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稿)

时间:2019-05-15 14:0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稿)》。

第一篇: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稿)

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十二五”规划,“打造区域教育高地,建设现代教育强市”的要求,切实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以精心的态度、细致的工作落实细节管理,把学校管理做“精”做“细”,在精细中求规范,在规范中求优化,在优化中求特色,向细微处要质量,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工作目标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2、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教师团队。

3、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精品高中、特色高中”。

4、全面推进课程改革,“课改”必须“改课”,即改造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的态度面对学生差异。全面推行导学案及小组教学。

5、关注每一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一名学生有大学可读”。

三、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分工:

教育工作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从宏观思考,从细节入手,坚持弘扬正气,坚持正面教育,坚持自主管理,不断丰富德育内涵,着力净化育人氛围,有效构建了一个多方渗透、全员参与的大德育运行格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以系统工程的角度来思考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1、讨论制定新版的《 班主任考核细则》、《自贡南山中学学生处罚条例》、《自贡南山中学住校生管理条例》、《自贡南山中学学生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的制度,从制度上对学校改革进行有力支持。

2、学生养成教育方面,中学生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青少年群落,他们尚未健全的身心也受到很大冲击。诸如不乱扔垃圾、爱惜粮食、打饭排队、爱护公物、语言文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基础性文明行为,学校主动引领学生的文明进步,持之以恒。

3、抓好常规管理,针对学生着装不规范、手机使用泛滥等现实问题,学校从小处着手,从下学期起,禁止学生将手机、不良小说等带入校园,设制学生带入校园物品的范围,把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物品全部阻挡在校门之外;抓好学生着装规范,不穿奇装异服,背双肩书包上学等,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为人生奠基。

4、德育活动,要认真作好德育活动的开展,想方设法推出能震撼学生心灵的活动,以全局、科学、有效的活动载体丰富好学生的头脑。

5、榜样引领,不但在在教师中评选出班主任的榜样,让老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学生方面也要加大榜样的“星级学生”评选,以引领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促进学生道德建设。从更加务实的、更加有效、更加震憾的角度去推选出学生的榜样,来引领学生的进

教学工作

(一)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并将其作为教育的主旋律。

1、完善我校《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好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2、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为学生走进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各种特长展示活动如大合唱、体育竞技比赛、美术作品展、文艺汇演及评教、听课、教案检查等形式督导并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树立全面正确的质量观

1、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要牢固树立“质量兴校”的思想,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

2、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实新课改理念。教育要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音体美专业生的教学,更要降低重心,切合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当然,质量的高低离不开考试,但考试的分数只能从一个角度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理念下的质量观应全面提高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夯实常规管理,构建良性的教学秩序

(三)落实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

1、扁平化管理求效应,管理结构从“金字塔”到“扁平化”,实施以“扁平化”为核心的科学管理,尝试把管理重心下移,加强教研组、年级组管理职能。

2、坚持以制度管人促事,逐步形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实现“校园环境洁美、文化氛围浓厚、学生行为规范、队伍素质优良、课堂教学高效、后勤服务优质、办学水平提升”的目标。

3、做好导学案和小组教学工作。全面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全校

推进导学案工作,放手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组建“名师工作室”。为充分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和带头作用,学校组建了“自贡市第南山中学学校名师工作室”,有效推进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

(四)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1)、抓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向课堂要质量,向细节要质量,教学过程管理重点是落实教学常规,抓好教学常规中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评价等基本环节,做到立足专业、注重细节、科学量化,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教导处要根据市教育局《课堂常规九项要求》以及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出科学有效的教学常规考核,教研组、集体备课组管理办法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教学常规制度。

①个人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情;精心确定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内容,编制题目,运用教学策略,优化学案。(具体操作、检查由教导处制定出相应管理办法)

②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主要就是备学案,共同明确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如何学?

③对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必须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有错必纠),提倡对作业实行面批。高三作业与测试做到“批改不过夜,反馈不隔天”。

④坚持常规检查,做到检查到位,反馈及时,整改有效。加大备、讲、批、辅、考、思、研等各环节管理、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将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考评之中。

(2)、着眼生本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①着力创设生本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关注课堂有效性,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为课堂评价的标准,积极探索尝试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

②实行“低重心运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难度要低重心,新课教学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教学要求要低重心,课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抓重点、抓基本;教学针对面要低重心,面向后面的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学校考核全班后30名学生的平均分;考试要低重心,降低考试命题难度,让多数学生达到优生水平。要从起始年级抓起,整体设计三年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名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大面积提高学习效益和教学质量。

