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5 13:4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结题报告》。

第一篇: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结题报告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结题报告

额敏县一中 尚爱丽

六月至十二期间运用观察法、实践法等多种方法对多媒体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现将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在创新教育全面展开的背景下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多媒体作为高科技的产物,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它还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密度;能引起审美愉悦,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另外,它还能减轻教师劳动负担,节省教学时间,把课堂教学优化到最佳程度。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份乐趣,一份光彩。可以说,这种多媒体教学,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而真正贯彻执行、为大语文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因而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

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区培民指出:“所谓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教学特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在课堂教与学,学生校内学习活动中的运用。”从这个角度看,多媒体教学能够促使教学环境发生根本变化,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如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等等。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需要多媒体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并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科学试验表明:在一段时间内,各感官获得的知识是不等的,它们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可见,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学习气氛更浓厚,学习氛围更轻松。

2.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容量,长课短讲

在现代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需重复两遍三遍,在大屏幕可以一览无余。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就很容易实现了。

3.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是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传统教学中通过精心准备导语或范读课文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现代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计算机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三.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应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那何谓“整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即把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它作为教学的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能适应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建设者。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寻求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结合点--以语文学习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教学当中去,在现代高效的技术氛围中感悟语文文化的精妙,获取更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讲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渴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望。适当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就先给学生播放了英文版的演讲视频,果然,视频里那种激情澎湃、振奋昂扬的演讲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视频,学生除了听到了演讲者的声音,还能看到演讲者的动作、神态和表情,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受到感染,也激起了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对这篇课文内容的了解。这样就更利于学生更好研习这篇文章。

又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曹雪芹在这一章节里对林黛玉语言心理的刻画,可谓细致入微。为了让同学们一开始对这部经典著作和主要人物不产生距离感,我首先用多媒体给同学展示了《葬花吟》和《枉凝眉》两首曲词,并且播放了相关音频,还给同学适当讲解了关于“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等故事,同学们兴趣一下来了,都争先空后地谈起自己对这部作品中不同人物的看法。更多读过这部书却因内容太厚重和难以理解而半途而废的同学发誓回去一定要把它读完。这样学生就很愿意走进课文,去了解更多的情节。

2.利用多媒体加大课堂信息的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就是将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建立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了起来,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通道,而且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容易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在教学《唐宋诗词》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个时期诗歌创作的总体概况及各位代表诗人的详情,我把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锋的“诗歌唐朝”讲

坛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让学生透过重大历史事件或者个人生活经历获得他们对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及各自所属的阶层的全面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对诗词本身和那个时期社会文化的全面了解。也让他们更深刻了解了李白的狂傲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等。

3.利用多媒体技术要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如前文所述,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许多原来在语文课堂上难于达到的效果。然而,它并不是语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它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借助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主要起辅助作用。在阅读分析文章时,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往往会“卡壳”,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这样难于理解的也就容易理解了。教师在讲解文章的重点内容时有时候仅仅语言描述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理解,这时候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把握重点,使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顺利突破,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如在写作文时,很多时候学生会对作文内容感觉陌生,在表达时更是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完成这一难点,用课件的形式将作文的素材展示出来,或文字或图画,让学生在大量的生动、鲜活的素材面前,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学生很难理解贾府的平面布置,从而无法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如果把贾府的平面布置图以及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设计成动画,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4.教师要增强驾驭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虽然多媒体教学的表达能力十分强大,但它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老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难点地板书,从而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这是一种繁琐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老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我们应该时时

谨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另外,还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时机。我们在多媒体使用的问题上首先必须把握好一个运用的度,必须贯彻“需要就用”、“自然和谐”的原则,用得“准、巧、活”。而不让人感到教师这节课就是为了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用多媒体做新课的导入。如学《我与地坛》一课,我先多媒体展示了地坛公园的很多图片和史铁生的照片,给同学们讲解了史铁生在这个公园里曾留下的“足迹”;还可以做学习课文时的难点突破。如教学《滕王阁序》时,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美,但是注音把握不准,这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的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滕王阁的壮丽景色,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获得审美的愉悦;还可以用多媒体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在学生反复吟咏文字后,再播放视频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多媒体课堂应该有学生活动的时间

