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19-05-15 14:4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看作发展学生主动性的积极过程,为促进学生思考而提问,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提问。这要求教师的提问要讲究策略,要精心设计问题,在互动中把教学引向深入。

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增强问题的适应性

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他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如果某个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不能问答时,他就会把提问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逐渐产生厌倦心理。反之,所提的问题没有难度,学生不作思考就会答出,那就失去了挑战性,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魅力。

因此,教师要善于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问题,调整问题的难度,以符合学生不同的水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问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问题,针对发展情况逐渐提高难度;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问一些需要运用高水平思维活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同样一个问题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调节其回答范围的大小,根据问题的回答所要求的思维域限可以把问题分为宽问题和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适当调节问题的范围,使之适合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乐于给出答案。

二、以学生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从心理学上分析,有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适度的紧张,即具有“愤”和“悱”的状态,太难或太易的提问都无法达到这一效果。因此,一个有效的提问不仅仅意味着教师提出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而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问题具有亲切感。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比如,教师在课堂中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如果不能直接相加减,该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把教学限制在学生易于感受到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处于想做某件事情却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但又很想解决问题的情境状态中。

三、以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增强问题的目的性

所提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从问题中明确反映出来;提问用语必须明确、具体,表达清楚,不可含糊其词,使学生不知所措,不提一些没有任何教学意义的问题。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课堂问题的每五个问题中,有三个只需要简单地回忆事实性内容,一个是关于课堂管理的,只有一个是要求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能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没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计,而是在课堂上即兴提问。

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倾注教师的企盼、热情、诚恳等情感,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从而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同时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避免使某些学生产生被歧视感;在学生的回答错误时,要耐心听取,谆谆诱导,切忌不理不睬或训斥体罚。

总之,有效提问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信,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深刻,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愿教师真正让课堂中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动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工具。

第二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探讨芷江县岩桥中学:杨丹丹

【摘要】Contor说过:“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往往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正如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更是任何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的教学提问中在问题设置、提问对象、问题导向上常存在着提问肤浅,形式单调,联系不紧密,要求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有效;注意

为了达到“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最优化”,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对教材的处理大部分的教师都能注意到这一点,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正是我们教师应该要引起重视的。对教材的研究,我认为要达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理解教材,弄清哪些问题是本节应该掌握的基础。可以通过“怎样”“如何”来提问;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可以通过“还有什么好的想法”来提问;还有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需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其次就要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前后联系、重点及难点,掌握并且融

会贯通。

最后,适当改变看问题的角度,试想自己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对学生的处理: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性特征,适当,灵活地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回答问题的情况灵活地调节问题的范围,使教学问题让学生易于感受,适合学生智力与能力,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此外,教师也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巧妙设地设计问题,富于艺术技巧地提问,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情趣,启动了思维,有效的达到学习目标。

2、提问过程以学生主体,鼓励其质疑、解疑

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更要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教师在设疑时应设法让学生在疑的基础上再生疑,然后鼓励、引导他们去质疑、解疑。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并且通过自已的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陈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3、沈松乾《课堂提问的到位》

4、周良顺,韩杰:《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山东教育》,2000年28期。

第三篇:课堂中的有效性提问

课堂中的有效性提问

——《秦朝一统》公开课

丁艺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问与回答对于提高学习内在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组开展了“课堂有效性提问”的课例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开设了一堂公开课-《秦朝一统》。在备课的过程中,围绕“课堂有效性提问”这一主题,我利用教材的丰富内容,巧设提问,以期使学生能从我的提问中能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授课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中,为了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我所讲的内容上来,考虑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我用了关于介绍秦始皇的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待学生听完歌曲之后提出自己预先准备的问题,“这首音乐描写的是哪位人物,他做了什么?”在这里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是使学生能小学已学关于秦始皇统一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对之后所学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二)秦王扫六合秦始皇统一六国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和之前春秋战国时期讲授的内容,在这个部分我设计的问题主要以引导学生巩固原有知识为主:

师:秦国是如何实现对全国的统一呢?

师:“七雄并立争霸的局面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发言)

师:“秦国当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哪些历史条件?”