“面向的低重心”——面向后30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要求的低重心”——每节课明确让学生掌握两个或者三四个问题;

“难度的低重心”——作业是做的就是课堂上讲的那几个问题;

“考试的低重心”——降低命题难度的要求,每次考试优秀率须达80%以上。

③做好质量分析。教导处将加强对各年级、各学科质量分析,加强对统考学科、薄弱学科、毕业班的教学质量实行跟踪调研、质量监控工作,全面了解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科学、准确地评价、分析与反馈教学的实际情况,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五)、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学校大力倡导并鼓励教师深入挖掘我校的教育资源,开设校本课程,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要求各教研组在原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使之更加成熟。对还没有开设校本课程的学科要至少开发一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推进二轮课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本学年重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学校将选出部分教师成立“南山中学名师工作室”(参与教师作为区、市级名师等教学荣誉评选的必要条件),借鉴衡水、杜郎口、昌乐二中等先进教学模式,探寻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案的制定、小组教学法。

2、全面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普遍使用导学案,放手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七)狠抓教研氛围,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培育教研文化,考核将从常规与实效两个维度进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成为学科建设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全体教师要积极理解、支持、配合。

2、要求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定出教研活动的具体时间、具体内容、授课教师,杜绝将教研活动开成工作布置会、抱怨会。教研活动立足课堂,以听课、评课,看录像课为主,认真研究课堂、研究导学案、研究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一节公开课。

3、校级干部和教导处两位主任下到教研组,定期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参与教研组评课议课。

吴万文:数学组、艺体组

李雪滔:语文组、社科组

牟高琴:英语组、理化生组

4、加强教学交流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教学展示月、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比武、教师专业素质竞赛等活动,为优秀教师成长搭台铺路。

(八)、抓好高三的教学工作

(1)制定《高三管理方案》,加强高三常规管理,重点学生落实到人头,随时关心关注高三师生的情况。

(2)做好高三后一阶段的四次模考工作,对每次模考进行认真的成绩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做好考前动员及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开展高三誓师会,保证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高考。

(4)制定并实施《高考奖励方案》,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

总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敬业爱岗的优秀团队、不断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使我校高中办学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关爱下,我们坚信打造“精品高中、特色高中”一定会成为现实。

自贡市第南山中学学校

2013年1月

第二篇: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小学)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方式,提高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创建区域教育发展新优势,增强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实现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特制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肥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进教育率先发展,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为目标,以“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提升”为重点,优化教育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打造“幸福教育”,全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创新发展;构建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

三、推进步骤与策略

(一)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严格按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教师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各科教学应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相互配合,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推进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的具体措施: 按照“制定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学习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修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实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步骤,积极先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整体划分为五个阶段: 1、学习酝酿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

学校班子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教研组长、各科骨干教师组成学校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制定小组,交流制定“杨庄社区学校管理制度”。

2、会议通过阶段(2013年3月)

召开学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学习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的原则教职工大会表决通过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3、实施制度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月)

将完善后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纳入实施阶段。对实施过程中的优秀教师多表扬、对于实施过程中起步较慢的教师多激励和帮助。管理制度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实施好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二)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建设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符合农村孩子、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更好成长的课程。逐步实现夯实基础,深化拓展,主动探究课程实施模式。初步建立学校拓展型课程管理制度及课程评价标准。各学科根据校级科研课题方向,根据学科特点,撰写校本课程(课堂+假期)。在原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深化现有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有比较丰富的特色课程。

1、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1)国家教材二度开发,因材施教重组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涉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加工,教材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简而言之就是也就是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我校各学科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国家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了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特定的教学情境,它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这种“二度”开发,既包括对现有教材内容的直接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加工和改造,即对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重构。以教材为依托,站在学生立场、学科立场、课程论的立场来选择教学内容,体现教科书内容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的过程。

(2)校本教材辅助教学,努力拓宽课程资源

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就必须在“校本课程”上下功夫,而校本教材的开发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力保证。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各学科组教师都积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中。如语文学科组全体教师紧紧抓住了“阅读”这一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合理有效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参与的课题《阅读中外经典提高学生素质》这一课题研究工作开发了小学语文校本教材。教材应立足于课本,体现时代气息,很好地衔接了课内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感受语文,感受生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各学科校本教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了课程的资源。

(3)渗透幸福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幸福素养。

加大教研、科研的力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开展幸福素养教育课堂实践活动,构建幸福素养教育课堂模式,通过活动,改进教和学的方式,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思维、体验幸福的境界、创造幸福的能力、奉献幸福的风格”等幸福素养。

