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前不久,参加了学校的“同川之声”课堂教学比赛,跟同年级的何老师同时上了一节《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在何老师的课上,学生在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时候,总共产生了5种不同的方法,而在我的课上,经过学生的探索只产生了两种方法。究其原因是对主题图的处理,何老师是这样来处理主题图的:
师:(出示主题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
生:有十箱牛奶,每箱有12瓶。
师:你怎么看出是十箱?
生:左右各5箱。
生:已经搬好了十箱,正在搬最后一箱。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十箱一共有多少瓶?
结果学生在口算12×10时产生了5种方法:①12×5=60,60×2=120。②12×1=12,12×10=120。③12×9=108,108+12=120。④12×1个10=120。⑤2×10=20,10×10=100,20+100=120。而我是这样来处理主题图的:
师:从图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有十箱牛奶,每箱12瓶。
师:(出示“三年级共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够不够?”)怎样知道够不够,怎么想?生:想十箱共有多少瓶。
学生在口算12×10时只产生了两种方法:①12×1=12,12×10(=120。②10×10=100,10×2=20,100+20=120。第三种方法12×9=108,108+12=120是由我提出来的。
感悟与体会:
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却有不同的反应,这不得不使我有所想法。是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吗?回答是否定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与何老师作比较,究其原因,是因为何老师对主题图的诠释更为细道,不放过图上的每一个细,最终使得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可见,教师的引导是何其重要。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而要使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对主题图的理解很重要。但是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细致,导致学生的思维狭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课标》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的提问要具方向性,教师的引导要具有效性。从案例中不难看出,我对学生的引导是粗略的,而何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是细致的,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截然不同。以,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钻研,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可以跳跃的平台,因为学生的思维需要搀扶。
第二篇: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教学反思 泊头市西关回民小学 赵艳
本节课的内容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参与面较广。教学中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这样很快唤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一开始便以一种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情境,为能主动探索新知打下了基础。当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了算式后,我又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在实际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大大超过我的预设,我本来预设了四种:
①12×5=60
60×2=120 ②12×9=108
108+12=120 ③把每箱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④由12×1=12,可以想到12×10=120。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想出了12×2=24 24×5=120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参与到全班的交流,在不同算法的呈现中相互启发,使其学习到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策略探索算法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在进一步的比较中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时,让学生通过整十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比较,类推出计算方法,发现计算规律,产生新的体验,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第三篇:《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资源: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我们班的小朋友每天都喝牛奶,今天我们一起到三年级看看他们的牛奶是怎样分配的,好吗?
2、出示例题图及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1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二、活动探究
1、教学例题
(1)列算式。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箱有12瓶这个信息。板书:要算出10箱有多少瓶? 列式:12×10=
()(2)探讨12×10的算法
谈话: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 学生可能有的算法:
①先算9箱有多少瓶,再加将要放下的1箱的12瓶。12×9=108
108+12=120
②先算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12×5=60 60×2=120
③把每箱的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④由12×1=12
想到12*10=120
讨论这几种算法,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并说说理由。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为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出示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同学喝? 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列式:12×30=
()
学生尝试口算,再在小组里相互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在班内交流,得出最佳方案。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提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边添写1个0。)
三、巩固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相互交流,改正错误。分析每组题之间的联系。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回答,讨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个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得到的数的后边添写2个0)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算法和得数,并说说题目中有哪三种数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质疑反思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想想做做”第3题、练习册 板书: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例题图
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1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要算出10箱有多少瓶? 12×10=
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同学喝? 12×30=
教后感:
第四篇:《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赣榆县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吴凌艳
教学背景: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其中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又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引入新知。
今天老师要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来研究口算,(贴口算)你陌生吗?乘法口算,(贴乘法)你陌生吗?先看预习任务。
1、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的预习作业,你完成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提问:“这三组口算分别有什么特征?”
明确三组分别是表内口诀、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但口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用表内口诀来计算,然后根据乘法算式中乘数末尾0的情况,在积的末尾添0。
明确复杂的口算,可以转化成简单的表内口诀计算出得数。
2、我们班的小朋友每天都喝牛奶,今天我们一起到三年级看看他们的牛奶是怎样分配的,好吗?看预习第二题,出示例题图及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1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二、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1、探究例题(1)列算式。
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箱有12瓶这个信息。板书:要算出10箱有多少瓶? 列式:12×10=()(2)探讨12×10的算法
谈话:利用学过的知识计算出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 学生可能有的算法:
①从数量关系入手:先算9箱有多少瓶,再加将要放下的1箱的12瓶。12×9=108 108+12=120 ②从数量关系入手:先算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12×5=60
60×2=120(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两位数乘整十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③从乘法的意义入手:把每箱的12瓶分成10瓶和2瓶,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
④类推迁移:由12×1=12 想到12×10=120(3)交流深入:交流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各种算法的特点。比较各种算法,找出最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为什么?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同学喝?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列式:12×30=()
学生尝试口算,再在小组里相互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
(2)交流算法,将例题和试一试的口算过程进行比较,发现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
提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只要用两位数乘0前面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边添写1个0。)
三、复习巩固,综合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对比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相互交流:a、每组题目有什么特点?
b、说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你发现了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交流:纵向比,每组题目有什么特点?横向比,每一横排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如何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指名回答,讨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个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得到的数的后边添写2个0)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总结归纳出含有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吗?
