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时间:2019-05-15 14:2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第一篇: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反之,坏习惯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有损于身心健康。小学一年级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东莞龙文教育为您透析小学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一年级小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随堂观察记录看,大多数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大部分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但仍然有小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内容的完全和题目的要求无关。

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一年级小学生应重点培养的几种习惯

学习习惯需要训练,但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区别。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规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

专心听讲。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口头表达。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仔细读题。一年级的孩子,由于不识字和识字量少的缘故,在做题时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读题,有些孩子一离开老师或家长就什么题都不会做。教师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训练,培养学生的仔细读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读题时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读一读,找出自己会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地方,读得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甚至让学生根据插图或以往做题的经验,先猜测一下这题的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题目的意思。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读书的习惯,要求他们有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对图中的动态部分进行合理想象,能够正确读出文字部分,理解文字意思。

认真书写。写字时,首先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写作业之前,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一下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学生写作业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其次,通过讲解,使学生树立形成正确、美观的印象。再次,要求学生用本干净整洁;字迹清楚规范;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为此,要事先给他们写好样子,让他们先观察,再书空一次,最后在练习写。

三、培养过程中需把握的几个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问、模仿性强,所以良好习惯培养应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及时提醒。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提醒中是非常必要的。持久性和自控性差是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还要注重提醒。当发现哪个学生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时,及时送去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是一下轻轻地爱抚,就会唤起学生的注意。

树立榜样。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因此,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特点,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学生耳儒目染,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小学生的另外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性强,还有争强好胜心理,要多用小学生身边的伙伴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小伙伴学习。

恰当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觉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

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二篇: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0-11-17 10:35 金宝双语小学 班级工作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

一、读书习惯。先让学生养成双手捧书读的习惯。

二、写字习惯。教师应随时提醒:“写字必须‘三个一’”,三、坐姿。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按照约定呼叫:“一、二、三!”学生应当会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师以某种动作手势予以个别提示,既达到了目的,也不会影响教学的进行。

四、注意力。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稳定住学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针对小学生好动的特点,从激发兴趣入手;或者走到学生中间,利用“暗示法”提请学生注意,“拍一拍”、“拨一拨”、“点一点”等;如不便走下讲台,可用“稍停法”(暂时停止讲授),“注视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收拢其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邻座同学也可以协助提醒。

除此而外,恰当的赞语、激励,合适的奖励等各种不同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培养学生的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于读书、会圈点勾划的习惯,讲卫生(做眼保健操等)的习惯,学习用具正确使用的习惯,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课外活动计划安排的习惯等,都与小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有密切关系,都应纳入培养教育的范围。只要老师心中有规范,定期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严”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也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的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达到这个标准,我认为应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对于小学生而言,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身作则,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

小学生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初期和习惯培养中期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儿童处于心理发育初期,个性还没有形成,可塑性较强。如果在这个时期就对儿童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会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的劳动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学生的表率。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榜样示范是以他人的模范行为为榜样,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感情行为,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方法,它是一种生动而有效的德育方法,对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均起着促进和导向作用。以榜样引路,弘扬文明行为,抑制不良行为,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榜样示范包括仪表示范、语言示范、性格示范、行为示范、人格示范等,以性格为例来说,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情绪,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班规是不行的。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作用。我首先组织学生逐条学习,理解行为规范的具体条文,让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再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行为规范,并实行定量与定级相结合,鼓励学生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去做;并结合实际,提出“管好自己的生活”、“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手”等要求。要求学生把好人好事都记录在册,每周操行评比一次,做到公正,公平,让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另外,从“个别教育”入手,抓住一二个典型,教育学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品质熏陶。如: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做到时时讲、日日讲、月月讲,以防为主。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树立善于保护自己,保护别人的意识。形成维护集体,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培养高度的主人公意识。同时还应培养小学生在突发事故中的应变能力,以便使突发事故中的各方面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二、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是一个从细致的量变到比较明显的质变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我主要从“训练”、“督促”和“素质养成”几方面去培养。

1、训练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教师严格的训练,学生有意识的反复训练中养成的。为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我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行为的训练,如:行队礼的训练,礼貌待客的训练,整理书包的训练,读写姿势的训练„„为了加强训练效果,有时还采用表演的方式,学生编小品、相声,利用教材编成课本剧,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行为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2、督促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现象,这样,教师平时的督促就是显得更为重要,要通过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自觉的习惯。因此,每次写字时,做作业时,我总忘不了对学生说声,“注意三个一”。平时,在集队、集会中,发现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及时指出,帮助他纠正。久而久之,使学生化外来的强制性为内在的自觉行为习惯,我始终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

