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

时间:2019-05-15 13:3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

第一篇: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

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为思品教学的重中之重。

怎样使导行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使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避免口号式、标签式的“空对空”的现象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导行要体现自主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解放他们的双手,达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境界。在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增强角色体验,拓展渠道,注重前伸后延;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思品教育资源,让乐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新,从而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在其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促其内化导行的内驱力。如教学《从小关心国家大事》一课时,让学生课前搜集国内外新闻,在课堂上进行5分钟新闻发布会,学生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感受到关心国家大事让他们大开眼界,收获很多,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之后,每周一次的新闻发布会成了学生自愿从事的活动,学生的行为实践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课外。

二、导行要讲究实效性

在思品教学中,导行是提高思品实效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而导行要几实效性。

1、思品课的导行过程要遵循儿童品德形成的规律,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行为实践的要求不过高、过多,也不过低、过少。如教学《多为集体做好事》一课时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寻找做好事的机会,而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事,对集体、对他人有利的事就是好事,好事就在我们身边。并联系学生实际,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观点,正确处理、解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就能较好地掌握导行的尺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思品课的导行过程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品德现状,在备课时要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与教材有机结合,上课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如教《学好各门功课》时,我针对班中一些学生偏科的现象,设计了问题让学生讨论:“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行,其他副课无所谓。”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各科间的联系,明确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决心认真学好各门功课,为全面提高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导行途径要网络化

在思品教学中,尤其在导行途径上,要一改以往学科“闭关自守”的状态,为学生编造一个广阔的导行空间,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形成导行的网络,凝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作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导行的网络中找到实实在在的立脚点,不再孤立,使导行更具实效。

1、导行要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结合晨会、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把课内播种与课外培育相结合。如教《敬老院的笑声》,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文娱节目等,进一步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帮助老人的良好品德。

2、导行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一事能成,除了在课内学习,校内训练,还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进行有计划、系统地训练。如《做父母的好帮手》一课,由于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现状,家长中普遍存在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里什么事也不要做,使学生的自理能力、劳动能力普遍较差。教这一课后,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明确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重要性,让家长督促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衣、洗菜、做饭、整理房间等家务事,在劳动中强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3、导行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也是导行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如教学《热爱家乡》后,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四、导行形式要多样化

1、明理导行

“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充分明理是导行的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明确行为方向,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从而利于指导行为实践。如教学《学好各门功课》,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明白苏步青爷爷之所以知识渊博,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他小时候学习不偏科,能注意各门功课之间的联系,为以后进行数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并且让

学生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苏步青小时侯只钻研自己爱好的数学的话,他会有今天的成就吗?为什么?通过正反对比,学生切实认识到偏科的危害,体会到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这样为学生的行为实践指明了方向,再结合课后练习具体导行,真正把指导行为实践落到实处。

2、规范导行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明确了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它把思品各册教材的内容更具体地指导于实践,结合《规范》加以导行,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教《和好书交朋友》,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0条:要看有益的图书、报刊、录像。这就告诉学生,书籍有好坏之分,读了不健康的书,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教育学生要增强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坏书。以规范督促自己,养成读好书的行为习惯。

3、榜样导行

榜样分为两类:一类是伟人和英雄人物。学生对他们很爱戴、崇敬,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信,很服人。运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让他们学习雷锋、徐虎、李素丽等楷模的言行,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另一类是身边的榜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父母=保姆、导师和同学的整个生活的榜样必须不断地放到儿童跟前。”榜样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对象。尤其是身边的同龄人榜样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如教《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导行时,我给学生几朵小红花,让他们把话奖给班级中的同学,并说说把红花奖给他的理由。这样,让学生找出身边的榜样,大家心服口服,导行具体、真实、有效。

4、评价导行

运用评价进行导行,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对错误行为的辨别能力。运用评价及时指导行为、校正行为,强化道德行为的形成。同时,要运用肯定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行为中的闪光点,化为自觉行动。如教《学好个门功课》,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偏科现象?因偏科导致怎样的后果?进行自我评价。另外,让学生评价班级中各门功课学得好的同学,说说他们学得好的原因和学好各门功课的好处。充分认识到偏科的危害,学好各门功课用处大,增强自觉学好各门功课的内驱力。

