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技论文
浅谈劳技课中应注意的细节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既能动口,又能动手,而且人人参与。它不同于文化知识课,是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的。它让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创造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意志,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技课的课堂教学以教会学生操作技能为主要特点,要以实践为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其年龄段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的特点。本人从教劳技课几年,感觉到在教学中要抓住以下几个细节:
一、抓住激发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劳技课教学中,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充分发挥出潜能,激起劳动创造的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创设情境时,利用实物导入新课,它形象、美观,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让学生的视觉焕然一新,能将枯燥无味的劳技课变得生动有趣;利用猜谜语导入新课,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线体造型》一课时,我先出示用不同颜色的铜芯线制作的滑雪远动员造型、举重运动员造型、跳舞的小朋友造型导入新课,马上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工艺椅》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易拉罐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工艺椅来吸引学生的视线,激起学生学习劳技的兴趣。在教学《简易机器人制作》一课时,利用谜语“名字叫人不是人,不吃不喝手脚勤,能开机器会下棋,听话干活负责任。”引入新课,学生一听是要学习和机器人有关的内容,兴趣马上就调动起来了。
二、抓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劳技课中学生往往只是一味的听老师教如何制作一件作品,并没有动脑思考一件作品是如何制作的,这在劳技课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想上好劳技课,就要抓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过去的劳动技术课授课基本上是模式化的:引入、教师示范或录像示范、学生操作实践、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谈劳动感受、教师小结。虽有学生实践环节,但学生明显处于学习的被动位置,只是机械地操作练习,不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鉴于此,我改变了这种课堂模式:课前和学生一起定课题,课上由学生先自学、自做,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解疑、给学生提供学习
资料,教师的台上示范改为台下交流,和学生同学、同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味、去创造,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学到技术。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伴,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造,使教学过程成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例如在上《简易书立》一课时,在教授制作简易书立的方法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思考怎样制作简易书立,可以动手试着做一做。比一比,谁制作的书立简便、好用,美观。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请你提出来。(学生尝试制作)生:我的书立放不稳。
生:折弯的书立不成形。
师:折的书立走形的原因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折书立会垂直站得稳。(生观察折弯书立的课件)
生:在平整的石头上用锤子将铁丝锤直。
生:用彩笔在需要折弯处做上记号。
生:用钳子将铁丝折弯成形。
师:请大家分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书立。想一想你们这一组打算做一件什么样的作品?怎样做会更漂亮?
我设计了“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活动,牢牢地把握住了小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主学习,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主体,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抓住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劳技课中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内容广泛,贴近生产生活实际,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必须明确:劳动技术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实践性特别强,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劳技课教学时,要坚持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都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仅能学知识,而且能学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漂亮的花瓶》一课时,首先利用教材上的插图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的本领上,通过学生自学、尝试实践,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师生共同归纳出用泥条盘筑花瓶的步骤,然后学生在学会看图的基础
上再一次进行尝试,通过两次尝试实践,大多数学生能做出漂亮的花瓶,但仍有些学生做得不美观。面对学生存在的错误,我通过录像演示和实物对照,让学生仔细观察瓶身的收缩与扩张,大胆地说,大胆的尝试。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静观其变,发现在掌握新知识中存在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示范,客观地作出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在尝试所取得成功后的喜悦,使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抓住激发学生人人参与的能力。
课改以来,每位教师都在“说”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但是,我看到的多数课堂仍旧是有形而无实。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叫的是举手的学生,训的是学会的学生,即使是小组交流也是那些少数尖子生的演讲,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这样课堂变成了优等生生动的表演课。劳技课更应注意的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参与思考,参与动口,参与动手,参与发现,参与创造,只有做到人人参与,才是一节成功的劳技课。在教学时要分层设问,做到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我在提问时,一般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那些“好表现”的学生面对暂的“冷落”难免会有一些不满的情绪,这时,可以将简单的问题拓展延伸,为这些优秀的学生提供挑战的机会。在制作作品时,让每个学生都准备相应的材料,在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大家齐动手,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制作出属于自己的漂亮作品。在教学《可爱的泥娃娃》一课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制作泥娃娃的材料,先看书中插图说说制作步骤,由易到难,先提问思维比较困难的学生,再提问思维敏捷的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合作,人人参与,比较轻松的就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劳技课是一门综合实践课,它的操作贴近生活,又来源于生活,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拓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进行劳技课教学时,要坚持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抓住课堂中的细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学会自理、学会生存,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
第二篇:小学劳技论文
论提高劳技课教学实效性
纸坊七小 余长春 长期以来,劳技课教学实效较差,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们只从理论上认识劳技课重要,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削弱它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劳技课教师队伍素质比较低,而且不稳定;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理论与实践脱节比较严重;对劳技课教学质量考核和管理不严格等等。近几年,我们围绕着提高劳技课教学实践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
一、认识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劳技课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劳技课有教学大纲、有教材、有教师指导、有固定时间,学生可以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到比较系统的劳动技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健康的劳动情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但是,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一 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针对劳技课教学这个特点及其特殊的规律,在一般的教学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课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性。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加强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结合起来;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是从事劳技课教学的根本依据。在《大纲》的指导下,遵循劳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研究现行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的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导入、示范、练习、评价四个关键环节,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一)课堂导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心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
