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学习永威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
关于学习永威教学模式的几点反思
永威中学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这些生源比较差的学校看到了希望,也为我们进行教改指明了方向。我坚决支持学校进行的学习永威教学模式的决策。现就近一段时间学习永威的收获进行反思。
一、学习永威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我的理解这恰恰是孔圣人给永威先学后教模式提供的最好的理论依据:只有先学,才能愤,也才需要启。启一定要有前提,那就是先学。而现在我们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老师一厢情愿的代替了学生的工作,剥夺了他们先学的权力,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所谓: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同时也使对学生的启发没有了知识基础。结果老师的好心恰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永威教学模式正好为这弊端开出了一剂良药。因为它做到了让学生干学生该干的事;让老师干老师该干的事。
二、向永威学什么?
我觉得学习永威最重要的是学习它教学思想的核心。我觉得永威教学模式的思想核心是:看教学效果,看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教的效果,换句话说,教师教的再好,再努力,学生没学会,也没用。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在学习永威时我觉得应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面狠下功夫。不管有什么办法,表扬激励也好,批评加压也好,只要学生能动起来就好。
三、学永威要注意的问题
衡水中学,杨思中学,杜朗口中学,威县育人中学等都曾是和正在是无数学校摹仿的偶像,但遗憾的是有多少学校最终成了“东施效颦”半途而废呢?杜朗口中学校长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学习杜朗口中学,不要光学表面的形式,更要关注背后的东西。你不必死抠模式,也不必弄得到处都是黑板。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你只要尊重你的学生,相信你的学生就行了。大胆放手,把我们的孩子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改变自己,影响别人。
学习永威中学模式还要注意做好前期工作,比如对学校情况的调研,对老师认识的调研,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步骤。不可盲目上马,盲目乐观,搞官僚作风。就像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样,改革中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是改革成功的保障。另外教学模式不是固定的,我们应该允许甚至鼓励教师有变化。让每个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上出有特色的课。我们的学生有个性,我们的教师有个性,我们的学校才有个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办出生机。
以上粗浅的看法,很不成熟,敬请批评指正。
中学文科组:
卫志展
2012年1月
第二篇:学习永威教学模式体会
学习永威教学模式体会
一、永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永威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方法,简称“八字教学法”,它变教书为教学生学,它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这种教学法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的老师都有一种感触:如今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是滔滔不绝,深入浅出,甚至是大汗淋漓,而学生却平静如水,大多数人还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水平,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实在让人费解、大为失望,而永威提倡“教为了不教”,老师引导着学生走向知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与获取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人生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永威的原则,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最为显著的特点.说实话,喊出这句话是多么的需要勇气与自信,而永威人敢为人先,在洋思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实效,令世人震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八个闪闪发光的大字,它像一盏明灯,给了我们方向,给了我们信心,给了我们勇气,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不断去追求人生目标,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的潜能是意想不到的,只要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掘出来,就不怕有教不好的学生了。永威真的很了不起!
