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建设总结
织金一中2012年上半年校园文化建设
工 作 总 结
校园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同时又是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的地方,把握好这一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抵御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织金一中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以来,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正确,学校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为此现将2012年上半年我校建设总结如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使学校在高层次、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加强领导统筹落实
为了确保我校文化建设顺利推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余志军为组长,副校长杨成、潘应召、卢春凤副校长,中层干部、法制副校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二、建设内容丰富多彩
1、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体教职工进行。在教师中,以师德师风教育为重点,在干部职工中,以爱岗敬业教育为重点。具体措施是:召开领导班子会,要求班子成员对自己公正廉洁,勤政务实,公开办事制度,社会承诺服务制度,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办学秩序;召开党员大会,会上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去,大力配合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工作,把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学习活动中,做师德师风的楷模;召开教职工会。要求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乱收费、乱订教辅及学生用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设立师德师风投诉箱。向学生、学生家长公开学校投诉电话,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学校对收到投诉及时进行了自查自纠;开展师德师风家长问卷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学校及时给予了处理、整改。通过教育,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德育教育建设
坚持把公民道德教育与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结合,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素质为目标,多方位,多层次的强化教育。为了提高道德素质教
育真正的落到实处,具体做法是:①将知、情、意、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行为规范教育周,要求班主任有计划的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守则》、《规范》等有关内容。新生入学,政教处还组织召开“行为规范教育”专题讲座报告会,对新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比较系统的教育培训,严肃校纪校规,使之能尽快地熟悉并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生活。在组织学习,识记有关规范条款之后,政治处还组织考核检查,以强化认知。拟定了《织金一中学生仪容仪表及文明礼仪规范》,增强了检查评比的可操作性,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我们还将有关法纪条例装订成册发给每位学生。为了把文明规范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一言一行中,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形成共识,加强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督促,做到有检查,有公示,有反馈,收到良好的效果。②与创建先进班级相结合,学校在评选各级先进班级时,把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作为重要条件之一来考评。
三、充分利用已有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载体之一。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切实的开展,学校在不断加强人员和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充分挖掘已有的文化教育设施来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1、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功能作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广播、橱窗、黑板报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发挥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工具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在开展广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师生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目前学校广播室已走上了规范播音的轨道,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另外,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橱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由于学校的长期营造和建设,上述宣传媒体有力配合了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深为师生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2、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充分利用各种主题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如“中小学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安全教育周”、“心理健康教育周”等;坚持每周一升旗制度,并利
用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课堂、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艺术节”、等活动,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检阅;举办知识竞赛,朗诵、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全面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指导学生办好记者团、文学社、校广播室。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使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在娱乐和轻松中。可以说,各种主题文化活动作为推动学生素质发展的外在动力,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努力建设高雅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优美、高雅的环境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将校园环境的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资金贫乏的情况下,从未停止过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1、搞好校园美化、净化,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美化、净化校园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坚持以“注重远景布局规划,配套设施规范齐全”和“整体规划、分相设施、逐步完成”为目标,力求做到建筑营造整体美,绿化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学校有符合规格的升旗设施;学校德育常规设施完善:有符合规格的升旗设施和广播设备。《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标语已上墙,总之,校园宽敞、整洁、优美,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并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