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发挥其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目前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滔滔不绝,荧屏演示不断,学生却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显然是违背现代教育原则的。所以我们在备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结构设计,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设置一些学生活动的环节,以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

四.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改造了我们的教学,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但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

归纳以来,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1)“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2)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3)笼统、抽象地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与媒体技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现代教育媒体对于语言积累、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联想和想

象的培养无能为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课有利也有弊,我们应首先认清多媒体教学课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丢,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能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能少,努力激发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我创造的动机,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最终在和谐中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第二篇: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结 题 报 告

商都县第二中学“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课题组

执笔: 罗晓光

审核: 王淑存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音乐课堂教学,成为现代信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一种全新开放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过去传统教学方式。它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的丰富了信息,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方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空间。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可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加强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第二中学音乐学科作为“十一五”规划课题区级实验区子课题,于2009年9月2日在中学启动,在不断实施研究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遵循“先实验,后推广”地思路。特选题为《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在教学中开始实验。

二、实验研究的目标

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多媒体对音乐课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通过课题组教师的实验课、汇报课、观摩课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带动更多教师进行相关学科的教法探索,使中学音乐课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研究的内容

根据中学音乐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构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信息资源体系,增大音乐课教学的知识含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教学中的作用,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教学环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及创新精神。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研究者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2、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对国内的

研究情况作动态的了解。

3、总结法:对研究的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4、实验法:本题研究的实验,我们采取对比班实验。

五、研究过程

从2009年—2011年,分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2月):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2.研究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研究前期运用培训、示范等手段,迅速将教师送入实施实验的轨道。实验中期运用培训、交流等手段,有效地将骨干教师和骨干学校引入实验研究的层面。研究后期适时建立规范,使学校在没有外来特定支持的条件下,能独立实施课程,并持续化。

3.总结阶段(2011年7月至2011年11月):全面总结课程实验,提炼研究成果。

主要做法如下: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

在音乐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能使学生从音乐技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易于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更直接地参与创作音乐。从而有效地降低音乐学习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更好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音乐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视觉与听觉的科学性组合,通过与听觉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演奏场面、主题联想画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音乐联想能力。还根据计算机音乐“事件分离”的特点,即:能够轻松而准确地实现声音与乐谱、声音与图像、听觉与视觉的即时转换。帮助学生轻松完成“看到乐谱就能够听到(从内心中感觉到)”音乐,听到音乐就能够看到(从想象中看到)乐谱和形象。

1、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结合

在唱歌教学中,把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通过CAI课件的多媒体计算机手段,音、画结合,寓意于形,直观、动态、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形象和意境,达到以情动人,使学生更易于学习音乐作品,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音、图、文并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化手段,通过CAI课件,在呈现音乐作品的同时,把作者、作品资料以图文形式,作品的情绪、形象和意境等内容以画面的形式结合呈现,使学生音、图、文并茂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二)、多媒体计算机音乐课堂教学应用方法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使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即能达到课堂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得到身心全面 的发展。是当前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我将多媒体计算机分为音乐CAI课件、音乐CAI插件和计算机音乐应用软件三种类型,作为在初级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准,更好地学习视唱,加快学生学习歌曲的速度,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视觉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为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和创作表现音乐带来无限联想等教学效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应用中实践总结出了模拟法,辅助法、扩展法、游戏法和直接应用法等多种多媒体计算机音乐课堂教学应用方法。

1、模拟法

模拟法是在音乐教学中,逼真模拟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或者不能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与听觉直接相关的画面和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视觉效果,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

例如,《梁祝》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1.主部: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4.结束部: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

2.“楼台会”: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再现部: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2、辅助法

功能辅助法主要是在各种音乐课堂教学类型中使用音乐CAI插件来辅助教学,相对CAI课件来讲,CAI插件不要求时间段和内容上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常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知识学习由难变易。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音乐教学情景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内容构成一种最佳结合状态。