3、素质

全面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一定要摒弃“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陈旧观念。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所以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质。学生要以德修身,通过接受教育和自身的体验、践行,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同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板报、橱窗,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学校的每一块墙壁,每一张课桌,每一寸土地都能说话,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情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长期持之以恒的深化教育,让学生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转化为内在的素质。

三、家校结合,发挥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后天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的时间在家里度过的。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课堂,培养青 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家长不断提高素质,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提高家教水平,提高家庭文明程度,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待孩子真正做到爱得理智,教得及时,严之有度,导之有法。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思想与行动之间有一道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我们坚持在每个学期初,都把全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告诉家长,并请家长配合实施。平时加强与家长密切联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必要时,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有选择邀请家长参加活动。如举行“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主题会时,我邀请了一位学生的父亲参加,他是一名警察,通过对少年犯罪案例的讲述,使学生们懂得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从小做起,懂得自爱、自律,要树立起自信自强的信心,形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活动懂得了在学校要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要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上要做一个好公民。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的部分行为由遗传决定,大部分行为是靠后天习得。小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根据一些资料记载和教学经验所得: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以及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但是,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不良的社会风气,如崇拜金钱,过度消费,私欲膨胀等等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社会、学校、家庭是儿童生存、学习、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者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教育目的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这三者中,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显的教育目的,有明确的教育内容,有一大批受过专门的训练,懂得教育,懂得学生心理,知识丰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教育目标明确,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景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而社会则是通过新闻媒体、社会风尚、意识形态、人际交往等各种形式,对青少年的行为实施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起着全面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三者之间,学校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校要主动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家教咨询等活动,及时沟通教育思想,协调教育方法。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指导职能,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逐步提高分辨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加大适应能力和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学校还要通过宣传公民的道德规范等信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扩大它们的视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通过教育管理机构和社会舆论,呼吁整个社会关心青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宽松环境。

第三篇: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双龙一小浦琼梅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身体的好坏,生命的长短。了解了一个人的习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但因小学生具有辩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弱,易学易忘等特点,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决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严字当头

人们良好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知 情 意 行”四个方面,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知道要养成哪些习惯,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因为习惯所包含的方面太多,例如学习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等等,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要养成哪些习惯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最好的解决方法是由学校、班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良好习惯养成公约》等规定。通过制定规定,学习规定,让学生懂得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规定的制度一定要严、要细。当然,严要严而得法,而不是一味“蛮”严。

二、齐抓共管

学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必须靠监督来保证。我们可以建立两套监督管理体系,来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监督管理体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7~8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社会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应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家长报等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理论水平,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组织家长交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所做的努力,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讲座,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2、建立“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纵向监督管理体系。

在纵向监督管理体系中,要特别重视小学少先队大中队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以及学生的舆论监督作用。学校可以把各种规定,分解成若干块,在学校范围内展开评比,由学校学生干部每日检查评分。学校每期可组织评比习惯好的学生,并给予奖励,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

总之,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很重要,他靠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去引导、培养。

第四篇: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可见习惯是如何重要。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觉得,培养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大概分为时间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礼貌习惯、遵纪习惯、运动习惯等几种。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习惯培养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时间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校要求,建立科学的日程表,我们要严格自己。按照学校的时间表起床、就寝、吃饭、做功课、自由活动、打扫卫生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养成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的好习惯,对于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要按时完成,绝对不允许出现拖拉和不做的行为!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学生,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学习有时候是单调的,紧张的。学生从早上起身到晚上睡觉,都是有一定的规定,所以要想把成绩搞上去,必须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所以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对于学习,我们要做到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建立了错题集,对于批改时出现的错误,重新做一遍,把做错的题汇集到一起,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礼貌习惯的培养

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一直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礼貌用语从懂事的时候就会,对于文明礼貌,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入手!

