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教育走向生本》是郭思乐教授关于生本的教育的一部论著,在这本书里,他就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体系等都作了阐述。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明白了教育面对的是人;明白了神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管是全面依靠学生;明白了生本教育体系不会产生两极分化。
首先,教育面对的是人。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是改变儿童外部,不是装饰儿童,二而是改变儿童自身,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引导他们激发自身的能动性。
当然,我们所说的生本,除了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在学校社会总的独立的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本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这也是教育对社会的根本贡献所在。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所执教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该开始孩子们对语文并不重视,认为我们天天说话,语文谁不会学!结果成绩并不理想。同时孩子们书写也不够认真,字迹潦草。自从我接手后我友谊是的引导他们,要求他们书写要规范整洁。我说:“字如其人,大家都这么干净帅气可爱,字也该像你的人一样,你们觉得呢?”从这以后我发现很多孩子的字真的进步了。他们在有意识的改进,这时我再适时地加以夸奖,让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多么难,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者,我鼓励孩子们读书,班内设有图书角,每个班都有“漂流书”,每周一次读书笔记讨论评选,激励大家爱上读书。
其次,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德教育体系,也就是说教师是主体,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而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不对的,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应该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为了学生主动发展,生本教育很自然地采用了小组活动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课桌的移动,二十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受益。如我们班在一次名为“如何使用压岁钱”的社会实践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调查、汇报、总结等,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我们班有11个组,还有1个特别组,每组3---4人不等。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小组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每个小组内有成绩好的同学,有中等的同学,也有较差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他们互帮互助,主动探索,很多问题不用老师讲他们就已经在小组内解决了。这不仅培养了他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更体现了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而这也正是新时代对学生们的要求。
第三、生本教育体系会产生两极分化吗?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学生自主学习实际上进入了一个自动调节的时期和领域,他们之间的差别可能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的差异而带来不同,但却会趋向于非人为的先天差别。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小组的互助学习,会使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缩小与别人的差距。人与人,比如说是“优等生”和“差生”,尽管所学知识差别很大,但他们都热爱学习、积极求知、勇于探索,这种
共同性将制约两极分化,或者说在本质上否定了两极分化,至少不会出现差的越差的情况。
其实小组的划分就体现了生本的观念,每个小组都会自主、自觉、自发的探索学习,使好的同学更好,差的同学有更大的进步。除了11个小组外还有个特别组,帮助“差生”共同进步。在班长的带领下,我相信特别组一定会成为进步最大的组。
总之,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棉布依靠儿童,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荆亚楠2011、2
第二篇: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触摸生本教育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与实践模式。从师本到生本,不谛是一次教育观念的革命,对于师生关系的把握,是一次颠覆性的根本性变化。生本教育观念,明确了一个问题:教师所做的一切,主要是靠教师还是依靠学生的问题,是控制生命还是激扬生命的问题。这种基于把教育立足于生命自然生长基础之上的教育观念,使参与生本教育实验的教育者认识到,教育的绩效原来可以以如此自然的方式而迈向卓越。教育不再使生命枯萎,而使生命如此蓬勃。生本教育的生命力源于自然生命。学生在生本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全身心投入,营造了积极进取、欢乐高效的课堂。生本教育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因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生本教育要求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丰富和发展生命,教育立足于生命自然生长的特质,顺应生命的自然生长的规律。教育的宗旨不应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以学为皈依,让生命自己行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一切知识与技能,都可以依靠生命自身习得和掌握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儿,一切学习任务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完成,一切目标都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实现。如果他不愿意,你便什么也不能给他;如果他不愿意,你便什么也教他不会。换句话,他不学或他不愿学,便什么都不会,哪怕是最简单的1+1=2。不是我要你学什么,而是我帮着你自己去学习了。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支持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教是为了学,为学服务的。学才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评价者。教学活动,不再学生对老师的服从,而是老师为学生的学提供支持和服务。教育要顺应生命自身的发展需要。生本教育认为:教育实际上是在促进人的生命自然的生长,所以教育也就能够以极其自然的方式呈现。生本教育观念与实践,正在改变着教育生态,让所有的人,享受为生命的神奇,感受教育的美好。教育最根本的变化来自观念上的革命。生本教育是对旧的教育观念及其教学体系的颠覆。基础教育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互相牵制,只有教育观念的更新,才会有教材、教育管理及评价等方面的根本性变化,从而创新教学方法。旧的课堂也追求课堂的活跃、提出了学生主体的概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