(4)整合各科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树立“综合发展教育观”,让教师学会跳出学科来审视自己的学科教学,促进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中都受到综合教育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整合各学科及课外教育资源,能够变单科教学内容为综合教学内容,能够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融合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2、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

(1)结合我校德育现状,紧紧围绕我校校园文化中提出的“健康、习惯、诚信”等九大主题,组织教师编写《小学班主任工作校本教材》,用以指导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2)传承传统文化,挖掘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经历体验。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突破口,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发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并促进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中健康成长。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活动渠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学校开发多种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活动渠道,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增强学生的幸福体验。

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2月)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内、外可用资源(区域特色和学校师资特点等)进行分析调查,拟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召开相关部门启动会议。

2、实施第一阶段(2013年3月—4月)

组织进行研究、确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梳理现有校本课程、确定开发的新课程,确立部分新课程科目并组织开始开发工作,进行相关人员动员和培训等工作,认定部分合格课程。

3、实施第二阶段(2013年5月—7月)

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具体开发和实施,课程校本化研究和开发成果的审定。

4、实施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进一步校本化实践,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开发成果的推广和实践,迎接上级部门对课程建设实施情况的检查、督导,校优秀课程报送等工作。

5、实施第四阶段(2013年11月—12月)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优化提高,评选示范课程,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6、总结阶段(2014年1月—4月)

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回顾总结,优秀成果评选、报送等工作。

(三)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升,努力探索常规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

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促使全体教师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具体措施:

(1)各教研组集中学习《肥城市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构建和谐高效的现代课堂的要求及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讨论、领会高效课堂内涵。(责任人:教研组长)

(2)集中开展高效课堂的业务专题培训。(责任人:庞秀玲)(3)全体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每月写一千字的读书笔记和体会,五月份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责任人:教研组长)工作成效:

通过以上举措,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领悟高效课堂的内涵,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打好思想基础。

2、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实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抓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教研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责任人:教研组长)(2)开展教材研读活动。各教研组组织学科教师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责任人:教研组长)

(3)落实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全体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精品课进行分析,写出1-2篇高质量的案例分析,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一篇成长感悟。课后认真总结,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并每月上交一篇“高效课堂”的叙事研究。学校五月份组织展览、交流、评比。(责任人:庞秀玲及教研组长)

(4)加强常规管理。教务处负责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各教研组要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常规的检查落实,加大高效课堂的研讨,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责任人:庞秀玲及教研组长)工作成效:通过以上举措,达到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并创造性使用教材,落实常规,实现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3、切实抓好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各教研组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研究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型模式或教学流程。

具体措施: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选一位名师的课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进行不断的实验验证,提炼升华,使之进一步完善,形成基本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具有杨庄社区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重点研究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反复实践论证,提炼升华,期末拿出成熟的、精品教学范式。(责任人:教研组长)(2)开展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三月份开展骨干教师高效课堂引路课、示范课活动,各教研组确定二到三名骨干教师分学段上公开课,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开展对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责任人:庞秀玲)

(3)开展高效课堂达标课活动。四月份开展青年教师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实现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同时高效课堂达标将作为教师教学岗位竞聘的必备条件之一。(责任人:庞秀玲)(4)开展高效课堂评比课活动。五月份各教研组开展组内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评比活动,同时推举二到三名教师参加学校六月份组织的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高效课堂优质课证书将作为我校教学能手评选和骨干教师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责任人:庞秀玲)

(5)加强随堂观摩学习活动。本学期将加强随堂听课、全员性听课评课的组织工作,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形成真正听课的良好风气,要求教师一学期听课必须达20节次以上。听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课,认真分析一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长短兼评,形成很好的评课氛围,同时学校领导将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及时监控高效课堂的落实情况。(责任人庞秀玲及教研组长)(6)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请教研员及有关教育专家对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后必须上交体会,上汇报课。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力争各教研组有一名教师在镇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得到展示,塑造社区名师。(责任人:庞秀玲)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各教研组在逐步形成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的同时,努力构建与高效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校每月将统一组织进行月测,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各教研组要认真做好质量分析。(责任人:李霞)工作成效: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校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不能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明确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起到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完善常规作业设计要求和评价细则,加强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情况的检查,组织作业设计研讨专题活动。(责任人:教研组长)

(2)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案例评选、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责任人:庞秀玲)

主要成效:使全体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的良好习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转变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发展性评价理论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建立课堂激励机制,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活动。(责任人:教研组长)

(2)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六月份学校将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符合高效课堂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构建高效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责任人:庞秀玲)