5、竞赛导行

在思品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思品教学活动化。教学中以辩论会、擂台赛、评选劳动能手、故事大王、敬老标兵等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内化导行。如教学《爱护公共财物》,开展“争当爱护公物小卫士”的竞赛,学生之间比一比谁能自觉爱护公共财物。通过这些活动,是学生更规范自己的行为。

6、表演导行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扮演角色和观看表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往往事半功倍。如教《珍惜集体荣誉》,怎样做才是真正珍惜集体荣誉的行为?让学生表演小品:“大扫除后,值日老师检查卫生,四(1)班的小明发现自己班的保洁区内有一张废纸,为了班级夺得‘卫生保洁’的循环红旗,他一脚把纸踢到隔壁四(2)班的保洁区。”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在演,“小明重新捡起纸,并向值日老师认错,为班级夺得了真正的荣誉。”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加上老师的点拨、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7、情感导行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是可以相互交流的。在导行教学中,教师用充满感情的的言辞、神态、动作、表情及教学方法,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如教《同情和帮助残疾人》,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想想,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有哪些困难?他们内心会怎样?学生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同情、帮助的想法油然而生。教师又声情并茂地讲述全社会也关心残疾人,政府制定了《残疾人利益保障法》,谱写了一曲《爱的奉献》。接着,大家齐唱《爱的奉献》,在激越的歌声中,情感得到了升华,行为得到了指导,真正起到育人育己的作用。

8、练习导行

通过一些带有实际意义练习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五、导行内容要生活化

以往思品课教学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然而,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耳濡目染了一些社会现象。思品课堂教学一味主张“正确答案”,使他们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感到无法适从。因而,在导行教学中尤其不要回避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种种矛盾,让导行内容接近实际,贴近生活,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合格人才。

第二篇:陶行知思想论文

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大新镇李王小学

王锋

内容摘要:“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率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邃的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 生活情景

一、合理用好教材,使数学内容生活化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的原型。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带来真实的人民币,在课堂中创设“公交车上买票”、“现场兑换人民币”、“超市购物”的模拟情景,全体学生时而分组活动,时而全员参与,就像生活中真实的那样,趣味盎然,便于每个学生充分认识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用 处,体会了实际运用时所遇到的特殊问题,感悟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有价性。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所以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学生创新的广阔天地。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学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数学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社会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中,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 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例如:教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整堂课学生都在活动中进行,先是提出问题:任意抛出一些硬币,你能肯定一定是正面朝上吗?接着三次分组摸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每摸一次球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新的矛盾,激起新的求知欲望;然后,又通过转动三色盘进一步证实各自的设想,在头脑中形成潜意识的理性认识;最后又通过摸球,放球,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使自己的认识向广度、深度中延伸、扩展。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在“玩”中学数学,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知事理,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才能用丰富的内容,创造多彩的课堂,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设计“生活情景”,返回生活现实,巩固新知,应用新知。

陶行知极其重视实践,他曾经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在教育方法论上,他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了长期纠缠于中国教育史的“劳心”和“劳力”的问题。他说:“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并由此得出学习方法的论断:运用知识,“用心以制力,就是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 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进行练习或实践,创设“生活情景”,开展演练,就能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逐步培养。