积极发言,但那只是局部的、零碎的、形式上的,而不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的根本性变化。
如果老师的教,从一开始就是多余的,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以至于令学生厌弃了,也是理所当然。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想教的知识,他已经有了,不再要求,你却偏要给他;或者,他自己完全可以习得,你却非要代他取得,那已经不是培养、提升,发展他了,相反会使他变得堕落、懒散,抑制他了。老师的着眼点,不是自己教的精彩,而应该是学生学的有效。只有在“学然后知不足”的情况下,老师的教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也就变得对学生有用了、有意义和价值了,因而学生就佩服他了,拥戴他了。归根到底,老师应该成为帮学者、促学者,从“纤夫”变成“牧”者。如果在课堂上要求教师执行预定的有详细进程的教案,就不可能容纳学生的活动,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可能开展任何创造性的思考,也就永远不能摆脱教师的控制,学生的思维就会逐渐被抑制、停滞,日趋僵化。过去总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实际两者并不等同,甚至是相反的、对立的。生本课堂,要求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为整个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的生长式的发展,而不是锻炼教师的教。教是为了学,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服务者。
第三篇: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对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产生背景、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读了这本书后,令我受益匪浅,对于“生本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当时代走到了今天,人的价值和人的潜力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尊重个性,关注人性,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与此相适应,“以学生为本”也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从书中我们可以得知 “生本教育”的做法,就是让制度和方法服从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学校从教育活动、教学设计、身心素质和生活能力四个方面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条件,并把做合格的学生分解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自立”的分目标,让学生树立“自己是最优秀的”信念。生本教育的理念,可以通俗地总结,“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生本教育,具体体现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过去的“学生中心论”,以学生为主,就是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承认学生发展中存在着差异性,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在教学中不搞平均发展,不搞取平补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和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承认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要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生本教育教学是要求我们老师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更加明显,而不应把不同的人变成的相同的人。这与我们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在承认存在个
体差异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和发展,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其次,在生本教育中最重要的仍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就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师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不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主体,而且把学生作为具有发展权利的主体。使他们能够充满自信、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发展。讲要精讲,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教师要变多讲为少讲,直至不讲;学生要变多听为多说,多动脑、多思考。教师还要采取区别指导、分层教学,不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允许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多样的方式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个性差异,全面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及交往方面的变化,这就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比如拿最简单的生字生词来说,一篇课文,有的学生阅读面广,积累的多,可能就熟悉某个词语,了解它的具体含义,而有的学生基础薄弱,一些最常见的词语也可能感到很陌生。同样是对朱自清的名作《背影》,由于人生阅历不同,一个从未离开过家门倍受父母宠爱的学生对此很难产生真切的感受,任凭你怎样动情地激发,他也可能会无动于衷,讲起来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而初次背起行囊在外求学的经历无疑使很多学生体会到了想家的滋味,读之就会体验到“可怜天下父母心”,再读就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晶莹的泪珠。
再次,以生为本还表现在语文教学要树立育人观念,也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实际上,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是一种塑造理想的完美人格的教育。它的核心就是教人学会做人。这种人格养成教育,极大地弘扬了中