三、一切为了学生
永威从学生实际出发,多鼓励,少批评,先表扬,肯定优点,再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举措,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在永威优质高效的管理和课堂教学方法中得到贯彻落实。永威为我们的的教育界创立了典范,我打心底敬重与佩服这些辛勤耕耘着的同行。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也激发了我将义无反顾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教育是艰辛的,可也是快乐的。”我愿与我的同行去创造教育事业光辉灿烂的明窗体底端天。
第三篇:学习永威教学的教学反思
学习永威教学的教学反思
河南省教学改革优秀成果—“永威经验”,我校组织教师学习,回想起来有如下几点体会,现一起于大家分享。
1、永威学校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已有的能力先学习,把学生能学会,能搞懂的东西交让学生先学,教师重点教学生学不懂的东西。这样一来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如何让学生先学且能学会一部分知识,这个问题要求我们教师备课不仅备好教法学法,更要备好学生,真正了解学生能力水平,有目的地恰到好处地设计好学生先学的题目。二是教师如何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适当引导把学生没学会的东西,并且是本节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学会。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备课时确实把握课标、教材的重点备好教法学法(真正提高备课质量)。
2、永威学校提出的教育理念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管理体制是“教书育人责任制”;优质之路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我们体会到这些提法都很实在、实际。我们先从优质之路来说,他们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是再简单不过的方法,我们以往也提出过类似的“堂堂过关,节节过关,章章过关”等方法,为什么我们没有出成绩,没有显出效果,而他们却把作为优质之路呢?我反复思考认识到他们之所以认准它是优质之路是因为他们真正把“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落到了实处,真正和学生“兑现”堂堂清,清不了课后补上。二是学校认准了它是一条优质之路,把它作为一种制度贯
彻落实了下来,一抓到底落到实处,才使得这一简单的方法,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3、永威学校打造高效课堂是这样提出的“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考试是什么样?考试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要求学生注重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要快,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课堂40分钟学生的效率有考试场上的效率。我们说只有提高了课堂效率,才会减轻教师学生负担,否则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只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增加师生负担。反之只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了。通过学习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打造高效的课堂,落实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4、永威学校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它们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应该能学会课本知识,人人都是100分,蔡校长一到永威时给学生出了一份全是书上题的卷,有学生考不及格,让学生回去复习,三天后重考,直到人人都是
100分,他出的卷第一份全是书上例题,第二份全是书上练习题,也就是说书上的题要求学生人人会。现在考试的难度系数一般都是8:1:1,学生如果把书上的题都学会了,那么就能得到80%的分,学生最低得到80分,也就没有差生了。
5、永威教师的教学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做到了“四明确”(①明确时间(用几分钟),②明确内容,③明确方法(学生自学时运用什么方法),④明确要求(学生自学时要思考的问题,准备教师检查)),上课学生一看目标(老师不需要解释)马上
自学,动作迅速,精力集中,就像考试一样高效。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是浪费时间。我们说课堂教学目标不是老师知道就行,而是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学生知道了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才能积极主动地向目标前进,否则只能是牵着学生往前行。
6、永威学校有浓厚的育人氛围,学校的处处都是温馨提示或激励人们上进的标语,或评比栏、考核表、宣传栏、表扬栏等。如学校教学楼前有“沐浴晨光想一想今天该干些什么”,放学路过的路旁有“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学校的路灯杆上有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标语,电线杆上有表扬师生的照片事迹宣传牌。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只有处处事事都育人,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有好的品质,才能真正体现学校教育的作用。
第四篇:学习永威中学的教学模式
学习永威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材料一
发布时间:2010-05-26
【收藏此页】【设为首页】【打印】【关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袁校长向大家推荐的一篇人民教育编辑赖培根撰写的“解放学习力——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文章。文章中赖编辑从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开始讲起,层层递进分析了蔡林森创造的河南“永威经验”。细细品读赖培根的文章,发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简单的8个字背后蕴含着很丰富的教育学原理,通过编辑的揭示可以使人们对它的理解不至于片面,不至于狭隘。
一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
这是一堂没有任何“花样”的课:多媒体只是简单地出示文字内容,教师的语言和教学行为减少到最低程度,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静悄悄地看书、做练习,即使是在“更正讨论”环节,也井然有序。刘晓书在45分钟里,她的讲解大约只有六七分钟,她把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自学、练习。课堂的起点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要求自学。学生的理解、练习产生错误时,首先不是老师解疑释惑,而是请别的学生更正、讨论。她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做练习,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至少独立做了21道题,其中有4道还经过全班讨论。
这就是蔡林森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在洋思中学开花结果、又在永威不断丰富创新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呈现的“另类”课堂风景!