师:“秦朝统一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生学习并巩固了秦朝统一的过程这一知识点后。接下来进入这节课的重点内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考虑到问题的转承问题,在这里我并没有提出问题,而是采用直接陈述的方式“秦朝是在灭掉了东方各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国,统一后疆域广阔,境内情况复杂,各国残余的贵族势力念念不忘恢复旧土。在这种情况下,秦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1.加强中央集权。

考虑到学生对于中央集权这样一个概念的理解模糊。我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是中央集权统治,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个初步印象(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是

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从中央)。之后提出问题一个问题来做衔接“师:秦的中央和地方行政的设置又是怎样的呢?”

演示“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

对照图示向学生介绍皇帝称号的由来(穿插秦始皇的画像,加深学生的印象),中央“三公”的职责,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的职权。学生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提出新的问题“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何作用呢?”这个问题的设置使加强中央集权这部分内容有了一个递进,使学生能从主观的认知过渡到客观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于中央集权制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

2.经济文化方面:统一道路、文字、货币、度量衡。

展示资料:统一后各地“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学生阅读之后,使学生在头脑中先有一个道路等不统一、律令不一致等统一后各地的客观印象,从而引导他能引导他回答我接下来提出的问题,“文字、货币、度量衡不统一,会出现什么情况?”

“文字、货币、度量衡不统一,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比较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想到平民,也可以想到皇帝,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的认知秦始皇统一道路、文字、货币、度量衡的好处,达到能够顺利归纳这几项措施的作用。

3.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较为熟悉,所以我让学生来讲清“焚书”和“坑儒”这两件事的经过,最后引出问题“如何看待焚书坑儒?”。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主要考虑到初中生在看待问题上有过于主观的特点,在学生回答后我对其回答对的给予肯定,不对的地方给其纠正,一问一答的过程使其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更加客观公正。

4.修筑长城和灵渠

学生对于长城的修建比较陌生,所以在教授这部分的内容中,我采取叙述的方法“先秦灭六国后,北部面临匈奴的侵扰,南方的越族尚未臣服。为了巩固边防,扩大统治,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屠睢南征越族。击退匈奴后,秦始皇令蒙恬征发数十万居民迁居河套地区,设郡置县,为开发河套地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为防止匈奴南下,秦始皇下令在赵、燕、秦三国原有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一条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

(大屏幕播放秦长城的起止和遗址图片)。

在我设置了一个关于孟姜女哭长城传说内容的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在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提出疑问“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秦始皇修长城的什么看法?”学生回答非常踊跃,都能从中体会孟姜女的故事是当时人们对于秦始

皇这项政策的不满情绪的反映,但是这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即长城的修建没有作用。于是我提出下一个问题“你的意见如何”,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能顺势引导学生能够客观地评价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了。(这一点要考虑到各个班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对于灵渠,我设置了两个问题:“秦始皇为什么要派人开凿灵渠?灵渠的开凿有何作用?”让学生了解灵渠的开凿及其作用。

(四)结束

在课程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回顾整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主题,是什么?”、“我们认识了“统一”这一主题,你们都有什么感想和启发?”这样使学生加深对秦始皇统一措施的理解,能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

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反思,我认为这堂以“课堂有效性提问”为关键的公开课,我做到了理解教学目标,能够紧扣教学内容来进行问题的设置,比如:“秦国当时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哪些历史条件?”、“秦朝统一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有什么作用?”、“如何看待焚书坑儒?”等,最后通过问题的设置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能根据教学内容最后给予学生联系现实问题的思考—“回顾整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主题,是什么?”、“我们认识了“统一”这一主题,你们都有什么感想和启发?”等。但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于学生的有些回答,我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应该在课堂之上做到回答正确的地方应该给予确切的鼓励,也就是说学生对在什么地方;课堂上还有学生回答错误,将学生的错误指出来之后,应告知学生究竟错在什么地方,让学生下次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对于有些学生积极举手回答时,没有注意到;整堂课在结束时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仓促等都是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予以避免的。

在评课环节中,组里的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就“课堂有效性提问”而言,我的这堂公开课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对于秦始皇统一的措施,可以不用做陈述,而是设置一个问题“秦始皇统一的措施是什么?”让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再进一步对学生所说的措施进行讲解;没有设置对秦始皇这个人物进行评价这一环节,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评价是书中的一个重点,我却在这堂课中忽略了这个环节;提出的问题可以在精简一些;在学生回答错误时该怎么去进行课堂上的处理;对有的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对有的问题提出的针对性不够等等。通过大家的点评及我课后的反思,使我对“有效性提问”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无论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还是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问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课堂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手段之一,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该由谁来主持提问这一

