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时间:2019-05-15 14:4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积极主动提问、善于提问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或者说主要靠后天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具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应从问题始,以问题终。通过每部分内容的学习,发现新问题,并带着新的问题进入后续内容的学习,这样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

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的三方面做起:

首先,让学生学会提问,就应该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提问。因此,教学中应避免将问题分解的过于具体详细,而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可以提问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其次,应让学生敢提问,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应勇于讲问题“提”出来,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自己不能解决时,勇于将问题提交给老师或同学。当然,也许有些问题现在尚不能解决,提出来自己或大家思考,暂时存疑,并带着这个问题进行后续的学习,在未来的学习中获得逐步解决也是可以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问,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而不要因为学生提问的质量较低,就对学生进行打击讽刺挖苦。同时,对于同学之间的嘲讽也要恰当的制止。也不要因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或者学生的学力范围而敷衍了事,这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思考的建议,指引一下研究的方向。当然,如果我们自己实在不会,也没有一些思路,大胆的承认也未尝不可,“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课后让我们再研究研究吧”。

再次,应让学生“会”问,也就是说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的。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首先应通过自身的以问引问,提供高质量的范例,力图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当然,仅靠我们的示范性提问还是不够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大量自主提问的机会。例如,可以安排某些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者课堂自主学习,进而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某节课或某个教学内容学习结束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小结,并反思所遇到的问题,现在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你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预想你将会遇到的新问题,展望将展开的学习内容等等。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通过几节课的训练就能完成的,应是长期课堂教学致力追求的目标,需要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可谓任重而道远亦。希望在教育战线中奉献人生的所有的同仁们,共同携起手来,为书写孩子们的创新人生而共同奋斗吧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模块一、二、三的认真学习和众学员的相互帮助和讨论中,我已深刻地认识到过去的教育只是一种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专业人才只适应于计划经济。现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显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成了当今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课题,结合本次学习的两个课堂实录和我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思考时空。

从姬秀梅老师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我看到了,她把学生真正当成了课堂的主体,特别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不停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三个非常好的问题:

<一>、两个方程能不能相减;

<二>、如果两个方程相乘的倍数不一样,结果可能不相等吧;

<三>、如果方程组里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不相等怎么办。

另外,姬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学习形式,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互相答疑的机会。例如:有一个学生设计了一个系数比较大的方程组,另一个学生提出它不能用加减消元法求解,这时姬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将问题抛给了学生,于是马上就有学生回应是系数太大而不好找最小公倍数....这样处理为培养学生互相质疑、善于交流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基础。

其次老师们还可以选择在情景导入时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从情景中获取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发现数学思想,提出数学问题。

总之,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自己解决的问题比老师引出和诱导的效果要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同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发散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质疑的精神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课堂应变能力

教学前我们都有课前准备和预想,但是课堂上有时会出现预想以外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例如:一个学生给姬老师提出“如果两个方程相乘的倍数不一样,结果一样吗?”姬老师没有准备,问题超出了她的预想,就没能顺应学生的问题向前探讨,学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给老师留下了遗憾。因此我们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方能做到以一变应万变。

三、教师要有信心,不要因环境薄弱而丧失自己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差,不能与城市学校相提并论,教师没有信心,丧失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另外农村学生还没有完全从旧的教育中解放出来。越往高年级,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老师不点名学生是不会发言的。原因是在他(她)学习过程中答错问题是要受批评,受惩罚的。我也是农村教师,面对众多困难我们不能丧失信心,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努力改变现状,去旧迎新,我们也会见到阳光和雨露的。

第三篇: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讨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讨

单位:潞河中学 学科:物理 姓名:于虎

李勇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探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锻炼。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做一些有关的探讨。一.努力创设旨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氛围

有必要提及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在教师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施穆克R.Schmuck1966),二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瑞安斯D.G.Ryans1960,西尔斯D.Sears1963,罗森夏因B.Rosenshine1971)。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1.不能简单地让问题止于教师

物理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确实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指导他们消除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但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