另外,强化“校园即我家,美化靠大家”的观念,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工作,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实行每天三扫三拖,随时保持卫生情节;多设置垃圾桶等洁具,编码落实到各班级,由各班级负责保管、清倒;设保洁员,全日制保洁。实行学生饭堂定位就餐的制度,要求学生文明用餐、节约食品、珍惜粮食,真正的使美化、净化与学生的教育和行为要求达到了有效的结合。
2、积极筹措资金,创设完善物质条件
在进行校园环境改造的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校内的文化硬件设施的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改造和建设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近几年,我们完成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学生饭堂、礼堂的改造工程,提高了上述场所的文化层次、优化了文化环境。
2012年5月6日
第二篇:文化建设总结
产权局:机关文化建设总结
时间:2009-06-04 文章来源:国资委产权管理局
机关文化是机关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总结形成的且为机关工作人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机关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自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产权局始终将机关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文化建设促业务发展,在业务发展中不断完善机关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产权业务特色以及鲜明时代特点的产权局机关文化。
一、充分认识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机关干部的思想素质,激励约束机关干部的行为,推动机关的业务发展,提高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产权局自2003年成立之初,就充分认识到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始终将机关文化建设工作贯穿到产权局的全局工作之中,不断探索机关文化建设的规律、方式和方法,积极建设符合出资人监管特点、符合产权局业务实际的机关文化。6年来,产权局业务在机关文化建设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产权登记、产权保护、产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产权管理制度体系,产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建立产权局机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机关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炼本机关的核心价值观。我们在探索建立产权局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了以下两点:一是要避免所确定的核心价值观口号化,过于空洞,流于形式;二是要确保核心价值观符合产权局的业务特点,能够在产权局的业务发展中起到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经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升华,产权局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即“坚持依法合规,遵循市场机制”。坚持依法合规就是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办事,规范操作规则,规范监管流程,规范审核标准,确保国有产权监管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遵循市场机制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制订相关制度,履行相关职责;就是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市场的功能,把市场比政府、出资人做得好的事明智地交由市场去做,能够由市场完成的行为,彻底果断地交由市场完成;就是要建立反应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变化发展的产权管理机制与体制。
产权局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形成为产权局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和行为指南。在工作中,我们始终贯彻“坚持依法合规,遵循市场机制”,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履行各项监管职责,长期致力于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和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流转机制建设,不断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国有产权监管的思路和做法,国有产权监管工作得到了稳步发展。
三、不断丰富完善产权局机关文化的内涵体系
在产权局机关文化内涵体系建设中,我们注意将机关文化的共性与产权局的业务特点相结合,将机关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产权局业务特色和鲜明时代特点的机关文化内涵体系,即“和谐、专业、创新、公开、廉政”。
(一)和谐文化。和谐机关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产权局和谐文化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大力倡导和谐、民主、团结的氛围;二是领导班子带头搞好团结,带头关心干部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三是建立每周周一各处处长参加的局务会议制度和每月初全局同志参加的局务会议制度,讨论重大事项和相关制度,实行民主、公开的决策机制。
(二)专业文化。专业是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在建设产权局专业文化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求干部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是要求每个干部每年都要制订读书计划,做好读书心得体会;三是定期举行集中的学习和培训。专业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产权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水平,6年来我们发布了20多个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
(三)创新文化。创新是国有资产监管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在建设产权局创新文化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制度创新。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的断深入,我们不断修改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不断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订新的规章制度,填补政策空白;二是坚持监管方式创新。在监管方式创新上,我们陆续建立或正在建立国有产权交易监测系统、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动态监测系统、国有产权网络板登记系统和国有资产评估备案系统,信息化的监测网络正在形成。
(四)公开文化。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建设产权局政务公开文化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审核程序、标准公开。我们已经制订了三个工作指引,对我局的相关审核事项的程序、标准、上报材料、审核时限等做了具体规定,实现了审核事项的标准化、透明化、公开化和公正化;二是建立国有产权流转的公开机制。在国有产权转让中,无论是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还是非上市公司国有产权转让,都要求向全社会公开信息,实行阳光交易,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2007年,产权局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奖牌。