工作成效: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构建与高效课堂相适应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四)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亚文化,特指在校园空间内师生共同创造及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实施,发动宣传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考不深,必然会导致行动不力。因此,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特色建设理论的学习宣传。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思想讨论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对特色建设的基本理论入耳入脑,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自觉追求。通过学习认识到,提升学校文化是新形势下学校向前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必要手段。

第二阶段:稳步推进,初具规模

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出发,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加强了学生的基本品质、道德和习惯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班级建设新模式。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教育和感染学生。主要做法有:“抓规范、重养成、求实效”为基本思路,突出“三自教育”:即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教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德育工作全方位、立体化的体系。

第三阶段提升校园文化,形成办学特色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教职员工是学校加快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忽视了教职员工自身的发展,必将成为学校加快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过程中,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要着力造就一批敬业进取、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要创制条件通过举办“交流讨论”,邀请专家学者讲学,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交流,举行有关学校特色建设方面的讲座,加强教师现代办学思想、特色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品质的领导风格和办学思路,从而努力提高特色管理、特色育人的功能。

其次,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强烈事业心、精湛教学艺术和改革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特色的优秀教师群体。要通过开展“内培、外学、引进”的办法,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优化教师的素质结构。要引导教师自加压力,潜心钻研,在干中学,在教学实践中磨练和提高自身素质。要提高对创建特色、培植品牌的重要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业务、学技能,掌握一定的创建特色技艺,引导每位教师都成为创特色品牌的参与者、实施者,人人为创特色献计献策,个个为树品牌出力流汗。将特色建设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对那些在学校特色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在评优、晋级时优先考虑,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人文科技、文娱体育、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推进学校广泛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工作,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宣传,完善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廉洁文化建设,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社区,文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四、组织机构

第三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篇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篇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及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理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角度来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走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影响与指导作用。这其中,特别需要提起并加以评述的是素质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以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它们构成了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人才素质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是将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文件依据,《决定》特别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的这一精神为高校从知识、能力到素质多方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部门办学,学科分隔,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等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性质的办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的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1995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设想,希望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关理论和知识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若干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二)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在课程与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一些学校打破旧的教学体制,对大学新生的基础教育不分专业,对不同类别的学科提出具体的学分要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有的学校提出课程改革就是要培养“宽厚基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的提出“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开设文、理科实验班,打通“数理化生地”和文史哲课程设置的界限;有的学校将课程改革“小型化”、“模块化”、“个性化”。一些学校通过开展院校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院校文化气氛来实施素质教育,如开展书画、演讲、英语写作与口语、计算机操作、社会实践、歌咏、科技艺术节等竞赛活动。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地去获取知识,突出启发思维和师生情感交融等特征,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三)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将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环节。针对过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只重视知识性课程考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积极结合学生个体状况与课程性质,创造多种途径将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大学生情感、价值与态度的考察。这种综合素质评价也被用于对毕业生的考核,从而起到了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导向作用。

二、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进入现代之后,当专业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时,出现了学科过度分化,知识狭窄化,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窄、人文素养差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逐步受到大学的重视。

(一)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2001年启动的以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样一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基础好、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生的目的。

元培计划通过举办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行自由选择专业、导师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举措。北京大学在元培计划实验班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行通识教育。

(二)复旦大学探究性学习与核心课程

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成为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新尝试。学校引入经典名著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经典名著课程是学生进行研讨性学习的核心课程,学生在交流、探索中掌握原著,使理性思维得到训练。

设计六大核心课程模块,拓展通识教育宽度。复旦大学于2006年确立了中国文学、中西哲学、西方现代化史、自然科学史、自然生态与生命科学、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模块来设计核心课程体系。如今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在此基础上设有2200门、4200门次课程,平均3.7个学生就有1门次的课程,学生拥有相当大的选择空间。

(三)浙江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模式

2000年5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该学院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后,不分专业,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通过前期培养,学生逐渐了解各专业及学科情况,在第二学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同时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三、创新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创造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四、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及其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些高校积极创新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形式包括:

1.三明治型。把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分为三段:两头在校学习基本理论,中间段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训练,即学生首先在校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然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加实践,由产学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最后,回校进行毕业设计,并有针对性地选学有关课程。

2.工学交替型。即学生的“学”与“工”交替进行。包括学校教学与下厂实践两者大体相等的半工半读式教学模式与学校教学与下厂实践时间不等的非均衡交替教学模式。

3.教学渗透型。结合学校专业的改革,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产学合作教育,即打破旧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产学双方共同参与专业综合改革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4.教学适应型。为了适应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将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做适当调整,在保证理论课程教学时数的同时,增加下厂实践与毕业设计时间,以培养当地生产实际急需的专门人才。