对学生提出当时不能回答上来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坦率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回答搪塞,因为学生出于对教师的崇拜,在这种似是而非的回答面前,往往中止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一些对学生有多方面意义、对教师也会有价值的问题就此被束之高阁。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而不能让问题止于教师,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形成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出错和露短的氛围大有好处。

下面几个对待学生提问的简单用语供参考: “这真是个精彩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思考。”

“你这个问题提到点子上了,老师相信你自己能想出来。”

“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很聪明,自己先试试,解决不了再找老师。” 2.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果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或有问题不敢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了。相反,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寄希望于将来的开花结果。

部分学生由于过去的学习习惯或心理紧张等因素,在学习中认真听讲、作笔记却不敢提出问题。态度和蔼的鼓励,帮助他们提高对问“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从感情上缩短与他们的距离,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怕幼稚和肤浅。

二.中学物理课程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1.充分利用物理原型创设问题情景

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景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中,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更乐意提出和解决相关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匀变速运动遵循什么规律时,相对而言,汽车启动和刹车比斜面上的小球更容易引起学生专心,更适宜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开放的大课堂,关注生活和生产中的事实和现象,去探求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光芒,彩虹的形成、鸟撞坏飞机、刹车现象、电动机和发电机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物理现象,巧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强烈困惑:为什么会这样?还可以怎么样?我们怎么办?„„哦,我发现了,我知道了。

有条件时,可以让学生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2.利用各种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景,真实而直观,这种问题情景创设在物理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为了创设良好的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考虑自行设计一些有趣、生动的实验,尤其是一些精心设计的典型演示实验,有时能让学生耳目一新,甚至能造成学生激烈的思维冲突,当然就会有“问题”要问。

在“电磁感应”示范课上,某位老师是这样引入的:课前做成了10匝导线的大圆圈,导线两端接灵敏电流计,上课开始,由两个同学分开一定距离,手拿导线圆周一半(另一半不动),以类似于跳绳的动作在空中抡甩,两线头所接灵敏电流计指针大角度地左右偏转。学生用身边的地磁场看到了电磁感应现象。接下来该老师让学生自由探讨、大胆地提出和揭示问题所在。3.利用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情景

物理学史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许许多多的科学实验研究过程可以作为问题情景而展开,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喜欢物理、献身科学的热情,还可以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天体质量、微观粒子质量的测量,天文距离、微观尺寸的测量,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伽利略的著名实验„„原子、原子核物理更是精彩纷呈。

例如天体质量的测量,老师不讲学生也知道——天平不能用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很自然的问题,探讨吧,设想吧。

4.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大范围的比较

物理学科中各部分知识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构成严格的学科体系。而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和不断梳理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要扎实学好各个知识点,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他们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后一方面如何具体设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思路?这里举一例,在阶段性复习课上,对“子弹打木块类”物理模型可以由学生练习提出一系列问题。体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大范围的比较。当然,还可以由其他学生对应解答。下面的问题是老师备课时参考的,即学生可能提到的。

2(1)射入过程中,子弹和木块受力、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分析。

(2)射入过程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机械能是否守恒?最后的共同速度V多大?(3)射入过程中,子弹所受的冲量和动量的增量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各自如何?(4)子弹打入木块的深度d为多少?若子弹穿出木块,子弹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

(5)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哪些能?设转化为内能的η倍被子弹吸收,求子弹升高的温度Δt。

(6)射入过程中,子弹对木块的摩擦力f对木块做了多少功?平均功率P多大? 5.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其呈现方式本身就是需要学习和探究的具体问题(主题、专题或项目),可以是学生在自身的学习、生活以及自然界中发现并选取的自己感兴趣、又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最初阶段,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物理现象,坚持不懈地提出问题,时间许可时,学生还可以练习逐步由一个主题出发,提出各种问题。这将会提高学生综合、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以常见的“自行车”这个工具为例,从“自行车”出发,我们可以发散出一系列问题。从颜色、结构、功能、运行等等寻找它的不足,然后研究解决方案。6.引导、鼓励学生对物理问题寻求多种解法

