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上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14上学期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14.2)
王雄飞
本学期,我执教高一355班的语文。现在,就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继续重视起始年级的衔接教育。学生从初中跨入高中,在知识和方法上都和高中教学有较大的差距,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教学,我将让学生复习初中背诵的古代诗文,然后加强本学期古典诗词的背诵,让学生不但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
二、单元教学注重能力训练。在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训练如何结合的问题上,我认为高中教学应该以能力训练为主,以人文素质的培养为辅。依据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慢慢由以前的重人文轻训练的思路过渡到二者并重,并略倾向于能力训练的思路上来。这样的教学也许少了些热闹,去了些华丽,缺了些表演,但多了些思辨,添了些朴实,有了些训练。今后,还应该在这方面继续探索。
三、作文教学尝试思维训练。本学期,我将借鉴上海程红兵老师的“作文与思维训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了训练,本学期我将着重训练学生以下三个方面:感悟生活、作文与想象、作文与联想。除了课堂作文,每周写周记一篇,让学生畅所欲言。
四、要注重文言文教学的翻译。以前,我的文言教学没有章法,教学的随意性较强,经过总结后,形成了这样的的结论:文言教学必须在翻译上下功夫,否则学生的基础不会很扎实。因此,我的教学思路是:每文必译。或预习时翻译,或课堂上翻译,或课后翻译,总之是一定要把翻译落实。学生能够翻译文言,那其它的知识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五、注重基础。把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的病句、成语、汉字试题让学生见识了一下。这是着眼长远的做法,今后还应该加强。比如课前三分钟做一个成语题,或者字形题,或者字音题,或者病句题,日积月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将会得到巩固。
六、加强新课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五三课堂教学模式,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在第一单元的小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独自提出对人物的分析;在文言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翻译能力的培养。
2014-2-16
第二篇:高一(上)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学院附中:岑通润
秋高气爽,金桂飘香。不觉中,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为能将高一的课上好,给高二做准备,特作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组教研组工作计划为参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理念。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的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目标与要求
根据新《课标》对高一语文教学的要求,本学期的目标如下:
(一)积累·整合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三)思考·领悟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四)应用·拓展
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五)发现·创新
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四、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能力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高一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扎扎实实备课,严密组织课堂,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科学的支配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3.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的培养,反思教训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知识的积累、文化的沉淀、文学的评鉴等教训要点的夯实。
4.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体验”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
2017年8月29日
第三篇:高一语文组上学期工作计划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上学期,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材容量大,包括必修
(一)和必修
(二)教材中的八个专题教学,教学除了抓文本研习阅读教学外,还要结合活动体验、问题探讨、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等几方面落实培养学生各项语文基本能力。如何利用好每节课时的有限时间,更有效安排好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备课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备课组老师经过讨论,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语文积累,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目标要求
1、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完成初中学习向高中学习的顺利转换。
2、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3、提高个人素养,不断探究教材的新教法
4、互帮互助,增强团队精神。
三、教学设想与教材分析处理:
现用的语文教材,是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着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因此对教材处理是:
(1)“阅读鉴赏”单元与“表达交流”单元教学、及作文教学相辅相成。
“阅读鉴赏”的每一个单元大约为两周完成,每教授完一个单元以后,按教材编排顺序讲解“表达交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教学主要依据 “表达交流”知识点地排序来进行。本期大作文要求写八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鼓励学生写周记。
依据“阅读交流”每个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尽量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和自然。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课前3 分钟演讲,并在本期举行背书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加强学生演讲与朗读的能力,让学生听说读写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阅读鉴赏”单元教学与“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单元教学交叉进行。
为了避免教学的单一性,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每上完一个阅读单元后就进行“梳理探究”或“名著导读”单元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教材而不断地扩充知识和提高能力。
(3)“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部分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辐射开来,扩充教学内容及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梳理探究”部分,就会依据教材,教师与学生一起搜集编写知识资料,依据教材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和探究,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文字材料,统一印刷,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与背诵。
如名著导读中的《论语》《大卫科波菲尔》这些文学名著,主要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统一让学生观看影视资料,并写出影评,基本上不占用课堂时间。
(4)、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 “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5)以单元小测验形式检验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
