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14:5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

第一篇: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

林瑜 发布时间: 2009-7-3 22:30:03

一.说教材

老师们,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不眠之夜”。这篇文章选在人教版第一模块第四单元,是该单元的主体阅读。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文章以清晰的脉络(震前征兆—地震发生—震后救援),向我们再现了唐山大地震这场二十世纪人类遭受的最惨重的自然灾害。通过学习,我们要形成对日常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当自然灾害突然来临时,要从容镇定,积极勇敢地面对。灾后要发扬互助精神,度过难关。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可怕的摧毁力,更重要的是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因此,我们要懂得珍爱生命,保护自己。

这是一节阅读课,采用生本(即以学生为本)教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节课, 教师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地震发生前的征兆,发生过程,造成的损失及救援的开展。

2.培养概括能力

3.学会地震发生时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并用英语阐述。

4.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学习本文的学生是刚进入高中阶段两个月左右的学生,仍然处于初高中交接适应阶段。因此课前必须在教师的详细指导下进行充足的预习。学生的课前准备内容如下:

1.预习生词

2.预习课文,将教师提供的小标题与相关段落匹配,并且根据小标题写出段意。

3.四人为一组上网就地震发生前的征兆,发生过程,造成的损失及救援查找图片和文字资料。

参考网站: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概括段落大意

2.懂得地震来临时的自我保护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1.表达对灾难的感受

2.解释句子

二.说程序及教法

1.检查预习和引入课文

1)请4个小组到讲台上用电脑展示地震的相关资料。每组展示完毕请一名学生说出感受。教师可在语言表达上提供指导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叙述为本课创设语境,既消除了学生对话题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表达感受有情感铺垫的作用.2)教师导入:刚才同学们所展示出的资料里大部分是关于今年5月份的汶川大地震。同学们的心情也因此变得低落。然而,1976年,即22年前,中国曾经发生过一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那是怎样的一场地震呢?我们都不愿意看见生命的逝去,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呢?这些都将是我们要一起探讨的。

板书: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2.提问:why the title is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什么标题是:地球不眠之夜?)

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标题是文章的灵魂。解释标题建立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该环节旨在考察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3.1)请学生将4个小标题与课文的4个段落匹配好

板书: Signs

Process

Damage

Rescue

2)请学生说出每段段意。教师作出点评后在各个小标题后板书段意

1.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earthquake?

2.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the city of Tangshan and shocked the people.3.The damages of the earthquake

4.The army came to help the survivors, bringing hope for a new life.设计意图:对于高一学生, 要注重在阅读中培养概括能力.解释标题, 概括段落大意,写小结都是实用的方法.4.1)教师提问What impressed you most in this article? Underline those sentences and expressions and explain.(本文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请划出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解释.)

2)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回顾课文,按要求进行勾画。

3)请学生回答。教师可提供语言表达方面的协助并评价。

以下为每段重点句子及短语。如果学生有遗漏,教师可在此环节末尾进行补充。

h 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 little of the events, went to bed as usual that night.2nd paragraph It seemed that the world was at an end.The greatest earthquake of the 20th century began.Lay in ruins

3rd paragraph Everywhere they looked nearly everything was destroyed.People began to wander how long the disaster would last.4th paragraph All hope was not lost.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设计意图: 该环节旨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促进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学生对句子进行解释的同时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5.全班举手表决,选出大家最喜欢的段落,全班大声朗读大家最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 语言学习语感很重要.因此,学生觉得哪一段好,教师理应顺水推舟,直接用朗读来加强这种语感.6.拓展:全班每四人一小组讨论,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接着请几位学生进行阐述,教师作评价。

设计意图: 当我们面对灾难的时候,生命是高于一切的。此环节旨在于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从自我保护开始。

由于学生的语言基础不扎实,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用英语进行讨论时,不时有学生夹杂着汉语,或有的学生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欲言又止。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呈现给学生更多的常用句

型,让学生掌握常用句型,在让学生进行谈论前,应尽量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困难。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应尽量给学生更多的帮助,主动了解学生的语言困难。

7. 布置作业:1.听课文录音,大声朗读最喜欢的段落。

2.写一段文字概述本篇课文.设计意图:第一项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加强语感。

第二项作业是课堂的延伸,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概括和叙述能力。

板书设计

Unit 4 Earthquakes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1.Signs

What happened before the earthquake

2.Process

The Earthquake destroyed the city of Tangshan and shocked the people

3.Damage

The earthquake caused great damages to Tangshan.4.Rescue

The army came to help the survivors, bringing hope for a new life.

第二篇:重庆大学版高中英语必修1unit4教案

Enjoying Sports(Reading)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 Using the reading skills to 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Using the skills of guessing the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use the skill of scanning.教学步骤: Lead-in Ask Ss some questions: Do you like sports?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it(eg: sports name;players’ name, what they are famous for)?

Pre-reading: 1)Let Ss match each picture with a proper word in the box.skiing gymnastics tennis speed skating soccer golf high jump······(此步骤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的词汇并引学生进入主题----sports)2)Group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talk about their favourite sports and players.(设计此步骤是为了让学生的思路更接近阅读主题)3)Show Ss one picture about Wilma Rudolph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her.(为进入阅读做好铺垫)While-reading: 1)Fast-reading: Ask the Ss to read the tex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Ask them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irst or the last sentence.2)Careful-reading

Ask Ss read the text carefully and find the information about Wilma In 1940(what happened): In 1944(what happened): In 1949(what happened): In 1953(what happened): In 1957(what happened): In 1960(what happened): Ask Ss use sanning skill to read the text again and do the T or F question.① Wilma’s legs became useless because of a deadly illness when she was young.② Her doctor once told Wilma she would never take a step on her own.③ Wilma always won every race that she entered when she was young.④ In the 17th Olympic Games Wilma entered the 100-meter dash, the 200-metre dash and the 400-metre race.⑤ Wilma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runner to win three gold medals in the same Olympic Games.Post-reading 1)Retell Wilma’s story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task1 and task2.2)Discussion(group work):

What moves you most? Homework: Finish the five questions: 1.what kind of person was Wilma’s mother?

2.How do you understand Wilma’s “incredible notion”? 3.what do you think made Wilma so successful? 4.what kind of person was Wilma? 5.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Olympic motto “Faster, Higher, Stronger” after you have read Wilma’s story?

第三篇:高中英语必修1unit4课文

Unit 4 Earthquakes 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northeast Hebei.For three days the 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 rose and fell, rose and fell.Farmers noticed that the well walls had deep cracks in them.A smelly gas came out of the cracks.In the farmyards, the chickens and even the pigs were too nervous to eat.Mice ran out of the fields looking for places to hide.Fish jumped out of their bowls and ponds.At about 3:00 am on July 28, 1976, some people saw bright lights in the sky.The sound of planes could be heard outside the city of Tangshan even when no planes were in the sky.In the city, the water pipes in some buildings cracked and burst,but the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At 3:42 am everything began to shake.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Eleven kilometers directly below the city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of the 20th century had begun.It was felt in Beijing, which is more than two hundred kilometers away.One-third of the nation felt it.A huge crack that was eight kilometers long and thirty meters wide cut across houses, roads and canals.Steam burst from holes in the ground.Hard hills of rock became rivers of dirt.In fifteen terrible seconds a large city lay in ruins.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was extreme.Two-thirds of them died or were left without parents.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ere killed or injured reached more than 400,000.But how could the survivors believe it was natural?Everywhere they looked nearly everything was destroyed.All of the city's hospitals,75%of its factories and buildings and 90% of its homes were gone.Bricks covered the ground like red autumn leaves.No wind,however,could blow them away.Two dams fell and most of the bridges also fell or were not safe for travelling.The railway tracks were now useless pieces of steel.Tens of thousands of cows would never give milk again.Half a million oigs and millions of chickens were dead.Sand now filled the wells instead of water.People were shocked.Then,later that afternoon,another big quake which was almost as strong as the first one shook Tangshan.Some of the rescue workers and doctors were trapped under the ruins.More buildings fell down.Water,food,and electricity were hard to get.people begab to wonder how long the disaster would last.All hope was not lost.Soon after the quakes,the army sent 150,000 soldiers to Tangshan to help the rescue workers.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helped.The army organized teams to dig out those who were trapped and to bury the dead.To the north of the city,most of the 10,000 miners were rescued from the coal mines there.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Fresh water was taken to the city bu train,truck and plane.Slowly,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Office of the City Government

Tangshan,Hebei China

July5,2007

Dear____,Congratulations!We are pleased to tell you that you have won the high school speaking competition about new Tangshan.Your speech was heard by a group of five judges, all of whom agreed that it was the best one this year.Your parents and your school should be very proud of you!