环节,使其真正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是教师,因为中学生是不成熟的认知主体,他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必须通过教学活动来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教师在有效性提问的过程中该怎么做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1、设计有效的提问

想要达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 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完成提问回答这一过程。在设想问题之初,必须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基础,把握好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利用已知知识解答不出,也不能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问题。教师提问应该是难易适度,使每个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够回答上来,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做到层层设问,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备课时对于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要提前预想学生的回答,学生有可能会回答出稀奇古怪的答案。如果学生回答出这样的答案,该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做出解答。

2、问题的呈现方式

有效性提问的达成和其问题呈现方式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相同的教学提问,不同的方式来问, 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从课堂提问的形式上看,有多种提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目的不同,提出问题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变化。有的问题可以开门见山,有的问题则需要旁敲侧击,要在课堂之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否则,课堂气氛纵使看上去活跃热烈,但是学生对于提问方式的适应,没有让学生认真思考起来,这样的问题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

3、回答之后的有效反馈

教师运用提问这种方式,就是为了不把知识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引导的办法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获得知识。这实质上是加强了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的要求。那么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呢?教师给予的回答反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教师如果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不作评价,立刻又抛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对于学生回答的对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评价好或者不好,没有点出问题的回答好在哪里,容易让学生迷糊;对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只是批评,不做出纠正,没有看到学生积极思考的过程,这样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提出问题之后,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而是看到没有人回答不做引导就直接公布答案,打乱学生的思考等都会降低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降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有效的反馈至关重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的反馈应该是明确的,能准确指出正确的是什么,需要改正的又是什么。鼓励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口头上的鼓励;可以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地方可以写在黑板之上给予鼓励;可以用一个目光、一个微笑进行鼓励。不过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的鼓励要真诚,言不由衷的赞美只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的有效性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艺术。上课前对于问题的推敲及其设计,课堂中对于问题的呈现方式及其学生作答之后的适时反馈,都与这堂课成功与否紧密相连,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提高自己“课堂有效性提问”的能力。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数学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本文是笔者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从教学法的角度思考

1、精心设计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蘅,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后,教师可拿出两张电影票,一张是11排8座,另一张是11排9座,对学生说:“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拿到这两张电影票后小明高兴地说:‘8和9是相邻的两个数,我俩坐在一起的。’他们走进电影院时,发现——”“同学们知道发现了什么吗?为什么?”学生非常感兴趣,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奇数列、偶数列和自然数列中相邻的不同含义,培养了学生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善于处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2)、抓住知识点的坡度提问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提问要讲究坡度。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这节课的难点之一是要求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先求出1/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乘以5。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

a、(出示一张15厘米长的纸条)你有办法知道这张纸条的长度吗?(生:可以用尺子量出纸条的长度。)

b、(教师出示一张比学生手中尺子长的纸条)现在用你们手中的尺子,一次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你有办法吗?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认为可以把这张纸条三折或四折,先量出这张纸条1/3或1/4,再乘以3或4,就可以求出纸条的全长。教师巧妙的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了铺垫,减缓了思维的难度。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一题多解,就是“求异”,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和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更多更新的可能的方法。通过一题多解的讨论,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样想?”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答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

聚合点是知识网络上的交点或纲。围绕聚合点提问,更能突出重点,使学生理清线索,系统掌握知识。例如:教完除法、分数和比的有关知识后,抓住聚合点提问:商的基本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没有联系呢?让学生找出除法、分数、比三者之间的异同点,找到他们的联系,更深刻的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律。

2、把握提问火候

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随意问会产生两种不良的情况,一是问得过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枪枪卡壳”,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问得过浅,学生无须思考就能回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惩罚问则是教育的一种失误。

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地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学生在分析和综合的水平上的评论就会增加,他们会做出更多的以证据为基础和更具有预见性的回答;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学生的评论会显示更大的自信;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3、选好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什么是自然数?理解型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应用题是讲怎么回事吗?应用型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校园中的香樟树树杆的半径吗?分析型问题——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综合型问题——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你能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进吗?说说改进的方案及理由。评价型问题——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你觉得学的好不好,为什么?„„

