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丰顺县第一中学吴丽梅
心理健康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辅导和教育手段等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心理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一、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现象。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青少年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我国的中学生约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习成绩高一切,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的中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 ”的表现。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2、学校的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
在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我们学校亦有类似情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各中学虽然早就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更不要说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了。
“马家爵事件”足以使我们对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深思。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来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思考。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使之心理处于健康状,是其正常地生活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基础工程。
3、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
状态,就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4、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做很多事都需要自信,自信就是登山的阶梯,过河的木舟;自信,就是理想的风帆,成功的基石,是勇于开拓进取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有所作为的人取得成功的法宝。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而能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彩的法宝就是自信心。如我所教的班上有位男同学小吴,他父亲好吃好赌,一直以来都很少理会过小吴,没钱就拿妻子发脾气,小吴的妈妈忍无可忍,忍心离开小吴另嫁他人了。从此,小吴觉得很没面子,总觉得同学会讥笑他,课间他独自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言,不敢和同学谈话,以前每天都是他妈妈叫他起床上学,现在经常迟到,成绩不断下降,昔日活泼、开朗的小吴变得很自卑,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首先召开班干部会议,要求他们多关心小吴,主动跟小吴玩,让小吴知道同学们并没有歧视他,课余时间我经常找小吴谈心,我对他说:“你妈妈其实很爱你的,她也是舍不得离开你的,你要体谅你妈妈,你妈妈为你付出了很多,你已经会照顾自己了,要坚强起来,努力学习,不要让你妈妈失望。老师是你的知心朋友,你有困难,老师和同学一定会帮助你的。”小吴听了点点头,眼睛红了。此后,班长还建议班干部一起买了一个小闹钟送给小吴,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小吴渐渐开朗起来了,学习也比以前认真,成绩有了进步。学校举行运动会,他参加100米跑,获得第二名,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摆脱自闭、自卑心理,激发
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恐惧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很容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引导学生的心理特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切切实实抓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二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中考、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从家庭到学校,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被认为是没有“正事 ”的表现。有的学校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当前,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我们学校亦有类似情况,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各中小学虽然早就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形同虚设,更不要说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了。
“马家爵事件”足以使我们对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深思。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来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个问题重新加以思考。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就目前状况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的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偏态与变态的不适应行为,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了家庭的幸福。
二、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注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三、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的需要。
青少年是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体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出现了心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的两方面需要;一是性需要,二是由于身体的全面发展与性需要的形成,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由于以上的因素,所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家庭、社会环境都给当今的青少年的心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注重与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是不容忽视的,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切切实实抓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第三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孔子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知道,他要求个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修养自己的身心,在自我身心健康的基础上促进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天下太平。在这句话中,不仅提出了个人要修身养性,还提出了培育个人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性。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的古代,中国的各位先贤就已经开始注重心理健康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个雏形。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凡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呢?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面对一群时刻都充满着叛逆精神的中学生,不仅感慨,青春是一个动人的旋律,还在感叹青少年们无尽的激情与无限的活力。中学生所处的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迅速发育和成长的时期,是充满求知的渴望,对世界、对自我进行探索的时期,但又是生命过程中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各种矛盾萌发和交织的时期,是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容易迷失和误入歧途的危险时期。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由于科技高度发达,知识日新月异,信息传播迅速,青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社会因素日益复杂,尤其是各种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冲击十分猛烈并且无孔不入。因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危害也比以往的时代更加复杂而严峻。如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色情、迷信、恐怖的音像制品等都可能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青年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占2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日益低龄化、智能化,多数青少年首次犯罪的年龄在13~14岁。因此,如何在青年期使他们避开危险的诱惑,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教育便肩负着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了。
对中学生来说,出现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心理问题的影响又是巨大且严重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1、认知过程的心理问题;
2、情感障碍;
3、意志和行为障碍;
4、人格缺陷;
5、社会适应性缺陷;