3、扩展法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有一种引导性的联想作用,但对于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的八年级学生,这种过于直观的教学方式,有时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音乐教学中,用多媒体计算机把音乐家们的现场演出再现于音乐课堂。使学生在听赏音乐的同时,通过观看音乐艺术家们的群体演奏,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去认识和理解音乐。用音乐艺术家们那充满激情的演奏,有效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开启、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4、直接应用法

直接应用法是将计算机软件公司设计制作好的音乐软件,不需要教师的制作和加工,直接在音乐教学中应用,适合于综合素质训练和音乐创作课。让学生在计算机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音色,选择打击乐和节奏,配置和声,用鼠标记录下自己头脑中最优美的旋律,用计算机合成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素质。

(三)、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开发:

(1)课件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最新方式,在我校开展了每位音乐教师选做三个多媒体音乐课件,从设计——搜集素材——合作完成的活动,我们完成了13——16册的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的课件制作。

六、研究成果

(一)课标与教材、教参是否相适切:现行研究使用的为人音社教材十三册至十六册版的线谱教材,通过全校音乐教师参与研究的7名教师的调查中了解,经过两年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结论:教材,13-----16册共28个章节,包括音乐欣赏和歌唱两大主要部分。三十一首歌曲中 8首(33/100)适切。三十一首欣赏作品中有7个板块(31/100)适切。部分章节的教材内容被学生认可、受到欢迎的原因:

1、作为课改的产物,教材结构打破原有的音乐知识的单一主线,注重音乐兴趣的提高,同时考虑学科和学段的特点和发展性,注意与生活和实际有机结合,且有时代气息。如:十三册《行进中的歌》、十四册《难忘岁月》,《春之声》,《轻歌曼舞》等活动板块,加之图文并茂,学生能根据提示理解作品,进行音乐创造,这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突出音乐特点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使用教材。

2、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材中欣赏乐曲,新课标提出充分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而我们教材中所选用的乐曲,有的难度较高,学生没有兴趣聆听,如十三册《天山之春》一单元中《褐色的鹅》,这一课难度较高,旋律不易掌握,虽是一首经典具有代表意义的新疆乐曲,但我们音乐课针对的是普通的中学生,不是音乐教师和音乐专业者。难易程度应适合,否则学生会敬尔远之。

作为一线教师在思考、面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同时,我们应不断地在自我提高。同时也建议新教材从选材、排版、每册书的知识衔接以及教师配备的参

考书都要更系统、更全面、更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二)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

学生的音乐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音乐学习素养 方面,突出的表现在:

1、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面积提高:2009年在对实验班学生的音乐学习意向调查中,喜欢上课的占全班总数的21%,2011年的调查中,喜欢上音乐课的增加到93%。

2、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参与能力,如在节奏、节拍、音高、旋律、调式听辨及识谱能力的测试中,有79%----89%的学生回答正确。如对《春江花月夜》、《命运交响曲》等名著有关问题回答,其正确率达92%---98%。

3、音乐评价的全面多元化,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参加音乐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及艺术潜能,把握其进步与发展,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能积极主动地发展。

4、对音乐有兴趣,能爱护及携带音乐书与课堂乐器,能够安静地倾听音乐,能够认真地倾听教师讲课与观看同学的表演,能够自信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能够认真地参与乐器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提前预习,正在成为学生的一种好的习惯。

5、在课堂中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即兴创编活动

一位音乐家曾经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每一位学生都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感悟生活感悟美。我们的教学是有意义的。

(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课改的成功与否,教师尤为关键。以课改为契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我们的共同目的,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两年来伴随着课改,我们大部分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为县市的音乐教学骨干。

七、结论

1通过实验我们认为新课标与教材的适切性达到了60%。2我们研究的评价的方法在教学中是可行的,是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实施新课程的。

3通过研究探讨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有利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八、问题与思考

1、对于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评价应当把握好激励和导向的作用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动力。

2、教学相长更要强调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单纯夸大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和违背教育规律的。

3、教师个人聪明才智结合教师的整体实力的提高,是教学研究的前提。

4、形成自上而下管理、组织和目标确立是教育研究提高实效性的关键。

5、社会、家庭、学校及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推动教育科研进程的推动剂。

6、要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及其网络意识;其次教师计算机及其网络应用能力;还有就是教育理论的提高。将信息技术充分合理地应用在中学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的,除了观念之外,就是要更新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教学设计的方法,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生的认知工具整合到音体美各学科中去。

