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角形复习课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主要复习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三角形的外角及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及外角和以及平面镶嵌及平面镶嵌的条件,结合本节课,说说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们学校很多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所以在课堂上,思维不是很活跃的,在这方面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2)由于内容限制,在这方面也没过多考虑生动性和趣味性,显得比较呆板;
(3)为追求应试效果、强化训练和解题技巧指导过多,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知识学习太少。
比较好的方面:
(1)在这节课上,我重点和学生强调了阅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相信对同学以后的自主
学习有一点帮助;
(2)对于学生很有耐心,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要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由于我们面对的学生的基础也不是很好,还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
2、继续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要会把握学习知识的关键和方法,这样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能力。
第二篇:相似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相似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王小莉
在学生学完“相似三角形”一章后,我们及时组织了两节复习课,第一节课着重复习比例线段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节课则采取“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认为“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既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这节课的过程描述及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是接受性学习的补充,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本案例力争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前学生自己对比例线段的运用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挖掘题目资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形异实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备课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学生学法的突破,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三次恰到好处的电脑演示,向学生展示了电脑的省时、高效以及对数学实验的巨大帮助,推荐给他们运用电脑技术的学习研究方法。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提升学生课堂关注点
学生在体验了“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学习过程后,从单纯地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复习变为有意识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领悟。如在原问题的取点中教师小结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生在探究矩形的比值时就能意识地把解决特殊问题的策略、方法迁移到解决一般问题中去。在课堂小结中,学生也谈到了这点体会,而且还感悟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数学学习方法。
第三篇:7下期末复习《三角形复习课》教学反思
三角形
(复习课)
教学反思
复习课往往知识点多、密度大、教学时间紧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许多教师要么选择“浅尝辄止而面面俱到的复习”,要么选择“以练代理的复习”。在有限教学时间内,真正能够做到 “突出主体、开放过程、理练结合、注重实效”的课少之又少。为什么时间不够?有教师教学不够精练、简洁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对“复习起点”把握不够准确。如果将复习起点降低,则教学时间不够,如果将教学起点提高,则易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因此,我让学生进行了课前的准备即课前的自主复习,这就为本节课后面的练习腾除了时间。使学生即进行了系统复习,又得到了充分的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
课上,学生汇报自己的复习情况后,教师有进行了系统的重复复习。其实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汇报后教师进行归纳就可以了。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三角形的应用.再通过不断变换问题情景的应用,使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问题的分析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说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逐步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主动探求新知的动机.获得研究的乐趣,久而久之甚至发展为志趣。教学中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等,学生初步形成有分类讨论的意识,巩固运用---熟识基本图形,使学生思维由形象直观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演绎,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本章涉及到了类比、化归、方程建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多边形的问题可化归成三角形的问题,求多边形的角度或多边形的边长可用方程建模的思想.
本节课容量大,有几条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胆大、性格开朗的学生特别活跃,也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而对那些胆小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就注意不够。个别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慢一些的学生,给予他们的帮助还不到位,这些学生课后作业完成不够好。
第四篇:三角形全等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复习课教学设计
安坪中学
吴发礼
学习目标:
1.回顾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2.熟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全等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相关的证明体验几何证明的严谨性与表述的规范性。3.学握证明格式,体会证明的过程要步步有据。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难点: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相关的证明。教学过程
一、练习引入.如图、AB与CD相交于点O,且OA=OB,要添加一个条件,才使得△AOC≌△BOD
ACODB方法一:添加(),依据()
方法二:添加(),依据()方法三:添加(),依据()二.实例分析
例、已知:如图,AB=CD,BC=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BF=DE 分析:证明题的思维模式
证明:在△ABC与△CDA中
{
AB=CD BC=DA AC=CA
DFECA∴△ABC≌△CDA(SSS)
∴∠BCF=∠DAE
在△BCF与△∠DAE中
B
{ BC=DA ∠BCF=∠DAE CF=AE ∴△BCF≌△DAE ∴BF=DE
此题中BF与DE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在位置上有何关系。请猜测并说明理由。(小
组讨论)
例2、如图,已知EG//AF。请以下面三个条件中,任选出两个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②DE=DF、③BE=CF 已知:EG//AF,求证:
AEBGDCF
(小组讨论)
每组派一人写出本组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
已知,如图,AB=AD,BC=DC。求证:∠B=∠D
提示:操作一条辅助线得到两个三角形
ABC
D
四.总结提高
学习全等三角形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对应角”与“对角”的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 腰与在对角的位置上
(3)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对应角”“对应边”“对顶角”
五.作业
P88习题2.5A组第9题(必做)
B组第11题(选做)
第五篇:《三角形》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角形》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内容:四下P22-34页《三角形》单元。
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与意义、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分类的有关知识。
(2)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复习,初步掌握复习方法,形成基本复习技能。(3)提高复习课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复习重点:复习三角形单元相关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单元复习的基本方法。
复习难点:通过复习活动,提高学生上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学生活动记录卡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个纸质三角形,并做好相关数据的测量。
教师准备PPT课件、知识点卡片。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计:
(1)谈话:《三角形》单元是四年级下册第几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一共有多少页纸?(从书上P22-34页,共13页)你能把这13页书中的知识都说出来吗?(生不能)为什么不能?(间隔时间长、内容比较多、遗忘了一些)
师: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复习的必要。(由此问题揭示复习的必要性)(2)情感激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课件呈现名句及其意义。师:今天我们就来做这样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不断有所收获”。
二、导入课题,回顾已学知识。(1)直接出示课题:三角形单元复习
师:刚才同学们说有些已经忘记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三角形》单元所学的知识。(2)回顾已学知识。
在课件中提供1~7的序号,告诉学生本单元共有7个知识点。
教师通过课件动画、文字性提示,引导学生根据书中教学顺序依次回忆各知识点。
在学生回忆的过程中将各知识点信息与课件中“三角形”联系,与学生手中准备的三角形相关数据联系。
知识呈现: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师:你的三个角多少度?这是三角形的起点知识,也是最重要的知识。贴出知识卡片
②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你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能再说出一组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吗?3cm、5cm和9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吗?)③三角形中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师:一个三角形有多少条高?高一般用什么线来画?你的高和底分别是多少?[三条]贴出知识卡片 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你会联想到哪个图形正好和他有相反的特性吗?
