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9-05-15 13:5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上饶县兴园学校王秀红

新课改实施以后,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为了使全体教师能领会新课程思想,迅速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意识转变,使新课程培训上一个新台阶,我校通过孟照彬教授“EEPO”新型教育方式的培训,让我们进一步走入了新课程,从中获取了许多课改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自参加了孟照彬教授“EEPO”新型教育方式的培训后,我积极行动,大胆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将在课堂实践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以往的教学常常满堂灌,其结果老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累,收效不大。“EEPO”课型方式如旱地里的急时雨,使举步艰难的课程改革充满了生机。听、说、看、想、做、动、静的结合,符合新课程理念,运用得当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活力。虽然自己平时也在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行动策略,但理论和实际难以结合,操作起来顾此失彼。而“EEPO”方式中的互动平台、要素组合这些方式可操作性强,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学生能主动收集资料,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教学效果显著。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采用“EEPO”课型方式上课后深有感触,昔日“听话”的课堂变成了“对话”的课堂,“众星捧月”的课堂变成了“群星灿烂”的课堂。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点拨形成的立体思维网络,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课堂的确“活”起来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约定、角色分工、汇报成果等不可能一开始就能做好,需要一段时间的规范训练。

在EEPO学习方式训练中需要学生掌握的有小组合作的指标,课堂活动中的约定等等。其中小组合作又需要学生学会互相关注,互相关照,学会倾听,控制讨论的音量,了解各个角色的任务等等。教师对学生开设专门的学习方式训练课,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学习过程中所要形成的习惯。教师在训练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当然,这个活动的内容应是有利于学习方式训练的,因而难度要适中,操作起来会比较顺畅。比如“制作爱心卡”、“说说我的成长故事”、“介绍一本好书”、“制作一个读书卡”、“制定课外活动计划”等内容。训练初始阶段,专门的训练课开始可以每周安排1——2次,以使学生有一个了解、巩固、强化的过程。待学生的习惯养成以后,课堂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三、构建学生合作学习的平台。

构建优化的学习的平台,是促使学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平台是实现学生充分交流的途径,在学习的平台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多角度的,获得的信息是最丰富的。

经过训练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较好的合作精神和习惯,在课堂合作学习的平台中实现:①伙伴学习。就是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组成学习伙伴进行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有效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更严格要求自己,更认真复习学过的知识技能,提高对已有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对自己的伙伴,会激起迎头赶上的动力,努力学习。②合作学习。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个成员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积极的群体压力,促使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使学生达到资源共享,知识共赢的效果:首先,学生的参与面得到了保证,改变了原先教师“把着讲”的局面。经过学习方式训练后,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把学生“放开”,之后又能很快地把学生“收回”。并且,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秩序建立后,教学的时间得到了保证,学习效果明显。学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学生的参与面大大提高,保证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经过学习方式训练的学生,对自己在大组或小组学习中的担任的角色和任务明确了,不会因为“不会参与”、“不会学”而“学不到”。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后,学习也相应变得更个性化,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习起来兴趣更浓,效果更好。

四、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互联网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课堂教学资源是支持课堂教学开展、并为课堂教学利用的各种条件。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支持因素。如:课堂上多媒体、大卡、小卡的运用,直观形象有效。如果课堂教学资源贫乏,那么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凭借和依托,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将无从谈起。因而,重视并加强对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五、要在课堂中灵活运用EEPO方式,适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EEPO方式,方能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组织小组学习,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考虑合作学习的目的,又要考虑操作的细节,还要注意适时评价,保证调控自如。而不是马马虎虎地瞎指

