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和对策
宜君县棋盘中学——陈建平
说到学生辍学,我们可能很自然地想起了贫困。但是国家近年来对贫困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经济方面的原因应有所缓解。可为什么许多农村初中的学生巩固率仍远远达不到98%呢?事实上,许多学生走出校门的主要原因是厌学。那么这些孩子们在学校为什么会感到厌学呢?我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校“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依旧停留在口号阶段。新课标要求学校和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可现实中我们的教师是怎样对待学生们的呢?农村中学的教师仍以灌输、管教、批评主线,教师仍是神圣的说教者、权威者。教育形式还是教学生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强制。学校说什么是什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使出浑身解数,不厌其烦的讲解,反复读背、一张接一张的习题„„而学生面对这些枯燥的说教和反复乏味的刺激,很难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感觉、对很难活跃他们思维的教学活动失去了兴趣。看到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在老师的全力讲解中打着瞌睡,就知道我们的学生有多么的厌学。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就与学生斗智斗勇。如果学生很不听话,他就有可能遭到教师的变相体罚甚至打骂。违纪学生的人格尊严就得不到尊重,心灵得不到关爱,逆反心理就很容易由此形成。于是有教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
二是学校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淡化,学习兴趣在不经意间流失。
学生进入初中后,就要面对五大主科,八年级就是六大主科,而每一科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学好的。但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师特别是所谓的体、音、美、劳、生、地等小科教师更是珍宝,同时教学设施和教学仪器又是非常僵乏,甚至连录音机都难得有几台好的。一学年下来,那些特色的“小科”很难看到老师上一节课,也很难开一组学生的分组实验,尽管实验报告上填写得慢慢的。学校图书室一般也是摆设,有旧书无新书,有制度无人管理,自然学生就难得借到几本书。使学生的知识面受到严重的限制,也很自然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学生在最该产生兴趣的年龄阶段却失去了兴趣、再最喜欢动手的年龄没有动手,在最该了解世界形成人生观的时候没有看到几本好的课外书。于是兴趣在单调中平淡,在平淡中流失,在流失中寻找刺激。于是游戏机、网吧、甚至早恋等不该他们接触的东西进入他们的生活。我在这儿不是怪我们的教师,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师每天的课程是很重的,一般正科加早中晚辅导,一周有二十节课左右。换药精心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写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作业批改记录、教后记、学困生转化记录、各种计划、总结„„教师的口和手闲着的时候本来就少。我们可以设想每一堂课在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情况下调动学生的兴趣,实现合作和探究,不花点心思备课是不现实的。在这样的重负下,教师们整天就像只陀螺在转,哪有精力和心思去精心准备呢?只有带着一脸的疲惫走进课堂,这哪有激情去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焰呢?
三是考试和升学也让学生的身心倍受煎熬。面对学校的考试评比,面对社会对孩子升学的关注。我们的各科教师迫于这些压力就必
然地会将这些压力转化给学生。而考试后的成绩呢?如果英语平均二十几分、物理平均二三十分„„总分,除了语文、政治、历史外,其他科目平均分是很难及格。每位学生心中就加重对学习的厌倦。所以学生的累也是双重的,在身体方面,我们农村学生一天含早中晚辅导在内要上10节课;在心理方面,不少学生花了那么大的劲学习,那么拼命的努力,如果考试的分数却是失败。再加上如果有的老师将成绩的排名写在后面的黑板上。我想,排在最后的学生是很怕进这个教室的,更害怕看到这块黑板的。身心的双倍煎熬让不少学生选择了逃避,最后就很难面地产生厌学。我常想,这些过早离开校园的孩子们就从没有想过要好好读书奔个好点前途吗?我们的学校又给了他们多少机会呢?他们心中阴影太多,以致他们中间少数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就丧失了求学的积极性。如果我们的考试科目能少一点,升学的压力小一点,他们的学习兴趣多一点,他们还会选择离开吗?