7、手段为目标服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应注意合理性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媒体都不是万能的,使用得当才是最好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中学音乐课教学的空间,丰富了中学音乐课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是,多媒体技术在艺体课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非用不可,关键是要合理运用,用到实处,体现其价值。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重其实用性,使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对一些附属的不重要的内容,不宜过分装饰、渲染。在教学的过程中则要找准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的最佳时机,使其有的放矢,与课堂的节奏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意识,对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方针,把握好“度”和“量”,注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8、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信息垃圾带来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令人不安的问题,网络管理的不完善和信息的良莠不齐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学生出于好奇就会浏览其中的内容。这会给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儿童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教学中除了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在艺体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外,还要加强管理。教师要很好的设计每节课,组织学生有目的查找资料,构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会学生上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合理使用它,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的关键。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教材媒体和学生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根据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来涉及多媒体计算机呈现的组合,同时将课件与教材、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而探求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施教中,力求达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课件中运用多媒体选择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优化,达到整体提高的教学

效率目的。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培养了我们的研究能力和课题意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课题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请各位专家领导在理论方法上给予指导,使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教科研工作。

附:课题组人员名单

张熙旺 简永军 罗晓光 王淑存 董青飞 张小军 陆美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民族出版社2004年。

2、刘儒德,李凤兰,张建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钱爱萍,吴恒祥,赵晨音,《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4、《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7)。2011、11、20 7

第三篇: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我校于97年开始,多媒体已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一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情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要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的区别。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况且此知识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就容易多了,几段有趣的动画,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看得乐呵呵的同时,这三个词的区别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CAI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如在《看月食》一文中,有月食的变化和产生月食的原因这两个知识点,特别是产生的原因这个科学性的知识点学生不易理解,运用了多媒体,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情景之中,不但使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形象的画面,还使得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使他们产生了想学、爱学的想法,表演起来得心应手,大有小科学家的架式。

二、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

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例如《称象》一文,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曹冲的办法还不够好,因为石头很重,士兵们搬来搬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称起来也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士兵一个个上船,直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让士兵上岸报出自己的体重,相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当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佩服,称他?quot;赛曹冲。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quot;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自然又要靠我们的多媒体帮忙了。我观摩了一节优秀的语文课《灰雀》,这位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整堂课只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说得多,讨论得多,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教学气愤和谐而又热烈,更值得让人惊讶的是,在多媒体的影响、帮助下,《灰雀》的主题让学生升华到了人与自然的境界,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到充分发挥。达到这种效果,多媒体是功不可没。

四、提供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开阔视野

传统教学,老师都是依赖于课本讲课,特别是自然、社会等课程,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老师只有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试想,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点呢?怎么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呢?不过,多媒体的应用,就马上使的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例如教学社会课《日本》一课,传统的教学就是利用挂图,讲讲日本的地理位置,读读课本了解日本的一些情况,任你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仍是提不起精神,为什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劲头完全不同,地理位置可以由小变大地显示,让你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到日本的经济,可以让你看到东京的繁华;讲到日本的象征,你能看到富士山的雄姿、樱花的美丽;讲到日本的风俗,你能看到身着和服的少女,颇具特色的伞舞和极受尊重的相扑运动;讲到日本的小吃,更是让你看得眼花缭乱,直流口水……短短的四十分钟,能让你把日本的全貌尽收眼底,更让学生们意犹未尽,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让他们从此爱上了这门学科。怎么样,多媒体的作用确实不同一般吧!