弘扬人的主体性,回复人的本位,保持人的尊严,建立自己的道德人格,教会人学会做人,这是目前教学中关注的两个方面。弘扬人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拓性,是现代社会对人及人的教育的客观要求;而着重于人的灵魂的塑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的终极关怀,教会学生做人,更应成为现阶段教学中的迫切任务。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和以大众教育为本位的素质教育,这就是生本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思想的又一个进步。
“农民的乐趣就是收获了好庄稼,工人的乐趣就是生产出了好产品,教师的乐趣就是培养出了好学生。” 让我们以生本教育的思想为引导,走出教育教学新天地。篇二: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教育走向生本》是郭思乐教授关于生本的教育的一部论著,在这本书里,他就生本教育的意义、概念、哲学思考、主要观念和操作体系等都作了阐述。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明白了教育面对的是人;明白了神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管是全面依靠学生;明白了生本教育体系不会产生两极分化。
首先,教育面对的是人。少年儿童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不是改变儿童外部,不是装饰儿童,二而是改变儿童自身,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引导他们激发自身的能动性。
当然,我们所说的生本,除了反映学生的利益、学生在学校社会总的独立的自主的存在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学生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发展为教育的本体。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本教育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学生的外部地位,更在于学生的内部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这也是教育对社会的根本贡献所在。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所执教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该开始孩子们对语文并不重视,认为我们天天说话,语文谁不会学!结果成绩并不理想。同时孩子们书写也不够认真,字迹潦草。自从我接手后我友谊是的引导他们,要求他们书写要规范整洁。我说:“字如其人,大家都这么干净帅气可爱,字也该像你的人一样,你们觉得呢?”从这以后我发现很多孩子的字真的进步了。他们在有意识的改进,这时我再适时地加以夸奖,让他们觉得学习并不是多么难,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者,我鼓励孩子们读书,班内设有图书角,每个班都有“漂流书”,每周一次读书笔记讨论评选,激励大家爱上读书。
其次,生本教育体系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我们原来的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德教育体系,也就是说教师是主体,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我们一直认为教师好教就是学生好学,而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不对的,整个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过程的终端应该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为了学生主动发展,生本教育很自然地采用了小组活动与教师适时点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课桌的移动,二十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真正受益。如我们班在一次名为“如何使用压岁钱”的社会实践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调查、汇报、总结等,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我们班有11个组,还有1个特别组,每组3---4人不等。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小组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每个小组内有成绩好的同学,有中等的同学,也有较差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他们互帮互助,主动探索,很多问题不用老师讲他们就已经在小组内解决了。这不仅培养了他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更体现了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而这也正是新时代对学生们的要求。
第三、生本教育体系会产生两极分化吗?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学生自主学习实际上进入了一个自动调节的时期和领域,他们之间的差别可能因教师的组织和指导的差异而带来不同,但却会趋向于非人为的先天差别。而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小组的互助学习,会使他们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缩小与别人的差距。人与人,比如说是“优等生”和“差生”,尽管所学知识差别很大,但他们都热爱学习、积极求知、勇于探索,这种
共同性将制约两极分化,或者说在本质上否定了两极分化,至少不会出现差的越差的情况。
其实小组的划分就体现了生本的观念,每个小组都会自主、自觉、自发的探索学习,使好的同学更好,差的同学有更大的进步。除了11个小组外还有个特别组,帮助“差生”共同进步。在班长的带领下,我相信特别组一定会成为进步最大的组。
总之,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棉布依靠儿童,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荆亚楠2011、2篇三: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丘华龙
这个月翻阅了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感触较多。全书贯穿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新理念,观点新颖,论述独到,内容丰富,是一部哲理性强而又生动活泼的学术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具有突破性的贡献,根据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的确是这样,如果不从体系上解决教育改革问题,事实上课程,方法,管理评价,总是相互制约,我们还是要长期被师本教育体系紧紧地捆绑着。例如现在许多教师在会议上、文章中观点往往非常正确,而在现实工作中总跳不出原来的阴影。原因之一就是新理念对于有的教师还仅仅是显性知识,而他的行为仍然被师本教育体系的隐性(缄默)知识所左右。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学生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而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像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