当然,他们厌学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现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的留守孩子隔代教育的问题、农村中的家长的认识、还有农村中教育环境等问题。可这些问题短期内也是难以改变的。那么,针对以上学校中出现的现象,我们学校能够采取哪些措施呢?我认为:
1、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以一颗平常之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如何事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多关爱一些他们;在教学中少一些灌输多一点交流,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漠视多一份赏识。让学生意识到是自己主动要学,而不是被动接受。
初中生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青春期,学校和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终生的发展,培养他们学习一些习惯性、品质性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发展才会更有动力、有后劲。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确立明确的、高尚的学习目的。开展多样多彩的活动,培植学生学习兴趣的幼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学习的记忆力,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如果能将这些方面做好,相信他们一定会受到“授人以渔”的效果。
当学生违纪违规后,教师要冷噤不要冲动,要有耐心,要从关心学生成长的角度、从对本班大多数人负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交流谈心,引导教育。如果一定需要惩罚,就要在学生信服口服的前提下进行,不要做出有损学生人格尊严的处罚。要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他擅长的事去让他去做,给他一个表现自我优点的机会。并趁机鼓励他想这方面努力,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校园生活应丰富多姿,充满志趣,点燃学生求学的热情。校园的生活应是宽松的、有趣的,不能搞“管住了学生的时间就管住了学生”这样有碍学生身心发展的做法。学生在学校应该有充分放松身心的时间。首先,上述的“小课”课不能随意占,这至少能起到放松一下学生的作用,如果能上好美术、音乐课就更能增强学生多种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我们还要组织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运动会、球赛、艺术节、讲演赛、社会劳动实践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平台,营造一种“天
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校园氛围。对那些在学习上不成功的学生,我们教师尤其要鼓励他们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了解学校的评价是多元的,生活是多元的,“事业没有高低,成功没有标准”只要能焕发出他们生命活力的活动,都是要参加和努力的。
学校应该将现在现有的各种教学设备都毫不犹豫地用到教学和学生身上,并要尽量提高其使用率,不能再让教师们总是一支粉笔打天下,也不能让学生在学校除了读书还是读书。让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引到学生愉悦身心上来。一个个在校园生活中一脸阳光,充满各种良好的兴趣,让有成就感的孩子远离游戏厅和网吧、远离不良习气。
3、要争取教育经费投入,让教育资源投入的重心偏向农村中学。这几年我们国家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可这些投入的教育资源绝大多数地向城市集中。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加上不少优秀教师也因为耐不住农村的清贫和单调而调往城区。更使得农村初中的教育举步维艰。优秀教师外流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下降导致生源减少;而生源减少又反过来影响学校经费;经费不足又影响教师待遇,待遇不好又使教师人心思浮,这样恶性循环形成了。
我们国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在教育方面,我们企盼农村教育的教学设备能得到大的改善,让我们农村的学生和成立的孩子享有同等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一样做实验、一样能有很好的课外阅读书刊。同时我们企盼城里的优秀教师能正真下到农村中学来支教。更希望农村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真正留得住优秀教师,同
时培养更多自己的优秀教师。我记得有一首歌的结尾是这样的“山谷里的野百合也会有春天”。我再也不想看见孩子们走出校门时失落的背影和他们这样走进社会后四处碰壁的无奈,我期待着农村教育早日迎来属于她的春天。
2008年6月
第二篇: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浯河中学
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转变成了非经济原因占主导因素。虽然辍学有所减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导致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厌学
调查显示,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原因。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多数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由厌学走向辍学。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一下子增加到至少7科,学生无法快速的接受如此之多的学习任务。学生说,一科还没有学明白,其他学科的内容就又上来了,好像有学不完的内容在等着自己,时间长了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越来越觉得学习是—种负担。
二、“读书无用论”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农村小学进入初中、考入高中,继而进入大学的学生仅为农村学生总数的25%;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无论是初中、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完成相应学业后都要回到农村。因而在大多数农村学生及其家长看来,耗费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上学读书,其结果都是要回到农村,读书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无用”的事情。另一方面,大学期间的教育
成本不断增加,收费连年增长,毕业后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因而对于少数即使能够升入大学的佼佼者而言,上学也成为一种不堪其累而又意义不大的事情。此外,在不少农村学生看来,其父辈及周围邻居虽然学业不佳却能够维持温饱乃至致富有方者,也不乏其人。生活中、现实中活生生的例子,加重了人们“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三、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一直是近几年我们教育上的痛,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另一方面,负责照看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年龄偏大,时间和精力有限,带给孩子在学习上的帮助少之又少,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由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放任自流,不服管教,甚至结帮拉派到处游荡,留恋于网吧,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以上是我们对中学生辍学原因的分析,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和手段,来解决农村中学生的辍学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家长应根据学生本身情况,确定目标和方法,对子女的学业要实事求是,不要过高要求。家长要学会为孩子排忧解难,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发现学习的乐趣,克服厌学情绪。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学习贯彻素质教育,而不是一味追求升学率。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小事中悟出大