什么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不是字面上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具体说来,它一节课的经典模式大概分为4个模块8个小环节:辅助环节(约1分钟,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即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指导)叫先学→(约15分钟,包括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约10分钟,学生相互更正或日兵教兵、师生讨论)→当堂训练(约20分钟,即完成作业)。刘晓书的课大体是这一经典模式的再现。
当然,因学段、学科、课型的不同,这一经典模式可作变通处理,比如小学,永威摸索出了“四个一”:看一看(即自学)、做一做(即检测)、议一议(即后教)、练一练(即当堂训练)。再如语文和英语,因为教学目标与理科相比更为多元,就变为“分散学分散教”,即学一点、教一点;再学一点、教一点,一节课一般要进行3轮“先学后教”,最后才“当堂训练”。毕业班尤其是高考前的复习课,采取的则是大循环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第一节课读书(即自学),第二节课考一考(即检测),第三节课更正、讨论(即后教)。但不管怎么变通,都没有超出这一模式的基本架构、理念。
课堂头1分钟里的“玄机”
蔡林森20多年心血的结晶,当然不会是看上去这么简单。它的门道,必须钻到每个环节的细节后面才能看清楚。
先钻进“辅助环节”吧。课堂头1分钟里的“玄机”。不要小看这1分钟。永威的课堂之所以能够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自主学习,就是因为在这做足了文章。
这里最重要的是出示好“学习目标”。“教师只有把目标写准了,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才有方向。”然而,许多老师并不懂如何准确制订目标,只是“糊里糊涂上课”。
怎样才能制订好“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
第一,不能偏离学科方向。“比如教说明文《蜘蛛》,有的老师把目标定为让学生‘知道蜘蛛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等’。这是常识课的目标,不是语文课的。语文课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习文章怎么抓住蜘蛛的特征以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然而许多老师恰恰弄反了。又如教议论文,应该让学生明白文章用什么论据如何论证中心论点,而不是把主要精力花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政治道理上。”
第二,不能降低要求。“中国有80%的老师都不知不觉把教学目标降低了,他们的教学根本没有达到目标。这就是我们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所在。”蔡林森说,“比如教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呢?是要理解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而且还要能正确运用。但是许多老师最多只达到了一半:理解。他们从上课讲到下课,就只是讲了例题。你讲得再好,只能说让孩子理解了知识。没有动手,就谈不上正确、熟练地运用。如果教学目标里规定要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那么你就要用70%的时间花在运用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规定要用20分钟做作业,而且,“先学”中六七分钟的检测,实际上也是做练习,也就是说,整堂课有二十六七分钟都是在让学生动手“做”,其目的,就是要在课堂上真正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是,大多数的老师,都是把应该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留到了课外。”这就是学生课外学习负担难以减轻的根本原因!
第三,不能拔高要求。比如教七年级文言文,让学生把课本释义弄懂了,课文大致读懂了,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读、领悟,就基本过关了。又如教诗歌,让学生读出感情就不错了。“可是,有的老师不得了,旁征博引,讲时代背景,讲微言大义,像教大学生一样去教初中生。这就是拔高,就是脱离实际。”蔡林森说,“很多人教学质量不好,就是目标偏高,一偏高,基本目标就达不到。老师讲得再好,但是孩子们接受不了,有什么用!”
