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备好一节课
如何备好一节课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而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我们今天的这种课堂改革便是这样一种改革。而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效果上好一堂课,细致、全面的备课是个极其重要的前提。下面我就结合在近两年的课改过程中,关于如何备好一节课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吃透教材,尽量与教材编著者思维同步
我们使用的教材在不断的改版,因此在课改的备课过程中,必须摒弃老思路,吃透新教材,领悟教材改版的原因,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智慧所在。有感于此我觉得备好课首先要吃透教材,主要体现在①吃透教材能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在整个初中教材、在本部分、在本章中的地位,以确立本节课的整体目标。整体目标的确立不一定体现在学案当中,但它却始终要在主备人的心中,指导整个备课学案的书写。②吃透教材能把握文本内容的安排顺序,找到内部逻辑联系以确定本节课的具体目标。围绕具体目标设计递进式的问题,根据要达成的目标为学生的理解性学习搭建台阶,层层作铺垫,逐步突破重点、难点。③吃透教材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学案为学生预习扫除障碍。在备课过程中,不能忽略教材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不能轻视任何一个环节在教材中的作用。
以上备课时所发现的问题在课改前是没有发现的,而且也没有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原因是那时是以“老师讲,学生听” 为主,以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不看教材也不致于将知识点传授错误,而现在是“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如果没有一份学生可以依赖的学案做为引导,学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预习明白,因此今天的备课已不在是过去简单意义上的备课了,只有吃透教材,充分把握教材才是备好一节课的前提,才是教师上好一节课、学生学好一节课的前提。
2.深刻理解教材,为知识的恰当拓展与外延典定基础
为了矾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常常在一个知识点的后面以“追问”、“思考”或“要求”的方式增加具有拓展与延伸功能的问题,无论是拓展、还是外延都必须是恰当的、有效的,而这两者的有效需在教师备课前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这样的空间,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激起课堂绚丽的涟漪。
3.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
因为这是一份预习+展示的学案,学生要借助于它的指导去完成新课的学习,因此在学案中问题的设计上必须要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例、一些学生在家能完成的实验或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思考,尽量降低学生预习中的因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两个:①是让学生借助于已学知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得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关系;②是让学生通过“追问”放眼于生活中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来进一步概括出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在“追问”时问题的设计很关建,如果直接“追问”: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样太过理性化的问法没有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达到咱们的设计意图就很困难,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因此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才能理解老师的出题意图,才能真正的预习透彻明了,才能在展示课上有话说,有内容讲,才能有课堂上的有效生成。
以上仅是备课中的点滴体会,要想真正备出一节好课,我们应该做备课的有心人,应该具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一篇好的备课学案更应该是博采众家之智慧融于一体的结晶。
一、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
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有的老师在备课时,先看教参,再看课文,甚至有的这样想,课文就几句话、几百字,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读的。如果在我们的课后,有好多问题连自己还没有弄懂,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甚至文章的主旨也不明白,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教育学生学语文要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必须有独特的感悟,自己若没有感悟,也就不可能去打动别人。有一篇文章叫《斑羚飞渡》,读完后我觉得第一件是就是要向学生推荐一本杂志《读者》,因为这篇文章就是曾经刊登在《读者》上的。当年我看了以后就颇有感悟。果然在上课前我先谈了我对这群羚羊的团队精神佩服,学生果然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好奇,急着去读课文,课堂上学生还谈了自己的感悟,最后我向学生推荐这本杂志,我说《读者》是本好杂志,一个好故事,改变你一生。后来果然有很多学生尝试去阅读这本好书,并且从中获益匪浅。
二、在钻研课标上下功夫。
语文课标对中学语文不同学段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所谓课标,就是教学的标准,教学的依据。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训练要求,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抓准情感目标的渗透点,才能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才能把课讲实、讲活。目标不清楚,搞课改,只能花里胡销,结果远离根本;目标清楚,万变才会不离其宗。每次我在反复研究课标后,确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在钻研单元目标和教学参考上下功夫。
课标是一个学段的目标和要求,单元训练是对一个单元、一篇文章的目标和要求,是对课标阶段目标的分解。单元训练的目标要求,往往就是一篇课文的训练点。即使课标要求弄清楚了,单元目标不清楚,也照样吃不透教材。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再看看教参。教参教参,只是参考,不要完全当作教学的要求。要学会分析、比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在了解学生上下功夫。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例如,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备课时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适当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和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有的学生连生字都还没能掌握,我就上课时只让他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不给他下马威,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初一的孩子,和初二初三有本质的区别。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五、在教学环节上下功夫。
教学设计像盖房,不仅要架起房梁,而且还要进行精致的装修。对于每个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就是对于教学设计的精装修。老师每一句话该怎样说,都要有精心的推敲,每一个段落的教学都要有层次,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艺术性。对于某一个重点段落的教学,首先要确定这个段落描写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表达方法?我要通过这一段落训练学生那些技能?这些都明确之后,进行教学层次的设计,第一次读干什么?有什么意图;第二次读读什么?这样的教学层次清晰,把对于这段的训练真正落到实处。
以上五个方面的功夫,是老师必须做且应认真做的。我称之为备课五研读:即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研读课标,读出教学的目标;研读教参,读出编写的意图;研读学生,读出教学的方法;研读教学环节,读出教学的层次性。这五个功夫下到了,才算真正吃透教材。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式化,探求新途径。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现在学校又提倡集体备课,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把我们的课备好,因为只有把课备好才能把课上好,把课上好,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第二篇:如何备好一节课
新课改下如何备好一节课
泥河中学 谢树文
最近花了两周的时间,阅读了《有效备课》,很有长进。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环节,是实施与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如果把课堂教学看作一项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施工前的设计工作,这个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这项工程的质量好坏。不言而喻,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好 一节课。
一、重视新教材的研究和教法的改进