1、仪表训练

首先每天坚持洗脸、刷牙、梳头各两次;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2、语言训练

要学会说礼貌用语。如请帮助时说:“麻烦你帮帮我好吗?”借完东西归还时不忘记说声谢谢等。3、行为训练

到别人家玩,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再进入;客人来访主动迎接;长辈交谈不要插嘴;长辈问话热情回答;要爱护公共卫生;不损坏公共设施,要遵守公共秩序。

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习惯的养成,造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第五篇:德育论文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行为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抓住时机,具体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对学校的学习完全生疏,许多规则和道理对成人来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对孩子还得具体从头一点一点地讲清楚,孩子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例如,刚入学的新生,听到上课铃响时,总是乱哄哄的。我根据孩子们爱记儿歌的特点,编出了三字经:“铃声响,进课堂。快坐好,速安静。坐如钟,站如松。手放好,脚放平。老师讲,记在心。”同学们很快就记住了。接着,我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结合《三字歌》的贯彻落实,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如每周升旗,我要求学生注意听讲了几件事?是什么事?回到教室后抽学生起来说出要点,如答不出,就说明没有专心听讲。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班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变,得到了任课老师的称赞。孩子们的习惯正逐步形成,趁势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激起他们更深层的好胜心。我又从听课质量上提出要求,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体味着胜利的快乐,同时,也明白了成功的来之不易,也就更珍惜劳动的果实,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其言行举止、性格习惯等都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与其夸夸其谈,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倒不如自己身先士卒,对此,我深有体会。我班学生的劳动能力、动手能力都很差。记得开学时,好多学生拿了扫把不知所措地站着。看着这一切,我只得压住了心中的怒火,手把手地一个一个教,将近一个月,做值日生成了我的必修课。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会扫地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还有学生告诉我他今天帮奶奶扫地了,奶奶夸了他一整天。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三、重视联系,双向配合。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高兴了。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我还请了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感受的经验。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谈谈自己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上的一些做法。

(一)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这时的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因此他们会受益终身。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如: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循环往复。听到口令,教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提出问题,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如有小动作专门训练1分钟无小动作。不过光“苦练”还不行,要把“苦练”与“趣练”结合起来,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如果一味单调训练他们就烦了,因此在训练中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如在训练学生正确的五姿(坐姿、立姿、写字姿势、举手姿势、读书姿势)时,我采取趣味训练,在班上找小榜样,开展“请你象他这样做”的有趣活动,在课前或课中适当的时间,请小榜样做出一个正确的姿势并说:“请你象我这样做,”同学们立刻学做,并说:“我就象您这样做,”反反复复经常不断,学生很有兴趣。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更换小榜样,使学生进一步在有趣的活动中强化训练,养成姿势端正的好习惯。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

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订正。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开展一日无错题活动。经常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为了明确要求,我制订了养成教育内容序列,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都要给予指导。另外,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就及时教孩子学会如何给大人递东西,如何接发本册,如何说话。我班是在一楼,易脏,不好搞卫生,我就教学生如何保持卫生,擦桌子、扫地……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但他们都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具体地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培养习惯必须具体指导。教师在学校指导,家长在家里指导,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我认为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开展争当“金色少年”评比活动,评出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劳动小能手……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进行四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如果学生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这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二)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如我班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做事不专心、磨蹭。针对这一现状,我请做作业快的同学针对一天的学习和活动谈体会和感受,并请做事慢的同学尝试,使他们尝到甜头。由于把说服教育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现象减少了。

(三)榜样示范法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我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好的班级礼貌表现、组织纪律、集合、列队、升旗、课间活动和放学排路队等,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然,转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只靠学校、老师是不够的,还需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努力吧!

下载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他律”与“自律” 自律,是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自己,影响自己,促进自己进步的一种自我努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教育活动。对小学生来说,自律......

    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精选)

    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体。如果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我愿用真诚,热情为他们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让他们各自闪烁出最灿......

    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研究阶段性总结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人的行为习惯首先取决于能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因......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2007-12-24 10:04:29) 转载 ▼ 分类: 教育杂谈 学校德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以规范言行为主的养成教育,它是素质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班会教案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班会教案 ——向名人学习遵守公共秩序 金山镇中屯小学普琼生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场所应遵守......

    王伟敏 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东华小学王伟敏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一年级八班的班主任,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在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在座的各位......

    班主任交流如何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焦金华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1)班主任,虽然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但是以前基本上都是带高年级,管理这么小的孩子们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开学......

    一年级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一年级小学生的几个习惯培养案例分析我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已有二十余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农村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农村小学又是整个教育的关键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