第四,辩证看待目标多元化。学生看到的“学习目标”,只有“两维”: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即理解和运用。从实际课堂教学看,老师也似乎只是围着这“两维”转。这并不意味着永威人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他们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每堂课都要有的,由老师心中把握即可,没有必要出示。“教师情感到位了,学生情感就能到位。”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看来,理解、运用知识才是课堂学习的核心目标。“只有文化知识的目标达到了,德育才容易上去”,如果这个目标没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终究是空中楼阁。“学生有本事学好知识,当堂训练形成能力,不仅说明他达到了知识和能力目标,也标志着他的态度、精神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蔡林森看来,学生只有学习成功,才能在学校教育生活中获得基本的尊严。
相较于学习目标的制订,“自学指导”似乎是容易的,就是4个明确:明确看什么;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时间;明确自学要求,比如看例题,要能理解什么。这里头也大有门道,尤其是要处理好以下两点: 一是规定好自学的重点。自学时间相当短,一般只有五六分钟。如何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就成了关键。这个“刀刃”就是一节课教学目标的重点,即新知及运用新知可能犯错的地方。比如教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应该要求学生重点看例题中去分母的一步,并思考为什么去分母要用最小公倍数去乘、为什么不能漏乘一项、为什么分子是多项式时要添括号。“这3个问题自学好了,其他就迎刃而解了。” 二是规定好自学后检测的内容。这其实是给予学生自学方向,因为有什么样的检测,就有什么样的自学。“我们走过弯路。有的老师规定在自学之后,不是模仿例题做习题,而是提问,比如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其结果,就是把看书变成了背概念,学生就不动脑筋。名为自学,实为死学。”蔡林森说,“除了一些文科课堂,我们坚决反对提问,而是做习题。把习题做会了,说明你对概念就理解了。习题毕竟与例题不同,学生就要创新,就要举一反三,这就是知识的迁移。比如教‘力的三要素’,我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做实验,5分钟后登台表演,边演示边解说边回答问题。比如他拿着钳子敲别的物体,要说明哪个是受力器,哪个是施力器,为什么。这样这一知识对他来说就是活的了。”一句话,自学指导要重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课堂的头1分钟,就有如此多的道道——这还不是全部!不让每个大脑偷懒
让我们钻进剩下的44分钟。
“辅助环节”之后,立即进入课堂的前奏曲一一“先学”,即学生看书自学及检测。
自学,是整堂课的基础。“这一步没有搞好,后面的检测错误率就高,出现的问题就多,教学难度就加大。”虽然只有五六分钟,“但搞好了,效果要超过老师讲半个小时。”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如果这几分钟没有让学生好好“看书”,“那这堂课就完了”。
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退居二线”的工作:一,不能走出教室。“老师在场与不在场,整个氛围完全不一样。你走了,学生就以为教师对自己漠不关心。”二,不能板书,尤其不能板书即将要检测的题目。“你一抄题,孩子马上就不读书。”三,不能东张西望、打手机等,尤其不能辅导学生。四,要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个别同学,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督促他认真自学。
自学完毕,教师一个字不讲,立即转入“检测”:模仿例题做习题。有人会问:学生能看懂教材吗?老师不讲他们能理解得了吗? 这一担心是多余的。
实际上,每节课的内容,有80%是旧知,新知只占20%左右。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只有移项是新知,其他都是旧知。“有80%多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懂,不用教。只有不到20%的内容学生看了例题还有部分不懂、不理解。”这就需要通过“检测”,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偏差、错误。
“检测”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运用新知的能力,二是调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因此,其重点就不是展示学生学得多么好,而是要充分暴露问题。
“检测”中的运用还是初步的、简单的,其题目不能太难,主要是课本上的习题,量不能太多,一般为2-3道。不能叫学习好的学生,而要叫2-3名后进生板演——因为他们暴露的问题最多,最有典型性。其他学生在座位上独自练习。
“老师要巡视,收集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归类,特别要注意后进生有哪些问题,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倾向性的,哪些是个别的。千万不能辅导。”蔡林森说,“有的老师一看有的学生做错了,就着急,忍不住辅导,一辅导整个课堂气氛就变了,学生就不紧张了。”而这个教学模式的精义,就是要让学生高度紧张地学习,“让他们动脑,动得紧张得不得了”。
有些题目,可以只做其中的几步甚至一步。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就只要求移好项,其他步骤都省了,这就节约了时间,本来只能做1道,现在可以做2道了。”