3、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算法和得数,并说说题目中有哪三种数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尊重学生认知,巧妙创设情境,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重组,而是在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基础上,将静态的情境图稍作加工,呈现了送奶工搬牛奶的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通过已有经验作为新知生长点,结合动态情境图,探究出了“12×9=108、108+12=120”,“12×5=60、60×2=120”,“12×1=12、12×10=120”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真正实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新课程理念。
在引导学生探索算法的同时,教师不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通过逐步呈现情境图,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在得到这几种算法后让学生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本课有几处细节处理得也相当到位。如:一部分学生同意12×10=120的结果,教者“欲擒故纵”地在120下面用红色粉笔打一个“?”号,并且鼓动地说“是不是120?口说无凭,你得用理由说服人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想法多!”把有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智慧地过渡到了下一个探究环节;又如当学生想出了3种算法,还有1种算法没人说时,教师不慌不忙地引领“同学们真聪明!有那么多想法和算法,书上还介绍了一种,你们看得懂吗?谁来说说,这种方法是怎样思考的?”引导自学理解,既弥补了学生想不出的尴尬,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谓„哈到好处,对引领学生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P28~2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深刻理解算理,熟练掌握算法,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前谈话。
师:观看大屏幕,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 生:乘法口算。
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乘法口算?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师:咱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看大家掌握的如何。2.口算题1。
400×7= 60×3= 800×5=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吗?
指出:像这样的乘法计算可以先不看0计算,最后再把0添上。3.口算题2。
32×3= 4×21= 11×5=
师:这三道乘法算式为什么能这么快口算出得数?
指出:这里的每个数为上的数乘后都不进位,所以好口算。4.谈话引入。
师:这些都是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口算,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样的乘法口算呢? 板书课题:乘法口算
师:先来看这样一道题目。
二、新授:
(一)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学生读图,理解充分理解图意。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10箱牛奶,每箱12瓶。
师:你能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牛奶箱子是怎样摆放的吗? 生1:已经摆好9箱还有1箱工人叔叔正在搬。生2:一边摆5箱,两边一共10箱。
2.师:看看这题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出示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 3.思考: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实际上就是要算出什么? 生:实际上就是要算10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4.提问: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5.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12×10=()
师: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复习的口算题比一比,然后你能猜想一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口算是什么吗?
生回答师板书课题: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
6.提问:12乘10的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7.学生讨论,充分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师:你能根据图意来说说吗?
想法一:先算9箱有多少瓶,再加1箱的12瓶。
12×9=108 108+12=120 想法二:先算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
12×5=60 60×2=120
想法三:10个10瓶是100瓶,10个2瓶是20瓶,一共是120瓶。想法四:因为12×1=12,所以12×10=120。8.教师小结,完成例题的解答。
(二)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
2.思考:要想知道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实际上就是要算出什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说算式,师板书算式:12×30=()
4.提问:12乘30的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先和同学交流。5.学生讨论,充分交流,全班汇报。
三、练习:
1.想想做做1。
1)出示上面三道口算题及结果:这是我们在课前复习时做过的三道口算题。2)出示下面三道口算题并提问:你能很快得出下面三题的结果吗? 3)提问:能说说你是怎么得到下面三题结果的吗?
4)小结:可以先不看0计算,最后再把盖住的几个0添上。2.想想做做2。
1)学生先独立口算完成
2)比较上下两道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以后再遇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你该怎样计算? 3.想想做做4。
1)同桌每人选一道互相口算 2)同桌汇报,集体校队。4.想想做做5。
1)怎样计算15盒铅笔一共有多少枝?实际上就是计算什么?怎样计算? 2)怎样计算10盒橡皮和10盒刨笔刀的一共数?
四、拓展: 1.拓展1。
1)出示两道算式31×20=和60×30=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指出:都是两位数乘整十数。2)学生口算出结果。提问:比较两题的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指出:一个积是三位数,一个积是四位数。3)提问: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指出:两位数乘整十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4)提问:什么情况在积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积是四位数?
生观察回答:看十位,两个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要进位积就是四位数,不要进位积就是三位数。
5)师:能用这种探索出的方法来判断几道题目吗?
出示题目:下面算式的积各是几位数,你会估算一下吗?
27×10 31×60 12×40
30×23 90×40 50×30 2.拓展2。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6道口算题及结果:这是我们刚才做过的6道口算题。2)出示32×300=你能很快得出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
师:根据第二组算式,你能再编一道算式吗? 生编算式:400×21=8400
3)师:观察第一组三道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指出:都可以先算32×3,不同点是最后的结果有的不添0,有的只添1个0,有的添2个0。
师:那你能根据这种规律,再接着往下编一道算式吗? 生答师板书:32×3000=96000
4)出示:想一想32×31=?你是怎样想的?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汇报。
5)总结: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再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