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就是不仅认识到 1 学生是教育对象,还要认识到学生更是教育资源。教师是在充当泥瓦匠,辛苦地塑造、雕凿学生?还是在艺术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发展?这些都是两种不同教育体系的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反映。
三、关于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生本教育”主张“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的原则。
“生本教育”主张“学科内部整合和整个课程整合”。例如语文,主张“教导学生认好字,写好字;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进行自主的写作实践。其他环节则是要么是不必要的,要么是可以精简的,要么是不必现在就教的”。“生本教育”要探索“在突出三大语言(词汇语言,数学语言,艺术语言)的前提下整合整个课程”。
在探索、形成“生本教育”的课程观时,作者在多年实验中“感悟”出的一些创见是极有价值的。如“整体领悟与知识生命”一节中论述的“学生的思维是成胚胎式发展的”,作者用“输赢球”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例子,确实使我们深深感受到“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学生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激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四、关于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这一系列相关的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进入写作阶段时,我们让他们进行顺应学生心理的作文,整体输出,写自己喜欢写的、印象最深的语话,这就是作文的‘做’;而作文的‘学’,即总结作文的规律,等等,则完全可以待之来日”。贯彻了这些方法才能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落实。
“生本教育”的方法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感悟”,感悟会“成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高级学习的重要动力”。他们的实验已经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五、关于两种不同的评价与管理
“生本体系”的课,“没有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没有一步一步地牵着学生走,如果按照“师本体系”来评价,这样的课恐怕就不会是好课。因为“师本体系”主张学生要跟着老师,一个一个知识点地学那些经过教师过度分析过的教材。
总之,评价是按照一定的理念进行指挥的指挥棒,如果不同“师本体系”彻底决裂,即使有很好的课程、课本,难免迈不开步子,所以必须跳出“师本教育体系”评价,走向“生本教育体系”评价
关于管理,作者明确地主张:学校以上要加强校本管理,学校对教师实行人本管理,教师对学生实行生本管理。我深信《教育走向生本》来自实践,积极为 2 实践服务,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和所有具有突破性的新事物一样,它一方面尽管有许多闪光点,但另一方面肯定不完善,迫切需要更多的人给予关注。一个开始蹒跚学步的孩子,迈的每一步不一定到位,但只要方向正确,人人都会认为他前途无限。
《教育走向生本》里有段话是这样表述生本教育的: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学生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可以这样说,我对生本教育的认识,是认为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勤奋地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同样,学生学得差,极有可能是教师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师工作起来也就事倍功半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是一个很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教师要尽可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所谓因材施教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工作中我常常感叹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和荣辱观,现在想来,自己身上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自己没有把握住学生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学生都有着他自身独特的地方,作为教师的我还没有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进入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所需所好,把文本和生本真正地融合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教师的终身学习观念当永不放弃。
第四篇: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世纪中学教师
周乃行
“谁来拯救我们的教育?”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葫芦岛世纪中学 周乃行
我在读郭思乐先生所著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之前,是活在困惑与迷茫中的。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不久的老师,像是在黑夜里摸索着前行,到处碰壁,内心中的现代思想与传统理念,教学实践中生搬硬套的现代教学法与传统的教育手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我感到身心疲惫。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让整个国民都意识到国家的强盛要靠教育。身处于房价高、教育费用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感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他们尽一切力量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学校的学习还不够,还要进各种辅导班,于是经济的压力就更大,更加使他们坚信考取一所好的大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家长痛苦。而他们又将这份压力转嫁到孩子、老师、学校的身上,因为付出所以期望回报。而老师在感受到来自家长、领导压力的同时又将一份新的压力给了孩子,出于一定的责任心,老师们不断地加大工作量、作业量、考试量,所以老师痛苦。而学生在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重压力下学习、成长,所以学生更痛苦。写到这里,我不禁仰天发问:
谁来拯救“我们”?
谁来拯救我们的教育?
中国教育将走向何方?
是谁在指引着中国教育的方向?
为什么改来改去却总是“改表不改本”?
是教育机制的问题?
是全国人民的问题?
是时机不成熟的问题?
还是要像蝉的幼虫蜕变成蝉,要把约束在外面的皮囊撑破了才行?