Next month the city will open a new park to honour those who died in the terrible disaster.The park will also honour those who helped the survivors.Our office would like to have you speak to the park vistors on July 28 at 11:00 am.As you know,this is the day the quake happened thirty-____years ago.We invite you to bring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on that special day.Sincerely,Zhang Sha

第四篇: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1unit4重点短语

高一英语上册 教学案全套 新人教版必修1unit4 重点短语

Unit4

Unit4

1.give a _________of对……进行描述

2.right_________立即、马上

3._________from one's seat从椅子上站起来

4.look _________places to_________寻找躲藏处

5.think_________of对……未重视

6._________into_________突然哭起来

7.as_________和往常一样

8.be_________ an_________结束

9.cut_________横穿

10.lie in_________成为废墟

11.blow _________吹走

12._________of而不

13.give sb a_________使某人震惊

14.be_________ under ruins被困在废墟中

15._________sb _________sth救某人免于

16.be_________in a book埋头读书

17.be__________________以……为自豪

18._________sb _________sth在……方面祝贺……

19.in__________ of为了纪念

1.description2.away3.stand4.for, hide5.little/nothing6.burst, tears7.usual

8.at, end9.across10.ruins11.away12.instead13.shock14.trapped

15.rescue...from16.buried17.proud of18.congratulate, in19.honor~

第五篇: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及说课稿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及说课稿合集

《沁园春 长沙》 导语

我们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文学艺术也起源于诗歌。一个人文学素养,文学趣味的高低主要看他对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如何。综观新高考以来的诗歌鉴赏提的误答原因有:轻读诗,重做题,平时阅读品质不良,缺乏阅读激情,语感弱,对诗的感受浅薄。著名文艺美学家,理论家朱光潜也说,一般青年喜欢听诗而不喜欢读诗,这也说明现代学生在诵读、品读诗歌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俗语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所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鉴于此,特制定以下几点宏观的教学原则

单元教学理念:鉴赏诗歌是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要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单元教学思路:(1)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2)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中生动、鲜明的意象,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增补诗中没有说出的内容,表达独特的感悟,缓缓咀嚼出诗歌的滋味。

《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

地位与作用:老教材中42个单元只有一个单元是现代诗歌鉴赏,而《沁》则被编排在了这唯一的诗歌鉴赏单元的首位,新教材仅第三册就有三个诗歌鉴赏单元,而《沁》也被编排在了第一单元的首位,可见《沁》在现代诗歌鉴赏中是重中之重。如何指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感悟理解诗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习惯,如何让学生步入正确的鉴赏诗歌的轨道,都取决于教师对《沁》这首诗歌的教读方法和策略,因此上好这节课具有深远而积极的意义。

教学安排: 1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鉴赏,了解诗词的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真挚而豪放的感情,从而深入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境界。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使用依据:电化教学具有声、光、形、色同时再现的特点,能够对知识加以形象化、立体化展示。电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电化教学,是提高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电化教学,使得语文知识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给学生,利用电化教学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方法:朗读与鉴赏、评说相结合。(确立依据见导语)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教学目标:

1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

〈确立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诗歌教学要以读,以把握作者感情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为主〉

(二)教学重点

: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

(三)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确立依据:培养语感要靠读,理解诗意,感受意境,领会主旨要靠对凝练的语言的揣摩和分析)

(四)教学设想

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五)教学过程: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1导语:毛泽东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诗人。他在各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世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形式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

师讲:著名诗人 臧克家说过:‚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3(1)学生齐背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另外一首《沁园春长沙》

〈导入设计依据:〈沁〉是以古典诗词格律写成的一首现代诗歌,所以教学时必须让学生了解有关词的背景知识,而学生在初中初步学过毛泽东的另一首〈沁园春

雪〉,由背诵〈沁园春

雪〉导入目的在于温故而知新〉

(2)

师点击‚作者背景‛并讲解

(3)本词写作背景: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

〈设计依据: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才能从更广阔的面上理解诗歌主旨和感情〉

反复朗读,深入领会本词的意境和词人的胸襟

(1)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 ——

播放朗读录音

出示原词,欣赏该词手迹

〈设计依据: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

用毛泽东的手迹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2)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

师提示朗读技巧

(注意节奏的把握)

〈设计依据:适时适当的指导会使学生的自由朗读事半功倍

(3)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请两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老师最后描绘: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呢?回忆往昔,曾经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那时侯,正当青春年少,风采发,才华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设计依据: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与散文的区别,领会诗歌的含蓄与凝练的特点〉

(4)再读,归纳概括内容,章法——参照一下思考题思考讨论

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什么

词的上下两阕各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

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丽多采的秋色图的?

全诗诗眼是什么?

第一问: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上阕写景

描绘湘江绚丽多采的秋色图

下阕抒情

抒发凌云壮志的革命豪情

第二问:学生回答,上阕领字是‚看‛,领起七句。下阕领字是‚忆‛,领起八句。

第三问:学生讨论后回答,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第四问:学生回答,‚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设计依据:在读的基础上把握诗的结构和内容〉

5师讲:诗歌是以高度概括凝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因此诗人都会注意‚炼字炼意‛,试体会下列红色字的好处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1)独立寒秋(2)层林尽染(3)鹰击长空(4)鱼翔浅底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1)‚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2)‚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3)‚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4)‚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的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设计依据:从细处着眼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功夫和创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来的不同表达效果〉 品读,激情体验——联想想象,化抽象的描写为具体可观 的形象

师讲:雨果说过‚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

请学生根据词的意境边品读边再脑海里绘出秋色图,老师点击四幅图画,让学生欣赏。

〈设计依据: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比较语言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不同,领略语言带来的无穷艺术魅力〉

7师讲:下面让我们由本词展开联想,从自己的诗文词库里寻找与下面两句词意境相似的语句,加以品评鉴赏,对比感知毛泽东的乐观昂扬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

学生回答: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学生齐背《江雪》

师讲解: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独立寒江‛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然而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近染‛

学生回答: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齐背〈〈山行〉〉

师讲解: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蓬勃发展。

(3)老师提问:古人笔下的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的秋景为何如此绚丽多采,充满生机?

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补充: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设计依据:比较古代文弱诗人和革命领袖不同的胸襟和气度,从而理解诗歌是不同性情的人的不同的心情写照,领会本诗流露出的诗人的革命豪情〉 老师归纳小结并出示板书

上阕

万山红遍,(山上)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江中)

百舸争流。

色彩绚烂的秋景

鹰击长空,(空中)

(画

图)

鱼翔浅底,(水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怅寥廓,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

问苍茫大地,胸怀博大的凌云壮志(抒情)

谁主沉浮?

下阕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峥嵘

书生意气,同学青春年少

挥斥方遒。风华正茂岁月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豪迈

到中流击水,我辈破浪锐进

气概

浪遏飞舟?

奋然前行

〈设计依据:让学生系统直观的领会本诗 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色,整体上把握本诗

9古诗词鉴赏指导

反复朗读、感知语言

(二)体味意境、感悟挚情

(三)把握类别、辨析风格

(四)明辨手法、把握技巧

(五)明析典故、加深理解

〈设计依据:贯彻执行‚目标教学‚的理念,总结教学流程,给学生一个有关鉴赏诗歌的完整的方法的指导〉

10,布臵作业:用以上五点鉴赏方法激赏〈水调歌头

游泳〉 〈设计依据:练习巩固对以上鉴赏方法的掌握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2010-06-03 22:46:12)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沁园春•长沙》,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理念等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独立掌握。‛

并且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从而充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以上说法,我将教学理念设定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

【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选自中学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是第一个专题‚向青春举杯‛中第一板块‚吟诵青春‛的第一篇文章,起到统领整个专题的作用。《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诗中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精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主宰在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慨,对学生够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沁园春•长沙》又是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上好这篇课文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构成来看,学生们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了《沁园春雪》,所以对于毛泽东的诗歌有一定的认识,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从学生的情感体验来看,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年轻气盛的阶段,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已经能够感悟,所以对于本文的学习也较容易把握。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寓情于景、情中言志的写作手法。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意象,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对这首词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从语言、意象、情感等方面,对这首词做出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学方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为了突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主要采用讨论分析法和点拨法,另外配合诵读法,加深学生对于这首词的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学过程】

导入:我将采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显示一首《沁园春•雪》,通过对这首已经学过的词的回顾,可以让学生对词的概念、‚沁园春‛这个词牌名的格式、毛泽东的创作风格做一个回顾,从而能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通过《沁园春•雪》引出《沁园春•长沙》,并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在导入课文之后,我将坚持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具体来实现以下几板块的教学内容。

一、集体阅读、整体感知

我将让全班集体朗读一遍这首词,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暴露出的错误字音。并且强调重音、停顿、节奏等,以便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为学生下一步理解本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梳理意象、讨论分析(掌握重点)

我将借鉴非指示性教学。在屏幕上呈现一张湘江秋景图,让学生再次浏览这首词,结合这幅图圈点出词中的重点字词和意象。我会请一位同学说出他找出的重点字词和意象,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分析。这样既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又能锻炼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老师可以从中点拨,强调观察意象的视角,带领学生进入毛泽东的视野领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和表达欲望,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板书)

仰视

湘江秋景图

近观

远眺

俯瞰

问(连接下阕)

峥嵘岁月图

激扬、挥斥。。。

三、合作探究、体味情志(突破难点)

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是上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下阙中寻找答案。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时候,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让他们进入毛泽东的心灵世界,结合1925年秋天的长沙的历史背景,体会作者‚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的过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

在完成这篇课文主体部分的学习之后,我会让同学们把毛泽东写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梅花、情感的分析比较,将学到的鉴赏方法活学活用,从而得到巩固和提高;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毛泽东的革命情怀和创作风格有进一步的体会。

《相信未来》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而朗读是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所以我将在以情为基点,以悟为强音,以读为手段,整体把握诗歌的指导下进行我的教学

二、说教材

《相信未来》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中的吟诵青春版块,该板块意在指导学生在诗歌吟诵活动中礼赞青春生命、体验青春激情本文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一个疯狂**的年代,而作者却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本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青春有更深的体悟我将用一课时把它上完

三、说学情

从情感上来说,现在的学生对青春有自己的理解,很难体悟到文革时期那一代人对青春的诠释,因而对这首诗的学习充满好奇心及浓厚的兴趣从知识与能力上来说,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诵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能力,所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说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分析诗歌意象、语言,感受诗的节奏、韵律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能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能对青春有更深的感悟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语言来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体会诗人诗人对未来的坚信,体悟文革那一代人对青春的诠释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点拨法和品读赏析法

学法:诵读法,在反复诵读诗歌中读出诗韵,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七、说教学过程

综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展示图片,情境导入

我的设想是在播放有些忧伤的音乐的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遭批斗、上山下乡等图片,然后问学生如果他们身处在那个疯狂**的年代,他们会有何感受,以此引入对新课《相信未来》的学习如此导入让学生在看图片和思考中对那个年代黑暗的现实有一个更直观深切的认识体悟,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2、走进诗人,了解背景

在课前我将让学生收集作者食指及诗歌创作背景等资料,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来作相关的介绍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诗人以及文革时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我希望我的学生是主动的吸收知识,而非被动的接受

3、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我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朗读诗歌,然后请个别学生朗读,并做简要的朗读指导,接着听名家朗读,最后师生齐读诗歌经过这一系列的朗读之后,学生讨论各小节的主要内容,交流朗读后的感想,思考诗人身处的现实是如何的,为什么诗人那么坚定的相信未来两个问题

在此环节安排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读,并做一定的朗读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理解诗歌的含义

4、品读诗歌,感悟赏析

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品读诗歌的三个部分,重点朗读赏析第一和第三部分,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诗歌的三个部分在表达感情时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二是诗歌选择了哪些意象,并对这些意象做简要的分析,体会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我设计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充分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情况下,积极品味诗歌意象的生活内涵;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5、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我将带领学生阅读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热爱生命》两首诗歌,进一步走进诗人,感受诗人深沉的感情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一首诗加以赏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设计的目的在于希望学生通过赏析对诗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相信未来

食指

描绘现实,表明信念

意象转换 阐明理由,等待评定

发出召唤,相信未来

直抒胸臆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江河)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说课稿

一、目的: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

二、说课过程: 第一部分: 第一节:‚我和春天‛‚和你‛‚和更多的人‛点明作者和春天融合在一起,同时照应题目‚我们一起‛;‚海洋冰块‛船开始起航告诉我们冬天渐逝;这时,我们‚呼唤风‛‚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

第二节:当丰收的‚果子‛被‚狂风‛‚击落‛时,也是‚种子‛‚撒遍大地‛时,种子的‚沉默‛是为了‚今天‛的‚歌唱‛,‚今天‛意指上文的春天,也点明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春天到底怎样呢?