要把握好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读教参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的每一个信息,每一句提示语,每一个练习,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但也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材,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情愿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
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积极建立群体间的合作学习关系,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好的课堂教学是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尽可能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在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衡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使学生实现有差异地发展。,二、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走进学生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的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努力做到:满足差异性,体验趣味性,注重开放性。
四、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五、提升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逐步培养学生的需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听课为主,听课教师与上课教师一同研究,分析寻找本节课的成功与得失。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差距,有效的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探究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安排教学途径,加强实践应用,扩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
第三篇:如何备好一节课
如何备好一节课?
在参加小学数学继续教育期间,我一边认真听专家讲座,一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一些问题,并想着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备好一节课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整体目标和分段目标。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确立教学目标。
2、细读教师教学用书,明确各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上对于本册教材的总体目标和编写意图都有详细的解释,单元教材分析则进一步进行了细化的分析。
3、针对本节教材具体内容,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要尽可能地详细具体,便于落实。
4、做好学情预设,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篇:怎么备好一节课(模版)
怎么备好一节课
听了韩立福博士的有效备课讲座,收获颇深。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备好课,就一定上不好一节课。备好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那么,怎么才能备好一节课呢?
一.应将备学生放在备课核心要素之首。应该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里素养、个性差异,从孩子的智力、习惯养成入手,根据客观条件,采用个性化进行具体分析为原则,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的思想动态,以人文素养为准绳,采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引领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生活与能力等等。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过程的引领。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备课中必须进行了解学生的工作,这主要包括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需要、思想状况,智力发展水平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以便对教学中以及学生学习中可能遇支的困难和障碍,有个大致的估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工作。
二.要备课程。备课程包括备教材、备教学设计等等。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一知半解,对很多知识点都存在疑惑,试问这样的教师还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吗?熟知教材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备课时,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掌握教材,作到灵活运用。教材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必须先掌握好。凡是要求学生做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到;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事先考虑好;课堂上要使用教具,要事前准备好。处处做到有备无患,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
三.备情景。就像韩老师讲的那样:赵本山的小品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用真实的道具创设了情景。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中能够展开讨论。要不断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探索研究和发现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被激活,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使学生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
四.备自己。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必备工作,备教材,备学生。但是我们最先备的,却应该是自己,我们应该知道自己长短优劣,在选择教学方法上扬长避短,那样才能更好的挖掘课堂效益。教师自己备自己应怎样备呢?教师要备风格:弘扬个性,塑造特色;备弱点:认识自我,长善救失 ;备期望:面向全体,充满信心 ;备形象:挖潜在课程,体现情感目标;备话语:升华教学,提高艺术性。
五.备设计。我们的教学形式,教学板书,教学内容等都需要进行设计,我们需要思考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教学顺序,什么样的课件板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需要设计什么样的板书,以及设计什么样的作业和教师语言,还有时间的掌控等,只有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才能上好一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做到:先学后导三段涵,课前二周师生备,问题生成目标清,生程境自计五元,学生唱戏师搭台。用爱心、热心和良心备好每一节课。
第五篇:如何备好一节课心得
《如何备好一节课》心得
听完张瑞清老师的《如何备好一节课》讲座后发现,备好一节课在教学中尤为关键。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大部分时间只是忙于做教材、写教案、批作业、上课。之于备课,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都太少了。今后要在备课活动中做足功夫,因为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一、分析学情。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确定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形成的知识结构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学习、活动,真正做到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智力、能力。
二、深入钻研课标、教材,用活、用好教材。
教师要先熟悉课标的要求,进而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几个问题:(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层面学生需要了解、掌握到哪个层次都要做到心中有数;(2)明确教材的体系和内容的主次;(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突破难点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对于重难点或比较抽象的概念,备课时就要想办法在课堂上如何用显见、易懂的事例或简明的语言,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如果在引出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时,能有意识地带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去理解重点和难点了。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要备好一节课,必须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探究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安排教学途径,加强实践应用,扩宽数学知识领域,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魅力。
周 爱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