是否还有潜力可挖)、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加以分析。
凯勒(Keller)也提出,大学发展规划有两个关键领域:一个是组织,一个是环境。组织领域有三个考察要素:组织的传统、价值与期望;组织的优势和劣势;领导。环境领域三个考察要素是:环境趋势;市场的偏好、观点和方向;竞争形势。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学校自身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对学校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定位,制订出符合客观实际、确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二、要对环境和学校自身做科学客观的分析
高校发展规划是指导自身行为的纲领,是对未来环境的应对策略。未来的环境,有些是可以预知的,有些是不可预知的,高校发展规划本质上是采取一些优化的方案来调适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一些重点项目,进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一是做好学校的外部环境研究。外部环境研究可以提供大量能够反映环境特点及其变化趋
三、要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个性
当前高等学校在很多方面具有趋同性,没有个性,失去与别校产生差异的特质,会降低学校的竞争力。当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学生对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从过去被动择
• 43 •
发展规划:做好发展规划提高高校竞争力 校转为积极主动选择学校,社会用人部门对大学的人才的素质也提出越来越高甚至近似苛刻的要求。特别在未来发展的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将会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更加市场化,大学有可能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时大学的办学特色将成为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大学的办学特色将成为学校的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综合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必须树立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取胜。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类型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高等学校。而任何一所高等学校不可能具备高等教育所有类型、所有的层次和所有的功能,只能根据自身已有条件,选择部分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来发展自己。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办学要有特色,要办出特色。另外对一所大学而言,教育资源总需求与教育资源总供给总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在社会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永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的有效策略,世界上顶尖的大学也不是每个学科、每个专业乃至每个方面都是一流的。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市场化的时候,高校更应该从自身发展的历史研究积累、现实条件以及学校所处的地域环境出发,明确学校的自身的优势所在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
在制订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认识特色对高校的重要意义,在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方面根据各校的历史、地域特征和办学积淀,反映多样性和独特性。
学校办学是否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体现为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否有特
色。从中外大学发展来看,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必须把握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准确分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抓住历史性机遇,破除陈规,大胆创新,敢为人先。
二是体现在建设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上。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学科建设搞得好,学科发展特色强、水平高,就可以促进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带动学校发展整体上台阶。
三是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上。特色是一种比较优势,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强是特色,人强我新也是特色。要确立特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在一定的比较范围或类型上确立特色。一般说来,在整个高等学校系统中,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层次差别较大,学校办学特色是在同一类型和层次上的特色或比较优势,确立办学特色首先必须对学校自身性质和类型有一个正确认识,有一个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来发现特色、建设特色、强化特色。
澳大利亚有39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是最好的三所大学,在它们的发展规划中,定位和目标均立足于追求世界优秀大学,但其侧重点明显不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领导作用体现于学术研究,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领导作用体现于大学的传统、大学的社会引导性及办学综合质量。其它大学大多立足于区域性服务,从而与一流大学的定位出现明显的类型区分,但其追求目标则立足于在某一方面的领导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四、要强调突出重点和可操作性
高校在制订发展规划时一定要突出重点,提高规划的针对性。一定要克服面面俱到、针对性