(二)把握好劳动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有关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其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位置要高一点,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运用摄像的特写等技术制成录像片,教师边讲解边通过录像演示,将展现关键动作的特写镜头定格,或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模仿、揣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劳技课论文
浅谈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几点看法
劳动课是小学的一门必修课,根据大纲要求,其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与实践,使少年儿童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首先,我重视“诱发情趣、重视参与”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其次我注意“实施“探究式学习模式,倡导合作学习、激活思维”。劳动课一般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练习的,因此团体合作精神尤为重要。提倡质疑、鼓励创新” 最后要使探究式学习模式”得以实施,首先要创造和谐的氛围,教师要提倡质疑、鼓励探究、重视实践、善于启发。但是,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探究出来的,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还要有适当的引导,并有坚实的双基做后盾。
一、大家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要先从在劳动课教学中我是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起。
首先、提供实践场所,培养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创新不是凭空臆造的,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劳动课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在课堂里教师讲授一些劳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布置学生课后或回家去实践。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了。作为教育者,我觉得首要问题是要努力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其次、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创新意识。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再有就是展开想象,培养创新思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也指出:“想像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劳动课教材中有一部分是手工制作,学生很喜欢做。我选择一些适宜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制作,让他们展开联想创编故事。学生的想象确实是很丰富的,思维是非常独特的。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下面我想从理论上谈一谈劳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劳动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一种实施方式。综合实践活动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它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特点,实际上是最有灵活性最有创新性的一个学习领域,它最能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它的开放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占主导地位。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领域那么多,内容那么多,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须有重点地就一些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的活动项目做出选择,特别是引导学生做出恰当的选择,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无所适从,老师无所作为。不要“研究性学习”升级为科学研究,不要为了那些“广告学问”,为了获奖,而有意无意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每一个学校应该突出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开发校本课程,学校之间加强交流,形成各自的特色。一个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既可以采取百花齐放的选择形式,也可以采取单兵突进的形式,特色带动,“一专多能”。什么都抓也未必都能抓好,也未必都能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劳动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定位。我们要如何处理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习领域的关系呢?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习领域相比,它已有很强的学科建设的基础,它本身就是基础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过去一些专家所总结的“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这已充分体现了目前所形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和作用。从这层意义上讲,现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也是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思想的延伸与发展,是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一些专家认为:从目前来看,一些劳动技术教育基础比较好的学校,抓手先放在劳动技术教育上,会更直接有效。以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操作平台,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其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去整合综合寒践活动课程中的其他学习领域,使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更丰满,更丰富,更有实用性和拓展性,这是一条重要的思路。有基础的学校学生在选择研究性学习操作项目时,也有所依据,不感到茫然或手足无措。如:与研究性学习融合可用劳技教育内容中典型的作品为载体、项目为中心,进行技术探究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让师生上网检索信息,还可以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劳动教学内容;与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融合,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可以“开门”进行劳动与技术教学,教学中的许多实践活动内容也可在家庭进行。
当然,这个整合、综合、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多逐渐进行,不要强求从起始年级开始就 “完全”落实。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这四大部分学习内容,若以劳动技术教育为操作平台,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这几部分内容较好地融合起来,而且融合的非常自然与紧密。当然,在开展技术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时,需要先设计以哪些内容为载体,再将哪些内容切入进去,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动手创造中,也能将这几部分内容更好地衔接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也是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它是新课程理念的生长点,也是新世纪中国的理想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改革和发展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需要今后在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改进、发展和完善。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我们可研究的东西还很多,这是一项很广泛的课题,我所谈到的内容也是片面的,要想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就要加强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和交流,也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更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使在劳动技术教育上有更大的飞跃。
第四篇:小学劳技论文
论提高劳技课教学实效性
纸坊七小余长春长期以来,劳技课教学实效较差,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们只从理论上认识劳技课重要,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削弱它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劳技课教师队伍素质比较低,而且不稳定;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理论与实践脱节比较严重;对劳技课教学质量考核和管理不严格等等。近几年,我们围绕着提高劳技课教学实践这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
