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4: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针对小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知道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走,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让。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

小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我认为低年级应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儿点:(l.)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指皆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3)按图意要求会填数、填符号或计算。(4)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者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应试教育造成讲风过盛,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替学生“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利用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去严重忽视这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很少甚至根本不考它。但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低年级教学,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I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

在训练中,我重视教师的示范,注意教给学生方法。通常情况下,我把这种训练分为两步。第步,我边做边教方法,使学生清晰地获得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具体动作的准确

无误的视觉形象。第二步,在这个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操作实践,有的要手把手地去指正;强化和巩固学生掌握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技能和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到中高年级我还重视验算习惯的培养。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

(l)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儿童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在学习过程中,我教给学生认真思考,会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看到应用题的问题,要想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解答的思路是什么,怎样想问题最简单。这样,学生思考得准确、深刻。这种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思维品质的形成。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低年级教材里直观的东西较多,高年级教材中线段图较多。从低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如:教9加几与8加几,让学生说一说9加几与8加几有什么相同与不同;9加几与8加几的计算方法相同,都用凑十法;不同点是9加几想9加1等于10,把另一个加数拆成1和几;而8加几想8加2等于10,所以把另一个加数拆成2和几。再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区别,抓联系,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发现异同的好习惯。

让学生用心地记,指的是记数学中的常用数据(如3.14×1,3.14×2......,1/8=0.125,1/4=0.25,1/2 =0.5……),记数学中的公式、法则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课上的写很重要,如一年级学写等号不用直尺,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字、答题等。计算更为重要,强调规范书写格式的同时,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这样是不行的。

(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小学生多数乐于做题,而没有检查的好习惯,甚至不会检查。我在数学课上训练学生检查的方法是:一看是否抄错题或数;二看运用公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是否出错;三看答题书写是否完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一题多解则是体操中常用的动作了。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教给学生一题多解的方法。如在教归一应用题时,我教给学生24种解答方法,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并且我注意指导学生从中选出最优方法来解答。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我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辩”,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龙头中心学校

叶福芹2010、7、6

第二篇: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44×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44×25=11×(4×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比其它的解题方法呢?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第三篇: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方法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东华镇王峡口小学王建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个体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平时在数学教学中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法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数学知识。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教学要让学生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灵敏,参与学习效果良好。

方法二: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习惯自主学习。

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才能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动力,真正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知识。教师轻松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舒适度,有助于形成一种师生同学习、共同探究的优秀教学模式,达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方法三:指导学习方法,保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学生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索知识、理解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优化行为习惯。从学习上变的积极进取,乐于学习数学知识和表达对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收获的喜悦。

方法四:搭建便于操作的平台,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多采用鼓励、观察、标准评价、互动操作等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笔、动口、动心、领悟、理解记忆中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给予充足的保证,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方法五: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整体促进。

数学教师应注重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及方式的真正地转化,用爱心去耐心引导和感动学生,制定计划,分步骤实现学困生的转优现实目标,实现整体优秀的教学质量。

方法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稳步扎实的巩固学生全过程学习的效果。

数学教学也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索、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学会数学知识的能力。

事实证明,数学教学中采取激发兴趣、转变教学理念、指导学习方法、搭建操作平台、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语言美和合理的组织应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收获情况,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终身发展做好良好的基础,从而受益终身。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多年的数学教学,让我在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有了粗浅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些数学能力的做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的培养,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具体地说,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来训练:

1、应用旧知,指导观察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7只五角星,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的加法应用题。对此,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图内一共有几只五角星,可以分成几部分?

(2)这些五角星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据此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4个大五角星,3个小五角星,一共有几个五角星? B.图内大五角星比小五角星多几个? C.图内小五角星比大五角星少几个?