也许我们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教育所走过的历程,从中或许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找到前行的方向。
中国教育发展到20世纪末大致经历了经验描述、借鉴传播、总结建立和迅速发展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验描述阶段
在我国奴隶社会初期教育思想在我国就已经有记载,如古代文献《礼记》中的《学记》篇,对学校管理就有多方面的描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学校教育也有所发展,教育管理的内容、方法以及具体措施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汉代的中央太学既是当时国家的最高学府,也是考试机关。隋唐时期中
央设的国子监,主管教育事务。尽管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到20世纪前教育在我国仍然是以经验描述为特征。
第二阶段:借鉴传播阶段
19世纪末期,我国的教育管理在对经验描述的基础上开始引进国外教育、管理研究成果,并将教育管理列入各级师范学校的正式课程。
第三阶段:总结建立阶段
国民党政府时期教育管理学科课程门类的增多是这一时期教育得到发展的一个特点。教育学科的教材从过去的翻译、编译到自编,是我国教育学科研究的一个重大变化。如,杜佐周著《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一书是一个开始,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对后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解放初期,教育学科的教学,主要是总结、介绍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1之后,除了介绍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外,主要是介绍前苏联的教育管理理论,包括教育制度。教育学科的专门研究没有明显进展。1949年,全国人口中80%是文盲。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更是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第四阶段:迅速发展阶段
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轻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如期实现。
21世纪“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的重点学科,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及其团队”成为我们新一轮的奋斗目标。
总结过去每个时期,“教育理论著作”好比是一面旗帜,一盏明灯,起到了指引方向的作用。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将亿万万中国人从水深火热当中解救了出来。《教育走向生本》一书给我们的教育革命指出了一个方向:就像当初我们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样,中国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理论。那就是中国的教育改革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几千年来儒家思想文化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头脑和日常生活习惯中,强调“生本教育”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使我在思想上一下子就接受并认可他,因为他的这些理论不是西方教育理论的生搬硬套。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生本教育”的定义、产生背景、在哲学理论上的升华、及其主要观念,更重要的是,他在阐述每一条理论时,都给出了事例,而这些例子就好像发生在我身上,或是会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出现,而他所给出的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又是那样的行之有效。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知道了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书中把它叫做激发式),“生本”的激发模式,正像我们是用钥匙去打开汽车的马达一样,我们从灌输者走向了引道者,从知识生产者的蓝领变成了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的白领,从参与化学反应的元素变成了催化剂。于是,学生的学习的巨大的能量被利用和发挥出来了。而我们这些老师不
必再像一个故事中说的印第安老人那样,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不知道汽车自身原本是有动力的。知道了原来我们的学生是有无穷动力之后,再也不会去干吃力不讨好的傻事!对学生资源的认识,既给了我们对学生新的理解,又使我们像工匠那样地精明,得以在最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资源的基础上,最经济地使用教育力量,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于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产生了:老师不再痛苦,因为教学变得简单,学生爱学,管理变得轻松,学生服管;学生不再痛苦,因为学习变得很容易,头脑变得很灵活,成绩自然提高;家长不再痛苦,因为老师不再告状,孩子进步,付出有所得。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充分认识到“生本教育”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一个班主任可以造就一批人,同样可以毁坏一批人,班主任工作要主动适应新的要求,不但要改革探索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可以这样说: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生本教育”的前提条件。我将以下几点作为我今后班级管理工作的准绳:依靠人——全新的班级管理理念;尊重人——班级行为的最低标准;凝聚人——班级管理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发展人——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自主管理”是我在班级中让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的一个新方法的尝试,通过自主管理,组织成员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选择组成团队,自己选定进取的目标,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效果,自己评价自己。团队成员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能以开放的心态互相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组织创造未来的能力。我希望在初二的管理中能有很好的收效。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些最基本的理念在书中读来都蕴含着深厚的内涵,这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自己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人的教育如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动的一个部分,玫瑰不用去思考自己该如何生长才是美丽的,星星也不必记起自己就是美丽的,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我想这句古老的谚语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没有什么语言比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更动人,也没有什么言辞比事物本身更具魅力。热爱真理,谦卑地折服于真理的语气,比任何强辞雄辩都更让人愿意聆听。
“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财富,那就给他寻找财富的能力。”
“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智慧,那就给他获得智慧的信心。”
“如果我们不能代替孩子生活,那就给他生活的信心。”
在此我郑重承诺:我将终生向这个方向努力!
