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

时间:2019-05-15 14:03: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

第一篇: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

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

经过一周的对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学习,我体会颇深。虽然真正成为一名老师才不到半个学期,但与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我思考了很多。就我教的一二年级来说,在一年级课堂上,给我的感觉是孩子们都很天真,活泼,好动。课堂上很难维持纪律,但正是因为他们是孩子,如果真像高年级学生那样一上课就坐的端端正正,那他们就不是七八岁的孩子了。而且不管课堂上不管自己能不能说好,他们都争着抢着举手回答问题,而虽然只高一个年级,二年级的孩子们与之相比就显得 “乖”多了,有时当我想让他们参与到游戏中时,有些孩子害怕自己做的不好,总推脱让学的好的孩子参与,这让我很痛心,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他们会有自信吗?遇事总想推脱总怕自己弄做好,怎么能有信心面对以后更长期的学习?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虽比小学生年龄大很多,但仍然能有活泼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多好呀!学“杜郎口”,就是要学杜郎口精神的实质,那就是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并实现合作与共进。在杜郎口中学教改模式最突出的亮点就是 “10+35” “三三六”,课堂上老师讲课少于十分钟,注重学生的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所谓“三三六”自主学习的模式就是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的特点,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型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小组协作,展示交流,点评总结,反馈交流六个上课环节。给我体会最深的是,其课堂让学生精彩的同时,也是收获了许多知识。“杜郎口”模式的课堂并非是学生展示精彩,关键是将知识落位,反馈到知识点。我们所做的小组分工与合作是为促进全员参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能力、语言文字组织能力,知识总结能力等。最终的目的还是实现高效。

虽说别人有千好万好,倮要是用在自己身上,如果不结全实际反而会只学到形式,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就像当年在学习社会主义理论时,中国领导人不是照搬苏联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问题关键在怎么学。

杜郎口中学固然有很多可取之处,可以说是给整个中国教育改革都提了个醒,作了个示范。可就是本校实际情况来说,也存在着不同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杜郎口中学是初中,而我们是小学,初中生相对来说自学能力要强一些,且

此中学突出的是必须有课前预习,而预习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本体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从小学生来说,自身的生理理解能力是不足以达到这样一个阶段的。具体来说,有的小孩子更低年级的如语文英语生字单词都不认识,也不懂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怎么能很好的预习呢,且更不会使用灵活运用和理解工具书,所以在这一方面,小学和初中的实际情况是他们的最大差别。

其次,中学生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好,小组合作更有利于互相学习,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研究性的探索性的学习,从而会感受到真正的学习兴趣逐渐养成一种不由自主的习惯。这是小学生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的。从小学生自身来说,虽然他们也喜欢小组合作,但只是一种简单的,不定性的,无意识偶然性的服从性的合作。且他们更容易偏向于对老师的服从,比如有时我让学生合成小组互相当小老师,开始小朋友们非常用心,也很认真,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渐渐会失去兴趣,尤其是有个别学的不太快的孩子,会给自己和同伴带来相互性抱怨,甚至刺激,有时或许会伤个别同学的自信心自尊心。我认为这种合作是非常可怕的。对于采取其它办法的合作,也多多少少会相互产生或微或重的不如意。当然完全不联系不合作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从蒙氏教学中我注意到,有时小学生的教育老师应该少些着意栽花,多些客观刺激,少些正面教导,多些侧面表演。举个例子,比如有个小朋友回答错了问题或犯了什么错事,老师当着大家的面应该给予宽大的处理,只强调这事的后果怎么样,从而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他有一种对事情本身的害怕,而不是专注于害怕老师的惩罚,但老师背着大家只单独教导这个学生时,则应该先让学生反馈。

当然整体来说,杜郎口中学教改模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它更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首先要学会小组合作,利用团队的力量为自己拥有更多的智慧。小组长要有威信,组员也得服从组长的安排,包括表示对组长分配任务,也不能有人推脱或不干。组员对组员全面监管,发现组员有不对的地方立即认真地指出来,帮助其改进,但只管不记录,不向老师汇报,可能他们已完全能自己掌控了吧!

第二是学会参与。其课堂采用“小主持人制”,由学生替代教师组织课堂,取消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位学生的统一要求和统一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都有发言权,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

第三学会竞争,在团结合作中求个性的张扬。学生的精彩辩论,那是思维火花的撞击,是课堂宝贵的瞬间,在传统的课堂上是难得一见的,但这样的奇葩经常盛开在杜朗口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创新健将、奇思异想多智星等。教室外的墙面上、、挂的是优秀学生的照片和个人信条,无不彰显着学校对孩子张性个性的珍惜。

第四学会快乐地学习。预习本上爬满了认真的字迹,双色的内容,还配上个性的简笔绘画,然后等待参加下次的预习作业展评比活动。展示的环节上尤其下功夫,因为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深情地朗读小创作,配上丰富的肢体动作;讲析力的原理演示自创的小实验,背诵英语语段加上编导的小话剧……而且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断,适时点评、指正、补充,活而有序,活而有效!