2、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

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

(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诀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

(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

(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

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1、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此,教师还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学生一入学,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白:应怎样听课、复习、写作业等问题,明确自己要做自己的事,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还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培养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

3、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复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即要用分数表示。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而是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得到提高与拓展。

三、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材料并不仅仅限于数学课本,学生自己写的作业、材料、数学史话和故事等都应成为他们阅读的内容。通过这种有序和广泛的阅读交流,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关系中了解和学习数学,学习他人思考问

题的方法,分享同伴的解题策略。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扩展了一个自然、亲切而有价值的空间,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形成了良好的数学观点。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第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第二,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第三,听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随时准备进行质疑或补充。

3、引导学生学会对话

在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经过自己的思考,以对话的形式,把交流引向深入。a.质疑型提问,如:“你讲的我不太明白,能不能说的更清楚些?”b.反驳型提问,如:“如果是这样,用你的方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c.补充型提问,如:“前面我想的跟你差不多,但是后面我是这样想的„„”

4、引导学生学会评价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理的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法,学会接受别人的优点,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捕捉闪光点,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交流的过程成为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

5、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

课堂交流大都时间是以语言进行交流的。对此,教师还可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写数学”——引导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观察发现、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探索研究的能力。

四、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比较能力是随着其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智力水平的发展而提高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结合具体教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提出不同的比较要求,并掌握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1)先比较事物的不同点,再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例如,比较应用题的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时,先比较得出用算术方法解时未知数不能参与列式,而用方程解时,未知数能参与列式这个主要区别;然后比较得出两者都是以四则运算的

意义和常见数量关系指导列式的共同点。

(2)先比较事物差异大的属性,再比较差异小的属性。例如,学习了各种小数后,先比较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再比较无限小数中的循环小数和不循环小数的区别,最后比较循环小数中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的区别。

(3)先比较直接感知的事物,再比较头脑中语言引起的事物的表象。例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先通过直观比较得出,再借助于直观建立起来的表象,比较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最后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4)同类知识归类比较,使知识融会贯通。例如,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引导学生与以前学习的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通过具体算例,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这三种知识其本质是一致的。从而归纳出这些知识内容的本质属性,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引导小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在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过渡的桥梁。

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通过摆摆学具,算一算“12-7=?”时,竟然找出了许多种不同的算法:

算法一:10-7+2=5(破十法)

算法二:12-2-5=5(少减了5,要再减5)算法三:12-10+3=5(多减了3,要加上3)算法四:12-1-1-1-1-1-1-1=5(数数的方法)算法五:因为7+5=12 所以12-7=5(算减法,想加法)

为了在动手操作学数学中,顺利地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具、操作材料,要适宜学生动手操作;

2、要精心设计操作活动的各个环节;

3、操作问题与探究要求的提出,必须根据小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因人而异,具体明确;

4、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引导小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克服因学具的形状、色彩等无关因素的影响,仔细观察操作的过程和操作的结果,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5、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要充分让学生口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参与评价、讨论操作思维的过程是否正确、合理,促进和推动学生积极的探究思维;

6、还要及早(从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训练养成操作顺利进行的各种习惯,注意培养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使动手操作学数学更有成效。

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小学时代正是学生处于好奇、好胜、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和猜测,而应积极给学生的想象力,适时适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设想、假设。越是超越常规的合理想象,越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先归纳出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然后我出示长方体的实物,并提出如果少掉一个底面,剩下五个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如果少掉前面的一个面,剩下的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如果少掉两个底面,这时的四个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的?少掉了两个底面时,实际只要求什么就可以得出公式?那一种物体只要求出四个面?学生经过讨论,很快能说出求五个面的面积公式,并知道少掉两个底面,实际上只要求长方体的侧面积,通风管即:只要求四个面。这样通过运用实物和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联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所以,我认识到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具有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教师能够打破传统定势,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才能更加灵活的去引导学生的发展,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心小学 张娇娇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往的数学教学中,课堂上教师一直占据着主体的地位,学生只要一味的接受教师的讲解就可以了。而如今的课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所以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字】小学生 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孩子们已经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包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不善于动脑,习惯性地等待着老师来传授知识,在学习上完全没有主动性,尤其是数学,孩子们都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枯燥烦琐的事,对于数学几乎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极缺乏自主性。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提供自主学习卡,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每节课课前,教师就给学生下发自主学习卡,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卡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一些复习内容还有与新课相关的简单知识,层层递进,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的走进新课知