这里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调整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按照蔡林森的设计,“检测”是“后教”直接而根本的依据。在他看来,无论老师如何精心备课、预设,都无法准确测知学情,只有通过“检测”,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才一目了然,才可能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直到这时,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但老师的大脑应该在高速运转:学生的哪些问题是接下来要重点讨论的,叫哪些学生上台更正才更具有代表性,还有哪些内容是要教师加以突出、引导的„„
于是进入一堂课的高潮:后教,即更正、讨论“先学”中暴露的问题。
名为“后教”,其实主角仍然是学生,教学形式主要是学生教学生,所谓“兵教兵”。“老师只是做节目主持人,说‘你来’、‘你来’。”
“老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鼓励学生上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答案。”蔡林森说,“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更正、纠错,同一个问题可以让几个乃至4个人以上更正,这个更正错了,让那个来。”这最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合作学习,是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在动脑,都在思想深处互相“对话”。
“不能边更正边讨论,否则容易重复,浪费时间。”更正完了才组织讨论。
讨论,是为了弄懂“为什么”,所以不能就题论题,而要找出规律。“首先是要有序。不要一道题一道题地讨论,而要一类一类地讨论。比如3个人做了同样的2道题,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讨论,而是先对比看3个人第一道题的第一步,对不对,为什么。如是第二步、第三步直到最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这样就有比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深刻。”蔡林森还特别指出,“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教要结合。”所谓“教”,主要是指学生讨论得出一个正确结论后,老师要板书,“老师不要下结论,而要让学生自己讨论出来”,只有当所有学生都不会时才简要指点几句,而且“不能就题讲题,要就板演的习题,把错误归类,由个别到一般,得出规律,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会运用”,或者抛出被学生忽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类问题都要吸纳后进生、成绩好的学生参与,但要先请前者发言”,否则,课堂就会变成尖子生的表演。
这样的讨论才是深入的、有效的,它刺激每个学生的神经,它扎实地纠正每个人理解上的偏见、错误。
“当堂训练”于是水到渠成。
“当堂训练”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这一笔不点,知识于学生就还是“死”的、是“夹生饭”,教学就是不合格的。
必须留足时间让学生紧张地练习。
“训练的题目不能偏、怪,要掌握好度”,永威的做法就是使用跟教材配套的《基础训练》中的内容,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还要注意题目的层次性,有必做题,有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做,绝对不许抄袭。最重要的是,“老师不要当场批改作业,一批改就影响其他同学,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安心做作业”。批改的任务放到课外,如有错误,要让学生当天就纠正。
这44分钟,每个学生都高度紧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接受和运用新的知识,不停地向知识的高峰攀登。
这44分钟,胜于一般课堂的100分钟。
其实,概括起整个经验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解放“学习力”,坚决不让每个大脑偷懒。因为它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有事做,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学习是因为需要,不认真自学就无法完成检测,不认真分析听评,就无法在当堂训练中取得好成绩。压力转变成动力,学习自然高效,当学生取得成功之时,这种成就感又转化为进一步前进的助推力。
细细审察这一模式的基本框架和操作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它无处不在坚守一个真谛:教育是唤醒每个学生自我改变、主动发展的意识,是解放每个学生内在的求知渴望、学习力量。它以极大的耐心和智慧培育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能力,它带给学生巨大的独立思考、探索知识、克服困难内在的思维快乐,它使每个孩子包括后进生获得自信和尊严。不评价蔡林森经验的好与坏,任何只有适合于不适合。但洋思、永威让学生走在学习的前面,着力培养自学能力,让教师退到幕后学生会的坚决不教,这是肯定符合学习规律的。由此也想到我们平时见到的一些课堂:有的嚼得细、喂得精,有的放得开、未提炼,教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在讲解,很多学生索然五味地被灌输,好的不要听,差的不会听或听不懂,如此何来效率。检测就不同了,每个学生都必须全力以赴,如果有不会肯定自己就想寻求帮助,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学习自然是高效的,也许这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
没有诗情,没有玫瑰般的梦想,只有朴素的道理。
但就是这些“常识”,我们往往背其道而行之。“我们的许多老师,不是在教孩子,而是在‘喂’孩子,不厌其烦地讲,或者满堂问,或者把本应该紧张的课堂变得松松垮垮。孩子轻轻松松地学,能够学到什么本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第五篇:学习永威中学的教学模式
如何学习永威中学成功的教学模式
地理组 刘文飞
12月29日,随校领导赴沁阳永威中学参观学习,收获不少,感慨颇多,学习归来,内心翻腾,难以平静,为永威中学的教学质量之高,提升变化速度之快而感动。结合我校实际对比一下,作为一名教师,确实深感汗颜,冷静思考,我想应该把永威中学的育人理念,教学模式,化为我们今天的实际行动。
一、我们学习永威,永威是什么?
