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数学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动机是学生进行内部活动的动力,学生的创造力在动机之下才易于引起。实践证明,动机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巧设问题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巧妙地把数学学习的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新旧知识之间制造冲突,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上课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一起动手拍一拍。要求,你拍手的次数是老师的一半。”学生都不知道老师葫芦来历卖的什么药,兴趣盎然的跟我做着。第一次,我拍了4下,学生跟着拍了2下。第二次我拍了2下,学生又跟着拍了1下。第三次,我拍了一下,有学生就傻眼了。随着问题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分数。在充满探究精神的状态下学习,学习效率肯定很高。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听过的忘记了,见过的知道了,做过的理解了。”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
第二篇:提高课堂参与度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成都市新都区北星小学蒋东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我想我们可以从四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让课堂幽默生动、有趣;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把极的评价体系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即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宰,大部分时间里,学生或在紧张地记笔记,或在忙着找书上的知识点,被动地接受知识。应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况呢?应该从“学”入手,“以学论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真诚、赞赏的语言,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一节充满活力的课,不是看教师的表现如何出色,而是看在课堂中,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和嘴巴是否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运用,是否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是否让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因而,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一、让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如在每课教学前指导学生做课前准备,查阅资料,同时教师自己也进行充分的活动准备。课堂上,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之中,学生的表演或回答问题,都会得到教师真诚的鼓励和称赞。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感受到自信。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辅导者和教导者。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对教师的畏惧和约束感,师生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在内心接纳了教师,喜欢了教师,就会乐意参加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思维活跃,个性得到发展。
二、让课堂生动、有趣
教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能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好”和“乐”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就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课程标准,提出教学问题。所提问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2)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和好动的年龄特点,设计出操作性强的课堂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和竞争意识,让书本知识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活”起来。(3)通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并指导自己的实践。
三、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教师上课不能根据书本的知识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共同解决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和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促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定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精神。在活动情境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倡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导演、演员,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找到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展示中认识了自己,学会了尊重别人,欣赏别人。
四、让积极的评价体系成为激励学生进步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说过:“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要原因。作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对不同表现的学生都给以不同程度的鼓励。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尊重和赞赏,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这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到自己评价自己、小组成员中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而且我们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传统的知识讲授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第三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艾常明
摘要:打造高效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是其着眼点。教师自己科学的发展定位成为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的“安全”保障。多渠道引领学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的学习,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合作展示,从而取长补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把提高课堂效率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堂、参与度、有效策略
课堂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进行教学实验的主战场。打造高效课堂是进行教育教学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纵观全国各地多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如江苏洋思教学模式、河南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山东青岛“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等等,无不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上做文章、想办法,尽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手段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课堂效率之目的。
由于中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他们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作,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课,听课不得要领,听不出来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的结果。要改变以上种种现状,教师必须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对自己有科学的发展定位
1、教学理念要创新。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初中教育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要致力于学生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及学生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
2、师生关系要创新,角色定位要正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师生关系扼杀学生的个性,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朋友,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教师要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为宗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总之,新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师生教学相长、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教育。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站位关系。在理解尊重与宽容关爱学生活泼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教师应做一个明智的辅导员,不同的时间和情况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提供“安全”保障。
二、多渠道引领学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的学习
1、创设和谐进取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一切可能。
心理学研究认为,作为一种学习活动,解决问题与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受认知因素影响,而且也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而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根据教情、学情,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及录音、录像、电影、微机等手段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意境生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教学这个大舞台之中,快乐成长。
2、因材施教,加强指导,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要诱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善于参与,作为教师,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前,教师应先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设计好哪些教学内容应做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交给学生自由充分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乐于参与。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参与意识不强的学生,更要多加鼓励,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教师要精心设计饶有兴趣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点拨,教会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老师的思维圈子里沿着老师的路子走。而是引发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在思维的干扰处想。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
3、加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现代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苏联合作教育派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是“人际合作关系”。所以,交流、合作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生在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即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有序的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锤炼学生的技能、塑造学生求实进取的个性品质。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在个人自主探索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群体交流,在讨论中让学生暴露问题,在交流中让学生自我发现。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关键是通过交流讨论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知上的缺陷与偏差。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这种良好的教风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显、人文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收获的喜悦,是生命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协作精神,养成科学的学习品质。