• 44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不强的做法,抓住关键环节,集中力量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高校的发展规划一般包括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和校园规划。对大多数老学校来说,都已有校园建设总体规划,校园建设已成型,只需微调即可,重点应在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上,这两个规划中,学科规划又是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发展对整个规划至关重要,是学校事业规划的核心。因为学科和专业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世界一流大学大多以一流的特色学科闻名于世。我国大学发展的差异,实际上是学科发展的特色和水平差异。如果学科调整、学科建设规划没有做好,事业规划中的很多项目也就无法确定。学科规划中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发展历史、优势,所处的区域及社会的发展走向来确定重点投入和发展的学科,决不可贪大求全。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megie Mellon 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年轻大学。经过短短30多年的发展,该校在计算机、机器人研究与应用、工业管理、认知心理学、戏剧等领域的学术水平处于美国高校领先地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办学最突出的特点,其在医学、法学、机械、电力等学科上没有比较优势,根本无法与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老牌大学竞争,因而重点发展一些历史不长、但有着巨大发展空间的新兴学科和专业,走集约式、异峰突起的发展道路。目前该校只有工学院、艺术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理学院、工业管理研究生院、计算机学院和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七所学院。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2002年9月公布的美国最好大学排名,该校的综合实力和声誉排名第21位,其中计算机学院排名第1位,公共政策与管理研究生院排名第7位,工业管理研究生院排名第10位。工业管理研究生院在全世界50所最好的商学院中排名第3位。
发展规划的制订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要有专门的工作班子和一整套严格的操作程序。工作班子的成员需从各个层面抽取,考虑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研究人员的加入。方案初稿出来后,要广泛征求意见,邀请全校教职工展开讨论。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不仅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的过程,也是广泛发动和宣传、统一全校教职工思想的过程。经过这些程序的进行,奠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群众基础,使规划的落实得以保证。
发展规划要与短期计划相衔接,学校规划与院(系)规划相统一,增强发展规划的纲领性和可操作性。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各院(系)长期发展计划的指南,必须将学校的发展目标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的院(系)计划,这样学校的发展规划,不仅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发展目标,更全面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与学校各院系、各部门的工作和发展直接联系了起来,它的纲领性指导意义才得以体现。把发展规划和与之相结合的计划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各部门和各院系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使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从宏观的方向性指导转化为可供操作的举措。
(摘编自《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吴应利文)
(责任编辑 董志刚)
• 45 • 比较教育研究: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建构—以悉尼大学为例
追求卓越:
耶鲁大学校长查德·雷文教授治校研究
(编者按)该文以美国耶鲁大学现任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为个案,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校长应对全球化的治校实践,为我国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照和借鉴。
理查德·雷文教授是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是美国常春藤盟校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他有着浓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治校经历。理查德·雷文教授治校成就斐然。在他任期间,耶鲁大学在美国大学排行榜上始终位居前列并多次排名首位。在重建校园的进程中,在改善和周边城市的关系,以及在全球化大学的构想与实践上,理查德·雷文教授领导的耶鲁大学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他的治校实践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远见卓识”,为耶鲁大学发展制
工作”进行了调研,结果排在前两位的一是筹款,二是规划。规划是设计战略蓝图,筹款则是为战略推进进行物质积累。实现战略规划固然需要足够而且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战略规划更能对筹款的用途和金额提出指导性要求,二者在办学中同样重要。
理查德·雷文教授上任之初,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财政亏空,如何达到财务平衡是当务之急;另外,学校大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资金。作为经济学教授,他充分发挥经济学专家的特长,发起了耶鲁大学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募捐运动,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便成功地完成了总额为80亿美元的集资,及时填补了财政亏空并积累了充裕的财力。在积极筹款的同时,理查德·雷文教授更加重视耶鲁大学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定。他精练地总结了耶鲁多年来形成的特色:“首先,在我国最出色的研究型大学之中,耶鲁特别重视对本科生的教育。其次,在研究生院、专业学院,以及本科学院,我们特别重视培养领袖人物。”在此基础上,他领导制定了耶鲁大学第四个百年压倒一切的战略目标:吸引和培养一流的师生,以及保持图书收藏和其他研究资源的优势。同时,还有另外两个与此并列的目标,即致力于优异的本科生教育,以及培养在学术、专业和公众生活中的领袖人物。这是一个既符合大学精神又具有鲜定百年战略