(五)廉政文化。廉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对党员干部的本质要求。在建设产权局廉政文化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领导班子以身作则,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和文件;二是将廉政工作形象化为三个管住,即: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不去;三是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做到警钟长鸣;四是建立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内部工作机制,防止个人说了算。
四、加强产权局机关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强对机关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将本机关所倡导和弘扬的机关文化理念化为每一名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指引,是机关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产权局始终注意加强对机关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明确机关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局长负责全局的文化建设,各处处长负责本处的文化建设;二是领导班子带头践行产权局的文化理念,包括营造和谐氛围、实行民主决策、加强业务学习、做好廉政表率等等;三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不断推进机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如定期和不定期举办集中学习和培训,提高同志们的业务素质;召开产权局业务大讨论,实行民主决策,集中群众智慧解决各项难题;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产权局干部的团结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增强产权局机关文化的辐射功能,通过对中央企业及地方国资委的培训,将产权局的机关文化理念辐射传导到中央企业及地方国资委中去,引导带动全国产权管理系统的文化建设。
机关文化建设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发布时间:2009-12-28 15:35:38
一年来,我局在市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王书记讲话精神,大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扎实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改善服务质量,取得明显实效,推动了我局科技管理工作和全县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切实增强对机关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市局工作会议后,我局立即迅速召开了班子会,认真传达会议精神,研究如何落实好王书记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制定详细方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按市局要求,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按时上报市局监查室备案。
二、积极培育机关文化
一是成立机关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二是组织全局干部同志学习《弟子规》,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三是开展业务知识“周周赛”活动,办公室及各业务科室分别就各自业务工作内容开展答题活动。三是通过学习先进县区经验,我局把机关文化理论、各科室工作职责、学习心得等相关内容悬挂上墙,更好地营造机关文化氛围。四是深入开展“树创促”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全力实现科技富民这一宗旨,针对所包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出真招,下真功,求实效,切实为企业、为农业解决实际问题。
三、努力抓好机关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规范公务服务行为工作,抓实抓细,持之以恒,从局长做起,从局班子成员做起,从每个人自身做起,认真规范言行举止,努力做到心贴心地交流、心贴心地服务;二是认真组织好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组织好局党组中心组的学习,继续利用每周五下午学习《党章》、十七大报告、法律法规相关理论文章,做到学有心得,学有所用。三是深入开展“一岗双技”活动,组织全局同志进行岗位技能竞赛,共同学习业务知识,共同提高业务技能。四是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基层情况,查找问题,确定服务重点与方式,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力争抓出成效,抓出成果。二是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深入开展机关调研工作,抓好干红葡萄酒酿造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的调研,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调研,对全县各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写出系统的调研报告,上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一步把科技特派员工作引向深入;抓好玻璃钢沼气罐的调研工作,加快推广步伐。三是积极与省、市科技厅、局和县政府联系,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四是全面加强局机关干部队伍思想、工作、纪律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法制化水平。
2009年,我们将坚持以机关文化建设为引领,调整科技工作布局,着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为实现昌黎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1、按照既定部署,继续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面加强局机关干部队伍思想、工作、纪律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法制化水平。
2、坚持抓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力争抓出成效,抓出成果。
3、抓好机关工作作风,围绕县域经济深入开展机关调研工作,重点抓好干红葡萄酒酿造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的调研,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积极与省、市科技厅、局和县政府联系,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文化建设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
乌鲁木齐市机关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根据乌鲁木齐市机关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现从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工作的作法、取得的经验成果、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将我院2010年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对2011年我院机关文化建设工作的设想作一汇报:
一、基本作法