(二)实践探究式教学方法。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将高校科研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结合,促进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提升。许多高校在教学中,利用问题导向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创设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企业生产的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指导下,探究式教学方法改变了我国传统大学的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三)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高质量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一些高校为了保证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重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将实践基地建设成为以学生实践教学训练为主,开展技术培训、科研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联系。“所谓培养目标,是以最理想的人的姿态选定下来的特定的人的形象,作为教育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总是基于一定的抽象概括意义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一)20世纪80年代初:注重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重视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篇: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策略

校长论坛

发言材料

关于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

白山市逸夫特殊教育学校

卢东梅

(2015年4月10日)

如何有效达成教育局“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年”工作方案的总体目标,如何通过教学结构的调整,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融合教育。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充分论证,我认为有效策略之一就是要进行彻底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应立足学生实际,让生活走进特殊教育,探索分层分类的教育模式,让教育改变残疾孩子的生活,但课程改革不是孤立的,他要伴随整体的管理机制改革,才能落到实处。要以学生为本,注重潜能的开发,着眼于各种能力的培养,尽可能缩小聋生与普通学生的差距,补偿培智学生缺陷,为他们成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带好队伍——增强发展活力之基础

领导干部是改革发展的领导者、指挥者、推动者。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既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

导者、又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所以我们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增强学校发展的活力。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作为学校的领导集体要高度重视学习,自觉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应对危机之策,破解发展难题之举,推动改革创新之道。为此我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建设勤奋学习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带头勤奋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特别是自己所分管工作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要加强修身养性,学会谦虚谨慎、容人容事、淡泊名利。二是建设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学校领导班子要采取更有效措施推进作风建设,大兴联系群众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攻坚破难之风,大兴勤政高效、敬业守责之风,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通过三项举措来落实:第一加强调研。深入课堂开展广泛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把影响发展的情况搞清摸透,把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抓实。第二强化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在破解难题中比拼作风,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作风,带动整个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第三要狠抓落实。领导班子要带头坚持真抓实干,实行“执行校长”值周制,以督查倒逼落实,在抓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真抓实干,大兴敬业守责之风,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

落实。三是建设开拓创新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自觉将开拓创新的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要善于总结规律,善于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四是建设廉洁自律的干部队伍。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切实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提高制度执行力,使制度真正发挥规范、约束作用。五是建设团结协作的干部队伍。一要贯彻民主集中制,今年制定出台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议事和决策程序,真正做到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二要正确处理分工和合作的关系。每位班子成员既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工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三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四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重点要加强纪律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切实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领导干部只有讲团结、讲协作,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带领全校教师攻坚破难实现科学发展。

2010年以来,我校实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制,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建了平台。根据学校实际工作需要,近期我们对中层干部进行重新调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在当时。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的活力在教师,教师的活力在师德。教师的劳动

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用生命传承生命。精心打造一支师品高、师风正、师纪严的教师队伍。要求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五种职业精神: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甘于奉献、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二、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发展之准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学校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

1.每年都在修改完善《学校章程》《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促进了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有效机制的形成。

2.今年开始实行《执行校长值周督察制度》,督查组成员由副校级领导、中层领导、群众投票选举有责任心科任教师组成。公平公正地对全校本周重点工作、纪律卫生评比、教师量化考核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察,周末由执行校长进行总结,公布检查结果。每周值周检查的结果将作为优秀班级评比、教师量化考核、教师评优晋级、班主任津贴发放的主要依据。

三、育人为本——健全学生人格之保障

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了“小步子,近目标”的德育工

作方针,制定了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小而实,有层次的德育目标,实行“三化四达标五序列”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我们把“大目标”化为“小要求”,根据“班级管理考评细则”和“学生思想品德考评细则”,明确提出要实现“三化”(校园绿化、教室美化、环境净化),“四达标”(管理达标、纪律达标、规范达标、卫生达标),并按“五序列”(课堂教学、常规德育、养成教育、社会实践、家庭教育)来进行考核,坚持日检查、周公布、月小结、期表彰。正是这种“小要求”让学生感到自己时时在进步。

四、转变观念——深化教学改革之源泉

“思路就是出路,观念就是力量”。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摒弃旧思想,旧方法,用全新的理念武装老师的头脑,用全新的“武器”装备老师的手脚。

1.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学习新的特殊教育理论,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课改、研讨、竞赛等活动,不断锤炼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教学名师脱颖而出。

