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核心,教师应该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做学生学习的助手,同伴和参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五不:凡是学生能看懂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出结论的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不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不说,从而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师才不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否敢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树立以学定教,以学定法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课本剧表演,故事演讲,你问我答,趣味接龙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也可以设计不同的身份让学生来扮演。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不但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特长和个性特点,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语言上凸显学生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被人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就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以朋友的礼节和平等的语气,语言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教师常说:“我们一起想想看”“大家的学习很有收获”“你真棒”“你敢向名家挑战真了不起”“你的表现很出色” “老师很佩服你”等话语,就会使学生产生“我能行”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极大地激发起学习主动性的欲望。
四,留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还强调: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这样的学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
第二篇: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意义和作用: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现状还存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宰和决策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单
一、被动,而且不会学习,严重缺乏自觉、自愿和主动性意识,教学效率低下,课业负担重,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目前,一方面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已不再太高(但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小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打下这方面的基础。自主性,即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它是学生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有独立行使、支配自己权利的意识及能力,自主性集中表现为自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等,主动性,集中表现在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性活动中。人不是被动地适应和应付客观世界,而是积极自觉地行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从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激发设问。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通过创设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括之间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新知背景中,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寻根问底的心理趋向,产生自主探索、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样的,如:故事、操作、俗语、儿歌比赛,游戏等情境。
2、自主探索,分层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求,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已已有的旧知识自主探求,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探求水平,对数学学习有特长的学生,要引导其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对“学困生”扶一把,送一程,使其不掉队。
3、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在学生自主探求的基础上,展示、交流不同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生探求思路和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过程和成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组织交流比较、讨论评判,引导学生对自己(或小组)的方法与结果进行反思与改进,促使全体参与,加深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从而得到整体优化,教师不做仲裁者。
4、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通过让学生解决同类问题,教材里的“做一做”和“练一练”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课尾拓展延伸的设计是多方面的,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数学读物,开展数学比赛,组织教学游戏或到校外进行调查、访问、测量等实践活动,都是促进认知延伸、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们认为,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体现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主动性、合作性、创新性和发展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学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篇: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
商南县西关小学阮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现代教育是一种宏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使学生能通过语文课中的自主学习的教学安排获得参与和体验创新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自我追求中,加大“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力度。
如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应以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师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教师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仙,教师也会有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以学生为本”,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自学、自练的主动性,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第四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常言道“教书育人”,“教”只是手段,“教”是为了达到“学”的目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让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就应该让孩子们多一些自由的体验,多一些自由的呼吸,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是削弱了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组织课堂教学,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去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和他们共同体验学习的过程,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角色也就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惟命是从的“听话”的孩子,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合作者,是学习的伙伴。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如何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何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点,要靠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祥和课堂”的理念,就是要关注“学生尝试做”和“学会教别人”。如:在“字词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想“读哪个就读哪个”;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给大家做好示范;在分析课文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的理解;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充分体会当学习上的主人的自豪和骄傲;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因材施教,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回答,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比较自由宽松的空间按照自己的实际去发展,去进步等等,作为老师,还要关注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书和表达,尽情地去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此外,还要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为很多家长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给孩子补课,找家教,虽然是为了孩子的学,但这样做,就加重了学业负担,使孩子更加厌恶学习了。
作为称职的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蹲下来,平等地对待孩子,要给孩子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一是学习空间。根据孩子的爱好,自由地选择一些学习材料,补充学校教学知识的不足。二是自由活动空间。根据孩子的性格爱好,或单个或小组或群体地参加一些自由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尝试成功。三是社会实践空间,作为家长应更多地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去参与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去逛超市,和孩子一起去学习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不仅开拓了孩子的视野,也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因此,孩子就会乐学、好学、主动学。
学生有自己的世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动手动脑,给他们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和自己表达的机会,给他们自己认识世界的权利,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相信这样做以后,学生会给老师和家长呈现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第五篇: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目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爱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样学就怎样学。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开展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明白和学会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步骤地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学习的内容;怎么学,怎样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的方法;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二、教师要明确学生在自学中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
1、课题思考:课题写了什么,它和文章内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你能不能设计出更好的题目来?
2、课文内容方面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其它细节方面,比如要引导学生懂得预习什么——(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课文主要写哪些内容(3)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怎样预习——(1)自读课文、朗读背诵(2)利用工具书:查找字典、词典、阅读课外辅导书(3)同伴交流等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围绕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整合资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学问”,学生是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围绕语文学习目标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身边的一切文化环境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料。(1)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获得学习资料——网络查询、阅读课外读物、查找学习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等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新词——查找字典、词典,懂得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学习古诗——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等方法。(2)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学生收集的学习信息往往是繁杂多样的,甚至是五花八门的,可能会造成学生取舍不当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关键有用的学习资料,切不可让学生盲目而为之。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综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四、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离不开教师的具体的指导,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怎样自主学习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学习要求,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比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例如,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就要抓住“读”的根本,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朗读能力、略读能力等。再细一些,如课文朗读的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字音正确、音准到位(3)声情并茂,有感情地诵读。这些读书的具体要求必须让学生明确,而且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训练,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的自我要求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