第五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要形成“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

第六能使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要掌握“学习方法五字诀”:读、思、问、议、评。读:学生会读书;思:会思考,边读书边思考;问:对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词语会质疑;议:讨论时会说出自己的见解;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那些是对,哪些是错,能加以区别。

学习任何一种优秀的经验,学的是否有成效,不是看形式如何相似,而是要看是否具备这种模式的灵魂,是否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水平。

白云区蒙古族学校

曹艳芳

第二篇: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

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

教改前的杜郎口中学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春初三年级曾经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21名学生;教师情绪浮动,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发生。县里已经将这所学校划入了撤并学校的行列。面对混乱局面和被撤厄运,杜郎口中学校委一班人决定从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由乱到治,摆脱被撤的厄运。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校长崔其升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商讨教改大计。崔校长认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

1999年秋,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杜郎口中学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上课要求:

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2、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

4、教师基本功:A、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B、讲普通话。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业务理论学习要求: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为了使教师们掌握教改的内涵,校领导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课堂评价标准。

许多教师对学校的新规定心存疑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和领导们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但毕竟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被打破,教师开始能够注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高辍学率有所扼制。一些学科骨干教师,在积极探索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到2000年7月,在全县23处初中的综合评价中杜郎口中学已居全县中游。针对教师一时无法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现状,校领导明确提出了“10+35”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这一课堂模式的提出在全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们怀疑、不解;一些家长愤怒:“我们交了钱让孩子来上学,你们老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是啊,教学教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先教后学,顺理成章,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模式。任何一种习惯的改变,都会遇到许多阻力。

但杜郎口中学的校领导们对这种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在每个班的醒目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这可以在全校营造教改的氛围,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先由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领导班子或成员上公开观摩课,然后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经过校领导班子的发动、宣传,教师们陆续上达标课;对约20%不过关的教师,经过“扶贫工程”,上过关课。

在教师群体中的这种变革是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领导班子上的公开观摩课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形式上的耳目一新,如:张代英老师设计的两位小主持人的形式,学生辩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与不好等等。学科骨干教师上的示范课例则开始关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课堂教学的变革有了质的飞跃。这两次课的展示,使全体教师对“10+35”的课堂模式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接着,学校对教学改革整体推进,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一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话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位教师是这样描述刚开始的课堂的:“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爬黑板,学生几乎倾巢而出(全班60多人),写的同学和修改的同学‘狭路相逢’,教室过道里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再看黑板前,为了争抢黑板的领地,许多同学蜂拥而至,挤成一团,最后还是老师出面让他们分成几组才疏导开人群。”

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共同的体会。许多教师会在这种混乱中不知所措,甚至可能会因此望而却步。但杜郎口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却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探索出了从“抓紧统死”到“活而不乱”的教育策略。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现在规范有序的小组合作交流互动,是领导和教师们三年来一次次研讨的结果,包括2002年新学期开始座位排列方式上的变革,由秧田式变为分组排位,对面而坐,都是潜心研究的结果。

“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这是学生动起来后领导和教师们思考的又一焦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家发现预想的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大家原以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该会出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烈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经过反复研究,大家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写诗作词,用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信心、有能力进行充分展示,杜郎口中学又将预习环节搬到了课堂上,开设了“预习课”。为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巩固“展示课”的成果,学校又开设了“反馈课”。利用反馈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充分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针对性地让优生吃饱,差生吃了,实现“双兵互赢”的目的。

经过几年的探索,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展示六环节逐步明确: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至此,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明晰。

去哪里寻找我们的理想课堂?

——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革命”

没有讲台;教室里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吵吵嚷嚷,像个集市;老师领着头,有人躺着学书中的人物,有人用笤帚当剑边舞边唱„„

有谁想象过这样的课堂?

但就是这样的一种课堂,让一个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在去年的中考重点录取中报名268人考上了267人,也让一个个害羞内向的农村孩子在生活中大胆活泼而充满了无尽的活力。

谁动了我们的快乐课堂?

杜郎口中学,这个偏居鲁西北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中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似乎都让人很难相信它已经成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偏僻闭塞,地处彻底的农村,周围都是大片的田地,连只砖片瓦都没有;设备简陋,不用说许多学校的基本配置——现代化的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视听教室等,就是像样的用来上公开交流课的音箱都没有;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正规师范本科毕业的很少,专科毕业的较多,甚至中师毕业的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

有两个事实可以说明改革之前的杜郎口中学的“教育状态”:初中三年级一个曾经有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了11名学生;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是个位数。而最为重要的是初中3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新上任的校长崔其升对辍学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他们辍学的主要原因不是家庭经济困难,也不是家庭发生变故,而是他们感到学习困难,不愿在学校“活受罪”。一连许多天,崔其升拎着个板凳四下里听课。很快他就听出了“门道”:许多老师上的课,学生很不爱听。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上起课来,状如树干,举止单一,话似白开水,枯燥乏味,课堂上,死气沉沉,表面上看起来秩序很好,实际上,学生的思想早开小差到了“爪哇国”,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闹着玩。一些学生家长更是告诉崔其升:“孩子在学校混了3年,痛苦了3年!”

老师本来应该是受人尊重的传道者,现在竟然沦落到了“痛苦制造者”!家长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崔其升的神经:“教师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灌装桶’,课堂由教师一统天下,学生像被驯服的小绵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些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给孩子带来了什么?既然‘满堂灌’没有好的效果,我们能不能改?我们该怎么改?”