3.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校教师向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转变。

五、优化课程——学生学有所得之根本

我校的学生都在智力、语言、言语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所以在课程设臵上要各有侧重、因材施教。根据培智学校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校培智部课程设臵分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拟设臵六大板块即学前教育课程、基础性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特奥残运课程、康复训练课程、校本特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包括前期康复训练、集体生活适应、学校环境认知、简单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另外还要对学前教育对象进行智商测量,为下一步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做好准备;基础性课程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7门学科;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对应实验方案中一般性课程的劳动技能部分,开设家政烹饪、十字绣、手工编织等课程,以满足学生与家长的不同需求;特奥残运课程主要来源实验方案中的运动与保健,围绕特奥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的相关项目来设臵课程,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项目来进行训练,达到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常锻炼,同时给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创造参加特奥会、残运会等大型赛会的机会。我们曾培养出了全国残运会五项全能冠军谢斌、羽毛球双打冠军张明慧、轮滑冠军王浩宇等。2015年3月28日在俄罗斯

举办的第18届冬季听障奥运会上(30个国家参赛),我校输送的张孝坤同学奋勇夺得越野滑雪3*10公里男子接力铜牌,中国选手实现了冬季听障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宋宝宇同学代表中国国家队获得男子20公里双追逐比赛第十名的好成绩。校内开设田径、轮滑等训练课程;康复训练课程直接来源于选择性课程中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体能训练、沟通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感统训练等;校本特色课程直接来源于选择性课程中的“艺术休闲”,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学会充实自己的生活,主要有舞蹈、手语歌、书法、鼓乐队、十字绣、珠编。

特殊教育学校和普校不一样,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统编教材,省内每个学校使用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样,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面临诸多困难。2005年我校率先在全省开展聋校教材改革,摒弃了86版的聋校教材,选用普小教材,但聋哑学生存在以下几点缺陷。一是由于学生没有语言基础,缺乏生活经验积累,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低、速度慢,导致教学进度缓慢,无法真正适应学生发展;二是普小语文教材中,缺少长短句训练部分,直接过渡到段、篇章、坡度大,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困难,影响语言的形成;三是在数学教学中,基础性练习题太少,不能适应学生巩固联系的需要。

针对上述情况,现正在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学校建立

课程开发和选修指导委员会,选派学校有资历的领导和教师担任,逐科目、逐单元的删减和增加一些内容,使教师用教科书活页化,尽可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六、康复训练——学生健康发展之所需

康复训练课程设计基于帮助有康复特殊需求的学生接受一般性和专业性的康复训练,从而使其生理、心理功能得到康复、发展,潜能得到开发,为提高生活质量打下基础。具体采取以下方法:

(一)一般性康复训练与专业性康复训练相结合 一般性康复训练是根据智力落后儿童的康复需求,开设认知、沟通、体能、社会情绪训练课;专业性康复训练是由专业人员运用一些专业化的技术与仪器设备所进行的康复训练,有专门的训练室、技术与方法等。康复人员要经过正规培训,康复对象主要针对于有特殊康复治疗需要的智力落后儿童,方法有物理治疗、职业治疗、音乐治疗、言语治疗、行为治疗等。

(二)多种训练形式相结合

是以个别训练为主,小组教学和集体教学为辅的教学形式。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对学生全面地实施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也不太可能,原因是学生多、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因此,更现实地说,特教工作者应当在教学中融合个别化教学。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理解

为在集体教学中加进个别辅导,而是把个别化教学的理论思想、策略和方法融合到教学安臵当中。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是以班级为基础的动态灵活分组,只要证实学生有了进步和兴趣,就允许他们从一个小组转到另一个小组;二是跨班级的分组教学,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和个体需要重新组合,定期轮换;三是个别教学。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与训练。在接受有针对性的服务对象中包含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情绪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中接受的服务内容包括:沟通语言训练、认知思维训练、肢体康复训练、音乐治疗、物理治疗、游戏治疗、诗歌训练等;四是协同教学。由两个以上的教师以及教学助理人员分工合作、共同策划及执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形态。由小组共同拟订教学计划,再由教师依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最后再由小组成员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并实施教师间之交互评价。五是灵活调整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进度。个别化教学中,要考虑到每个教学对象的个别差异和学习速度,教师可以不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来教学,学生的学习速度也因人而异。