自2010年6月份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确定为乌鲁木齐市机关文化建设首批十三家试点单位之一,院党组高度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将法院文化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为切实抓好法院文化建设,我院专门成立机关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党组书记和院长亲自担任,成员由各部门正职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以基层党支部为组织载体开展活动,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各综合部门组织协调、部门和庭室各负其责、全体干警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法院文化建设是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法院队伍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要,是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平台,是确保司法公正廉洁的深层防线,是增强法院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围绕以上指导思想,我们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支部组织学习、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干警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学习教育和思想提高,使干警对文化建设的认同感不断增强。通过机关文化建设工作,我院逐步实现了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文化氛围与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创造一流化的工作业绩达到协调一致、共同进步的目标,有效地推动法院的整体建设迈向更高的层次、达到更高的水平,我院更加坚定了持之以恒地将机关文化建设做实做好的信心与决心。
二是理清工作思路,把握重点环节。结合新时期、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特点和任务,我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机关单位大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了《关于加强乌鲁木齐市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从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法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开展法院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四个方面,按照动员学习教育、组织实施推进、交流推广提升三个阶段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在活动开展中,我们将机关文化建设活动与创先争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人民法官为人民”等主题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于法院队伍建设、审判工作和司法改革的全过程,明确了使法院精神文化更加繁荣、为民司法理念更加牢固、制度文化更加完善、司法行为更加规范、审判作风更加严明、物质文化更加丰富的目标,把握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的内容,坚持全员参与,强化行为建设;坚持常抓不懈,突出品牌建设;坚持充实内容,重视内涵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工作;坚持培育重点,抓好典型引导,深入挖掘法院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法院文化特色。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打牢建设基础。确立了“政治建院、公信立院、从严治院、科技强院、文化兴院”建院方针,着力创建机关文化建设品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人民法官为人民”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以“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指引司法审判活动,通过多种载体实践“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以提高机关效能为目的,吸收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办法,建立起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使各类工作、各类行为在管理上有章可循;全面落实法院“说话和气、办事认真、公平正义、人民满意”的工作要求,建立“双向监督制约”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引导和规范干警的行为;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为首要任务,不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机关为依托,着力培育干警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规范干警的修养与养成;大力开展评选评优活动,积极培育法院的先进典型,塑造法官严谨正派、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扩大法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各种主题、文体和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具有法院鲜明特色和风格的文化场所。
四是打造文化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在外部环境方面,我院结合现有审判办公大楼的装备设施和环境布局,认真进行设计布置,充分展示出法院文化内涵,凸显国家审判机关的庄重、庄严与神圣;完善各种便民利民措施,提供丰富的便民服务,为当事人诉讼营造舒心的氛围和环境;强化审判公开的各种措施,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将法院的工作置于各族群众的监督和评价之下。在内部环境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干警创造便利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缓解干警工作压力,培养法官健康的情趣爱好和优良品质,保证干警的身心健康,提高各类待遇,体现集体温暖,使干警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一是精神文化得到提升,形成了法院独特的核心价值理
念体系。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作为祖国西北边陲首府的法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工作大局中举足轻重,对保证和实现新疆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负有重要的职责,在这样一种战略意义和历史背景下,我院形成了“持权衡、止纷争、护民益、固边陲”的院训,充分体现出我们追求公平正义、实现定纷止争、保障人民利益、维护团结稳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创建了法院的文化建设品牌,以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为我院所题的“判重如山”作为品牌名称,构建起包括使命、共同愿景、核心价值观、机关精神、品牌文化、文化理念、标识等为内容的完整的、全面的独具法院特色的理念体系,并建成一面理念墙,为机关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法官的励志文化,我院对胡总书记2009年8月在新疆干部大会上对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寄托的发扬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自然精神的希望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对四种植物的精神赋予了法院的人文精神,对法官品质提出了高要求,通过挖掘法院文化内涵,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励志精神处处体现于有形之处;通过有效的形式使法院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渗透到日常的审判工作和干警的思想认识与自觉行为之中,组织干警对法院的机关文化品牌进行讨论和理解,以“思想解放”为核心设定“司法为民”、“爱岗敬业”、“感恩教育”等多个主题专门举办研讨会,编印法官行为规范手册,使干警对法院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了爱院敬院、以院为家的深厚感情,自觉发扬不求索取、感恩珍惜的精神,法院机关的精神面貌越来越好。