提问的方式从形式角度说是怎样问,一般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以下形式: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曲问——就是转弯抹角,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它有助于学生澄清概念、疏通思路,使学生沿着奇道曲径达到知识的深层与高层。例如:教完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比较它与商不变性质的异同,教师设问:为什么分数基本性质不也说成“分子分母都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而是“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必须对原有的概念进行修正、扩充、完善。正问——就是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反问——就是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正问与反问可以促使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能力。追问——就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4、及时给予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 “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控制,易被具体情境感染、同化。因此,营造积极的提问氛围,能有效地感染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

1、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有人作过一个比方:情感对于思维,犹如能源与发动机,没有能源,再好的发动机也无法启动。良好的情感氛围,能赋予学生愉快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维。作为课堂气氛创设和保持的主导者,教师应努力做到:

(1)、保持良好的提问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带有感染性的情绪状态,它在一段时间内形成某种特定的情绪色彩,影响着人的整个行为表现。良好的提问心境,应该是教师愉快教学,自觉确立强烈的学生主体意识和“问”为“学”服务的提问观。设问既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把为学服务作为设问的出发点,使设问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保证,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设问是为了导引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扉,获取反馈信息,切忌把设问作为考问学生,甚至为难学生的手段。当学生回答欠缺时,要以宽容、体谅的态度启迪他们,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思考,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答问心理,形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提问心境下,教师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提问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对学生也格外亲切、关爱。这一切,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和爱戴,而且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感染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愉快学习,积极思维。

(2)、尊重学生的提问权

学生是一个个有着丰富而细腻的思想的人,每一堂课中他们都会产生一些想法或疑惑。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弱,这些想法或疑惑一经产生,便急欲一吐为快,否则即会形成一个个思维干扰。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另外,教师还要在学生之间营造一种竞争、合作的气氛,充分发挥动态的集体力量,激发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间的交往,导引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思维撞击,提高学生思维兴趣。

2、优化提问的思维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1)消除学生畏难情绪,激发思维积极性

设疑、解疑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中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问题总有一点难度,这就造成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要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哲学指出:外因的作用能使内因发生变化。消除学生畏难情绪,培养答问积极性,教师至少有两种策略: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跳一跳,摘果子”的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胜则是儿童的天性,二者都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思维的正诱因。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推动积极思维。

(2)问在“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思维激情 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将其分解,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即说此理。

(3)提问要注意趣味性

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策略,便是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才能唤起建立在思维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可以设问“你们见过的自行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新奇问题的思考、讨论,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思维状态积极兴奋。

(4)提问要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课堂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如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师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反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部百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使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仍存在误区;课堂提问事处的方式和类型很多,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提高课堂提问技术的应用水平教育心理学提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亦云:学想于思,思源于疑。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由此可见,提出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是增强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价值

(一)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二)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三)提问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四)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成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五)提问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启迪行为,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六)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政党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提问具有如此具大的价值,却为何数学的教学中这些价值却无法淋漓尽致的体现呢?

二、提问的误区

(一)视满堂提问为启民式教育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满堂问”现象的出现,应该说与老师对提问与启发式教育的认识不足有很大的联系。低效的重复性应答式提问,以问代讲形成满堂问等现象较为常见。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了现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的降低。

国内有关学者曾专门对提问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良好的问应该具备以下7个特征:

1、问题的范围要确定;

2、问题的表述应当乘法明了;

3、问题应当有思考价值;

4、问题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水平;

5、问题的内容要有价值;

6、问题的语句不要直接用教科书上的文字;

7、问题要有组织有系统。对照以上标准,国内学者所做的调查显示,一般教师每节课的有效提问只有56%,这样的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提高提问有效性的严峻性。

(二)忽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和的培养

忽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和的培养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课堂提问数量多、有效性低。课堂提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早在1912年美国学者史蒂文斯和白拉克等人曾对中小学教师的提问作过调查,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平均要用80%的课堂时间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评价学生的回答。他们还发现,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问大约348个问题,国内的有关调查发现,小学教师平均每天都要问大约定俗成2个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提出问题的几种类型中,自我探索、自我提问的效是最好的,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教师包干的提问必然不不学生的自主学习,侵犯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权利,会使其问题意识的丧失,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2、问题层次偏低