挥学生,也不是为了求得课堂热热闹闹而搞形式化。如:每节课一般安排3——5次“小动”,1——2次“大动”,这只是一个参考的数字,教师是绝不可以生搬硬套的,要根据自己的课考虑清楚;又如:要考虑调节学生进行多向合作,合理、灵活地安排和调控好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前后桌交流、左右的交流、小组的交流、大组交流等等;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小组学习的评价指标,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的表现进行适时评价,促使合作学习的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才能保证学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大胆探寻语文课程改革新途径的我,一直注重新的教育理念的渗透,参与了“EEPO”课型方式的我,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真的是感受多多,收获多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第二篇:2014小学语文课改体会

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

李敏敏

一、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材,更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我们知道,没有全新的教材,是不会全面副贯彻好新课标精神的。然而有了全新的教材,也不一定每一位教师就会有全新的教法。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做支撑,再好的教材教起来也会穿新鞋走老路。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以前我们提倡不要死记硬背,教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会。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讲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会。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心理环境中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探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发掘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有时,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学生那种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才是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努力、更深入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

三、课程的综合化

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一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的综合不是简单的内容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淡化学科界限。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

但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我对新课改存在了几点困惑。

1、农村孩子相对闭塞的生活不利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我们认为,农村课程资

源相对贫乏,再加之学生的生活基本与社会脱节,每周五天时间全部住校,在学校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报纸(虽然有但形同虚设),图书室不向学生开放。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这么长的时间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是学习课本知识,对于社会生活上的一切知识学生又怎能知道呢?几乎一切的资源需求皆依赖于老师。

2、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怎样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原因,再加之畏难情绪,故在平时上综合性学习时,或照搬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把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当成可伸可缩、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或当成过去的单元作文训练,根据每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本上综合性学习板块提供的内容和项目进行阅读,搞搞积累,然后写写阅读心得或话题作文。偶讲公开课时,则按预定计划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心中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语文活动课等同于班会?就这样,新的问题同样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

3.热闹的课堂形式兼顾不了语言形式的内化。当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了教学活动中最时尚的用语。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殊不知,盲目的追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却遗忘了课例“为什么这样写”这一语文课堂的核心话题,使得课例没了特色,语文没了味道,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成了一句空话。真可谓“繁花”落尽,涛“生”依旧。

通过对课改理念的再学习,我逐步认识到:课改中困惑的语文教师,首先需要的是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可断章取义;其次是时时牢记自己在上语文课。基于这两点,我重新审视了以上三点困惑:

1、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它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①农村的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生活即教育”,如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其实离农村学生不远,甚至说比城区学生更有优势。

②教师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双休日),在针对性开发和合作性开发上给予指导.③学校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网络、增加图书量、充实报栏、创设校园文化角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

2、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加强集体备课,合作性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努力做到将课文植根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缺乏的现实,发动学生选择本土文化中具有亲合力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

3、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些以语文为本位的问题展开,学生的参与是必须的,但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热闹形式,同时调动也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一节课或一个活动,气氛虽不热闹,但只要每位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于其中,这就是“动”;相反,学生疏于思考而忙于热闹的形式,“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绝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认识源于实践,课改之初,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是迷茫的。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迷茫中若有所思,后来又略有所悟。因此,我在困惑之后的反思,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需要同仁们悉心指正。心有所感,发之笔端,抛砖引玉而已。

第三篇:2014小学语文课改体会

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

李敏敏

一、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的教材,更需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我们知道,没有全新的教材,是不会全面副贯彻好新课标精神的。然而有了全新的教材,也不一定每一位教师就会有全新的教法。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没有新的教育观念做支撑,再好的教材教起来也会穿新鞋走老路。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以前我们提倡不要死记硬背,教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会。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讲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会。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

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教师应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平等的心理环境中学习。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更应该是学生探究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课堂上,应该出现这样的画面,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要发掘学习内容的魅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有时,我们却恰恰忽略了学生那种蕴含在知识本身中的兴趣。知识本身的魅力才是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更努力、更深入学习的内驱力。第三,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看到成功的机会。

三、课程的综合化

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一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我们应该认识到课程的综合不是简单的内容删减,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淡化学科界限。据专家分析,综合课程的出现,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产生深远影响。