道理,关心学生,以诚相待。
二、通过各种渠道转变家长观念,当今社会是经济知识竞争的社会,让家长认识到只有让孩子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让孩子只有参与到竞争中才能挖掘其潜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对留守儿童学校要特殊关照,提供良好的宿舍和食堂,分配生活辅导老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另外,开通教师——监护人、教师——家长热线,增加学校和家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教育。同时,促进户籍改革,让更多的孩子能跟着自己的父母上学会更好。
第三篇:说说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说说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教育机制的改革,在国家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缤纷的经济浪潮冲击着教育圣地,掀起一股打工热流,大量中学生纷纷出外打工,使实施“普九”乃至“两基”工作举步为艰„„。本文笔者就是对农村中学生流失的种种原因的具体透析,并进一步提出控辍保学的应对措施、策略、建议,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把农村过多的流失生控制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流失;原因;应对策略。
当前,国家大力实施“普九”,农村学生正享受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孩子们本应该都在学校里好好读书,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学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仍然流失太多,这已成为困扰“普九”验收的突出问题。也是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在督导中头疼的问题。在这样好的政策下,为什么还会有学生流失呢?现根据对我校及部分学校流生情况的调查,分析一下学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控辍保学的建议。
一、流失原因
(一)、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教育眼光。
据调查,现在农村中学初中毕业生每年大约只有80%的人能够升入高中或者职业学校,其余20%左右的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只能回到家乡,一些初中毕业生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进城打工找不着适合的工作,只好在家里闲着,面临的是: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
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读书与不读书差别不大,不读了反而能省下一笔钱。有个初一年级的辍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读书了”时这样说:“我学习成绩差,不想读;读了也没有用,我的邻居某某人初中毕业了不是照样回家种地。”有的家长也这样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不想读就算了。况且像我们村每年读初中的有十几个,到初中毕业就没有几个。能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一年就是那么一两个甚至没有。上不了高中,就不了业,读书没用。”有的家长说得更彻底:“上得了高中,考不上大学,不还得回家?何必要多读几年书,多识几个字?还不如趁早回家,该务农的务农,该打工的打工,这样还可以减轻家庭负
担。”
很多学校领导和教师感慨,农村孩子上不了大学,就没有了出路;学校不能给学生谋出路,不能教学生以技能,又怎样能动员那些辍学生复学呢?
在目前我国仍然是通过考试来进行人才选拔的体制下,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农村的父老乡亲也深知“知识政变命运”的道理,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读好书,“跳出农门,进驻城市”。然而,如果不能顺利通过升学考试就进不了高中,进了高中如果不能顺利地考上大学,或如果大学毕业了无法顺利就业,就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而这些毕业如果留在农村,往往成为“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的农村边缘人,就算进了城打工,城市给他们提供的也大多数是简单的重体力活的岗位。显然,如果农村孩子的学习难以达到升学的目的,而所学知识又很难运用到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他们就只能选择辍学。其实,这也是当前一些农村家庭的痛苦。证因为如此,许多农村家庭的家长也只好忍痛早早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学校。
(二)学生厌学造成流失。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辍学学生中厌学、学不懂、不愿学的占辍学生的70%一80%,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呢?
l、应试教育逼走学生
由于地方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管理等原因,农村教育发展极不平衡。而在现行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当中,仍然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严严实实。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事实上仍在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转。每年的高考、中考之后,各校捷报频传,街谈巷议。战果辉煌的学校领导教师脸上写满了笑意;成绩不如人意的学校则又在思考如何做好明年的应试教育。因为上级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认同,就看你这所学校是否出了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评优评先晋升职务,评价教师的能力除了这些,没有更好的评价办法。教师教学要出成绩,学校管理要见成效,这就势必刺激教师的教育方向,忽视了那些基础差、底子薄的学生。刻板的教法、残酷的题海战术,对问题学生,不理不睬,放任自流,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失败感、冷落感,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强烈。久而久之,他们就被逼离开了学校。
2、课程无趣难留学生
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现状与城市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但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教材和教育理念与当前农村整体经济和文化背景极不相称,教学内容未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基础教育也与职业教育严重脱节。这种离农村孩子现实生活太远的教材,显然无法实现教育内容与地方实际文化层次的对接,孩子们也就自然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了,因而不愿读
书,有个学生这样说:“学校发的书无趣味,有些大家喜欢的课没人教或节数少,体育课不能玩耍,音乐课不能唱歌,美术无人教,电脑课我喜欢上,可每周只有一节,每考完一次试就被老师说一顿,真没劲!”