大学校长,必须具备兼容并蓄的思想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众所周知,在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了三百年。但是作为耶鲁大学的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却对哈佛大学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进行了研究,进而总结出了大学校长必备的8条素质。其中,他十分看重两点:一是“远见卓识”,二是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起来。换句话说,一是战略规划,二是战略推进。前者更多的是对大学校长领导智慧而非学术水平的要求;后者是对大学校长领导能力而非纸上淡兵的要求。
有学者曾对“何为美国私立大学校长的主要
• 46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明耶鲁特色且充满着远见卓识的战略设计,得到了耶鲁师生、校友乃至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认可。
二、构筑优势,为耶鲁大学吸引到最
黑文市积极合作,帮助其研究解决社会难题,并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活动,为纽黑文带来了一次“环境的真正的文化复兴”;④师生资助计划,包括为有需求的学生都能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及资助教师在当地购买住房等,尽量为耶鲁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耶鲁大学固有的独特魅力、逐渐改善的社区环境,日益优美的校园和现代化的设施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师生。
三、志存高远,为全世界培养21世纪好的师生
要实现“吸引到一流师生”的战略目标,即便对于耶鲁大学而言,也并非易事。当然,耶鲁大学有着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三百多年来,耶鲁大学曾经培养过5位美国总统、10%的参议员、全球最多的企业领袖,美国最多的大学首任校长及大量的发明家、科学家和艺术家;这里还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法语、比较文学、历史、法学、生物科学、医学等专业;同时,1200万册藏书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全美最大的英国艺术收藏馆等更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毋庸讳言,这些“独到之处”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由于美国大学之间竞争激烈,教授流动性很大;美国名校众多,学生择校的余地也很大,“吸引到一流师生”并非易事。况且,耶鲁大学还有“得天独厚”的劣势:对比剑桥(此处指的是美国麻省的剑桥镇,哈佛大学所在城市)等著名大学所在城市优美安全的环境而言,耶鲁大学所在城市纽黑文是“美国现代‘问题城市’的典型”,治安和环境极差,充斥着暴力和贫穷;而且,由于年久失修,耶鲁大学的建筑已经相当陈旧,设施也相当老化。这些因素一定程度地影响了耶鲁大学对优秀师生的吸引力。
对此,理查德·雷文教授的做法是保持优势,同时变劣势为优势。他先后发起了以下几个计划:①校园重建计划,投资总额为40亿美元,现已投入21亿美元,使得古老的耶鲁校园又焕发出新一轮生机;②扩充设施计划,已投入了1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扩充图书馆、医学和科学设施,保证了耶鲁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卓越地位(上述2项的发生时间截止至2003年);③环境复兴计划,成立了地方经济事务办公室,与纽的领袖人物
耶鲁大学是享誉全球的研究型大学,但是其学生规模并不太大,刚过万人;而其重视本科生教育更是举世闻名。这不能不引起正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我国大学校长们的思考。
耶鲁大学重视本科生教育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是秉承其多年来的治校传统;更重要的方面是与现任校长的治校理念有关。理查德·雷文教授认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其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出色的本科生教学规划必须超越智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性格发展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青年学生们用自己在学术,艺术等专业上的成就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工作”。
理查德·雷文教授认为,本科生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教育。他在93级新生入学大会上讲话指出:“通识教育能引导我们探究和确立价值观,可这还是不够的。为了完全理解价值观的意义,我们还必须通过自己的生活对它进行检验。”他的通识教育实践独具匠心却也自成体系,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他提出教师应当承担起“带领耶鲁走进2l世纪的任务”,这样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应该与学生形成亲密关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第二,学校并不硬性地规定学生必选课,而是敦促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制订学习计划,在千余门课程中自由挑
• 47 • 比较教育研究: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建构—以悉尼大学为例 选;第三,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音乐、政治组织等课外活动,并由学校出资让这些课外活动保持活力;第四,鼓励并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服务,这一做法已被当作案例写入美国教育改革文献。谈到通识教育的结果,他认为“通识教育最能培养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是捍卫个人自由和民主的一股强大力量”。可见,在耶鲁大学校长心日中,通识教育并非是纯业务的知识型教育,而是包括发展个性、提高能力、增强社会意识、促进公共利益的素质教育,这既体现了理查德·雷文教授对通识教育的全面认识,也与耶鲁大学培养领袖人才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