新课改并不是就不考学生了,依然要用检测题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解,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水平与能力的高低。所以,一个单元结束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测验,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6)、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高老头》《威尼期商人》《水浒传》《谈美》等中外名著及美学论著。
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㈠备课工作要“细”
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衔接,时间大体如何分配等等,需要我们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只有优化课堂的结构,才能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根本保障。
因此,在本学期的备课中要求“细”。要求教师做到“五有”: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差异”,手中有“方法”。
严格做到学校要求的“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难点、统一作业、统一周练),做到“说课、听课、评课”交替进行,进一步明确责任,每周需提前确定主讲人和主讲专题。
所以,在本学期及至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要求主讲人交流的核心是提供整体教学思路和相关教学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好课堂重点、难点的教学。真正实现从“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集体备课时,把重难点的解决作为重点来准备,学生说到了怎么处理,说不到如何点拨„„从而做到运筹帷幄,成竹在胸,让预设和生成同时在课堂中闪光。之后由备课组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全体参与,群策群力,智慧共享,共同提高。㈡课堂教学求“新”
积极的在课堂活动上下功夫,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调动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1、提出明确细化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⒉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达到让不同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3、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从课前预习开始,到课内探究和课后帮教,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反思、调节、补救,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小组的组建,要关注学习差异,也关注个性特质,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⒋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的要给学生质疑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⒌要让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要调动每一个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上不能出现盲区。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方法很多,如目标激励法、鼓励鞭策法、形体语言暗示法、分层提问法、学分激励法等等。各种方法往往交相使用,才能产生预想的效果,教师也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幸福课堂所在,也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工作着幸福着”的感觉。
例如每一堂课可以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即: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㈢作业管理求“精”
我们要有“以生为本、体验成功、健康成长”的作业观。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复习旧知的一个组织教学环节,是正确向老师反馈学情的一个载体,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必须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改、有练必评”,我们讲评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故布置作业时,关键注意以下几点,⒈作业布置要适量,难易要适中。我们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否则,一不利于学生对学习本学科兴趣的培养;二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完不成作业,老师又催着让交,自然一些学习吃力或习惯养成不好的学生就会抄袭作业,那么也就失去了布置作业的目的,还滋长了学生的坏毛病,弊大于利。⒉尝试多种改法。
以前我们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这对于学生明确答案无疑是最好的,但却耗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研、学习理论,从而影响了教师的自我提高。而且,由于长期用一种批改方法,学生缺乏新鲜感,往往是教师精心批改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束之高阁”,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鉴于此,我们可尝试这么几种批改方法:
⑴全批不全改。我们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全批,同时提供改错信息,或提出疑问,或简单提示,或符号示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他们严格按要求改正。
⑵重点批改。对于一些简单的、出错率较低的练习,我们可只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业,其余部分由学生自己批改。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也给学生一次批改实践的机会。
⑶面批面改。对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较多的练习,尽量采取面批。当面指出错误,为学生设疑、释疑,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⑷自批自改。如词语的听写、课文的默写或一些出错率较高经纠错后再进行的强化练习等。⒊布置作业要分层。
让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吃力的学生能独力完成作业,考评时能看到希望,不至于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我们要为学生精选适合不同学生层次发展的个性化作业。作业设计要低起点、多层次,可以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等多种形式,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后进生控制作业量,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优等生减少基础作业量,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课内作业主要解决课标要求,课外作业满足差异自主发展需求。避免机械重复训练,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做到辛苦教师一人,解放学生一片。
在每一天的布置作业前,要做三件事:“理一理”今天学生学得怎么样,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应该形成的能力,不同的学生达到了什么程度;“想一想”今天作业应该如何布置,基础题、提高题、发展题分别是什么;“问一问”今天作业你选择什么或引导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这样操作,有效地避免了作业分层的盲目性,让书面作业尽可能多样化、新颖化、科学化、层次化、高效化,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做作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让分层作业真正起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作用,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⒋严格督促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先复习再完成作业,不抄袭,书写要工整、完整、准确、注意格式,对学生作业不认真,马虎应付等不良现象及时指出并责令更正或重做,以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⒌增加情感投入,突现作业评语,促进学生发展。
评语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好的评语,不仅指导学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⑴用大张旗鼓的赞扬为语文基础薄弱学生的喝彩。
