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摘 要】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又能还学生一个轻松的童年,从而让学生学好语文,热爱语文,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电子白板;教学思路;幽默和谐;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人为”和“为人”的育人活动,追求效率,多快好省,更是它的目标之一。现谈谈我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
一、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去年8月底,电子白板走进迎江区各所学校,走进每一个课堂。从此,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离我们远去。电子白板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它以其鲜明的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如我在教学《大熊猫》时,利用电子白板“绘图”的功能,让孩子们把大熊猫在白板上画出来,孩子们的兴致特别高,纷纷举手,上台将自己了解的大熊猫画了出来(孩子年龄小,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更令学生感到有趣的是,它竟然可以随意擦除或者清除,简直太神了!画完后让学生指着自己画的大熊猫给大家介绍,这样,课
堂上学生边画边认边说,画画、学文、说话的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了一
起,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又巧妙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记得上学期孩子们刚升入一年级,为了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教给一些识字的方法,我利用电子白板的遮罩功能,通过遮挡、猜字的游戏方式来巩固识字。例如教学“妈”时,白板出示一个用可爱的笑脸图片遮住“妈”字的右半边,让孩子们猜。孩子们马上来了兴趣,而且猜得很对。教师顺势再问,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妈妈是女的,所以有‘女’这一半。”这样的游戏猜字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电子白板为语文课堂互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和方便,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的有效互动,建立和保证了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二、以学定教,精心备好每堂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前提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鲜明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学先于教师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必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即“有学才有教,不学则无教”。
备课时,我认真贯彻“以学定教”的新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每次讲授新
课之前必须对这节课需完成的知识目标要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在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展开小组之间的比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教师启发式教学”。
三、巧用幽默语言,构建和谐课堂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一节好课大多与教者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有密切的关系。笑,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催化剂。幽默是一种艺术,教师可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记住一个知识点,可以在课堂恰当时机做个妙趣横生的动作,使大家哗然一笑之后学到知识。一年级学生刚开始练习写话,总有一些学生在练习写一句话时会忘记写逗号或句号。怎么告诉学生一句话只有加上标点符号之后,才算是完整的一句话呢?课堂上,我一边比划一边笑着打了个比方:“句子中的逗号或句号这些标点符号,就像我们穿的鞋子。你想,有人只穿好衣服不穿鞋子就出门的吗?那不成傻子了。”我故意将“傻子”二字音调拖长,孩子们听了都呵呵地笑起来。虽然比喻不那么十分恰当,但其中的道理再也浅显不过了,孩子们不仅在欢乐的气氛中明白了这一点,而且,一定会记住,写完一句话要带上标点符号这只“鞋子”。
幽默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兴趣,启迪心智,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教师的情绪、情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要进入角色,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善于用教学幽默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争取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我班(一年级)的一名学生,目前,一些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几次课堂上曾发现他的脚从鞋子里冒出一半,而且又喜欢回头找同学讲话。那天课中,又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同学发现并打了报告:“老师,金赫俊把鞋子脱掉了”。我先是一愣,课堂秩序眼看就要被打乱。然而看着这个孩子稚嫩的脸盘,我没有生气,而是走到他旁边,一边摸正他的头,一边故意用俏皮的语调说:“金赫俊,你想把我们大家熏晕吗?”他看着我递过去的眼神立刻明白了,于是不好意思地套好了鞋子。孩子们又一次被逗乐了,而教学仍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继续。
确实,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如果能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用幽默的语言宽松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心领神会地摄取教学信息,那教学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四、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
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认为,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是课堂提问的主导方向。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经验是:①因人而异发。具体做法是,难度较大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困生回答。这样,每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都属于力所能及的范围,每一个问题都属于“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②全班讨论法。学生提出的有一定深度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可采用全班讨论法,让所有学生都置身于积极热烈、活跃、激进的课堂气氛之中,这样积极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比如《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道: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并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
另外,要以学定教,顺势而问。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不恰当的提问非但达不到其本身应该达到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课堂教学“混乱”或“无序”的状态,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