第三节:此节作者写了那些意象?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迎春花(繁星似的到处闪烁)、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等

他们总的特征是?生机勃勃、欢快祥和、繁花似锦。体现作者的感情是?喜爱、赞美。‚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

春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用比喻、拟人手法进一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盼望。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主体由第一部分的‚我‛变为‚你‛,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叙述主体与诗中‚你‛的距离。由第一部分我们知道作者极力赞美春天,渴盼春天的到来。所以这一部分的‚你‛应该指春天。

从文中找出体现春天特点的词语、句子。

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善良;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清澈地对待别人(即真诚的对待别人)。‚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从触觉视觉听觉表明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你将一年又一年把这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

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这里的‚你‛紧承上文,应该指‚一颗鲜红的浆果‛般的‚清澈地对待别人‛的心,‚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表达出‚你‛期待更多的人像你一样真诚的对待别人。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在结构形式上与前两部分相比发生了变化,他的结构特点是?

金字塔式结构或岩石状结构,把立体派绘画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使诗歌从视觉上有建筑美,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他表达什么内容?

‚我们结识了‛‚我们相识了‛点明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诗中的意象特点,如:语言如大海翡翠、‚坦白得像沙滩‛,水鸟如‚雪花‛,江河‚蔚蓝‛,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白帆像‚纯洁的姑娘‛,一连串的比喻、拟人修辞,勾画出美好的景象,表达出友情或爱情的和谐美好。此部分之所以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暗示友情或爱情坚如磐石。

第四部分:

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优美地流着

无论是土地还是人都说‚我要‛表明‚我‛有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这也告诉我们应对生活树立理想或目标,只要有理想,一切困难都会被克服。

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 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号召我们为理想奋斗,我们的祖先期待着我们这样。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三个疑问: 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 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

岁月的皱纹又将闪出什么样的光辉呢

前文中:太阳把七色的花朵投在枝条上,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形成壮丽的景观。暗示我们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下文说到:

我不能设想,美丽的风光 不在人们脸上闪动

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崛起的建筑里 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

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

作者连用两个‚不能设想‛点出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理想: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拥有生活的美丽。根据两个‚不能设想‛句子的哲理,仿照句式,以‚我不能设想——‛为开头,另写两个句子。例:

我不能设想,青春的花环 不能结出香甜的果实

我们的生活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我们伸出的双手 不能让贫困的人们感觉到家的温馨 我们的爱心奉献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作者发出号召:‚拿起工具‛‚春天伴随我们一同奔腾‛既点明题目又发出真切的希望。‚奔腾‛的含义也一目了然,即奋斗,为理想奋斗,实现生命的意义。

我的四季》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四季>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第二板块‚体悟人生‛中第二篇。作者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收获浓缩在‚四季'‛里,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自己一起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板块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并通过与家人、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加深对学习材料中青春话题的感受和思考、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不断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板块教学要求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青春的思考和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句子的含义。

重点: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难点:对一些富有哲理 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二、说教法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要使学生从文中获得精神滋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促进精神成长,就必须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让学生结合自我体验,反复阅读文本,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与感受。本案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自读体悟法学生自读文本,划出自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2、对话交流法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结合自我体验交流观点。

3、合作探究法从文本内容出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进而获得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三、说教学过程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前布臵预习: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参考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本文的作家作品知识,使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1、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张洁《挖荠菜》中的故事很感人,留给学生的记忆很深刻,对其童年生活的回忆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她一生境遇的兴趣。因此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初中学过一篇课文《挖荠菜》,同学们还记得主要内容吗?(一位回忆当年挖荠菜的苦难生活)其实挖荠菜正是作者张洁童年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那么作家张洁她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过去、规划她的未来的呢?她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呢?请看《我的四季》。

2、学生代表根据课前收集资料介绍作家作品

3、听配乐朗诵课文

4、学生自读、思考、体悟,写出准备发言要点。屏幕出示自读体验任务: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中你深有感触的部分,说说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新课改要求,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掘学生经验的课程价值。如此设计正是让学生以已有的直接经验解读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5、学生交流对话,向同学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的文本解读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交流共同分享别人的经验。

6、合作研讨问题(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以自己的经验解毒文本后再返回文本、深入地把握题旨。)明确:(1)人生春季生活艰辛仍充满希望,夏季历经磨难但不放弃,秋季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季人生黄昏但老有所为。(2)主线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中可见作者执著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7、结语:同学们,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们进一步明确了应该如何面对生命、如何珍惜青春。只要我们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地生活、无悔地付出,我们就可以坦然地说:哀叹和寂寞的、将永远不会是我。

我的四季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2、学生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关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学习方式:活动体验 [授课过程]

[大屏幕:一年四季图](配乐)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这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属于我们却只有一次。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大屏幕:思考: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自读学习一篇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板书课题]

二、温故知新: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1:阅读散文时,首先要知道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

学生2:抒情散文,关键是从文中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种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种感悟,这都是我们学习时要掌握的。

学生3:我觉得学习抒情散文,还要明白文章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例如《白杨礼赞》使用了象征的手法,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其实是为了赞扬北方的抗战军民。此外,抒情散文的语言也和其他文章大有不同,在学习时,我们也要注意体会。

三、自读研讨:

教师:同学们说的不错。现在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自读学习这篇课文。阅读时,同学们可以参看这个自读提示,也可以互相研讨。

[大屏幕] 自读提示:

1、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有着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自读研讨十分钟)教师:通过第一遍阅读,同学们对课文有哪些发现和感受?

学生4:我发现这篇散文也是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比做是一年的四个季节,文章表面写的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其实是在写作者的一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学生5:作者的人生之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土地是‚不毛之地‛,而且她所有的是‚细瘦的胳膊‛和‚锈钝的犁‛,‚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可见,作者的童年生活是很苦的,可是她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像一个母亲一样期待着自己希望的种子早日开花结果。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的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吗? 学生说:是《挖荠菜》。教师:《挖荠菜》所描写的情景就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的人生之春是艰辛的,但作者没有无尽的感慨命运的不公,她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6:作者没有怨天怨地,而是意识到了自己在获得生命的同时,也应当承担起生命赋予自己的责任。文中这样写到:‚我只有低着头,弯着腰,用尽我全身的力气压着我的犁头,我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和作者相比,我们的人生之春可谓春光灿烂,那么,我们又将怎样来耕种自己这块土地呢?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的启示很大。最主要的就是现在我懂得了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每一天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学生7:我在文中发现,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一定经受了很多磨难。课文中,写到作者在夏季里,遇到过干旱,她的幼苗还遭受过狂风、暴雨、冰雹的袭击,我想表面是在写自然界,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作者青年时代很苦。

学生8:我从文中感觉到,作者在最初遇到困难时,也曾在思想上走过误区。‚在遇到干旱时,她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而且,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可见,刚开始时,作者是把战胜困难的希望寄托在了别人或别的力量上了,在失败过后,她明白了:必须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水源。也就是说,任何困难都得靠自己。

学生9:从文中我看出作者也曾犯过错误,‚在找到水源后才发现自己忘了带盛水的容器‛。我更发现作者在犯了错误之后,知道如何检点自己。她说:不要怨天尤人,要用一个时辰,检点自己。我也明白:人无完人,错误和失败是难免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面对。

学生10:我对文中这句话印象很深‚弱者,即使你替他挡过了这次风雨,但终有一次会被淘汰,只有强者,会留下来继续走完自己的路。‛在作者的人生夏季里,充满了困难、挫折、磨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是要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教师: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生命就像奔涌的洪流,如果没有岛屿或暗礁,又岂能激起美丽的浪花?是啊,不经历风雨,又怎能看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老师也真心希望每一位同学,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学生11:作者在人生的秋季里,收获的果实是干瘪的,但是,她没有灰心丧气。文中有这样一句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话:‚我有了一种独特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认真的生活过,无悔的付出过,和谷物一起收获的还有人生。‛从这些内容中,我感到作者能正确面对人生。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快乐不是最终占有什么,收获什么,而是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我想在今后,我的努力也许得到的结果会不尽人意,但我也会正确面对。

教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深刻。如果我们在辛勤的耕耘过后,我们的未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辉煌,那就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普通的螺丝钉吧,像李素丽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劳动者吧,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难道不是吗?同学们从文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很好。哪位同学能概括作者人生四季的特点?

学生12: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老有所为。

学生13:春季,播种希望;夏天,战胜磨难;秋天,感悟收获;冬天,发挥余热。学生14: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四、创造、展示:

教师:反复阅读和感悟后,同学们对课文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的理解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们设计板书,用实物投影展示,黑板也由学生板书]

五、自由朗读:

同学们设计的板书形式多样,有文字式,有图画式,还有对联式,图文并茂式等等,这些板书能看出同学们很有创造性,同时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哪个季节感悟最深刻,你能有感情的将你最喜欢的段落为大家读一读吗?