识,题目的设计也必须具有开放性,要让学生有讨论的欲望,求知的欲望,不由自主的就参与到自主学习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并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把他们弄不懂的知识进行记录,然后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另外,自主学习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所以自主学习卡只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中介,在学生领悟自主学习的方法之后将取消自主学习卡,到时每位学生都将会有一种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愿学、乐学、想学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合理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中,首先借助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物体,让学生有一种感性的认识,也就是在学生的脑海里先建立这种模型,再让学生动手用线测周长,先一次性把长方形围起来看是多少厘米,接着再一边一边的测量,然后相加,在测量时学生很容易就发现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进而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实质上就等于它的两条邻边之和的二倍,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课堂当中也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播放录像、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教学手段,将学

生带进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亲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和用眼看数学”,要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乐意,让学生的观念从“要我学”变为“我爱学”,进而在数学学习中发挥主人翁精神。

三、培养学生主动地合作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改革以往的那种“接受式”、“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应在课堂中多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人。所以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合作这一方面是构成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1、科学合理地分组

首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地分析:分析他们的知识基础;分析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然后结合学生的各种能力将学生分为四人一小组。

2、科学合理地分工

在四人小组当中,任命组织能力强的同学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当中的每一次学习活动,引导本组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在针对有疑惑的问题展开讨论学习,但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组长要安排好各位同学的任务,推选出一位记录员,一位汇报员,一位督促员。并且还要协调好本组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这样,学习小组的成立才有意义,也才能发挥实效。

3、加强对学习小组的培养

在学习小组培养的过程当中我采取了以下的措施:①组织每个小组制订出有小组特色并适应于自己小组的学习制度;②对小组的每个岗位成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让每一位岗位成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比如:组长的职责是:学会怎样组织每次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怎样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教会他们怎样去鼓励本小组的同学,培养他们要有“领头羊”的能力等;汇报员的职责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将小组的成果展现出来,教会他们汇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监督员的职责是:监督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自主学习,并监督小组内的同学认真完成作业;记录员的职责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负责记录下来有疑惑的地方以及合作学习的结果;③每个星期评选出本周的优秀小组并授予“优秀小组”的荣誉标志,以示鼓励。

四、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地评价

在一堂课中,给予学生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要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又是鼓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之一。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当、合理、有针对性。另外在课堂中我们要瞄准机会对学生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尤其是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就会更加渴望获得老师或同学的表扬,而得到激励之后就会增加孩子们的成就感,就能增强学习的兴趣。总之,在实施激励性评

价时,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于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鼓励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多采用精神奖励(多指鼓励性评语),如:教师在课堂中应多说:“你真厉害”,“你这次真不错,加油,老师相信下次一定更棒!”,“哇!你的想法真妙”,“你真是一个乐于动脑的宝贝”,“你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聪明的宝贝,你的想法真独特”“不要紧,能再来一次吗?大家相信你一定行。”等鼓励性语言。总之,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鼓励性措施来激励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

五、用爱心感染孩子,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捷尔任斯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爱,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教育的开始,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蹲下身子,与孩子站得一样高,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也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在课余要与孩子交心,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用自己的爱去感染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原来老师是爱我的。“亲其师,信其道”,当孩子们喜欢你这位老师,他就愿意听你的话,愿意完成你布置的任务,慢慢的孩子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主动学习没有那么艰难。

总之,在如今的教学课堂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郑君文,张思华著《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韩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0,(27).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下载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新课标》强调,要把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面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方面 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

    谈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本周四我在学校组织一场口算比赛,第一轮标准时间为10分钟(50到口算题),提前完成的在得分的基础上加上赢得的时间差,超过10分钟的在得分基础上减去超出的......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家长在孩子的全面培养中,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偏向于孩子的计算逻辑培养。在计算教学......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让数学计算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新......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

    1兴趣的培养是学习的前提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从根基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而且能够有效的吸收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转变为自己的技能和知识的储备粮。1.1通过游......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心得体会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心得体会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