6、性心理问题。诸如此类的心理问题不仅给中学生的身体带来危害,还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局限于对中学生个人的,它对整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避免各种冲突事件,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需要。中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他们喜欢怀疑与争辩,不满足于老师的讲解和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喜欢探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他们不轻信老师、家长或者是书本上的权威意见,而是要独立、批判地对待一切。他们固执己见,而论据往往不足。正因为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叛逆心理,所以他们常常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他们大多时候为了吸引老师、家长、同学的注意而上课捣乱,顶撞父母,谩骂同学,更有甚的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还使用暴力手段。初二的学生本是一些十分叛逆的孩子。我在实习期间就看到过这么一个外表看似很顽皮,但是内心却是那么的渴望家人、老师的关心的学生。他原本拥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爸妈在外经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由于家里人给与的关注太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无心上学,经常惹是生非,甚至还集结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扰乱社会的秩序。老师无奈了,学校也束手无策,家长就更无能为力了。后来,所有的人都放弃了他,包括他的父母。他的家破碎了,父母离了婚,就是因为他叛逆。事后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知道,其实他只是想家人、朋友多关心他。试想一下,如果学校、家庭都注重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他回复到正常状态,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维护好学校、社会的正常治安与秩序,保证家庭的幸福了。
二、.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可以促进学生 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班里有一个女生,她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学习成绩较差。爱好体育活动,对课余活动充满热情。学习上却表现出拖拉,散漫,怕苦怕累。上课看似端端正正地坐着,瞪着眼睛听讲,很专心的样子,可是一叫她回答问题,却一无所知,好像刚从梦中惊醒过来,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做题时不愿意开动脑筋,得过且过,满足于一知半解,并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经过一番的真心交谈得知,她是因为基础知识差,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学习成绩不佳才形成了自卑心理。一段时间的辅导过后,她的自卑心理逐渐消失,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个性向健康方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她克服了自卑心理,使她的心理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个人从儿童进入青少年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随着身体的成长,青年的成人意识和独立性也发展起来了。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大人或者快要成为大人,不愿再受成人的监督、训斥,由此引发了亲子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矛盾,产生一系列人际关系的障碍。据对班里的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全班80%的同学对父母的很多情况不了解,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的关爱往往表现为不耐烦,发脾气,甚至有的同学说父母“讨厌,有50%的同学认为自己大了,不再依靠父母了,有了事情不愿意和父母说。随着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有的学生陷入了热恋,使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有的学生因失恋而精神痛苦;更有的学生因未处理好两性关系而产生了新的矛盾和难题。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对未来的憧憬。当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不同时,便会产生挫折和失落感。这不仅影响他们同现实的关系,还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和心理障碍。青少年的这些特定矛盾,最容易使他们进入心理不平衡状态而又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或寻求成人疏导得以解脱。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迫切。
四、注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社会变动时期的需要。人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环境变化必然会引起人的心理变化。青少年生活在21世纪,不但要努力学习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能,而且还要学习新的行为道德规范以适应人际交往的需要。社会变动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重大。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不断增高,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小明的父母离异,他随着母亲生活,但母亲常酗酒不归,家里经常只有小明一个人。他特害怕别人知道这些事,因此从不主动与人交往,脸上的表情孤独冷漠,心理自卑。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明是非常必要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最初就是家庭,所以家庭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注重与加强中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工作还应渗透到各教学中去,各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的特点相应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如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中去。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一起维护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
07英专5班
黄彩霞
第四篇:谈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考核作业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由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
造成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往往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一是与学习有关。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 1
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三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感的烦恼等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渲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生机盎然,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
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心理指导,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
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自身身心发展来说,还是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必须掌握好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理特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广东省肇庆学院
钟红嫔
2011年3月24日
第五篇:谈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座位号:124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考核作业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广东省连南县大麦山中学卢小梅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现代医学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由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工作。
造成中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往往有下面几方面原因:
一是与学习有关。学校课业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好才能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奖 1
赏,才能被评为好学生,考上好学校,长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则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打骂。由于老是担心成绩不好,不少学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书写作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睡眠质量不高,第二天到校时精神状态不佳,听课效率低,成绩无法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以至许多学生出现了厌学的问题。二是由人际关系引起。由于教师、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伤害。另外,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也令他们十分苦恼。
三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困感的烦恼等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只有感冒发烧才是得了病,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焦虑、厌学、胆小、说谎、不守纪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学校和老师们也总是把着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帮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来转移情绪、渲泄痛苦、发泄愤怒。其实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两方面组成,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要随时经常注意学生心理的微妙变化,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切不可等闲视之。
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园里生机盎然,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是实施心理教育的主体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心理指导,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都会被他们非常郑重地夸奖一番。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中学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自身身心发展来说,还是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的教师,我们必须掌握好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够引导学生的心理特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正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0一0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