[

三、四位同学读课文](配乐、配画面)六挖掘主旨:

同学们,女作家把生命比做一年的四个季节,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在历经了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磨难后,她这样警醒后人: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大屏幕: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属于另一个新的生命。对于这句话,你又有何理解呢?] 学生15:这句话告诉我,不要总沉浸在过去,要珍惜现在,因为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学生16: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命呢?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生命的意义》,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曾有过一番精辟的论述,他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生命,就要学会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现在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季里,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青春,春天去了还会来,青春一去可就不复返了。过去我的学习很盲目,缺少目标,自己也缺乏毅力,从现在开始,我想我不会再盲目,更不会拿自己的一生开玩笑,我想,我懂得了怎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教师:对于《生命的意义》中,那段经典的论述,同学们还能记起吗?好,我们大家来试着齐背一遍。

[师生齐背: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在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中,我们又将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七、[大屏幕:人的成长经历图](配乐)

结束语:同学们,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我想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更加懂得如何面对生命,如何珍惜青春。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走,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的在过每一分钟。‛如果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天认真的生活,无悔的付出,那么,在未来,我们也会坦然地对自己说:哀叹和寂寞的,将永远不会是我!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我的四季》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的四季》。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设定、教学流程设臵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我来阐述一下第一个方面,教学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独立掌握。‛

并且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应用的能力,从而充分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以上说法,我将教学理念设定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

确定了教学理念之后来谈谈第二个方面,教材分析:

《我的四季》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想青春举杯‛专题的第二板块‚体悟人生‛中的第二篇文章。作者是张洁,《我的四季》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中作者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和收获浓缩到‚四季‛里,实际上就是把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者与作者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并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语句告诉我们:四季犹如生命,生命便是四季。

分析过教材后,再来看看第三个方面,学情分析:

首先,从语文的认知结构上看,高一学生对散文的学习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我的四季》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性的散文,所以一定程度上较难理解文章的内在深意,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的方式。

其次,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高一的学生人生的阅历和经历都不够丰富,还未学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解读文章。另外,高一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所以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使学生明白文中深意,不断促进精神成长,完善自我人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所以根据课程要求,并结合以上的教学背景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两点:

一、知识目标: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并且能够结合自我体验,说出《我的四季》蕴含的人生意义。

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不断完善人格。根据这样教学目标,我提炼出本课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解读文章,明白文章深意,并使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人生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则是对于文章中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义的理解。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我将教法分为:

1、自读体悟法。学生自读文本,划出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

2、对话交流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结合自我体验交流观点。

3、合作探究法。从文本内容出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进而获得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并且根据课文需要,我将安排一课时进行文章的研讨与学习。

结束了前几个方面的说明后,我重点来说说最后一个方面,教学流程设臵。这个方面,我将分为4点来进行讲解。第一点,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上课之前,我会在PPT上展示一些四季的图片,并设计导语如下: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要经历一个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就像一年的四个季节一样,但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轮回不止,人生的四季却只有一次。那么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抒情散文《我的四季》,想一想,女作家张洁对人生的种种感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此环节的设臵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的情境中来。第二点,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这个环节主要是梳理文章的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根据课文内容将文章划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点明生命犹如四季。

第二部分,第2至4段,作者写生命在‚春天‛的责任和希望。

第三部分,第5至8段,作者在生命的夏季里的遭际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人生的失误,重要的是振作精神从挫折中重新走向生命的征程。

第四部分,第9、10段,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只有认真努力过,才会收获多于劳作。

第五部分,第11至14段,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坚守的人生态度:真诚地付出,在生命的黄昏将不会有人生的哀叹和遗憾。

理清文章脉络后再来谈谈第三点,深入探讨,品味赏析。

前面已经说到文章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所以应避免用‚文本研习‛的方式组织教学,再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掘学生经验的课程价值---的要求。

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自读、思考并从自身生活经历出发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探讨。

而这时PPT中也将显示自读体验任务:划出作者对人生感悟的句子中你深有感触的部分,说说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如此设计正是让学生以已有的直接经验解读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然后,我再来简单地做一下课堂小结:同学们,人生的四季是短暂的,青春更是转瞬即逝。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希望大家都可以明白如何去面对生命,珍惜青春。

紧接着是最后一点,拓展应用,发散思维。

一个任务是让学生课后再去阅读张洁的其他作品,如《挖荠菜》等,试着运用本文的分析方法去分析《挖荠菜》,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另一个任务就是布臵作业,让学生写一段关于感悟人生的文字。更好地与文章学习相结合。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足还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春天 劳作

2-4

艰辛

夏天

人生

冬天

收获

5-8

11-14

秋天 期待

9-10 荀子的《劝学》

(一)、说教材

一、简述

《劝学》是收编先秦儒家思想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况及其门人言论的著作《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学生能很好的理解文中的深层含义对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二、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劝学》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经典的力量‛主题下的一篇文言课文。该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有二:

1、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能了解文言的特点,能够对文言熟读成诵,并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内涵。

因此,我认为对于此文不仅需要理解其字词句,更重要的是启发和帮助学生结合各自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建立科学的读书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理清文章思路,背诵1-3节。

(2)掌握‚绝、强、假、望、闻‛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于、而‛等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探究词义,熟悉并掌握文章,达到背诵

2、了解荀子的基本哲学思想,透彻地理解文章观点。

(二)、说教法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却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独特情感的体验,形成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单

一、固定化。无疑这样的教学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更不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精髓的感悟力。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来把握,应该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有一个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对文章对作者发表真知灼见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去了解作品的本身,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交流经验的反思过程、资料整合的合作过程。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感悟中升华,才能真正使文言文的教学个性化、多样化,从而达到新课标对中学阶段文言文提出的更高教学要求和教学评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的品位和审美情趣。‛本课教学准备采用启发研究式、讲解式以及朗读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基本步骤

根据教学安排,本文由两个课时组成。布臵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主要在于使学生了解关于《荀子》的常识,了解荀子的思想及其影响;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学习本文说理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本文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进行巩固性练习。

这当中要注意以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强调三个对话,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成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摇篮.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拟由日常生活中的劝说场景导入)

同学们,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当一个人面对这些不如意时往往会情绪低落,甚至一蹶不振。这个时候就需要旁人的安慰。我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竟会藏碰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啊,你会采用什么样的说理方法鼓励其重新投入学习呢?

(两三分钟的讨论后,请两位同学上前演示)

(改写两位同学的扮演,对他们的演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

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

(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 以 为 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 而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

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

>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七、布臵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劝学》,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教学理念等七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理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自我发现,独立掌握。‛

根据以上说法,我将教学理念设定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启发式教学。

【教材分析】本文选自中学语文必修一,是第二个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第一个板块‚求学之道‛的第一篇文章。《劝学》是由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所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多采用了比兴手法、比喻论证等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有的态度,其中不少观点对今人仍有教育意义。作为高中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上好这篇文章,无论是对整个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还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构成上来说,经过初中阶段古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文阅读经验,培养了文言文语感。但由于语义、语法的差异,学生在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以及特殊的文言文现象仍有一定的困难。另外,本文论辩说理意味很浓,学生对于此类文言文并不十分熟悉,因此,也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及文言句法的运用,并学习正反对比、比喻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诵读等方法,理解文章大意,并掌握本文的中心观点。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句法。学习正反对比、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的中心观点,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方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为了突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主要采用讨论分析法和点拨法,另外采用诵读法加以配合,加深学生对于古文的记忆。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和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两句名言引出获得知识的途径,以此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生活中常用的名言导入,可以给学生以生活化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在导入课文之后,我将坚持自主、合作、探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结合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具体来实现以下几个板块的教学模式。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将采用学生分组分段朗读的方式,在朗读过程中,纠正学生暴露出的错误字音。在疏通读音之后,强调句子的节奏、重音,使阅读更加顺畅,帮助疏通文意。

二、合作探究,掌握重点

借鉴非指示性教学,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根据书本注释,结合原有的知识,联系上下文,运用‚因文生义‛的方法,逐段理解课文大意,疏通难词难句。并且让学生提出仍不理解的语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相互交流。老师从中点拨启发,强调重点字词和句法结构,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这样的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和表达欲望,加强师生交流。

三、咀嚼鉴赏,突破难点

在此环节中,我将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作者论述了什么观点?如何论证自己的论点?让学生通过对文章语言的咀嚼鉴赏,体会正反对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的运用,感受本文论辩说理的思辩性,掌握文章的中心观点。通过分析文章的论证方式,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作用,树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学习观,最终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

劝学

意义

学不可以已

态度方法

知明、行无过

比喻、对比

用心一

作用

善假于物

四、拓展延伸

在完成本课主体部分的学习之后,我将给出《孙权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两篇文章,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两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全面的学习观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师说》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关于学情 高一(9)、(10)两班均为实验班,语文基础较扎实。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④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教法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出题(屏幕展示)

5、布臵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说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写作缘由 《想北平》说课稿

华盛虹溪中学

高秀梅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教材地位分析 《想北平》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散文,与之相对应的是课内文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同属写北平的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二者比较。本文的老舍先生的抒情之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文人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热爱在问中尽情展现,这里有动情的追忆,有对故都风物的信手描摹,抒发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乡土之恋。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生动。高二学生完全可以在一课时披文入情,用已掌握的方法解读文章。

二、根据‚教学大纲‛对散文的要求——在诵读、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艺术化的语言及感受人文精神。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能力等级,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

把握大意,理解主旨;

(2)

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和对比手法;(3)

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美读和感悟的能力;

(2)

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情感目标;

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德育目标

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文章通篇写的都是对北平的思念与眷恋。无论直抒胸臆,还是以情驭景,用动情的眼光看故都风物,处处闪耀着一个‚情‛字,处处可见绚丽动人的光彩。所以,深入领悟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凸现老舍这篇散文的个性色彩,在教学中可以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比较阅读。因此,分析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也应该设臵为又一个教学重点。

四、重点难点的突破办法

1、指导美读。入情入境的朗读有利于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整体感知时要朗读,品味语言,分析艺术手法时也要朗读。

2、对比分析。与课内散文《故都的秋》作情感上和手法上比较分析,是鉴赏本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更能见出本文的特色。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又训练了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的运用。

3、课堂协作讨论。这一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其积极思考,探讨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讨论,训练了思维能力,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程序 课前布臵预习:

1、课前诵读全文,自行解决字词障碍,为课堂教学作准备;

2、思考: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北平怎样的特征?