二是管理文化得到夯实,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强化制度建设,制订和完善制度30余项,实现了用制度管案、管人、管事,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管理层次;按照公正、效率和效果三大评价标准,构建起以岗位绩效考核、案件质量评查和社会公众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考评体系,专门成立审判质量管理办公室,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实行“工作量归零制度”,对审判活动进行“无缝隙”管理,影响审判质量和效率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审判管理水平有大的提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定期轮岗、多岗位锻炼、任职前试岗”的轮岗交流工作原则,推行中层领导选任、岗位竞聘、法官遴选等任用制度,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吸收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办法,提高网络化管理水平,通过开发管理软件实现了审判管理与日常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公开透明度,有效提高了机关服务效能。
三是行为文化得到展现,将司法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突出法院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具体举措,通过打造“三型法院”,树立“三种形象”,使走进法院的群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使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使人民群众从法院群体的行为文化中感受到公正,进而产生对法律的信仰和尊崇。打造学习型法院,树立勤奋好学、孜孜以求的形象。大兴学习和调研之风,院党组以务实的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术研讨与经验交流活动,与华东政法大学等内地名校建立交流合作,选派业务骨干前往培训,组织干警外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汲取经验,搭建起法官教育培训的良好平台;举办“法官论坛”,设定司法理念、热点难点等专题进行探讨,为法官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学习阵地的物质建设,投资10余万元建成电子图书资料室,鼓励干警开展读书活动。打造服务型法院,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形象。从细节处入手,完善人性化的司法服务,在立案大庭、走廊、调解场所等多处为当事人提供温馨舒适的休闲区域和便民利民措施,设立温馨调解室、未成年人圆桌法庭、电子查询屏、律师检察官更衣室、自动取款机、导诉台、饮水机、投递箱、雨伞等,使司法亲民、利民、便民的职能得到充分展现。打造公信型法院,树立办案透明、公开高效的形象。不断拓宽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将司法活动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开通网上庭审直播,全面推行裁判文书上网,开通电子信箱,开办“网评法院”栏目,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做好网络监控阅评工作,开通24小时院长热线,坚持周三院长接访日制度,实行院领导及中层领导包案化解信访案件,探索“分段集约执行”等新机制,多措并举打破执行僵局,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有效地处理好群众诉求,法官的责任心得到加强,群众对法院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涉诉信访量、发回改判案件、信访举报量都明显下降。
四是廉政文化得到强化,营造出公正廉洁、风清气正的
良好氛围。突出廉政文化的教育与实践,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和凝聚作用,通过抓环境倡廉、活动兴廉、制度束廉、教育促廉的一系列举措,创新了廉政工作机制;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在大厅醒目处设置投诉举报箱,在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滚动播放廉政公益广告和廉政格言,干警办公桌上摆放廉政桌牌,以网络和短信的形式定期向干警发送廉政警句和文明言行提示,开辟“廉政书架”,组织干警在线观看廉政影视专题片,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在我市两级法院开展“廉政司法”为主题的法院廉政文化建设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征集及展评活动,建立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廉政文化建设的引导,影响和塑造广大法官,使廉洁司法成为法官共同的信仰、追求和自觉实践。
五是环境文化得到完善,积极为干警和群众创造和谐健康的司法环境。本着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使用“高效率”的原则,处处融入和谐司法理念,充分将精神、管理、行为、廉政文化自然地表现出来,使多种文化建设达到和谐统一,拉近群众与法院的距离,使法院文化更加真实可感、富含意蕴。充分利用办公楼道空间和审判场所,烘托文化氛围,建设了励志墙、理念墙、摄影墙,悬挂张贴中外法学家的名言警句及反映法院工作理念的文字标识和干警创作的反映时代精神、法官风貌的文化作品,使法院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干警的心中,在法院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我们法官的身影,增强干警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构筑生动的文化平台,建设了篮球场、网球场、室内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健身馆、瑜珈馆、保健室等文体活动场所,组成舞蹈、音乐、摄影、书法等兴趣小组,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运动,挖掘特长,培养健康的情趣爱好,有效地缓解了工作压力,充分地体现了对干警的人文关怀,使干警在工作中和八小时以外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风貌;提高法院的社会形象、美誉度和知名度,创设机关文化建设简报,编辑《乌鲁木齐审判》机关文化建设专刊,举办歌咏比赛、优秀女法官表彰和演讲活动、职工体育运动会等,在当事人能够驻足停留的区域都设置了楼宇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及时反映法院工作和文化动态,普及法律知识,将法院先进的文化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使群众一走进法院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法院文化氛围;建成了集院史、工作展示、荣誉陈列为一体的荣誉史志室,将它作为我市法院的教育基地,组织两级法院干警参观,并对公众开放,庭室会议室也都根据各自特点进行文化氛围的布置,使之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了解法院的窗口;加强信息化建设,局域网、指挥中心、数字法庭、同声传译等项目投入运行,实现了审判办公大楼高度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不断吸纳和借鉴好的经验,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与媒体的互动,组织干警到内地和发达地区进行考察,与市属其他单位互访学习,取长补短,使我院的机关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机关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三、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在回顾工作、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干警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要求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一些干警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对法院文化建设的认识到位不够,干警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通过进一步挖掘具有法院内涵、能够感召人、影响人、引起共鸣的文化推动法院文化建设活动向更加深入、更高层次发展。