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疑一文时,学生读懂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着迷的故事后,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推敲课题,进行课堂提问。①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口袋”做题目?(再一次让学生回归课文,加强理解,有所思考。)②假如请你给课文定题目,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这一课堂提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文本出发,启于悱愤之际,问于疑惑之时,学生不仅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及执著的精神,还懂得命题的技巧。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
第二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若只停留在关注传授知识的效果上,显然是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理解课堂教学效率,必然涉及到两个因素: 一是课堂教学效果,二是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时间成反比,与课堂教学效果成正比。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课堂教学效率观。生物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最大的特点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课堂理论知识笼统概括,课外知识更甚丰富。在如何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上,在理解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实施渗透和综合的开放性教学。它包括多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开放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验的开放性,课外活动的开放性。前几个方面是为最后一个问题做基础的。通过生物实验,课内知识进一步深化,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动手及创新等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以及团结协作精神。适时的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如遗传病的调查)、生态调查、举办知识讲座(如环境保护、毒品的危害等)、写生物学小论文,建立生物园地,设计小实验等。总之,随处是课堂,随时是教学,时时处处学知识。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只要增强了效率观念,强化了效率意识,就能克服教和学不讲效率的做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二、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那问题就会象磁石一样吸引他,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的引起他的注意和思考,甚至会使他忘记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以百倍的勤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去研究它,以达到清楚的理解。而激发学生的重要前提的课堂教学内容与丰富的大自然的优化组合,因此,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如挂图、实物、实验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实物投影、幻灯片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教学内容也应有一定的梯度。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生物课本基本理论知识条理性强,并且仅课内知识是有限的,而全般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不等的。这就向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各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析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尤其是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相差程度及各自的冗余度的大小,以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经济合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因材施教,力求所有学生都达到最佳的受益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来控制和掌握。一般的说,只有当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算是比较高的。
三、促进教和学的相互适应,提高教和学的“转化率”。教师主导的教学效率意识是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只要教师教育得当,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各种认知本领,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创造出业绩。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远远好于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大讲特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讲、自练,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为完成知识的传授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动手操作,发展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去要要求学生。
第三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报告
《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报告》
崔木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质量受到制约
目前,我校存在着许多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突出问题,如:学生人数减少,教学班级的班额小;学生来源不一,组成复杂,既有农村常住人口,又有来去比较随意的农民工外来就读子弟和留守儿童,特别是大量的农村家庭陪读的学生,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2、课堂教学存在症结
2010年以来的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设置要求极高,教师中青年教师较多,他们专业知识较为厚实、工作积极性高、上进心强。但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症结,如教师仍有主宰课堂的表现;师生主客体错位;课堂上出现高学习负担,低学习效率;课堂还存在“灌注”的方式;个别课堂教学仍存在追求“花样形式”的空架子;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率变低等。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率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课题正是基于对课堂教学现状的考察与反思提出来的。我们意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充分探讨出:只有教师专业成长具有一定基础后,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谈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突破目前课堂现状的局限性,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优化课课堂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用最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科研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课题组进行了内容广泛的实验,针对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学科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了分析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教学评价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打造出学校有效教学特色。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找到了一些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并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途径,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一)、前期研究阶段(2015年2月——2015年3月)