理查德·雷文教授更加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从挑选学生开始,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就总是被作为重要标准;在耶鲁本科生教育中,领导学和领导艺术课程也总是被优先向学生推荐;对于有潜质成为领袖的学生,耶鲁大学还会给予全面的培养和充足的资助,“为了优先培养具有领导才能的人才,„„我们必须继续寻找能在多元化美国社会的各部门担任领袖角色的学生,„„继续向他们提供充足的经济资助。”面对扑面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理查德·雷文教授满怀信心地发表演讲:进入21世纪后,耶鲁大学要为全世界培养领袖。
四、追求卓越,致力于全球化大学的加注重全球化问题。” 2001年,理查德·雷文教授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题为《全球化大学》的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全球化大学构想。“在第四个百年开始之际,我们的日标是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大学:不仅为美国,同时也为全世界培养领袖人才,并推动知识的开拓。”在理查德·雷文教授眼中,全球化大学的创建是一个革命性过程,表现在教学与科研内容的改变、学生来源分布的变化,外部合作范围的扩大以及新听众的广泛参与。
理查德·雷文教授的全球化大学理念正逐步变为现实:2001年,耶鲁大学推出世界学者项目,每期吸引16—20名世界各个行业的年轻领导人到耶鲁,在最优秀的教授指导下,研讨全球性问题;2001年耶鲁大学,共教授52门外语,并提供600多门涉及国际事务的课程,同时主办了大量以世界各大地区为中心的科研与教学项目;在耶鲁的毕业博士生中,既不是美国公民也不是美国永久居民的超过30%;2003年,耶鲁大学创办了“耶鲁与世界”网站,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研究与交流平台;在国际合作中,仅在中国,耶鲁的60多个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之中;而通过互联网技术,耶鲁大学已经开始实验为全世界的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的服务。耶鲁的全球化大学实践,为世界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许多伟大的探索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勇敢地进行实践。从这个角度讲,理查德·雷文教授是一个具有杰出智慧的先行者。他对教育理念的阐发、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对大学功能的开拓、对大学向何处去的探索值得我国大学校长深思与借鉴。建设
为全球培养领袖人才的理念,只是理查德·雷文教授全球化大学构想的一部分,但足以体现出他胸怀世界、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上任之初,他在就职演说中便雄心勃勃地指出:在进入21世纪之时,我们必须立志为全世界培养领袖人才。„„如果我们要成为一所国际大学,如果我们的学生要准备成为世界领袖,我们必须更
(摘编自《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4期 张懿文)
(责任编辑 董志刚)
• 48 • 教育发展研究文摘 2006年第5期
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建构
—以悉尼大学为例
(编者按)本文对悉尼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其体系特色和存在的 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悉尼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建构
(一)QACG:战略制定者与调控者 QACG(Quality Advisory and Coordinate Group)的全称是质量咨询与协调小组,它主要负责评估和规划学校的质量保障战略并监督实施,监督和评估学校质量保障工作的成果,督导以及跟踪学部评估和行政评估的改进。它所制定的悉尼大学质量保证与改进框架,作为进行质量评估的基础,已涵盖了质量保证工作的所有内容。QACC的成员包括学校各个领域中遴选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副校长、教务长、副校长助理以及学术理事会将全面负责整个质量评估工作;教务长和副校长助理负责监督、协调以及管理学校的质量保证和改进过程;教务长与学术理事会负责教学与科研方面的质量评估工作; QACC组长,即高级副校长将与学术理事会主席一道负责各院院长一级,包括学部评估以及对评估建议执行情况的跟踪调查等。
(二)学术理事会评估: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与核心
学术理事会是悉尼大学的主要学术机构,下设教学委员会等5个学术性委员会。由于悉尼大学的基层学术中心主要在学部(19个学部虽分
属三大学院,但学院只是行政机构,并不是学术理事会评估的受评单位),因此它主要通过学术理事会学部评估对各学部的教学、科研以及科研培训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为学部的工作质量提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由于该评估涉及面广,且评估周期长,受重视程度高,故而通常被看作是悉尼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与核心。
一般情况下,学部评估小组由学术理事会负责筹建并经选举产生,共有5名成员,包括组长(通常是学术理事会主席)、学术理事会资深评估员、教务长、副校长(主管研究工作)以及1名观察员。学部评估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循环进行,共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此阶段的评估主要为教学、科研以及科研培训评估,周期为两年,共分为七个步骤:第一步,各学部准备教学、研究自评报告及其计划并提交评估小组质量保障处;第二步,评估小组对提交材料进行评审;第三步,评估小组深入各学部调查并与学部主任、教师和学生座谈;第四步,完成初步报告并在调查结束后两至三周内送达各学部;第五步,完成最终报告并在调查结束后八周内送达各学部;第六步,教学委员会以及学术理事会审议最终报告;第七步(一年后)各学部向学术理事会报告评估效果以
• 49 • 比较教育研究:大学内部学术质量保障体系的系统建构—以悉尼大学为例 及对评估工作的建议。
2.第二阶段。此周期仍然为两年,它并不重复第一阶段的评估内容,但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测评各学部在实现学校战略目标方面的贡献。就评估步骤而言,它与第一阶段大体相同,只是在最后一个步骤中,学部应在收到最终报告后两个月内向评估小组递交建议回复报告,阐明这些建议将如何吸纳到学部规划中,并在收到最终报告后的一年内提交进步报告。同时,由于评估范围和目标发生了变化,学部自评报告的内容也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其内容主要以学校的七大战略目标,即高质量教学、多样化与平等性、研究成果、国际化、产业化、有效管理和社区服务为根据。