七、科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之手段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学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途径,它是创造正常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的最基本的保证,我校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一是随时督查。注重过程管理,教学领导和值周督察组执行校长每周及时检查反馈各项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以此来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是活动验收。一是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在教职工中开展朗读比赛、板书设计、教育叙事演讲、讲课说课比赛、手语比赛、两笔字达标验收等,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基本功。二是晒晒最优课。通过上传电子教案,筛选出比较有特色的课型,通过公开课与展示课的形式呈现,带动任课教师创先、争先。

三是能者为师。组织有专业特长的老师开发校本教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挖掘本地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提炼,为特殊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方案和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八、尊重差异——改革评价体系之关键

虽然我们的教育对象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存有缺陷,还有很多的缺点。但是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平等的接纳。我觉得“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注视孩子的眼睛,抚摸孩子的脑袋”“给孩子一个真诚地微笑”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承认差异,遵循差异,因材施教。特别是我们所面对的这些孩子有听障、智障、多动症、自闭症、多重残疾等,真

是一个学生一个样。承认他们存在的差异就要我们在教学中和生活中设定不同的目标,有针对性地给予必要的指导,力求达到他们自身的“上限”,从而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我们还应该遵循激励的原则。我们的孩子由于身体的缺陷受人歧视,常常缺乏自信,甚至非常自卑。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到爱,在这种爱的情感中逐步树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赏识和激励。我们说的“爱”不等于“迁就”。老师的爱,不完全等同母爱,他比母爱更具有社会性和目的性。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也是严格的。无论古今老师都是在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的养成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严格要求也就没有爱。

作为特教人,我们要抱着不断探索、永不满足的态度,在教学改革中重点研究如何弥补孩子的缺陷、实现个体最大程度的发展。努力做到关注特殊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特殊孩子的生命,张扬特殊孩子的个性,帮助他们从自卑、封闭、孤僻、多疑走向阳光、活泼、自信、勇敢,从社会的边缘人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五篇: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参照南安市确定实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为目标,以聚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渐推进,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率先推行“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积极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特色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推动学校管理精细化、教育科研校本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验目标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教改实验切实解决传统教学中轻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教学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进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准确把握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实验途径,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班情、学情的“有效教学”模式。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引导实验教师认真领会有效教学的精神实质,吃透实验各环节的操作要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推出一批教学水平能体现新课程特点,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骨干,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育科研水平。以“改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为突破口,把“先学后教、提高学习能力”有效教学与我校校本教研制度结合起来,着力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落实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制度,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研组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等形式,研究和解决有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效率,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以有效教学

研究为核心的教研机制,真正让校本教研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将以推进“有效教学”改革为契机,有针对性的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改革管理制度,建立一套适应“有效教学”的管理机制,真正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改革促质量提升,不断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实施范围

(1)学校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2)学科:语文、数学、英语

四、实施原则

1、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将研究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

2、互助学习原则: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组教学研究活动为平台,组织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积极营造互相听课、评课、平等研讨的氛围,构建互动的研究方式,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3、自我评价反思原则:教师个体通过集体备课、教后感、听后感等形式,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总结问题,找出方法,提高能力。

五、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保障有效教学行动各项内容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有效教学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作的管理、组织、规划和推进。

我校学校“构建高效课堂”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 王校长

副组长: 阚副校长

成员:

(二)加强学习,强化培训。

1、学习理论,更新观念。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加强校内外教师教育教学研讨交流、开展有效教学理论读书、观看教改先进学校经验光碟、组织外出观摩学习等活动,提高广大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和理解,集中分析排查课堂教学活动中“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帮助实验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明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激发实验积极投身教改的热情。

2、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在二、三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率先推行,进行探索实践,在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骨干带动”等方式,在全校逐步推开,全面推广。

3、搭建平台,宣传交流。邀请市进修学校教研室专家来我校进行业务培训、现场培训指导,同时派实验教师到外校观摩学习或者请相关实验校教师到我校上指导课;对实验目的、要求、措施、意义等方面进行宣传,鼓励教师进行交流研讨,并取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邀请各级领导、学生家长代表深入课堂观摩,体会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认真总结,强化反馈。鼓励实验教师积累研究经验,及时总结阶段成果,撰写教育科研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叙事等。做好各期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能力对比分析,注意实验文字、图片或音像等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到专人管理,分类归档。进一步加强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实行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月查制度、期评制度,完善《教师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健全实验评价机制,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情况纳入教师评价体系。

(三)立足实际,解决问题。

1、示范引领,解决教师转型问题 发挥有效教学推导员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利用专题研讨活动、观摩评议活动、有效教学“同课异构”活动等多种途径促进教师的转型。利用同科共备的备课方法,发挥教师间优势互补作用,完成优质教案与优质课件,达到资源共享。

