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课堂__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5篇可选)

时间:2019-05-15 13:5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有效课堂__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有效课堂__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第一篇:构建有效课堂__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构建有效课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姓名: 温丽娟

单位:河源市源城区源南小学

科目:语文

电话:***

邮箱:522293327@qq.com

构建有效课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主体性教育思想已逐步被教育工作者接受,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 主体 主动权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都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形式教育下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则是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客体为主体,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真正的主体地位呢?

一、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

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这儿不放心让学生做,哪儿也不放心让学生做,到头来,苦了老师,累了学生,学习效率总是很低。老师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讲了、练了都学不好,何况是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根本是办不到的事情。同

时,我们的老师认为,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对学生认真讲解与传授,这才放心。孰不知这恰巧颠倒了教学中的主次地位,让学生处在了被动的学习地位。这好比一场音乐会,乐团在指挥的引领下,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美妙的乐音是乐团里的乐手们演奏出来的,而不是指挥。指挥只是负责好了各个乐手之间的谐调,教师就是指挥,而不是乐手。反之,课堂就是音乐独奏会,教师成了演奏乐手,学生成了听众。自然而然的课堂教学就成了“一言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点儿也没有被激发出来。只有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理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主次关系,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有效课堂,教师才能给学生上出高质量的实效课。

二、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始终。

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过程由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转变为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使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必要的合作学习转变,从复制式向建构式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一味地继承式学习向继承和创新式结合转变,从一味的静听式向静听和活动相结合转变。譬如我在讲读《藤野先生》之前,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至五个问题,准备在课堂上交流,看哪个同学问题设计好,能引起同学们的思考。一石激起

千层浪,绝大部分同学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气氛浓厚,教学重点、难点在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中突破了、解决了。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是在以往教学中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课后跟踪检测成绩也非常的好。从此以后,我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的质疑。这时候我要走下讲台,为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在与教师平等交流中愉快地学习知识。

三、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多元化形式引进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要求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来达到这一教学要求。现行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学习课。在学习之前,教师都要提前几天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这是因为综合学习课的主角是学生,为了保证综合学习课的顺利教学。学生事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这样语文课就走出了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教学形式。

四、解决“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师生互动。

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对课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

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五、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认为虚心学习是提高新课程教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自已只有不断的通过,学习——借鉴——应用这样的模式,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学生也才能真正体现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听了《艰难的国运和强健的国民》一节示范课,收获颇丰。教师除了引导自然外,最主要的是问题设置有坡度,环环相扣有悬念,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个重点、难点迎刃而解。整篇课文的分析理解是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步步完成的。他的这种教学设计引入到了我的教学中,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有效的教学,高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特点。把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激发了他们禁锢的热情,激活了他们沉睡的潜能,开启了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了他们囚禁的情愫。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思考、探索的良好习惯,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第二篇:构建有效课堂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构建有效课堂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课程教学改革我进行了一轮多的实践。我深切的感受到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既能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又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挖掘出了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落到了实处,让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发生了根本转变。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开花结果。新课标让我的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下面我对新课标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谈谈我的认识。

1、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主体的位置。传统的语文教学,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总是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这儿不放心让学生做,哪儿也不放心让学生做,到头来,苦了老师,累了学生,学习效率总是很低。老师也理所当然的认为,讲了、练了都学不好,何况是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这根本是办不到的事情。同时,我们的老师认为,知识必须通过教师对学生认真讲解与传授,这才放心。孰不知这恰巧颠倒了教学中的主次地位,让学生处在了被动的学习地位。这好比一场音乐会,乐团在指挥的引领下,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这美妙的乐音是乐团里的乐手们演奏出来的,而不是指挥。指挥只是负责好了各个乐手之间的谐调,教师就是指挥,而不是乐手。反之,课堂就是音乐独奏会,教师成了演奏乐手,学生成了听众。自然而然的课堂教学就成了“一言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点儿也没有被激发出来。只有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理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主次关系,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有效课堂,教师才能给学生上出高质量的实效课。