1、成立课题组,确立课题实验中心;
2、组织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
3、大面积调查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
4、文献探讨,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具体研究阶段(2015年4月——2015年7月)
1、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A、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磨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B、组织专班对教师课堂进行质量监测,并及时改进教学策略;C、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阶段实验报告。
2、进一步开展研究实验。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三)、总结研究成果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
综合各阶段研究成果,收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和反思,形成总结结题报告。
两年的研究中,课题组采取的主要研究方式是:理论学习——调查分析——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假设策略——行动研究——证明策略。主要研究方法有:行为研究法、个案法、调查问卷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等等。
四.研究过程及结果
“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课题研究始于2015年2月,至今已有半年时间,其间,按课题研究计划,先后开展了组建课题组、具体研究、问题研讨反思、总结成果等几个阶段工作。研究期间课题组教师听课,上研讨课,撰写实验论文、教案、记录,召开研讨会。如今,研究工作已完成所有预定项目,收到预期效果。该课题研究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并为后期研究提出了研究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经常性的,比较大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中,我们着眼于新时代的特点进行思考、探索与尝试,努力寻找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的新办法,新思路,新策略。在这一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时行了实验与研究。
(一)、改革传统备课方式,试验“集体备课”策略。
毫无疑问,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的环节。多年来,学校传统的备课方法是每个教师对照教材、课标进行独自备课,教师备课是自我行为,个体行为。教师备课主要参考对像是教学参考书,无法互动。这种备课方式沿续多年,因此,学校各班之间教学水平因人而异,参差不齐,而且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在现在处处讲究合作的时代,课题组进行大胆实验,尝试实行集体备课,改变传统单人备课方式。主要方式是同学科教师在备课时,一起讨论,一起备课,制定同一教案,然后各教师再根据自己的班的实际情况,修改成自用的个性化教案。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同学科教师在一起,每周定时集休确定本周教学内容,研究本周教学内容如何教学;②每个教师主笔完成若干课时教学内容的教案设计;③教师集体对每位教师设计的教案进行研究、修改、审定,形成“导学案”。“导学案”采用表格式填写,填写项目包括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教学活动过程、板书设计、作业检测和课后反思等等;④教师在自己班上课前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⑤教师用带有个性化的集体教案上课;⑥课后,再集体进行反思性研究。
以上五步是各学科基本的集体备课方式,各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集体备课方式。例如,语文组每人选备一课,按照“三阶段两打磨”的模式,让教师体会到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才能把握重点难点,备课能做到有的放矢,第一次备课(“闭门造车”,强调教师个人研读文本,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第二次备课(“东张西望”,强调兼收并蓄,吸纳别人的研究智慧);组内说课、研讨(“敞开心扉”,敢于暴露问题,);第三次备课(分析成败,取长补短,完善设计),组内选拔(从诵读课文、研读教材、讲教学设计、模拟课堂展示四个模块进行展示汇报),最后,选出一个参加全校的展示交流。
集体备课给教师增加了工作程序,增加了工作量,为了保证这一实验工作能持久有效地进行,课题组对研究的时间和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安排。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三上午,分别是综合组(含体育、音乐、美术、品德、科学、英语六门学科)、语文组、数学组集体备课时间,集休备课由课题组成员牵头进行。
集体备课最重要的特点是在“集体”两个字上。集体备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独干的情况,而是多人共商,充分发挥的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在如今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教师们对新课程迷茫的情况下,进行集体备课,十分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方向,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研究实施两年以来,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这一策略对提高教学效率有明显作用。
一是帮助教师解决课改过程中产生的分歧,帮助教师理解新课改的基本思想。新课程的实施其实是新思想的实施。新课程新思想的在教师中推广会有各种种样的困感,也难免会遇到抵触。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在一起相到研讨,相互支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令大家的思想慢慢丰富起来,慢慢澄清课改中的一些问题,最终让大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得以转变,上升到新课改上来。
二是帮助教师吃透教材,理解课标,找准教学目标。新教材有个很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三维目标是很难把握的,是很不好定位的。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而集体备课很好地帮助解决了这一问题。老师们在集体备中相互发表意见,最后进行集体性的准确定位。
三是帮助教师找到最有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师个人的,落实到学生头上的教育方法是一个教师的智慧。实施集体备课策略后,每个教师所采用的方法不再是个人的,面是集体的,是多人智慧的结晶。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每个教师都能用到最好的教案,而且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都得以提升。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各位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终是仁上加仁,智上加智。在集体备课中,课题组还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试验活动。就是不同的教师用同一内容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上课,最终由大家从中选取一节最佳课进行推广。可以说,这节最佳课就是优中选优,选出来的,是最佳的,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句话,实施集体备课策略就是把教师的个人教学与集体研究相结合,实行集体研究性教学,这对提高教学效率无疑有很大的益处。
(二)、优化课堂结构,试验“精讲精练”教学策略。