尽管教育学家们一再呼吁,教师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应让学生一味地去记忆一些具体事实,但是,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却表明,教师的教学提问仍然是以强调知识记忆为主的。1962年弗洛伊的研究表明,教师所提问题的75%是要求学生回忆具体事实的低水平问题;弗兰德斯1970年的研究表明,教师所提问题的三分之二是偏重事实,强调记忆的。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发思维,教师所提问题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水平,这就小鸟到何为“问题”的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思维,都可以“启情诱思”的。

(三)课堂提问不平等现象

课堂中教师提问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平等的,但实则不然。有显示,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提问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的提问因学生学业成绩的不同而不同,尽管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因材施教,但在反馈答问,教师对学优生采用正反馈多,对学困生则采用无反馈方式多;在语言风格上,对学优生教师采取民主型,而对学困生采取专制型的言语风格多。教师行为的不公平,导致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业上的进一步分化,这样课堂提问的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

(四)缺乏理想的沟通情景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师生在课堂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时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势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良性的沟通必须在“理想沟通情况”中进行,使彼此受观点。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以武力和权威去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是司空见惯的。

(五)教师普遍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提关的技能方面,不少教师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提问这种教学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问题的不恰当分配

2、不充足的期时间。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的期待时间平均只有一秒钟。在平时的实践和观察中便可发现有些老师竟能在1分钟之内提出7--8个问题。长期如此,学生会推动使他们的思维趋于完善的机会。因为数学教学注重数学逻辑思维的训练,所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 的发展极为不利。

4、问题缺乏科学设计与组织。

数学课堂提问具有诸多的价值,然而由于教师在课堂提问缺乏相应的技巧,故而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和误区,面对这个矛盾我们应该应用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才能使课堂提问发挥尽可能大的价值呢?

三、有效提问的几种类型

(一)激趣式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成为“好知者”,自觉投入学习。一石激起千重浪,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习将会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数学练习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学校先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某班有10名同学参赛,又举办一次球类运动会,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教师提问:“那么两次运动会共有多少名同学参赛呢?”学生立刻争论起来,有的说是30同学参加,有的又说这样算是不对的。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说:“有3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因为有可能一些同学既参加了田径运动会,又参加了球类运动会。只有在所有同学都只参加一场比赛的情况下,回答有30名同学参赛才是正确的。”教师指出,描述、解决上述问题,涉及重叠问题的知识,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主动探索。这就是典型的“激趣式提问”。

又如:先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的厚度,告诉他们只有0.083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83222 = 0.664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发动了学生思维之弦,激发了学生思考之情。

(二)启发式提问

“半亩池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蓝天白云投影水面,给人以错觉:究竟是水在天上还是天在水中?投石入水,水破天开,水还是水,天依旧是天。学生在遇到学习难点时也会有类似疑惑。教师以“问”为石,开启学生心志,启发其思维,使之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解决问题,寻找规律。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疑解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如:在教学《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让学生首先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形状和正方形最接近?它的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接着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去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因这几个问题带有较强的启发性,所以能够探究出方法的学生很多,并都基本上能够完整的讲述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也处于一种“愤而启之”的状态。

如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联想式提问

与启发式提问一样,联想式提问的意义 在于引发学和思考,不同的是:启发式提问注重启,注重思维广度的拓展,联想式提问注重思维纵向的延伸。

例如,在小学数学《分数比较大小》时,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比较的能力后,教师让学生对异分母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很多学生大胆的提出假设,立刻激发了学生想急于验证假设的的认知欲望,学笺思维比较活跃,猜出了很多答案,更多同学受同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较的影响,虽然猜想错误,但教师并没有评价对错,而是表扬学生运用“类推”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这样诱发思维,学生被调动起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说:大家猜的对不对?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怎么判断呢?我们能不能把它转变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这一问萌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们开始了新知识的探索。

(四)比较式提问

这是种很直接直观的提问方式。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引出面积单位时,教师先何做好铺垫:8个同样大小的小方格组成了一个长方形,16个同样大小的小方格组成一个正方形,10个同样大小的小方格组成了一个三角形。学生判断大小,得出:正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接着,教师又出示了一组数据,三角形面积为10,长方形面积为6,正方形面积为4。学生再次判断: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后,反馈在组成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小方格大小不同的情况下,面积大小是不能判别呢。这一突如其来的分析,一下子引到了面积的单位,使课堂思路能够顺利的继续下去。