2、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教学始终。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一言堂”教学为群言堂。要明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习过程由被动的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的过程,转变为亲自参与丰富的、生动的思维活动并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过程。使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必要的合作学习转变,从复制式向建构式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一味地继承式学习向继承和创新式结合转变,从一味的静听式向静听和活动相结合转变。譬如我在讲读《藤野先生》之前,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三至五个问题,准备在课堂上交流,看哪个同学问题设计好,能引起同学们的思考。一石激起千层浪,绝大部分同学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教学气氛浓厚,教学重点、难点在同学们的交流与讨论中突破了、解决了。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是在以往教学中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课后跟踪检测成绩也非常的好。从此以后,我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的质疑。这时候我要走下讲台,为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在与教师平等交流中愉快地学习知识。

3、教学设计不要停留在课堂教学表面的活跃上,而是要有深层次问题的设置。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听了不少教师的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从中学到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但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如听了《春》的一堂公开教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这样的:①课文中描写了哪些花?分别是

什么颜色?②作者引用了哪一句诗来写春风的?③春雨像什么?④哪些句子写出了春天人多?„„这些问题设置过于简单,课堂教学活跃热闹,课下与学生交流,学生并未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了肤浅的表面。学生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好处,以及对春的感受一点儿也说不上来。作课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表面活跃,忽略了深层次问题的设置。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构建。

4、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把多元化形式引进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一要求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需要创新出新的教学模式来达到这一教学要求。现行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学习课。在学习之前,教师都要提前几天有针对性的布置学生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各式各样的活动。这是因为综合学习课的主角是学生,为了保证综合学习课的顺利教学。学生事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这样语文课就走出了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形成了多元化教学形式。

5、解决“教与学”这一对矛盾的最好方法是师生互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对课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6、借鉴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认为虚心学习是提高新课程教学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自已只有不断的通过,学习——借鉴——应用这样的模式,才能更快的提高自己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能力,学生也才能真正体现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听了《艰难的国运和强健的国民》一节示范课,收获颇丰。教师除了引导自然外,最主要的是问题设置有坡度,环环相扣有悬念,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个个重点、难点迎刃而解。整篇课文的分析理解是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步步完成的。他的这种教学设计引入到了我的教学中,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有效的教学,高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特点。把课堂真正归还给学生,激发了他们禁锢的热情,激活了他们沉睡的潜能,开启了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了他们囚禁的情愫。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思考、探索的良好习惯,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宁夏中宁县第五中学王志邮政编码:755100

联系电话:***)

第三篇:把课堂还给学生 打造有效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 打造有效课堂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加强课前预习,精心设计导课,明确学习目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课前预习设计导课 学习目标 课堂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教。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最需要解决和最难解决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如何通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愉快有趣,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我想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课前预习,做到有的放矢

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主动而积极自觉地学习,即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第一步,有人这样形容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课堂上讲课要涉及的重难点,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激起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方向、有目标,也就有了兴趣。当然,学生在预习时,老师要有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也要做好预习笔记,才能让预习真正发挥作用。

二、精心设计导课,达到先声夺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课就好比小提琴上弦、唱歌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即能否在一上课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一堂课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温故导课、释题导课、设疑导课、故事导课、机变导课、幽默导课等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单元、不同的体裁采用不同的导课方法。比如我在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一文时,本来设计好了导入法,但前一晚看电视的时候,我正好看到了这样一个情节:地下党的领导在劝一名地下党员放弃自己的女友,然后这位领导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连生命都可以放弃,还有什么不能放弃?”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觉得一个人放弃生命不是太难,但有时选择活着却要承受很大的压力。由此我想到了司马迁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选择接受腐刑从而去完成《史记》,这中间他付出的勇气,承受的压力远远比放弃生命大得多。可司马迁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呢?由此可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对于生命价值的看法。第二天上课我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去解读,思考。结果,我上课读文章时,李刚同学给我指出了一处错误:“受榜箠”一句中的“榜”,在这里不读“bàng”,而读做“péng”。我拿来古汉语词典一查,果然是,当场就对学生提出了表扬。这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探究兴趣。

