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9月10日下午,参加了汽车与交通学院的教师代表座谈会,这也是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教师节举办这类座谈会。会上大家都充分肯定了学院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便于表述,我把当时的发言要点和自己的思考进行了整理。
当了很多年大学教师,我一直认为两点,一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二是“考上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我不否认大学还有其他的功能,但是,如果偏离了培养学生这一基本功能、如果因为其他功能而冲淡了培养学生这一基本功能,都是错误的。学校最大的成果就是学生。
多年以来,我们在很多省市都是一本分数线招生,可以说,进来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为什么总会有学生出现问题?这当然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既然问题出在我们这个环节,就说明我们这个环节存在问题。
很多时候,我也设身处地的想,新入学的学生都是刚刚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家乡,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生活方式、陌生的学习方式,随后还要面临考研、就业、走向社会等等,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遇到这些问题,能够向谁说呢?向谁寻求帮助呢?经常有学生出现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自杀,那么,又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的了解这些学生、走进(这里,我用的是“走进”,而不是“走近”。因为“走近”是距离上的,“走进”是心理上的。)这些学生,给予这些学生切实的帮助呢?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学生在这期间的孤独无助的感觉呢?
没有,很多时候,只能是靠学生自己化解。
以前,也经常有学生遇到问题向我反映,我也通过谈话、聊天、短信、电话、写信等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直到这个暑假,还有学生主动找到我,当面聊了关于学习、关于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昨天(9月9日)还有一个今年考上外校研究生的毕业生来看我,和我聊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困惑。
每次交流,学生一方面说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是感激不尽。
这说明什么?说明学生需要这样的交流,说明我们和学生这样的交流太少了。我们总是习惯于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句话,可以做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但不应该成为不关心学生的托词。毕竟,他们还是学生。
我说这些,不是标榜我多么关心学生,说实话,我关心的也是很不到位。
我是在想,为什么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这么少。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只是口头上把学生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甚至,所制定的制度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每个学校都在对教师进行考评,但是,考评的依据是什么呢?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唯一和教学有点儿关系的考评指标是讲课效果。没有一个指标是和关心学生有关。
对教师工作也在实行量化,直接和收入挂钩,但是,老师对同学的关心根本无法体现。
我并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说,制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现有的制度就根本没有把学生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所以,导致很多老师也不会把关心学生放在应有的位置。
我曾经在qq空间上说过,“制度是第一生产力”。这不是和邓大人唱反调,而是自己的切身感悟。因为任何管理理念、任何管理方式都是通过具体的制度来实现的,[课件]也是通过制度来保障的。(有老师说,有制度不执行,也不会有效果啊。我说,有制度不执行,本身就说明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好的制度可以让人积极向上、心情舒畅;不好的制度可以让人不思进取、萎靡不振。好的制度可以让好人扬眉吐气,甚至让坏人变为好人;不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肆无忌惮,甚至让好人变成坏人。
我们总是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这话没错。但是,不能总是让老师仅凭良心干活。作为管理者,应该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多加考虑,充分利用制度的导向作用,让有良心的老师理直气壮,让没良心的老师反躬自省。
第二篇:在全市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全市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新田一中何军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新田一中的何军雄老师,任教地理学科,非常荣幸能参加今天这样高规格的教师节座谈会,既兴奋,又紧张,更有感激。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们学校的殊荣!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领导对我的栽培,特别要感谢新田一中全体领导和教师对我的帮助。
从教十一年来,我始终以踏实工作,努力耕耘为准则。其实有很多老师都做得比我好,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十余年来,我带了六届毕业生,教坛路上,我感受很深的是我们学校高考成绩在不断创造辉煌,高考人数不断上升,上线率近年来稳居全市前列,学校喜报连连,文科状元、奥赛冠军、体育金牌等荣誉纷纷落户我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全体教师和领导的努力,离不开县委、政府、教育局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对高中教育的支持和关心,同时也要感谢市教科所对我校教学的指导,他们每年组织专家对高三年级的教学督查,让我们应对高考更自如、更从容,同时本人通过多次参加市里教学教研活动,也感受到市里有一支工作作风扎实、非常敬业的教学专家队伍,他们每年组织人员编写的资料、试题质量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特别是高三市一模的准确率很高,这是我们市里的财富,也是我们高中学校的荣幸,本人担任过班主任、团委书记、政教处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感受颇深,教学教育中体验着学生成长的艰辛与欢乐,从中我也真正体会到教师是光荣的、快乐的。
因为快乐,我安心从教,教师虽然收入不高,但生活有规律,能与知识打交道,总能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快乐,同时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体验到家庭的温馨,能够更多的对父母进行照顾。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为我们学校的发展感到担忧,我们的生源在紧缩,优秀学生流失严重,本来我县就读高中的人口就不多,再加上没有较好的办法能留住优秀生源,这给我校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只靠学校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市里、县里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帮助。
作为一名政教处主任,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不断的加强,现在学生思想十分活跃,追求时髦,个性化打扮,学生日常行为养成习惯不是很好等问题比较突出,而育人的重任又落在我教师身上,因此我认为每所学校都必须有一套高中学生入学三年的全校老师共同参与的德育体系,建议市里每年是否可定期组织各学校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进行交流,聘请省内、甚至是全国的教育专家来讲学,使我市的学生德育管理水平更上新的台阶。
作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我认为市内对学校、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样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对优秀教师的留住,市“优秀学校”的评定已过三年,是否能进一步进行表彰,我们新田对优秀教师是采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的原则,但近年来随着物价的上涨,外界的冲击,也造成部分优秀教师流失的现象,因此建议除了县里对优秀教师的去留采取办法外,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也能够解决我们的一些实际问
题,如今年我们学校就没有中高级职称的评定,这大大刺激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去激励教师了!