课前预习的布臵除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作好准备,也让学生明白本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课堂的讨论,归纳才会更有效果。

(一)导入

情境导入法——‚乡情是一颗由甜蜜、温馨、哀愁凝结成的珍宝。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颦一笑,一离一合,总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让人心底流过一股莫名的泉涌!‛那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就是对故国之恋的最好诠释。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入境,身临其境地那股浓浓的眷恋之情,激起情感共鸣,引发学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习兴趣。这是感悟散文意境的第一步。

(二)指导美读

诵读的散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对散文意境的体会的需要。在朗读中投入感情,对后面领悟作者感情,品味语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入情入境。安排两名朗诵较好的学生完成。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布臵以下思考题:

1、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写作此文时正羁旅青岛,想念北平却不得相见,这种‚想‛是一种动情带泪的思念。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2、老舍心中最美的景物有很多,可他的笔下选取了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并思考为什么选取这些?

诵读过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举荐一两名学生回答。

学生很容易找到表达感情的句子,集中在2、3、8节,如‚我真爱北平‛‚真愿成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等等。这种情感是直抒胸臆,浓烈,一泻而出,无须掩饰。这是游子对故乡的挚着眷恋。

学生还可以在4——7节中概括写景的重要内容,如通过与‚四大历史故都‛(特别是巴黎)的对比,写出北平整体环境的‚复杂又有边际‛,院落布臵的‚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及接近大自然的特征。

这一步骤让学生充分活动,自渎自答,相互间协作讨论,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积极探讨的学习能力。这样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中把握大意与初步感知作者感情。而且文章的层次也已经明确无疑。

(三)与《故都的秋》对比阅读,分析情感与写法上的异同。《想北平》属读本上的延伸性阅读,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一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利用课内学习的方法独立解决同题材文章;二开拓学生视野,增加文字积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也使本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加鲜明。

这一环节灵活,可让学生充分独立展示的思维过程,培养其思辩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化形象的感知为抽象的理性分析。这一过程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其学会归纳。

讨论要点如下: 相同点:

(1)

都选取寻常景物,抛开风景名胜,表达一个文人的平民意识;(2)

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烘托故都风物;(3)

都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不同点:

(1)对故都的热爱程度不同,本文情更深。一个是地地道道的老北平,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从血脉中流出的充满血泪的‚骨肉情‛,一个是凄凉之景与凄清之情相吻合。

(2)切入点不同。《故都的秋》选取具有‚清‛‚静‛‚悲凉‛特征的秋槐、秋蝉、秋果、秋雨等来写,欣赏秋的姿态与色彩;本文则是信手拈来,选取‚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及它们承载的情感。‛所有景致‚都积凑到一块儿,每一件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中艺术手法的分析,而且对于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体悟也更深厚了。‚心有感于事物,叙事状物以表心意。‛这是散文创作的一般原理,在解读语言文字中来感悟作者的情感。

(四)品味语言

鉴赏抒情散文,品味语言是基础。体会情感,赏析艺术手法都要与品味语言始终相随。在上步骤的分析中其实已经完成了部分语句的感悟。这里再单提出来,以使语言特色更加鲜明。

散文的美未必来自美景美物,重要的是要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细微处见绚丽动人的光彩。你认为本文哪几处写的具有‚动人光彩‛,找出来,品味其语言。

估计语段:

第2节——‚我爱我的母亲……‛与北平之爱作类比;

第6节——‚花多菜多果子多……韭菜叶上的泥点……进了城还带一层白霜。‛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8节——‚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这样的文字鼓舞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悟,甚至背诵下来。学生大致可得出平实、生动,看似平常语却那样贴切、形象。这与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关心苍生,为民请命的历史使命密不可分的。所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五、总结与拓展

回顾教学主要内容(情感、艺术手法与语言特色),再次突出重点难点。结语:乡情是一杯略带苦味的‚乡色酒‛,让你忍不住呷啜又不能痛饮。久在异乡,身在旅途之人常常为一句熟悉的家乡话,一阵扑鼻的红枣粥的香气,一抹长满了乡思的老槐树催得潸然泪下。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个人的心灵归宿总是生你养你的那片热土!

附:板书设计

脉络

感情

手法

引子:我的北平(1)整体感觉:安适

热烈

类比

我爱北平(2-3)

城市布臵:匀调

眷恋

以情驭景 想北平

老舍

故都风俗画(4-7)花多菜多果子多

闲雅

对比烘托

结句:真想北平(8)

接近大自然

思念 板书设计理由:

重点难点清楚,让学生明白文章脉络,写景特点,感情主旨。《我心归去》(韩少功)说课稿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选的说课篇目是当代作家韩少功的《我心归去》。

这篇文章作者先叙述自己访问法国时的情形再引到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深刻的哲理意味与浓郁的抒情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使人深受启发。

一、说教材(1分钟)

《我心归去》是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漂泊的旅人‛板块的第二篇文章,这个板块前有老舍的《想北平》后有柯灵的《乡土情结》。《想北平》和《我心归去》典型地体现了人与故乡的关系和人对故乡的特殊情感;而《乡土情结》则梳理了人与故乡的经典情结,是这一板块的总结与升华。

本专题是文本研习专题,专题要求教师创设文本解读的情境,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研习文本,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教师、同学交流,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

二、说教学目标(1分钟)

为了体现本专题研习的特色,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

2、独立阅读,学会使用‚评点‛的方法来解读文本;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提高。

3、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的人文内涵,激发为故乡富强而勤奋学习的激情。其中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故乡‛的人文内涵,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是教学重点及难点,认为这是重点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散文教学应品味语言,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认为这是教学难点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三、说学情(1分钟)

作为学习主体,高一学生在学习这个专题之前,已经学过‚向青春举杯‛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两个专题,接触到的文体有诗歌、散文等;学生还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初次领略了故乡在人心深处的永恒魅力。

因此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对他们而言是相对容易的,由于阅历不深,高一的学生还是较难理解语句中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对‚故乡‛人文内涵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作为我教学的难点。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四、说教法与学法(1分钟)

为了突破这些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想采取‚诵读品味‛、‚独立评点‛和‚探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了解人文内涵,因为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主旨的把握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的,而不是架空分析出来的。

这些是我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还应该采取一些学习方法,如散文鉴赏时常用的‚品读法‛、‚评点法‛。品读,顾名思义,即品评、衡量、评论的意思,品读要求学生细读深思,对文章作出评价。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在立足文本基础上,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阅读,进行质疑。教师要通过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五、说教学设计(8分钟)

下面我详细地说说我具体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分七大部分,教学时间为1课时,教学时使用多媒体。

(一)预习要求

课前布臵三个预习作业。

1、有感情地阅读全文两次,给生僻字注音,并从文中找出描绘‚异乡‛及‚故乡‛情状的一些形容词以及体现作者在‚异乡‛及‚故乡‛不同感受的词语。

[说明]布臵这个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知,梳理文脉。

2、准备一首最打动你的有关故乡的短诗。

[说明]布臵这个作业是希望学生对已学过的内容相关的诗歌进行梳理并更好地理解《我心归去》的主旨,体会文中的情感。

3、阅读印发的关于‚评点‛的资料。

[说明]主要是为了进行方法论的指导和优秀评点的示范,给学生以借鉴。

(二)情境导入(这部分需要5分钟时间)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望乡》营造情境。

[说明]在散文教学中,抒情氛围的营造是非常必要的,能使学生披文入情;而且播放歌曲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音乐停止后,教师话语导入。‚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他乡山也绿他乡水也清。身在他乡的游子依然忍不住回头把故乡眺望。思乡是一曲永恒的歌谣,尽管忧伤,却不改灿烂。尤其是身在异国他乡,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销魂蚀骨。著名作家韩少功在其散文《我心归去》中,向我们描述了他的切身之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篇目及作者)

写好板书后,教师可提问: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作者写作此文时身在何地?

[说明]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作者的心去了故乡,写作此文时身在法国;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简单的解题,为下文‚故乡‛、‚异乡‛的对比作铺垫。(板书:心归故乡、人在异乡)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这部分需要10分钟时间)首先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快速阅读全文。

[说明]虽然课前作过预习,但是课堂上必要的快速阅读能使学生提高回答的准确性。

其次让学生找出描绘‚异乡‛及‚故乡‛情状的形容词和体现作者在‚异乡‛及‚故乡‛不同感受的词语,最后教师明确:异乡—雅静奢华、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故乡—贫瘠脏乱、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板书:情状及相关的形容词)人在异乡—冷清、虚空、发疯;心归故乡—惦念、亲切、激动。(板书:感受及相关的词语)

[说明]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检查预习作业1;而且使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在对比中明白故乡没有法国好,甚至让人失望,但是作者还是想念故乡,说明作者在乎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东西,为下文对‚故乡‛人文内涵的探讨作铺垫。

再次引导学生对一些细节进行探究,如: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对吊灯作第六次或第六十次研究,这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法语‛重复且不加标点给人一种压抑、窒息之感,人好像被囚禁在监狱中一样;第二句‚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中间用了逗号,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漫长和百无聊赖,教师可以补充鲁迅《社戏》中孩子们等‚叫天‛出来的那个片断,加深学生的理解。(补充:……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竟还没有来。)

[说明]对这些重复与夸张细节描写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故乡深沉的思念,文章后半部分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教师小结:‚故乡‛与‚异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物质的富裕并不能填满作者心灵的虚空,作者在法国的‚家‛实际上是监狱。(板书:对比)

(四)诵读品味,精当评点(这部分需要8分钟时间)

要求学生用铅笔标画出文中触动心灵的三个语句,并有感情地诵读,凭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理性分析,对自己欣赏的语句进行点评;或在疑问处标记相关符号,以便探讨交流。

[说明]这个步骤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课程标准对散文教学的要求,即注重对作品个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强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对文本的精当评点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探讨交流,体悟哲理(这部分需要15分钟时间)

首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评点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交流的时候要朗读语句;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主讲人,每个小组挑选出两处精彩的评点(或一处精彩处、一处疑问处),方便与其它小组交流。