总之,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商都二中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实 验 研 究 报 告

商都二中“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课题组

执笔: 罗晓光

2009年9月我们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子课题,子课题名称为《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课题实验周期为2年(2009年9月——2011年9月),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科研方法,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音乐课堂教学,成为现代信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一种全新开放的教学模式取代了过去传统教学方式。它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的丰富了信息,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方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空间。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可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加强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第二中学音乐学科作为“十一五”规划课题区级实验区子课题,于2009年9月2日在中学启动,在不断实施研究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遵循“先实验,后推广”地思路。特选题为《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在教学中开始实验。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多媒体对音乐课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通过课题组教师的实验课、汇报课、观摩课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带动更多教师进行相关学科的教法探索,使中学音乐课教学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学音乐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构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信息资源体系,增大音乐课教学的知识含量。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教学中的作用,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

1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教学环境、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

高教学效率,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合作交

流、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及创新精神。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研究法:研究者运用观察、访谈、问卷、测试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的资

料,并对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2、文献法:搜集一些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作动态的了解。

3、总结法:对研究的情况进行经常的总结,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

4、实验法:本题研究的实验,我们采取对比班实验。

根据实验内容和目标提出实验假设。通过这次课题实验我们可以使我们组制

作的课件、写的论文得以推广,同时通过我们将近两年多的班级对比实验实践

证明出我们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推广。

(1)自变量: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因变量: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②活跃课堂气氛;

③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从2009年9月—2011年7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10月):为开展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必备的条件。

2.学习培训和课件制作阶段(2009年10月至2009年1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教科研交流会和音乐课件制作培训,提主教研能力和课件制作技术。

3.主要研究阶段(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以七年级和八年级各一个班为实验对象,在音乐课上恰当利用音乐多媒体教室为主要交互工具,时将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地展示给学生。并在课后讨论和反思做好书面记录。

4.总结阶段:(2011年6月至2011年7月)

主要做法如下: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

在音乐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能使学生从音乐技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易于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更直接地参与创作音乐。从而有效地降低音乐学习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更好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音乐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视觉与听觉的科学性组合,通过与听觉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演奏场面、主题联想画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音乐联想能力。还根据计算机音乐“事件分离”的特点,即:能够轻松而准确地实现声音与乐谱、声音与图像、听觉与视觉的即时转换。帮助学生轻松完成“看到乐谱就能够听到(从内心中感觉到)”音乐,听到音乐就能够看到(从想象中看到)乐谱和形象。

1、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结合在唱歌教学中,把听觉的音乐艺术和视觉的美术艺术,通过CAI课件的多媒体计算机手段,音、画结合,寓意于形,直观、动态、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形象和意境,达到以情动人,使学生更易于学习音乐作品,更好的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音、图、文并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欣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现代化手段,通过CAI课件,在呈现音乐作品的同时,把作者、作品资料以图文形式,作品的情绪、形象和意境等内容以画面的形式结合呈现,使学生音、图、文并茂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二)多媒体计算机音乐课堂教学应用方法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使课堂教学科学化,使其即能达到课堂素质教育的要求,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得到身心全面的发展。是当前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我将多媒体计算机分为音乐CAI课件、音乐CAI插件和计算机音乐应用软件三种类型,作为在初级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激发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准,更好地学习视唱,加快学生学习歌曲的速度,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视觉效果,有效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为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和创作表现音乐带来无限联想等教学效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应用中实践总结出了模拟法,辅助法、扩展法、游戏法和直接应用法等多种多媒体计算机音乐课堂教学应用方法。

1、模拟法

模拟法是在音乐教学中,逼真模拟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或者不能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与听觉直接相关的画面和间接的主题联想画面。增加音乐课堂教学的视觉效果,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激发学生审美想象力,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

例如,《梁祝》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华彩的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1.主部: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4.结束部: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

2.“楼台会”: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再现部: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2、辅助法

功能辅助法主要是在各种音乐课堂教学类型中使用音乐CAI插件来辅助教学,相对CAI课件来讲,CAI插件不要求时间段和内容上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常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使知识学习由难变易。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音乐教学情景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教学内容构成一种最佳结合状态。

3、扩展法

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有一种引导性的联想作用,但对于有一定联想思维能力的八年级学生,这种过于直观的教学方式,有时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音乐教学中,用多媒

体计算机把音乐家们的现场演出再现于音乐课堂。使学生在听赏音乐的同时,通过观看音乐艺术家们的群体演奏,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去认识和理解音乐。用音乐艺术家们那充满激情的演奏,有效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开启、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4、直接应用法