2、拟定项目,解决学习方法问题

(1)有效问题的生成研究:以课前预习研究为内容采用“引导—点拨—自主创新”的研究模式展开研究。

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教师引扶。教师指导学生设置预习内容为主;第二阶段:重点点拨。这一阶段逐步体现学生预习内容设置主体作用,教师只要纠偏改差、重点点拨即可。第三阶段:自主创新。最终实现学生独立预设预习内容的目标。此研究课题从三个层面入手:①预习内容的研究。包括预习题目、内容、题量的合理科学设置等;②预习方法的研究。包括学生读、写、画、说等不同方法的选择应用;③预习的有效性研究。通过多种途径,评价预习题目设置的有效性,总结提高。

(2)有效问题的解决研究:以解决预设生成问题的方法训练为主,通过说、写、画、问、评等多种形式,利用“小组合作——个体展示——集体深化”的研究模式进行。学生自备课堂练习本一个,根据实际灵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训练的侧重点。如: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学生思维条理性的指导,学生表达的措词用句训练、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3)有效训练的拓展研究:“问题训练单”内容是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及学生所困惑的共同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进行预测)进行精心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设计和编排,训练时间、训练量、训练难度要根据学生能力适当把握。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选择恰当时间及时“投放”给学生,每个小组在“学科小组长”指导下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尽量提高准确率和合格率。

通过以上专题项目训练,引导学生逐渐适应有效教学的角色转换需要,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四)加强指导,优化策略

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要求实验教师认真设计导学案,认真研究章节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研究学情,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准确把握教学方向,真正做到“勤于课前”,力争使导学案充分体现有效性、互动性、全员性和差异性特征。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学会为宗旨,以学生会学为目标”的理念,明确有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鲜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课堂讲解不超过20分钟,努力实现“先学后教,问题评价”。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要精心筛选,分层布置,容量适中,形式灵活,符合学生实际,及时反馈不同类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把课内外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做到节节清,日日清,周周清。

六、实施步骤

1、目标是建立若干个“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教学改革学科试点班级,并进行实质性研究与探索,初步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案例。

2、目标是深入研究与探索、认真总结与改进,形成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为实践研究探索阶段(2011年7月—2013年6月)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制定课改实施方案。

2、通过各类形式的学习,树立教学新理念,为有效教学的开展做好前期舆论导向和理论基础。

3、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与讨论,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已正在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查找

现有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改进教学手段,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有效教学观。

4、开设有效教学实验,确立实践——反馈——实践——提高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对探索出的已有经验和成果积极认真地进行总结、整合,并通过实验班科任教师上课改达标课,对承担有效教学实验课的个人进行有效评价,从各科中选出课改效果显著的教师上观摩课和示范课,把在课改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升华、整合,通过教研组评课讨论,最终形成有效教学的校本模式。

(二)为实践研究总结提升阶段(2013年7月—2014年6月)

1、进行阶段性总结,完成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统计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已有经验,反思存在问题,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形成完善的有效教学管理体系,推动有效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

2、进行课题研究相关展示活动。

3、开设教师论坛,让广大教师畅所欲言,促进教师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提升业务水平。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探讨解决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成果,并继续推动我校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七、实验要求

1、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有效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将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贯穿于实验全程,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推动改革。

2、各实验教师要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精细工作、创新工作、注重实效,努力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切忌走形式、图热闹、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做法,以免贻误学生,给学校实验工作造成阻碍和影响。

3、各班级要加强对班内学习小组的调控,每周组织召开小组长会和学科组长会议,了解学情、指导小组活动。各科任老师要利用课堂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小组荣誉感,让学生适应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4、各教研组结合周教研“中心发言人”制度的落实,抓好实验教学的听课、指导、研讨等工作,每周组织听课至少一节,教研活动时间要认真研讨,把有效教学作为教研组的重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5、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有效教学”研讨会,解决问题,交流经验。通过实践,使参与老师基本达到对有效教学模式熟练驾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校学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2011.秋

下载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教育信息化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落实商州区教体局关于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

    学校教育扶贫实施方案

    XX县XX学校 教育扶贫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XX县委关于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根据平教科体教育扶贫专项方案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

    拉麻中学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拉麻中学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以县教育局关于课改的具体精神为依托,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把“培养与自身、与社会......

    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实施方案

    一、成立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应急领导小组 在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成立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指挥学校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

    军民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军民学校 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现代化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推进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工作中,成为实践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制定本课改实施方案,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使学生全面发......

    信息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与基础 (一)背景 交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秉承“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