让课堂上的教师先活起来

1998年暑假之后,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改革拉开了帷幕,校长崔其升烧起了他的头三把火。崔其升的第一把火是量化指标。崔其升决定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好课的评价基点定位于学生的动。为此,学校制定了3条量化指标:一是课堂气氛要热烈、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的课堂学习环境。二是课堂形式要多样。采取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男女生竞赛、曲艺节目、讨论辨析、小品表演、擂台比武等,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走进正式课堂。三是学生参与人数多、密度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这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学校通过比例量化考评成绩,以参与人数除以班级人数的比例高低衡量教师教学成绩的优劣。量化指标的评价触动了教师的灵魂,他们开始思考一种前所未有的行动——由原来注重教师单独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自己的学。

崔其升的第二把火是上好“三课”。虽然有了量化指标的规定,但许多教师依然心存疑惑:我们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况且对于杜郎口中学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新的课堂教学还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幻影。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改革课,若没有引领与实践,恐怕依然在教师的心里难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为此,崔其升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等“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崔其升的第三把火:“一谈二警三停”。在上好“三课”的同时,“一谈二警三停”的相应惩戒措施也在实施。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谈课堂要求,谈教师角色,谈学生表现,谈课堂程序,谈教改意图等,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由业务主任作专题辅导等。

三年的改革尝试,不仅使学校摆脱了被撤并的困境,而且结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实。到2001年秋,一向在全县中考倒数第一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步至中游地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改革意识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一扫往日的沉闷与单调,澎湃激荡起改革的活力与生气。

茅卫东:专家眼里的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的教改吸引了大批参观学习者,他们中最多的是一线的教师和校长,也有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教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本期深度访谈我们采访了四位不久前考察过杜郎口教改的专家,一位长期以来坚定地支持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当地教育局领导。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国教师报:杜郎口中学给您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滕纯:我干了一辈子教育,到过全国200多个县市,去过国内1500多所学校,听了不下2000节课,也考察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就我的眼界来讲,杜郎口的课堂是全新的。

张梅玲:在杜郎口中学,我发现了城里学校很少有的现象,每个学生都非常开心,学生心态非常好。我们想在这样一个比较自由的情况下找出一个不学习的学生,结果70多个学生中没有发现一个,这让我们非常惊讶。他们的经济条件不好,但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是阳光。我们问学生,你们怎么这样爱学习啊?学生们说:“课堂上我们有乐趣。”这句话在城里是很少听到的。

高洪源:他们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另外,学校处处张贴着学生的格言,内容都是学生对学习、对学校、对人生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杜郎口中学达到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的细节,表明学校在改革过程中,确实力求把学生推向前台,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郭振有:听杜郎口中学的课,你的第一感觉会是震惊。因为你没有见过,也不会想到,课,竟然可以这样上。然后,你又会感到振奋,因为你看到的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这种“另类”的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益,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美国人认为,人生就是为兴趣所作的表演。兴趣才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杜郎口中学找到了一条可行而有意义的路子,那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充分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看到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是极强的。他们没有农村学生常有的那种不敢大声讲话、不敢表现自己的羞涩感和怯懦感。他们一个个都被激活了,他们的胆子大着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充满自信的,他们喜欢学习,不怕考试。相信他们走上社会也会充满信心和勇气。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谢金国:对杜郎口中学的改革评价,媒体和网络都有很多的赞誉。可以这样说,杜郎口的改革,触及到了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从价值和意义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这并不过分。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既有实践性,也有时代性。它解决的不单纯是“本土”升学率、农村教师素养较低的问题,也提升了学习能力、生存和成长以及师生相长等一系列问题。

杜郎口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一切都来自于实践,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教学理论。比如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杜郎口的小组学习早在很多年前就实现了。杜郎口从全国6万所初中学校里脱颖而出并不是偶然的,是偶然中的必然。

比杜郎口更“先进”的理念有的是,为什么独独杜郎口成功了?它不是一味地去学习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者把别人的经验简单归结为人家的学生好、人家的老师好等。想到就去做,去做就做好,不怕失败,更不怕挑战,这是校长崔其升带给我们的启示!

张梅玲: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让我们真正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改革应该怎么做。如果农村的教育搞不好,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有人说中国农村条件差,实行素质教育有困难。杜郎口中学的成功对此做了有力的回答,素质教育不完全是硬件问题,因为当初杜郎口什么都没有,却走出了一条路。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键不在于学校的硬件,还在于人的理念。杜郎口中学的教改还提醒我们,要重新估量学生的潜能。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还没有真正相信学生。而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精彩,抢着阐述自己的看法,反驳别人的观点,看起来课堂很乱,其实活而有序。

它的第三个意义和价值就是证明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课堂,在实践中磨炼。现在一说提高教师素质就是请专家来作报告,外出学习。其实,智慧型教师的成长关键是在实践。智慧和知识不是同一个概念,智慧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校长的引领下,通过在课堂中的磨炼,已经成长为智慧型老师。

郭振有:这是一场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性的变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具有原生原创意义的教育改革的典型!它在某些方面提供了一条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子!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6月5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从本原上回答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老师之职责是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课堂模式、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等根本性的问题。它打破了班级授课制建立几百年来形成的教学教条和“本本”。它打破了现行的所有教育学关于课堂教学模式的规范性要求。它追求的是没有任何一点形式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益。它冲破了重重阻力,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它在中国的一个乡村里,写出了一本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它是本土化的,但它与现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高洪源:杜郎口中学把课堂还给孩子,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国目前比较严酷的现实条件下,他们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在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目前他们可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认为对于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应该苛求。一个当初条件如此艰苦的农村中学走到这一步,创造出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了。当然,我不赞成过高地评价杜郎口教改的意义。

中国教师报:根据您的考察,您能否对杜郎口中学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谢金国:杜郎口未来改革的重心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也关系到改革的深入。据崔校长讲,杜郎口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之外,近期还要从外地引进部分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期望能起到专业带动和引领作用。