[说明]课程标准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分析语句时要求朗读可以深入体悟情感。

其次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交流时要求朗读,教师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如注意重音、注意语气等。

[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且势必会有一些疑难点出现。

再次安排师生共同探究交流,体悟哲理,主要是针对最后几段一些难以理解的语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但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说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指出,学习中,学生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参观者,学生应由‚无知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教师应由‚有知的‛传输者变成探索的激发者和引导者。

难以理解的语句主要有以下几句,如:

第7段中为什么说‚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讨论后明确:故乡有我们奋斗时洒下的汗水,留下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带着泪痕和血的悲欢离合;而旅游景区是供游人散心消遣的,它带给人们的多是快乐。所以,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属于悲的东西,‚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第8段中为什么说‚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讨论后明确:因为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这种动力能使你为故乡流血、流泪、流汗,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金麦穗)与精神(赶车谣)的创造。

最后1段中为什么说‚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讨论后明确: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才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

最后1段中有‚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这样的语句,你怎么理解?讨论后明确: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说明]这些语句的理解,对探讨的‚故乡‛人文内涵起铺垫作用,直接关系到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讨论起来,分析清楚。

最后在语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讨论后教师明确:①故乡是生命之根(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故乡不会使你真正失望,你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一种期望);②故乡是奉献之所(只有在故乡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③故乡是无价财富(只要真正拥有故乡,便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板书:‚故乡‛人文内涵及‚生命之根‛、‚奉献之所‛、‚无价财富‛)

[说明]对‚故乡‛人文内涵的探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让学生自己在语句理解的基础上得出更能培养其阅读能力。

(六)课外延伸(这部分需要7分钟时间)

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和寄托,是一份无价的财富。古往今来,吟诵故乡的诗作很多,请学生朗诵最打动他们的有关故乡的一首短诗。

[说明]课外延伸是对预习作业2的检查,也是对课文内容诗意的升华,使学生在朗读中既锻炼了朗诵能力又体悟作者的情感。

最后用韩少功的话来结束这堂课,‚我们无须夸张故乡的意义,无须对文化的地域性积累过分地固守。我们在不可逆的时间里远行,正在卷入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融会,但我们无论走出多么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也是远行的证明‛。

(七)作业布臵

布臵两个课后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

2、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

[说明]作业设计是为了使学生体悟本文蕴含的哲理,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家园之思;也为了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当然教学是不能够预设的,如果碰到具体问题,我会灵活地处理。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八)板书设计(说课时完成)我心归去

韩少功

人在异乡

心归故乡

‚故乡‛人文内涵 雅静奢华

贫瘠脏乱

生命之根

情状:

繁华酥骨

浮粪四溢

奉献之所 静谧侵肌

拥挤不堪

无价财富 幽深奇诡

阴沉连日

感受:

冷清、虚空、发疯

惦念、亲切、激动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说教材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抒情性强。因而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感受和欣赏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学习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体味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

说教法

一 课前预习要求

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表达文章的关键语句。

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

(1)江南的冬景总体特征是什么?‚明朗的情调‛的‚明朗‛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仅仅写了江南的冬景吗?还写了哪些地方的冬景?对本文主题和情感表达有何作用? 二 课堂教学环节

1、导入

在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在老舍笔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风景自然而美丽,那么,江南的冬景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板书课题)

2、解题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题上方板块的标题?‚谛听天籁‛!‚籁‛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谛听天籁‛?

明确:‚籁‛是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谛听天籁‛不只是谛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由此可见,学习本文,就是通过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江南冬天的美景。(说明:此处主要目的为交待学习目标。)

3、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从文中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 江浙一带。(D6)

(2)找出描绘江南美景的段落,你最喜欢哪一段,给大家读出来。

(3)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试作分析,并概括本段大意(画面大意),如果你有疑问也可以一并提出来。然后你再读。

明确: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曝背谈天图(D2)

午后冬郊图(D5)

寒村微雨图(D7)

江南雪景图(D8)

旱冬闲步图(D9)

(说明:此为对江南美景的整体感知,为下一步具体分析作好铺垫。)

4、品味赏析

(1)大家集体读,你认为郁达夫传神地写出了江南之冬景了吗?郁达夫是如何写出江南特有的冬天之景?是如何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这里主要选取5、7、8段进行分析)

(2)午后冬郊图

A、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然后自主分析,主要明确:

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B、教师总结:

借鉴色彩学中关于色彩具有动静感和冷暖感的原理,描摹色彩,表现情感。一般来说,越暖越亮的色彩,画面越热烈,动感越强;而越冷越暗的色彩,画面越沉闷,就越显得静。文学作品是以文学作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画,根据主题表达和抒情的需要,在构图和选择色彩词时,就必须与作品的情境和氛围相契合。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几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赏析:丛柳滴翠,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洗。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赏析:秋山苍翠欲滴,山巅白云缕缕,枫叶火红耀眼,晚霞鲜艳夺目。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纯洁,暖色热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振奋喜悦的心情,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感受。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茫茫长夜与一灯渔火对比。)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其实刚才看的屋外曝背谈天图是如此,下段的寒村微雨图也是如此。(说明:既是总结,也是过渡。)

(3)寒村微雨图

A、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然后自主分析,主要明确:

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

B、教师总结:

前面说过,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在这一段中,作者也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而色彩点染造成的远近虚实的层次,又使自然景色有了一种若隐若现、氤氲流动的朦胧美。

(4)点名学生朗读,细细体会。

过渡:雨是天地的精灵,雪是天地的洁白肌肤。江南的冬雪,虽然没有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长城内外,惟余茫茫‛的恢宏气度,但却如粗犷中略带羞涩的村姑,亦别有一番情致。

(5)江南雪景图

A、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投影)。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

明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B、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说明: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这一点不必与学生说明。)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

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C、明确: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所用手法:写意传神,表现精髓。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另可投影举例郁达夫的《雨》,加深体会。)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 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

(6)写景总结过渡:

A、明确:刚才我们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文章的写景部分,我们还需知道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写景段落其实是多种表现手法的有机融合,比如:……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B、最后请大家把我们刚才分析的较有感情地再读一遍。

5、简要分析第一至四段、第六段

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明确: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弱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景,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说明:此处顺便提及,不是本课教学重点。)

6、了解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你认为此时作者心境如何?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

明确:此文写于郁达夫移家杭州,营造‚风雨茅庐‛,准备过起名士般隐居生活的时候。

7、文章最后总结:

写好一篇写景文的秘诀是什么?

明确:写好写景散文需要做到三个字,即‚悟‛‚摹‛‚情‛。什么是‚悟‛呢?那就是谛听天籁,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感悟自然之美。怎样‚摹‛呢?一要抓住景物特征,二要用恰当的形式表达(首先语言风格要符合景物特征;其次采用适当的写作手法,可描摹色彩,构筑色彩丰富的画面;可动静结合,写出自然界的迷人景象; 可以虚实结合,使文章意韵丰富……),第三要融入‚情‛即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三、文本小结,拓展延伸

1、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郁达夫曾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要学会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

2、投影《与朱元思书》(初中已学),让学生课后选择《江南的冬景》中的一段写景文字,比较二者的异同。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写景状物的技巧。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板书: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曝背谈天图(D2)午后冬郊图(D5)

寒村微雨图(D7)<——>‚悟‛‚摹‛‚情‛ 江南雪景图(D8)旱冬闲步图(D9 《西地平线上》说课稿【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文中学会一二点景物描写的手法;

2、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等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人文情感目标:

通过落日之美的赏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感悟自然,感悟历史,体验‚世间有大美‛的意识,从而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和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文本研习,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感受壮美的审美特征。

对‚世间有大美‛的解读;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对联想内容的深层思考和解读。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研习文本、探讨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大自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无论是月涌江流还是鸟语花香。古往今来,都让人陶醉其中。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那里对你们而言是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着戈壁浩瀚、沙漠茫茫的死亡地带;那里也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情;也有着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那里是我们民族的源,文化的跟。那个地方就是—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我们中国的大西北。

让我们带着对它的尊重和好奇一起走进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去感受那里的雄伟风景。

二、作者介绍

高建群,创作多以西部生活为题材,是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西地平线上》、《胡马北风大漠传》等。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被称为陕北史诗,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被文坛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三、研习

(一)体会

谈一谈你认为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

首先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落日的特征和作者的感受来说说理由。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三次落日的美以及为何美作个简短的总结。

(二)探讨

1、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明确:

因为环境背景以及落日所呈现的情景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落日之前的太阳,‚灰白色‛、‚硬币‛、‚冷冷‛的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罗布泊这个地方是个‚死亡之海‛、‚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感觉走入地狱,走入鬼蜮‛(补充材料)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的心情是低沉的,此时听到悲凉的《泰》音乐,因而感到‚死亡的感觉‛。

第二次: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光返照,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虽然终归要消失,但之前毕竟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悲剧式的爱情故事,更表现了对爱和生命的伟大赞颂,令人感伤又觉得非常悲壮。(视频)

2、罗曼?罗兰为什么对着太阳呼喊时热泪盈眶?课文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塑造?

补充材料:

罗曼〃罗兰,世界著名文学家,在音乐评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1912年完成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斐声文坛,获1915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这个形象正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约‛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同时他又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约‛在弥留之际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 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

明确:

1、因为焦躁不安半年一朝得到而激动,也为发现约翰?克利斯多夫与太阳的共同点而激动。约翰?克利斯多夫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经历了多重灾难,有着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

2、本文写的是落日带给作者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落日,联想到日出给人的影响。‚约‛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作者用这个具有太阳精神的人来旁衬落日,也使落日具有了英雄情感。落日即将逝去,是为了再生,它与日出紧密相联,日出日落正如人类的生生不息,是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3、作者在写第三次落日时,为什么要提及匈奴和成吉思汗这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补充材料: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明确:

——这些在西部土地上演绎的历史,因为落日一一再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经历的斗争。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具有同样的精神:不屈、执着地追求,哪怕会像落日一样终将逝去,也曾英雄般地存在过。——这是一种英雄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落日精神。

作用:①更凸显落日的雄壮阔大

②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三)小结:三次落日描写

第一次:表现了落日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 第二次:落日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体现一种悲剧美;

第三次:通过火烧云表现了落日的热烈与壮美,渗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厚重之美。

四、拓展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曾否像作者一样被自然深深地感动过呢?