除了学部常规评估外,学术理事会还开展了每五年一次循环的课程教学评估。其评估方式和成员构成都与学部评估类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课程教学评估的第一阶段为一年,主要评估学部整个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在协调性和一致性,此后每一年将评估某一方面的教学工作。
(三)教员评估、学习单元评估以及学生考核:学术质量保障系统的基础
1.教员评估。个人绩效管理与发展计划是由各个基层单位(如系)对其下属的教职员工进行的评估。它以绩效管理与发展为核心并贯穿全年,包含了自评、反馈、发展三个阶段。除此以外,对教员的评估还包括学生每年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估,以及学术同行的评估等。
2.学习单元评估。学习单元是各系下设的奖学金系列课程的独立授课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每三年受评一次,通过采用教学研究所(ITL)或其他学部认可机构设计的标准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教学调查。各学习单元的合作机构也提供他们对于该单元教学情况的意见(即同行评估)。
与教员评估有所不同的是,学生调查的目的在于评估该单元工作的有效性而不是教员的工作表现。对评估建议的改进情况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
3.学生考核与评估。学生学业考核由各系分别组织。除了正常的考核程序外,悉尼大学的学生评估还包括学生实习阶段的自我评定(非实习成绩评定)。作为一项较有特色的评估活动,自我评定不仅让学生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反馈意见,其评估结果也不与学生的实习成绩挂钩。以卫生学部为例。该学部根据1987年埃文斯和博伊科特开发的绩效评估版本为学生和教师设计了以谈话进行实习自评的方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激发自身的学习目标,明确对教师和所参与的临床实践学习的期望。谈话通常持续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之前学生应准备好一系列问题,谈话过程中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此后师生双方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通常临床实习期间将开展两次学生自评:第一次为中期自评,师生就实习的前半个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后半阶段应实现的目标进行讨论;第二次自评在临床实习的最后一天进行,师生共同评估此阶段是否达到了第一阶段所列的目标,并讨论所取得的成绩和后续发展目标。
(四)ITL和EQA:为学术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ITL(institutio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的全称是教学研究所。作为校级教学咨询与支持机构,它在机构、学习单元以及教师个人这三个层次上为教学工作的评估和改进提供支持。同时还为主要的课程评估提供咨询,并设计评估工具,进行数据搜集工作等。在机构层面上,ITL主要对全国毕业生职业调查(GDS)、• 50 •
第五篇: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政策措施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政策措施
作者:记者 来源:新华网(2010-11-4)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决定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
会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合理确定生师比,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其工资、职称评聘和社会保障等权益。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幼儿师范院校和专业,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3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在5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
(三)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
(四)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五)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度,形成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分解任务,落实经费,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要加大对学前教育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全社会关心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会议指出,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三年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央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2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同时,兼顾中央企业承受能力和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温家宝北京调研: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并与教师和家长们座谈。这是温家宝在北京西城区虎坊路幼儿园与孩子们交流。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日电题: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温家宝在北京调研学前教育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赵承、吴晶
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和市长郭金龙陪同下,来到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并与教师和家长们座谈。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学前教育发展。今年年初,温家宝主持召开座谈会,曾把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请进中南海,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他们的意见。近日,国务院将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会议召开前,温家宝专门到北京调研。