1、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具体、生活的特点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字编码》时,让学生学习完新知以后,在练习部分可用媒体(FLASH)创设这样的情景:一个小偷进行入室抢劫后,逃离了现场。等警察赶到时,只发现了一张残缺的身份证,一个电话号码。请问在这个案件中,哪些数字信息能帮助破案?这样一个用多媒体播放的小短片,情节非常生动且贴近生活,学生非 常感兴趣,因此在课上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多媒体的直观性特点为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提供了平台,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2、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排数中的学问》时,在学习新知后的巩固练习中,选择3位学生上来排成一行,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在学生思考并作答后,就可马上对三位学生进行排列,把所有不同的排列方法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出来,从而可让学生直观体会排数的思考方法,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3、运用实例创设情境。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完前后左右,行和列的概念之后,出示一张设计好的教室座位图,挂在黑板上,让每个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并贴上自己的照片,贴对了奖励一张红苹果贴纸。最后设计让小朋友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教师设计的有座位号的“电影票”,让学生自己去跟事先设计好的座位号对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这样模仿生活中看电影的情景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图形后,引到学生找找生活中立体图形,也可用学具搭一搭或画一画生活中的图形。从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眼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还可延伸到课外,布置课外实践作业。例如:学了分类后引导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书包或家中的玩具,并跟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将它们分类的。学了“时间的认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制定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数学思考,又渗透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纵观“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注重“实践”,也就是以“做”为中心,反对“教死书、死教书”,反对脱离生活的假教学。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强调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更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在推行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和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向课程标准看齐,勇于创新、努力探索,使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实际的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真正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索、自主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主动探索,追求新知,勇于创造。

第三篇:行知思想类演讲稿

行知思想类演讲稿

1.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他说晓庄小学的基础就立在这五个字上。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做中学,在做中教”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其中“教学做合一”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今天我想从2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

一.还给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陶行知根据当时的情况,把教师分成了这么几类:第一类:只会教书的老师。把学生当做只会念书的机器,把知识强塞给学生。第二类:教学生的老师。这比第一类要好,至少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身上,但强行加给学生知识的倾向还是很严重。第三类:教学生学的老师。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知识的本源、把教师的告诉变成了引导。对照着今天的我,今天的你,今天的每一位教师属于哪一类的教师,真的该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一番。陶行知的思想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要把属于学生的阅读体验改为老师的分析,不要让教师的标准答案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因等不及学生的反应就把答案脱口而出。我们应该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提到“学生学多少就教多少,学得多就教得多,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慢就教得慢,学得快就教得快。”在如今,每个人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都参差不齐,学习的接受程度和速度自然也就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也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对于比较难懂的题目,我一般不会布置给接收能力差的学生。相反的,对于较早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我会给他们增加学习的挑战,使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上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时过境迁,现在再来审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发现仍闪耀着夺眼的光芒。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引领下,我将一直践行“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理念,真正让我的学生成为他所说的真善美的活人!

2.陶行知先生早在1934年就提出“用小先生来普及教育”,他认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请你结合当下教育提出的“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互助成为终身受益的习惯”

陶行知曾经认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自己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而时至今日,陶行知先生的先进理论一直指引我们教育的道路发展的方向,教育局领导提出了在课堂上做到:“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十二字方针,这2种理论的提出无疑是在高度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影响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它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

1.互助能

第四篇: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的三大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可见,“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割裂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即‘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陶行知也非常重视儿童和儿童教育问题。他认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是人生的基础,要把基础趁早打好。所以,对于儿童我们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有动手的机会。当然小孩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解答里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小孩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中的一切,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而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都占据了,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年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就应该从小教育,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发展自己。

现代教育就应该让学生解脱读死书,死读书的枷锁和困境,能够很好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让学生在学习中会思考,会学习,会观察,会提问等等。解放学生的时间,不要把学生的时间全部安排在功课上,学习固然重要,但要学会怎么学,不能死学。要让他有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只有真正解放学生,放手学生,才可以培养具有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这样对于教与学之间也是一件好事。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善于发现观察,去挖掘、放大学生的闪光点,使之在这一点上得到成功,获得宝贵的自信心,从而促使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使其成为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这样我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加显著。

更使我懂得学生要想学到真本领,不仅学校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体现“实用性”,而且学生自己一定要坚持手脑并用,把学知识与动手操作贯穿于学习全过程。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已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在知识爆炸,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那些“高分低能儿”,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当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也需要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多样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展示自己的个性。

第五篇:借鉴陶行知德育思想

借鉴陶行知德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真善美人格

2004-11-15 来源:安师大附中顾学雷

借鉴陶行知德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真善美人格----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德育工作 获芜湖市2004年陶研论文一等奖