(三)个别教师教育观念不当造成学生辍学。
个别教师由于自身的素质或处境等原因,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非道德性教育,对学生造成伤害,导致学生辍学。
有的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较低,缺乏高尚的情感,对学生缺乏热情,在工作中简单粗暴;有的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他们想给学生帮助,可是方式又不恰当;还有的教师不懂或无视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学中我行我素,以致对学生造成身心上的伤害与摧残。
而学生在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受到侮辱时,他们往往会让非规范行为自己冲破自律的防线,或自暴自弃,或欺骗说谎,或思想绝望,有的则会对老师产生一种“基本敌对情绪”,并把这种敌对情绪泛化透射到周围所有的人和物。他们在无力改变这种受伤害受侮辱的不幸局面时,出于安全需要的本能逃出校园。经验表明,这些辍学生是很难再动员其复学的。
(四)家庭原因导致学生辍学。
个别农村家庭子女因贫困或者家庭因缺乏劳动力而导致孩子辍学。对于这些家庭,只需支付少量费用的义务教育对他们来说也是件难事,这些家庭子女上学得到“两免一补“解决书杂费,也难以解决他们的学习用品和吃饭穿衣问题,而社会救助又非常有限,所以这些人可能无法入学,或难以坚持完成学业。
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大量工人,一些不法企业主大量雇佣未成年人,这样一来,一些家长只看到眼前利益,就让孩子辍学去上班挣钱,从而导致学校学生流失。根据调查,有80%辍学生在这些企业打工。而且每年假期还会有大量的在校生加入其中,很多人也因此“一去不复返”,成为新的辍学生了。
二、策略应对
要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齐抓共管。
(一)应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
《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家长送子女入学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法定义务。农村有很多家长法制观念淡薄,他们不知法,更谈不上守法。《义务教育法》虽然是一部国家法律,但在很多人甚至是国家干部心目中,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的法律,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最软的法律,在农村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因为违反该法而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为了确保法律的权
威性,地方政府应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家长知道,不送子女入学是违法行为,从而使家长自觉送其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使家长认识到实行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从思想上给予重视。
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社会形势教育,让家长了解,当前社会用人既讲学历,又不唯学历,要想将来真正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出路和岗位,必须要有实际能力,必须具备较高素质,而这些都必须靠学生时期扎实的基础知识来支撑,学生只有对今天的学习充满热情,才能对明天的社会充满信心,要让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观和成长观。
(二)落实责任制,强化政府行为。
义务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基础的,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切实肩负起这个历史责任。要依法行政,要明确规定控制和回收流失生工作实行分级责任。每年春秋季开学,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镇)政府要组织干部、教师深入基层和农户督促动员学生入学。乡镇要真正落实责任制,层层负责,一抓到底。对那些未能让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监护人实施必要的教育、劝说乃至惩罚等措施。对那些雇用未完成义务教育年限的童工的单位,由县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必要时申请法庭强制执行。
各级政府要通过民政救济渠道,为部分贫困家庭提供生活必需的钱粮,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子女入学问题。学校要通过“减、免、缓”和教职工担保等形式,解决一些贫困户和一些一时经济困难的家庭子女的入学问题。此外,政府要不断改善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特别是要规划好农村初中学龄人口高峰期学生装得下的问题,要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然后才是学得好
(三)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辍学情况报告制度。
学校应端正教育思想,对品德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认真辅导,热情帮助。学生旷课,应及时同家长联系,共同教育,防止学生因经常旷课而丧失学习信心,流入社会。学校更不能歧视、排斥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或将他们挤出学校,不能开除学生,责令学生退学、休学,提前毕业,严禁造成人为流失。
(四)加强职业教育,做好初三后分流工作。
加强农村初中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切合地方实际,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学有所用。农村初中毕业生,能继续升学的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仍然是地方经济的建设者。而如果能让那些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让他们在那里真正学到种植、养殖、加工等一技之长,这样既能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又能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许能刺激初中生上职专的欲望,遏制初中生因升学无望而产生辍学的倾向。
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改革,引导农村中学转变观念,端正办学
思想,让农村中学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分量,让大多数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学到基本的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较好地解决应试教育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实践,学的东西用不上和学生厌学的问题。
(五)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估制度,切实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做法,真正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快师资培养、培训步伐,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校长、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全面协调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校园里抬起头来走路,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是关系到巩固“普九”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到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长远大计,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只有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把农村过多的流失生控制到最低限度。