今天我能坐在这里得益与过去的一点点成绩,而成绩只能作为对我的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更多的将带给我更严峻的考验和更高层次的挑战,更多的对教育的思考,也将更加鞭策着我的前进,是我孜孜不倦的不竭源泉。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2012年9月6日
第三篇:在2018年老年大学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2015年老年大学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宿豫区老年大学太极班 王 冬
今天是3月20日,于我,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老年大学上课正好满11个月。在去年的区老体协年会上,杨化龙主任介绍我是陈式太极拳第13代传承人,我们的冯校长求贤如渴,盛情邀请我来这里教授太极拳。去年4月21日开始来此授课,一晃11个月过去了,我心里是满满的喜悦,也有满满的感恩。
作为资历最浅的教师,我来参加座谈是学习的。我给大家汇报的内容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万事开头难,用心就不难”;第二句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尽力而为求心安”;第三句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对外宣传很重要”。
我先来说第一句话“万事开头难,用心就不难”。
我曾做过中学老师,大家评价是个很认真的老师,所以后来做了中层领导。来到老年大学,我的认真的习惯也跟来了,下决心将自己在陈家沟所学的太极功法,特别是内在功法传授给这些老年朋友。但是,一开始我就遭遇到了不适应——老年朋友不要理论、也不要内功,只要练太极拳的招式;老年朋友也不能整节课的训练,因为身体素质跟不上;老年朋友不要你严肃认真,因为他们是来玩的、来消磨时间的。
唉,这个课到底该怎么上?
在冯校长的帮助下,我开始研究老年教育,过去的11个月,我还真的摸索到一点门道,总结起来是:弄清一个特点,注重两个环节,掌握三个分寸。
首先,弄清老年大学的特点,不能把老年大学,真的当成大学,也不能把自己,真的看成教授。老年大学是为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学而创办的一种特殊的大学,凡是上大学的老年人都不受文化程度限制,没有任何入学门槛。他们来上学,为的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而不是为了再就业,不是为拿文凭,更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为此,我们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以老年学员“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才是正真的“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把尺子,是一面镜子,它是检验一堂课上的好不好的尺子,也是照见一个老师合格不合格的镜子。
弄清了老年大学的特点之后,我开始在两个环节下功夫,一是课堂教学环节,我注意放松下来,柔和说话,根据大家的要求,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准备一天教完的,分3天教,反正没人要进度。我还灵活把握教学内容,深透的暂时不讲,招式的多多辅导。突出重点和难点,快慢适合,深浅适度,豫老年大学实际的太极拳教材,预计两年完稿。至于出版发行,那就看机缘是否成熟,尽力而为,只求心安,决不让自己为难、受罪。
我要说的第三句话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对外宣传很重要”,这是给学校提个建议。
在我们这个集体,我经常受到感动和启发。记得春节前的最后一课,太极班邀请冯校长等领导合影,一排椅子排在中间,学员说,那是领导和老师的座位。拍照前,冯校长坚持不坐椅子,让70岁以上的学员坐下,他站在最后一排。这是什么?这是无声的语言,这是我们领导干部的“酒香”。
前天下雨,我们的一名教师开车在路口停下,一个一个学员问,要不要坐顺便车回去。这是什么?这也是无声的语言,这是我们教师队伍的“酒香”。
我极少参加宴请,长期吃素、不喝酒。但是,学期结束了,学员们说一定要有个“谢师宴”,我说,要感谢的是你们,你们成就了我的修持。班长说,你也要成就我们,成就我们的感恩心啊!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学员素养的“酒香”。
宿豫老年大学这个群体确实令人喜欢,领导宽厚谦逊、教师重德敬业,学员友善豁达,都给我的修炼生活带来很多启示。但是另一个层面,我也了解到,我们学校搬迁过来以后,学员人数是有所减少的,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对外宣传确实很重要。我来了11个月了,虽然手里有课程表,但是我确实记不全——我们学校开了哪些专业,又有一些什么样的专家在授课——我都记不住,更何况社会上的人呢?我曾经在北开发区的企业帮过忙,招工一直是各家企业的头痛的事,很多企业在门口放个招工牌子,路过的人无需进厂,就可以知道相关信息,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呢?