摘要: 网络信息化使得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借鉴陶行知德育思想,结合我校实际问题,论述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应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呼吁社会应该构筑新的网络道德体系,形成新的时代网络文明,尤其是网络德育工作者更应该律人律已,依照陶行知德育思想来发展网络空间,使得在网络天空下的学生都能够充分享受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虚拟的世界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字: 德育思想 网络环境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它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的,这都说明教育是由社会决定的,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全球的迅速应用,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科技革命,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快、传播范围广。当我们在享受着这顿“世界大餐”的美味时,也不可避免地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难题。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引起了社会对构筑网络道德观念的关注。色情网站上大量的色情文化,一些有悖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犯罪等等,都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对他们的思想品德产生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他们正常健康的发展。网络的发展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道德教育如何去适应并满足网络社会对道德教育的新需求,并形成网络时代新的道德观念体系?面对这个挑战,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去思考、探索、行动,绝不能够视而不见,自行其是;也不能被动防御,疲于应对;而应该主动出击,在这个全新的网络空间中去占领阵地,开辟一条网络道德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知道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网络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充分利用,正确引导,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自觉地学习服务社会的思想和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 一.陶行知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德育的意义和作用。

陶先生认为 “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强调加强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陶先生还精辟地论述了道德观念必须随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意义,要求人们要不断修正个人伦理道德观和规范,与社会同步地更新自己人生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信息时代里,课堂可以无限的延伸。但课堂依然是文化课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同一素材内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在网络环境中,可以将各科的要求进行整合,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形成科学的整体认识,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渐趋成熟,道德教育可以借助于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甚至游戏等多种网络载体,来宣传我国社会的主体网络道德观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都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开发这些信息资源,并通过网络把它传播到世界各地,不仅扩大了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反动、色情、暴力、犯罪等信息的入侵。就我国来说,据统计,截至去年底,上网计算机有350万台,网站有15000多个,网民达1700万。网民中,学生的数量最多,有的学校几乎被网吧包围。曾经,我不经意地走进一家网吧,竟然发现里面坐着几个本校的学生。作为我校网站论坛学生讨论版的版主,我是以一种宽容或是欣喜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上网这一现象的。毕竟,网络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上网成为无法遏制的大趋势。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又不得不对这一现象进行冷静的思考。

目前,我校正在积极推行信息化进程。学校各个办公室均配置电脑,还有教师电子备课室,两个网络教室,一个电子阅览室。学校预期在今年暑假在每个教室配置电脑、投影仪。并且,我校每个年级都有一个电脑特长班。由此可见,学校是花大力气,巨额投资,准备在信息化这一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这无疑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网络与课堂的整合,使学生可以在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占有的学习资料比以前更加丰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真正作到自主学习,从而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基于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加上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面对网上如此纷繁芜杂的信息,难以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比如我校网站刚开通的时候,个别学生受外面网吧的影响,把学校论坛当作发泄情感的地方,经常发一些这样的帖子,比如对课任老师的不满,对班主任老师的批评不理解,与同学关系的不够融洽,也有一些过激言语等等。我们管理员看到这样的帖子后都及时回复,并向主管领导汇报,积极采取果断措施,防患于未然。到目前为止,我校网站学生论坛已经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一个能够交流信息,畅谈心声的虚拟空间,大家都非常遵守论坛守则,学生之间相互监督。面对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学校应该抓住机遇,主动迎接挑战,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作为一个网络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内涵,才能把好网络空间的大门。陶先生认为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3)培养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理想,重视个人修养建筑起坚固的人格长城。

(4)培养文明的习惯,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革除恶习。

他在《百侯中学校歌》中写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即追求真理做真人,善于创造全面发展的人。