语文作业对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学生在课堂上也许已认真吸取,但课后作业却未必都能做出来。针对语文基础较差学生的畏难情绪,我们的作业评语是“你虽错了一道作业,但你的字写得非常清楚端正”,“为了你的进步,我愿为你加油”,“你的表现,让我惊喜”等,这些评语对学生有一定的感召力,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程的兴趣,坚定学生学习新课程的信心。⑵用巧妙婉转的批评为中途懈怠的学生加油。
有的学生上课不记笔记,作业正确率是百分之零,我们的作业评语是“你五条题目全军覆没,课后能救死扶伤吗?下次上课请准备好枪和子弹”。学生看了作业评语哑然失笑,他不但自觉订正了作业,而且下一堂课恭敬了许多。当发现学生抄袭作业时,老师的评语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同学,不算是好汉”。这些评语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如果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面批,老师难免会大发雷霆,学生也会不服顶撞,结果可想而知。⑶用语重心长的激励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有些学生在班上畏首畏尾,从不敢抛头露面。语文老师的作业评语是:“无论你造句还是作文,你的文彩总与众不同。保持个性,活出自我,好吗?”有的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但常因自己的能力而自卑,作业评语是,“你上课聚精会神,作业一丝不苟,你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旦旦而为之,定会成骐骥”。这样的作业评语对学生的影响不是转瞬即逝的,而是终身难忘的。
作业评语要如鲜花和小草点缀着学生们那繁忙而单调的学习生活,似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们那干涸而焦裂的心田。让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㈣辅导求“实”
课后辅导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沟通师生情感、实行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学生,从情感教育着手,课堂教学多关注,作业辅导重基础,方法讲解多耐心,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推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课后辅导要有的放矢,事先要确定辅导的对象和内容。
课后辅导的内容主要是①解答疑难;②堵漏补差;③扩展提高;④端正态度、指导方法等。课后辅导的对象应该既有学习困难者、存在学习障碍者,又包括学有余力者和因故缺课者。
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技能基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对课内教学的适应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辅导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制订辅导方案。因此,课后辅导大多采用个别辅导或者小组辅导形式。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一般说来,“补差”和“提高”是课后辅导的工作重点。
要做好补差工作,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准确找出差的原因:是知识、技能基础薄弱,还是方法、能力缺陷?是智力因素引起,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或者在家庭、社会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原因寻找有效措施。学习落后常常跟非智力因素有关。补“差”先要补“心”,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对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㈤测试求“效”
将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等作为评价测试是否有效的依据,不断提高测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测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的消极面,让他们思维变通,流畅、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这样才能去理解语文知识的精妙,并着力去吸收它,才能从自己学过的语文知识中生发出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满怀信心地去创造成功的未来。
如在讲授新课前进行测试,一则是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起到“温故”的作用;二则可以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学生不知的未讲,他们已知的多讲了,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种课前测试方法多种、变化多样。可采取口试的办法,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可采取板演的办法,老师在黑板上出题,学生板演回答;可采取卡片式的办法,老师准备几个卡片,各卡片上提出不同的问题,分发给学生,学生笔答后,上讲台或在座位上宣读答题和答案;还可采用油印的方式让学生统一答题,老师对一个或两个问题刻印好,分发给全班学生,学生笔答后组织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统一正确答案。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为新课的讲授设置悬念。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带着渴望的心情,充满信心地去学习新课。㈥自身素质求“高”
要打造高效课堂,我们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结构还应不断地发展提高。“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一个老师有没有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自已的威信,能不能得到学生的敬爱,决定了老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一个好老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成绩高的老师,好比一个作家好不好不能只看他作品的销售量一样。有句话说的好,“打铁还得自身硬”。一个老师在学识和修养等方面不能居高临下地面向学生,就很难真正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而很多学生之所以爱上某个老师的课,不仅是因为这个老师亲切可爱,更重要的是对老师充满了敬佩之感。
我们要善于改变在工作方式,特别是不要做“搬运工式”的教师——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所要教的知识、内容从教科书上、教参上搬到导学稿上,然后把导学稿搬到课堂上,再把导学稿的内容告诉学生,一个教学流程就算完成了。我们要在教育行动中成长,要做到“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 ㈦师生关系求“和”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大多喜欢上自已喜欢的老师的课。其实,能让学生喜欢的原因有很多,老师的幽默,亲切,气质,学识,仁爱,民主,授课风格等等,总之,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懂得学生心理的老师,也一定是善于和学生沟通的老师,所以,如何提高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是们老师所要做的重要事情之一。㈧组织教学有“度”
加强组织教学首先要给课堂定规定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活而不乱。高中时期的学生天生好动,表现欲都很强,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表面看上去课堂很活跃,其实大多是人云亦云,这是一种浮躁表现。要是给他们较真,又有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或表达的不够完善。我们教师不能准确地了解到学生掌握的信息,一厢情愿地讲下去,效果自然会不好。因此,教师必须告知学生,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怎样表达,怎样举手,什么时候可以讨论,什么时候必须独立思考,等等。总之,能有效调控课堂、收放自如是组织教学的前提。否则,教师的教学不仅很费气,效果也不会好。㈨学科合作求“诚”
科任老师之间的和谐相处,首先是给了学生榜样的力量,另外,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老师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商量对策。相信集体的力量是很大的,两人智慧胜一人,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合作型的人际关系,所以,老师之间的精诚合作很必要。
打造高效课堂绝不是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一定要务实,下真功夫。为完成目标,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所有成员将团结协作,发扬三中人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集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群策群力,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
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再多的探讨最终还是在于落实。相信高效课堂会在我们共同的辛勤浇灌下,催生最美丽的花朵!