学永威究竟学什么?一学他们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提炼丰厚的校园文化育人;生活也是一门课程。二学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堂堂清”为核心的“四清”运动;让学生每节课像考试一样紧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会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效率;“兵教兵”,学会合作学习。三学他们的管理思路:怎么好就怎么管;将“包”字和“评比占位”引进校园,活用市场经济的两个基本原则;合理制订并严格执行规则规矩制度,准军事化管理;吃苦就是享福的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
(一)解读永威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永威人教学致胜的法宝,是永威中学腾飞的翅膀,是永威经验和永威奇迹的精髓所在。那么,要学习永威经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领会永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现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流程介绍于后。
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永威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挤水分抓效益。一个学校最大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教学工作也要打假,即低效,假学,教学目标不能实现,就是假学,教学改革就是通过有效的施教,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不放纵,不放流。这里的误区是:1把先学看成是预习,2把后教看成是教师的讲解,3 当堂达标看成是测试。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这里的重点是;
1、在课堂上,不是在课外,2、是在教师的指导下,3、是围绕本课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堂堂清。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把握的重点:
1、在先学的基础上,2、在教师的引导下,3、就相关的问题(不会的问题。理解不深的问题,形不成规律的问题,)学生互相探究,这就是兵教兵。所谓“当堂训练”,是指老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完成本节课的作业。因此,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模式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注意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必要指导和补充,真正实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
具体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
(1)揭示教学目标
揭示教学目标,就是指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另外,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还要有方法辅导、德育渗透,心理疏 导等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方面的要求。
(2)自学前的指导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3)自学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永威中学把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给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另外,教师要在“先学”这一阶段,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后教”做准备。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4)后教
“后教”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他人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后教”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永威中学广泛推行的“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5)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同时设计的作业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滞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感悟:
我听了一节随堂课,老师只讲了不到十分钟,而且讲的慢条斯理。让人感觉不像是在上课,倒像是在谈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思考、合作交流,老师显得特别轻松。课堂上学生也显得很轻松的样子,感觉学生很喜欢自己去想问题,检测的效果也出奇的好。其实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就是在学生最兴奋的十分钟里,老师把握时机让学生掌握了本节的疑难点,讲的少而精,学生才能记得牢。是啊,在学生充分自学、合作探究交流仍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憋了半天的问题没有解决,老师讲的时候他们当然很是认真的听。我都完全沉浸在课堂的思考之中,别说那些正在求学的孩子们了。
看到这个老师的课堂,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往事花絮:一次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您课上讲得太多、太清楚了,我们只是不停地听,不住地记,能否给我们一点想和练的时间?”而另一位学生则说:“老师,您的心太好,布置作业还要提示一遍,甚至把答案告诉我们,这样做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当这个学生向我提问时,我就在反思自己。后来我就尽量在课堂上讲得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点。我告诉自己,自己做一个“懒教师”就对了。只有这样我才能教的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据我观察,往往上课话多的老师学生并不喜欢,学生不动脑子,容易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当然较差;而有的教师话较少,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一节课下来留给大家的记忆只有学生的表现,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也喜欢思维,长期下来学生的数学成绩也较好,这样学生、老师都轻松,学生真正做自己思维的主人,真正提高了思维能力。只要思维训练到位,其他各种类型的题目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要相信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能够解决。要记得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只是配合他们罢了。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只有能吃苦,才能学得好,我们要在课堂上让他们紧张的完成任务,这样学生才会有战斗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才会真正愉快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