张梅玲:现在他们的学生学习动机非常务实。在与学生座谈时,我问他们,你们学习为什么这么努力?三个学生说,我们将来要做老板,因为现在爸爸妈妈生活得太苦了,我要改变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因为老师说,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惟一的出路就是把书读好。一个孩子说要做医生,因为奶奶生病死了。一个女生的回答让我们很惊奇,她说以后要当大官,因为村里的干部上去几个月就下来,我当了清官要整整这些贪官。三个学生的回答,角度不一样,但都表明他们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动机非常纯朴、务实,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从“做一个世界的中国人”来说,学生的目光还是应该远大些。不然,以后可能会束缚他的前进。

杜郎口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教师引导得也非常好,体现了较高的素质。但是,感觉教师在课堂的提升方面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提出的解题方法之后的思路分析还可以再深入,学生提出几种解题方法后,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是相对最好的。这种优化意识可能还要加强,他们应该可以做得更好。这就需要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素质,学科底蕴要更扎实深厚些,哲学修养需要提高。

滕纯:从课堂教学这个方面来说,我提出三点想法供学校参考。第一,学生动起来了,动静如何结合?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脑力劳动,要求思维活跃,但思维同样也需要理性,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该动时动,该静时静,动静结合,有起有伏,要掌握好这个节奏。第二,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个人探究怎样结合?第三,学生展示点评与教师引导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把握?课堂上我看有的学生的点评很到位了,这时教师再点评就重复了。建议教师要能够“导评”,就是不只局限于知识本身,而应该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要促进学生由浅层到深层的思考。

高洪源:我觉得杜郎口教改的大方向、大框架是不错的,他们的经验要肯定。在这个前提下,我建议学校对毕业生进行跟踪,看他们在高中、大学的情况如何。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力普遍强,说明这个模式是对的。第二个建议是希望学校能够注意发挥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比如历史教学就可以讲得活一点,不能只讲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拓展,要启发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另外,在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能不能把一部分时间也还给学生,给学生减负,给中国的农村学校做出一个榜样。

中国教师报:您觉得杜郎口模式在城市能够推广开来吗?学习杜郎口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梅玲:原则上说,城市的学校不但能学杜郎口的经验,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如果说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那么问题不在于杜郎口的经验本身,而是城市教师的理念,即是否能够真正相信学生,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另外,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前的准备是非常辛苦的,农村教师吃苦耐劳精神比城市教师强,农村学生可能比城里孩子更刻苦也更纯朴些,这也是城市学校学习杜郎口经验不如农村学校的一个原因吧。所以说,城市学校能否学得好,关键可能还在于校长、教师、学生能不能花这个功夫。

郭振有: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的改革典型,但是它的启示意义绝不只限于农村中学。所有的学校都可以从它的改革历程和改革经验中得到启示。甚至它的具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城市的学校乃至所有的学校也都可以借鉴。沿着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思路去推进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杜郎口中学不是一个全面的教育改革典型。它的成功当前主要体现在它的升学率显著地提高了,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在实验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它还不能与其他城市学校相比。有人私下议论,这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怪胎”。这样评价是不全面不科学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本质上不在于升学率的高低,素质教育应该更能提高升学率。关键在于这些学生是只有应试能力,还是有全面的素质。杜郎口中学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不怕考试,考试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兴趣,有了自信。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精神面貌、人生志向、心理素质、探索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远远优于和高于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他们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一些本质要求。应该说,杜郎口走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

谢金国:杜郎口模式是开放的、创新的、成长的,也是鲜活的。杜郎口可以学习,但硬性地照搬照套是危险的。学习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一旦成功了,最终形成的就是“自己”的模式。否则,很容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杜郎口是根植于“农村教育”这个现实而成长起来的,但并不能简单地说它只适合农村教育而对城市教育没有意义。好的教育应该具有共性,面对的是全体师生,是人们的心灵。有人说教育无国界,那么何必讳言到底是适应城市还是乡村呢?好东西莫问出处,关键是要看到杜郎口的“好”好在哪里,值不值得学习和借鉴。新华社在报道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时说:人们都说,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杜郎口中学走出的这条路也许还要继续经历时间的验证,但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培养自主自信、勇敢有为、谦逊合作的人,杜郎口中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学习杜郎口,还要超越杜郎口。要用发展的眼光,甚至以批判的态度学习杜郎口,要科学、求实、认真地看待杜郎口的改革,要立足自身的现实借鉴杜郎口经验。我害怕有些学校会搞“一刀切”,最终成也“杜郎”,败也“杜郎”,这不是学习,而是迷信了。

学习杜郎口经验,最根本的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最需要的也是一种勇气。

高洪源:学习一种新的经验和新的模式,需要因地制宜,有时需要简化经验,掌握其合理因素。比如杜郎口中学早晚自习都是上课,这样的课时安排,恐怕城里的学校就很难学。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去推广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很可能导致一些学校只从形式上学习,最终产生形式上的结果。我觉得最佳的情况应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几种变式,也就是允许各个学校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式

杜郎口学习体会

赵爱娣

走进杜郎口的校园,穿过教学楼的长廊,感受着学校浓浓的学习氛围,我感觉杜郎口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人。