六、附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四篇:上学期高一语文教学总结
本期,我担任高一167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和正确地理解、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了完成以上任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各种教学理论,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学习,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前提条件。一个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受教育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成才的对象。对录播班的同学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个对语文不感兴趣的老师会教好语文,一个对语文毫无兴趣的学生能学好语文,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是求得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紧扣教材内容,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法吸引学生,生动、新颖、恰切的教法,让学生始终在新异刺激下投入学习。其次是贯彻成功教育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甚至一开始可以普遍降低要求,让优秀生走向渊博,让大多数学生坚定学好的信心,让从没受过老师表扬的学生也体验到老师肯定性评价的愉快。
三、授之以“渔”,求得学生主动地发展
“最好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进入高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要放眼社会,放眼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平时让学生坚持“多读、多听、多想、多写、多说”的“五多”做法,并严格要求,这样能使学生迅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形成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王国取得理想的成绩。
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的实现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要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授课教师要讲出个性,讲出风格,讲出精彩,讲出意蕴,为学生展示一个既得天独厚又异彩纷呈的世界,给学生以思考和启迪,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展。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课文只是语文学习的例子。这就要求每一个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教材特点,整体把握教材,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示例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在教材使用上,我紧扣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努力把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取舍,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把科学性和思想性密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无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谭嗣同等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张衡、蔡伦、沈括,他们之所以历代被人们称颂,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天山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内蒙的辽阔,都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拿来主义》教会了学生如何对待传统;《师说》可以让学生摒弃盲目自大,养成求实好学的习惯。
在贯彻这一原则时,我努力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结合课文并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思想价值的魅力。
3、课内要求与扩大课外知识范围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五、开掘写作源泉,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正确、丰富、深刻的思想。课文只是范例,是导游图,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语言的运用上。学生写好作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能力和写作技巧是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有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品德。
1、养成思考习惯,为写作提供持久动力
2、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提高写作效率
目前,作文教学还没有一套完整成体系的教材,作文教学也就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了课堂作文与练笔作文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作文抓规范抓时效,练笔作文抓基础抓思想,收到了较好效果。
课堂作文规范性要求必不可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必要的写作知识讲授和严格的时间要求,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可遵循的规律。课堂作文紧扣人生思考、社会现实、课文内容、单元写作训练几个主要方面,力求让学生写出思想,写出生活。练笔作文重在抓基础,重在让学生通过作文去认识生活,去理解人生。形式不拘一格,这样一来练笔作文成了学生驰骋思想的原野,成了师生畅谈交流的渠道与平台。规范化的要求,写作源泉的开掘,写作形式的灵活多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中学教师难当,中学语文教师更难当,而我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体会到了中学语文教师的乐趣,学生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原来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探索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去工作,积极去探索,一定会迎来高中语文教学灿烂的明天。
第五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高一数学
高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确保本学期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合理有序的安排课程,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现就高一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具体计划制定如下:
一 指导思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兴衰维系国家之兴衰,孩子的进步与徘徊事观家庭的喜怒和哀乐!数学这一科有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学科特点,在高考中的决定性作用亦举重非轻!是高考的晴雨表。夸张一点说数学是强校之本,升学之源。鉴于此,我们当举全组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既分工又合作,立足高考,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原来良好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二 工作目标:
1.全组成员精诚团结,力争使我们高一数学组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集体。
2.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的加强交流,互相之间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教学相长。在日常工作当中,既保持优化个人特色,又实现资源共享,班级的相关工作做到基本统一。
三 本期工作措施:
1.准确了解,客观分析学生数学知识水平,高一年级共8个班,一部分学生知识水平、学生习能力相对较高,一部分学生成绩较好,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教师应通过平时教学尽快了解、分析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2.合理安排本期教学进度,扎实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授课时间约20周,约100课时,要学习必修1和必修2,具体计划见教学进度表。要求全体高一数学教师按以上进度统一推进课程,教师可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做些“微调”,教师之间相差1-2课时是正常的,但不能超过以上计划所定时间。
3.凝聚备课组集体智慧,形成个性化数学设计,为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将集体备课时间定为每周一下午第一,二节课,由备课组长主持,备课组所有成员简述各自在上周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多说自己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备课组各成员根据所讲内容交流解决措施。进而统一教学进度。
4.致力教学研究,提高备课组整体水平(1)研究如何备课,怎样上课,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及内容,主张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针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形式不要求统一,但要努力提高教学有效性,花大力气在精选例题、习题上,花精力在对学生的分层辅导,留作业上。(2)研究怎样听课、怎样评课、怎样上课,如何提高教学能力。首先,听课不仅要听知识,还要听方法,听态度。老师听课普遍存在的是注重记录例题,练习和解法,但实际上听课时还应注重分析授课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精神和教学方法。其次,听课后的反思和评价是重要的一环,听课后做一个整体的回顾,这样的教学内容以这样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进行,有什么优势与不足,在听课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成为个人教学水平提升的助力
5.落实培辅工作,为高三铺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对难于上青天的数学我们应当从今天抓起。各任课教师根据课节安排做好各自的培优补差工作,教研组负责一周留一套作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