第四篇: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
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黄稍中学袁善力
【摘要】:随着教育法的逐步普及,我们在中学教育阶段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几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分析隐含在辍学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解决中学生辍学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教育 中学生 辍学现象 原因分析 农村中学 外出打工 素质教育 对策研究 农村家庭
农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能顺利进行,体现教育制度公平,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教育占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农村中学的辍学令人担忧,我本人任教的这所学校就是一所农村学校,我在这所学校工作已经有十年,期间我发现现在辍学的人数较几年前有上升的趋势,分析其原因,认为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家庭原因
1.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孩子无人照管而辍学。由于受到打工热潮的冲击,很多家庭都是夫妻二人双双外出打工,子女寄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有的甚致将子女单独留在家中,两位老人要照看少的三、四个,多的七、八个孩子。虽有老人的照料,但老人年老体弱,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上生活的困难、劳动的艰辛、思想、教育方法的陈旧,对于小孩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的引导,对于他们学习上的辅导与帮助更是无能为力。这点只是前几年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年特别是国家免除学杂费后这些已经不是我们地区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学生家长的观念落后,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才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2.在广大的农村特别是尚处在贫困线的农村,虽说实行了“两免一补”,但有的农村家庭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购买学习用具比如复读机、科学计算器、作业本、教辅资料等就成问题,在调查中,这类学生大约占20%,一方面是家庭经济不宽裕,一方面是学生的自卑感;这些学生并不是不想上学或者说并不是不想好好学习,而是因为别的孩子的学习用品都有而他(她)没有,产生自卑感,再加上生活的压力于是就辍学了。
二.自身原因
学生厌学是辍学的直接原因。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效率
下降,直到逃学、旷课、辍学。我通过大量个案分析及工作实践, 我发现我校的学生厌学的比例已达到30%~40%,而且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部分学生的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学习,课后不能完成作业,精力主要放在吃、穿、攀比上,愿意玩一些新奇的东西,如上网吧、去游戏厅、甚至有些还参与村里面的赌博等。一切以“我”中心,对集体的事不闻不问,对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中无理想,行动无准则。其主要原因为:
1、学习本身的局限性
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就取消了升留级制度,每个学生可以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读到初中毕业。其中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有些接受能力较差,有些学习比较专心,有些学习比较随便,纪律散慢,年长月久就产生比较大的差距。对这样基础差距大的学生们,使用同样的教材,采取同样的教法,有些学生可以接受,有些学生就接受不了,况且初中的教材比小学多了,知识也深了,学生越学越感到困难、吃力,因为他们看又看不懂,听又听不懂,所以只好弄东西,刻课桌,或者与同桌讲话,甚至干脆伏头睡觉,老师发现后批评几句或找他谈话,心里又不舒服,久而久之,对学习就产生厌烦,进教室就像进监狱,度日如年,所以不想读了。
2、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中学生动机不足或不明确的现象极为严重。其原因有:由于学生年纪较轻,自控能力弱、贪玩、易于冲动。有的学生学习不好,自暴自弃,思想消极,不能认识学习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另外家庭的溺爱,生活中的小皇帝,从小生活一帆风顺,没有受到过任何挫折,一经受到一点小挫折或打击就意志消沉一蕨不振,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只是有书读就可以,甚至有些认为一个星期来学校玩玩几天,后面还有国家补助多爽。根本谈不上有理想和抱负。
3、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缺乏兴趣
造成学生学习情感淡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学习时间长,导致学生兴趣下降。其次,教师教法陈旧、师生情感不良。中学生学科情感的产生,往往源于他们对学科教师的情感。一个老师德高望重, 从自然威信到学识水平、治学态度、教育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 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他们必然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抱有浓厚的兴趣。相反,师生情感不良,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他们就会不喜欢这位老师,由此发生情感迁移, 孩子们很可能就不喜欢这位老师所教授的学科了。学生长时间不喜欢某一学科的学习,很难说不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校原因
1.校管理:一方面学校管理的不力。老化、呆板、枯燥无味的教育方式,不能吸引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定位不准确,仍以分数为衡量学校好坏、班级好坏,教师教学水平的好坏,这样必定会使教师急功近利,把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翻来覆去的讲和做,甚至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还会出现教师不顾学生承受能力,用打时间仗、试卷仗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课余时间少得可怜;还会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后进生达到死记硬背之目的。加上音、体、美活动受到限制,学生丧失乐趣而厌学。真是应试教育大吹大擂,大行其道,素质教育微弱无声,根本找不到素质教育的影子。这样下去又有多少个学生很乐意来学校学习呢?