我想从得到的启示和感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启示

给我的启示是深刻的、是终身受益的。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之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启示之三: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我觉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有两点最值得我学习:一是落实到位,二是相信学生。先说说“落实到位”的问题。他们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都是五花八门的检测,而且要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我觉得他们的检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我非常清楚“落实”的重要性,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再说说“相信学生”如把课堂还给学生,多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等。这一观点我也非常赞同,但就是不太敢放手。我们的老师的注意力在课堂的教上,而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精力用在了课堂教学的导上,备课存在区别,我们教师的备课不够深入,浅层次的,而杜郎口的备课是在备学生的学,可以设计到每个知识环节的中考题。杜郎口的教学有其自身的原生状态的特点学生在校时间长。这是我校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结合我校的教学,如何发挥有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呢?也就是如何在我校的课堂上做好,自学指导呢?小组合作,老师你敢放开吗?学校的指导方针是关键,学校的管理细节是促成这一工作落实的根本。

二、问题交流

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交流。惊叹他们课堂教学的同时,心里不免跃跃欲试,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与他们老师座谈时进行了交流:

1.教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

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不过我们要想的事,他们的教学三部曲能够有充足的可是来安排吗?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节课的知识要在三节课来完成,我们的课堂教育有那么多的课时吗?

2.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纪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的教育,年级、学校检查评比、通报批评等方式规范。

3、进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什么课型?习题课和讲评课。是因为这种课型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相对好开展,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逐渐推展到各种课型。

4、课堂上你们的学生即使是新授课为什么对知识也那么熟练?他们的课型除按新授课、讲评课„„这种分类方法外,又分为“预习课”和“展示课”。预习课上老师提出目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拨;展示课则是以解题为载体,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规范步骤,拓宽思维和提升能力。他们强调,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至于预习时间的长短则视内容而定,可一节、可半节,但一定得预习充分。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我们学校推广杜朗口的教学经验,面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我感觉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积极性不应该是喜欢但不用心学,有兴趣但不知样变表现自己的感受。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一年级现在进行合作学习的实验,虽然桌子对在了一起,但孩子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开始了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读书,学会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能用写或者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二)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杜朗口教学模式我感觉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多鼓励,多表扬,小的物质奖励)。2。现在很多学生一上美术课就高兴得尖叫,但是问他上一节课学了什么?不知道!问他看了有什么发现?不知道!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3。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合作学习。4。自主学习,能有自己的想法,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作。

最后我引用书本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且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小,在各方面还很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篇: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

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

中国教师报

茅卫东 李炳亭

这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乡镇初中,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之列;如今被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锋。“杜郎口”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旋风,数月内影响已经遍及山东全省。

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700余人。有人说,他们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也有人说,他们的教改是“非典型”的,因为不可复制。

杜郎口中学坐落在离杜郎口镇约一公里的旷野中,距山东省茌平县城23公里,一条东西向的简易公路从校门口经过。

如今的杜郎口中学,每天都向参观者开放,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胸前挂着“听课证”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听课教师可以随意走进任何一个教室听课。如果哪天听课教师人数太多,学校会安排几位老师在报告厅上课。课后由上课老师向参观学习者介绍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回答同行的提问。

我的课堂我主宰

记者走进报告厅,看到主席台变成了课堂,台上一字排开的3块黑板上写满了物理题及答案,一个学生正拿着话筒向其他同学讲解其中一题。学生有坐有站,也有的蹲在地上或靠在同学身上的。台下大概有200多位听课教师,有的教师干脆跑到了台上。

来自淄博的一位物理老师告诉记者,这是一堂物理练习讲评课。上课老师先让学生把题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然后由学生自己向同学解释,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补充或否定意见。这一节课讲了13个题,课堂容量是比较大的。

3月3日下午,初一(1)班,历史课,隋唐文化,反馈课。

和其他学校的教室不同,杜郎口中学每一间教室的前、后及靠走廊一侧的三面都有黑板,学生桌椅也不是纵横摆放而是摆成6个方阵,每个方阵也就是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分两排相对而坐。每个学习小组由班主任任命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管理全组,各学科教师根据月考情况任命本学科的学习小组长。

上课伊始,部分学生拥到黑板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上方,然后将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点一一写上。在当地,这叫“爬黑板”。没有“爬黑板”的学生在座位上自己读书,有个别学生蹲着在教室地板上书写。

学生写完,老师开始提问,学生的回答普遍非常流利,声音都很响亮。特别是那些女生,说话的嗓门似乎个个都很大。面对众多听课的老师,学生很有自信,没有羞涩。或者说,学生们在课上已经能够做到对听课老师视而不见,尽管听课老师可能就在他的身边。

历史老师抽背完学生,开始将教材中的问题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各小组派出成员将题写在黑板上,经过一番讨论,再将答案也写在黑板上。

有些学生趁同学“爬黑板”之际整理预习笔记,被老师严肃制止。

题和答案都写在黑板上了,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先由一位同学大声读题及答案,然后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有赞同,有补充,也有表示不同意见。教师话不多,只是适时点拨一下,一节课就结束了。

记者注意到,第一组写的题 “阎立本的《步辇图》描会(绘)了唐代(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中有两个错字,不知何故,师生都没有指出来。

问了两位来参观学习的历史老师,一位说这堂课容量不大,另一位说这样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历史知识。

记者又来到初二(7)班,这是一堂议论文写作课,老师不在。学生自己在写作文,第一节课已经写完作文的学生有看书的,有交流的,还有随意走动的,没有一般课堂上的那份安静。

15分钟后,在一名班干部的主持下,学生开始交流和点评作文。

第一篇交流的作文题为《班干部是否应该事事严肃》。小作者走到黑板前读完作文,两位班干部——其中一人即是主持人——站起来,点评了同学的作文之后,做了自我批评,表示班干部应该尽心尽职为同学服务,但是该严肃的时候还是要严肃。

第二位学生的作文是《学校是否应该组织活动》,建议学校少些文化课,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

主持人像老师一样指点某些同学:“听的时候,不要停下笔,把你的想法记下来。”“某某同学语速太快,声音可以再响点。”

听了《沉默是金吗》一文,一位女生大声呼吁一直没有发言的同学:“沉默的同学们,快点站起来!”