五、小结 席勒说:‚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作者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

美丽的事物永远都是存在的,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其实,我们可能每天都跟美丽擦肩而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悟自然和生活赋予我们人类的种种美好。愿所有的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的最美。

【反思】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二篇学习材料。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但由于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因此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也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我一开始对于设计这堂课有三点想法:

(1)要学生重视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并给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可细可深,上出语文味。因此,我选择忽略文本的结构,直接切入落日,重点放在对落日的描写和思考上。

(2)重视研习:本专题的教学呈现方式全部为‚文本研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因此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

(3)适当探讨: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就是从对大自然的感悟引发开了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思考领悟。因此,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上好课后,我又深思了这几个环节。(1)在第一个赏析环节虽然有加强学生朗诵和感悟的意识,但对语言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表达上并没有很透彻的深入。最后只能让学生个人读集体读去体会自然之美。对于为什么美即描写手法的妙处只是让一个同学总结了下而已。

(2)第二个探讨环节,问题设计的太多了,难以深入,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此时应该加入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到深层次的思考。但在上课过程中引导性语言和意识不足;探讨时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加入一些补充材料,但没有很好的运用起来,材料出现得太迟了,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而最后本来设计好的从‚自然之大美‛引发到‚生命之大美‛和‚历史之大美‛的一个升华的小结被遗忘了,没有对‚世间有大美‛进行层层诠释,非常可惜。

这堂课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感悟自然和鉴赏语言的能力有一定的点拨。课上充分运用了学生讨论和朗诵的这两个重点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可惜问题探讨时升华不够。

《前方》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前方》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二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的第三篇课文。这个专题通过古今中外有关家园的文本来表现‚家园之思‛这一永恒的主题,一共有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重在阐释人与故乡的关系,包括故土、家、亲情等,第二、三板块进行拓展,家园不仅指故乡,还指向祖国与精神意义上的皈依,是人生命的确证。《前方》是一篇新入选教材的文章,布满现代人文气息,对阐释本专题的人文内涵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篇课文在体裁上是摄影散文,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兼有摄影和散文的审美特点。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第三专题的主题内涵和本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感受对课文进行鉴赏,理解‚家‛、‚路‛、‚眼前和心中‛等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内涵。

②学生能够理解立意上的反弹琵琶和写法上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对文本进行评点。

(3)情感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让学生了解摄影散文的特点;

(2)弄懂课文中几个核心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

难点:(1)立意上的反弹琵琶

(2)写法上的虚实结合二、说学情

教学班学生的入学成绩不理想,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上比较有依靠性。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疑难。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老师适当的组织和引导下,力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法

(1)教法:课文中的语句往往兼有实指意义和虚指含义,布满了浓郁的思辨色彩,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呢?我的方法是:大处着眼,细部入手,从文本的个性出发,设臵教学过程和步骤。具体来说,就是从摄影散文的特点入手,梳理文章的基本思路,抓住三个核心观点,多层次多角度来讨论分析,教师相机点拨,生成丰富的课程意义

2)学法:本专题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文本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对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想,并做出评点,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课时)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介绍摄影散文的特点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兼有摄影和散文的审美特点,既有摄影艺术瞬间画面的震撼力,又具有散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自由运用语言的优点。)

(设计意图:介绍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了解作者曹文轩的生平、代表作(学生课前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学习习惯)

4、让学生观察照片,说说画面上的情景。

(照片是一位印度摄影师所拍,画面上是一辆破旧的汽车和一群在旅途上的人们,给人印象尤深的是画面上靠近车窗的一位男子,手托下巴,两眼望着窗外,眼神里布满了对前方艰难旅途的惶惑和茫然。)

引导学生思考:画面是静止的,但是联想和想象却是丰富的,作者曹文轩想到的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好,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5、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文章实写的是什么,虚写的是什么?如何安排写作思路?

(实写的是照片上的画面,而其余的内容都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先由照片的画面入手,切入话题,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最后又归结到照片上来,即‚总——分——总‛结构)据此文章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为第一段,第三部分为最后一段,中间为第二部分。

(2)作者表达了哪几个主要观点?

①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②人生是一场苦旅

③人的悲剧性实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练习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

6、研读课文,探究疑难

问题1):人为什么会有离家的欲望?

(要点:古老的习性、外面世界的诱惑、迫于无奈、追寻理想等)

问题2):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场苦旅‛?

(要点:有的人承受皮肉之苦,如照片上的情形、《围城》里的描写、丰子恺散文里的描写;有的人物质条件优裕,却承受精神之苦;有的人两者皆有。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磨难在人的一生中永远都摆脱不掉。)

问题3):人的悲剧性实质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点:一是‚人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家园。‛、二是‚人无法还家‛、三是‚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4):研讨:‚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一说

法看似矛盾,该如何理解?

(前一个‚家‛指具体的家,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后一个‚家‛指抽象的家,有‚家的温馨和安宁‛,是人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归宿。)

5)、类比、引申:‚路‛、‚眼前和心中‛的深层含义

‚路‛实指道路,虚指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眼前‛指现实,‚心中‛指人的理想和追求。

(设计意图:突出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讨论分析,大胆发言,培养学生探究疑难,合作学习的能力。)

7、归纳小结;

1)主旨

(本文表现了人对精神家园的苦苦追寻,也表达了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各自心灵家园的美好愿望。)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2)写作特点

①、本文主要表达‚家园之思‛这一主题,但却从离家起笔,而离家是为了追寻理想,找到精神的栖身之所,也是为了回家,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板书:立意上反弹琵琶)

②、实写的只有照片上的画面,起到了线索的作用,而揭示文章内涵的主要由联想和想象来完成,体现了摄影散文叙议并用,虚实结合的文体特点。(板书:写法上虚实结合)

8、拓展延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勇于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

(设计意图: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教化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9、布臵练习

1)积累课文中关于‚家园之思‛的诗句。

2)再读课文,对课文进行评点。

五、板书设计

离家……苦旅……追寻……精神家园

(立意上反弹琵琶;写法上虚实结合)

(设计意图:简洁、直观地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写作特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

《赤 壁 赋》说 课 详 案

一、教材说明

本文是鲁人版必修教材第二册第一课, 苏轼曾写过两篇《赤壁赋》,这篇为《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最终表现了豁达开朗的性格

二、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进而深入了解文章。2、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3、赏析本文‚景‛、‚情‛、‚理‛结合的写法。(合作探究环节)4、体会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情怀。5、通过‚小崔会客‛、‚梯度习作‛,合作探究,提升能力。(合作探究环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学生通过预习,借助课下注释与《详解》,对文章进行了初步翻译,需要在课堂上琢磨句子蕴涵的意义,体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合作探究环节)

3.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四、教学方法

1、听名家朗诵,进行正音;

2、辅以多媒体课件,进行‚三读三求‛;(合作探究环节)

3、教师引导,给出话题,学生以小课题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展示; 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展示结果。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中国文学史上,名篇佳作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但总有一些是最被人所熟知、所称道的。下面我也来吟咏几句,大家尝试着思考寻觅一下它们出自何人之手。

(诗句见课件)

大家答得不错,俗话说:文如其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赤壁赋》,读文知人,走近古赤壁,了解苏东坡。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二)展示‚课件导航‛,明确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点击作者/ 三读三求/ 探究练习

(三)点击作者(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自主发言,‚大话东坡‛。)(教师语:‚点击过后,朦胧中可见苏轼带着诗人特有的洒脱,刚食了美味的东坡肉,饮了解忧的杜康酒,胡须飘摆,向我们走来。‛语言尽量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展示课件

内容为: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1、(虽然)才高八斗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2、(但是)仕途坎坷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3、(却仍)豁达开朗

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

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

以上可以佐证苏轼的历经磨难,达观开朗,辅助学生理解作者性情。

(四)三读三求(一读求‚识‛、二读求‚品‛、三读求‚悟‛)一读求识(识音、识字、识文赋)

1、识音及解字

见课件(略)

2、识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二读求品(品词、品句、品写法)、品

探究活动:让学生群答‚哪些词用的精妙?为什么?‛

根据回答,当即总结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词,师生探究,加以分析。(备用资料4个).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2 .‚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2、品句

(注:前期预习已结合课下注释及《详解》,将翻译工作基本完成,在此品句,重在品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句子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探究活动:让学生找出觉得优美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议论的关系,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各课题组找出自己的代言人,进行发言。

(备用教学资源:四组句子,老师尽力引导学生找出‚美‛与‚蕴‛兼具的句子,并最终形成一条‚乐——悲——乐‛的感情线索。)

教学资源:(略)

3、品写法(景、情、理的交融)学生预习时已借助课下注释和《详解》,初步翻译了文章,现在要琢磨一下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想要表达的道理。理清本文的线索。

(重点:第一、三、四段)(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探究活动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略)此一乐也。以第二段(过渡段)铺垫。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齐读、体会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情(悲)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无常 第四段:理(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师生探究: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备用教学资源: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三读求悟(悟客、悟苏、悟精神)

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教师明确: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

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进一步细化问题:(让课题组内讨论作答)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各种资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料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假如有难度,可用曾提示过的‚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表达了他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五、课后探究(各课题组可任选一题,合作探究完成后下节课展示结果)

1、‚小崔会客‛

假如你是央视主持人小崔,面对风尘仆仆穿越千年时光,来到‚小崔会客‛现场的苏轼,你能针对本文对苏轼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对本文的理解,假如你是苏轼,你将如何作答?(课题组内确定人选,合作探究后展示成果)

2、梯级作文

对一处自然或人文景观,写一篇300字内游记。可以选择a纯粹写景

b写景兼抒情

c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当中任意一个类型进行写作,成文后在课题组内探讨体会这三类文章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选择出一致评价较高的文章2—3篇,作为下次课堂素材,以备展示。

六、教后反思

《赤壁赋》为千古名文,自己在授课时不仅想让学生体会东坡飞扬的文采,更想让学生体会其情、其思,通过‚三读三求‛的环节,一读求‚识‛、二读求‚品‛、三读求‚悟‛,较好的得达到了这一效果。