在信息网络时代,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既能发挥德育宣传教育功能,又能监控有害信息传播的全校德育系统。细心观察一下我校校园网,有校园新闻,教育动态,教师主页,学生主页,还有涉及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德育在线。这其中有班主任之友、心理咨询、家长学校、还有校园文化等小栏目。德育教育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形成德育传播信息库,使学生能够从网上接受到生动形象、有效可信的“主旋律”教育、“三基”教育、“三德”教育、“三讲”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在全校真正形成全员德育的网络格局。比如在网络中开设栏目宣传我们社会的主体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息,形式可以活泼多样,在“德育教室”中开设德育讲座,在“与圣人同行”中引导阅读中华传统道德经典,在“德育调查”中就青年人最为关心的时事政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等等。同时,学校主页可以建议上级部门组建学校间互联的网络与网点,形成一个德育网络群。这样,学校之间互相交流先进的工作方法与心得,达到资源共享。大力开发中文界面的网络信息资源,在其中传播生动直观的网络德育教育信息,让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和网络时代生长出来的先进道德观念能够通过网络影响学生。

网络给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阵地。如果我们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空间,我们的主体思想道德观念在学生接受的网络信息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学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反动、色情、暴力和种族歧视等垃圾信息的入侵,我们就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加以影响。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先充分理解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学做真人”,“教人求真”,然后我们才能把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做到与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要求相互融汇贯通。

二、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与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要求的一致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一个现代化的人必须取得现代化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化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前进,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因此,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化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也就是说要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这个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具有从事工作的才能,一方面就是具备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

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也离不开网络。网络环境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电脑,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和优良的品行。在思想教育方面,德育网站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网上网下相结合,让学生提高其信息臻别能力。对反动.色情.迷信.的信息自觉地不看、不听、不信。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网上聊天,可帮助学生交流信息和思想,但是决不能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负责任地胡说八道。虚拟的世界连着真实的世界,影响着每一个坐在电脑前面的人,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的人。加强对学生法制教育和责任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逐步树立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引导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网络技术,该做的努力做好,不应该做的坚决的不做;加强对学生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小培育正直、真诚、宽容、仁爱等基本的人格素养和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素养。

同样,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对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目前,我市正在实施“校校通”和“电子政务”工程。规范网络文明,成为讲“网德” 的优秀 “网民”。在此,我们还要处理好“网管”与“网民”的关系。“网管”是因特网的“把关人”,因此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网络工作者的“网德”教育。“网民”是用网的,而“网管”是建网、管网的,其作用比网民更加重要。许多教师和校领导在自己的学校里就担当着“网管”的角色。教师的网民形象尤为重要,一定要律人律已,推进网络文明。许多学生都很喜欢在论坛里评论自己的老师,我校的学生就曾经在网上发出让“网民”给自己老师和领导打分投票,给自己班级打分投票的帖子。这种帖子的回复率很高,影响触动也很大,因为在这样的网络中大家不必担心现实,可以客观真实的发表意见。虽然这样的举措是学生对事物的客观评价,其实是对我们教育者自己的鞭策。建议学校建立“师表工程”,按照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精于教学、勇于创新、勤于育人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文化业务素质的提高,制定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另外学校也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软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民主制度建设也同样对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时发起弘扬互联网精神文明的“网络文明工程”。

总之,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各级学校的德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不仅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还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网络虚拟的社会中接受教育。面对全球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世界对学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其中传播生动直观的网络德育教育信息,让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和网络时代生长出来的先进道德观念通过网络影响我们的学生。充分学习陶行知道德教育思想,弘扬互联网精神文明的“网络文明工程,大家一起构筑新时代下的德育网络体系。共同努力使得我们的青少年能够在纯洁的网络天空下茁壮成长,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 芜湖教育信息港

《中国教育报》2004年3月13日 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网

上海市徐汇教育信息网 新浪网

下载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2009-01-10 13:14:16 来自: Mr.K(愛,是永恆的信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泉州市丰泽实验小学 吴小萍 对于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在我看来,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学校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陶行知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通过初读,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

    学习陶行知思想心得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为了弘扬陶行知精神,响应我院“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号召,我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 铁西区 肇工三校 肇工三校是区内一所学习研究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特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核心,努力践行素质教......

    爱满天下 陶行知思想

    爱满天下”——学习陶行知思想的感悟 “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的确不错,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

    弘扬行知思想,创办特色学校

    弘扬行知思想创办特色学校——民合小学硬笔书法特色教育的发展之路纪实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我们从他的思想体系中,特别是陶先生的实践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他对学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