直接应用法是将计算机软件公司设计制作好的音乐软件,不需要教师的制作和加工,直接在音乐教学中应用,适合于综合素质训练和音乐创作课。让学生在计算机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乐器音色,选择打击乐和节奏,配置和声,用鼠标记录下自己头脑中最优美的旋律,用计算机合成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素质。

(三)多媒体网络资源的开发

(1)课件教学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最新方式,在我校开展了每位音乐教师选做三个多媒体音乐课件,从设计——搜集素材——合作完成的活动,我们完成了13——16册的大部分的教学内容的课件制作。

六、结果分析与结论

我们依据理论研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教学的确模式,在此模式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分析和创新能力,而且也提高

向调查中,喜欢上课的占全班总数的21%,2011年的调查中,喜欢上音乐课的增加到93%。

2、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参与能力,如在节奏、节拍、音高、旋律、调式听辨及识谱能力的测试中,有79%----89%的学生回答正确。如对《春江花月夜》、《命运交响曲》等名著有关问题回答,其正确率达92%---98%。

3、音乐评价的全面多元化,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参加音乐学习后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了解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及艺术潜能,把握其进步与发展,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能积极主动地发展。

4、对音乐有兴趣,能爱护及携带音乐书与课堂乐器,能够安静地倾听音乐,能够认真地倾听教师讲课与观看同学的表演,能够自信有表情地参与歌唱,能够认真地参与乐器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提前预习,正在成为学生的一种好的习惯。

5、在课堂中能准确地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独特见解的,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即兴创编活动。

八、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继续探索的方向

1、牵强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有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

2、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会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工作重心发生偏移。

3、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会使“亲其师,信其道”的真理大打折扣。

4、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会使教学过程变得程序化,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位的发挥。

5、过多地运用信息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有一次革命。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品,为我们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提供情报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对于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使其能更好地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附:课题组人员名单

张熙旺简拥军罗晓光王淑存董青飞张小军陆美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筱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民族出版社2004年。

2、刘儒德,李凤兰,张建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

3、钱爱萍,吴恒祥,赵晨音,《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7年。

4、《中国音乐教育》,2001年(7)。

第五篇:多媒体结题总结

《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的研究》课题总结

英语组白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它的许多特征和对教育的影响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世界范围内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产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与教育的进步,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开始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可以说,谁先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主动地位。

初中英语教育大纲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正由过去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转变。英语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要使课堂教学优化,高效,真正使每个学生能主动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思想教育的现代化和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随着教师思想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手段的矛盾更加突出,正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英语课堂,以发挥计算机的“特有功能”。并逐渐将其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目的性原则,为适应素质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律的需要,培养新时代多能智慧型的学生,从我校教育设施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运用规律。我们选择本课题的原则是:

科学性原则,课题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认知规律。高效快速地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口、眼、耳、脑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创造性原则,突破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模式,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

可行性原则,研究目标和任务的主观条件:研究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浓厚兴趣,教改的积极性很高。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时间长,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客观条件,有大量信息资料。老学校有一个语音室,一个电教室和一个微机室。新学校又新添置许多硬件设施。增加了两个语音室,两个微机室,并且在每个教室里都安装了电脑、实物投影仪和电视。一切先进的设施学校里应有尽有。学校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有专门的教育研究经费。因此,在这种大趋势下,我校英语组决定进行多媒体计算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以便探索一条适合21世纪教学的新方法和新路子。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提倡直观性,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右简到繁,由事实到论据,由易到难等教学原则。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思维创造能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主张外语教学中要充分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该实验主要借鉴视听法教学流派的观点。视听法把外语教学过程归纳为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归结成幻灯图像和录音的声音信息结合刺激视听感官,学生作出模仿反应,并进行反复强化操练,形成自动化习惯。而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进行集成。它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再现或创造英语教学所需的情景,它可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欲望和情绪。有利于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的统一起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精神的集中与愉悦的境界,从而积极参与学习,加速学习的进程。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而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教起来生动、省时、学生学起来轻松、活泼,对知识的掌握扎实到位。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一条适合21世纪初中英语教学的新路子——彻底改变传统的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的电教资源,采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和集成性,自制多媒体课件进行上课。