教学中不断训练学生对所给问题进行联想,从不同的侧面考虑还有无其它解决方法。

如一个动力学问题,常可从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这三条路径中任一条得到求解,解题中将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和鉴别,不仅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法,而且可以鉴别出最优的解法,获取解题规律。

7.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要培养提出问题能力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挑战书本、挑战老师,敢于怀疑已成之见。如果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质疑和超越,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和对人们普遍接受的常识的怀疑就没有伽俐略的落体理论,没有对“热质说”的批判人们就无法认识热其实是物体内部的一种能量„„。

曲线运动部分平抛运动使用了运动分解,学到圆周运动没有使用运动分解,“为什么不能考虑运动分解的思路?”学生提出对课本的挑战,不是很正常吗?

三.指导学生提问题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提问题的水平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整理思绪,使头脑中的疑问变得具体、清晰,3 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集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曾提出若干创造性思维发问技巧,对激活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简单介绍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对一个假设的情景加以思考,例如:在机车功率问题中,假如没有阻力,就会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列举”的问题,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征的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越多越好。例如:哪些力学规律属于反映物理过程的规律?

“比较”的问题,即就多个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比较其异同。例如: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比较、动量和能量的比较。

“替代”的问题,即用其他的物理条件取代原来的物理条件。低层次问题例如电场力对重力或拉力的替代,较高层次问题例如在空间站如何让人获得重力感?

“除了”的问题,即针对原来资料或答案,争取能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途径或终点。例如:某些物理问题的多种解法。

“可能”的问题,即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例如:受力和运动的分析使我们关注并推测电场和磁场中粒子运动的可能性。

“想象”的问题,即充分运用想象力于未来的事物。例如:想象自己在月球上„

“组合”的问题,即对一些简单的物理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复杂的物理情景,如质谱仪、远距离输电。

“六W”的问题,即利用英文中的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作为发问的题目。这类例子太多了。

“类推”的问题,即将两种物理现象、概念、规律或方法直接比较以产生新想法。例如:电场中某类问题与重力场比较,采用等效最高点、等效最低点的解决思路。

主要参考文献: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骆伯巍《教育心理学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08页、209页; 陈志伟《中学科学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第一版 曹宝龙《高中物理问题性教学的基本策略》,《物理教学》2001第7期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小课题研究规划

主题: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

在当今教育,语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让我明白,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实验假设

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字迹等等。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评价与修改,能增进学生相互间的了解与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全体共同提高。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并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发展作文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

1.欣赏的引导。欣赏与德育、美育的导向作用;学生自己欣赏与教师指导下的欣赏相结合,欣赏与习作要求相结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真实”、“新鲜”、“创意”、“个性”的表达。

2.修改的引导。怎样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修改的目的、范围、内容;成功的修改需达到的要求;对学生修改的评价。

3.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各种评价方式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影响。

4.对学生习作的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研究。

5.“学会欣赏与修改”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对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研究。

五、研究的思路

1.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每完成一篇习作都要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

3.培养学生对欣赏与修改的兴趣,还必须与写作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和语言材料。

4.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5.建立学生习作档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方式。

6.培养学生对习作的欣赏与修改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在各学科领域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等能力。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

以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的前一阶段,以四年级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对比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测查法。

(三)研究的步骤(计划周期为半年)1.前期准备阶段(2012年4月)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案例、反思、学生作品),进行研究。

2.实验阶段(2012年5月—2012年6月)

(5月)请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执教一堂汇报课。

(6月)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7月)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

3.总结阶段(2012年8、9月)进行实验后测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课题验收。

七、形成的成果 通过近半年的研究,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了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了他们作文的信心,并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不断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

    培养小学生提问能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数学提问能力 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大力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各种渠道和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尝试,乐于探索和掌握数学......

    2013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具有提出问题能力时,那么他们的新型能力就......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根据笔者的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改的深入使得科学探究已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在我的课堂里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要逐字逐句,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要查字典写上拼音注解。其次,注重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做标记或批注......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南宁市明秀小学周玉芳 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小结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研究阶段小结 三岔镇中心小学 牛晶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加之长期从事的是小学中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因此在研究中,我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