但当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把佳作名篇详剖细讲,不再仅仅是字句段篇、标点修辞,也不再仅仅是师授生收、记录考核,对很多语文教师来说,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我对新课改存在了几点困惑。

1、农村孩子相对闭塞的生活不利于课程资源的自主开发。我们认为,农村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再加之学生的生活基本与社会脱节,每周五天时间全部住校,在学校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报纸(虽然有但形同虚设),图书室不向学生开放。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到晚上十点睡觉,这么长的时间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是学习课本知识,对于社会生活上的一切知识学生又怎能知道呢?几乎一切的资源需求皆依赖于老师。

2、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怎样有效地服务于语文教学?由于认识和理解上的原因,再加之畏难情绪,故在平时上综合性学习时,或照搬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把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当成可伸可缩、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或当成过去的单元作文训练,根据每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本上综合性学习板块提供的内容和项目进行阅读,搞搞积累,然后写写阅读心得或话题作文。偶讲公开课时,则按预定计划吹拉弹唱、小品相声、辩论竞赛,热闹红火,学生喜欢,老师得意,可听课的人心中起了疑惑:这莫不是班会课?语文活动课等同于班会?就这样,新的问题同样产生了:综合性学习怎样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难道新课改的诞生竟意味着语文学科知识的没落?

3.热闹的课堂形式兼顾不了语言形式的内化。当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了教学活动中最时尚的用语。为了实施新课标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求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殊不知,盲目的追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却遗忘了课例“为什么这样写”这一语文课堂的核心话题,使得课例没了特色,语文没了味道,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成了一句空话。真可谓“繁花”落尽,涛“生”依旧。

通过对课改理念的再学习,我逐步认识到:课改中困惑的语文教师,首先需要的是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可断章取义;其次是时时牢记自己在上语文课。基于这两点,我重新审视了以上三点困惑:

1、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它的丰富性和适切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①农村的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生活即教育”,如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其实离农村学生不远,甚至说比城区学生更有优势。

②教师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双休日),在针对性开发和合作性开发上给予指导.③学校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网络、增加图书量、充实报栏、创设校园文化角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

2、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加强集体备课,合作性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努力做到将课文植根于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缺乏的现实,发动学生选择本土文化中具有亲合力的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

3、在语文学习中,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些以语文为本位的问题展开,学生的参与是必须的,但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热闹形式,同时调动也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一节课或一个活动,气氛虽不热闹,但只要每位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于其中,这就是“动”;相反,学生疏于思考而忙于热闹的形式,“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绝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在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认识源于实践,课改之初,我们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是迷茫的。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迷茫中若有所思,后来又略有所悟。因此,我在困惑之后的反思,认识是否正确,还需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需要同仁们悉心指正。心有所感,发之笔端,抛砖引玉而已。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会

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会

郝关小学

李小翠

我们基础教育的弱点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差。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以“填鸭”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是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完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现就这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充分利用视觉作用,让孩子去画、去看、去描。

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但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图来增加情趣,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画资料,将看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运用色彩,为教学服务,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色彩,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神秘的星空,太阳初升的草原、山村、森林、大海等,在孩子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机。

2、充分利用学生语言积累,让孩子去说、去读、去讲。

大家知道,拼音教学是枯燥的,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从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识,再通过学生的口头语言,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学ai这个韵母时,先请一个孩子上讲台和我一块比高矮,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

一、两句话说出来。有个孩子说:“老师比xx高,xx比老师矮;还有一个孩子说得更精彩:“老师是a我是i,老师爱我,我爱老师。”在学生兴奋的气氛中,完成了ai这韵母的教学。在指导学生掌握了ai的发音以后,教师对引导学生用这个音节进行组词、说话。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学习了拼音,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去玩、去动、去演。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如:在上《复习拼音》一课时,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皮卡丘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打靶开花”,“找朋友”等游戏展开复习内容,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以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显出勃勃生机,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且对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艺术,需要教师方方面面无私地付出,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我将一如既往,付出努力,迎接成功。