一、认识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劳技课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劳技课有教学大纲、有教材、有教师指导、有固定时间,学生可以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到比较系统的劳动技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健康的劳动情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
但是,劳技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具备一 定的场地、专用教室、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基本教学条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从事某种劳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要求后,通过动手操作练习,形成熟练的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针对劳技课教学这个特点及其特殊的规律,在一般的教学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劳动课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性。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过程,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加强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结合起来;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抓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是从事劳技课教学的根本依据。在《大纲》的指导下,遵循劳技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研究现行教材,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的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住导入、示范、练习、评价四个关键环节,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一)课堂导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心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示法、设疑法、谈话法等。
(二)把握好劳动技术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劳动技
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有关知识和具体的技术操作方法;其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位置要高一点,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运用摄像的特写等技术制成录像片,教师边讲解边通过录像演示,将展现关键动作的特写镜头定格,或反复播放,让学生观察、模仿、揣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劳技论文
加强初中劳技教学,坚持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塘沽新港中学 王曼怡
内容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劳技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关键词: 基本技能 实践 激励评价 劳技教育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要求,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但从大范围看,开设劳动课的情况还很不平衡。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课重视不够,不少学校劳动课师资、场地、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社会对开设劳动课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劳动技术教育仍然是晋通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但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方针在有些地方和学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忽视劳动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中小学开展劳技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术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愈来愈明显。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现代家长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很努力地培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兴趣,但往往忽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轻视劳动,使得现在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过份依赖父母。有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在有着传统美德的我国平均每天只有12分钟。造成现在高分低能、高才低能的人越来越多。
1《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这种种情况实在让人担忧。◇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坚持劳技教育的实践性。实践性是指将知识变为能力,即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劳技教育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做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劳动技能。结合方式:一是先实践而后讲理论,重在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传统教育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传授而轻实践,重动脑而轻动手,重分数、学历而轻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导 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培养出来的人高分低能,与社会需要相脱离。因此,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现代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贴近现代生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劳动创造美”的劳动 观念,培养起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操作能力、创造能2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力。◇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中学生可塑性强,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技教育,注重平时的劳技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开展好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实践。
劳技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情境,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摆正位子甘当配角。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劳技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竞赛,无疑是激发学生持续保持积极性、主动性的促进力。具体做法如:每一节劳技课从学生中选取男生女生代表队,男女生各两组,分组进行比赛,最后生成冠亚季军,淘汰一组。被淘汰的组为冠亚季军制作标志,形式不限。这种比赛形式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技教学,坚持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技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生。
三、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学习进行实践。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励评价”的原则。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对学生积极性的评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设计、创新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在此过程中允许一次次的失败。学生的知识量毕竟有限。在教学中对学生及行适当的鼓励,表扬他们对解决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尽最大可能使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使他们有成就,这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学生自评:在实践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四、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结合。劳技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作准备的教育,因此,与生活结合是其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体现。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巩固其所学知识,还可以美化生活,满足生活需要,直接实现劳技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例如,学生学金鱼饲养、工艺手工、工艺编织、摄影等,都可以其成功的实践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校还定期把学生带到工厂、农村去参观与实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接受熏陶和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把课堂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的学习中。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3。实践能力◇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
1中国教育报《加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04版
参考文献:◇2中国教育技术《中学劳技教育的社会实践》03版
◇3天津教研—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