教学效率最直观的理解可以是单位时间内有效完成任务的多少,是完成教学任务与时间的比。教学效率是个因变量,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教学内容与时间两个因素。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内容和时间都可以是变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在要时间和教学任务上下动脑筋,也就说要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时间。特别是控制教学时间,要努力减少无效和低效教学时间,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所课有效时间,就是能给学生带来有效果的教学时间。
基于这样的思想,课题组在研究中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精讲精练”策略,即在课堂上找准教学内容,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实现“少讲,少练,效果好”。在尝试“精讲精练”实验中,课题组成员加大对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跑的力度,大胆尝试。
一是控制教学时间。现在小学课堂教学时间是每节课40分钟,传统教学对课堂上时间分配是没能规定的,教师讲授多少时间,学生练习多少时间,全凭教师随意安排。实验中,课题组对课堂上的时间分配做出规定,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讲授时间都做出规定。如一年级语文,教师讲授时间控制在15分中以内,数学控制在20分钟以内。有了基本的时间控制,老师就则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二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要“精讲精练”,就要更加注重教案的设计。实验教师们说:“课堂上讲的是少了,可课堂下做的工作就多了”。老师们充分发挥集体备的优势,认真研究课堂上每一分种应该怎么利用,真是做到分秒必争。课题组组长陈艳研讨会上说:“一篇课文怎样讲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这两方面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织,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都要精心思考,反复斟酌,而后确定教学方案。这样的教学方案实施于课堂,便可化难为易,以简驭繁,提高教学效率。
三是突出重点、难点。要想提高教学效率,一堂课必须找准重难点,快速集中突破,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教师吕妙丽在论文中说:“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精讲多练。精讲,就要突出教材重点,准确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课堂上用尽量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教师的讲解要能激励学生开动脑筋,理解所讲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同时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不是为节省时间而敷衍了事,而是针对程度不同的对象,难易不同的教学内容,用恰如其分的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准确地突出重点,剖析难点,说明实质”。
四是精讲、精练相结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精练是密不可分的。课题组成员张育鸽在研究论文中写道:“精练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水平,选择或设计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精练要求练习的设计要突出五性:一是目的性,即练习的设计要为掌握重点、难点而服务;二是层次性,即练习要有梯度,由浅入深;三是典型性,即练习的设计要典型,具有普遍意义;四是多样性,即题型要多样,富于变化;五是针对性,即能针对教材的重点及学生实际。
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也是一项教学基本功。课题组的实验得到全校教师的认可,并带动全校教师接纳并发完美这一策略。
(三)、探索新理念下的教学规律,试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新课改后,教学模式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许多人认为新的教学理念应当摒弃教学模式,全面创新,但是我们认为,不论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做指导,教育教学都会有其内在的规律。新的教学理念对应的肯定有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学模式是教学成功的做法,对其他教师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在许多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无所适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实验教师为他们总结出明确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供参考,以便更快的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实验组特地研究分析新的教学理理念,总结出适应本校现状的高效课堂新教学模式,推广给广大教师,起到了很好的引路作用。
课题组为每个学科都确定了实验教师,鼓励他们在自己教学与研究的基础出总结出带规律性的教学模式。
吕妙丽老师是语文学科实验教师。根据语文新新课标的理念,在作文教学方面总结出“布置生活→布置作文”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儿童生活是儿童写作的源泉”,这下是新课标中的生活理念。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发现孩子无话可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吕老师调查后认为,主要是儿童没有生活。于是她就改变作文教学方式,每次在布置作文前几天,就给孩子们布置活动。活动包括游戏、劳动、考察等等。比如,在给学生布置半命题作文《我学会了__》的前几天,列举了洗衣服、择菜、杀鱼、叠被子、折纸、剪窗花、修自行车、购物、溜冰等二十多项生活内容,安排学生有选择地去学习;再比如,在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我的父母》前,安排孩子们去听下班回家的妈妈的脚步声;还有,在训练心理描写习作前,安排孩子们去观察采访高考刚结束的哥哥姐姐;等等。有了作文前的生活准备,孩子们写作水平日益看涨,而且再也看不到孩子们撅嘴了,有时学生还主动问下一次写什么作文呢。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十分乐意写作文。后来,吕老师就把这一做法规纳为相对教学模式,全校教师竞相效仿。
李慧莲老师是数学课实验教师,她总结的数学教学模式是:“观察生活→解决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李老师发现小学生到了二年级后,对数字、对数学逐渐不感兴趣了,每次做数学作业都要父母或老师再三督促。后来,学生每次在上新课之前,李老师让学生先看看教材中的生活插图,让孩子说说教材中的插图讲的是什么事,通过看图,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二年级上学期一篇叫“表内乘法”的内容,书中有一张生活插图,图上一群孩子在公园玩耍。有的孩子在玩火车,有的孩子在玩过山车,有孩子在玩高吊车。老师问:“这群孩子可能就是你们班上的呢。在公园,你想和同学们怎么玩呢?图上的孩子们在玩什么呢?你喜欢玩什么呢”说到玩,学生自然很高兴。学生说,人多了,肯定要分组玩,就像图片上的孩子们一样,为了公平,还要把每组的人分成一样多。老师接着说:“你知道这个公园里的火车、过山车、和高吊车够不够让你们班的同学同时玩呢?”学生说,这要看这个公园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接着,赶忙去数图上各种车的座位数和人数。老师抓住机会说:“别数了。明天数学老师就会教你们用最简单的方法知道这个公园够不够你们班同学同时玩。”学生听后,很期待地说:“真的呀?老师明天会教什么方法呢?”这样就打开了学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李老师从这件事上总结出数学教学的一种由生活以数学的教学模式。
甄铁元老师是一名品德教师,他总结的教学模式是“生活→品德”的教学模式。就是引导孩子先观察生活,再指导孩子感悟做人的道理。这种模式很受学生喜欢,也为老师们提供参考。
在总结教学模式时,老师们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来做的。比如上述三种模式都体现新的理念,即生活观。归纳出新的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四)、发挥现代教育手段作用,试验“优质课共享”策略