总之,课堂提问的技巧还有很多,如驱导式提问、连环式提问--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发散式提问--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诱思式提问等等。教师只有认真钻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各种提问方法,才能使用权学生积极探讨知索知识源泉,自掘知识宝藏。才能把学生带入到思潮如海的新境界,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艺术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我们在学会了较多的提问方式之后,是否就能够把提问运用得非常合理恰当呢?其实不然,我们在知道了众多的提问方式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一些提问中的事项。

四、提问的注意事项

(一)提问中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提问的明确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新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的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2、提问的思考性。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圆的面积”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从而操作并完成教学,这样使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

3、提问的灵活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相减时5又忘了减少1,得6/4。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并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4/4或6/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提问的多向性。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其次要注意住处传递的多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5、提问的逻辑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提问的巧妙性。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

(二)课堂提问中学生智力的开发

1、首先要会问。提问重在引导,提问内容不论难易,都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为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服务,并且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课堂提问要特别注重避免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尤其是一问齐答,是造成学生思想懒惰,盲目附和,学习被动的主要原因。曾有一次,我给同学们讲了几个问题,每讲完一个,我都问大家“会不会?”同学们的齐声回答,声音之宏亮,令我十分地满意,谁料布置下去做一遍交上来的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因此课堂上切忌笼统的提问。

2、提问要因人而异。一个班学生四五十个,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他们有的聪明机敏,活泼大方;有的呆板拘谨;不善言辞;也有的先天不足,反应迟钝。通过课堂教学使他们都“学会”“会学”,可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提问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思考、会思考。

3、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方位提问。有许多教师课堂提问喜欢专挑“尖子生”,甚至会让个别学生包揽所有提问,这种现象无疑使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他们思维的惰性,形成自卑与逆反心理,将会影响师生感情的交流,这对课堂提问是不利的,否则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就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五、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应用的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

具体而言,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设计问题的技能。小学数学教师提高问题设计能力,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数量、难度、切入点控制三个方面。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把握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的精心谋划,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难易控制要求适度合理,切入点控制要求切中要害。

2、提高发问技能。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1)把握发问时机;(2)选择发问句式;(3)确定答问对象,遵循普遍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4)安排候答时间,教师安排候答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适宜。学生答问需要时间酝酿。过于急促会阻遏学生衡情酌理、慎思明辨能力的发展,导致思维结果草率;过于漫长,学生思维重心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注意力涣散。这两种情形都会降低提问的效果。具体安排候答时间时,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个人的认知风格,从教学实践效果来考虑。候答时间一般应控制在 1 分钟左右比较适宜。同时候答时间长短还和问题的性质及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关。二是减少重述。一些教师在等候学生回答时,多次重述问题,其本意要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要么想通过重述引起学生注意,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

3、提高对学生回答评价的技能。这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注意倾听、尊重学生;二是注意期待、信任学生;三是注意鼓励、赏识学生;四是注意宽容、理解学生。其外在表现为,学生答问时教师微笑的脸庞、期许的目光、专注的神态,学生答问后教师由衷的赞美、中肯的建议、细致的指点、耐心的辅导。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一门精深的艺术,每个教师都必须要做到精心设计,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敢问”“能问”“善问”的精神;使现代教育指出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得到真正的贯彻,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能紧密结合,使学笺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多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好问题,掌握好发问的策略,恰当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从而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原)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原)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可见,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所以说“善教者,必善问”。但平时在课堂上存在着不少“徒劳的提问”。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课堂提问需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出发点而 倾向于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成 绩一般的学生则没有受到重视,在此情况中,学习成绩一般的 学生不仅难以通过获得成功体验来提高自身学习动力,并且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产生一定的惰性心理,甚至在自暴自弃中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 落。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需要坚决避免的问题就是只向成 绩较好的学生提问,因为这种提问模式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 则。这要求教师能够将课堂提问的对象定位为全体学生,并注 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类 别划分。随

二、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提问的有效性?怎样的有效提问才能真正引导学 生主动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对少年儿童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苦役,很难相象,当他对学习毫无兴趣时,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善于创设情境,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明确易懂无歧义,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既不能太难或太易,问