2.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使参加实验和研究的班级的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实验内容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达到全面提高提高师生素质,提高师生素质,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视眼与知识面,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具体步骤:

1.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2.研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3.研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最佳作用时机。

4.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课件的方法与方式。

五、实验过程中各变量的确定

1.自变量: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A:教材确定:初中人教版教材,新概念英语(一、二),剑桥英语新教程(入门级)。B:教辅材料:教材VCD,录像带。英特网上任何信息和技术,自制的powerpoint课件和CAI课件。C:实验设施。

2.因变量:改变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A:学生对媒体教学的兴趣。B: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C: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D。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E:学生对网络技术与信息的兴趣。

3.其它变量:A:设置实验班(初一至初三英语特色班),对照班(初一至初三的普通班)。B:统一课时,统一资料,统一作业,统一测试。C:实验期间,教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带半点主观偏见。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我校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目前的英语教学现状。为研究提供必须的理论依据。

2.文献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分析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外地的教学成果,研究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构建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行动方案。

3.行动研究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制定课题组的行动计划,然后按计划实施行动,在实验班中展开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在媒体所创设的真实或虚拟的语言情景中学习语言。在实验中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效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后在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再修改计划,再贯彻落实于行动,再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此项实验。

七、实验步骤

1999年实验未立项时,实验老师同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记忆规律,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英语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尝试在第二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手段,研究他们同一知识在无媒体影响下的巩固程度,发现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云造的语言情景中,学习主动,积极性高,参与欲强。从此开始收集资料,理论学习,申请立项。确立了课题名称为《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该实验分为两大步骤:

第一步:1999年12月——2000年8月,实验预备阶段,对湖中初一——初三的学生间进行实验。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法。具体做法:由史晓武老师负责收集调查分析资料,由谢伯仁校长负责组织我们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由电教组的裴阿良老师和卞英才老师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培训,最后在实验班中运用我们集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这种教学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

第二步:2000年9月——2001年7月,为正式实施行动期。实验期间,及时对学生进行座谈、调查,增强信息的反馈,教师继续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又超越大纲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各阶段具体操作与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99年12月-00年8月,教师要学会运用语音室里的多媒体计算机设备。要学会基本操作计算机。

学生学习方面的目标是:听:能听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所编制的课堂用语和课文内容并作出相应的反应。用英语说值日报告,借助字典能基本阅读课外读物,能写出课件内所设置的问题的答案。同时补充剑桥英语新课程(多媒体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采用口试和笔试的测试形式。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以大纲文本,并超越大纲初步自制多媒体课件上课。

第二阶段:00年9月-01年7月。在第一阶段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又修改了原由的计划,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能比较熟练操操作多媒体计算机。学生能听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所设置的情景会话。能谈论计算机所提供图片和给计算机所提供的录像、VCD或课件所设置的情景配音。要能随计算机速读课文,正确率80%。同时提供剑桥英语读物。(多媒体版)。也采用口试和笔试的形式。这一阶段我们的重点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用powerpoint 和Autherware自制课件组织课堂教学。

第三阶段:01年7月以后。在前两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再次修改我们的实施方案,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又上了一个台阶,老师要能灵活操操作多媒体计算机和熟练自制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学生要能听懂用多媒体计算机所设计的听力测试并进行人机间的对话,正确率要达到95%。要能随计算机快速阅读短文。正确率85%。同时附加剑桥英语课程(活动版)。采用口试和笔试两种评价方式。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功能性,播放VCD,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媒体设置的声情并茂的图像有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的语言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求知欲。而且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眼,也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我们还特别注意信息的反馈。随时通过反馈的信息,调整研究内容与教学内容。经常性的师生间交流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情谊,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比如在课件设计上,我们这样做:如果学生做对了,电脑会说“well done.You are very clever.Congratulations.”并给予热烈的掌声。如果你做错了,电脑上会出现这样鼓励性的语言“Please try again.Please think it over.” 以此,让学生在失败时获得勇气。如果学生经过动脑后做对了题目,电脑马上会显示激励性的语言“This problem is difficult, but you’ve done it very well.”并报以掌声。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手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热情。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要崇尚科学,诱发学生参加各个环节的英语活动。在多媒体所计算机设置的语言情景中学会语言,并运用所学语言给多媒体计算机所设置的课件情景配音。以此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八、研究成果:

通过二年半的研究与实验,我们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验的成功,使我校初中英语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有关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方面的论文曾有多篇获校市级以上奖项.所开设的多媒体研究课获得省市级领导与同行的一直好评.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参与欲强,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方面:教师的教研意识增强,电教业务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教师的动手动脚能力欧亚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在我校的英语教师基本上人人皆知都能自制powerpoint课件组织课堂教学。王丽琴、贺丽金、刘梅老师的课件曾获武进区课件比赛一二等奖。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所撰写的论文曾获得了市区级以上奖项:谢伯仁校长的论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初中英语教学初探》获江苏省二等奖,余玉华老师的《让多媒体走进英语课堂教学》获武进区二等奖。王丽琴老师的论文《优化作业布置,提高教学效率》获武进区二等奖。她所设计的教案获武进区优秀教案比赛二等奖.史晓武老师的《利用电教媒体组合, 优化课堂教学》在常州日报上发表。刘淑虹老师的巧《用多媒体组合,优化英语课文教学》谢伯仁校长和余玉华老师被评为常州市武进区电教先进个人。王丽琴,刘梅和贺丽金老师的研究课受到了省市级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贺丽金老师设计制作的课件获得了武进区优秀课件比赛二等奖

2)学生方面: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我们所辅导的学生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1999年实验班参加全国英语知识能力竞赛有8人分别获一二奖,2000年实验班的学生在全国英语能力知识竞赛中有10人获奖,其中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2001年的英语能力竞赛成绩也不错的.14人中有2人一等奖.其余为二等奖.实验班的英语成绩要比对比班的英语成绩高出8-10分.实验班的阅读, 口语和听力

水平要比对比班的能力强.历年的中考英语成绩也总是名列榜首。实验班的平均成绩要比对比班高出8到10分。实验班的学生在课堂敢说敢表演,情景反应能力特快.通过两年的实验。我们对该课题研究的评价是: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对师生的要求更高了,全体师生要在继续教育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电教业务水平。

运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顺应时代的潮流,比较实用。因为,在本世纪,语音室,微机室成为学校普通的硬件设施,网络教学方兴未艾,微机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必经之地。各种媒体教学软件琳琅满目,因此,此教法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推广的价值。近年来,国内远程教学相继开通,多媒体教学蔚然成风。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旋律。

九、存在的问题与设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刚起步时也遇到经验不足的现象,比较重视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投入不足。电教工作中注重教学,轻于管理,各部门的使用记录虽然有,但是记录不全,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编写过各级英语钓教教材。个别设备只顾使用,管理和维护不够。各级电教文件和钓教管理档案还不全。我们实验老师的低矮教业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十、今后的设想:

1、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推进学校的教育技术现代化。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越性组织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

3、在Internet上建立英语的主页,向外宣传介绍本校的英语教学情况。

4、充分利用我校的校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

5、利用校园电视台进行英语节目的播报。

6、进一步发展我组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事业。

下载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媒体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最终定稿]

    《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瓜州县三道沟中学 理科组 《多媒体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于2010年3月申报立项,至今,已历时一年有余时间。一年多来,课题实......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大兴学校 杨俊 2011年12月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改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随之起了新的变化。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结题报告

    五里小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科研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 张雄伟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结 题 报 告 市三十八中: 李冬青张雄伟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实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结题报告

    宜阳县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课题负责人:赵宗伟(***) 所在单位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中学 通讯地址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

    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教学活动结题总结

    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教学活动 的有效性的研究结题总结 2016年我们小组六名成员参加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微型课题,本次小课题《幼儿园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思想品德活动课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北区实验中学张爱红 一、研究背景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结题报告

    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孟姑集镇前张小学 卞勋海 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孟姑集镇前张小学 卞勋海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