三、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教师导入要讲的内容后,结合预习内容马上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这时教师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自主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采用什么方法、用多长时间等注意事项。另外,学习目标的展示要分好层、定好向,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目标的展示,要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同时要保证优等生学活、中等生学好,学困生学会。比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一文的时候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理出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过程,明白小说脱离史学独立,这是关键性的进步。时间大约十分钟,理出之后再结合实例研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规律,明白小说继承史专文学的优秀传统,这是关键性的规律。这样指导之下,学生就把握住了本文关键性的知识点。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但思源于疑,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的大体脉络,标出了自己不能解决或全部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再协作学习,来共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也不是彻底放手,而是要巡回指导,主动参与,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在我查看学生理出的小说发展阶段时就发现好多同学写到小说发展的明清阶段就到了“终点”,而课本中明确标注是“顶点”。我就提醒学生在认真读课文,找出书中的词语,并比较二者的区别,学生不仅找到了准确的词语,还区分了近义词,体验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避免课堂纪律问题的出现,并且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老师的印象有很大关系。古语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只有喜欢你,才会认真听你的课。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学生哪一门功课好,往往就是从喜欢这个老师开始的。学会让学生喜欢你,与之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热爱、信任学生,避免偏向于学习好的、守纪律的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自然就形成了积极的课堂气氛。

我们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尊敬与信任自己。每一节课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教学热情,用愉快高兴的情感教学。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表现出兴致勃勃的情绪,大胆思维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自然会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学习《子路、曾稀、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时,学生在自己翻译文言文、整理出文言现象之后,赵国辉同学在思考之后问道:“一般文章,题目的顺序就是文章写作的顺序,为什么这篇文章题目是子路、曾稀、冉有、公西华,而文中却不是按题目中的名字为顺序让人物出场的?”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大家在讨论后,都大胆发言,最终根据孔子生活的时代特点确定在这样一个讲“礼”的时代,题目的排序是按照长幼尊卑排列的,而课文是按照回答老师提问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有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大家都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最终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微浅的看法。“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越发现需要充实的内容很多。成功源于积累,效率就是生命,在教学实践与摸索中,不断积累经验,一定会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第四篇: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过程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创造性的缺失,泯灭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现象的产生。新课程标准“以发展为本”,要求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体现这一本质性的特征,课改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改,就没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说已成功实现了新课程的改革。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呢?

首先,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理念。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应为了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应以此为标准,看看学生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角色,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当然,尊重学生并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现状、学习需求和发展可能,并据此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或适当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教学活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任务之间的相互碰撞而获得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引导他们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搞好学习。

其次,教师要善于设置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在教学中,只有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才能愉快地教;作为学生,才能专心地学。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倾注慈母般的爱,使他们振奋精神,愉快学习。即使学生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也不要批评,只用暗示、提醒或扼要提问,使其注意力集中。当教师课堂提问,遇到学生对问题答不上来或回答错误时,不要动辄大加训斥、冷嘲热讽,而应耐心启发,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并鼓励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发问,不为其难,踊跃回答,对不骄,错不馁,从而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

再次,教师要善于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的存在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状态,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失为一种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法。小组学习可以使学生共同活动,便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注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一方面,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明确哪些内容应该进行小组合作。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小组合作,不能为了小组合作而合作。其次,小组合作要有具体目标,学生要明确自己要做什么。这就需要老师明确小组学习的负责人,设立学习小组长,维持好学习的秩序,避免个别学生乘机开小差,玩耍。避免学生间的纷争。同时,还要教给学习方法,步骤,让学生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应定期更换,常在一起合作思想已互相同化了,学习效率就会降低,因此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有横向小组合作、纵向小组合作、好朋友小组合作等,根据课堂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作用,使我们的课堂由“知识的供销社”变成“知识的超市”,充分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当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完全的激发和释放出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第五篇: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于学校课堂改革的思考

(一)在2012年全县寒假教育干部培训会议上,本人有幸聆听了枣庄市薛城区教研室主任李献玲的讲座,受益匪浅,特别是她关于“学习效果金字塔”理论的阐述,更让我深受启发。下面结合近期研读的蔡林森先生撰写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教后学》一书,谈一谈对学校课堂改革的一些认识。

一、对“学习金字塔”理论的理解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其内容如图所示:

根据该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低层次的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学生参与度非常低,其学习的保持率不超30%;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第五至七项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特别是如果学生有机会把学习内容立即应用或当小老师转教别人,则保持率可达90%。由此足以看出,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而我们部分教师恰恰对此认识不足,习惯于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单向灌输是主流,学生上课,基本等同于听课,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当堂应用的机会很少,这种模式即使老师思路再清楚,语言表达力再强,最终能够落实到学生身上的知识和能力也寥寥无几。而那些上课自说自话、自我陶醉的老师,上起课来学生昏昏欲睡,更是白白浪费时间。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科学定位课堂角色,教师的身份应是“教练”,学生的角色是“球员”。众所周知,“教练”的任务是如何指导“球员”,而不是在赛场上亲自踢球,“球员”的能力是靠一次又一次的实战锻炼出来的,不仅是由“教练”说出来的,“教练”的指导代替不了“球员”的实战。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环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引导好学生,让他们的耳、眼、脑、口、手都“活动”起来,确保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在全程参与中学习。总之,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把知识记得牢、用的活。

二、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思考 根据蔡林森先生1982年—2006年在洋思中学(初中)24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从2006年以来在永威学校(含高中、初中、小学)的成功推广,足以说明,他所倡导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看书检测(先学)、讨论更正(后教)、当堂训练等六个环节,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约1分钟),后三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44分钟)。该教法简便实用,形式灵活。所谓简便实用,是指这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易于操作,效果良好;所谓形式灵活,是指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选择不同的具体形式,灵活运用。如初高中数学课常规教学一般采用集中学、集中教、集中练的教学模式,即一次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初高中语文、英语课常规教学实行分散学、分散教的模式,即经过多轮的“先学后教”,最后才“当堂训练”;小学数学常规教学采用“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模式;高考前的复习课,采取的是大循环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第一节读书,第二节考试,第三节更正、讨论。总之,无论哪种具体形式,其共性就是把课堂时间基本都留给学生,绝不越俎代庖,一节课老师仅仅讲几分钟,在这45分钟里,学生要用近40分钟时间去紧张研读、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当堂巩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恰是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具体应用。事实证明,这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经过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蔡林森先生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调换教与学的顺序、主次,极大地提高了45分钟的课堂效率。其教学模式的精髓,总结起来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我们教师都在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努力寻求突破口,尤其在备课上,虽然学校强调备课要备《考试说明》、备教材、备学生(学情)、备教法,但大多数教师备课精力仅放在备书面知识上,认为只要撰写好“备课本”便大功告成,只看重教什么,不考虑怎么教,基本上不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上课时不分学生层次,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重教学实效,唯恐学生听不懂,只知一味的讲细、讲透、讲全,很少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切身体验、自我纠正的时间,把本来应当堂落实的东西,推迟到课后作业上,教师的教学意图很难实现,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这样日复一日,机械地重复,其教学效率(即学生学习保持率)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是忽视了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二是忽视了如何教学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来该由学生主动思考的、自主探究的、亲身体验的环节,老师多数都包办了,这明显与“学习金字塔”理论相悖,这也使得我们的教学效率低下成为必然。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管哪种教学模式,我们都必须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要信任学生,要引导好学生,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善于归纳、乐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积极主动和相互协作中获取知识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在充分了解学情,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不仅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更要善于“把课堂交给学生”。

下载构建有效课堂__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有效课堂__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三省教育还校园一片阳光 学习时间:2011年10月15日 学习地点:西区电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持人:张继成 中心发言人:吴延梅记河南省濮阳油田第十九中学 会议简介......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转瞬间,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从2......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观 众兴中学 王长高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角,这些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将越来越得到更......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课例研修心得 反复观看模块四这10多个优秀课例,我被这些精彩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课堂就应该是学生的天地,学生的舞台! 研修这些课例,我感悟颇多: 一、......

    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

    把阅读课堂还给学生 摘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把诵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乐趣送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力......

    如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何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传统教育所采用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领导作用,现在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

    把课堂还给孩子[★]

    把课堂还给孩子 大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教师不应站在讲台上,应该站在学生背后当顾问。“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旋律......

    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圣荣小学 刘海苹 研修第一天,我和同事们一起认真听了关于小学语文十年课改之路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充实,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