题太易会使学生提不起数学的兴趣,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因此,教师所设计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

探索、去发现。提问要能引导学生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

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

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具体筹划,提出难易适度的

问题来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把问题提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把“ 最近发展区”转化成“现实发展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

得到发展,教师的提问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教师提问之后要对学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把握提问时机

在一个完整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时刻是提问的最佳时间。教师必须善

于察言观色,及时抓住这些最佳时刻。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

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

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

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在提问后要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二)合理安排提问对象

教师要注意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别差异,对全班学生的情况做

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问题和每个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答问对象,安排答问顺

序。提问要面向全体,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灵活应用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当你设计好了提问内容,把握好了提问时机,选择好

了提问对象,还应该掌握提问技巧。

1、提问形式要多样

(1)布悬设问,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2)导趣设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3)梯度设问,化难为易.(4)巧变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提问语言要明确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

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 这样的情况,“20÷5”,老师提问:“20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可以是:“20是个两位数”“20是个大于19 的数”、“20是个偶数”

等等。原因就在于提问含糊不清。若老师问: “20在这个除法算式中,我们称它是什么数?” 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 “敢问”、“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长期

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勤于思维,敢于提问。

小学生具有求知欲、好奇心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如在教学“商中间有零的两位数笔算除法”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一天,15只小猴在花果山摘了1516个仙桃,正当他们为分桃发愁时,猪八戒狡猾地说:“好办,好办,你们每人分11个桃子,剩余的就归我八戒叔叔吧。”猪八戒还在地上列出了算式1516-1=1515个,1515÷15=11(个),小猴们检查后都表示同意。正当小猴们捧着11个桃子,兴高采烈地准备回家时,孙悟空赶到,他一看算式,顿时大怒,抡起金箍棒要打猪八戒,小猴们犯糊涂了:“我们每人拿11个,八戒叔叔只拿1个,大圣为什么还要找他算账呢?……”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逐渐进入情境,趣味盎然,悬念顿生,活跃了课堂气氛,下面的学习也就更加专心、认真了,为的是要解开心中的疑惑,更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情境中了解错误所在,以便学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 引起关注。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心中存在疑问,这样水到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成了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

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会问”

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在教学“年、月、日”认识闰年时,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师可先谈话创设情境:小明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 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 “ 疑 ”,心理产生了悬念。这种疑制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创设拓展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创设拓展空间,让学生标新立异 , 拓展思维空间,不仅让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自主探究、发现,而且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尊重学生的提问权

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

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2、优化提问的思维氛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一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

跳一跳,摘果子 ” 的求胜心。心理学上称好奇为直接兴趣,求

胜则是儿童的天性,二是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 “ 说说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

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

说错了没关系 ”

等鼓励性语词,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

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 高不可攀,丧失信心。

提问要注意趣味性,提问要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要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 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 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收获:

一、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一)把握提问时机

(二)合理安排提问对象

(三)灵活应用提问技巧

1、提问形式要多样

(1)布悬设问,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2)导趣设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3)梯度设问,化难为易

.(4)巧变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性.2、提问语言要明确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

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 这样的情况,“20÷5”,老师提问: “20 是什么数? ”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生回答可以是: “20 是个两位数 ”、“20 是个大于 19 的数 ”、“20 是个偶数 ”

等等。原因就在于提问含糊不清。若老师问: “20 在这个

除法算式中,我们称它是什么数? ”

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想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会问”

四、优化提问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要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 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 , 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 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下载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 来源:大学生论文网作者:admin 添加日期:2010年08月28日点击数:1 【字体:大 中 小】[摘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一)明确课题背景及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控制课堂教学过程......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题目: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请举例说明。 要求: 1、根据相关课程理论进行阐述; 2、课堂实例具体明晰; 3、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 答: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

    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

    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陈古学校 牟彪 首先,我要感谢胥校长和在座的同仁能给我提供这个交流的机会。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本人从教仅有八年时间还处于摸索、学习阶段,要说教学经验还......

    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探究 一、问题提出 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原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对一个问题回答不出时,就会又提出几个问题,试图用这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理......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方案 仁寿县文林镇第三小学 叶学彬 余金华 周文群 一、课题的提出 1、背景 (1)创新教育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