一名学生读完作文,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或点评或谈感受,中间没有冷场。有的同学在朗读作文时还演唱了经过改编的流行歌曲。半个小时内,共有10位同学朗读了自己的作文。

教师在快下课时才出现在教室里,这位两年前从小学调来的年轻女教师语言颇有感染力。听学生朗读了主题为“历经磨难,超凡脱俗”的《苦与俗》,老师让大家看教室正前方黑板上的名言——“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对小作者作了充分的肯定。

在杜郎口中学的三天半时间里,记者走遍了学校两幢教学楼的20个教室。每节课几乎都是讨论确定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小组自主学习——展示交流这样一个过程。其间学生的讲解,不同意见的交锋,欢快的歌声,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学生或站或坐或走动,加上“爬黑板”时的人头攒动,听课教师在教室里随意晃动的身影,难怪有人把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教育超市”。

“你以前接触过这样的课堂吗?”

回答记者的都是摇头。

“你觉得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什么优点?”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确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来参观的老师回答相当一致。

为了生存,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新基础教育的领军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近年来大声疾呼的理想课堂,在杜郎口中学得到了印证。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杜郎口中学师生付出了差不多10年的努力才换来的。

10年前,杜郎口中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初中,而且在县里20多所初中里排名连年倒数,甚至县领导都几乎要撤掉这所学校。可以说,这所学校处于生死边缘。

1997年,现任校长崔其升来到这这所学校,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为这所学校找一条活路。

可是出路在哪里?

当时的杜郎口中学除了拥有基本够用的平房校舍外,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由于位置偏僻,已经很多年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年龄老化,上课方法陈旧。课堂上,学生不是昏昏欲睡,一派死气沉沉,就是桌底下,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寻开心。

为了找到出路,崔其升经常到教室听课,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对学校的看法。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要他们干什么?”

这句学生不经意间说出的“气话”,让崔其升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是啊,既然新教师来不了,老教师走不了,何不就按学生的想法试一试?小时候,他常听大人们讲,过去有的私塾先生学问浅,怕上课滥竽充数露了馅,经常绞尽脑汁叫学生代替自己讲课,结果孩子们学得还很好。崔其升想,如果我让老师们尝试一下,说不定效果也不错呢。

经过翻来覆去地筛选,崔其升决定让当时教学成绩最差的一位老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没有把自己的考虑对这位老师和盘托出,怕伤了老师的自尊,只是说希望这位老师对课堂教学作一些调整,提高教学质量。此后,崔其升经常跟班听这位老师的课,与其商讨教学技巧。节骨眼上,他就用商量的口吻说:“先让学生自己讲讲怎样,看他们预习的好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个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这位老师第一次领到了教学进步奖。

初试有成,崔其升不免心中窃喜,他在全校教学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要求。

从“0+45”到“10+35”

这一次,杜郎口中学全校老师吓了一大跳,因为校长对他们提出了“0+45”的目标要求:一个星期谁也不能讲课,不能板书,就站在讲台上,任学生自己发挥。

不让老师开口讲课?不但老师们有意见,家长也不干了:“我们花钱送孩子来学校,老师怎么可以不讲课?!”一时间,茌平县教育局几乎每周都要收到反映杜朗口中学问题的群众上访信件,聊城市教育局、市内各媒体对崔其升的名字也不再陌生。

“0+45”毕竟是矫枉过正之举,崔其升的本意也只是希望老师们在课堂上能够少讲些,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统一思想和认识,崔其升召集学校领导班子开会,会一开就是几个小时。

面对现状,老师们的思想慢慢开始转变。

为了使改革稳步实施,崔其升决定缓步前进,分层实施。他将“0+45”模式改成了“10+35”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同时,他要求领导带头上示范课,然后,选取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上公开课,最后,全体教师上达标课。

2000年,世纪之交,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整体转型。

为了全面推行“10+35”的做法,学校在每一间教室的醒目位置悬挂学生课堂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然而,让崔其升意想不到的是,学生竟然用沉默来回应他好不容易才设计并推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相当一批学生却不说话,鼓励没用,批评无效,崔其升百思不得其解。

听课,座谈,终于,学生说话了:“校长,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啊!”一语点醒梦中人,崔其升立刻要求全校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课堂预习指导。后来,预习课成为杜郎口中学的一种专门的课型——学生有话说了。

就这样,不断地听课——发现问题,座谈——分析问题,整改——解决问题,一种后来被称为“三三六”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课模式慢慢形成了。

学校采取了强制手段推行新模式。“我们提出了一谈二警三停课的措施,老师一次上课不达标,要找他谈话,挖缺点,指方向,找措施。接下来是警告,再不行就停课。”崔其升介绍说。如果发现有老师超时讲课,不但进行经济处罚,还要给予停课两周的处理,考核中给予减分处理。即使这样,有些心怀疑虑的教师,还是偷偷给学生讲解。为了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学校甚至采取了“株连制”,发现一名教师违规教学,班主任、年级主任、学科组都要受考核减分的处罚。老师讲得喉咙嘶哑,效果微乎其微的状况终于得到了扭转。自然,期间还是伴随着质疑与告状,但崔其升不为所动。