我们学校一直重视电化教学,我校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去年,我校又在每个教室安装了“班班通”,更新了电子备课室电脑。现代教育手段的普及,为优质课共享提供了物质条件。为此,课题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探索“优质课共享”的路子,把优质课共享作为一种策略,为搞高教学效率服务。课题组主要在共享上做文章,探索出多条路,多层面的共享形式。
一是实验教师上示范课,为利用“班班通”为全校教师做示范课,为教师研究提供素材。每一个月,都会有一名实验教师上一节优质课,使用班班通,让全体教师观看,然后,请教师发表研讨意见。
二是实验教师上优质课,直接供学生学习。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由一名实验教师执教一节课,供全年级学生直接观看学习,这样,全校学生都能享受到优秀教师上的课。
三是为学生,为老师播放外地优秀教师上的做质课。实验组安排教师专门从网上或外出学习的教师中下载搜集外地教师的优质课,通过班班通,播放给师生观看,这样就是教学形式成为开方式,使学生享受到全国最优秀的教学。四是通过电子备课室,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学校成立有校园网站。课题组的老师们把学校最优秀的课堂教学放在网上,供大家观摹研究。许多老师看后写下反思上传到网上,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教学思想,为提高教学效率起到良好的作用。
(五)、以生为本,试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
现在,“生本”思想是一种被多数人认可的一种教育理念,然而,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理念,还值得深入探究。我校曾把“自主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立课题进行过研究。在“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课题实验中,课题组的老师们再次进行实验研究,特别是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课堂学习做了更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以下问题: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心理基础;②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实现方式;③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④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及处理方式。
以上四个方面分别由课题组教师进行选择性研究。通过研究,老师们写下了许多体会,做了许多实验记录。课题组在老师们实验的基础上,解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归纳总结了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包括:
A儿童自主学习有其心理基础。儿童具有自我学习的心理基础,但一到六年级儿童自我约束和自我管里能力不同。在指导儿童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因人而异。
B在指导学生自主学的方法和策略上。教师要一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去“想”。教学时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束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
二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去“说”。学生思维的合理性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老师要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三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去“问”。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矛盾处进行质疑;对篇章中的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标点符号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四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去“做”。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让学生分小组复习,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写、去积累,还鼓励学生比一比,谁能将语文园地中要求背诵的知识全记住。这样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性。五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去“演”。这些方法目前以在教师中广泛运用。
C在探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休地位上,教师通过一系例案例进行研究,从而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准确定位。比如张育鸽老师,在语文教学实验中,同一节节课采用不现的方法上课,一种方式是教师主导式,一种是开放式,即学生主体式,实验后,写下了《主导式与开放式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给老师们很大的启发;品德教师闫红芝在品德教学实验时,同一内容的课,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在四个班用四种不同的方式组织活动,得出四种不同的效果,于是写下实验论文《走出“异构”迷雾》,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上课,最终寻找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课堂效果。
研究证明,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效果及分析
“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是一种广泛的教学活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多角度地进行试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了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策略,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体会,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理论,而且由此带动了全校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与思考。
当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是一个持久的探索工作。这项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认为至少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突破:
一是什么样的教育效果是最佳效果?这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二是新的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效率有什么样要求?课标中没有具休说明,但作为教师,应当对新课标进行解读,找到相关的要求。
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实现形式还有哪些?这是身为一线教师值得天天留心思考实验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第四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王海彬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出路。当前,我校正在轰轰烈烈的举行“课堂教学精品课大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几点想法。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从老师的心理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怀疑心理。有的老师只相信教师的讲课功能,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认为多讲总比少讲好。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更不相信学生有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典型的怀疑心理在某些老师头脑中的表现。请老师们想一想,你在高一高二讲的知识,不用说将来,到高三学生能记住多少?