综上所述,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场所。只有帮助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信成长,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探究者,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侯健飞,金波.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彭小明.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
第四篇: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 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五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探索-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课堂教学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直接的就是提高学生参与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致力于抓住政治教学实践点,引领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疑,让学生在思考中参与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人人参与,利用教育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学生参与度 提高方法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使教师课堂的启发、点拨、讲解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思考和选择运用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切实发挥其德育功能。学生只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习变为自觉行为,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知识探索者,其创造天分才能得以激发,创造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挖掘出来。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多年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抓住实践点,引领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过程
社会实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沃土。思想政治理论性强,同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在强调它的思想理论性的同时,突出它的实践性,结合本地环境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可以实践的点,开展适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形式可多样化,分组调查和演讲是我常用的形式。一般活动前我会按需要将学生分成三至四个小组,给每组明确布置各自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通过报刊、网络、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形成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然后综合整理,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的实践成果。
如教授“和平和发展:时代的主题”内容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舒利亚局势、朝韩问题,让第一组搜集整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危害人类的事例;第二组搜集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的事例;第三组准备演讲材料,“为了世界和平,让我们行动起来!”课堂上,当各调查小组展示实践成果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做好总结。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就是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搜集整理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也提高了社会参与能力,同时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激情昂扬的演讲,实现了情感目标升华,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实,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可以推广的,对许多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都是适用的。如讲授“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可以让部分学生搜集当地政府职能部门一年来依法行政的事例,另一部分学生搜集行政部门滥用职权、危害社会的事例,其他学生搜集该政府审慎用权,科学决策惠及民生的事例。通过课堂展示实践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意义,课堂教学效果很不错。这样基于实践的课堂,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二、引导学生自主设疑,让学生在思考中参与课堂教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课堂上能抓住学生思维之弦,才算抓住教学的根本。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基于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开的。创设问题是开始,也是关键。通常情况都是由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回答,通过一问一答完成教学,这是比较低端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学生缺少体验和感悟,缺少思维碰撞,所学的知识难以内化,学生的思维潜能无法完全得到开发。
心理学表明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已经初步形成,独创性日益凸显。他们喜欢怀疑和争议,时常会产生一些新奇而独到的想法和问题。课堂上教师应该顺应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不仅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更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政治课堂教学。为此,需要教师实行开放的课堂教学策略,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开放学生学习空间,开放式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也能够进行多维思考,多角度提问,多方面生成答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创情境,自设问题。教师进行及时点化,抓住教学时机,激发学生疑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分析生成结论。学生设疑也许没有多少深度,教师要重视学生这种思维火花的迸发,鼓励和引导,趁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设问的技巧,努力挖掘更有价值的设问,引导学生学会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师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学生一定程度上成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参与主角。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要首先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来对待,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我是班主任,平时对学生常规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学生多多少少在心里有些怵我,把我看做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加上思想政治课堂理论性较强,起初课堂气氛总是有些紧张。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除了课外和学生打亲情牌,给学生母亲般的关爱外,更多在课堂上下工夫,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我每天坚持微笑地走进课堂,把微笑留在课堂,充分发挥微笑的教育魅力,拉近师生距离。同时我很注意和学生打友情牌,和学生做平等地位的知心朋友。课堂上,不摆架子,完全不讲师道尊严,师生没有顾忌相互点评,有时候师生为了一个问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坐在一起还像要好的兄弟姐妹,内心毫无芥蒂。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实现生活化,在举例中教会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社会对待人生,令学生敬佩,博得学生情感上的亲近,让其彻底消除班主任恐惧症。
思想政治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我一般不要求他们举手,完全是主动的,自由的。我提出,课堂上学生只要有想法就可以站起来说,说对说错无所谓。当然对于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便回答错了,我不会批评,相反还要表扬其主动回答的勇气。我总是努力捕捉、放大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自信。现在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可以说学生是全员参与,主动探究,讨论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学生与教师都以平等身份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没有谁服从谁,最终实现管理、教学双丰收。
四、利用教育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中学生是易幻想、有激情、易冲动、爱活动、可塑性强的群体。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利用教育激励机制,实施激励性策略,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学生积极亢奋的情感状态,使学生积极参与政治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实现激励手段多元化。通过创设不同的鼓励性的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感。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吝惜课堂激励性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比如“你的回答很有新意耶!”“哎哟,你太油菜了!”还有你对学生回答满意的微笑点头,以及你和学生为成功喝彩的击掌等,总之教师要抓住政治课堂上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有了成功体验,就会提高参与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产生奋发向上的内驱力,好比给学生思维的飞跃增添了飞翔的双翼。
激励手段可以是基于物质的,也可以是基于精神的。一切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措施皆可以使用。我在讲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内容时,为了刺激、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两根香蕉,两个苹果,两个橘子,在每种水果上我都贴了标签:“成功了我就是你的菜!”。在讨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有两位学生主动要求参与表演,就是基于教材71页漫画,医生和病人关于水果和具体水果问题的谈话。我将准备的水果全部奖得到励给了成功参与表演的学生。也许大家会认为现在的高中生生活条件好,不差那点水果,但是这些水果的奖励是对成功的激励,代表肯定和赏识。整堂课学生都很兴奋,热情高涨,些许的水果,进一步激活了课堂,发挥了激励、唤醒和鼓励的教育功能。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这里的“参与”不能只是个别学生参与,而是学生全员参与;不能只是学生行动上的呼应,更重要的是师生思维同步、情感共鸣;不能建立在学生服从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参与。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唯有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刘玉梅.创新呼唤民主和谐的课堂.《时代学习报》,2011(11-12).[3]商美芳.重视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和谐课堂.考试周刊,2012(21).[4]董颖.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东方青年·教师,2011(5).阅读相关文档:探究学习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浅论怎样进行《历史课程标准》的“分解”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浅谈 Dreamweaver网页制作教学方法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与对策 浅谈多媒体 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课程设计研究 中学体育兴趣教学法 浅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缺失现状分析与对策 基于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探讨 浅析积极情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开展体育运动,关注学生个性 浅析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发展 小学英语综合板块教学要凸显 “三巧” 高中英语教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