第五篇:——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立足学习转变观念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在休闲的假期读《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其实颇感乏味。带着任务读读停停,一路下来书中两个方面吸引了我的关注。下面我与大家交流我的收获,期待通过分享,我们彼此有更多的收获。
一、认识生本教育的机制
与生本教育相对的是师本教育,师本教育像皮带带动的两个齿轮,老师是大齿轮,学生是小齿轮,连带着转动,这样的传动方式叫连动式。而生本教育则像开动汽车一样,老师给学生钥匙,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这样的方式叫激发式。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听了这个故事,我们自然觉得这位印第安人好笑,他不知道汽车本身有动力,可以用激发它自身动力去开动。也就是说,他沿用的是马拉车的连动式,而不知道开汽车的激发式。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也同印第安老人一样,忽视了人自身的动力哪?这值得每一位教师细细思考。
二、对教学主体的重新认识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是取而代之,我们会过多的干涉学生的活动,强硬的牵着学生往前走,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在书中我看到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苏格拉底说,教学好比产婆术。对产婆来说,孩子是别人生的,她只是帮助人家生孩子而已。显然,在整个过程中,产婆不是主体,而产妇是主体。这一形象、精彩的比喻就在于把学生的学习比喻为生产,那么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这毋须质疑。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哪?结合实际的教学,我个人觉得以下的做法非常有效。
首先备课时要挖掘教材,选中切入点。切入点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也可能是贴近学生学习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启学生积极的思维。例如:在教学《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一课,我采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俗语、词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心插柳柳成荫/雨后春笋/落地生根)赏析引入,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原来植物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后代。这样的学习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学校兴趣浓厚。
其次,尽可能还课堂的主动权与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尽力为学生学习服务,不仅仅是为学习知识而服务,更要为培养学生习惯、学习能力服务。在听刘伟巾老师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中,我深深感到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刘老师能够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具体方法(读课文/谈认识/感情读/背诵)和小组学习交流的具体方法(组长组织交流,一人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即可)。这样长期培养下来,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最后,有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对策。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于孩子来说,保持持久的学习劲头至观重要。教师在学生学习疲倦之际、环节转换、更迭之际,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方式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简单电路》一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观察认识构
成一个简单电路所需的电路元件,这时我会相机说“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不仅仅是用来观察,更重要的是让你们想办法点亮小灯泡,看看你们有几张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样学生再一次有了尝试的激情,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甚至有的学生不用老师的提醒会“偷师学艺”,学生有了自觉学习的欲望,探究活动也就水到渠成。所以,教师要善于总结方法,勤于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学得会更轻松些。
除了以上说到的两点,我还想谈一谈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我们的认知中,产婆也有不同情况:一种是发挥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依靠自身力量诞下婴儿;另一种是产婆自己费尽力气来助产,结果是产婆与产妇都十分辛苦,还产得不顺利。如果教师比做产婆,做哪种产婆,自然不言而喻。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动的活动者、思考者、和探究者,教师只不过是课堂的设计者,参与者、引导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只考虑教师好教,而不管学生是否好学;不是以活生生的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否认了、轻视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资源性。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单向活动过程,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关系。我们要勇于学会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小组学中不断历练,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可能碰壁,有可能获得的知识不够全面、不够扎实,但是切不可能因为我们的担心而继续包办代替,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远比我们继续扶着走轻松,这将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我们每位老师都乐见其成,不是吗?
人们常说,世上最难的事情有两件:把别人兜里的钱放在自己的口袋和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海中。而我想说:教育并不是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学生的头脑中,而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潜能。还有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它使我们更明白教师是一个激发者。所以,转变观念至关重要。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尽快行动起来,让我们的教育之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