二是软件建设还存在滞后,因此要更加完善组织机构,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配备,加强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三是文化建设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还不够丰富,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2011年工作设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院机关文化建设仍以坚持培育法院核心价值理念为目标,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干警思想境界、职业操守、人文素养,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积极进取、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一心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的新发展。2010年机关文化建设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弘扬和践行我院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宣传和推广法院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采取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分别从精神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廉政文化和环境文化深入探求和阐释我院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涵、重要意义、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实践要求,为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干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地位观。将核心价值理念纳入干部培训内容体系,保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特别是重点抓好中层以上领导、新任领导和审判一线干警的培训。三是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将我院的核心价值理念与审判执行、法院改革及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利用演讲比赛、征文活动、书画摄影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等干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干警做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确保深入人心。四是建立并推广法官宣誓活动,强化法官对党对国家忠诚、对人民热爱、对法律尊崇和对职责坚守的理念。五是加强对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大众媒体和传播手段,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法院的核心价值理念、各种举措和重要成果,不断扩大法院的社会影响力。
(二)强化法官良好的司法职业修养。法官良好的司法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是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法院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法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法律的忠诚和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营造出崇尚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文化氛围,探索建立司法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采取诫勉谈话、警示教育、道德评议等多种形式,增强司法职业道德的约束力。二是严格规范司法行为。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以明确的制度规范约束和指引干警言行,教育和引导干警遵守司法礼仪,规范司法言行,讲究司法文明,改进司法作风,树立司法形象,加强对司法行为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三是切实维护司法公正。进一步建立健全立案、刑事审判、民商事审判、行政审判、审判监督、执行等审判岗位的办案规范和标准,做到实体、程序、形象公正,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四是增强司法廉洁意识。积极培育廉洁文化,切实做到警示教育和监督管理到位,提高干警拒腐防变能力,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氛围。五是落实司法为民措施。持续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干警对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坚持深入群众调查走访、开展巡回审判、送法到基层,首问负责、服务承诺、文明接待等制度,把司法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六是抓好典型示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培育和大力表彰法院系统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典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法院队伍的职业修养和职业形象。
(三)营造法院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一是大力加强学习型法院建设。在法院大兴学习之风,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和提高司法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形成加强学习的长效机制。二是广泛开展读书活动。将电子阅览室作为学习阵地,为干警工作和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引导干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文化品位。三是抓好法院刊物和网络建设。将《法院信息》和《乌鲁木齐审判》作为干警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法院内网上开设文化建设专栏,为广大干警加强学习、参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载体。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设立专栏、专题节目等,积极向社会传播和展示法院文化。四是有效发挥荣誉史志室作用。将我院已建成的荣誉史志室作为学习教育基地,组织法院干警特别是新进人员参观学习,撰写心得体会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并确立“法院开放日”,邀请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加深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五是加强审判、办公场所的文化塑造。重点加强立案、信访等文明窗口建设,进一步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措施,营造尊重和方便人民群众的良好氛围。六是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疏导。建立和落实领导联系干警、交流谈心等制度,畅通与干警的沟通渠道。坚持“从优待警”,积极帮助干警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调适,缓解干警身体和心理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态。
第三篇:文化建设总结
以人为本构和谐
以安全为基促发展
——汽车队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经验总结
对于承担着运输任务的交通企业来说,“安全、正点、高效”是我们的整体工作目标,其中安全是基础,是核心,是首要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交通事故的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驾驶员安全意识淡漠,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如何增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使遵章守规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就必须加强企业交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激发职工安全驾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规范驾驶行为,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讲遵章,处处有提醒,层层有关怀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从长远看,交通安全文化是企业实现交通本质安全的基础和支撑。