河南的师兄弟知道我在这里授课,得知每个学员每学期只交30块,很是吃惊于这么便宜,他问参加学习的人该是排队报名吧?河南在这边的私人课教学,每人每小时至少也要交100块,招生的方法就是在马路边发教练的名片。给老师、教练印名片,把他们的头衔、成就写上去,让学员带给想学的人,这是不是个可行、有效的方法呐?
站的角度不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有不同。我真心感恩学校,也就不怕浅陋,提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请大家批评指正。耽误大家时间了,谢谢大家。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九日
第四篇:在九年级毕业班教师座谈会上的的发言
九年级毕业班教师座谈会上的的发言
思想品德 王
随着中考升学形势的不断发展,校际升学竞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是竞争强度日趋激烈,从教学质量的竞争走向学校生存的竞争;二是竞争范围日益扩大,从高中达线单一指标的竞争到名牌高中录取率、高分排名和实验班上线率等多元指标的竞争;三是竞争手段日益科学,从苦干、蛮管转向了巧干、科研;四是竞争规则趋向多变,中考方式的不断变革使得学校不得不面临重新洗牌的考验。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寻求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激活机制”、“科学拼搏”。明确管理思路:宏观形势上,认清“机遇与挑战并存”,借严峻的挑战谋求发展的机遇;教育目标上,确立“成人与成才并重”,以“成人”的底蕴激发“成材”的动力;师生管理上,强调“激励与制约并举”,用全新的机制,激活师生的潜能;学科建设上,主张“补短与扬长兼顾”,以“扬长”的心态落实“补差”的措施;教学方略上,坚持“苦干与巧干结合”,用科学的拼搏赢得超常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激活多方合力拼搏积极性
影响初三工作的各种因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中教师、学生和家长是三个最关键的结点。以人为本,激发三方奋力拼搏的积极性是我们搞好初三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1.强化主导,激发教师的壮志豪情的生存和发展,一流的教学质量比一流的校园更为重要,那是学校的生命线。首届毕业班的中考质量,更是检验新体制的试金石。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能坚守着四平八稳的目标,重复着不痛不痒的表态。要用“取法乎上”的目标,激发壮志豪情。“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单位,一个组织同样需要精神。只有当个体行为和学校的总体目标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时候,人的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开发。
2.激活主体,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中考既考学生也考教师,但毕竟在考场上拼搏的是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是学校初三工作的立足点。
第一,从树立信心着眼。从最后一名抓起,从最薄弱的学科抓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以“重塑学生灵魂,重建学生理想”为目标认真而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要开辟班会特区,建立班主任集体备课制度,及时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注重创设舆论氛围,增强拼搏意识。舆论是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观点,它对学生有着一种无形的约束或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学生处在一种特定的舆论环境中,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顺从走向认同,进而内化为动力。各班要富于创意地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采用黑板报、墙报、主题班会、个例谈心、家访、家长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拼搏进取、竞争、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初三阶段抓住有利时机作最后一搏的意识。牢记:状态、方法、勤奋。
第二,从课堂教学着手。“课外补课”和“加班加点”如果说在过去低升学率的教学实践中曾经发挥过一定作用的话,那么在今天升学率大面积提高的情况下,无疑已经失去了任何积极的意义。因此,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是我们今天的唯一出路。首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走出“以讲为懂”“以懂为会”“以会为通”的误区。其次,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反对“满堂灌”和“满堂练”做到“讲”“练”结合,“教”“学”并重, 倡辨质疑,激疑启思,活化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从分层施教着力。“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许多“学困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不能甩包袱放任不管,也不能大呼隆和其他学生齐步走,而是要“把差生当资源去开发”,实施分层施教,狠抓薄弱学科补差,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整体竞争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也是应试决胜的大战略。在“补差方略上我们要坚持“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先补思想,再补内容”、“多指路子,少给结论”的个别化补差原则,走出过去那种“就差补差,越补越差”的怪圈。年级要在各班建立优生档案和补差档案,每个档案生都有跟踪学科老师,每次考试都要有反馈表格,对各个学科后20名的学生都要有成绩跟踪变化表。推进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可只有这样的推进,才能使一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考出好成绩。