论文《二年级语文阅读》

郝关小学

李小翠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力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现身为课改教师,深知课程改革将给我们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探究、展示的平台。如果教师再用老观念去教授语文,那无疑将扼杀课程改革那鲜活的生命力。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上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李想小朋友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a另外,我还用图画展现形象,产生美感,把学生引入情境。利用音乐产生美感,把学生带入遐想的境界。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下面我还是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们认识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但要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方便,我又创设了情境:老师成了“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同学,今天却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将商品摆放整齐。接着就请三位同学当售货员来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理由。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学生很快明白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及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

里满乡北韩村小学李慎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不断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

断促进教师从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

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

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新课程还积极倡导和

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我改变

了教师一人讲,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而是注重让学生亲自去感悟、亲自去体验,把时间交

给学生,让学生活动起来,通过自己读书、讨论、思考学习到知识,学习到方法。

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苦学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发自内心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学习行为。我个

人认为,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乐于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

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不同题材的课文,不同的课堂类型,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一定的收获。

三、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阅读教学的阐述有一个重要思想,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

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

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社会。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

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努力做到: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何保护并进一步激发这种意识呢?陶行知先

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

力。

创设问题的情境,形成悬念,可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

边读边想在积极的思维和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同时实现了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二)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变教师的“讲”为“导”,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去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观察、比较、议论、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探究知识,发现规律,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智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目的。

(三)创设成功情境,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或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就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身学习活动中。

要创设成功情境,还要正确地评价学生。观念的不同,所形成的评价当然也有很大的差异。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不只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要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对于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应给予肯定,在旁人的帮助后,再请他表述一遍也给予赞许,使他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批改学生的作业时,错题不打叉,划出错的地方,让学生订正后,仍然评为优等,这样做不是降低要求,而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另一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树立自信心,不断努力进取。

在语文实践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要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的答案去要求学生,要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四、实现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多元地学习。

紧紧围绕语文教学任务,充分开发利用语文资源,促进学科间融合,促进课内外结合,重视在生活中学习母语,是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

生活处处皆语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针对教材识字量大这一特点,我们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方式识字:

1、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认校牌、班牌、黑板报、墙报等。

2、认同学的姓名,鼓励学生帮老师收发作业本,帮同学往英雄榜上贴红旗。

3、借助生活环境中的实物、图片、电视媒体等识字。如收集商品包装、认果蔬名称。

4、利用广告牌、宣传画、商标等识字。

5、鼓励阅读报纸、其它学科教材、课外读物,提高识字量。只有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拓宽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要求出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充分挖掘语文教学的活力源泉,就能真正实现使语文教学活起来的目的。

下载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课改的几点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课改体会

    在路上…… 方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几年了,我校广大语文教师在参观长垣一中课改模式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极实践课改,参与“过关课”过关,经......

    二年级语文课改体会

    二年级语文课改体会 在教学二年级语文新教材以来,我感受颇多。教材编写的意图在于注重人的发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学知识的目的在于用......

    浅谈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课改的点滴体会旬邑县清塬中心小学吕向勇课改是就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取长避短,长自然不说了,“短”是什么呢?专家们一致指出,我们基础教育的弱点就......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

    我对小学语文课改的体会 永济市 蒲州中心校 西厢小学 曹敏婷(***) 一、课程改革不是换一套教科书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转变。它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

    小学语文课改计划

    关于语文课改设想 一、指导思想 以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学观念,使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课改反思

    小学数学课改反思 一、反思 课改给每一个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改革不可能照葫芦画瓢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改革首先要从学习开始,只有努力做一个主动学习型、勇于实践型、善于......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 新课改的以后,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为了使全体教师能领会新课程思想,迅速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意识转变,使新课程培训上一个新台阶,我校通过远程培训,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