2.害怕心理。有的老师认为采用目前的教学方法成绩还说得过去,害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后教学成绩会受影响。难道教学改革就一定等于成绩下降吗?你目前取得的教学成绩的效率又有多高?
3.急于求成的心理。有的老师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讨论,内容讲不完,不如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结果,老师、学生都花了很多力气,学生仍未很好的掌握。实际上还是一个理念问题,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讲完”还是“学会”?
4.不求上进的懈怠心理。有的老师缺乏高度的责任感,既无虚心学习、勤奋钻研和不断上进的强烈愿望,也无心研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种不求上进的懈怠心理,也是导致教师过分多讲的一个因素。
我校的《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说道:“观念上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认识上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的确如此,如果我们不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即使学校再做要求,老师们再听多少高水平的课,也很难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带来变化。因此,我们首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的课堂教学是否是最有效的?我是否还能
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益?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改进,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的关键是实现课堂角色重点的转变,要变讲堂为学堂。核心问题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变“教”为“诱导”、“引导”、“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提高课堂教学各个细节的有效性
1.课前精彩5分钟。上课开始5分钟可让学生轮流讲课,内容可多种多样。
2.课堂答疑5分钟。下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当堂完善。有时我们可能觉得离下课5分钟时,剩下一个题目还没讲完,不如干脆讲完。实际上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我们讲完了,学生学会了吗?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
3.当堂内容当堂解决。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就不要拖到课后。特别是让学生看书的内容。
4.给学生明确的课堂小结。课堂教学中无论讲多少内容,都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课堂小结,如这节课学习了几个知识点或几个题型等,不但让学生在课后的复习中有一个明确的 思路,而且帮助学生更好的形成知识网络。课堂小结要让学生先自己完成。
5.要敢于让学生讨论。要相信,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比我们的讲授要有效的多。
6.把思考的第一时机留给学生。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要先让学生思考。例如,实验操作前,先让学生预测实验可能的现象;例题讲解前,先让学生自己解答;课堂小结前,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等。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课堂上要训练学生规范审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命题者的角度去审题。
8.课堂上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和方法----要求学生从阅卷者的角度去答题。能让学生说的就让学生说一遍,能让学生写的就让学生写一遍。听明白了、能说出来、能写出来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
三、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三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所有的有效地学习都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在要积极倡导,大力实施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下,我们也要注意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性问题。
1.避免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建立基于自主思考的合作学习方式。
2.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有效有效讨论。
2.采用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3.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活动的设计。
我们经常说学生不会学习,学习方式落后。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较决定学生的学,教师教的方式决定学生学的方式。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都要落实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才会有苦学变为乐学、会学、好学,进而老师们才会解放自己,变苦教为会教、乐教。真正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第五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华宁县宁州镇甸尾小学
罗明芬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努力使每个学生形成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力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课前指导好预习,课始激发兴趣,课中渗透方法,规范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 指导预习激发兴趣 渗透方法 规范习惯
随着新一轮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诸如此类的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然而,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仍是殛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据此,我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努力使每个学生形成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力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只有课前指导好预习,课始激发兴趣,课中渗透方法,规范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一、指导学生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起步环节,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能够踏实的抓好这一环节,就可以达到四个目的:
1、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2、增强听课效果。
3、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4、有利于加强记忆。
新课程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而这种要求尤其表现在中、低年级课外的预习环节。学生通过相关的学习资料,从搜集到整理,阅读与思考,可以获得与文本相关的大量信息,为学习课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熟读课文,学习生词,理解词句意思。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教师只要进行纠正、引导、巩固等,就可以实现教学的目标。但很多中年级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课堂上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
1.预习时做记号: 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蓝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述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事先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比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波浪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圆圈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等。
2.带着问题预习:
心理学专家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好。但是,中低年级学生往往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开始时应该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预习。以后逐步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在教师预习提纲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预习。
3.鼓励质疑问难:
学生预习时,除了认字、读课文以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用符号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4、多和爸爸妈妈沟通