为了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2004年,他撤掉了所有教室的讲台,将学生面对教师,课桌纵横摆放的教室格局,改为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有人讥笑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到处都是黑板了,老师也不管了,教学质量危险了”。

“这是瞎说!”崔其升告诉记者,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师生互动,共同发展。2002年,教育局对全县23所初中进行综合考核,杜郎口中学的排名由1998年以前的连续10年倒数第一第二上升到第10位。以后,学校每年的综合考评都在前3名。

光环下的沉重

2005年11月12日至13日,山东省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

“这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山东省教科所所长王积众说。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山东省教科所研究员陈培瑞认为。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要求教育专家“对杜郎口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用更概括更准确的语言来对它的教改模式进行总结”。

聊城市已经决定全市学校学习杜郎口模式,如果校长抵制,“不换思想就换人”。

山东省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对杜郎口中学的教改作了高度评价。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程表上看不到“自习”课,包括一般学校都有的语文、英语两科的早读,在杜郎口中学也是由语文、英语教师上课。学生上午、下午各有四节课,晚上还有三节课。学生大多住校,少数走读的学生三餐在学校解决,因为有早读和晚课。

“学生每天上12节课,初三连周日都要补课,这正常吗?”

“你不了解情况嘛!”为了在升学竞争中获胜,在许多地方,这些已经是大家默认的事实了,记者似乎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要把注意力放在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点上,补课这种事,靠一个杜郎口能够解决吗?”许多人这样对记者说。

“现在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教育行政部门说学校阻力太大,校长说教师素质不行,教师说专家理论太空„„杜郎口中学在内外条件均无任何优势可言的情况下,硬是走出了一条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不单是对教学理论的贡献,这种改革的精神更值得肯定。”山东教科所的许爱红研究员说。

《齐鲁晚报》的记者曾问崔校长,既然这种“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可以让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为什么不缩短上课时间呢?崔其升迟疑着回答:“越是创新的东西,越要在中考上站住脚,否则就会被舆论淹没,目前我还没有十分的把握,以后也许会实行吧。”

杜郎口中学现在要求每一位老师每天写拓展笔记一则,记录教学得失、教学设想,篇幅一般为大32K笔记本一页;每周写育人笔记2则;每周听课三节并作听课记录。有的教师家就在离学校不到千米的杜郎口镇上,但是也只能在周六放假时才能回家看看,平时也难得有心情有时间看电视。“学校教改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每天有那么多同行来参观,我们感到很自豪。”一些老师对记者说,但他们同时也承认,工作压力太大,“很累啊”!

记者与一位经历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全过程的老师交谈,问及最近在看什么书,这位教师连说没时间看书。再问上一次买书是什么时候,买的是什么书。他想了想,说年前曾买过一本《同步练习》。进一步询问得知,从教以来,除了教辅材料,他没有买过其他书籍。这种情况在学校相当普遍。自然,学生的课桌里除了各科教材和相关学习资料外,也很难有一本课外读物。

这种情况让记者非常担忧。

“目前,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困难在哪里?”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崔其升毫不迟疑地说。他认为学校66位专任教师中有1/3还不合格,有的学科教师整体教学能力薄弱。

“很想有机会像他们那样能够出来听课、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看着穿梭在校园里的外校同行们,眼神满是羡慕。课堂教学改革解放了学生,学生胆子大了,发言积极了,思维活跃了,促使教师精心备课,研究驾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改革也提升了教师。仅从每一堂课都是公开课这一点来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师的心理素质就是一流的。但是,“学生提高比我们老师快啊。”开放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渴望有时间有机会充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

【编者按】:还是让我们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变化有一个大致概况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吧!

教改前后的杜郎口中学

教改前的杜郎口中学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1998年春初三年级曾经60名学生的班,中考前只剩下21名学生;教师情绪浮动,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发生。县里已经将这所学校划入了撤并学校的行列。面对混乱局面和被撤厄运,杜郎口中学校委一班人决定从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由乱到治,摆脱被撤的厄运。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校长崔其升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商讨教改大计。崔校长认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

1999年秋,为解决“学生不爱学、学不懂”的问题,杜郎口中学对教师上课、备课、业务学习等方面有了新的规定。上课要求:

1、课堂气氛:A、微笑授课;B、学生积极主动、情绪高涨、勇于自我表现。

2、活动形式: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寓教于乐;能体现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3、学生活动量:学生活动35分钟以上(优),30分钟以上(良),29分钟以下(一般);

4、教师基本功:A、板书条理,能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在黑板上,版面设计美观科学;B、讲普通话。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业务理论学习要求:笔记每周一篇,不准抄袭,要写上课的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写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面貌,为了使教师们掌握教改的内涵,校领导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生龙活虎,欢呼活跃,争问抢答,喜笑颜开”的课堂评价标准。

许多教师对学校的新规定心存疑惑:我这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还学不好呢!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少讲,恐怕更是“玩火”。许多教师和领导们玩起了“捉迷藏”:不让明讲,就偷着讲;不在讲台讲,就在台下讲。但毕竟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被打破,教师开始能够注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高辍学率有所扼制。一些学科骨干教师,在积极探索着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整体的教学效果有所提高。到2000年7月,在全县23处初中的综合评价中杜郎口中学已居全县中游。