此外,还有一点感受颇深,对于上佳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阅读的过程,都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思接千载,文心恣肆,化万物于笔墨之间。教师在讲评时,如果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更好的引发学生联想,整节课会更加有深度,也理应会有惊喜,效果也自会更佳。

《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课稿(微格考试)(2011-05-30 11:18:49)标签: 杂谈 分类: 饭碗的前奏

始得西山宴游记说课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任务、说过程、说自我评价五个方面展开展开本次说课。【说教材】

《始得西山宴游记》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一样思考‛中的感悟自然版块,本文是柳宗元在遭贬的境遇中写的文言游记散文,主要写作者在游西山时达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

【说学情】

高一的学生已经学过柳宗元的相关文章,对作者并不陌生从知识能力上来说,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而且刚学过苏轼的《赤壁赋》,所以理解文章的难度不会太大但毕竟古文的学习比较难,所以在引领学生感悟自然和人生的同时学习相关文言知识

【说任务】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再结合专题教学要求和本科特点,依据新课标语文课程目标的三维设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理解‚其‛‚则‛‚未始‛等文言虚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游西山时达到的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的境界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比较与《赤壁赋》的异同 教学难点:领会到作者在游西山时达到的人与自然物我合一的境界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说过程】

综合以上分析,我把教学过程分为新课导入,作者简介,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五个环节

1新课导入:我将设计如下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大文豪苏轼一起泛游赤壁,那么今天呢,我们将和柳宗元一块宴游西山,感受一下西山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感悟我认为如此导入不仅在温故《赤壁赋》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而且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2作者简介: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柳宗元的资料,让学生借助资料来介绍作者及背景,之后,我将强调与本文创作的有关内容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师的补充强调则是为理解文章主旨打下基础

3整体感知:我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诵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书中画出难读字词以及难以理解的句子和学生一起通过看注解和讨论解决这些难点后逐段疏通课文,引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我设计的依据是新课标的阅读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重点研读:学生重点朗读课文的第二段,思考三个问题,①是西山与众山相比有何怪特之处?

②是文章紧扣‚始‛字落笔,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哪里?

③为什么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通过生生讨论和师生讨论得出结论

我之所以设计了这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涵,通过合作讨论来突破课文的难点

5拓展延伸:我将带领学生对比阅读本版块的《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这两篇课文,找出两者之间在作者境遇,文章内容、风格、主题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板书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游众山:异态:

幽泉怪石

醉而思归 对比

数州壬壤,皆在衽席之下

游西山:特怪

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醉而忘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自我评价】本次说课亮点充分体现了先生后师的原则,任何环节学生先行,以学生为主导。实施过程时注意事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不要只关注明星学生。

像山那样思考》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我将在钱梦龙老师的‚三主‛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我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教师为主导,突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以训练的为主线,突出学生在训练中进行巩固性学习

二、说教材

《像山那样思考》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中的‚湖山沉思‛版块,该板块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本文是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本课的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我将用一课时把它上完

三、说学情

从知识与能力上来说,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而且刚刚学过梭罗的《神的一滴》,对本版块的教学已有一定的认识,解读文本的难度不会太大,本次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赏析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学生能够体味赏析文中富有诗意和思辨色彩的语言,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通过分组讨论,进行文本研习,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赏析文中富有诗意思辨的语言来体味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品读赏析法,通过品读文中富有诗意思辨的语句,读出文意,理解文章意蕴

学法:合作探究法,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

七、说教学过程

综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我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整体感知,文本研习,重点突破,拓展延伸五个环节

1、情境导入我的设想在播放舒缓的的音乐的同时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环境恶化的相关图片,如沙尘暴、地震、洪水等,然后让同学们谈谈感想,以此来导入新课《像山那样思考》的学习我认为如此导入可以让学生对现在的自然环境状况有一个直观深切认识,为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埋下情感铺垫,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2、整体感知我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把自己的感想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朗读结束后,学生交流朗读后的感受,自主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只有山能够‚山‛能够地听狼的嗥叫?二是作者希望我们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山究竟是如何思考的?朗读是课堂对话的开始,可以让学生获得最初最真实的阅读体验,学生交流感受,自主发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文本研习我将带领学生一起研习文本,学生分成诺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人一味的捕杀狼,当狼减少消失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狼的消失对山对我们人类又意味着什么,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讨论完后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发言,阐述小组讨论后的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和质疑教师只需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我这样设计是因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够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起到的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且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后可以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4、感悟赏析课文中有很多富有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的的语句,非常值得学生去品味咀嚼鉴赏,因此在本环节我将安排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他们所喜欢欣赏的语句,并加以解读赏析,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如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等语句我如此设计主要因为这篇文章是一篇富有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的散文,学习这样的散文,鉴赏品味语言,感悟散文的思想内涵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还可以对课文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5、拓展延伸学生自主发言,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个人的自己又应该做些什么,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我设计的意图是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字写作能力,而且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学生珍爱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八、说板书设计

像 山 那 样 思 考

奥尔多〃利奥波德

捕杀

狼(减少)

鹿(增加)

反作用

导致

环境(恶化)

生态(破坏)

植被(减少)《神的一滴》说课稿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叫施宇琼,来自江苏省仪征中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神的一滴》,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中的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本专题的学习方法是‚文本研习‛。接下来我就把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理念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亲近大自然,无疑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之一。本专题编选的六篇文章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兼而有之‛,但都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的魅力,同时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讲述自然之美;第二板块‚感悟自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并表达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第三板块‚湖山沉思‛则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神的一滴》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名作《瓦尔登湖》,译者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选文共6个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写景别致细腻,感情充沛丰富,语言别具魅力。作者对自然的钟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间。教学中,应在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词句,进而对一些写景和议论段落能够鉴赏分析,最终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三点:

知识目标:品味鉴赏本文精妙的景物描写,揣摩语言;

能力目标: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分析鉴赏散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

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2、情境设臵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示例法: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课时有限,难句甚多,示例性地品味一两例,然后让学生习得其方法,自行品味鉴赏。

4、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有效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地引出本课内容。)

(课前印发《最亲爱的,来我梦中的山上吧》一文)导语:鸣虎的故事大家已经看过了,他在身患绝症之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瓦尔登山‛。那么。他的精神力量来自何处呢?

对,文章里面有句话:‚鸣虎说他喜欢梭罗,我也喜欢。他自称至少翻烂过三本梭罗的《瓦尔登湖》,我自叹不如。‛看来,正是梭罗的《瓦尔登湖》给了他这样的力量。看来,这本书确实像很多人评价的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迷你语文 – 中学语文专业教学资源网站

http://www.xiexiebang.com 那样,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你们看过这本书吗?好,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这部书,来感受它非凡的魅力。当然,篇幅所限,我们今天只能看到它的节选《神的一滴》。

(二)整体感知

1、简单交流课前要求学生搜集的名家对梭罗及其作品的评价,教师适当补充。

2、简介梭罗独自一人跑去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多的情况。

3、给出梭罗照片、瓦尔登湖及湖畔小木屋照片。

请学生用一两句话说说瓦尔登湖的美丽,从而引出文中对瓦尔登湖的描写。

(三)文本研习

A、品味赏析(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1、配乐朗诵文中描写湖的风光的段落。(配乐:Yiruma《Kiss The Rain》)(朗诵可由班级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或教师自己来完成)

2、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勾画圈点,找出自己最喜爱的一处描写,通过对写景手法等的分析,说明喜欢的理由。(学生互相讨论后请几位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总结本文写景的特点。首先,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其次,善于变换取景镜头,运用远景、近景、动景、静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多角度展现瓦尔登湖的丰富多彩和旖旎迷人;

第三,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的描写叙述当中。

B、深入思考 文章只写了湖光山色之美吗?还写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教学方法:示例法)

1、投影打出几句关键性语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品位,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1)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

(2)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

(3)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2、再读全文,找出不同的句子加以分析思考,总结梭罗在文中抒发的情感。一是对瓦尔登湖的歌颂,由此推广到对整个大自然的歌颂。二是表达生活态度和对人的本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

三是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拓展延伸

1、回到《最亲爱的,来我梦中的山上吧》一文。思考:为什么鸣虎给自己设计的是一座‚瓦尔登山‛而不是‚瓦尔登湖‛?两者有差别吗?

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话题,目的在于 引导学生认识到:‚瓦尔登‛只是一个名字,是一种标志,它真正代表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情感,所以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

2、请大家畅谈‚我心中的‘瓦尔登’‛。

(五)作业设臵(任选其一)

1、在美丽的瓦尔登湖畔,有一个梭罗纪念馆,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假如你来到这个向往已久的地方,你有怎样的感想?请你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100字左右的留言。

2、人们在谈及梭罗的时候,喜欢与中国的著名隐士陶渊明相提并论。但也有人认为,他们的归隐生活,除了年代上的差异,在隐居的目的等方面也有着不少实质的区别。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

自然之美

神的一滴

人生感悟

‚人与自然‛

工业文明

迷你语文,精品资源!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1 Unit 4 阅读教案 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 必修二高中地理说课稿1 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课标要求:分析......

    高中英语必修1,说课稿

    Good afternoon, dear teachers. My name is xxxx , I come from Kaifeng,a beautiful and historic city. I got my bachelor’s degree in English two years ago in xxx......

    《哀江南》说课稿、教案(高二必修)[合集五篇]

    一、 教学理念 首先是教学重心要转移。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岳西县红杜鹃学校唐俊峰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本次说课,我将以下分五部分向大家介绍。......

    高中历史必修一《鸦片战争》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十课《鸦片战争》,本次说课,我将以下分五部分向大家介绍。 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鸦片战争》《政治文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说课稿

    高一语文必须一 第一 单元 1》园春•长沙》说课稿 1、说教材 《沁园春•长沙》出自高中第四册《词二首》,必须考虑到这是高中新诗单元中的一篇基本篇目,属课内讲读课。《语文......

    苏教版语文必修1-5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2008版) 必修一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1沁园春·长沙2相信未来3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4十八岁和其他5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6青年在选择职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宇宙中的地球。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下面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