企业交通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交通安全知识体系,它包含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目标、交通安全责任、交通安全素养、交通安全习惯以及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等。体现“一个组织的个体和团体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安全文化是实践的产物,是历史过程的积淀。我单位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文化对实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多年来通过以下措施,致力于交通安全文化建设,为实现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23点,极容易造成驾驶员疲劳,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交通安全。为此,一方面加强与客户沟通适当调整任务量,另一方提醒驾驶员正视困难、适当休息、稳定情绪,或者与客户沟通说明自身情况。
第四、教育广大驾驶员树立“大安全”意识,尊重其他交通参与者。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难免遇到车辆违章调头、挤道抢行、行人横穿马路等等情况,要求广大驾驶员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要提高预防意识,采取适当措施避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工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系统、全面的交通安全文化,为交通安全的持续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持。
第四篇:文化建设总结
哈岘学区校园文化建设总结
一、基本认识
1、习惯不养成,一切等于零
2、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
3、从素质教育角度符合健身益智,活动增智,读书益智的素质教育要求。
4、实际调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同学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相对落后。
基于这种认识,把校园文化的落脚点放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上。
二、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想
1、主题:精致。“精巧细致”。精致是一种求美、向善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志品格。“精致”也是我校精心细致、精益求精的教风厚积之后的自然的薄发。
2、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阳光》。
3、口号:精心做好每件事,小事成就大梦想。
4、目标: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的本领。
5、特色是: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含情,让每个心灵都净化。
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重点放在外部行为习惯养成上(外部表现)
1、墙壁文化: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棵草都微笑,让每一位学
生都健康向上。
(1)学生行为习惯:管住自己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不违规行走。
(2)学生学习行为习惯: 问题自己去发现,过程自己去体验,方法自己去寻找,结论自己去总结。
2、采取措施:文明组(班)评比、学生会管理、举报奖励制度。
3、习惯养成定位。
①抓学生习惯养成立足实和小。
“习惯不养成,一切等于零”。这已成为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校生活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基于以上认识,我学区从各学校实际出发,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把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定位于“实”和“小”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实”方面重点抓了把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处,把教育内容落实到实处,把习惯养成落实到具体的活动管理中等方面;而在“小”方面则体现:一是对学生提出的目标要求小,从点滴入手,点点到位;二是开展的活动要小,如叠被子、擦桌子、放水杯、摆脸盆等生活小事。
②抓学生习惯养成注重“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身边的事抓起,从点滴事做起——以小见大。
“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抓学生习惯养成上,注重从平常事抓起,从点滴事
做起。时时处处事事贯彻“小题大做”的原则,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为了把学生的习惯养成落到实处,结合各校实际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管理。同时,学校把学生活动情况作为“文明班”评比和“评优争先”的重要条件进行量化,有力的保障了校本课程的实施,规范了学生行为,也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师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
4、日常规范具体化,标准化。
路队行走要遵规守则,课桌摆放要纵横成行,卫生用具放置定点到位,水杯摆放错落有致,学习用具摆放整齐划一,被褥折叠要棱角分明,班务分工要细化到人。
第二阶段,重点:在进行外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向内在品质养成上努力。
为了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各小学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总结一学期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理顺素质教育的思路,要求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每人每天记一条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小事、大事、平常事,时时留意。通过记录新闻,既可以丰富生活内容,又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每人每天开展一小时的阳光体育锻炼活动。为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校生活,切实做到学习、娱乐、健身合理有序,我校特意下发了《告家长通知书》,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让家长从中配合,规范学生的生活习惯。每人参加一项志愿者活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当今少年儿童必备的素质,根据农村特点,我们引导学生开展捡垃圾、擦洗墙壁广告等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变化,从中
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每人每学期参加一项劳动创收综合实践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引领学生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自主创收。既可以通过诸如“收酒瓶”“检废旧塑料”进行劳动创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偿家务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经历。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起到健身益志的作用。为此,我们倡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主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一种诸如下棋、手工制作、拉二胡、养殖„„等技能。