针对教师一时无法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现状,校领导明确提出了“10+35”的课堂模式,即一堂45分钟的课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这一课堂模式的提出在全校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教师们怀疑、不解;一些家长愤怒:“我们交了钱让孩子来上学,你们老师不教了,倒让孩子自己学?”是啊,教学教学,教师不教,学生不会,先教后学,顺理成章,这是大家习以为常的模式。任何一种习惯的改变,都会遇到许多阻力。

但杜郎口中学的校领导们对这种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在每个班的醒目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这可以在全校营造教改的氛围,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其次,针对不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先由业务校长、教务主任、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等领导班子或成员上公开观摩课,然后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经过校领导班子的发动、宣传,教师们陆续上达标课;对约20%不过关的教师,经过“扶贫工程”,上过关课。

在教师群体中的这种变革是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领导班子上的公开观摩课注重的是课堂教学形式上的耳目一新,如:张代英老师设计的两位小主持人的形式,学生辩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好与不好等等。学科骨干教师上的示范课例则开始关注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使课堂教学的变革有了质的飞跃。这两次课的展示,使全体教师对“10+35”的课堂模式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接着,学校对教学改革整体推进,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一律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句话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位教师是这样描述刚开始的课堂的:“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师让学生爬黑板,学生几乎倾巢而出(全班60多人),写的同学和修改的同学‘狭路相逢’,教室过道里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再看黑板前,为了争抢黑板的领地,许多同学蜂拥而至,挤成一团,最后还是老师出面让他们分成几组才疏导开人群。” 课堂上对学生往往“一统就死,一放就乱”,这是教改中许多教师共同的体会。许多教师会在这种混乱中不知所措,甚至可能会因此望而却步。但杜郎口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却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探索出了从“抓紧统死”到“活而不乱”的教育策略。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现在规范有序的小组合作交流互动,是领导和教师们三年来一次次研讨的结果,包括2002年新学期开始座位排列方式上的变革,由秧田式变为分组排位,对面而坐,都是潜心研究的结果。

“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在动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这是学生动起来后领导和教师们思考的又一焦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家发现预想的课堂情景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相距甚远。大家原以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说、答、议、评的时间,应该会出现争问抢答、激烈讨论的热烈场面,但现实中学生却是欲说无言。经过反复研究,大家逐渐明朗:只有先学,有一定的基础在课堂上才可能有话可说、有据可论。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用双色笔作预习笔记,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一题多解,不同角度、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感悟情思,形成自己的观点;写诗作词,用歌曲、相声、小品、舞蹈、图画等个性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方面还显“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信心、有能力进行充分展示,杜郎口中学又将预习环节搬到了课堂上,开设了“预习课”。为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巩固“展示课”的成果,学校又开设了“反馈课”。利用反馈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充分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有针对性地让优生吃饱,差生吃了,实现“双兵互赢”的目的。经过几年的探索,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展示六环节逐步明确: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至此,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明晰。

第五篇:有感于杜郎口中学的教改

有感于杜郎口中学的教改

最近知道了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改事迹。我为一个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学,能掀起的一场轰动教育界的“革命”,而击掌叫好!我也为山东教育取得的历史性突破而感到欢欣鼓舞!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脚步,总是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艰难前进,教育的发展亦复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教育者呕心沥血的摸索实践,中国教育从零开始,立足国情,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绩,为新中国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新生力量。我相信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而教育存在的形态是脱离不开它的时代背景的。素质教育是这样,应试教育也是这样。

素质教育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型人才的必然选择。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在共和国的发展史上,旧的教育体制和观念曾经深深影响了好几代人!时下,在素质教育深入人心的形势下,我们仍有很多困惑和不解的原因也无非缘于此吧。

改革总是要面临舍弃和重建。这也许就是“打破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关系所在。而破坏一个固有的模式,创建一个全新的未知的新世界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杜郎口中学的同行们无愧是一群坚定执着的拓荒者。从杜郎口中学的拓荒者们身上我们领会到了值得尊敬的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诚然,教育改革是需要向崔启生校长这样的拓荒者的,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拥有一个能催发改革的大环境和一片能实事求是的改革土壤是多么重要,我为山东叫好,我为山东人叫好。

下载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杜郎口中学教改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之我见

    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之我见 徐州市王杰中学 许粒红 听了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报告,我想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崔校长那改革的气魄外,就是他那......

    杜郎口教改实施方案

    学习“杜郎口教改经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七台河市委关于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精神。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全面学习和借鉴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教......

    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心得

    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心得 12月18日,管理中心组织各校老师前去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随机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展示课。通过对老师、学生交流,初步了解了一些杜郎口中......

    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心得

    山东昌乐二中观摩学习心得 数学组陈 朦 山东省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是全国优秀教学模式之一,是中国课程改革的先驱,为中国课改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271”高校课堂解决......

    杜郎口学习心得

    范文一: 今年4月17日星期日,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前往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听课学习,让我感受颇深。 早就听说南洋思北杜郎,通过两天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确实走在......

    杜郎口学习心得

    杜郎口中学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4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区教研室组织的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学习考察活动,和区教研室的各学科教研员一起对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杜郎口学习心得

    杜郎口学习心得 3月15日,我们一行17人在王校长的带领下赴杜郎口参观学习。一天的学习,零星地听了多节课,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其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的落实,让我很受启发和......

    杜郎口学习心得

    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会还你一个奇迹 ---杜郎口中学学习体会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 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之二, 教师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