上午8时10分,温家宝来到位于北京前门附近一个四合院内的西柳树井幼儿园。走进大班教室里,孩子们刚刚吃过早饭,每个人拿着一本图画书坐在小凳子上一边看,一边说笑着玩。温爷爷的到来,让教室里的气氛更加热闹起来。
这是温家宝在北京西城区虎坊路幼儿园与孩子们交流。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温家宝搬来一把小凳坐在孩子们面前,与他们一起看图画书,耐心地讲解图画书上的内容。他详细问孩子们吃饭、午休、学习、身体锻炼以及家庭情况,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温总理还不时回头询问身边的老师:一个班里有多少教师、多少个孩子,孩子们都有哪些课程、来自哪里等。
西柳树井幼儿园是一所街道办的幼儿园,有167名儿童,其中北京本地的孩子107名,外地儿童60名。孩子们大部分来自中低收入的家庭,或者是农民工子弟。
临近立冬,天气寒冷。温家宝握着孩子们的小手,捏捏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关切地问他们冷不冷。幼儿园想尽办法安排孩子们的午休。靠墙一组柜子,柜门平放下来就成了孩子们午休的床铺,合上柜门就成了储物的柜子。温家宝亲自打开柜门,详细察看。
在中班教室里,孩子们正在用粗线穿过动物卡通塑料板上的小孔。老师们告诉总理,这是锻炼孩子们手指的灵活性。看到温爷爷走进来,一位小朋友递上一块塑料板,请温家宝与他们一起做。温家宝接在手中,用粗线认真地穿了起来,还送到孩子们面前,请他们评判。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在活动室里,温家宝与幼儿园的教师们座谈。幼儿园园长吕淑荣和有着31年教龄的秦树玲老师等向总理反映道,街道办的幼儿园经费自收自支,开支比较紧张,发展困难;教师年龄偏大,工资偏低,不敢招收年轻幼儿教师。温家宝听后说,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影响孩子一生。对学前教育要加大投入,拓宽投入渠道,既有政府投入,也有民间投入,发挥合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
接着,温家宝又来到虎坊路幼儿园。这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公办幼儿园。温家宝首先走进小楼一层的大班教室。孩子们正在上一堂关于“动物为什么不穿衣服”的语言课,温家宝静静地在一旁观摩。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出各种动物的例子,他微笑着说:“孩子们,我给你们讲一个道理,动物虽然不穿衣服,但它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动物身上的皮毛就是最好的衣服。”
温家宝又来到二楼中班。在五彩缤纷的教室内,孩子们分成三组,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粘贴、绘画和拓印等美工活动。温家宝坐在孩子们身边,和他们一起做起来。他还走进休息室,察看孩子们的住宿情况。
随后,在幼儿园的小会议室里,温家宝与来自北京市部分区县十家幼儿园的园长、教师和家长代表座谈。
温家宝北京调研: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作者:赵承 吴晶 来源:新华网(2010-11-3)
这是温家宝在北京西城区西柳树井幼儿园与孩子们交流。新华社记者黄敬
文 摄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第一个发言。她向温总理介绍了他们为解决入园难而采取的改扩建措施,提出了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和加大政府公共投入的建议。温家宝充分肯定了冯惠燕的建议。他说,要增加政府投入,城市建设要为幼儿园留出空间,千方百计解决学前教育供不应求问题,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他强调,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硬件建设,更要重视师资建设。幼儿园老师要具备学习能力、引导能力、创新能力,就是要求老师不仅自己会学习,还要教会孩子们学习;通过引导,进行适合儿童特点的养成教育、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创造一种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环境。
作为一名民办幼儿园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园长朱敏向总理提出了为民办学前教育提供公平的政策环境、降低运营成本等建议。温家宝一边听,一边记。他对朱敏说,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方针。随着国家的发展,民办幼儿园会越来越多。在政策上,我们对公办与民办学前教育要一视同仁,包括教师资格认定和跨省职称评定。民办幼儿园要保证老师在职期间的工资待遇和退休后的社会保障,吸引老师、稳住老师,让老师愿意来、争着来。
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幼儿园园长韩佳齐和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第一幼儿园教师刘玉红分别谈了学前教育的师资匮乏和培训缺位问题。这是温家宝特别重视的问题。他说,儿童是国家和人类的未来,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是孩子们接触的第一位老师。解决师资不足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扩大幼师招生规模,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都要扩大幼儿专业、院系。二是大学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可以经过转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进入幼师队伍。三是提高幼师待遇。四是提高幼师的社会地位,使从事学前教育的老师得到社会的尊重。
温家宝接着说,幼儿教育必须适合幼儿的特点。德育就是要让孩子们懂得什么叫好、什么是不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养成好的习惯。智育就是要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比如口语表达,如果6岁以前没有训练好,长大后这方面能力就可能比较弱。体育更为重要,幼儿阶段是长身体的时期,体育应该放在第一位。美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真善美的心灵。
听着温家宝的话,在座的各位园长、教师和家长都深受鼓舞。林浩和殷治钢两位家长代表结合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也向总理提出了多建幼儿活动设施的建议。
会场内的气氛热烈而活跃。温家宝对大家说,办好学前教育是群众的希望,也是政府的责任。现在,相当一部分城市和农村存在着入园难问题,这说明学前教育的发展赶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冬日的阳光洒在虎坊路幼儿园的小院内,正在室外活动的孩子们围拢上来,和温爷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