让学生把自己在预习中的体会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为你分析一下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你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二、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增强三到四倍。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现象。教师无乱是课前的设疑提问,还是课中的情景激趣,都应该充分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之主动,而不会因感知疲劳而降低学习热情。有效率的教学该从何处下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积累了一下几点:
1.课题入手,开端引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导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导入,开始设疑,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项探索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巧妙切入,唤醒情趣。把握课文特点,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巧妙切入,教师须紧密联系课文的特点,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做到富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机动的引导,唤醒情趣,以便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既能有所侧重,又能把握文章特色,以此有效率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3、游戏导入 集中注意力。学生抑制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纯粹的讲解容易产生疲劳,而游戏具有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位哲人说过:“让天真烂漫的孩子正襟危坐地学习是一种失去理智的行为,是迫使孩子提前厌学的笨办法。”游戏是训练孩子全身各个感知器官和头脑的唯一方法,孩子的肢体在游戏中得到释放,心里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头脑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
4、.运用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媒体,发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例如,上学期上的课文《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的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这部分内容比较深奥,学生难以理解。在深入品悟语言文字后,运用媒体将庐山云雾的特点清楚地展示给学生,并配以文字说明和图片讲解,使声音和图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活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学生就能轻松地理解云雾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此外,运用媒体,巧设朗读。例如,《庐山的云雾》第一段写人们观赏庐山的云雾及其感受,语言美、意境美。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读出文中对庐山的云雾的惊叹赞美之情。电教媒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语言,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渗透学习方法
小学生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我们的教学方法力求新颖有趣。教师在识字、朗读中渗透方法,让孩子掌握基本的阅读和和识字的方法,积累语言,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有效地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诱因,也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诱因。正所谓:教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该因文而异,采用各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巧妙精当的导语,幽默诙谐的课堂讲解,精巧的板书设计,促人深省的提问,新颖别致的直观图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
四、规范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中低年级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教师要通过狠抓课堂常规的管理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我在课堂上注重以下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主渠道。向课堂要质量是教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有效保证。由于中低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发生听课“走神”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教师如果不加注意,及时提醒,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认真、仔细听上,既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会使学生逐步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说的:“要想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我们还是从一年级就学会做简单的事情开始吧:身体坐正,振作起来,做好听课准备„„这样,我们就会非常容易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 对于我们班的学生我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之中,诱导探索、启发思维。总之:让学生听课学会抓重点(抓两头:头是教学目标,尾是点睛之笔。抓讲课中的提示:请看老师的板书,这是要反复记住的知识)这样让学生明白我荆轲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时用鼓励、表扬、眼神提示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引导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还鼓励学生能互相评价、对别人的发言给予补充,指出没听懂的地方,并大胆提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尽快地实现从学前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使他们能集中精力投入学习,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只有先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才能逐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态度,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等。在这几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学生可塑性很强和“先入为主”的特点,首先向学生示范正确执笔写字的姿势,然后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书写时“头正、身直、肩平、足稳”。再把书写姿势的基本要求和执笔方法写在黑板上,要求熟记,自我检查。每节写字课和学生作业时我先抽查学生的书写姿势,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摆好姿势再开始写,以强化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意识。在写字过程中,我经常表扬书写姿势好的学生,纠正差的,并提醒学生观察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我常常在班级中表扬“写字”优秀的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在做到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才可以参评参展,以促进班级群体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在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养成了较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质量也不断提高。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不懂敢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我常常教育学生赢在课堂上的发言,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坚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能帮助学生较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逐步养成勤于思索的好习惯。同时,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习惯。发言时做到不怕错,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大胆说出来。这样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任何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或学生有良好的天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习惯的培养是经过师生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良好的听课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总之,上好课是艺术,也是科学,不容易。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让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社会乐意”的乐园,作为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你我都拥有这一片充满梦想的语文课堂,我们应该为之去创造,去耕耘。
参考文献:《教育艺术》《玉溪教育》《云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