3.引导家长,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我们常说,升学率对于学校可能只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差异,而对于家长却具有100%的意义差别。因此,在初三工作中我们紧紧依靠家长,科学引导家长,将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家长做起。转制后的实验初中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信任和不配合,我们没有放弃追求、没有改变初衷、更没有埋怨责备,我们用更加理智的行动、更加温暖的语言、更加周密的安排一点一点地赢取家长的心。初三年级也是这样。老师、学生和家
长,三股力量要以最小的角度形成合力。
二、转变机制,走活微观教学管理一盘棋
“不同的管理机制必将产生不同的管理效益”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微观教学管理也是这样。
走活微观教学管理一盘棋,必须转换管理机制,激发适度竞争,实现微观搞活。没有优胜劣汰的竞
争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必然导致教师不思进取、疏于管理、荒于钻研,学生
盲目乐观、得过且过、小“富”即安。当然,教师工作不同于工厂生产,过分精确核算和考评不仅
不科学,还会导致恶性竞争,结果便容易出现抢占时间、争压作业、相互保守等负面现象,影响整
体效益的发挥。因此,我们在微观教学管理的层面上要努力创设良性竞争的互动机制,保证初三教
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高质量的集体备课,同时鼓励通过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成绩提高的个人冒尖;
2、以班级为整体考核对象,考核班主任也考核任课教师,培育优势学科的同时不忘促进学科
平衡;
3、重视大考终结性评估的基础上,关注平时过程性考核;
4、既抓班主任、备课组长龙头作用的发挥,也注意调动全体初三任课教师参与管理和教研的积极性;
5、积极推行以基础教案制和专用作业纸制为核心的两项微观教学管理的模式的改革。深入细
致地研究作业的微观效率,积极推行作业制度改革,彻底告别传统的作业方式,有效提高训练质量。
6、严格计划,步步总结,瞄准目标,扎实推进。确立“高考点、低落点”的教学原则,紧紧抓住
基础知识这一重点,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既定做法,要以最低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为中考的辉煌奠定基础。
三、科学拼搏,构建初三高效复习新平台
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作为科学,教育既是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也是新知迭出的前沿科学。
探索规律、科学拼搏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初三阶段,复习时间紧、教学任务重,人们往往强调
苦干的多,鼓励教研的少。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区。正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才更需要我们遵循规
律,科学拼搏,提高效益,事半功倍。为此,我们要确立初三复习工作的“三三”方略:
1、提高教育效率的三个远大于:状态>方法;方法>苦干;1×100>100×12、微观学习过程的三个不等于:讲≠懂,懂≠会,会≠通。
3、组织高效训练的三个“度”:广度、深度、难度;强度、频度、效度。
科学训练是中考致胜的法宝。“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三个教学原则中,唯有“训练为主线”几乎所有老师都能做到。问题也正出在这里:题海战术,事倍功半,学生苦不
堪言,教师疲于奔命,结果收获也有,却总是产量不高,质量很低。为此,我提出在初三习题教学
中要把握“三度”。
首先,在训练的内容安排上,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三度”: A、力求广度。知识的覆盖面
要广,思维的空间要广; B、挖掘深度。在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挖掘深度,在学生的“最
近发展区”内挖掘深度,而不是通过搞擦边题或者任意扩大知识面等方法来提高“深度”。那样只
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偏离了中考的方向。C、降低难度。不搞偏题、怪题、难题,少搞大
型综合题。尤其在第一轮复习训练中,重在双基的落实,而不是一味增加难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也要循序渐进,要靠平时的积累,要靠学生自己的积累上升。解题能力的训练主要是通过平时练习
和考试来进行的。有了好的习题,并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还要研究训练的组织和安排。在训练的组织安排上,我们注意把握以下“三度”: A、控制强度。一味地加大运动量训练,学生
来不及消化吸收,更谈不上巩固、提高,这就失去了训练的意义。一般情况下,随复习进度的深入,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逐渐增强,训练的强度也应该相应加大。B、保证频度。训练应保证有适当的频度,很多老师为了减少麻烦,经常用增大强度的方法来减少频度。很长时间才做一次练习,而一次练习又做很多。这样实际上不如将同样的习题量分散完成,效果反而显著,也符合记忆规律。课课有练习,节节练、章章清,这是我们的一贯做法。C、提高效度。力戒重复的陈题,反对偏题、怪题,杜绝错题。练要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眼点要放在中等学生的提高上。要做到每练必批,每练必评。目前新一届初三工作早已拉开了序幕。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高举“尊重规律,科学拼搏”的大旗,兢兢业业,扎实工作,通过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赢得明年中考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