2.教师因素:一方面,由于农村中学工作条件艰苦,学校待遇低。一些优秀的教师为了更充分地展示自已的能力,到条件、待遇更好的地方任教。另一方面,个别教师对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不能正确引导,耐心教育,而是采取歧视、冷嘲热讽、体罚等,导致学生厌学。其次,教师两级分化严重,有的教师只能上低年级,不能跟班,但是这一部分教师往往是学校领导的得意人才,因为这一部分教师对领导的位置没有威协。有能力的教师往往受到领导的压制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就拿绩效工资分配来讲,能做个小小领导补助的课时量就顶得上你一个老师辛辛苦苦上的一周课时,严重打击了老师们的积极性。
四、社会原因
1.影视。影视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信息和娱乐,为了增大收视率,一些对儿童不宜的节目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如凶杀、恋爱中的接吻。这些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们时刻都在想去模仿这些成人的一幕,从而出现早恋、打架等不良行为。
2.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打工热潮。由于现在分配体制的改革,许多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用即使读大学回来不包分配,枉费金钱和精力,还不如现在出去打工挣钱实在。加上同龄人打工能挣钱,谈起的花花世界,挣钱的容易,花钱如流水的潇洒,令学生们羡慕不已,于是他们辍学参加了打工大军。
根据上述的各种原因,要做好保学控辍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教育。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使学生及学生家长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求学的必要性,使其深刻领会接受教育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和义务,真正树立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意识,积极投入到义务教育中来。
2.严格控制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要求有适龄子女的父母切实落实子女的入学,保正子女的正常生活起居,督促子女的学习.对于未能落实子女入学的父母不准外出打工。这方面需要政府大力支持,想方设法能让更多的人就近就业。应当从增加农民收入来考虑,作为长期工作在农村,与农村息息相关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增加农民收入是刻不容缓的,但在广大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又是何其难。这方面国家早已有政策,鼓励农民增收。
3.加强学管理体制,改进教学模式,尽快将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中来,采用各种教育手段,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知识、虑心求学,对于差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转化。同时,要加强师风师德的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定时定量对每个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要真正做到能者上的激励机制。切实落实“多劳多得”,向班主任骨干老师倾斜的绩效分配宗旨,不要把绩效变成“职效”。不能总向有职位先倾斜,这样下去必定影响学校的和谐,不利于教师及学生的成长。
4.建立合理的帮扶机制,促进贫困生的入学。学校应采取各种渠道对贫困生的帮助,比如,在校内建立“一帮一”的帮扶机制、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国家的补助一定先优先考虑那些特别困难的学生,这样就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使学生安心学习。
5.发展特农村色教育。农村教育应定位于“农”,应瞄准本地的优势结合乡土教材,配合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有所用,对学生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厌学情绪将大幅降低。
6.加强家庭、社会、学校的支持和配合,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但家庭教育有其局限性,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主要采取的方式有(1)个别联系。(2)家长会。(3)开放日活动。(4)教育讲座。(5)成立家长委员会。作为贫困地区农村来说个别联系比较切合实际。这里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家庭访问、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同,父母的思想水平、文化教养和从事的职业不同,对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教育思想和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家长重视子女教育,而且教育有方;有的却不重视或者重视,但教育方法不当;故学校班主任走访家长热情、诚恳地合作。事实求是地全面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情况,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虚心听取家长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互相尊重、信赖,以协作的态度与家长一道研究教育问题,落实教育措施。(2)书面联系,当学校或班级要开展重大教育活动,或有得要情况需要告诉家长 可用“告家长书”或者采取“通信”方式,在学生手册上签署意见,也是和学生家长书面联系的一种方式。(3)