⑤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呢?„„你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为什么?判断的简单方法:以最大角判断)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已经知道两个角的度数,如何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呢? ⑦三角形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师:老师的三角形属于哪一类?你的呢?为什么很多人的三角形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等边三角形呢?揭示第10号知识卡片(非等腰三角形:三边不等),明确像这样的三角形居多。(3)介绍课前准备的三角形。
联系刚刚回顾的所有知识,介绍手中的三角形。(学生于课前完成作高、量边长度、量角的度数)同桌互相介绍后,全班汇报。
两生汇报,看谁汇报的有条理而且准确。(4)基础性训练(课件呈现)
(一)填空。
(1)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条高,三角形的高一般用()线作图。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是()。(3)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等于另一个内角,它是一个()三角形。
(4)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是350,另一个锐角是()度。
5、口算出∠3的度数,并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1)∠1=27 ∠2=53 ∠3=(),这是()三角形。(2)∠1=70 ∠2=50 ∠3=(),这是()三角形。(3)∠1=42 ∠2=48 ∠3=(),这是()三角形。
(二)判断。
(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450 „„„„()(2)大的三角形比小的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大。„()(3)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4)等边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三)选择。
(1)一个三角形最大的内角是12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①钝角 ②锐角 ③直角
④不好判断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
。。
。。
。
①锐角 ②钝角 ③直角(3)等边三角形又是()。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4)做房屋的屋架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①有三条边的特性 ②易变形的特性 ③稳定不变形的特性(5)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等腰直角
三、对比联系,系统整理知识。
(1)说一说:刚才我们对书中《三角形》单元的所有知识进行了回顾,并做了一些训练题。这就是复习了吗?当然不完全是!复习还需要我们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所有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使我们头脑中能清晰的建立起知识的联系。为了便于大家整理,老师将所有的知识点印制成了这样的知识卡片,并分发到了14个学习小组,下面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对知识进行整理。
(2)游戏:请14位同学上黑板简单介绍自己手中的知识卡片的含义,并将知识卡片贴到合适的位置,最后介绍一下所贴位置的理由。学生代表上黑板操作,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预设效果如下:
《三角形》单元复习
三角形的组成: 三个顶点
三个角
三条边(围成)
三条高(虚线)
三角形的性质:具有稳定性 内角和180度
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顶点到底的垂直线段
锐角三角形(3锐)
等腰三角形(2边相等)三角形的分类: 直角三角形(1直2锐)等边三角形(3边相等)
钝角三角形(1钝2锐)非等腰三角形(三边不等)
(3)总体感悟:学生从整体上看看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
师:刚才同学们主要是从竖着的方向来整理的,我们再从横着的方向来看一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张贴“三角形的组成”、“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分类”。
补充:不过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无论是横方向还是竖方向,其实我们的学习都只是刚刚开始,还有许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去发现。教师板书两个省略号。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整理,所有的知识形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复习与整理的作用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升认识。
(一)基础训练:
1、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基础部分)(1)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2)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锐角三角形。
()(3)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指号里。(1)钝角三角形有()条高。①1 ②2 ③3
(2)当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等于第三个角时,这是一个()三角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3)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一定是正三角形。①任意 ②直角 ③等腰
(4)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等腰直角
(二)提高训练:
1、填空。
(1)关于边:已知三角形中的两条边分别是4cm、6cm,那么第三条边必须大于()cm,必须小于()cm;如果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那么第三条边可以是()cm。
提示:假设第三条边是最短的边,有什么要求?假设第三条边是最长的边,又有什么要求?
答案:大于2cm而小于10cm。
(2)关于角:已知三角形内两个内角分别是40度和60度,第三个角是()度,这是一个()三角形。
(3)关于等腰三角形: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是50度,底角可能是()度,这时顶角是()度。
2、画一画。
0
(1)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底边上的高。(2)按要求在每个图形中画一条线段。(平等四边形)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
3、猜一猜。
(1)下面的三角形都被一张纸遮住了一部分。你能确定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吗?
(2)有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20,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如果还知道第二个角
是65,那么你知道它是什么三角形了吗?
4、解决问题。
(1)西湖小区有一个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组成的绿化美化园区(如下图),从A地到B地,走哪条路最近?
走ACB这条路和走ADEFB这条路的路程一样吗?为什么?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是23厘米,腰是32厘米。则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
五、全课总结,质疑评价提升。
总结:今天的复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新的收获吗?学得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