总之,遵循“健身益智”“活动增智”“读书启智”的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学校生活的指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常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制定计划及时反思总结的习惯,是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可以与打造“有效课堂教学”并举。为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我学区用“五个一”规范安全教育行为,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每天一次安全提示。“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骑车要注意安全,不要违反交通规则”;“不要随意吃零食,小心食物中毒„„”,这些琐碎小事是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常说不厌的话题,每天实实在在的提示,犹如警钟长鸣耳畔,让学生时刻绷紧安全之弦,让“意恐迟迟归”的母亲不再提心吊胆。
(二)每周一次安全总结。杜绝安全隐患的前提在于提高师生的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因此,学校把每周一次安全总结列入到班主任的工作计划
中,让师生在每周的总结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吸取教训。
(三)每学期一次应急演练。学生的安全与千家万户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消防、交通等是学校安全教育的三大主题,有效的安全技能训练,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危害的重要措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为此,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工作管理,并根据教学计划除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把每学期一次安全应急演练作为班级雷打不动的一项日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每学期一次安全奖惩。为了避免安全教育走过场,杜绝师生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糊涂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实行了“安全工作问责制”,并与绩效工资挂钩。有力保障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成效。
(五)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常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定时查体,防患于未然,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健康,而且有利于防止乙肝等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因此,各学校每学年都以告家长通知书的形式,积极配合学生家长做好孩子的健康查体工作。实现了有效预防,最早治疗的目的。避免了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让珍爱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让安全的樊篱永驻心间。学校推行的安全工作“五个一”的举措,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师生自我保护能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健体的本领。”的素质教育要求,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实现的。
四、今后打算
我学区将继续朝着“用文化引领行为,用活动管理育人,让德育在校园闪光”的工作主旨,遵照《哈岘学区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开展活动和设施配制方面,力争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总结,取长补短,勇于创新,使我学区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榆中县哈岘学区
2011年8月24日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之班级文化建设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其他文化的移植,也不是其他文化的翻版,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主体——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班级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立足于学校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首先立足于学校的个性。就是要充分借助学校优良的传统校风、学风来建设班级文化。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引领,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的文化品位,建设优良班级体;以人为本,弘扬个性,充分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内涵,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将学校整体的道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台阶,形成“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的局面。
二、工作目标
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优化班集体的建设为目的,以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物品管理、情绪管理为主题,为学生营造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特色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创新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三、实施要点
1、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特色文化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这种向心力和归宿感又会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我的班级,我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意识更为明显。为此,我们十分注意时时、处处、事事强化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意识、团结互助意识、争先创优意识等等。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在班级集体中,通过学生自主制定,教师参与指导,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通过建立各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及评价体系,形成一定的激励竞争机制,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3、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
4、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它是班级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反映了班级的精神面貌、教学作风和管理水平。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我们的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创造性地开展突出班级特色建设的集体性活动,为学生搭建各式舞台,创设张扬个性的天地,让每个学生置身于合适自身发展的氛围之中,尽显风采,通过活动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我们的班主任从以下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健康的雏鹰,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积极创建富有个性特点的班级文化,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未知的领域,进一步做好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工作,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