邀请家长来校,为了及时处理好学生中突发的一些严重问题,必要时,学校或班主任应邀请家长来校谈话,研究和解决。谈话前,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应作好充分准备;谈话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尊重家长;不允许泄露家长要求保密的内容。
总之,防止学生的辍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重返校园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第五篇:浅论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
浅论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
作者:汤包友
义务教育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在一些农村,中学生辍学现象仍比较严重。当前农村面临的首要难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就是农村中学生的辍学问题.治理辍学问题首先就要究其原因,我就通过对自己工作的学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己对学习的目的,在学校的纪律,对学习的兴趣等等都对辍学带来直接的影响,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
其一,学习目的不明。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家长的送读是一致的。他们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认识不到读书是时代的需要.当他们一旦发现自己不是这块“料”时,也就灰心丧气了,尤其是成绩差的学生厌学情绪更重。据我调查所知,这类学生占辍学学生的40%以上。
其二,部分双差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思想不求上进,在同学中得不到重视,在班级里得不到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认可,久而久之就丧失进一步求学的信心,同时还会做出一些违纪的事情来.比如迷恋网吧,打架斗殴等.因而极易流失.其三,被“情”所困。现今的孩子懂事得早、模仿能力强,稍不小心就走入了生活的误区。比如学校三令五申不许唱“哥呀”、“妹呀”、“情呀”、“爱呀”之类内容庸俗的歌曲,有些学生校内唱不了,走出校门却是一路歌声一路情。老师要他们课余练笔,不少学生不是写交友信就是写直裸的爱情信。加之影视中爱情故事成灾,不少学生因好奇模仿而坠入“爱河”。沉浸于爱河中的少男少女就忘了还要学习,他们能置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理,学校管多了、严了,他们就逃离校园。2002年初三的我班就有一男生和另班的女生互通“恋爱信”被发现,那女生以为我会不顾情面地批评我班那男生,竟然为了他辍学在家,以此来消除对他的影响.第二,来自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家长的态度,素质,行为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
其一,家长送孩子读书目的不明。《战国策》上记老臣触龙说赵太后,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目前,有些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底,他们目光短浅,不能为孩子“计深远”,只顾“现时利”。他们认为,对一个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来说,读多读少并不重要,只要进了初中识得几个字、数得清钱、做得了小生意就行。他们的算法是能赚钱了就让他们去赚钱,加上省去送书的钱可谓双丰收。近几年我们镇的花炮产业很红火,就是小孩子手工插引也每天能挣个几十块钱,很多学生因此被家长叫回家去做花炮而辍学在家,家访时家长竟然说“我孩子现在的工钱比老师的还多,老师读书了又有什么用呢?”
其二,家长送读热心,但迫于经济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去年,我在劝学中遇上这样一位家长,他快六十了还有一个儿子读初二。由于本人身体素质差,一家两口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他几乎是变卖了家里稍值钱的每一件东西,捡了不知多少袋破烂,但仍是力不从心,最终还是无奈地把孩子从学校拉了回家。自然,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家庭,但目前在边远贫困的山区仍有不少家庭温饱难以解决,读书所需的费用实在难以承受。2007年在我任教的班级里有位学生,母亲疾病缠身,父亲神经不是很正常,家里的开销就靠有病的母亲和她自己周末做烟花赚取,再加上弟弟上学,她连生活费都不够,强烈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使她选择了离开学校.其三,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带来的坏影响。我校原初三男生,其父一年四季沉迷于麻将桌上。打牌没钱他四处借,儿子要学费却分纹不给,甚至有一次把亲戚给儿子的十多元买学习用品的钱都给掏上了牌桌,老师家访时,他竟然坐在麻将桌上不下来,让老师没有说服他的机会,不幸的是,孩子从此无心学习,纪律松懈,几乎就是父亲的再版.还有些父母素质低下,遇事不讲道理,动不动就和别人动粗,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别吃亏于别人,要自己的孩子以牙还牙,甚至到学校蛮横无理,大大伤害孩子的面子,直接导致孩子离开学校.第三,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社会是个大家庭,也是人生学习的大课堂,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和社会的联系,包括学生.而学生正处于模仿性特别强的年龄阶段,不良的社会现象却给学生带去了令人深思的影响:
其一,打工潮的不断侵蚀。近几年,随着打工潮的不断上涨,加上学生们生活经验的不足,对外面世界的严重无知,在寒暑假亲戚朋友的游说下,有大量的学生选择了外出打工.他们看到的是打工人的潇洒和回家的激情,却看不到人家在外面的辛酸和劳累.本学期,我校一初三女生因成绩不好,就偷偷逃离校园外出打工找回来后,她就再也没走进学校了。笔者从辍学了的学生中调查发现,他们中有50%的步入了打工的行列。
其二,打牌赌博的不良风气腐蚀了学生的灵魂。我从我校调查得知,我校有70%的男生会打牌.。有的学生常常晚上躲在寝室里打牌,赌钱,赌饭票等.走出校门更是无所顾及,经常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压金花”,“压三公”,无所不会,真可谓“气势宏伟”啊!输了的就去敲诈勒索,偷盗钱物,有的就此走向犯罪的道路,老师管多了就不高兴甚至干脆不再进校。
其三,来自网吧的诱惑。近年来,农村的信息发展步履很快,不少乡镇都连上了互联网。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居多方便,但同时,由于不少网吧管理不善、家长及老师引导不到位,使不少初中生陷入了深深的“网”中。农村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多,一走进网络,他们的眼前尽是“万紫千红”。涉世不深的学生常常被网络所迷住。我镇有九家网吧,因经营者唯利是图。常接纳初中生,本学期,我校就有不少学生偷偷去上网。有半夜爬围墙出去上网的、有走读生早晨5点借口上学却中途溜进网吧的,玩游戏、聊天,看黄色电影,他们乐此不疲。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产生了想和网友见面的念头。我校保卫科每周都要组织去查网吧,很多学生因此而感到上网的不方便,但网络无限诱惑,导致了不少学生的厌学。其四,假文凭带来的不利影响,诱使贪便宜者走“捷径”。我曾经了解到,某一初二辍学学生,在外面混一年后回到家里,对正在读初中的几位同村伙伴说,考不起好的学校不如现在就不读算了,我虽然初中没有毕业,花点钱请人办一个毕业证,到外面打工同样有效,一个初中毕业证,老板根本就不去考证什么。弄得那些成绩不好本就不想读了的学生纷纷效仿而早早地步入了“打工崽”的行列.第四,来自学校本身的诸多因素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除了来自学生自己,家庭,社会三方面之外,还有来自学校内部的几个重要因素:
其一,校内的欺辱行为.在学校内欺负人的现象正逐渐成为学校和学生家长头痛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社会不好,学校和老师管理不好和家长管教不好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欺负人也是孩子形成的能力之一.欺辱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1)排斥其于局外,使其孤立无援(2)敲诈勒索其物品和金钱(3)肆意讥讽骚扰(如藏东西,在书桌里放嫌恶的物品等)(4)语言威胁,使其陷入恐怖不安中(5)纠缠盯视其行踪(6)给身体以直接暴力.受害者仅仅是忍耐,等时间过去,从受辱方的心理倾向来说,其影响是巨大的.往往使欺辱受害者对学校生活失去信心,对人心,将来,可信任的人失去希望,可直接导致受欺辱者转学,辍学或加入流氓集团.其二,学生不登校问题.学生不登校是只学生在来学校的途中直接去了游戏厅或网吧,形成了学校见不到人而家长却认为孩子去了学校.学生不登校的原因主要有:(1)家庭管理不够(2)学校管理松懈(3)学校和学生家长联系不及时
(4)学校周遍的诱惑场所太多.不登校现象容易使学生对社会不良场所产生眷恋感,最有可能将社会的不良因素带入学校,是学校欺辱现象和学校暴力的污染源.其三,心罚.,体罚学生.教育体制面临的真正考验,是教育体制如何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意味着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起自尊,而自尊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无疑是教育的反面,会给学生造成无法弥补的内伤.我们把教师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否定,讥讽,挖苦称做教师对学生的心罚,把教师对学生人身的暴力或对学生的罚站,罚扫地,罚擦黑板,罚做同一道题若干遍等均称做体罚.教师在学校中的心罚体罚现象依然存在,它是学生厌学,不登校而造成辍学的原因之一.其四,不合理的评估学生.(1)教师通过平时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来确定学生的平时学时态度是片面的(2)通过考试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政治.外语等主要学科,并且以这几科总分来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是极不合理极不科学的评估方式.(3)学生----教师学校的单向选择行,教师有权利选择学生而学生无权利选择老师,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不合理评估会消杀学生的自尊自信,进而使学生厌学,最后辍学.中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团体,让我们共同来关注中学生的辍学问题,找原因,想对策,把辍学人数控制在最少,逐渐使辍学实现“0”记录.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